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優化資源配置,破解“廣州大學城”發展難題



   譚元亨

  大學城是一座“城”,我們且不尋究這“城”是自然形成還是規劃出來的,但是,從城市運作的角度而言,應當有其自身的運營方式,如同不同類型的機構存在有不同方式的運營一樣。而作爲一個城市社會而言,其資源配置、利益劃分,也更千差萬别。因此,原先在不同狀態下運營的工作人員,一旦發生改變,必然會有不適應。應該説,石牌高校區六校(含華工、華農、華師、暨大等)本身,已是一個自然發展起來的大學城,它們同天河城區的結合,不曾有多少城市因素的缺失,學生的社會生活也同樣不會有多少缺失。然而,小谷圍的大學城區,有的是整體遷入,有的是辦分校,層次不一,有綜合性大學,也有專科學院,其規模、結構也都不一樣,如何讓圍内各個學校融合一起,共享資源,這是一個問題,當然,如各類體育設施,現都做得不錯,但其他問題,却不盡人意。首先是觀念上的缺失,不是一味地建樓、一味地招生便能“造”出一個大學城來的。諸如消除各校專業重復堆積,課程互修互認、讓學生增大知識面,圖書館發揮各自館藏優勢,教師尤其是名師效應等等,都存在不少問題。這還僅僅是學校内部管理問題,而擴展到“城”的範圍,缺失就更大了。只有所有“城”内的高校自覺地通過資源配置的平臺,互相利用各自的優質資源互補互利,方可以不斷地得到完善與發展。但是,顯而易見,這方面的互補互惠,這麽多年基本看不到起色,這自然是有更深層的原因。畢竟,各個高校在各自不同歷史的發展中,已形成相對穩固的辦學理念、管理模式與運營機制,相互的獨立性很强,對融合本身,自然就取一種消極的態勢,互相都不以爲然。可見,不是把大學“攏”到一起,就自然會産生資源共享與優化的耦合效應的,還會有一段磨合,如何加快這一磨合,應是當務之急。

  爲此,建議有關部門:

  1.  組織不同職能部門的領導、專家,考察國外大學城,學習人家成功的經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察、學習之後,再認真對比、討論、研究,找出我們的差距,並共同協調,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使大學城能健康、完善地向前發展。

  2.  西方大學城發展的模式是很好的參照。還在150年前,即186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莫雷爾法案》,明文規定聯邦政府要通過土地奬勵的辦法開辦“贈地學校”,後來又出了一系列的補充法案,迅速在28個州建立了68個“贈地學校”,而當時正是美國農村土地緊張的時期,因此推動了美國高等教育的高速發展。著名的康奈爾大學、威斯康星大學、加州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學院等等,均爲“贈地學院”的“出身”。這其中不少還是私立學校,而我們大學城,均爲公立大學,如今債臺高築。至少,廣東可仿傚人家的“贈與”模式,一勞永逸解决大學債務。而且對私立或民辦大學,也同樣可采取這一模式。近日,河源市委要引進省内一所著名的民辦大學亦可如此。

  3. 在解除基建債務(由於各校這些債務年息均爲千萬元,從而讓學校本來的正常開支受到嚴重影響,甚至社保也交不了)之後,當開拓融資渠道,使大學教師公寓、教師園區及相應配套設施盡快上馬,以解决大學城師生關係失衡、城區的人文生態失衡等系列問題,這也有利於引進名師、名學科、名研究機構,以身後的文化底藴支撑起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學城。

  

  2008年4月9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