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明清時代的珠江文化——第七節 明清珠江流域的建築文化
如第一節所述,明清時期地處珠江流域出海口的廣東省和廣州市已經發展成爲貿易全球化的中心市場。在這種國際市場商品貨幣經濟發達的地區的城鄉建築都有着不同的特色,而且影響整個珠江流域的其他省分的城鄉建築。
一、城鄉建築的特色
明清時期,珠江流域地區特别是廣東的建築文化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體系,表現在城市建築結構、民居建築和房屋建築工藝三方面。
1.城市建築結構。
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市,到了明清時期,已發展成爲“銀錢堆滿十三行”的對外貿易的中心城市,嘉靖四十一年(1562),全市人口已達30多萬,道光二十年(1840)增至100萬人。〔1〕因此,宋代興建的三城已不適應商品市場發展的需要,故明清兩代進一步擴建廣州城,使全市建築布局向大型近代化城市發展,成爲宏偉壯觀的城市景觀。
首先是從明洪武三年(1370)起,三次擴建廣州城。
第一次,洪武三年(1370),連結宋代三城爲一。即將宋代的中城、東城和子城三城聯合爲一城,並向東面和北邊擴展。東面擴展至今越秀路,周長21裏。同時鑿象崗山,開正東、正南、正西、小北、大北、定海、歸德七個城門。這次三城合一,現在《永樂大典》卷11905中的《廣州府境之圖》、《廣州府南海縣之圖》和《廣州府番禺縣之圖》三幅地圖,正是基本上繪出了三城合一的實際情况。我們從地圖中可以看到,三城呈長方形;三城有濠池環繞;城門基本相同。
第二次,向北擴展城區。
據曾昭璇教授研究,這次擴建始於洪武十一年(1378),完成於十三年(1380),拓北城八百多丈,將越秀山包括在城内,並在越秀山建鎮海樓(五層樓),史稱:
“明洪武十三年,永嘉侯朱亮祖、都指揮使許良、吕源,以舊城低隘,上疏請連三城爲一,辟東北山麓以廣之。粤王臺山,包入十之九,今稱内城,謂之舊城,又謂之老城,周二十一裏三十二步,高二丈八尺,上廣二丈,下廣三丈五尺。爲門:曰正北;稍東曰小北;曰正東,曰正西,曰正南;稍西曰定海;西曰歸德。城門樓七,警鋪九十七。城東西之外,因舊浚池;惟北一面枕粤秀山,乃於正北門外築雍城以蔽之。於東北城下置小水閘,防以石柱,以疏城渠之水。復於山左建五層樓,名曰鎮海。……”〔2〕
按上述史料可知,此次辟東北山麓擴建北城,其範圍包括由光孝寺東北向北伸展至象崗山脚,沿越秀山麓到桂花崗南,向東南沿越秀路接大東門。至正德年間(1506-1521),基本上完成了老城區及北城的修葺和擴建。《武宗正德實録》有記載;
“城周圍二千七百一十六丈,高三丈五尺,鎮海樓一,角樓四、城樓九座。寓鋪七十七,雉蝶二千二百七十九。爲門七。曰正南,曰定海、曰正東、曰大北、曰小北、曰正西、曰歸德。門内之左右爲兵馬司者一十有四。其西北自東皆距濠塹,長二千五百五十六丈。濠之西東,各疏水關一”。〔3〕
第三次,修築新南城。
