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珠江三角洲農業生態環境的研究



  農業生態專題組

  珠江三角洲鑲嵌於我省中南部的南海之濱,是我國著名的河口三角洲之一。其範圍主要是指三水思賢滘、東江石龍、潭江新會以下的廣大地區,面積約一萬平方千米,農田814萬畝,盛産水稻、甘蔗、蠶桑、香蕉、荔枝、龍眼,四大家魚、以及鵝、鴨、生猪等。種植業及養殖業十分發達,是我省主要農産品的商品生産基地。在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科學技術的作用下,已逐漸形成了一個比較合理的農業生態環境。然而,隨着工農業生産的發展,在開發、利用珠江三角洲資源的過程中,人們認識自然規律的變化也有一個過程,因而在某些方面曾出現違背自然規律的現象,妨礙了農業生産的發展。

  目前,世界上某些發達的國家,用生態學的觀點來研究農業生態環境,並指導農業生産,獲得了較大的突破,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本文擬從這觀點出發,對珠江三角洲的農業生態環境進行一些探討。

  1 珠江三角洲生態環境的天然優勢

  珠江三角洲享譽着自然條件的優越,農業資源豐富,是有名的“魚米之鄉”。經勞動人民長期開發、利用、改造,使它在我省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1 水量充裕、熱量豐沛

  珠江三角洲位於北緯21°31'~23°10',東經112°45'~113°50'之間,受海洋性季風的影響,屬南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年雨量爲1600毫米左右,且多集中於夏季。從數量上看,本區多年平均降水總量爲588億立方米,河川逕流量298億立方米,上游過境的來水達2943億立方米。此外,地下也賦存有豐富的水量,分佈於三角洲的北緣、埋藏於第四紀地層以下的岩溶水,單井涌水量可達1000噸/日。天然水資源非常充足。年平均温度爲21℃左右,活動積温6500~7500℃之間,一月份平均氣温12℃以上,没有嚴寒天氣,個别年份冬季雖然出現霜凍,局部最低温度低於0℃,但也僅有1-2天的時間。年日照時數爲2000小時,一年四季分佈比較均匀。珠江三角洲的水、温、熱、光條件都相當好,適宜一年多造種植,有利於水稻、甘蔗、香蕉、荔枝、木瓜等喜温作物的生長,出産馳名中外的嶺南佳果。

  1.2 土壤肥沃、泥層深厚

  珠江三角洲的沙田是由西江、北江、東江的泥沙冲積而成,也是全新世幾經海進、海退作用形成的海陸交互相沉積,其土層厚度達20-40多米。由於上游來的逕流量大,泥沙總量多,沉積成土年限短,泥土含鹽分低,圍墾後便成爲含鹽量低的油泥田。同時,上游來的泥沙混雜有豐富的陸上動植物遺體,它們不斷地被流水帶至河口灣内,海水退縮時,泥沙大量沉積,把動植物殘體一起掩埋,形成與空氣隔絶的還原環境,年復一年地沉積,含有大量生物遺體的有機質淤泥逐漸生成。根據前人研究,生物有機質在還原條件下分解成甲烷和銨,即成“肥水”,然後,在土層自重作用下,含銨水向下部潜移和聚集,漸漸成爲有價值的“儲肥層”。據估計,每年約有60萬噸的生物有機質進入珠江三角洲,富含有機質的泥沙也有“西江麩”之稱。

  1.3 灘涂綿延、潮間帶寬廣

  珠江是我國南亞熱帶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積45.3萬平方千米,年逕流總量爲3412億立方米,均爲黄河的7倍,平均流量爲1100立方/秒,多年平均含沙量爲0.126~0.344千克/米3,多年平均輸沙量爲8544萬噸,這就使珠江三角洲有可能形成大面積的淤泥質灘涂,並不斷向外延伸。據70年代中期測算,珠江三角洲平均每年向外伸展100米,每年增長可墾灘涂爲1.3-1.7萬畝,其中:虎跳門至鷄啼門一帶每年伸展80米,現有灘地13萬畝;磨刀門至鷄啼門地區,每年伸展100米,白藤堵海後,沉積速度加快,每年延伸達160米,現有灘地26萬畝;大横琴、小横琴地區,現有灘地6萬畝;横門到金星門地區現有灘地12.5萬畝;萬頃沙地區每年伸展100米,現有灘地9萬畝。以上地區共有灘地66.5萬畝。本區的灘涂土壤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含有各種農作物所需的主要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這裏雖然受潮汐作用,但是,由於雨量充沛,逕流量大,使灘涂含鹽份較低,可以逐步進行合理圍墾。解放後,已圍墾投産的有30多萬畝,占全省圍墾面積130萬畝的四分之一。據統計,每年可提供糧食1750萬千克,甘蔗62.5萬千克,蓮藕、香蕉1750萬千克,塘魚1315萬千克,農業年産值達9500萬元。

