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六節 文獻記載中的早期南海北岸族群

  一、先秦時期南海北岸爲越人區域

  根據《尙書·堯典》記載,堯“申命羲叔宅南交”。《大戴禮記·少問篇》記載;“虞舜以天德嗣堯……南撫交趾。”《史記·五帝本記》又雲:舜命禹“定九州,可以其職來貢,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於荒服,商撫交趾”。“南交”或“交趾”,泛指嶺南越人區域。商周時期,在商湯定四方獻令已提到兩廣地區的少數民族。《逸周書》記載:商朝初年,伊尹曾令四方的少數民族用土特産朝貢,在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獻令中提到:“正南甌、鄧、桂國、損子、産里、百濮、九菌,請令以珠璣、玳瑁、象牙、文犀、翠羽、菌鶴、短狗爲獻。”據諸家校釋,甌即甌駱;桂國即秦置桂林郡;損子或即瞫都,漢武帝置朱崖郡治地。《墨子》記載核木之國及《後漢書》記載烏滸蠻都有損子之俗。《呂氏春秋》還提到“越駱之菌”(竹笋)及“南海之菌”(黑黍)。周時,嶺南“交跤之南有越裳國”,“以三象重譯獻白雉”,由於與嶺南等周邊地區的聯繫加強,周王朝甚至專設了“職方氏”、“象胥”等專門機構與官職來掌管有關邊疆部族事務,如職方氏這個機構即“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與其財用九谷、六畜之數要。周知其利害,乃辨九州之國,使同貫利”。其中“七閩”就指古代居住在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南部一帶的越族。又如象胥之官,“掌蠻、夷、閩、貉、戎、狄之國,使掌傳王之言而諭説焉,以和新之。若以時入賓,則協其禮與其辭傳之。凡其出入送逆之禮,節幣、帛、辭令,而賓相之”。春秋之世,“南夷”、“倉吾”、“南甌”、“南國”、“南海”等表示百越民族的銘文就頻見于中原的靑銅器上。可推證此時中原與嶺南的交往空前增加。這時期,一些嶺南越族中的人才還進入了中原地區,各顯才能,其中旣有宰相、大夫之類出謀劃策的國家重臣,如勇獲、梓藏、公師等,也不乏身先士卒的將帥,如高固等。這些記載反映早在商周時代,嶺南地區同商周王朝已有來往。其後,嶺南越族與吳、越以及中原的齊、魏,江漢的楚國又有交往①。

  二、春秋戰國時期嶺南分布許多小國

  先秦時期這里還分布一些小的國家。曾昭璇先生對先秦嶺南小國頗有硏究②,他的成果使我們能夠從零星的記載中看出這里早期族群活動的一些片段。先秦時期中國有百越,百越,漢語中常理解爲有很多種越人的意思。據《漢書·地理志》顔師古注引臣贊言“自交踐至於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不得盡雲少康之後也”。後漢服虔注《漢書》爲“非一種,若今言百蠻也”。從今浙江至今越南沿海地區,都是漢人稱之爲“百越”的地區。曾昭璇先生根據越人的古越語硏究認爲,越人的眼內,百越就是越人的意思。他説:古越語中“百”、“卜”、“濮”、“白”同音,即“人”,即“百越”在越語中理解爲“人越”,由於越語用倒裝,譯爲漢語爲“越人”之意。越人分布于五嶺山地前後。在戰國時期,嶺南有許多小國。賈誼《過秦論》中有言:“百越之君,挽首系頸,委命下吏。”

  1. 驩頭國。驩頭國爲戰國時仍用的國名,已見《呂氏春秋》,《山海經》亦言之甚詳,《大荒南經》:“大荒之中有人名驩頭,鯀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頭。驩頭人面鳥啄(咀部突出,即鼻骨爲明顯中鼻,下頜收縮),有翼(疑穿蓑衣或披肩巾,今天稱“水布”形象),食海中魚(即漁民),杖翼而行,維宜芑苣,穋楊是食。”曾昭璇先生認爲通過這條史料起碼可以瞭解下列事實:

  (1)此國在九州外南面荒野中,與珠江三角洲平原水網地形相合。

  (2)此族以捕魚爲生,常用魚網及杖。

  (3)土宜生長萊及禾類,吃藤本和樹葉等物,表示採集爲生,即“飯稻羹魚”的前期生活。

  驩頭國在《海外南經》則有“或曰驩朱國”一語,表示“驩頭”、驩朱”、“驩兜”都是漢語音譯南越語的族名。按“驩朱”與“番禺”同音,故此國即“番禺國”。已知驩頭與縛婁、陽禺並稱,表示地理位置相近,縛婁即今博羅縣,陽禺即今清遠縣,可知驩兜也當在珠江三角洲中,番禺正如居此。驩頭國在《海內經》中,記爲“番禺”,且記爲帝俊的曾孫,造舟始祖,則番禺族遷珠江三角洲,適應水網生活,造船業發達亦是合理之事。驩頭族本在三苗之地,堯帝亦“放驩兜于崇山”(見《舜典》、《大戴禮記·五帝德》),更補上一句“以變南蠻”,是則番禺一族由湘而桂,由桂沿西江入粵,亦有可能。因沿途所經全爲平原、谷地,無山嶺阻隔。

  2. 縛婁國。縛婁國與驩頭相鄰,在珠江三角洲東邊的今博羅縣,亦古南越人語音漢譯得名,“縛”、“博”、“傅”、“符”(符婁)都是“人”的意思,“羅”即“山洞”之意,與“婁”同義,與“峒”意義相近。“縛婁”即可譯爲“博羅”,古南越語(或古壯語)即“山洞人”之意,直譯爲“人山洞”,因古南越語爲倒裝用法。由於博羅處東江下游河谷區,和肇慶地形相似,故番禺族分布不到,另由博婁族居處,故縣名亦由博婁族名。今粵東大部分屬縛婁國地域,秦立南海郡縣,即基本上“以其故俗治之”,因土邦立縣也是理所當然,不然是管不了這么大地方的。羅浮山因羅山和浮山得名,古南越語“羅”和“浮”亦即“縛婁”的異譯。縛婁國即以此二山得名。《廣東新語·三山》引《羅浮記》稱:“羅山之頂有桂,所謂賁禺之桂。”《海內南經》稱:“桂林八樹在賁禺東”,即記此事,賁禺是南楚語音,即番禺。即羅山是以玉桂樹(喬木)林特大而得名。《海內經》稱:“南海之內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即指此山。

  3. 陽禺國。陽禺國戰國時也是沒有君主的小國,位于縛婁國和驩兜國附近,即今天清遠北部地區。《史記·貨殖列傳》:“九疑、蒼梧以南至儋耳者,與江南大同俗,而揚越多焉。”陽禺國也正好在九疑(湘南)和海南島之間地方。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把陽禺國注于英德附近。《廣東新語》説:“二禺在中宿峽,相傳軒轅二庶子,長太禺,次仲陽,降居南海,與其臣曰初曰武者隱此。太禺居峽南,仲陽居峽北,故山名曰二禺。在南者曰南禺,北曰北禺。”這座南禺山在《南山經》有記,雲:“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春輒入,夏乃出,冬則閉。”曾先生認爲這條史料説明南禺山是石灰岩地區的石山。因爲石灰岩是可溶性的。山足的溶洞即有這種水文特性。夏天雨多,地下水面升高,溶洞中有水流出,冬天少雨,地下水面下降,即無水流出。春天初雨,地下水面仍低,故地表水流入地下了。今天英德、清遠都是石灰岩區,故有此現象。

  4. 西嘔國。西嘔君非常有名氣。秦軍南下最大阻力爲西嘔君譯吁宋的抵杭。《淮南子·人間訓》記:“利越之犀角象齒翡革珠璣,乃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爲五軍,一軍塞■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嘔君譯吁宋,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爲秦虜。相置桀駿以爲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睢,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適戍以備之。”至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才“略定揚越,置桂林、南海、象郡”(《漢書·南越列傳》)。可見嘔人是有國有君有將,能和秦人打6年多。《史記·淮南王列傳》雲:“又使尉佗踰五嶺攻百越,尉佗知中國勞極,止王不來,使人上書求女無夫家者三萬人,以爲士卒衣補。秦皇帝可其萬五千人,於是百姓離心瓦解,欲爲亂者十家而七。”即經此掠南越一役,即爲秦亡之近因。可見西嘔國雖亡,而秦亦不久矣。《漢書·賈捐之傳》稱:“以至乎秦,興兵遠攻,貪外虛內,務欲廣地,不慮其害。然地南不過閩越,北不過太原,而天下潰畔,禍卒于二世之末。”即在佔福建後,即將亡國矣,故略陸梁地即爲使秦國覆滅主因。西嘔國直到南越國趙佗稱帝時還存在。因《史論·南越列傳》亦説:“其西歐駱裸國亦稱王。”《漢書·兩粵傳》亦説:“蠻夷中西有西歐,其衆半贏,南面稱王。”只是聽命于趙佗而已。西嘔國被秦佔後,亦立爲郡縣,即桂林郡。大致以廣西爲主,因古代沿西江谷地多爲玉桂樹林生長,直抵肇慶,故桂林郡東延入廣東境內,今德慶、郁南等縣已入桂林郡地。今天玉桂仍主要産于此區。

