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成立於1956年的地理系經濟地理教研室。1970年代後,根據不同時期國家發展的需求,經濟地理教研室不斷拓寬研究領域,發展新的研究方向,並於1985年成立了中山大學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2002年在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成立,經整合原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地理系經濟地理教研室、地球與環境科技應用研究中心等單位的教師與科研人員,形成了目前的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
中山大學人文地理學於1990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被評爲廣東省重點學科。同年地理學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2年人文地理學被評爲國家重點學科,是當時人文地理全國兩個重點學科之一(另一個爲北京大學),2007年人文地理國家重點學科評估獲得通過,現在是全國三個人文地理重點學科之一(2007年新增華東師範大學)。同年成爲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依託國家重點學科,目前城市與區域規劃中心已經成爲在國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特色的集教學、科研與開發爲一體的學術機構。
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具有實力强大的教學與研究團隊。全系共有教師35名,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一名爲德國籍教師),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0人,另有一名德國教授每年在中心工作半年(表1)。研究團隊中現有青年杰出基金獲得者1名,國家基金重點課題主持人1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一名,世界旅遊組織專家委員會委員及國際旅遊研究院院士1名,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IHDP)城市化學術委員會委員、國際地理聯合會(IGU)跟踪明日的城市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地理聯合會(IGU)巨型城市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CNC-IHDP)城市化工作組組長(2005-)及國際中國城市研究網絡(UCRN, USA)委員1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獲得者1名,博士生導師11名。還有20多名畢業於國内外著名高校的年輕博士和120多名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本中心已形成了一支梯隊年齡與知識結搆合理、學歷層次高、專業覆蓋面廣、技術力量雄厚、發展後勁和潜力巨大的學術人才梯隊。各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精深的專業知識和高度的責任心,在各相關的研究領域中頗有建樹,在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方面形成了團體優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
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績。2001年以來,先後主持國家基金重點項目、青年項目和面上項目29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1項,部委和省市科研項目28項(表2),獲得多項成果奬勵(表3)。發表學術論文約900篇,在《Transactionds》、《Urban Geography》、《China Quarterly》、《地理學報》、《城市規劃》等中外文重要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具有較强的學術影響;(表4),出版學術著作40部(表5)。
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在爲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服務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自2000年以來,本系教師已主持完成了大批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委托的涉及城市與區域規劃、管理、戰略諮詢和其他相關項目(表6),科研經費超億元,爲地方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還建立了日益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網絡。先後與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瑞士等國家,以及香港、澳門和臺灣等地區的學術機構開展了11項合作項目;主辦了14次國際學術會議(表7);利用合作項目及與香港大學建立的長期、穩定的學術聯繫,互派學者講學、召開國際學術會議、開展聯合研究、考察、進修,派研究生出境研修等(附録1),在國際上形成了日益廣泛的影響。
二、人才培養
(一)本科生培養
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本科專業包括理科的經濟地理專業和工科的城市規劃專業。
