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新農村文化建設中優秀民間民俗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嚴考亮 

  加强農村文化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内在要求,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内容,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滿足廣大農民群衆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徑。無論從繼承歷史文化還是從現實的需要來看,農村文化建設都應當在繼承傳統民間民俗文化的基礎上來開展。因此,在加强農村文化建設中傳承與保護優秀的民間民俗文化具有深遠意義。

  一、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傳承與保護優秀民間民俗文化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一)是全球化時代維護我國文化安全的需要

  21世紀不僅是經濟全球化時代,也是文化全球化的時代。在世界變成地球村的當今社會,隨着文化和信息的全球化,外來文化傳播到農村已經没有任何的技術問題,一些西方文化已經開始影響到我國的廣大農村,在爲農民群衆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時,也給農民群衆帶來意識形態的困惑和文化選擇的難度。如果不强化本民族自己的文化遺産,可能就會改變一個民族的文化屬性,甚至導致這個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走向迷失。過去的時代在我國較少受到西方文化影響的農村,保留了諸多原汁原味的民間民俗文化,這些具有濃厚鄉土氣息龢民族特色的文化遺産,在我國文化寶庫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必須繼承和發揚光大。如何在文化全球化時代保持中華傳統文化的民族特色,在弘揚優秀文化傳統中體現時代精神,在多元文化選擇中保護我國文化安全,是農村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某種意義上説,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是農業文化,從農村民間生長發育的民俗文化龢民間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和源,它體現着中國農民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純真質檏的文化取向。發揮獨具一格的農村特色民間民俗文化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應有作用,是全球化時代農村文化建設的應有之義。民間民俗文化至今仍然是廣大農民群衆所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内容,爲豐富農民群衆的文化生活,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作爲一個國家的根,一個民族的魂,首先必須在占人口絶大多數的農村社會普及和扎根。因此,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努力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充分的弘揚,並通過各種先進的方法和傳媒手段加以開發和綜合利用,使雅俗共賞的農村民間民俗文化得到發揚光大。

  (二)是大力加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明確指出,“在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中要做好對民間優秀民俗文化的宣傳展示和開發利用。我國民間文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生於民間、興於民間、藏於民間,與人民群衆的日常生産生活息息相關,與人民群衆的精神文化活動息息相通,是人民群衆自己創造、自己傳承的文化藝術,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的寶貴結晶。廣大民間文藝工作者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繼承與創新統一、專業與業餘結合、研究與展示並重,進一步做好優秀民間文藝的宣傳展示和開發利用。要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把弘揚民間文藝作爲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内容,科學利用農村民間文化資源,積極開展具有濃郁民間特色的群衆文化活動,促進農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劉雲山:《繼承優秀文化傳統,弘揚偉大民族精神,開創我國民間文藝事業蓬勃發展新局面》,《人民日報》,2006年4月23日,第4版。]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農村意識形態領域陣地,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不去佔領,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甚至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和落後文化甚至腐朽文化就必然去佔領。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主導作用,用高尚文明、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群衆文化活動佔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積極開展趣味高雅的文化活動,是農村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對優秀民間民俗文化的價值應當給予認同,大力加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與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傳承和保護優秀的民間民俗文化是並行不悖的。

  (三)對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有廣泛作用和價值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要求。當下,充分挖掘傳統民間民俗的文化内涵,弘揚優秀傳統民族文化,推進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無疑是貫徹落實這一要求的重要舉措。中華民族傳統民間民俗文化往往凝結着厚重的民族精神龢民族情感,承載着源遠流長的文化血脈,在很大程度上是維係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正如民俗學專家所言:“從民俗文化本身講,它内容豐富,其中有些還是人類文化寶庫的優秀部分。它們在民族長期的生活中,發揮過廣泛、巨大的作用;有許多在社會主義新社會中仍在發揮積極作用,成爲祖國新文化的一部分。我們在民族文化的大系統内,研究民俗文化,一是可以更全面地瞭解民族文化的總體面貌及其歷史和現狀;二是可以幫助我們有根據地去分辨傳統文化的優劣,從而汲取和弘揚那些優秀部分,藉以壯大、繁榮我們的社會主義新文化。這無疑將是很有意義和實益的一種學術文化工作。”[《鐘敬文文集》(民俗學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9頁。]弘揚民族傳統民衆文化,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傳統民間民俗焕發新的時代精神的重要途徑。應當在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積極傳承和發揚光大傳統民間民俗文化中的精華。

