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關於在農村將義務教育向中等職業教育延伸的建議



  陳傳譽 

  多年來,各級政府根據《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决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法律和法規,相繼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使我國農村教育狀况不斷得到改善。盡管如此,目前農村教育依然存在不少問題,現狀不容樂觀。突出表現爲輟學率高、“三無(昇學無望、就業無門、致富無術)”現象嚴重。據有關資料,我國農村地區中小學生的輟學率遠高於“普九”所規定的3%,有些地方達到6%以上;從目前中國的實際情况來看,農村中的教育主要還是在追隨“應試教育”,即除了不斷昇入高一級的學校外,缺乏其他的功能。絶大多數的農村學生,只能成爲極少數尖子生的陪襯,成爲這種教育體制和目標的犧牲品。他們中的大多數,苦讀九年(小學六年,初中三年)後,因爲缺乏基本技能,進城打工没門,搞二三産業無路,只好在家賦閒,面臨“三無”的尷尬處境,農民得不到教育對家庭的經濟效益。目前全省農業富餘勞動力高達500-600萬人,農村尚未轉移人口中95.9%没有經過任何專業培訓。另一方面,城市及鄉鎮企業却面臨缺乏大量的初、中級技術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的尷尬局面。形成了農村“三無”人員過剩、城鎮技術工人奇缺的困境。

  在農村繼續辦好九年義務教育,並將義務教育向中等職業教育延伸,將是擺脱這一困境、促進勞動力轉移,統籌城鄉勞動力結構平衡的重要途徑。

  一、中等職業教育現狀及問題

  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争能力越來越取决於教育、科技和知識創新的水平,越來越取决於各級各類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數量和質量。中等職業教育擔負着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的重任,因此,中等職業教育對社會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務院領導多次對職業教育的發展作出指示,教育部也已經明確把職業教育確定爲今後一個階段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之一。

  黨中央强調,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要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新型工業化在本質上就是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必須依靠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依靠規模宏大的技能型工人。目前我國經濟正在步入新一輪發展期,産業結構和勞動力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對生産、服務一綫勞動者的數量和質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技能型人才的緊缺表現得相當突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落實十七届三中全會精神,解决“三農”問題,促進就業和再就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都要求中等職業教育在新形勢下要有大的發展。但是,在省政府參事室近期組織的省内中職教育專題調研中,我們瞭解到,由於觀念、經費、家庭承受能力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目前中等職業教育仍然面臨着不少困難和問題:

  1. 生源緊缺。長期以來,農村教育結構單一,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教學内容缺乏地方特色,多數地方往往把昇學作爲教育工作唯一追求的目標,忽視或不願意正視農村學生面臨的“三無”問題,没有將中等職業教育作爲農村孩子重要的昇學目標之一;而在城鎮,人們的思想觀念中只有普通教育才是“正式”教育,而職業教育只不過是一些成績差、考大學無望之人的出路。把職業教育看作低能學生的“垃圾站”。在大學不斷擴招的背景下,城鎮普通教育越辦越好,城鎮學生報考中職院校越來越不被學生和家長作爲首選。

  這種長期形成的“學而優則仕,讀書做官”傳統觀念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傳統觀念直接導致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困難重重,中等職業學校招生難。

  2. 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規模小、發展速度慢。近年來,中職招生數和在校生數的年均增長率都遠不及普通高中的招生數和在校生數年均增長率。2007年全省東西兩翼和山區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規模約爲40%。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的規模和速度不僅未能適應廣東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也拖了全省高中階段教育發展的後腿,與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省市相比差距較大,與廣東經濟在全國的位置極不相稱。

  3. 畢業生緊缺。應當承認,近幾年中等職業教育有新的發展,“九五”後期出現的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滑坡的勢頭得到扭轉,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數和在校生數逐年增加。盡管這樣,社會所需的技能型、實用型人才依然十分匱乏。據有關部門統計,2005年,廣東省中高級技工需求量缺口130多萬人,其中“軟件藍領”、數控加工、焊接等專業技工缺口達到15萬人以上。技能型、實用型人才的層次結構也不合理。可見,與廣東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相比較,職業教育明顯滯後。據勞動力市場供求信息,目前很多地方電器技師、維修技師、模具鉗工、綫切割工、數控機床操作員依然供不應求,有些職業、工種的市場工資價位高於研究生工資水平還招不到人。前一階段,發達地區出現的民工荒,實質上是技工荒。隨着産業結構的調整和昇級换代,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目前進城務工人員却很難滿足和適應這種要求,這反映社會對職業教育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4.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的費用使很多農村貧困學生面臨“上不起”的窘境。中等職業教育不屬於義務教育範疇,在專題調研中聽到這樣的反映,學雜費、生活費對於很多農村的貧困家庭來説是一項沉重的負擔。面對着世俗偏見壓力和經濟壓力,很多農村貧困家庭寧願選擇讓孩子外出打工,也不願意給孩子以中等職業教育投資,這是當前中等職業教育面臨的一個實際問題,也是阻礙大部分農村生源報考中等職業學校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農村學生上不起、城裏學生不屑於上,導致了當前中等職業學校生源緊張、畢業生緊缺的困境。迫切需要加大對農村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作爲解决中等職業教育生源以及幫助農村學生擺脱“三無”窘境的重要措施。