1、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經濟地理)專業
本專業本科生培養的目標是“具有較堅實的自然、經濟、區域地理學與城市、區域規劃學基礎知識、基礎理論,通過課堂教學和生産實踐,培養成爲合格的城市與區域規劃人才”。專業的主要特點是:立足地理,面向規劃,自然、經濟、技術相結合;打好基礎,擴大視野,具有較强的實際工作能力。主要課程設置有: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建築製圖、地圖與遥感、城市總體規劃、居住區規劃、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城市地理、工業布局、農業布局、交通布局、歷史文化地理、城市經濟等諸多課程。近年來,該專業每年招生60-65人(表8),畢業生就業狀况良好。
2、(新辦)城市規劃專業
2000年開始招收5年制工科城市規劃專業,按照五年制城市規劃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專業評估的總體要求,制定了教學計劃。根據中山大學的特色和教育部、建設部的要求,我院每兩年對教學計劃進行一次修訂,對教學研究、教學方式、師資隊伍、教學設備和專業教室等都進行了調整和完善,總體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昇。在新的教學計劃中,着重强調了培養適應新時代需求、既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術又具有多學科知識複合的城市規劃人才的思路,注重加强畢業生的專業技能、分析能力、實際工作能力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在調整地理類相關課程教學的同時,着力加强對建築設計、規劃設計、規劃技術等課程的訓練,加强實踐教學環節,並進一步提昇中山大學城市規劃學科在理論研究、綜合分析、城市與區域規劃技術等方面的特色訓練。
2009年城市規劃專業通過建設部高等教育城市規劃專業評估委員會評估,成爲目前全國24個通過評估的城市規劃專業點之一。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和創新能力,掌握城市規劃與設計、區域規劃、城鎮體系規劃、景觀規劃設計、建築設計、旅遊規劃、城市道路交通規劃、城市建設管理、項目策劃與可行性研究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基本技法,並在本專業實際應用和科學研究方面獲得訓練的專門人才。9年來,城市規劃專業新生人數穩定在40人左右(表9),畢業生就業狀况良好。
(二)碩士生培養
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擁有人文地理學和城市規劃兩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表10)。人文地理學碩士點1個,碩士生導師23人,兼職碩士生導師2名;自主設置城市與區域規劃專業碩士點1個(2008年開始招生),碩士生導師7人,兼職碩士生導師4名,2008年招收碩士研究生人數超過60人(表1,表11)。人文地理學已經形成了多樣化研究方向的招生體系,城市與區域規劃專業發展勢頭良好。
(三)博士生培養
城市與區域規劃系現擁有人文地理學博士點1個,博士生導師12人(表1,表12)。近年來每年招生博士生約20人(表13),2005年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1篇。爲社會培養了大量高層次的人文地理學人才,其中不少畢業同學已經成爲所在單位的業務骨幹和重要崗位的專業管理人才。
三、主要研究進展
(一)城市地理
1 全球化與城市化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中國城市發展與城市化、全球化與國際化相關研究等。
(1)中國城市發展與城市化研究
許學强教授的著作《中國城市發展與城市化》(《許學强教授英文論文選集》)是這方面的代表成果。本書系統整理了許學强教授在境外英文刊物發表的20篇學術論文,這些期刊大部分都是國際頂尖刊物,如The China Quarterly,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Third World Planning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Urban Geography,其中有6篇被SSCI收録。論文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①從區域條件、發展歷史、功能定位、土地利用與城市規劃演變、社會空間方面對廣州單個城市的研究;②珠江三角洲區域發展與城市化研究,包括區域發展差异、區域管治、運輸網絡、城市化的動力機制等;③中國城市體系與城市化研究,包括人口增長、城市化的省際差异、首位度、城鄉人口遷移等。這些論文在國外學術界産生了重要的影響。發表在Urban Geography 上的文章The social space of Guangzhou city of China第一次在國外介紹社會主義中國社會空間的狀况。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和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的兩篇文章,首次向同行揭示了對外開放地區鄉村城市化的動力、城鎮體系的演變以及空間互動、空間經濟重構的規律。發表在Urban Geography、Third world planning Review的論文首次詳盡而深入地向境外同行分析了中國城市體系的演變。在The China Quarterly發表的論文向境外詳細介紹了中國城市人口的概念,對1949年中國城市人口增長和城市化作了具體的分析,受到同行的廣泛關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非正規城市化:動力、空間與管治”(薛德昇教授主持,2008-2010)和“中國快速城市化地區城市非正規住房研究”(閆小培教授主持,2009-2011)開始對中國非正規城市化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並已發表了階段性成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政治經濟學視角下的珠江三角洲農村城市化轉型研究(李郇教授主持,2009-2011)”開始對珠江三角洲農村城市化的最新發展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並已發表了階段性成果。
