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鄄 甄 考



  邊文紀(邊文紀,山東鄄城縣。)

  鄄城地處黄河下游,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南面、東面與牡丹區、鄆城縣接壤,西面、北面與河南省濮陽縣、範縣隔河相望。她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林茂糧豐,果蔬充足,畜牧業發達,適宜人們居住。但由於歷史上屢遭河患,又處山東、河南兩省邊陲,河阻地僻,交通不便,人流物流不暢,工商業滯後,現爲欠發達縣,知名度不高。盡管如此,其輝煌的歷史,並不因此而失色。

  “鄄”字由來已久,“鄄城”(古指今舊城)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在浩瀚的古籍中閃爍着耀眼的光輝。我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和研究字源的書《説文解字》(簡稱《説文》)載:“鄄,音絹。衛地,今濟陰鄄城。從邑, 垔聲。”“鄄”(juàn),是形聲字,由形符邑和聲符搆成。邑(yì)者,《説文》釋爲“國也。”《爾雅》釋爲“國都也。”《正韵》釋爲“都邑也。”《辭海》釋爲:①古代稱國爲邑。②京城。③泛指一般城市。大曰都,小曰邑。④舊時縣的别稱……從以上解釋可以看出:國、國都、縣城、一般城市皆可稱之爲邑。而鄄城是哪一級的“邑”呢?查閲古籍,可以看出鄄城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級别是不同的。國邑、郡邑、縣邑和一般城邑她都占過。翻開《濮州志》和《鄄城縣誌》,看一看《鄄城沿革》,則一目了然,在此無須贅述。

  鄄城在歷史上如此顯赫,是與她優越的地理條件緊密相關的。鄄字的聲符爲 (yīn),她從土西聲,是“堙”的本字。雖是聲符,而其意有二:一爲土山,二爲堵塞。《康熙字典》釋爲“塞也,抑水使西流也,水性東以土石障之從西。”由此可知,鄄城在古代是一片像土山一樣的高地,她能够阻擋洪水的侵襲,適宜人類安身生存。至今鄄城民間流傳着這樣兩句話:“菏澤有七十二坑,鄄城有七十二堌堆。”堌堆就是像土山一樣的丘阜大陸,歷史學家稱,大大小小的堌堆是原始社會初期先民們在陸地穴居生存的重要地方,而古時的鄄城境内就有無數個堌堆,即使現在,全縣仍有以堌堆命名的村莊達二十餘個,如王堌堆(今鄄城)、葵丘堌堆、陶丘堌堆、春柳堌堆、柏樹堌堆、尖堌堆、張堌堆、劉堌堆、白草堌堆、桃堌堆、張寺堌堆、堌堆寺等。而且幾乎每個堌堆都流傳着一個美妙動聽的傳説或故事,且大多與洪水有關。上古時期,在鄄城及其周圍許多像土山一樣的堌堆上,先民們居住、農牧、漁獵、從事簡單的手工勞動。鄄城是他們躲避洪水、求生繁衍的好地方。故《尚書》有“鯀堙洪水”、“阜成兆民”的記載。這是“鄄”字形成時所表示的基本地理和人文特徵,也是先民們在鄄城生活聚集的根本原因。

  在秦漢以前的古籍中,“甄”與“鄄”是同音同意的异體字,是通用的。如在《史記》中,有的篇章用“甄”,有的篇章用“鄄”,而所表達的地域却是相同的。《史記·齊太公世家》“七年,諸侯會桓公於甄。”又如《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昔者,趙攻甄,子弗能救。”而在《史記·孫子吴起列傳》中却載:“臏生阿鄄間,臏亦孫武之後世子孫也。”以上都是甄鄄通用的例子。所以應把甄鄄一同考證研究,才能認識鄄甄豐富的内涵,舍誰都是不完整的。

  《集韵》:“甄,音絹,同鄄,衛地。今濟陰郡鄄城,或作甄。”甄字除了同鄄字一樣表示地名外,尚含其他意思。《説文》:“甄,陶也,從瓦聲。”《辭海》對甄字的釋意有以下條目:①制瓦器的轉輪。②作瓦器。③造就……唐代訓詁學家顔師古《漢書注·董仲舒傳》“甄,作瓦之人也。”凡此解釋,均與瓦器或制瓦器的工具和製作者相連。可知,甄鄄之地,也當與瓦器及其製作者相關。