如前述宋代城南沿江一帶已初步形成一片商業區了。明初,這裏更發展成爲“民廛稠聚,海舶鱗凑,富商异貨,咸萃於斯”〔4〕的繁華商業區。到正德年間(1506-1521),進一步發展爲“有貨之肆,五都之市,天下商賈聚焉。屋後多有飛橋,跨水可達,曲中燕客者,皆以此爲奢麗地”,“此濠畔當盛,平時香珠、犀象如山,花島如海,番夷輻轃,日費數千萬金,飲食之盛,歌舞之多,過於秦淮數倍”〔5〕的商業繁華之區。爲適應此商業貿易的需要,故有建城的之議,史稱:“於是廣州始作羅城,今南面新城是也”。〔6〕嘉靖四十二年(1563)築新城,史稱:
“外城今謂之新城,創築於明嘉靖四十二年,總督都御史吴桂芬。自西南角樓以及五羊驛,環繞東南角樓,以因防禦,長一千一百二十四丈,高二丈八尺,周三千七百八十六丈,上廣二丈,下廣三丈五尺,爲門八,其東曰永安,西曰太平,南曰永清,東南曰小南,今名永興,西南曰五仙,曰靖海、曰油欄、曰竹欄”。〔7〕
十分明顯,明代第三次修築新南城,是完全適應於廣州海外貿易發展而向西南一帶繁盛商業區的需要。所以,其街道的布局走向是沿珠江由東而西建築。並與宋三城的南北走向街道如大新街,小新街,賣麻街等交錯,十分便利於商業貿易附近的碼頭林立,商舶如梭,人烟稠密的需要,其中又以濠畔街爲最繁榮。
經過明代三次大擴展建築的廣州城墻,布局範圍比宋代擴大了,北城墻已擴至今盤福路與越秀公園鎮海路旁;東城墻擴至今越秀北路、越秀中路;南城墻擴至大德路、大南路一帶;西城墻擴至今人民中路;西北城墻擴至今東風西路南側的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人民北路與東風路交界處。爲適應對外貿易的需要,在三次築城中,還根據明代廣州的内港碼頭移至西城附近的蜆子步(今西關十七甫)的情况,即在此附近建“懷遠驛”,有房舍120間,由市舶司管理,專門供招待外國貢使和外商居住之用。所以,明代的廣州城已經成爲一座在國内外備受稱贊的商業貿易都市了。當時葡萄人克魯斯(Gaspor da Cruiz)來廣州後寫了一本名曰《中國志》的書,他大爲讚揚廣州城市建築的美麗和適宜商業貿易:
“城内街道筆直劃一,没有轉彎抹角的形迹。大街比裏斯本的新鐵市街(Rcla Nora dos Merca dores ‘dos ferros’)還要寬些。所有的十字路和大街一樣直。總之大街小巷没有轉彎處。街道都鋪得很好,靠近房屋的路面要高些,路中間要低些,便於排水。大街上有横過路面的牌樓,高大又建築精美,街道因此顯得美觀,城池變得氣派起來。沿街房屋有一間接一間的鋪面,鋪裏和牌樓下售賣多種商品”。
“廣州有兩條很長的鞋匠街,一條賣高級的絲鞋,另一條賣普通的皮鞋。商人的大街是最主要的大街,兩側都有帶頂的通道……每個商人在他的店門掛一塊牌子,寫明他店内出售的貨物。售賣草藥的則在他們的店裏掛上一串每種藥物的標本”。〔8〕
其次,清代增築東西翼城。
順治四年(1647)於明新城東西兩側增築東翼城(今越秀南路北段)和西翼城(今一德路轉至人民南路處),各約長20多丈。康熙二十三年(1684)後,在城内今文化公園至海珠南路一帶建築專門經營對外貿易事務的十三行街,興建招待外商居住和從事貿易的十三夷館。從而形成商業十分繁榮的内外貿易商業區。此時,鷄翼城東西走向的城市布局已形成,我們從康熙年間(1662—1722)編繪的《番禺縣誌輿圖》卷一《輿圖》中看到這一布局,而在《同治廣州府志》中的《省城圖》更清楚標明街道的名稱了,如湛塘街,珠光裏(今珠光路)、會仙街(今一德路)、安瀾街(今一德路)、倉前街(今天字碼頭)、靖海直街(今靖海路)、油桐直街(今海珠南路)、仁濟大街(今仁濟路)等。