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附件三: 廣州十三行歷史文化遺址保護利用研究報告

  廣州市域内與十三行相關的歷史文化遺址遺存、文物古迹、自然特色景觀資源十分豐富(圖1)。以此爲研究對象,依據國際、國内的有關憲章法規,運用城市規劃基本原理以及創建不久的名城保護學、遺産文化學法則,全面進行現場調查、民意測驗、學術價值評定,梳理其歷史發展脈絡,探討可操作性的規劃方略用以宣傳群衆、引導開發商、爲政府參謀,建設有十三行商埠文化特色的旅遊點、旅遊街、旅遊村鎮、旅遊風景區,以此提昇廣州的城市文化品位和競争力,建構優秀旅遊城市。

  研究程序如圖2所示,集考證、踏勘、評估、探索、規劃、設計、實施等内容。

  1. 十三行夷館

  即外商、洋行駐廣州辦事處,含外國領事館屬性。其遺址位於今人民南路以西、十三行路以南,今文化公園所在地。園内部分隙地爲當年夷館間的靖遠街、同文街遺址。園内漢城景區爲當年夷館前的美國花園遺址。

  2007年瑞典國哥德堡號訪穗前夕,文化局曾答應在文化公園設立標誌性紀念物,但至今無有下落。

  文化公園宜改設爲十三行文化廣場,類似今人民公園爲開放的、大衆的、四通八達的、園林化似的文化廣場。現有有關風景建築可變身爲十三行歷史文化博物館。

  2. 十三行路

  可謂十三行夷館的一條參照坐標軸。無論該路東段兩側建築物怎樣變化,清代始興的“十三行路”-“中英街“——清末民初的“十三行街” 建國後的“十三行路”,地基遺址不會變。

  此地商業氣氛濃厚,建議調整現有産業結構,開闢爲旅遊步行街,出售當年外銷商品和外銷畫。街道東西兩端各立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入口牌坊,以壯景觀。

  3.十三行歷史文化街區

  十三行路以北、漿攔路以南,人民路以西、康王路以東所圍合的街區,是當年十三行拉動發展最快的城區,其中還設有“公行”等商務機構。雖幾經大火,現遺存的建築畢竟是距離十三行時期最近的實物客體,此乃廣州名城保護至今極其稀罕的一塊歷史街區。這裏街巷空間變化多趣,“行”字號的商鋪很多,也是一種非物質性的文化遺産。

  對此街區進行整體式保護,實現限時段的步行化商業街管理,經營旅遊特色商品、營造地方風土氛圍,改善居住條件,提高旅遊觀賞效果。

  4. 西堤碼頭、 近代海關、

  此碼頭可令人上溯當年帆船貿易時代,此海關可叫人聯想十三行時期的西關海關機構、設在長洲島上的海關、鴉片戰争之後的海關等。人民橋頭“小海”遺迹,是當年“洋船争出”“向二洋”的起錨點。

  5. 潘家祠堂、潘家大院、伍家小姐樓

  位於海珠區南華西街龍武里社區,是中國行商首富、行商首領的開基聚族居住、及公共活動的建築群落式大屋遺址、遺存。如果説商館主要從事的是商業活動的話,中國行商的居住地倒是更多從事文化活動的地方。行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發揮了不可抹煞的作用。

  潘家大院等建築及其環境尚有恢復的可能性。潘家祠堂可辦成一個規模相當大的行商家居文化博物館。伍家小姐樓及其院落可闢爲一個袖珍式的文化景點。擴大到該居民小區,可形成一個鬧市中的園林式的歷史景區。