  珠江三角洲海岸的潮間帶,坡度小,受逕流、潮流、波浪三者共同作用,爲水生生物提供了豐富的養分,使它成爲高生物量的區域。帶内多長紅樹林和草,適於浮游生物生長,這裏地形破碎,又適於魚類、貝類栖息,因此,帶内的平均生物量達1204.24 g/m2,平均栖息密度爲881.4個/m2,尤其是軟體動物,平均生物量爲878.98 g/m2,占總生物量的72.98%。可見珠江三角洲是水生生物生長的優良地帶,有利於發展海水養殖。潮間帶往外至水深2米的地帶,寬度爲200-300米不等,這種淺灘有50多萬畝,它和潮間帶一樣,也是發展養殖業的好地方。

  1.4 水道四通八達,河溝縱横交錯

  珠江三角洲河網、汊道之多全國有名。現有較大的汊河近百條,總長1330多千米。珠江是我國第四大河流,在水上交通和農業灌溉上則僅次於長江,堪稱“黄金水道”。

  本區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但也存在下列不利因素:

  (1)乾旱與鹹潮   

  本區冬季雨量少,若春天雨季遲來,便會出現春旱。此時逕流量减少,鹹潮上涌,水質変咸(含鹽量3‰以上),無法引灌,影響春耕,常年受威脅面積爲70萬畝。最旱的1955年,受威脅面積達138萬畝。咸季一般在1-3月,有時可遲至4-5月。

  (2)臺風與暴潮   

  大風大浪加暴雨,潮水上涌,侵襲堤防和農田,往往使作物爲草,廬舍爲圩。據歷年不完全記載,1848-1949年,臺風登陸60次,大部分形成臺風暴潮。解放後臺風登陸40次,形成暴潮的有10多次,最大增水爲2.62米,(泗盛圍)。1964年連續三次遭受臺風暴潮襲擊,共崩堤130多條,受淹農田256萬畝。1974年10月23號臺風造成崩堤280處,受淹農田214萬畝。過去臺風暴潮灾害最嚴重的泥灣門口一帶,自白藤堵海後則基本上没有較大的灾情。

  (3)洪水和内澇   

  區内大部分地勢低平,每到汛期常受到洪水和内澇之害。特别是解放前,堤圍低矮破爛,常鬧水灾。洪患以廣州、順德、江門一綫以北最甚。1915年,西、北兩江同時發生特大洪水,並與大潮遭遇,三角洲北部許多地方都受浸,廣州市水浸7天方退,低地水深4米,損失奇重。較大的洪水一般每年有五次,即“頭造水”(農曆三月),“四月八水”(農曆四月),“龍舟水”(農曆五月),“幕仙水”(農曆八月)和“中秋水”(農曆八月)。其中龍舟水威脅較大,若加上大潮頂托,影響更甚。汛期中,雨水多,暴雨多(最大暴雨24小時可達600毫米),江河水位涌高,圍内雨水無法外排,造成内澇。如泥灣門一帶常年積水内澇面積爲14萬畝,圍田高程多在-0.1-0.6米之間,加上聯圍過大,排水滯慢,澇期持久,常致作物歉收。

  (4)寒露風與低温陰雨   

  寒露風多發生在臺風季節推遲和冷空氣南下提早的年分,以十月上旬機率最多,占三分之二。此時正是晚稲楊花期,如果冷空氣與臺風相繼而來,大風伴暴雨,或陰雨連綿,日照短缺,則受害加劇。據不完全統計,解放後30年一共受害11次,其中,嚴重年份6次,致使作物歉收。