  5. 駱越國。《史記·南越列傳》:“以財物賂遺西甌駱,役屬焉,東西萬餘里。”但是,趙佗對駱越國是佔領其地,其國仍在。地域即今天紅河三角洲地區,土肥民衆,秦掠爲象郡,但仍要維持駱越國的存在,以利統治。《交州外域記》曰:“交趾昔未有郡縣之時,土地有雒田,其田從潮水上下,民墾食其田,因名爲雒民。設雒王雒侯,主諸郡縣,縣鄉爲雒將,雒將銅印靑綬。”説明秦軍未佔領之前,駱越國已有健全的國家組織。故雖然趙佗在秦亡時已攻佔象郡,《史記·南越列傳》雲:“秦已破滅,佗即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爲南越武王。”但是,以後仍能自立,即不爲趙佗奴役。趙佗佔領駱越國是在安陽王手中奪取。《交州外域記》雲:“後蜀王子將兵三萬,來討雒王雒侯,服諸雒將,蜀王子因稱爲安陽王。”又按《晉太康記》雲:“縣屬交趾,越遣太子名始,降服安陽王,稱臣事之。”此事《後漢書·郡國志五》有載,稱:“交趾郡,武帝置,即安陽王國。”此國又名甌雒國,亦爲越南史書記述。《賈捐之傳》稱海南島人爲“駱越”,則其國境已入廣西南部,廣東西南部,今化州,信宜以南,均屬秦象郡地,即其國面積亦大,故漢平南越,即以其地分爲九郡。

  6. 儋耳國。位于海南島的北部。《山海經》言在郁水南,稱“離耳國”。郁水即今西江,“離耳”按郭璞傳:“■離其耳,分令下垂以爲飾,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渚中。”可見指海南島北部地方的帶大耳環的民族。《水經·溫水注》引《林邑記》:“漢置九郡,儋耳預焉,民好徒跣,耳廣垂以粉飾……然則儋耳,即離耳也。”又《太平御覽》引楊孚《異物志》(卷七百九十):“儋耳夷生則鏤其頭皮,尾相連並。鏤其耳匡爲數行,與頰相連,狀如鷄腸,下垂肩上。”曾昭旋先生在黎族中的潤族(前稱本地黎)亦採得同一式,可證離耳國人即黎族一支。分布地區亦在海南島西北部山區,今仍名爲儋縣地,按《漢書·武帝紀》載:“儋耳者種大耳,其渠率自謂王者耳尤緩,下肩三寸。”可見漢代此族仍存君王之制。

  7. 雕題國。位于海南島北部。《海內南經》稱“在郁水南”,又與儋耳國並列,按郭璞傳:“點涅其面,畫體爲鱗採,即鮫人也。”按雕題是面額部分的文身,鱗採則爲身體四肢的文身。這在海南省黎族中的潤(本地黎)、杞(生鐵黎)、美孚黎等支族中,至爲流行,可説是我國文身最盛的民族,全身都可有文的。按《後漢書·南蠻傳》李賢注稱:“題,額也,雕之,謂刻其肌以丹靑涅也。”《禮記·王制》:“雕題交趾”,鄭玄注稱:“雕文謂刻其肌以丹靑涅之。”《太平御覽》亦引楊孚《異物志》:“雕題國,畫其面皮,身刻其肌而靑之,或若錦衣,或若魚鱗。”

  8. 伯慮國。位于廣西郁江南岸。《海內南經》説伯慮國“在郁水南”,郁水今仍名郁江,伯慮國是最先提到在郁水南的一國,這片山地是俚人分布地區,自漢至隋,未曾瓦解。漢建商涼縣于此,而實爲俚僚中的一支,即“白僚”族分布地區。按:“白僚”與“北慮”音近,地理位置又相同。

  9. 北胸國。地理位置亦在郁水南,但郭璞傳:北胸國,“音幼,未詳。”即未有解釋。余意認爲“北煦國”地理位置應較南,即已入“北向戶”地區,故名。日光從北面照射入屋,表示天氣炎熱和地處南方的特點。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