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存在着海鹽、湖鹽、井鹽、礦鹽四種鹽資源。“海鹽”一般以海水爲原料曬制而得;“湖鹽”是開採現代湖鹽礦加工制得;“井鹽”則是運用鑿井法汲取地表淺部或地下天然滷水加工而成;開採古代岩鹽礦床加工制得的鹽則稱之爲“礦鹽”,只是岩鹽礦有時與天然滷水鹽礦不分家,加之開採岩鹽礦床鑽井法問世,所以“井鹽”和“岩鹽”又合稱爲“井礦鹽”,或泛稱爲“礦鹽”。四大鹽族之中,海鹽家底是最豐富的,世界七大洋的海水都是它的資源。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鹽生産國。目前,我國沿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鹽田和海鹽生産,鹽田面積比建國初期有了大幅度增長。所生産的海鹽質量不斷提高,品種越來越多。除原鹽外,已投入批量生産的有洗滌鹽、粉碎洗滌鹽、精製鹽、加碘鹽、餐桌鹽、腸衣鹽、蛋黃鹽和灘曬細鹽,並在試製調味鹽、飼畜用鹽等。
我國海鹽年産量,長期以來居世界第一位。在國內,海鹽産量約佔鹽總産量的三分之二。據統計,1999年我國海鹽鹽田總面積爲451258萬平方米;1998、1999年,海鹽産量分別爲1547.8萬噸和2050.2萬噸,海鹽銷量分別爲1833.4萬噸和1837.8萬噸。
鹽是中國古代最穩定、最重要的專賣商品,在國家財政收入中沒有任何一種商品能與之相提並論,鹽業與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也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有關專家認爲,鹽業史硏究不僅是中國經濟史硏究中的重要問題,也是整個中國古代史硏究中的重要問題。從20世紀初以來,國內外一大批學者從事這一領域的硏究,取得了十分豐碩的成果。不過,關於中國鹽業的起源問題,特別是關於先秦時期南海漁業先民的制鹽問題,仍然隱隱約約,時至今日也難以廓清,需要引起重視。
人類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嘗到自然界的鹹味,但何時開始有意識地採取食鹽?則仍然是個謎。一般認爲,人類最早自主生産的食鹽,是從海水中提取的,而中國則是提取食鹽較早的國家。中國古人文獻中有煮鹽的記載。而煮鹽,則是制鹽工藝上的一大進步。在中國鹽業史上,一般稱夙沙氏爲鹽宗,《中國鹽政史》(曾仰豐著,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一書中稱:“世界鹽業莫先于中國,中國鹽業發源最古在昔神農時代夙沙初作煮海爲鹽,號稱‘鹽宗’。”相傳遠古時候,在山東半島南岸膠州灣一帶,住着一個原始的部落,部落里有個人名叫夙沙,他聰明能幹,膂力過人,善使一張用繩子結的網,每次外出打獵,都能捕獲很多的禽獸魚鱉。有一天,夙沙在海邊煮魚吃,他和往常一樣提着陶罐從海里打半罐水回來,剛放在火上煮,突然一頭大野豬從眼前飛奔而過,夙沙見了豈能放過,拔腿就追,等他扛着死豬回來,罐里的水已經熬干了,罐底留下了一層白白的細末。他用手指沾點放到嘴里嘗嘗,味道又咸又鮮。夙沙用它就着烤熟的野豬肉吃起來,味道好極了。那白白的細末,便是從海水中熬出來的鹽。在宋朝以前,在河東解州安邑縣東南十里,就修建了專爲祭祀“鹽宗”的廟宇。清同治年間,鹽運使喬松年在泰州修建“鹽宗廟”,廟中供奉在主位的即是煮海爲鹽的夙沙氏,商周之際運輸鹵鹽的膠鬲、春秋時在齊國實行“鹽政官營”的管仲,置于陪祭的地位。
夙沙氏的傳説自戰國,漢、唐至宋流傳很普遍。古籍《世本》一書記有“夙沙氏煮海爲鹽”、“宿沙氏始煮海爲鹽”的字句。東漢許愼《説文解字》載:“古者宿沙初作煮海鹽。”段玉裁《説文》注稱:“夙,大徐(本)作宿,古宿、夙通用。”《太平寰宇記》:“宿沙氏煮海,謂之鹽宗,尊之也,以其滋潤生人,可得置祠。”夙沙氏是什么人?一種説法是“黃帝臣”,一種説法是炎帝的諸侯,《呂氏春秋·用民篇》載:“夙沙氏之民,自攻其君而歸神農。”神農即炎帝。一種説法是“夙沙瞿子”。
另外,除了夙沙氏這位鹽宗之外,在部分地區還流傳有一位鹽母。在天津漢沽至今保存有鹽廟,廟中供奉着鹽母。傳説古時海邊住着一對老夫妻,一天婦人見一鳳凰落在荒灘上,且鳳凰落腳處土質有異樣,於是請老漢進京獻寶。結果皇帝不但沒有賞賜,還將其殺了。一個偶然的機會,皇帝御廚發現老漢送來的土就是鹽寶。從此,人們便奉這位老婦人爲鹽母。
繁體的鹽字從鹵,從目,從器皿,鹵字之上有雲氣,宛如一幅煮海鹽的生産流程圖。20世紀50年代在福建出土的文物中有煎鹽器具,有學者認爲仰韶時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當地已學會煎煮海鹽。這一發現,與上述東漢時文字記載相印證,可以肯定至少在4700年前我國自山東至福建沿海一帶已知道煎煮海鹽。這是海鹽科技史上的一個重大進步。但那時尙處于新石器時代,煮鹽只能用陶具,其容量小,還不可能形成大規模生産。
世界其他國家的海鹽生産以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人爲最早。公元前7世紀,A·馬蒂烏斯在俄斯蒂亞附近建立了第一個鹽場。公元前3世紀,葡萄牙在塞太布爾建立了有名的海鹽場。希臘、埃及、印度生産海鹽的歷史也很悠久。早期的生産方法,有的用含鹽植物燒成灰,摻入海水,煎製成鹵,用沉清後的濃鹵煎鹽;有的刮泥、琳鹵、煎鹽;有的將海水放入鹽池,曬干成鹽①。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