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大學擴招擴大化的後果及其糾正辦法



  王守昌 

  一、大學擴招的必要性

  大學應當擴招本科生和研究生是因爲:現代社會應當是一個知識型社會。所謂知識型社會是相對於以土地爲主要資源的農業社會和以資本爲主要資源的工業社會而言。知識型社會是以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爲主要資源的社會。知識資源不同於自然資源,自然資源可以耗盡,不能再生,甚至開採過度會破壞生態平衡,造成環境污染。知識資源不僅不會耗盡,而且可以再生、增值。知識是提高生産力、加强社會管理的手段,也是社會財富增加的源泉。以美國爲例,其國家財富80%以上是由知識提供的。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它的國民財富創造主要靠自然資源。知識資源創造的財富還不到50%,而且生態平衡破壞嚴重。所有發達國家,都是知識資源豐富的國家,所有發展中國家都是主要依靠自然資源的國家。大學是創造知識資源的根本所在。中國有13億人口,大學較少,僅1千多所;美國只有兩億多人口,却有3千多所大學,是中國的3倍;而大學的質量懸殊也很大,在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生物工程、空間技術等方面,中國要落後於發達國家20-30年。

  因此,中國大學需要擴招,增加大學生、研究生的數量,提高質量。這本身就是增加知識資源。擴招意味着增加大學的毛入學率。美國在1996年毛入學率已達80.9%,其它發達國家也已達到60%以上,中國平均毛入學率不到20%,這個數目比印度還要小。

  但擴招要從實際出發,不可擴大化,搞大躍進,否則會産生嚴重後果。最近幾年擴招就有擴大化趨勢。以廣東省爲例:從2001年至2006年,全省高校新增50所,是2001年的兩倍;在校本科生達到84.47萬人,是5年前的3倍;普通高校研究生1.71萬人,在校研究生4.39萬人,分别爲2000年的3倍和3.38倍,高校毛入學率已達22%,2007年廣東高校本科生已突破百萬,研究生也有所增加(資料來源:羊城晚報2006年11月8日)。全國範圍内擴招從1999年開始,當年擴招達47%,到2005年中國大學生數已達530萬人,以後平均每年增長達22%;高校發展之快,令人高興,但也帶來許多問題。我們必須要有憂患意識。

  二、擴招擴大化的嚴重後果

  (一)擴招擴大化的最嚴重後果是擴容,而擴容是一個圈地運動,例如在城市之外建大學城。據中國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統計,中國各地有多達50多個大學城。廣州的大學城有60平方公里,居中國大學城之最。這不僅造成大量耕地流失,而且帶來許多問題,如師生隔離,交通不方便等等。其實,中國大學城的理念是錯誤的。大學城本來的意義是城市與大學融合爲一,就是説城市與大學無邊界,城市里大學多,而不是在城市之外另建一個大學城。例如美國的波士頓,全市有60萬人,有20多萬大學生,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波士頓學院等名校都在那裏,大學有50多所,所以波士頓是大學城。廣州的五山地區也可稱大學城,因爲華工、華農、暨大、華師、職業技術學院、郵電學院都集中在這裏,所以五山地區本身就是大學城。擴招要擴容,只要在這些學校向上、向下、向周邊發展一下就可以了,何必另建一個大學城?

  (二)高校巨額貸款,收入不够支出。高校圈地運動是采取“政府主導、土地開發、銀行貸款”的模式進行的。中國大學幾乎都欠銀行貸款,據統計欠款總額已達2000億元以上。以廣州大學城爲例,投資已達200億元,華南師大向銀行貸款18億元,光利息每年就要繳6000萬元以上。這些錢靠增長學費是無法償還的。最後只好由政府買單,這是把納税人的錢用到不適當之處。

  (三)師資數量缺額大,教學質量差,學生就業困難,失業嚴重。廣東省統計局的報告指出:大學師生比由1∶13.76提高到1∶17.40,廣州有一所大學的一個係,開始僅有教師4名,却每年招40名學生,還要招研究生,還要辦班,這個比例簡直達到1∶40;更有甚者,現在本科生、研究生,甚至“海歸”就業都很困難,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的《社會藍皮書》顯示,中國2007年有495萬大學生畢業,至今仍有140萬人找不到工作。

  (四)高校學費猛漲,教育花費已成國人致貧的首因。據華師大教科所調查,僅有7.5%的被調查者能够接受5000元以上的大學學費,而71.6%的人認爲大學學費太高;《2005年中國居民生活質量指數研究報告》警呼“教育花費已成國人致貧的首因”。據調查報告顯示,在2004年10月,農村家庭用於教育的經費占總收入的32.6%,城市則占23.3%和25.9%,目前低收入家庭子女上不起學已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五)中國大學擴招擴大化引起了國内外極大關注。國務委員陳至立指出,中國高等教育經費投入雖年年增加,但效率却不高,高等學校負債數額巨大;有的學者説:中國許多大學面臨破産的危險。英國著名的諾丁漢大學校長楊家福大聲疾呼“我反對研究生大幅擴招”,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批評中國大學,雖然投資巨大,但科研、教學都上不去,産生不了世界一流大學。

  三、幾點建議

  (一)大學擴招的擴大化,與“教育的産業化”很有關係,這個口號現在雖然不提了,但流毒仍然存在。大學以收費代替國家投入,進行創收,甚至建設豪華建築。因此,要加强《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教育和實施,重申教育是公益事業,國家增加教育經費投入,主要用於軟件建設,例如師資培養,外文圖書資料訂購,對外學術交流等等。嚴禁學校領導人以考察爲名,公費出國旅遊。

  (二)未建好的大學城一律停建,還土地給農民。暫停或暫緩擴招,把發展高等教育的主要精力用於内涵發展,提高師資和學生的質量。中國大學教授數量之多是世界之最,質量之差也是世界之最。因此,要改革教師評審制度,不能搞定量化。要搞易地評審、匿名評審、質量評審。今後招生要適當控制規模、把好質量,防止不合格的學生進入高等學校。有的民辦高校實際上是以學經商,以賺錢爲目的,對於這類學校要整頓。

  (三)改變學校的管理體制,克服管理行政化,實行學校管理幹部任期制,克服雙肩挑現象,做到學校科研教學資源分配公平化。現在學校存在着嚴重的資源分配不公。那些雙肩挑的所謂學校領導幹部,申請科研資金較容易,然後請别的教師、研究生爲他打工,他又得名,又得利。克服這種不公平現象的手段之一,就是消除雙肩挑現象,實行幹部任期制,職務單一化,當幹部拿幹部待遇,任期滿届去當教師時,拿教師待遇。教師可實行帶薪年休制,每隔5至6年,讓其輪休一年,用於進修或休息。

  (四)分流高中畢業生和大學生。要鼓勵一部分高中畢業生進中專或大專職業技術學校。中技和職業技術學校可實行免費,着重培養高級技工和技師。分流大學畢業生,讓他們去農村或邊疆,提高他們的待遇。

  (五)加强大學軟件建設。主要是師資隊伍的建設,大學教師的隊伍,應是老中青相結合的隊伍。取消教師的等級制,恢復分工制,即恢復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的正常分工,不要搞什麽博導教授、碩導教授;加强圖書資料建設,尤其是外文圖書資料建設。减少學校行政人員編制,擴大教師編制等等。

  

  2008年2月20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