  (四)是批判陳規陋習糟粕文化的需要

  由於農村基層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供應嚴重不足等原因,在一些地方“黄、賭、毒”有卷土重來之勢,封建迷信活動也開始抬頭死灰復燃。不堪入目的淫穢影蝶、黄色書刊等流落農村較多。農村文化的這種落後狀况加速了農民思想道德的异化,導致一些農民對真、善、美與假、惡、醜處於迷惘的認識,最終導致思想道德觀念的滑坡。傳承和保護優秀民間民俗文化是佔領農村文化建設的陣地、改造落後文化、摒棄腐朽文化的重要手段。

  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主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樣,又有力扺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本書編寫組:《十七大報告輔導讀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頁。]20世紀初我國大革命時期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在南方農村興起,農民砸毁菩薩,女子冲破傳統進入祠堂,許多農民扺制迷信活動,毛澤東認爲“好得很”。毛澤東當時還親自向農民宣傳,“信八字望走好運,信風水望墳山貫氣”並不會給農民帶來實際好處,所以要農民破除迷信。但是毛澤東並没有急於求成,因爲他知道,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封建迷信活動不是一下子就能徹底破除的。他認爲:“菩薩是農民立起來的,到了一定時期農民會用他們自己的雙手丢開這些菩薩,無須旁人過早地代庖丢菩薩。共産黨對於這些東西的宣傳政策應當是:‘引而不發,躍如也。’菩薩要農民自己去丢,烈女祠、節孝坊要農民自己去摧毁,别人代庖是不對的。”[《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頁。]毛澤東認爲應當善於教育和啓發農民,使農民自覺地去破除迷信和其他不良的風俗習慣,而不是不顧農民的覺悟程度,靠發號施令代替農民去破除。1944年10月30日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文教工作者會議上指出:“解放區的文化已經有了它進步的方面,但是還有它落後的方面。解放區已有人民的新文化,但是還有廣大的封建遺迹。在一百五十萬人口的陝甘寧邊區内,還有一百多萬文盲,兩千個巫神,迷信思想還在影響廣大群衆。這些都是群衆腦子裏的敵人。我們反對群衆腦子裏的敵人,常常比反對日本帝國主義還要困難些。我們必須告訴群衆,自己起來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衛生的習慣作鬥争。”[《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1頁。]應當説,雖然經過幾十年的歷史變遷,但是當前新農村文化建設中也仍然會碰到類似問題。從整體上看,我國農村的經濟有了較大發展,農民的文明和富裕程度有了明顯提高,但是經濟發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並不完全同步。比如,有的農民生活富裕了,但是精神空虚,盲目信仰宗教;在消費上盲目攀比,修墳造墓耗資不菲,奢望來生生活上檔次;大操大辦紅白喜事,費用不斷攀昇等等。爲此,必須通過大力宣傳和弘揚科學精神,引導農民群衆分清民間民俗文化的精華和糟粕,在“揚棄”的基礎上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發揚艱苦檏素、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通過開展健康有益的民間民俗文化等活動,引導農民自覺摒棄落後觀念、破除陳規陋習,移風易俗,創造新生活,逐步在農村形成科學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風尚。

  二、廣東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現存民間民俗文化資源及保護開發的現狀

  (一)擁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民俗文化資源

  嶺南大地廣大農村擁有非常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間民俗文化資源。廣東民間民俗資源積澱深厚,内容豐富,光是現存傳統民間藝術就有近百種之多,分屬民間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遊藝、民間工藝、美術等幾十個種類。本文限於篇幅僅大致歸納以下幾類:

  1.獨具特色的古建築類。農村民間民俗文化是一代又一代農民創建的,這些原生態農村文化首先體現在物質層面。先民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了遮擋風雨、躲避寒冷的民居。古民居包括沿海的蚝屋、碉樓、珠江三角洲的古巷、粤東粤北的客家圍屋及各地的古村落、墟鎮店鋪、農村書院、祠堂、戲臺等農村物質文化遺産,也包括依附建築物的木雕、磚雕、灰雕、石雕民間藝術類文化遺産。有的地方以新農村“村容整潔”爲名而拆除了上述物質文化遺産,令人惋惜。民居也是人們適應地理環境、實現人地關係協調的具體表現。比如那些錯落有致的村落布局,也許藴含了先輩的風水習俗。建築房屋時講究風水,其實不能完全把它當作封建迷信。風水習俗是在長期的農耕文明中,我們的祖先懂得了協調人類與自然關係的重要性,於是就産生了利用自然,順應自然,與自然共存和諧的觀念。有的村落布局講究的風水實際上體現了“天人合一”和諧精神的有機結合,因此應當按民俗文化加以保護。爲了保護農村的文化生態環境,有必要從根本上改變把傳統民間民俗文化一概認爲是“封建迷信”的根深蒂固的片面認識,糾正農村和農民無文化的觀念。