與此同時,城區西關平原擴展了,由西濠金字灣西側第一甫開始,到老城爲第八甫,折西至下西關涌爲十一甫,再向西爲十三甫、十四甫,直至十八甫等十八條街,初步形成西關商業區。而且在西關地區,將昔日農田闢爲紡織基地,建立紡織工場達2500家,平均每家有紡織手工業工人20人左右,共有工人5萬之多。〔9〕
另外在珠江河南面的着陸沙地興建一些制茶廠、瓷器加工燒制廠,對内地運來廣州的茶葉、瓷器進行加工成花薰茶和“廣彩”,供應外商購買出口。這種加工工場已經具有相當大的規模,當時外國商人都有所記載:
“我們坐船渡過珠江,進入一短短的運河……很多大的茶葉行就在眼前……,這些茶葉行都是宏大而寬敞的兩層樓的建築。下層堆滿茶葉和操作工具。上層擠滿了上百的婦女和小孩從事揀茶和把茶分爲各類工作”。〔10〕
“我們參觀了制瓷的一系列工序。我們看見在一條長走廊中,有一百多人工作。他們正在每一件特殊瓷器上描繪各種花紋,有些部分是由上年紀的人進行的,其他部分由青少年進行,甚至有六七歲的兒童參加”。〔11〕
這就説明,廣州珠江南面的擴建工廠,也都是受到廣州海外貿易出口商品需要,按照外國對商品的要求加工成花薰茶和廣彩。同時,河南也逐漸形成街市商業區。原來清初河南有73條農村,清中葉後,發展爲市區者已有40條小村成爲街道,據《廣州城坊志》及《廣州省城圖》所記,變爲街道者已有鰲洲正街、外街、内街(隔龍溪和龍溪西約)、福地裏(今同)、福場大街(今南華中路)、南岸大街(今洪德路中段)、洲頭咀(街市8條)、洪德大街(今洪德路)、寶龍大街(今同)等。
總而言之,經過明代三次的擴建廣州城區和清朝修築東西翼城之後,廣州城區的街道布局已經基本上奠定了今天廣州市街道的格局了。從而大大提高了廣州的城市規模和城市建築文化水平,爲廣州走向近代化城市打下深厚的基礎。
與廣州相鄰的佛山鎮,也隨着手工業和商業發展而擴建了,從景泰年間(1450—1456)的幾萬餘家的小商埠,到干隆年間(1736—1795)成爲城周長4裏,大小街道234條,商店數千家,人口34萬的城市規模。〔12〕而且擴建的的街道均是以經營手工業、商業命名的,如鑄鑽街、鑄犁街、錫箔街、鐵矢街、鐵爐街、鐵鏈街、鐵廊街、針蒼街,等等。這種城市擴建顯然與佛山手工業、商業發達相一致的情况,説明城市建築文化與經濟發展的密切關係。
與此同時,廣東各州縣相繼興建或擴建磚城,並相應興建了雄偉壯觀的城市景觀建築,例如廣州的鎮海樓、潮州的廣濟門城樓、瓊州的鐘樓;廣州的海幢寺、肇慶的慶雲寺、佛山的祖廟等。同時造塔成風,並以萬曆年間(1573—1620)形成建塔高潮,據統計,明清廣東共建塔222座,其中明代建者69座,清代建者153座,〔13〕如萬曆十四年(1586)建的廣州蓮花塔、二十五年(1597)建的琶洲塔、四十七年(1619)建的赤崗塔;萬曆十年(1582)建的肇慶崇禧塔、十三年(1585)建的潮州鳳凰塔,二十七年(1599)建的德慶三元塔、三十三年(1605)建的瓊海聚奎塔、四十年(1613)建的合浦縣文昌塔。還有萬曆年間建的廣西桂平東塔、天啓元年(1621)建的崇左市舊龍塔、道光三年(1823)建的梧州允昇塔,等等。這些磚塔,不僅具有人文景觀的價值,而且還有航海導航的功能,如蓮花塔,又稱“海航表望”,即爲海外來廣州貿易的商船起導航作用;琶洲塔立於珠江中洲渚,也爲航海導航之用。這樣的建築就爲廣州等城市走向近代化創造了條件,從而提高了城市建築文化的水平。