  在今鄄城縣舊城集(古鄄城)西南約二公里處有葵丘堌堆古遺址一處。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經文物部門鑽探表明:“地表下3米爲淤積層,3米以下爲文化層,鑽探至5.5米時遇水,未能達生土,文化層深度不詳。采集到的標本有夾砂素面紅陶,泥質方格紋、粗細繩紋灰陶和大量素面灰陶片。88件陶片標本中以灰陶居多,紅陶次之,泥質陶多於夾砂陶,陶片飾紋以素面爲主,繩紋次之,還有少量方格、弦紋等,共包含龍山文化、商文化、周文化和漢文化四個時期的遺存。”縣文物部門還先後對今鄄城境内的“舜耕歷山遺址”、“陶丘堌堆遺址”、“箕山遺址”、“億誠寺遺址”等多處古遺址進行鏟探,均獲得與“葵丘堌堆遺址”標本類似的大量陶片,且都有龍山文化的遺存。所謂龍山文化是指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據碳—14法測定約爲公元前2800—前2300年間,屬父系氏族公社時期。陶器已開始用輪制,以灰陶爲主,黑陶次之,白陶及紅陶極少,飾紋有方格紋、繩紋、藍紋、弦紋等。經濟生活以農業爲主,還有較發達的畜牧業。從葵丘堌堆等古遺址出土的陶片與龍山文化的特徵來看,鄄城在4000多年前,已是農牧業較發達、陶器製作先進、且使用廣泛的地方。不難想象,當時的鄄城應是先民們大量聚集樂於生活的一方熱土,是制陶和用陶的重要區域。

  關於這一認識,還可以從《史記·五帝本紀》關於帝舜的記載而進一步證實。帝舜生於鄄城姚墟。《史記》載:“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歷山”、“雷澤”、“河濱”均在今鄄城境内。這裏所説的苦窳(gǚ yǚ ),是指粗劣的陶器。以上文字證實,鄄城是帝舜的出生地,是他青年時期活動的重要場所,他品德高尚,擅長漁耕,是制陶的高手,他制陶的技藝及在制陶中所表現出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對其後裔、對世人都産生過深遠影響。因此,在帝舜死後,繼其帝位的大禹封其三子藩爲制陶之官,即甄。這在《甄氏族譜》中有着詳細的記載。

  今鄄城縣閆什鎮甄莊之甄姓爲帝舜三子甄藩的後裔。《甄氏族譜·古棠香城合修族譜序》雲:“考我甄氏爲虞舜之後裔。舜微時,耕於歷山,漁於雷澤,陶於甄……所居之地一年成村,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是爲鄄城,即今山東鄄城之由來。古者,甄鄄通。甄乃制陶之輪也。舜之三子曰藩,初,禹封爲制陶之官,即甄,其後人乃以爲氏,是爲甄氏之起源也。”《甄氏族譜》記述了“甄氏之起源”和“鄄城之由來”是十分翔實的。

  查閲諸多字書、韵書和其他史籍,甄字含意多多,但其本意仍爲“陶也,從瓦聲”,其他之意均從此引申或轉化而來。甄作地名使用,給我們的啓示是:遠古時代,在又高又闊的鄄城大地上,先民們在舜的指導下,忙碌地製作着各式各樣的陶器。他們的産品件件精緻美觀,没有一件是粗劣的。除了自用,他們把多餘的陶器運往外地或出賣或交换。於是,鄄(甄)城便成了制陶的中心,併名聞遐邇。這樣,同音同意而不同形體的鄄與甄在表示同一地名中相互替代、相互通用就不難理解了。“鄄”字偏重於表示鄄城的地形地貌和城邑,即優越的地理和人文環境;而“甄”字則偏重於表示鄄城先民們從業的特徵。鄄與甄的完美結合,則有力地證實鄄(甄)城在遠古時期是適宜先民聚集生活的寶地,也是制陶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優越的地理環境使先民們在鄄(甄)生活下來。在求生存的勞動中,他們創造了物質財富,同時也創造了文字。他們把最能代表自己地域特徵的鄄(甄)作爲自己住地的名字,是合情合理的。在今天來看,也是科學的、客觀的。我想,這便是鄄與甄産生的原由。作爲鄄城人,誰不爲先民們的偉大創造而自豪呢!

