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四會市文博工作的回顧與思考
樑竈群(樑竈群,四會市博物館。)
【中文摘要】文物部門應充分發掘文物資源,把文物資源整合起來,讓文物資源"古爲今用",充分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發揮文物在我市經濟建設中的作用,進而使人們充分認識到文物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四會市 文物資源 幾點思考
Abstract: Bureau of cultural relics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cultural resources to take part in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make people realize that cultural resources can contribut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Sihui cultural resources several thoughts
一、四會市文博工作的回顧
(一)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
1. 館舍變遷
四會市博物館於1985年5月4日正式成立。館址暫設文化館内,這時期的博物館實際上是一個“掛牌館”。1989年7月,館址改設在縣文化局二樓的一個約20平方米的辦公室,兼作文物庫房。隨後,縣政府撥款加固了博物館的門窗,新安裝了一副防盗拉閘鐵門,添置了保護收藏文物的木櫃等。1993年1月,博物館搬遷到市區中山公園内縣圖書館五樓一個約20平方米的房子作辦公室兼文物庫房,到縣財政大力支持,落實經費,安裝了防盗鐵門、鐵窗防盗網,新裝了電話,逐步添置了藏品鐵櫃、滅火器等。1999年9月1日,市博物館正式搬入了市府舊大院内原車隊康樂樓作爲館舍使用。2003年3月,市政府撥款5萬元爲博物館安裝了文物安全保衛監控報警系統設備。但由於該監控設備耗電量大,市博物館經費短缺,無法支付其費用而在使用兩年後停用。
2008年1月重新修繕博物館,館容館貌焕然一新。添置了電腦、打印機、空調和文件櫃等辦公設備,辦公條件有了較大的改善,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由於原來安裝的文物安全保衛監控報警系統已損壞,2008年初另行安裝了紅外綫防盗系統設備,並加固門鎖,盡力做好安全防護措施。但與庫房達到三級防護風險的設備要求相差甚遠。
現在的四會市博物館雖然有了館舍,但因爲是面積小,只有160平方米,因此一直未能舉辦文物展覽等宣傳教育活動。
2. 人員增加
四會縣博物館成立時,由縣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負責管理。1989年7月,縣編制委員會發文核定四會縣博物館爲股級單位,隸屬縣文化局領導,定編人員2人。2003年7月,市博物館編制增至5人。目前,市博物館在編人員5人,實際在職人員4人,本科、大專、中專、高中學歷各1人。按學科分類,中文專業1人,會計專業2 人,其中初級職稱人員1人(會計專業)。遺憾的是没有文博專業的人才。
3. 文物藏品保護
1985年,四會市博物館得到了省博物館和省文管會流散文物科的重視與支持,獲得了贈送的52件文物藏品和無償調撥的150件(套)緝私文物藏品。
1990年5月,縣博物館對所有文物藏品進行了第一次全面清理和登記立總册的工作。經過清理,包括過去歷年收集回館的和省有關部門贈送或調撥的件、套文物在内,入册的文物藏品總共266項。1997年3月,省文物鑒定站彭如策、宋良壁等專家前來市博物館首次進行文物藏品鑒定分級工作。經鑒定有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100餘件。
2003年按上級要求,進行了系統的清點、統計和分類工作。而對未定級的一般藏品,仍未作清理、核實和建檔。按照過去總册登記和定級藏品對照核實,四會市博物館的文物藏品總數有389件(套),其中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包括待查)119件,一般文物268件(套)(未包括1990年後發現、發掘、收集及追繳回館收藏的文物)。按照藏品分類,有銅器32件、絲織品2件、文房四寶3件、自然標本7件、瓷器168件、錢幣22件(974枚)、玉器7件、金銀器2件、竹木牙角15件、古籍8件(本),還有其他類包括陶器45件、錫器1件、貝雕9件、泥塑2件、碑記11件、石匾4件、柱礎12件、石雕3件、墓(城墻)磚16件、革命文物(含武器)15件、近現代用品5件等,合共389件(套)。