(2)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及周邊地區發展研究
在全球化背景下,本學科依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港澳-珠江三角洲及外圍地區協調發展研究(許學强教授主持,1999-2002)”和教育部重點項目“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珠三角發展模式轉型研究” (許學强教授主持,2003-2005),對香港、澳門、廣州、深圳、東莞等具有全球意義的城市,大珠江三角洲這一全球城市區域,以及珠江三角洲周邊區域的發展進行了研究,並圍遶這一主題,先後召開了“全球化下的中國城市發展與規劃教育學術研討會”、“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粤、港、美三方學生學術研討會”等學術會議。系統全面地分析了珠三角和港澳之間的人口流、技術流、資本流,歸納了這些流的特徵、動力機制和發展趨勢,提出了城市與區域近二十年來多層次的空間極化格局;研究成果對港澳-珠江三角洲及其外圍地區作爲一個全球城市區域的競争戰略的制定,資金、技術、人口流動,勞動力市場管理,城市與區域發展規劃,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港澳與珠江三角洲不同體制下的區域管治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理論指導和基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全球化影響下中國大城市新社會空間研究——以廣州,深圳,東莞爲例” (李志剛副教授主持,2007-2009)對全球化影響下我國城市内部社會空間的變化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並已發表了階段性成果。
2 城市産業及産業空間研究
(1)服務業地理學研究
依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服務業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 (閆小培教授主持,2002-2005)項目,開展了系統深入的研究。該項目在研期間發表論文59篇。開展了以下七個方面的研究:服務業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服務業區位的理論與實证;中心城市生産性服務業對城市和區域發展的影響;大城市服務業的發展及其社會分化;服務業發展的區域差异和區域服務業合作發展模式;轉型時期的城市空間規劃;以及轉型時期中國城市公共服務業管治等。對服務業地理學的基本理論、服務業區位、中心城市服務業對周圍城市與區域的影響、大城市服務業發展與社會分化、服務業發展的區域差异、城市服務業與空間規劃及管治等方面開展了系統的研究。揭示分析了服務業的空間區位類型及演變,深入揭示了其演化機制及對城市和區域經濟社會的影響。研究成果對我國城市地理學、服務業地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對廣州、深圳、東莞等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制定具有指導作用。
(2)商業地理研究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州市商業業態空間與房地産開發研究(林耿副教授主持)2005-2007”支持下,開展了商業地理方面的研究。該項目以産業、用地、交通、行爲、歷史和文化爲影響要素,分析多要素共同作用下廣州市商業業態空間形成的機理,並對業態空間的效益進行評價;還研究了廣州市消費者行爲與商業業態空間及居住空間的特徵和關系。
3 城市内部空間研究
(1)轉型時期城市空間結構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非公有制經濟影響下的城市發展及空間結構研究”(周春山教授主持,2002-2005),和“轉型時期我國城市貧困空間的分异、機制和優化研究――以廣州爲例”(袁媛副教授主持,2008-2010)、廣東省軟科學研究項目“轉型中的中國大城市居住就業空間重構與啓示”(周素紅副教授主持)等,主要研究了轉型時期的人口分佈、住房空間結構、城市貧困空間、城市居住與就業空間等内容。
(2)城市社區、城市社會空間和紳士化研究
依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體制轉型背景下中國城市内部社區發展與規劃研究――以廣州市爲例”(薛德昇教授主持,2005-2007)、“全球化影響下中國大城市新社會空間研究――以廣州,深圳,東莞爲例”(李志剛副教授主持,2007-2009)和“市場轉型期中國大城市紳士化現象研究――以廣州市爲例”(何深静副教授主持,2009-2011),對我國城市中社區的定義、分類、形成演變過程和機制進行了研究,提出“地點社區”的概念,重點對“分割社區”(gated community)、貧困社區、網絡虚擬社區、社區中的後現代表象等重點和前沿問題開展了深入的實证研究。將城市地理學對城市空間的研究從相對宏觀的“社會區”深入到微觀的社區層次。深化了城市社會地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研究成果已經被廣州市應用於内城社區整治和恢復的規劃實踐。
4 “城中村”研究