  6. 漱珠橋、環珠橋

  位於海珠區今南華西街,是當年行商出資建造的兩座造型優美的公共橋樑,並得到國外報刊的介紹。現在遺址,可作歷史地標標誌。標誌物也是一種景觀(小品)。

  7. 海山仙館

  潘仕成私家花園,兼作官府外交活動場所;素有“南粤之冠”美稱的大型古典園林。遺址位於今荔枝湖公園東南部。潘家居住區早已無法考證,海山仙館遺址却可以得到清晰的論证。雖説當年“宏規巨構”的湖山園林大背景早已喪失,但中觀或微觀的歷史環境尚存。如采取務“虚”與務“實”相結合的手法,在遺址範圍内重構“仙館”遺韵,追尋當年“獨擅臺榭水石之勝者”,還是有條件獲得相當良好效果的。

  8. 錦綸會館

  清末絲綢紡織業手工作坊工人、工頭專業性管理會所。已恢復、已遷移。

  9. 海幢寺、花地

  在監護下定期安排外商外出商館休閒活動的地方。恢復海幢寺,帶動周邊商業服務旅遊街,形成一個較大規模的休閒文化場所。

  10. 琶洲搭

  西人稱“中途塔”。或爲外商船舶中途停泊之處,又稱十三行外港。現留有周邊空地,擬建“琶洲公園”,但不知考慮十三行之景觀内涵否?西邊會展區高樓一點也不考慮與古塔取得呼應關係,對古塔之全景、遠景搆成破壞之效果。

  11.黄埔村及“左垣家塾”

  黄埔村爲十三行外港,這裏有當年的碼頭、店鋪、墓碑、官家住宅及花園、税館、買辦館、搬運館、古祠堂、古民居等以及設在珠江對岸的海關。“左垣家塾”是十三行行商樑經國的遺産,具有直接的文物紀念性質。

  黄埔村的規劃行動較早,但政府没有作爲。宜整體規劃開發,配合廣交會活動發展旅遊産業。

  12. 長洲島

  長洲島爲“十三行”後期的外港,相關遺址較多,有竹崗村墓地、巴斯教徒墓地、拜火教巴斯樓、柯拜船塢、古砲臺等,並都具有傳奇色彩。

  全島爲廣州名城的一個歷史文化保護特區,應堅持風景旅遊區模式統籌規劃,應在上述景點的建造中,突出十三行的文化内容,不能按一般的城市發展模式搞規劃。

  13. 從珠江口到廣州的系列砲臺

  行商潘仕成捐姿買砲、買兵艦,親自仿製水雷,參加反租界鬥争,表現十分出色。潘仕成西關府第附近就有一座西關砲臺,并發生過戰事。砲臺的保護研究已引起人們的關注。

  14. 南海神廟

  十三行外港,海絲文化重要景點,哥德堡號曾三次扺達南海神廟。至今祭海活動、民俗活動依然熱鬧非凡。現正在改善環境、擴大開發利用規模。

  15. 洲頭嘴

  現珠江白鵝潭南邊的一塊公園用地。建議營造有紀念性意義的公共園林緑地,不宜在此(水邊)建高樓大厦(大白鵝潭規劃有許多所謂“廣州浦東”的方案)。把珠江、自然、水岸、歷史文化直接還給老百姓。

  16. 沙面

  十三行夷館的後續産物。

  17. 西村窑

  爲供應大量瓷器出口,曾在此直接建窑起火燒瓷。後爲洋務派、民國工業區;工業遺産較多,也有保護價值。目前正面臨用地性質、産業結構的調整、置换,悠久的歷史文化遺存有被鏟除的危險。建議針對西村工業區作綜合性的規劃,讓更多的文化遺産得到保護利用。

               *              *              *

  十三行——當年“中國第一商埠”、中國唯一對外通商口岸。歷史遺存分佈十分廣泛、内涵十分豐富,有名在外、實况難覓。它的歷史景觀,讓人們聯想到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其初試改革開放、對外交流、參與世界商品流通的時代特質對今天的中國也不無啓示作用。重要的是:廣州、廣東要拿出實物性的東西記住當年帆船時代的輝煌,開展全球貿易活動的這段歷史;拿出可觀、可賞、可品味的旅遊景觀與海内外的遊人對話、與世界對話。

  楊宏烈起草 

  2009年2月5日

  參考書目

  行商:

  1. Cordier,Henri,Les Marchands Henists de Canton,Toung Pao,Serie Ⅱ,Vol Ⅲ,1902.亨利·科地亞:《廣州的行商》,《通報》,1902

  2. 巴素:《亞洲商人和西方貿易,加爾各答和廣州的比較研究,1800-1840》,加利福尼亞大學歷史係博士論文,1975

  3. 陳國棟,《十三行行商的破産》,臺北,1990

  4. 張榮洋,《官員和十三行商人》,倫敦,1979

  5. 張榮洋,《廣州十三行行商》,哥本哈根,1997

  6. 考迪埃,《廣州行商》,載《通報》,1902年第3期

  7. 伊格裏斯,《廣州的中國保商和他們債務》,倫敦,1838

  8. 安妮·懷特,《廣州行商》,博士論文,賓夕法尼亞大學,1967

  9. 格蘭特,《麗泉行的失敗》,載《美國海王星》,1988

  10. 格蘭特,《美國法庭上的行商訴訟案》,波士頓,1988

  11. 郭德炎,《廣州、香港和澳門的巴斯商人研究》,澳門《文化雜誌》,2003年

  12. 馬士,《廣州公行》,倫敦,1909

  茶葉、瓷器、絲綢、繪畫

  1. Kjellberg,Sven T., Svenska ostindiska companiet,(1730-1813),Kryddor ,Te ,Porslin,Siden,Malmo,1374,斯萬·T.歇爾博格,《瑞典東印度公司(1731-1813年):茶葉、瓷器和絲綢》,馬爾默,1974年  

  2. 福瓊,《前往茶葉國度中國的旅程》,倫敦,1852

  3. 克裏斯蒂安·約克,《瓷器和荷蘭對華貿易》,海牙,1982

  4. 馬丁·格裏高利,《中國貿易,與遠東有關的早期繪畫展覽圖録》,倫敦,1985

  5. 布萊恩·蘇薩,《港脚貿易和中國鋁》,澳門《文化雜誌》,國際版,NO.11(2004年7月):第136-153

  通商口岸

  1. 梅輝立(William Frederick Mayers)中國與日本的通商口岸,The Treaty Parts of China and Japan

  2. \[美\]馬士著,區宗華譯,《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

  航行

  1. 貝爾切,《suiphur號船的環球航行》,倫敦,1843

  2. 貝納德,《1840-1843年,Nemesis號的航行》,倫敦,1844

  3. 伯卡斯特,《前往中國的航行》,倫敦,1851

  4. 包樂史,《廣州、長崎河巴達維亞,以及美國人的到來》,哈佛大學,2008

  5. 伯耶,《丹麥Doronningen號船前往中國的航行記》,哥本哈根,1745

  6. 佈雷林,《往返東印度、南美和歐洲的航行,1755-1757》,斯德哥爾摩,1973

  7. 布魯金,《17、18世紀荷蘭——亞洲的船運業》,海牙,1987

  8. 福士德,《前往中國和東印度的航行》,倫敦,1771

  9. 郭士力,《1831-1833年在中國沿海的三次航行》,倫敦,1834

  10. 漢瑪,《瑞典東印度公司的船隻和艦隊》,哥德堡,1931

  11. 馬德羅爾,《法國船隻首航中國記》,巴黎,1901

  12. 約翰·美爾斯,《1788-1789年從中國到美國西北海岸的航行記》,倫敦,1790;阿姆斯特丹,1967

  13. 莫雷爾船長,《前往南半球、太平洋、中國海等海域的四次航行記,1822-1831年》,紐約,1832

  14. 昆西,《美國首任駐廣州領事山茂召船長的航行記》,波士頓,1847;1970

  15. 沙勒,《1804年往返於中國和美國西北海岸綫的航行日記》,費城,1808;加利福尼亞,1935

  16. 埃克伯格,《1770-1771年前往東印度的航行》,斯德哥爾摩,1970

  關係史

  1. Johansson,Bengt(ed.),The Golden Age of China Trade, Viking Hong Kong publication,1992.本特·約翰遜(編):《中國貿易的黄金時代》,維京香港出版社,1992年