2.民居建築。
明清時期,珠江流域地區的民居建築包括廣府民居、潮汕民居(福佬民居)、客家民居、雷州民居、廣西民居、海南民居等。以前三種的數量最多,影響最大。
廣府民居,即珠江三角洲各縣的民居,這種民居建築,從聚族而居的村落建築來看是有其特色的。在南海、番禺、順德、香山、東莞等地,村落的建築是以祠堂爲中心,然後建築格式一致的鑊耳風火墻爲特徵的村落。村落内的民居包括“三間兩廊”民居、廣州的西關大屋和下層民衆干欄式建築“棚寮”三種建築形式。這種民居建築,早期受到江南地區建築模式影響,通常是幾代人聚族而居,以大家族爲單位形成一個封閉式獨立建築群。珠江三角洲各縣的大型民居住宅的基本格局是“三間兩廊”格式。所謂三間,即一列三間懸山頂房屋,明間爲廳堂,兩側次間爲居卧室。屋前面有天井,天井兩旁爲廊屋,稱爲兩廊。兩廊中的右廊開門與街道相通,一般有門房;左廊多用作厨房。而在三間後面加建神樓,一般爲卷棚頂兩層建築,樓上靠廳的一面設神龕,用來安放祖宗牌位。整座建築平面成規矩的長方形狀。在東莞虎門的鎮村頭發現的明末清初民居遺址,就是這種“三間兩廊”式的民居。這種民居只是一般的格局,但可視實際情况作增删而建。如果宅基地狹窄,可以减少一廊一間;如占地廣闊又有足够資金,也可以采用數座三間兩廊聯成一個莊園式的建築群。我們看到佛山市石灣建園街的廖家圍就是一個典型的莊園式的建築群。廖家圍是廖氏家族的莊園,屋的格式一樣,都是鑊耳風火墻、密樑、石脚的明莊屋。整個莊園明莊屋就多達27座,莊園還有好幾座祠堂和茶園。現在建國2巷2-4號廖家圍莊園中的一排房屋,都是三間兩廊格式。這種格式的民居在珠江三角洲地區還保存不少。三水縣樂平鎮大旗頭村,有保存完好的三間兩廊式的民居建築群。南海市丹竈鎮蘇村的康有爲故居、簡村的陳啓沅故居、佛山市内良巷11號的李文田故居等,均是建於清代的“三間兩廊”式民居的代表。這種廣東式的建築文化爲廣西民衆接受。據地方誌記載:
“屋式有廣肇派(即廣府係),有惠派(即客家係)、有閩派(即福佬係),皆以民族來源之异而名爲風氣。廣肇派每於後一進爲正廳,廳前檐下爲壁,壁間開門,即古之所謂寢室。《左傳》雲:‘吾儕小人,有闔廬以蔽風雨’即指此也。其北爲祖龕,龕式架板爲樓,愈高半墻,故又名神樓。龕下有小室,南北深三尺或四尺,東西與寢室齊,是即古之下室,俗名“中間房”,喪時婦女哭泣在焉。中間房東西有小門,通左右大屋房。南面蔽以密室,左右有門,俱南向,主婦見賓及子女爲皆從此出。嘉惠派正廳之前無壁,即古之所謂堂,俗名“開口廳”,其後爲龕於土墩上,高與香案齊,左右與大屋房不通。又廣肇派外進出入共一大門,嘉惠派則立門排列,此其大較也。閩派與嘉惠派大同小异。按以上所論各派之分,乃昔日各族新來,截然不同於此。故觀其門户,即可知其言語,明其族譜。近年相處兩忘,多混合無分矣。凡正廳兩旁爲大屋者,即古之左右房,具此者名二間頭。大屋房左右房爲耳屋房,具此者名五間頭。地廣者多於廳房外設廊,東西相對名横廊,設廳,名横廳。凡廳户前露天處名“天井”。大門方向隨家不同,多以形家所占咎爲難”。〔14〕