依託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珠江三角洲“城中村”改造與區域和諧發展研究”(李立勛副教授主持,2006-2007),以及相關諮詢項目、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國内率先對我國快速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新空間現象“城中村”進行研究。通過大量的實地調查和問卷訪談,揭示了“城中村”的社會空間、經濟空間和建築形態空間特點,並以土地價值矛盾和土地管理體制爲核心,從城鄉二元結構的角度解釋了“城中村”形成與發展的制度機制,推進了轉型時期城市地理研究内容的發展。該方向研究得到城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並應用到廣州等城市制定“城中村”改造策略等方面。
5 城市交通與用地
依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轉型中的中國城市居民通勤行爲與城市空間關系研究―以廣州深圳爲例”(周素紅副教授主持,2005-2007),和“快速增長的私人小汽車交通對中國城市空間結構的影響研究”(曹小曙副教授主持,2006-2008),開展城市交通及其與城市用地有關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空間結構與交通需求關系、城市居住-就業空間特徵及組織模式、中國城市交通運輸發展水平、城市通勤等方面。
(二)城市規劃
城市規劃團隊在城市發展策略、土地制度、城市規劃設計、建築文化地理、城市景觀設計、城市色彩等領域取得了較突出的成果,且與地方發展需求結合緊密,在同行中的顯示度正逐年提高。該方向近五年(2004-2008)主持了多項重要的地方政府委托諮詢項目,並取得了多項省部級城市規劃奬項,爲促進地區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 建築地理研究
依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騎樓建築的形成演變、空間傳播及動力機制研究(林琳教授主持),2005-2007”,開展了系列研究。
2.發展戰略與土地制度研究
袁奇鋒教授和李立勛副教授近年來主持了一系列地區發展戰略研究項目,對地區發展戰略和集體土地制度及其存在的問題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合作項目“城市化與土地經濟研究”(李郇教授主持的,2008-2010)和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健康城鎮化與城中村土地經濟研究”(周素紅副教授主持,2006-2008)也對土地經濟問題展開了專項研究。
3 城市規劃設計、城市景觀設計、城市色彩等
林琳教授、郭紅雨副教授、陶偉副教授等近年來在城市規劃設計、建築文化地理、城市景觀設計、城市色彩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三)旅遊地理與規劃
該研究方向立足嶺南,面向全國,積極發揮地理學科綜合全面的特長。在城市旅遊、主題公園研究、旅遊系統動力學研究、遊憩研究、旅遊影響研究、世界文化遺産旅遊等領域上進一步開展工作;並積極在鄉村旅遊的區域經濟影響及旅遊區域經濟影響的差异、旅遊對土地利用及城市化的促進、不同旅遊類型的遊客行爲規律、會議會展旅遊、休閒行爲研究等方面逐步形成研究特色。
(1)在國内引進和推行城市旅遊概念,使城市旅遊成爲目前國内旅遊研究的熱點領域,促進了城市旅遊研究的整體學術體系的建立。藉助1999年在珠海召開的“城市旅遊國際研討會”和會議文集《城市旅遊的理論與實踐》在科學出版社的出版,以及一系列城市旅遊研究論文和著作的發表和出版,將城市旅遊的研究推向了一個高潮。國家基金項目“城市旅遊理論體系、結構功能及遊憩商業區研究” (保繼剛教授主持,2005-2007)和 “城市遊憩系統空間結構發展研究”(陶偉副教授主持,2003-2005),在城市旅遊研究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2)通過城市遊憩商業區(RBD)概念的引入和珠海、廣州案例的研究,以及RBD對城市土地利用的影響和它與傳統城市功能區CBD的差异性研究,使RBD概念得到廣大城市規劃和旅遊規劃行業從業人員及政府管理層的認可,推進其在城市發展建設中的應用。
(3)通過應用系統動力學建模和模擬,對城市旅遊地生命週期進行了系統動態研究,豐富了旅遊地生命週期理論。
(4)開拓了城市事件及事件旅遊研究。以西方事件及事件旅遊理論爲指導,通過“告别三峽游”、“99昆明世博會”、“99中國麗江國際東巴文化藝術節”、“桂林2002博鰲亞洲旅遊論壇”、2003年“非典”事件及美國“9·11事件”等的深入研究,在我國開拓了“事件旅遊”的全新研究領域。
(5)研究方法的應用和創新。通過旅遊地理研究中引進質性研究方法、系統動力學方法、利益相關者分析(Stakeholder Analysis)等方法,爲旅遊地理學術研究與國際的接軌做出了貢獻。
(6)將旅遊社區的研究推向了一個較高的平臺。通過對西雙版納和桂林陽朔的研究,推進了旅遊社區研究,無論在方法還是在成果上,都與國際基本保持同一水平。
(7)丹霞地貌及其旅遊資源研究。本中心彭華教授主持的以廣東丹霞山爲研究對象、指導該地丹霞地貌風景資源開發利用的系列研究成果,《丹霞山丹霞地貌風景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獲得2006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成果奬“科技進步二等奬”和2007年廣東省科技成果奬“科技進步二等奬”。課題組以丹霞地貌風景資源保護利用爲核心,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爲指導,圍遶其地質、地貌、自然生態、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社區參與等問題,進行了多學科、多層面的交叉研究與應用轉化,推動着丹霞山的風景資源保護利用和區域社會經濟持續、健康、有序發展。在此工作基礎上,彭華教授作爲專家組組長,參與了國家建設部的主持下與2006年12月啓動的“中國丹霞地貌”系列申報世界自然遺産的工作,開展了一系列相關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丹霞地貌發育的外動力機制研究-以華南濕潤區丹霞地貌爲例”(彭華教授主持,2009-2011)開始對丹霞地貌生成和演化的外動力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並已發表了階段性成果。