2008年3月至10月,市博物館用了半年時間完成對文物藏品進行清點、核對和建檔工作,完善交接責任制度,落實文物庫房管理責任。過去文物藏品管理工作存在問題較多,如文物定名不規範、計量方法不統一、賬册卡片記録不完整,照片殘舊等。經過這次清點核對後,重新規範了分類賬上各欄目記録,藏品卡重新填寫,文物檔案逐步建立,藏品存放方位重新排定,庫房安全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和落實。
由於我市文物考古發掘工作的推進,我市博物館文物藏品也有所增加,現有文物藏品 403件,爲我市建立博物館新館、展示地方史龢民俗文化,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對文物藏品的保護,不僅落實專人值班和法人代表負責制,還加强“雙鐵”安全保護措施。單位職工雙休日、節假日輪流值班。在目前經費緊缺又無博物館展覽場地和專用庫房的情况下,對文物藏品盡力做好保護管理工作。
(二)文物編撰與宣傳
1989年9月,由國家文物局主編、廣東省文化廳編輯的《中國文物地圖集·廣東分册》首次出版發行,四會入選圖集的文物條目包括了已公佈的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過去經過科學發掘的古墓葬等共37條。
1989年8月10日起,根據中央和省、地(市)有關指示精神,四會縣首次開展了大型的“保護文物,人人有責”宣傳月活動,全縣掀起了廣播、電視、墻報、標語等宣傳和學習熱潮;縣博物館2人深入到全縣鄉鎮5個片區,分别召開了文物保護工作座談會和兑現政策頒奬會,共有20個獻交文物的單位和個人受到表彰和奬勵。自此以後,四會博物館按照自身的條件和實際需要,積極做好學法守法執法、宣傳貫徹好文物保護法律、法規,保護好館藏文物,對文物保護單位進行檢查、監督和管理,及時進行文物維修、徵集、發現和收集、依法追繳被私挖、私賣的文物等工作。
2006年市文化部門編寫了《四會文化遺産志》初稿。其中收録文物條目共34條。2008年7月市博物館協助由省博物館資料室組織編寫的《中國博物館志·廣東分卷》有關四會市博物館的内容。2008年9月協助肇慶宣傳部組織編寫的《肇慶文化遺産志》有關四會的文物部分資料整理工作,共收録了文物圖片條目共29條。協助四會市委宣傳部組織編寫的《四會十品》中“傳承品”的資料收集、整理和編撰工作。
(三)文物普查
1983年3月,四會縣人民政府成立四會縣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4名辦公室成員及區鎮文化站幹部等共8人,於7月參加了肇慶地區第三期文物普查重點骨幹訓練班。1983年4至9月,全縣區鎮陸續成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以文化站幹部爲骨幹力量開展普查工作。並以四會鎮爲試點,縣鎮聯合開展全鎮文物大普查。1983年10月四會鎮試點普查暫停,普查辦舉辦了歷時7天縣文物普查骨幹學習班。縣文化局、文化館、圖書館等幹部和職工及各區鎮文化站幹部參加了學習和培訓。
1983年11月中旬-1984年3日底,普查辦通過總結前段工作的經驗與教訓,轉上查閲縣誌及其他有關文物的檔案資料的工作,走訪縣内外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老一輩知情人士,基本弄清了全縣文物古迹的分佈情况和綫索,並系統地和詳細地編制出各區鎮所屬的《文物古迹分佈待查一覽表》、《補充待查表》,下發到全縣各地,起到了具體指導和促進作用,並爲以後的全縣三級聯合普查驗收工作,打下了比較扎實的基礎。
1984年4月至年底,全縣文物野外普查圓滿結束。通過初步普查,基本查清了全縣文物古迹的分佈和毁存情况,發現和收集了一批史志無載的文物或綫索。1985年1月,王錦湘被評爲“廣東省文物普查先進分子”。
2007年4月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啓動以來,在四會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文物普查工作正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地開展。2007年9月召開動員大會,要求各有關部門明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重要意義,深刻領會,貫徹落實學習《通知》和國務委員陳至立同志在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所作的重要講話精神, 10月,市委、市政府成立四會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文物普查辦公室,普查辦組織5名人員組成普查隊,爲全市文物普查工作奠定良好的組織基礎。