  2.獨具地方特色的文藝和體育民俗。在地理位置上廣東全省地處邊陲,民間民俗文化有深厚的群衆基礎,在嶺南農村的文化生活中,民間龢民俗的意味比别的地區更加濃烈得多。民間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産遍佈嶺南大地。像流行於各地民間的各種花會、燈會、地方戲、民間舞蹈、剪紙、猜燈謎、唱山歌、寫對聯、雜耍、競鬥、博弈、遊戲、蕩秋千、劃龍船、走高蹺、飄色、八音、花燈、民歌、木偶、舞獅、游龍、舞鷹雄等等文化體育活動,能起到愉悦身心、啓人智慧、鼓舞信心和鍛煉身體的作用。獨具粤東地方特色的例如惠州地區農村民間民俗文化主要有:客家山歌、平海漁歌、龍門舞火狗、小金口舞麒麟,吉隆元宵節舞龍、平海舞鯉魚、平海楹聯、平海古城方言——軍聲、大亞灣地區的漁家婚俗,以及龍門農民畫等等。[羅川山:《打造“四東”文化品牌推進惠州特色文化建設》,《鵝城》,2007年第6期。]其中如客家山歌,它是群衆自編自唱自娱的歡樂手段,是一種具有很强烈的親和力、吸引力的民間藝術,值得發揚光大。根植於客家地區肥沃土壤的客家山歌,是本地群衆長期的文化積澱,也是本地鄉土文化的精粹,唱自己的山歌,聽自己聽懂的東西,自然它就會具有很高的受衆率,也會吸引廣大群衆的參與。

  3.獨具地方特色的生活習俗和歲時年節民俗。在廣東全省,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生活民俗、婚喪喜慶民俗、生育壽誕民俗、歲時年節民俗、鄉里禮儀民俗、體育游樂民俗、生肖民俗以及大自然崇拜民俗等等,都具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内涵,都是具有宣傳展示和開發利用的民間民俗寶藏。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等傳統節日習俗,從遠古流傳至今。各地過年過節習俗同中有异,形式多樣,内容豐富,與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不僅搆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藴,也承載着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基因。就像從廣東移居到海外的僑胞説的一樣,如果在海外不過中國節日,就會覺得算不上一個完整的中國人。我國的傳統歲時節日具有濃厚的倫理意藴與人情意味,體現着 “每逢佳節倍思親”,和氣和諧與團結合作的獨特民族心態。就連廣東農村過年發“紅包”也反映了“人間情深”的深切民族心理。廣東農村在清明節有重視祭祀祖先的習俗,充分反映了民衆飲水思源,不忘根本的感恩意識。從傳統節日重陽節中,體現了“尊老”的社會民俗,其中滲透了“尊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許多歲時節日習俗,已經融入了歷代人文歷史的因素,以及人們在生産活動和社會生活實踐中所産生的特定精神文化需求,包括祭祀祖先、防病健身、尊師敬賢、祈福求安等等文化隱含。又例如,在廣東一些山區、林區有封山節、開山節等活動,有的地方保存有祭林拜樹的習俗,這種民間民俗對所謂“神山、神林、神樹”的崇拜和祭祀,有目的地對特定的森林和樹木的保護和祭拜,以求福祉、平安和康泰。在有的地區,至今在寺廟、祠堂、水口及墓地,歷代保護下來大量的風水林、墓地林等等,已成爲特有的風景景觀。