近年來,本方向發表了一批高水平的論著,如保繼剛教授等的《城市旅遊:原理、案例》出版後産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中山大學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先後承擔了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蘇州市、黄山市、桂林市、西雙版納、喀納斯旅遊區規劃、國家西部旅遊投資規劃(西南片)等大量國家重點省市和區域的旅遊規劃工作,獲得很高的評價。中山大學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是國家旅遊局首批九家甲級規劃資質單位之一。保繼剛教授2001年當選國際旅遊研究院委員,是進入此研究院的第一位華人學者。
(四)區域發展與規劃
(1)在區域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上取得較突出成績,爲人文地理的區域應用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範例。改革開後之後,廣東和珠江三角洲經濟高速增長,同時也面臨環境的壓力,人文地理學在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上具有獨特的優勢,陸續完成了一些研究成果,如《順德市可持續發展研究》(廣東科技出版社,2003年1月)、《廣州增城市域可持續發展研究》(廣東科技出版社,2003年1月)、《汕頭市潮南區可持續發展研究與規劃》(廣東科技出版社,2005年6月)等,内容主要涉及經濟、農業、工業、第三産業、旅遊、房地産、人口、城鎮建設、基礎設施、社會環境、教育、自然資源、環境保護等可持續發展方面。研究成果爲地方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决策參考。其中《廣州增城市域可持續發展研究》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奬勵三等奬。
(2)積極參與經濟建設,完成了大量的區域與城市體系規劃項目,産生了巨大的社會、生態與經濟效益。本方向的項目涉及國土規劃、區域規劃、城市(鎮)體系規劃、及項目可行性研究等方面。主要項目有海南城鄉總體規劃、韶關城鎮體系規劃、湛江市城鎮體系規劃、贛州市城鎮體系規劃、海口城市總體規劃綱要、湛江城市總體規劃修編、汕頭市潮南區可持續發展研究、深圳國土規劃與國土資源研究、廣州南沙開發區鎮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綜合整治規劃、新豐江河岸景觀設計等。這些項目的完成爲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顯著的貢獻。
(3)省域層面的區域規劃理論與方法取得創新。期間完成的《海南城鄉總體規劃》是我國首次進行的省域層面上的城鄉總體規劃,規劃在指導思想上更强調資源與環境的保護,在内容上把鄉村發展與城市發展緊密結合,融合其他相關規劃,在規劃方法上引入了分區、分級、分類的空間管制方法,該規劃拓展了我國城市與區域規劃的體系,在全國是首創,成果得到建設部的好評。
(4)在人口遷移理論與案例研究中取得優秀成果。主要研究了珠江三角洲人口遷移的特徵、空間影響以及遷移機制、遷移的勞動力市場—珠江三角洲勞動地域分工—城市化的差异、人口遷移地的高度集聚區存在向外拓展、人口遷移導致大城市人口結構變化等内容。
(五)文化與政治地理方向
(1)粤港澳區域文化地理研究。依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粤港澳區域文化綜合體的結構、文化擴散和整合研究(司徒尚紀教授主持,2003-2005),開展了深入系統的研究,發表瞭高水平的學術成果。
(2)開拓海島型區域文化研究。海島型區域文化有别於大陸區域文化,對海島型區域文化進行研究,拓展文化地理學的研究領域,也對我國衆多海島及其周邊海洋國土的合理、持續開發提供有益的參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海島型區域文化的形成及發展研究——以海南島爲例” (朱竑教授主持,2004-2006)”,以海南島爲案例進行了深入研究,發表瞭高水平的學術成果。
(3)城市文化地理的研究。依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發展演進的地理學解讀——以廣州爲例”(朱竑教授主持,2008-2010),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廣州文化地理”(司徒尚紀、朱竑教授主持,2004)和廣東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資助課題“改革開放以來大城市文化演變發展的新解讀——以廣州爲例”的研究,對學界將文化地理的研究對象從區域到城市的轉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引起了政府層面的重視,推動了區域文化地理的基礎研究有效地爲社會發展服務。
(4)小尺度的地方政治地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礦區的政治地理研究”(劉雲剛副教授主持,2008-2010)在吸收國外相關理論方法的基礎上,首先開展小尺度的地方政治地理研究,進一步拓展研究區域尺度,在珠港澳等大區域尺度、東盟中國等國家尺度上開展實证研究,形成三個層次的研究體系。
四、國際交流與合作
國際合作與交流是中山大學人文地理學的光榮傳統。2004-2008年,本學科學術交流活動活躍,主辦學術會議7次,舉行學術報告55次,組織各類國際學術交流17次,出訪25人次,國内學術交流100多人次。與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澳大利亞、法國等國家和中國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的學術機構開展了多項合作項目;利用合作項目及學術交流等機會與德國科隆大學、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斯坦福大學、英國東倫敦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國(境)外著名高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學術聯繫。