普查辦制定了《四會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方案》,對四會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總體要求、内容、範圍、原則、實施步驟、數據和資料管理、宣傳、總結與表彰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具有較强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2007年10月,市普查辦組織4名普查員參加在肇慶舉辦的廣東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第四期培訓班。2008年1月,普查辦派出1名普查員參加在順德舉辦的廣東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信息員培訓班。2008 年6月下旬普查辦對全市13個鎮(街道)的52名文物普查聯絡員進行培訓,使聯絡員瞭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相關標準和規範,普查的對象、要求及辦法,掌握擬調查對象的文物性質、歷史價值以及文物辨别的基礎性知識,使聯絡員能準確地填報四會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綫索表,並報市普查辦,爲田野調查作準備。
今年6月,四會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辦根據《四會市“文化遺産日”宣傳活動方案》利用“文化遺産日”時機,以圖片展覽、發放宣傳單張、懸掛宣傳標語、電視公益廣告的形式,向社會廣泛宣傳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擴大了文物普查的社會影響,推動了文物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該項宣傳活動還深入到部分鄉鎮和學校。
今年11月,對我市屬於復查文物的30多處不可移動文物開展田野調查。
(四) 考古發掘
1973年省考古隊發掘清理了位於肇慶市高新區(原四會市大旺華僑農場)文德崗鳥蛋山麓的鳥蛋山戰國墓,年代屬戰國早期或略晚。該墓爲一座土坑木椁墓,木椁已朽。墓分前後室,前室無器物,後室出土有青銅鼎、盉、鐸、戈、矛、鐓、鑿、鏟、鏃、斧、蔑刀、削、人首柱形器等共59件,坑腰埋陶罐1件、礪石3件。
這批青銅器保存較好,表面有青緑或墨緑色的氧化層,甚光滑。據專家考證,這批青銅器的花紋式樣,多與長江以北的中原地區相同或相似,但也有一些爲北方所未見,具有嶺南特色。它的發現,爲研究廣東先秦青銅器時代的文化以及與中原文化、楚文化的關係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佐证。
1974年省考古隊在四會市下茆鎮江明村委會歐園村高地園發掘戰國墓2座,年代爲戰國早、中期。均爲土坑木椁墓,木椁已朽。1號墓出土青銅鼎、半球形器、鑒、斧、洗、環、削刀、人首柱形器等14件,硬陶鼎、匏壺、盞、鉢、孟和陶瓿,碗、盒等14件;礪石2件。2號墓出土青銅鼎、短劍等4件,陶瓮、瓿、盒、碗等5件。
與鳥蛋山戰國墓相比,這兩座墓出土器物雖不多,但發現了綵繪陶器,青銅器有半球形器、環、鑒、洗等品種,陶器也較爲豐富。尤其是人首柱形器,通高40厘米,顱頂大,頜小,兩眼眶深陷,柱體中空,比鳥蛋山墓出土的高出一倍,體積大三倍,爲建國以來至今西江流域戰國墓出土中同類形制最大的一種,獨具一格。該墓的發現,爲研究四會乃至廣東先秦青銅時代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佐证。
1995年7月,新開過境公路“四連綫”中市區白沙村路段發現了南朝墓2座,市博物館配合省考古所專家保護現場,同時做好各項發掘籌備工作。直到10月中旬,市政府撥款27000元,由省考古研究所到場進行發掘清理,出土文物由省考古研究所研究。
2003年4月,四會市江谷鎮田心村委會江邊村細崗腰處(土名)、村民在開山種植柑桔,在挖土時發現了一座唐墓,市文化局、博物館立即到場進行了搶救性清理髮挖,爲小型單券頂磚室墓,出土陶罐一個。
2006年5月四會市南田水庫山地推土工程發現了一座唐代墓葬。5月11日,由省考古研究所到場清理發掘,該墓是單券頂磚室墓,在本省尚屬少見,尤其是用十二生肖磚雕陪葬鎮墓。出土有瓷罐、磚雕等文物共13件。經初步考證鑒定,該墓年代爲唐中、後期,距今約1200多年。
(五)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