  2 珠江三角洲生態環境的開發及改造

  珠江三角洲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適宜人類活動和生存,使其逐漸發展成爲工農業經濟相當發達的地區。據歷史記載,早在公元前三世紀,秦末漢初期間,已有大量耕沙圍墾的農業活動。勞動人民利用了這塊河汊阡陌、洪潮交匯、灘涂連綿的土地,經過不斷改造、試驗,總結了大量開發和改造珠江三角洲的經驗。其中,富有特色而又成功的有:圍墾擴大耕地面積、聯圍築閘防洪排澇、潮排潮灌引淡冲咸、犁冬入泥消滅蟲害、桑基魚塘發展多種經營、海水養殖向海索寶、利用水路交通繁榮市場等。

  2.1 圍墾、聯圍築閘、潮排潮灌

  自南宋偏安江南、大量居民移入珠江流域燒山開畲田以後,使南方的水土流失加重,上來的水沙排泄受影響,加速下游淤積,汛期洪患增多,故珠江三角洲的農民利用築堤圍防洪,讓泥沙積於堤外,並推移於河口,使河口洲灘、淺灘發育。隨着移民源源不斷,耕地面積遠難適應,人們便想到向海要地,從而進行抛石→種草→人工圍墾,加速成田。從沙坦、灘涂到圍田種植,可以分成五個階段:魚游→櫓迫→鶴立→草埗→圍田。前三個階段爲自然形成過程,後二個階段是人工改造過程。一般在水深0.5米左右時進行圍墾,讓潮流把淤泥引入圍内加厚土層,或人工噴灌泥漿。圍墾後,一般先種蓮藕,1-2年後種上甘蔗,以後種水稻、香蕉等作物,部分低窪地則可改成蔗(桑)基魚塘。

  爲了更好地解决洪澇、漬、咸等問題而把若干小圍聯成大圍。例如西江、北江三角洲原有堤圍近萬條,解放後聯成250多條江海堤圍。聯成萬畝以上的大圍一般可扺禦10~20年一遇的洪水,尤其是近年海堤石堤化建設的發展,部分堤圍可扺禦10級臺風引起的暴漲水位。

  潮排潮灌是珠江三角洲的農業生産措施之一。它通過水閘(竇)來控制,而水閘則依潮型、潮歷時、潮差、日、月變化及汛期江河水位來設計。由於各田面高程不一,因此不同類型的圍田還要增設若干工程措施。例如低沙田,田面高-0.8-0.2,每月可自流潮灌20多天,部分因高程太高,不能自流者,需采用電動灌溉;高沙田,高程大於0.7米,潮灌12天,不能自流者亦用電灌;中沙田,田面高程介乎於兩者之間,能全部自流排灌。

  2.2 桑基(蔗基)魚塘

  桑基魚塘是合理利用土地、發掘土地潜力的好形式,對保持生態系統的平衡有重要意義。即塘基植桑,桑葉養蠶,塘内養魚,蠶沙餵魚,魚糞肥塘,塘泥肥桑,而人則魚桑蠶三者兼有之。這是勞動人民改造三角洲的結晶。公元九世紀左右,三角洲便有魚塘。開始時,大都在低窪處挖土壘基,基上種蕉、荔枝等果樹。十六世紀後,因爲養蠶業的興起和發展,塘基改種桑樹,發展養蠶,并發現蠶沙餵魚有增産效果,漸成桑基魚塘。當時,九江、西樵大同等處十分盛行,逐步向南發展。到1866年以後,隨着國際市場絲業的興盛,新的繅絲工業在三角洲應時而起,桑基魚塘也大大發展,並集中於順德等縣。

  2.3 犁冬曬白與入泥

  沙田區冬季上游逕流减少,鹹水上溯,缺少淡水灌溉,農民把田犁翻,讓太陽曬,曬死害蟲,或在氣温降低時使潜伏在土裏的害蟲凍死。此外,在冬閑季節,用小艇在河汊挖泥上田,既浚深河汊便於排水和運輸,又增加土地肥力,增厚土層,加高田面,降低地下水位。