自2004年起,城市與區域規劃系與德國科隆大學已經組織了6次聯合國際實習(2004,2006,中國;2005,2007,2009,德國;2008,加拿大);在DAAD的資助下,2008年起啓動學生與教師的互换培養項目,雙方已經互派學生6名,教師3名。未來2年内,將繼續互派學生18名,教師9名;自2005年開始,在德國教育與科技部和德國國家基金委員會的資助下,已經開展德-中國際合作項目4項,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表1)。自2007年以來,與德國方面共同組織召開國際學術會議4次(表6)。2009年與瑞士巴塞爾大學聯合組織在中國珠江三角洲的國際實習。
2007年8月6-14日,與IGU-Commission of ‘Monitoring cities of tomorrow’、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國際地理聯合會“跟踪明日的城市”委員會2007年年會(IGU-Commission of ‘Monitoring Cities of Tomorrow’,2007),該會議是國際城市地理界最重要的會議之一,本次是國際地理聯合“跟踪明日的城市”委員會第二次在中國召開的會議(上次在中國召開的會議在1999年)。來自中國、德國、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70餘名學者就城市地理的研究進展、城市變化、城市規劃和城市管制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討,並在珠江三角洲的廣州、東莞、深圳等城市進行學術考察。
多樣化、成功、有效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已經使中山大學成爲我國人文地理學開展國際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
[表略]
附録1 2006年以來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組織的主要學術交流活動
2006年
(1)2006年1月7-13日:組織在中山大學舉行的,與德國科隆大學合作主辦的“服務業發展與巨型城市管制國際研討會”
(2)2006年2月22-3月6日:組織中德定性地理學研究方法培訓
(3)2006年11月18-19日:周素紅副教授協助香港浸會大學地理系組織“極速城市化下的挑戰——廣州市城市發展考察”
(4)2006.12月18日新加坡國立大學地理系Wong Pah Pah 教授在旅遊中心會議室就濱海旅遊問題進行了精彩的演講,並就中心碩士、博士關心的問題進行瞭解答。演講之後,Wong Pah Pah 教授與中心主任保繼剛教授、主任助理徐紅罡副教授進行了親切地交談。
(5)著名人文地理學學家北京大學王恩涌教授訪問中大並受聘中心學術顧問:著名人文地理學家,中國現代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的開創者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恩涌先生應邀訪問我院。2006.11月20 下午在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會議室,王恩涌先生與學院中青年教師和部分博士、碩士研究生進行了學術座談。
2007年
(1) 2007-03—04, Ms. Tabea Bork and Ms. Pamila Kiilian did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n Guangzhou helped by SGP of SYSU.
(2) 2007-04, a group of the BMBF project evaluation visited SGP of SYSU for evaluating the joint BMBF project.
(3)2007 年 4月19日.Dr. Bart (W.L.) Wissink和Universiteit Utrecht師生一行共8人訪問城市與區域規劃系,與我系師生召開一座談交流會。周素紅副教授給來訪師生作了關於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與區域協調的報告
(4)2007年3月10—12日:周素紅副教授協助香港浸會大學地理系組織“廣州城市發展”考察
(5)2007-04, a group of the BMBF project evaluation visited SGP of SYSU for evaluating the joint BMBF project.
(6) 2007年9月: Prof. LIU Yungang and 22 Chinese students had excursion in Germany (helped by DG of UOC)。
(7)2007年5月30日下午,來自加拿大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Saint John的研究員Wenmei Li應邀在中心做專題講座“實踐與反思--中西方文化視角看旅遊規劃”。
(8)美國普渡大學蔡利平教授於2007年3月12日訪問中山大學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
2008年
(1)2008年5月27日,澳門特别行政區政府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到訪,組織座談。
(2)2008-04 to 2008-06, 2008-10 to 2008-12:Prof. Dietrich Soyez taught three courses in SGP of SYSU.