四會秦時設縣,至今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四會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産。這些文化遺産藴含着四會人民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體現着四會人民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四會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我市現存古建築、古橋樑、古墓葬、名人故居和革命紀念地等不可移動文物30多處,類型齊全,歷史延續性强,是我市二千多年文明史的紀實寫真。
在這些不可移動文物中,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 2008年9月江頭鄉農會舊址(含陳伯忠故居)被公佈爲廣東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屬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共15處,其中古遺址類有大崗頭寨堡遺址1處,革命紀念碑(墓)類有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賴西疇烈士墓、陳伯忠烈士墓等3處,古墓葬類有文天祥祖墓、盧宅仁墓盧福夫婦合葬墓等3處。古橋樑類有窖坑橋、龜石橋等2處,古建築類有寶林古寺、寶勝古寺、陳氏宗祠、曾公祠建築群、羅氏世祠等6處
文物管理部門一貫堅持“保護爲主,搶救第一”的文物保護方針。多年來,我市通過財政撥款、上級文物部門補助和群衆自發集資捐贈等多種途徑,籌集了資金,視各文保單位不同情况,已全面或部分整修了寶林寺等10多處縣級文保單位和重要文物點。2002年8月,市政府撥款修葺了陳伯忠、賴西疇烈士墓。2003年6月,市政府撥款維修了黄田江頭鄉農會舊址的瓦面。2004年3月,寶林寺籌資金50萬元,進行全面修葺,重點維修了第四進。2005年5月,寶勝寺籌資金15萬元修繕了廣場和香亭。在維護和整修各級文保單位的同時,注重使用單位和專(兼)職管理人員的落實工作,加强定期檢查,即時提出保護意見及整改措施,使這些不可移動文物得到較爲妥善的保護。
1986年,縣政府公佈第一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共9處。1993年8月,縣政府成立文物“四有”工作領導小組。 1994年2月,市政府發佈《關於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的公佈》(四府發\[1994\]6號,含建設控制地帶)。4月,文物保護單位的雲石保護標誌和説明碑全部刻制完工,立標工作隨即開始。1995年6月,文物“四有”工作已經完成了“三有”,轉上第四“有”的科學記録檔案中的測繪圖紙工作。1998年2月,11月,市博物館收到肇慶市文化局援助“四有”撥款,完成了四會市文物“四有”工作。
2002年4月,市政府核准公佈了四會市第二批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共7處9個。2006年7月,四會市政府撥款3萬元,進行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工作。
二、對有關問題的幾點思考
(一)存在問題
1. 我市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目前呈“兩差”現象:一是保護條件差,缺少必要的保護人員和保護經費,導致文物保護單位遭自然或人爲損毁的事件時有發生;二是保存現狀差,不少文物保護單位自然或人爲損毁嚴重,有的甚至瀕臨毁滅。具體表現在:
我市文物保護單位中建築類、碑刻類等,因洪澇、風吹日曬、空氣污染等自然侵襲而遭損毁現象嚴重。如陳伯忠烈士墓,由於開挖魚塘和山體塌方,控制地帶和臺階已坍塌。另外因爲城市改造、新農村建設、發展旅遊、招商引資等,對文物保護單位或盲目拆舊建新,或隨意改造,或挪作他用,或在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内亂搭亂建等,致使文物保護單位本體或其周邊環境風貌遭到破壞。
其中如威井的天飛廟,下茆的寶華寺及塔,營脚的六祖寺,四會鎮的龍華寺及塔,姚沙的華嚴寺等在解放初期就已被拆毁,姚沙貞山的貞烈祠,陶塘的蓮花寺,塔崀的荷賴塔等在“文革”初期被拆毁,姚沙二盤谷中的摩崖石刻,在1982年被築鐵路的石工隊全部炸毁,四會鎮明代古城池所殘存的北城門及城墻,因城建新規劃也於1985年10月已被拆毁。現在只剩下墻基一些磚頭,在墻基上是一座座民居,甚至大多數墻基的遺迹也盪然無存,代之的是高樓大厦。