  甄字,今人讀“真”(zhēn),而不再讀“絹”(juàn)了,爲什麽?是什麽時候開始讀“真”的呢?

  《吴志》:“孫堅入洛,屯軍城南,甄(juàn)官井上旦有五色氣,令人入井探得漢傳國璽。堅以甄與己名音葉,爲受命之符。則三國之前未有之人切者。孫權即位,尊堅爲帝,江左諸儒爲吴諱,故改真音。”這段文字交代了甄(juàn)改讀“真”(zhēn)的原因和地區。其原因只是“江左諸儒”爲避孫堅的名字,才讀成“真”的。爲什麽改讀“真”而不讀其他?“堅”與“真”在聲韵上有何聯繫?東吴諸儒没有回答這一問題。所以甄(juàn)改讀“真”(zhēn)帶有較大的偶然性和隨意性。况且,這種變化只限於三國時期的吴國,而在蜀魏及其他地域則未必讀“真”。

  清代學者錢大昕(1728—1804年)在《十駕齋養心録》卷五中的考究却道出了緣由,他説:古無舌上音。36字母中的舌上音“知、徹、澄”三母,是中古音韵時期才由舌頭音“端、透、定”分化而來的。“甄”(zhēn),“知”(zhī)同聲母,也是由舌頭音分化而來的。所謂中古音韵時期是指六朝至唐宋時期,即公元220—1279年間。在漫長的千餘年的時間裏,甄(juàn)才逐漸讀爲甄(zhēn),而脱離了“鄄”的讀音。以下兩例則可以説明其演變的歷程。

  孫奕,北宋仁宗朝(1049—1055年)進士,他在《示兒篇》雲:“甄有二音,學者皆押甄字,在先韵,獨真韵反未嘗押。此皆相承之久,信耳不信目之過。《文選》張華《女箴》雲:‘散氣流形,既陶既甄,在帝句義,肇經天人,則已押真韵矣。’按,《女箴》在三國以後,孫氏未詳考此甄無甄音也。”該段文字内容有三:一、在北宋時(960—1126年),甄(zhēn)音還未被學者接受;二、但早在南朝樑代(502—557年)蕭統編選的《昭明文選》中已經有人使用了。張華著的《女箴》一篇便是例子。三、而東吴的孫氏,雖然將“甄”(juàn)改爲“甄”(zhēn)音,但對“甄”(juàn)在三國以前有没有“甄”(zhēn)音並没詳細考證,有很大的隨意性。

  還有一例,宋代人莊季裕在《鷄肋篇》寫道:“甄徹,字見獨,登進士時,林攄爲樞密。當唱名,讀堅音,上以爲真。攄辯不遜,坐貶。”林攄爲宋徽宗的大臣,官至翰林學士,爲樞密之要職。在招考進士時,林攄讀“甄”爲“堅”,而宋徽宗以爲讀“真”,二人發生争執,因此林攄受貶。這則故事十分有趣,它生動地説明,直到北宋時,大臣中仍把甄讀成鄄。

  事實説明,甄改真音有着千餘年的歷程,實屬不易;而鄄的讀音却穩固地流傳下來,並依然表示着她最初的含意。有人認爲鄄由甄演化而來,甄是鄄的母體字。這是對二字的片面理解,是無根據的。因此,是不足信的。

  鄄與甄是孿生兄弟,他們同其他漢字一起誕生,同中華文明一起發展。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在廣袤的鄄城大地上,發生過無數可圈可點的歷史事件,産生過許多名垂千古的歷史人物,更有數不勝數的名人踪迹深深地留在鄄城土地上。至今,古遺址、古墓葬、石刻、碑碣、名勝等遍佈縣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永記和贊譽着古人的勤勞、智慧和高尚情操。豐厚的精神財富永鑄着先民的偉大功德,同時也昭示着美好的未來。我們深信,不久,她將化爲巨大的旅遊産業,爲鄄城經濟的騰飛注入新的活力。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