(3)2008年9月11日,friedrich-Schiller-University Jena弗裏德裏希.席勒大學 地理系經濟地理及區域規劃研究所客座教授馬利昂 愛斯伯恩(Marion Erich-Born)及其學生20幾名來訪。周素紅博士作珠江三角洲城市與區域發展的報告。
(4)2008年9月,Prof. Dietrich Soyez, Prof. LI Lei, Dr. LI Zhigang, Dr. YUAN Yuan, Dr. SHEN Jing, Ms. SUN Yan and 22 Chinese students had excursion in Canada.
(5)2008年11月9日,組織“德中同行”活動之“德國城市全球化”主題活動
(6)2008-11-09, DG of UOC (Prof. Dietrich Soyez) and SGP of SYSU (Prof. Bao Jigang and Prof. Xue Desheng) coorganized the Germany-China Moving together Event: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SGP), Sun Yat-sen University (SYSU) and th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DG), University of Cologne (UOC)
(7).2008-11-13—14, Prof. Frauke Kraas (DG of UOC) and Prof. Xue Desheng (SGP of SYSU) coorganized the Germany-China Moving together Event: DFG Project Research Progress.
(8) 2008-11-30—2008-12-01, Prof. Dietrich Soyez (DG of UOC) and Prof. Xue Desheng (SGP of SYSU) coorganized the Germany-China Moving together Event: Redevelopment and Reuse of Urban Brownfield and Old Industrial Building.
(9)2008年11月30—12月1日:組織“德中同行”活動之“如何面對與處理我們往日的工業:城市工業廢棄用地和建築的再利用與重建”研討會
(10)2008年12月26日下午,香港大學地理系博士生賴坤在旅遊中心做了題爲“大型事件如何影響主辦城市旅遊形象——理論模型與實证研究”的講座。
2009年
(1)2009 年5月24 日 至 6月 10日, 德國科隆大學地理系Dietrich Soyez教授在我院進行爲期兩周多的教學工作,開設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講座,主題爲德國主要城市的經濟發展和工業遺産保護和再發展。在此期間,Soyez教授與本院廣大師生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溝通,增進了我院師生在經濟地理,尤其是後工業城市經濟發展等研究領域的國際視野。
(2)2009.4.1—30日受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邀請,著名旅美地理學家美國俄亥俄州立愛克倫大學地理與規劃系馬潤潮(Laurence Ma)教授在廣州訪學,開設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8個講座,主題爲中國城市地理理論、中國城市與區域發展;並爲廣大師生作題爲《人文地理學思想史》的系列報告。
(3)2009年3月31日-4月8日,柏林技術(工業)大學規劃-建築-環境學院聚落中心主任Peter Herrle教授一行5人前來我院進行學術交流與訪問,與我院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和遥感與地理信息工程系就開展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城中村規劃、GIS方法在城中村規劃中的應用等方面進行了交流,並就雙方教師與學生互换項目開展了討論。
(4)2009年3月11~12日,辛辛那提州立大學地理系主任柳林教授再次到訪,與我院薛德昇、黎夏、陳曉翔、陳曉宏、周素紅、李丹燕等老師就將“2+2”聯合培養本科生項目拓展到整個學院的所有本科專業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5)2009年1月12日至28日,我院成功組織了與瑞士巴塞爾大學地理系師生對珠三角和粤北山區的聯合實習。巴塞爾大學地理系主任施耐德-斯麗華教授帶領4名教師與18名學生參加了本次實習。我院由薛德昇教授負責,周素紅、劉雲剛、何深静、李志剛、沈静、袁媛等7名老師與20餘名學生參加實習。中瑞師生以“珠江三角洲及其外圍地區發展”爲主題,依此考察了廣州、佛山、江門、澳門、珠海、韶關、東莞、深圳以及香港等9個城市,具體考察的内容包括珠江三角洲城市商業與貿易設施、工業園區、大型居住社區、開平世界文化遺産、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粤北山區鄉村發展、香港全球城市等。在實習過程中,中瑞學生還以訪談、問卷調查爲主要形式,進行了四次聯合調查,内容包括芳村茶葉市場的非正規商業鏈,下渡村城中村發展,順德龍江傢具産業集群發展模式,以及廣東欠發達農村居民生活。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