這説明瞭在我市在建設發展的進程中,仍然存在着愚昧、無知、狹隘、偏見等現象,使我市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遭受不可彌補的巨大損失。
再如,六祖寺遺址座落於四會市龍甫鎮營脚村委,寺前村背的山坡上,占地面積十三畝,遺址(原建築)面積735平方米,寺建築深二進附以兩邊厢房、坭墻石柱、木架瓦面結構,僅存正殿面積150平方米已屬(危房)。該遺址是六祖惠能遇會而藏的歷史代表性實物,始建於唐末,距今約1100年。在四會的歷代《縣誌》均有記載,從地名、特徵、周邊村落都與六祖隱藏四會相符。根據寺内石柱刻載,最後一次維修是清朝嘉慶二十一年(1816),由國恩寺弟子維修,保留至民國期間曾作私塾之用,1958年是集體糧倉,1969年改爲營脚小學,1985年小學遷出,村民作牛欄、猪舍之用,因失修而倒塌,寺内石柱、碑刻、石牌匾等散失在附近村莊和田野。記載中的原“六祖奄”因年久而踪迹難尋。後來爲弘揚六祖文化,在風景名勝區貞山,以仿古園林式設計,建成了頗有規模的六祖寺。
2. 當地領導文物保護意識澹薄,對文物工作重視不够,致使文物保護單位維修經費短缺,導致不少文物保護單位因自然或人爲損壞而無資金維修,面臨毁壞。同時,由於經費短缺,無力招聘專職保護人員,導致文物保護單位長期處於無人看管狀態,無法實現技防、物防和人防相結合的安全防範體系。
如位於四會市威整鎮威整村委會甜竹坑村羅氏世祠。始建於清雍正年間(1723~1735),初爲二進,至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修成三進並置左右厢房,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改山墻爲鑊耳式風火山墻。但因年久失修而破舊,兩側房屋幾乎倒塌,急待整修。還有許多古建築電綫老化隱患嚴重,因缺專項資金無法啓動維修。
再如彭澤民故居。 1987年,縣人民政府撥款維修了彭澤民故居,2002年4月,市人民政府以“名人故居”類别將其列爲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以《通告》形式予以公佈,2003年,我館對該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存在安全隱患,需要及時修葺。爲此,市文化部門和當地政府、村委會進行修葺磋商,並與彭澤民的同宗兄弟商討維修的相關事項,遇到了房産權屬問題,彭澤民只占房産面積的四分之一,其同宗兄弟提出,如果修葺好故居,全部作展覽使用,要無償安排三間屋地並建成使用。基於權屬問題,自1987年維修以來,彭澤民的生平資料圖片展覽一段時間後,已經作爲柴房使用,長期堆放雜物。街道辦事處、村委會多次做思想解釋工作都無濟於事,2006年,建立了保護標誌。村委會、街道辦事處提出,如果以投資建房産兑换,倒不如在村口建彭澤民紀念館,不但交通方便,而且有利於宣傳使用和各項活動。但由於經費等種種原因,修葺彭澤民故居和興建彭澤民紀念館的工程至今未啓動。
3. 缺乏專業人才,工作難以開展。文物保護是一項專業性較强的工作,我市文物機構設置較晚,工作人員從無到有,有所增編,但人員都是中途調入,專業知識薄弱,隊伍結構不合理,至今還没有一個文博專業人員龢熟練操作電腦的檔案管理員,更没有文物展覽場所和專門的設計人員。由於專業人員匱乏,致使一些文博工作難以開展。
(二)原因分析
1. 對文物價值認識不足。一直以來,有些領導和有關部門視文物保護爲包袱,爲經濟建設和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障礙,往往從眼前的經濟利益出發來衡量文物的價值。在實際工作中,往往以草率的態度對待文物保護。没有充分認識到文物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千百年來形成的歷史文化沉澱,是現代化建設中不可再生的寶貴財富。
2. 缺乏文物保護意識。一些地方領導和幹部不重視文物保護工作,認爲文物保護是文物部門的事情,與當地政府無關,文物保護與否對其政績無任何關係。普通群衆則認爲文物保護是政府的事情,與己無關,毫無顧忌地佔有出土文物,隨意地破壞文保單位的周邊環境風貌。
3. 文物部門的保護力量相對薄弱。文物保護是一項既困難又復雜的工作,而文物部門既無權又無人,更缺乏經費,根本無力實施對許多該保護的文物實施保護。
4. 不重視培養文博人才。體制關係制約着人才培養發展,受編制的控制,需要招收、引進的人才進不來,人才結構得不到優化和改善。對職員的培養缺乏財力支持和保障,近些年這項工作幾乎停止,文博人員無法得到進修、深造的機會,專業水平和能力停滯不前,只能是應付工作。
(三)幾點思考