  2.4 海水養殖

  珠江三角洲各河汊水質養分豐富,鹹淡適中,餌料豐富,種類繁多,淤泥質海涂比較平坦,適於海水生物活動和繁殖。本區是我省的海水養殖基地之一,其産量、出口量和内銷量均占全省首位,尤以沙井蚝頗具盛名。另外,珠海唐家灣——香洲灣,灣仔的横琴島十字門和三竈島——南水島等地的養蚝業也相當發達;臺山赤溪沿岸是魚、蝦、蚝的養殖基地,高欄列島也是蝦、蟹、貝、蚝的養殖基地。因此,海水養殖大有發展前途。

  3 珠江三角洲生態平衡的現狀

  地球上任何一種成分,雖然各自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但也並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其他成分相互依存,並在相互競争中發展着。人類進入了珠江三角洲後,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正是在適應、競争和改進的過程中生活、生存和發展的。目前,珠江三角洲生態平衡的最大特點是,人與環境相互之間並未全部適應,生物與環境之間也存在一定矛盾。隨着工農業的發展、人口的不斷增加、經濟特區的建立、南海石油的開發、以及外貿出口量的增加等,對本區多種資源的開發利用將會提出更高的要求,生態環境也將出現新的矛盾。

  從總體來看,過去缺乏一個綜合性的開發規劃,一些措施又忽視了自然生態的規律,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珠江三角洲的天然優勢,阻礙了農業生産的發展,其中較突出的問題有:

  3.1 水産資源受破壞

  珠江口及其附近淺海,過去魚産極爲豐富。如群體大的籃圓鲹(地魚),每年12月至翌年4月回游珠江口外,形成萬山魚訊,60年代産量達25000噸;梅童魚(黄皮)和鱭魚(馬鱭)則是珠江口鹹淡水交界水域中捕獲量最大的兩種魚,50-60年代,佛山地區年收購量達12500噸;内伶仃一帶的狼蝦虎魚(魚乃魚),60年代僅珠海市的收購量就達3000噸(這種魚栖息在底層泥沙中,游泳能力弱,活動範圍小,最怕污染);經濟價值較高的對蝦,50~60年代收購量達10000多噸;青蟹50年代僅臺山縣便可收購150多噸。然而,水域生態環境的惡化,上述魚類已大大减産。珠江口某些名貴魚類,如代鰳(曹白)、馬鮫、馬友、鰣魚(三黎)和降海的日本鰻鱺(風鱔)更爲少見。生長在鹹淡水消長地帶,附於岩礁上的牡蠣(蚝),50年代在伶仃洋河口附近的縣市,收購量達5000噸以上。近年來兩次出現大量死蚝,産量大爲减少,1981年全省産量爲3000噸,比1957年75噸减少了4500噸。

  3.2 農田生態環境污染日趨惡化

  近年來,由於緑肥種植面積减少、過量施用化肥以及不合理的種植結構,使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土質惡化。某些聯圍過大的地方排灌不暢,圍内廢水排放不出,有機質也不能得到補充。個别地方工業廢水毫無節制地排入河涌,改變了原來的河水成分,加重圍内河水和農田的污染程度。大規模放養群鴨,對消滅水稻害蟲有積極作用。據統計,平均每畝放養30只鴨,便可抑制蟲害。然而,由於河蜆、小魚、小蝦减少,養鴨也减少,所以既不利於殺蟲,也减少了副食供應。目前,殺蟲只靠農藥,但農藥也毒殺魚類,反而加重環境的污染。

  3.3 航道淤積變淺

  據測算,近年來從上游流入河口的泥沙年平均達6163萬立方米,其中淤積於口門河道的占4412萬立方米,自60年代後,上游來沙顯著增加(1960~1963年,西江馬口平均含沙量0.215千克/立方米,1970年增至0.332千克/立方米),同時,海灘不斷圍墾,排沙能力减弱,使河口的機械沉積和絮凝作用加快,因而淤積加速。例如鷄啼門外的攔門沙,十年間增長4千米,兩側沙咀和沙坦也淤長和淤高,原來暢通無阻的南水圩航道被淤淺,只有大潮時才能勉强通航。

  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和綜合性的,除了水、沙等自然因素外,還有工業、水利工程等人類活動的因素,而後者的效應更快且更顯著:

  (1)“三廢”污染   

  城市工業的發展使三廢排放增加。廣州、佛山、江門、中山、東莞等地的“三廢”管理不善,使珠江河水挾帶大量污染物進入本區。其中化肥、火電、造紙、冶煉、制糖、石化等六大行業,占排污量的95%以上;石油、氯化物、砷、酚、鋅、鉛、銅、鉻、錫、汞、丙體六六六、1605等污染物,在一些河涌和岸段已超過國際衛生組織規定的標準。據有關單位監測,1976年珠江口海區的海水平均含油量爲0.046 ppm,到1982年時增至0.102 ppm,增加了一倍多,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漁業用水標準(0.05 ppm)。有些河段含油量達到使幼魚致死的濃度。另外,農田排出大量高毒化學農藥,也是造成水質污染的重要原因。據估算,80年代農藥用量是60年代的三倍,且60%是殘留時間長、有劇毒的有機氯農藥。因此,水域生態環境惡化,魚場污染,使珠江口魚場不斷外移,水産資源减少。據南海水産研究所調查,去年珠江口海區已見不到棘皮動物的踪迹。

  (2)聯圍過大和築閘太多   

  大聯圍後,若不改進灌溉系統,必然加重圍内積水,排水時間縮短,水質污染,有機質减少,魚、蝦减産和蟲害增多,農藥用量增大,而導致農業生態環境的惡性循環。此外,圍内河涌水流减弱,使圍内沉積加重;圍外河道水流加强,部分河段流速加大,冲刷加深。如江新聯圍建成前,洪水期西江水位比銀洲湖高,江門水道流速高達2米/秒,以冲刷爲主,航道通暢;聯圍後,受江門北街水閘的控制,江門水道流量减少,比降减低,流速减弱,致使江門市長堤以下沉積淤泥厚達1米,航道受淤。而另一些幹流,則由於强干弱支,洪季流速大,睦洲河道的河段每年竟加寬3-4米,冲深2-3米,常發生塌岸現象。

  (3)過早過大的灘涂圍墾   

  過早、過大的灘涂圍墾,既無法耕作,河岸的紅樹林又被毁,使魚、蝦、蟹、貝等失去適宜的生長條件。如崖門口附近一個圍墾區,原規劃圍田12萬畝,由於水深太大,圍了三萬畝後,發現尚不宜圍墾,只能改種水草,造田未成,却破壞了二千多畝蚝田,其他水産也隨之减少。同時,在深水區抛石圍墾,使潮流减弱,淤積加快,妨礙航道。

  (4)缺乏全面考慮的巨型堵海工程或水利工程   

  白藤堵海工程將泥灣門口堵塞,其東堤長4050米,西堤長1670米,使水道改由鷄啼門出海,雖然達到了防咸、防潮和防臺風的目的,但却使水道延長16千米,門口縮窄,排洪不易。原泥灣門口堵塞成一個32平方千米的大湖,漲潮時,潮水先蓄滿湖内再上溯,退潮或排洪時,也先滯留湖内才下泄,改變了泥灣門的水文狀况,造成下列後果:①高潮偏低,低潮偏高,下游高潮偏低最大達20 cm,低潮偏高最大達50 cm,使40多萬畝農田的自流排灌受影響;②洪水要經白藤湖才能排走,使上游排洪時間延長,加上低潮偏高,内澇漬水不易排出,漬水農田達22萬畝,比堵海前擴大了17萬畝,且延長了澇漬時間;③引起三角洲下游不少河道流量重新分配,鹹水界綫和泥沙冲淤也發生變化,各種魚類、貝類的生長環境也隨之而變,不利於漁業生産。1975年經河湖分家後,水文狀况才逐漸恢復,排灌和漬水也有好轉,所以應總結經驗教訓。

  (5)酷魚濫捕  

  一些漁民不按國家規定,用高馬力機動船密網多次往返濫捕,剗絶魚種,趕走魚群。在魚訊或魚類回流産卵期間,毫無節制地捕魚,也影響水産資源的平衡。

  4 珠江三角洲農業生態系統平衡的建造

  珠江三角洲自然條件優越,當地人民又具有豐富的開發經驗,這是建造農業生態系統平衡的有利條件和基礎,只要從全局出發,相互配合,合理規劃,統一安排,那麽,農業生態系統便能逐漸恢復平衡和發展。爲此,提出如下建議:

  4.1 根據自然條件和農業的歷史發展過程,將三角洲劃分爲六個農業規劃區

  (1)桑基——魚塘區

  以順德爲中心,包括南海、中山、斗門和新會的一部分,以發展桑蠶和塘魚生産爲主。

  (2)水稻田區

  以濱海沙田區爲主,包含一部分新圍墾的灘涂地區,但其面積不宜過大,主要是改良稻種,改進自動排灌系統,提高單位面積産量。

  (3)經濟作物區

  主要分佈在南海、番禺、中山、順德以及新會、斗門的一部分,以種植甘蔗爲主。

  (4)果樹作物區

  宜在丘陵地和圍田四周種植,主要發展荔枝、龍眼、香蕉等亞熱帶名貴果品。

  (5)海水養殖區

  在沿岸淺海區,發展蚝、蝦、蟹等養殖及網箱養魚,同時開發海邊魚塘,大量養殖各類海産品。

  (6)海草種植區   結合圍墾和護堤,在沿海灘涂大量種植水草。

  4.2 合理利用河汊作爲農副産品運輸航道

  珠江三角洲水道縱横,河汊千百,水位漲落交替,水流時分時合,乃是天然的交通航道,以往當地農民經常以它來運輸農副産品及生産資料。但由於聯圍築閘、水道淤積以及船艇落後等原因,尚未能適應現今發展需要。今後,除聯圍築閘時應全面考慮和疏浚河道外,在發展船艇方面也要注意數量和質量,圍内以小型動力艇爲主,圍外則以大船爲宜,提高水道的運輸能力。

  4.3 全面改進現有排灌系統

  由於三角洲自然變化和人類生産活動的不斷影響,傳入三角洲河汊的潮波已逐漸發生變形,潮水位有較大的變化,加上現有的排灌系統又比較殘舊,許多地方已不能自流排灌,既排不盡,又灌不滿,不但灌溉水量不足,且會造成嚴重污染。應組織有關專家進行綜合調查和研究,改進現有聯圍築閘方式和排灌系統。

  4.4 有計劃地人爲地加快灘地淤積,擴大圍墾面積

  三角洲西部沿海一帶,由於水流動力條件的改變和來沙漸增,造成大量沉積,平均每年向外伸延70-100米。爲了擴大圍墾面積,應有計劃地按水流動態進行堤壩建築,種植水草和紅樹林,加快沉積速度,同時注意航道交通和淺海水生生物生態環境的平衡問題。

  4.5 大力而有計劃地種植以防灾和用材爲目的的各種防護林

  現時三角洲植被不少已被破壞,應有計劃地種植大量防護林,並注意選擇種植適生的用材林,特别是沿海地帶,更要考慮種植生長速度快的防護林,以便盡快减少自然灾害的破壞。

  4.6 利用現有水域,重新部署水産養殖業

  珠江河口及沿海一帶,水域廣闊,漁場衆多,漁産豐富,但由於三角洲的不斷外伸和人類活動的影響,使淺海環境不斷發生變化。應因地制宜,作好水産養殖規劃,改進養殖方法,提高漁業産量。

  4.7 吸收外資,改進農業生産手段,提高産量,爲大中城市提供生産原料和生活資料

  應積極吸收外資,引進養蠶、養魚、海産養殖和捕撈、三鳥飼養、甘蔗和果樹種植及其各類農林牧漁産品深加工等方面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並强化相應的研究機構使其得到迅速發展,以便爲大中城市工業提供充足的生産原料,爲人民提供豐富的生活資料。

  4.8 努力恢復和發展農業生態環境的平衡

  (1)建立省一級生態平衡問題的權力機構,同時加强或健全其他環境保護的組織機構。

  (2)堅决貫徹國家的環境保護法,開展環境監測,處理老污染,防止新污染。

  (3)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生態系統平衡的研究,目前着重研究:

  1)開展本區生態本底狀况的調查;

  2)加强高效低毒農藥的研究;

  3)開展影響本區生態的自然因素與河口區生態環境演變的研究;

  4)研究人類活動對生態平衡的影響;

  5)開展珠江河口生態系統能流與種群結構研究。

  

△課題主持人:沈燦燊(中山大學副教授)

  
參加者:盧如秀(中山大學講師)

  
葉錦超(中山大學講師)

  
辜質通(廣東省科技情報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原載:調整珠江三角洲農業結構和布局研究專題論文,1985。)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