  2.《中國和丹麥,從1674年開始的關係史》,哥本哈根,2001

  3.張榮洋,《順官的時代,1720-1759》,倫敦,1991

  4.克裏斯曼,《美國人和中國貿易,1784-1844》,華盛頓,1984

  5.孔配特,《中國貿易,1600-1860》,布林頓,1986

  6.克里門森,《中國和丹麥,1600-1950》,哥本哈根,1980

  7.格林堡,《鴉片戰争前的中英通商史》,劍橋大學,1951

  8.賈瑪拉斯,《中國—葡萄牙關係史,尤其與澳門相關的内容》,裏斯本,1996

  9.姚漢森主編,《對華貿易的黄金時代》,香港,1992

  10.萬寧,《法國人在亞洲的貿易,1719-1748》,1996

  理查德,《美國對華貿易,1784-1814年》,載《美國海王星號》,54卷,1994

  11. 範岱克,《中國貿易再研究:基於18世紀50到70年代的荷蘭和瑞典檔案的考察》,載王賡武主編《轉折時期的海洋中國,1750-1850》,2004:第151-167

  12. 拉齊,《丹麥亞洲公司的輝煌時期,1772-1792》,哥本哈根,1948

  13. 格拉曼,《荷蘭—亞洲貿易,1620-1740》,海牙,1958

  14. 格拉曼,《丹麥亞洲公司,1732—1833》,載《斯堪的納維亞經濟史評論》,1960

  回憶

  1. 德米尼,《查爾斯·康士坦回憶録和對華貿易》,巴黎,1964

  2.福士,《對中國和中國貿易的評論》,波士頓,1844

  3.福士,《個人回憶録》,倫敦,1974

  4.伊裏斯,《赴華大使出使記》,費城,1840

  5.《中國來信—1833-1840年羅伯特·本涅特·福士的廣州-波士頓通信》

  東印度公司

  1.豪德裏爾,《18世紀法國印度公司》,巴黎,2005

  2.赫爾斯滕,《瑞典東印度公司研究》,1860

  3.克杰伯格,《瑞典東印度公司,1731-1813》,馬爾默,1974

  4.克寧克斯,《瑞典東印度公司第一、二次特許權時期,1731-1766》,比利時,1980

  5.勒·皮瓊,《中國貿易和帝國。怡和洋行和英國在香港統治的開始,1827-1843》,牛津大學,2006

  6. 奈斯特,《瑞典東印度公司》,哥德堡,1883

  7. 可蘭,《最後的法國印度公司》,巴黎,1942

  8. 法林頓,《貿易地點。東印度公司和亞洲,1600-1834》,倫敦,2002

  9. 加斯特拉,《荷蘭東印度公司——擴張與衰落》,足特芬,2003

  廣州

  1. 德米尼,《18世紀廣州商務》,巴黎,1964

  2. 格蘭特,《波士頓的商人、律師和中國貿易》,波士頓,1979

  3. 羅伯特·馬丁,《關於中國的政治、商業和社會的報告》,2卷本,倫敦,1847

  4. 泰凡尼,《廣州中國人,或美國遊客在中央帝國》,波士頓,1849

  5. 範岱克,《廣州貿易:中國沿海的生活和産業,1700-1845》,香港,2005

  6. 衛斯韓,《廣州體制的形成時期,1740-1771》,臺北,1966

  7. 《中國和中國貿易評論》

  其他

  1. 唐寧,《番鬼在中國,1836-7》倫敦,1972

  2. 頓恩斯,《黄金駐地,美國在廣州的商業群體以及美國對華政策的形成,1784-1844》,伯梯菜漢,1997

  3. 法羅克,《走私,殖民主義,印度商人和鴉片的政治》,新德裏,1998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