文物是不可再生資源,加强文物保護工作至關重要。針對目前我市文物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們將進一步落實“保護爲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針,堅持有的放矢,加大力度做好文物保護,爲我市“三個文明”建設服務。歸納起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 加强文物宣傳,增强保護意識
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光靠業務主管部門的力量還不行,要發動全社會的力量。因此要深入開展宣傳、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其《實施條例》,增强全社會的文物意識與文物保護的法制觀念。使他們逐步瞭解懂得什麽是文物、爲什麽要保護文物、如何保護文物等,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的文物保護意識,增强他們依法保護文物的觀念,盡可能减少甚至杜絶村民有意或無意損壞文物保護單位事件的發生。
文物宣傳工作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可在四會市人民廣播電臺、四會市電視臺等新聞媒體上全面介紹四會各級文物保護單位與重要文物保護點,編輯出版《四會文物勝迹》、《四會庫藏文物精品圖録》等,使全市人民瞭解我市文物事業的發展情况,瞭解四會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産,激發熱愛四會、建設四會的熱情。
2. 引起政府重視,列入議事日程
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强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和《關於做好文物保護“五納入”工作的通知》精神,各級領導要重視文物保護工作,特别是黨政一二把手,要樹立“保護文物,守土有責”的意識,把文物保護工作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領導任期目標考核内容之一,同時對文物事業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
3. 加大經費投入,切實保護文物
我市文物業務費,間或有少量的應急專項撥款,而多年來維修的文保單位有10餘處,差額部分都是由當地企業、群衆籌資解决的。而當前我市部分農村的村級經濟和群衆的資金還相對有限,籌資困難,致使許多急需維修的文保單位和文保點苦於資金而無法實施維修。應根據上級要求,每年從市城鄉建設費中劃出經費作爲文物保護專項經費,使瀕臨損毁的文物得到及時的搶救性整修和維護,得到有效的保護和管理。
4. 引進專業人才,加强隊伍建設
隨着當前高科技時代的到來,更是需要引進專業人才,盡快建立起一支既有專業知識、理論水平,又能喫苦耐勞團結協作的高素質文物工作專業隊伍。
要建立起合理的文化人才培養機制、使用機制、激勵機制,努力造就一支素質高,結搆合理、實用的文博人才隊伍,爲繁榮和發展我市文博事業提供組織保证和人才保证、智力支持。用職稱評定、績效工資制、奬勵等有效手段,促進人才迅速成長。要積極招聘,引進文博專業人才,充實專業隊伍。要對現職員加强培養,提高業務水平;要求非專業人員學專業,補充專業人才,優化人才結構。
四會市博物館新館現已進入第二期工程裝飾工程階段,期望博物館新館盡快投入使用,推動四會文博事業的發展。
5. 開展文物普查,摸清文物資源
要借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之機,嚴格按照《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通知》要求,在調查、登録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的同時,對已登録的包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在内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一次細緻的檢查。要進一步加强和完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工作。“四有”工作是文物保護單位的基礎性工作,市文物部門要保質保量完成,將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工作作爲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對政府公佈的每一處文物保護單位,要及時成立保護機構,組織專人開展並完成其保護範圍劃定、護檔案建立等工作,與此同時,對符合“晋級”條件的,還要積極做好晋級申報工作。