  (二)民間民俗的保護開發現狀概述

  改革開放以來,在國家和各級政府文化管理部門的重視下,對民間民俗文化開展了一些保護工作;隨着經濟實力增强,民間有識之士也出面對一些項目加以保護;市場經濟更是用經濟杠杆推動了一些項目的保護和開發。總之,通過各方面的努力,民間民俗文化保護和開發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也並不容盲目樂觀。由於外來文化的衝擊和保護力度欠缺,民間民俗文化發展和保護的前景令人擔憂,有的民間藝術龢民俗文化種類已經瀕臨失傳或處於“絶迹”的狀態。目前在傳承與保護方面的困境主要表現在:1.基層缺乏民間民俗文化保護機構,缺少專職研究人員,加上經費短缺,制約了民間民俗文化保護。2.民間藝術生存空間日漸萎縮,許多傳統技能龢民間藝術瀕臨失傳甚至絶迹。3.大量民間藝術的珍貴實物和資料遭到損毁。有的民間藝術的珍貴實物和歷史資料流失到域外甚至境外。4.城市化和旅遊“開發”使民間藝術資源遭到一些破壞。城市化的挖掘機把城郊農村民居中附着的文化精華,如壁畫、磚雕、石雕、木雕等轟然推倒並碾碎。農村中一些具有歷史、科學和文化價值的古村落、古街道、古建築群在城鎮開發建設中遭到破壞。5.一些獨特的民間習俗龢民俗事象,如疍家的風俗習慣,因受到工業化影響,正在走向逐步湮滅。

  三、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傳承與保護優秀民間民俗文化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要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保衛國家文化安全的高度來重視農村文化建設,並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重視傳承和保護優秀的民間民俗文化。

  (二) 培養和發展農村民間民俗文化隊伍,讓農民成爲農村文化建設的主體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强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强調,新農村文化建設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群衆文化活動,大力發展農村民辦文化。[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强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人民日報》,2006年4月23日,第1版。]農村文化尤其是民間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於農民自己及其民間文化組織。在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中,應更加重視農民群衆的主體地位。我國農村民間藴藏着中華民族許多的文化遺産和豐富的文化資源,許多民間文化正是靠農民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要提高農民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保護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文化自覺性,使農民對散落民間的文化遺産有更加充分的價值體認,對繼承和發揚民間優秀文化傳統,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和保護民間文化資源有更主動的意識和更高的熱情,從而成爲傳承和光大民間民俗文化的主力軍。農民當中還有一些民間民俗文化的“粉絲”,應該發揮他們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民間藝人、文化能人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傳承發展民間民俗文化方面的積極作用,鞏固農村文化建設的群衆基礎。

  (三)解放思想,糾正對農村民間信仰的貶抑傾向

  中國過去有儒家、佛教和道教等,在農村民間形成了較强的民間信仰系統,但在“五四運動”和“文化大革命”的衝擊下斷裂了。人生信仰對農民潜在人格的塑造和價值取向的認同,對於增强民族的親和力與凝聚力,意義重大而不可或缺,現代精神家園構建當然要提倡科學信仰,反對封建迷信。這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一項重要任務。雖然,大多數農民並不作哲學思考,但不等於他們没有精神追求。現在我國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主體意識形態,也應當容許農民有檏素的精神家園的價值思考。然而,正如學者指出的,在新中國成立後的一段時間裏,受特定環境的影響,人們對待民間信仰的認識過於簡單。主流學術和政治是從逆向來看待民間信仰與中國社會的關係,把民間信仰視爲大逆不道的清除對象。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産概念給了人們一個正面審視民間信仰與中國社會關係的視角。在經濟社會發展起來後,“迷信”的概念在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學界的使用明顯减少,學者們轉而把民間信仰作爲發展經濟、推動社會進步的積極因素。[何蘭萍:《新農村文化建設中民間文化的傳承與保護》,《開發研究》,2008年第2期。]我們也可以從中得到一定的啓示。

  (四)創新民間民俗文化傳承與保護機制,合理加以開發利用

  民間民俗文化是農村寶貴的文化資源,應當在有效傳承的基礎上加以合理的開發利用。現在非物質的民間民俗文化成了促進農村文化開發和經濟發展的軟實力。在發現民間民俗文化的經濟價值之後,如何開發和有效利用民間民俗文化資源、培育文化産業成了一些熱心人的熱門話題。爲了防止急功近利,必須創新民間民俗文化保護開發機制,正確處理民間民俗文化保護與文化産業開發的關係,切不可爲了眼前的經濟利益毁壞原汁原味的文物古迹,更不能不加保護地把祖宗遺産當作摇錢樹。這是民間民俗文化保護工作中必須深思和切實解决的實際問題。

  

  (作者係廣東警官學院教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