  二、將農村義務教育向中等職業教育延伸的現實意義

  1. 有利於産業結構調整、産業雙轉移對技工人才的需求。推進産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當前,中國企業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企業,正處於勞動密集型産業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産業轉變的關鍵時期,産業優化昇級需要大量受過正規培養的掌握先進生産技能和適應現代化管理的職業院校畢業生,而中職學校受多種因素制約,每年畢業生數量遠未能滿足當地就業市場需要。而一些貧困農村則存在大量未繼續昇學的初中畢業生和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富餘勞動力,自身難以完全消化。因此,將農村義務教育向中等職業教育延伸,推動中職學校招收農村貧困學生,是産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昇級的迫切需要,是職業技術教育發展以及教育戰略性結構調整的重要保障,也是實現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提昇勞動力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

  2. 有利於教育培養的人才結構更爲科學,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相適應。目前,教育在農村産生的盲區就是輟學率高、“三無”現象嚴重。由於主客觀因素以及經濟發展因素的影響,這種狀况導致了城鎮及農村教育出現了人才培養的結構不合理。將農村義務教育向中等職業教育延伸兩年,讓因爲貧困而不能繼續求學的農村青年獲得中等職業教育機會,這將逐步克服輟學率高、“三無”現象,使更多的農村孩子能够學到一項專業技能,實現適應時代要求的勞動力轉移。在本質上提昇農村青年的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也使城鄉人才結構更趨於合理,更能滿足社會發展對各級各類人才的需求。

  3. 有利於農村增收脱貧,變輸血扶貧爲造血扶貧。以往對貧困農村的扶貧,大多是予以經濟上的暫時扶持和幫助,這都是屬於“輸血扶貧”,還不能從根本上解决農村的增收脱貧。如果將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向中等職業教育延伸,切實培養出能真正服務於農村並真正具有一項專業技能的各類人才,讓農村新一代用其學到的技能促進城鎮企業經濟發展、促進農業技術更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從而不斷推動農村富餘勞動力向二、三産業轉移。這是從源頭上對農村扶貧,即所謂“造血扶貧”,可以成爲農民增收脱貧的内在動力之一。

  三、中等職業教育中的國家助學金補助,是實施在農村將義務教育向中等職業教育延伸的良好基礎

  《國務院關於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國發\[2007\]13號)中規定:國家對具有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的在校一、二年級所有農村户籍的學生和縣鎮非農户口的學生以及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予以國家助學金補助。國家助學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設立,主要資助受助學生的生活費開支,資助標準每生每年1500元。這一辦法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中等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表現了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有國家助學金補助的良好基礎,如果我省財政再加大一點補助力度,就可以將我省農村義務教育向中等職業教育延伸兩年,即對農村報考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予以延長兩年義務教育,將有利於更好地貫徹十七届三中全會精神,辦好農村教育,相信這是政府有能力承受的。

  四、幾點建議

  1. 改變觀念,提高認識。職業教育是教育事業中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繫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擔負着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各行各業的技術人才的重任。世界各國特别是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職業教育。美國在《一項未完成的事業——職業教育在高中的作用》的報告中批評了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輕視,同時也强調指出人們忽視了“有近80%的工作不需要具有大學文憑的人去做,而且大部分學生也不會去取得大學文憑”這樣的事實。而在我國,由於封建社會長期遺留下來的鄙視體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者以及學而優則仕的陳腐觀念,還有我國生産力發展水平、教育發展的模式等原因,也有對現代職業教育的性質和功能缺乏深刻、全面的認識等等原因,相當一部分人、包括一些黨政領導和教育行政部門的人員,對職業教育抱有“低層次觀”。他們認爲職業教育是一種低層次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是高中階段教育的低層次,視職業學校畢業生低人一等,相應地在各方面均對職業教育有意無意地采取歧視政策。因此,要搞好職業教育就要轉變人們對職業教育的認識,轉變學生的從業觀念,並逐步改變家長乃至全社會的職業意識。因此,有必要從根本上徹底改變重視普通教育、忽視職業教育,重視城市教育、輕視農村教育的不良傾向,更多地去關注農村教育、關注職業教育。

  近年來,各地對職業教育已經引起了相當的重視。但是這種重視還存在着地區性差异,重視的程度還與社會對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求相去甚遠,經濟欠發達地區比經濟發達地區更是如此。爲此,建議對經濟欠發達地區,如廣東的東西兩翼貧困山區,要更提高中等職業教育對這些地區發展的重要意義的認識,加大扶持力度,以逐步縮小區域差异,使全省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得到全面發展。

  2. 在目前尚未普及高中階段義務教育的情况下,只對農村中職教育延伸義務教育,發揮政策上的指揮棒作用。當前的九年義務教育,對於農村來講已經不能完全符合社會的發展需要。在目前的情况下,建議對農村學生實行兩年中等職業義務教育,就是説,在已有的政府對中等職業教育助學金制度的基礎上加大資助力度,使其成爲九年義務教育的延伸,切實改變農村學生“上不起”中等職業學校的狀况。這種政策上的保障一旦成功實施,就會極大地促進農村學生報考中等職業學校的熱情和積極性,對於農村教育培養方向具有直接的引導作用,對於促進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改善城鄉人才結構以及城鄉經濟發展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3. 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所需資金,按照經濟不同類别,省級財政和地級財政按照不同的比例撥付。就廣東省來講,珠三角與東西兩翼地區經濟發展差别較大,雖然目的同樣都是促進農村職業教育發展,但是不同的經濟實力可以實行不同的分級負擔比例。對於中等職業教育在農村實行義務教育這一專項所需增付的資金,經濟發達地區地級與省級財政可以按照6∶4的比例負擔;而東西兩翼和經濟欠發達地區地級與省級財政可按照4∶6的比例負擔。這樣考慮地方財力的實際情况,纔可以保证各地農村義務教育向中等職業教育延伸的舉措得到真正落實。

  

  2008年11月6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