要充分利用正在開展的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有利時機,采取有力措施,積極發掘、搶救、保護龢利用我市古村落這一寶貴的文化資源,徹底摸清我市文化古村落的類型、分佈和特點,確定和申報一批文化古村落文物保護單位,確保古村落得到有效搶救和保護,確保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得以繼承和發展。推出1至2個集文脈尋踪、鄉情野趣、生態休閒和紅色傳承於一體的文化旅遊示範景區。
2010年前,完成申報國家級、省級文化古村落的資料準備、報送工作,力争我市有2個以上文化古村落成爲國家或省級文化古村落。完成文化古村落保護建設規劃的編著。完成文化古村落的搶救性保護工作。完成攝録、印製和編撰集人文景觀、自然風光、傳統建築、民間藝術、民俗風情、民間傳統工藝等於一體的《四會文化古村落》電視宣傳片、光碟、畫册、文化遺産集成叢書。選擇2個以上有特色、有規模、保存較爲完整,具有較高旅遊開發價值的文化古村落,通過招商引資來整合開發,合理配置各種旅遊服務設施,打造四會文化古村落旅遊産業品牌。
2012年前,按照文化古村落保護規劃,完成文化古村落保護性建設,申報一批四會市歷史文化古村落。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生態文明村建設,通過科學規劃、有效保護、合理利用、改善交通、美化環境、合理配置各類旅遊服務設施,完成所有文化古村落的歷史文化與旅遊結合的建設,進一步提昇四會文化古村落的歷史文化内涵。
6. 合理利用文物,充分發揮作用
在做好文物保護前期下,要加强文物的合理利用,充分發揮文物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如我市的彭澤民故居、陳伯忠烈士墓和雷國光、唐鈞谷紀念碑等文物保護單位,應使之成爲了當地黨委、政府和共青團、少先隊等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基地,積極發揮革命文物對青少年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作用,以擴大社會影響力,使全社會認識到文物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
再者,讓文物資源“古爲今用”,充分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如位於四會市羅源鎮鐵坑村委會鐵坑村曾公祠建築群是清代建築。包括聞喬曾公祠、衍榮曾公祠及秀水書室,兩祠一室並列,中間互隔巷道,布局獨具特色。聞喬祠建於干隆年間(1736-1795),有大門、太公廳等二進,占地面積253平方米。建築爲硬山頂,穿鬥抬樑混合結構,形制矮陋古檏;衍榮祠建於嘉慶十三年(1808),有大門、前廳、大堂等三進,占地面積398平方米。建築爲硬山頂,穿鬥抬樑混合結構,高大宏敞,左右有廊廡、梁柱,瓦面有裝飾,比聞喬祠美觀堅固;秀水書室建於道光至咸豐年間(1821-1861),爲單間兩耳房結構,入門爲廳,廳後小院,廳左右耳房爲讀書之所,占地面積137平方米。它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在今年組織實施的新農村文化建設的興農工程龢民心工程中,秀水書室用作“農家書屋”,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學到知識,能够獲取更多更廣泛的信息,同時還能够促進讀書用書,豐富文化生活。在古代家塾即“私塾”、“家學”,是直接由宗祠開設、供本族子弟讀書的場所。“農家書屋”的作用與在古代宗祠“設家塾以課子弟”的功能同出一轍。在四會市像這樣的設有書室的宗祠還有五處,應合理利用。
我市歷史悠久,文物資源豐富。要充分挖掘文物資源,爲我市旅遊業服務。如古法造紙第一村——鄧村,是我市歷史文化底藴的體現,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位於四會市貞山街道白龍村委扶利村的張應之祖屋始建於清嘉慶三年(1798),建築總面積1250平方米,住屋六座,聚會堂一座,砲樓一幢和地下隧洞。建築結構采用花崗岩石塊臺基,條型青磚墻體,木架瓦面。硬山頂脊飾,配以浮雕、壁畫。聚會堂建築和古祠堂無异,石、木柱兼用抬樑式木架結構。現在作“中國民間造紙第一村”展館使用,成爲古建築和旅遊觀光集於一體文物保護單位。
總之,文物部門應積極配合旅遊部門充分發掘這些文物資源,把這些文物資源整合起來,爲我市旅遊業服務,以彌補我市旅遊業缺乏文化内涵的弱點,從而發揮文物在我市經濟建設中的作用,進而使人們充分認識到文物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