棚寮,是珠江三角洲下層居民住的簡陋民居。在沙田地區,有干欄式的“棚寮”。雍正七年(1729),清廷允準疍民“準其在近水村居住”諭令後,疍民便在墩邊堤畔或半跨河涌,搭寮居住。每間寮棚面積只有10多平方米,以杉木作柱,以竹作椽,以稻草或甘蔗殻蓋屋頂,用泥漿紋稻草作墻,亦有杉木皮作墻者。
客家民居,不僅是廣東客家,而且包括江西、福建、廣西、湖南客家以及廣東、福建客家人移民到四川的民居,其中最有特色的住宅建築是圍樓。明清時期圍樓建築很盛,據調查,饒平縣就有566座,圍樓有圓形(包括楕園、八角、弧形)、方形(包括長方形)、五鳳樓(包括馬蹄形、圍龍式)三種形式。大型圓形圍樓高達4-6層20多米,少則單環,多則三、四環。樓内用木料搆築樓板和欄杆。開間有60-70間之多,小型者也有12開間,中型者有30-40間。這種圓形圍樓在大埔、饒平和福建均有不少。據史料記載,有建於萬曆十五年(1587)的饒平道韵樓,隆慶年間(1567-1572)建的豐順建橋古圍,萬曆三十六年(1608)建的大埔花萼樓,干隆十九年(1754)建的饒平德馨堡,四十五年(1780)建的紫金縣桂山圍樓;清中葉建的豐順四角樓,道光二十三年(1843)建的始興縣劉屋圍樓。其中最大者是饒平道韵樓,外圍周長328米,直徑約104米,貝灰寨基高1米,共有正房間56間,角房16間。三環圍屋進深29米,外環爲三層樓,高11.5米,土墻厚1.6米。寨内有飲水井30口,其中公用井2口,各家户内私用井28口。〔15〕可見其規模是相當大的了。
潮汕民居(亦稱福佬民居),基本形式是下山虎和四點金,尤以四點金爲基本單元加以組合發展而成。四點金的平面布局爲四合院形式。一進大口爲門廳,兩側邊有一個“下房”。院中是“天井”,天井左右是厢廳。天井上方是大廳,大廳兩側邊各有一“大房”。大房與下房、廳房之間各有小房,稱爲“格仔”。天井四周屋檐底下有回廊。有的四點金横向擴大,大廳和門廳兩側各建有兩個房間甚至是三個房間,稱爲“五間過”, “七間過”。有的四點金縱向再擴大規模,稱爲“三座落”,或“三廳串”、“八廳相間”。亦有的四點金更靈活組合,稱爲“四廳相向”、“三壁連”或“四馬拖車”。但其外部輪廓則始終保持非常規整的正方形或長方形規格。這種四點金的民居,一般來説都是經濟較富裕人家建築居住的。這種明清四點金的民居,保留下來的有嘉靖年間(1522-1566)建造的澄海縣狀元生第、萬曆年間(1573-1620)建的惠來石寨、崇禎年間(1628-1644)建的潮州黄尚書府、順治三年(1646)建的揭東縣九軍鎮國將軍府、康熙三十六年(1697)建的惠來縣葫蘆寨、五十一年(1712)建的揭西縣郭氏樓、五十四年(1715)建的潮安縣長遠樓、雍正十年(1732)建的澄海縣永中寨、潮安縣世德寨,干隆八年(1743)建的澄海縣威安寨、十三年(1748)建的潮安縣鳳儀樓、嘉慶年間(1796-1820)建的潮安縣八角樓,〔16〕清末建的陳慈黌故居。其中以陳慈黌故居爲最大規模,具有典型性的潮汕民居。據羅雨林先生調查,此民居用幾十年時間才建成,是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共分爲“郎中第”、“壽康裏”、“善居室”和“三廬”書齋四大座,建築總面積爲16530平方米,占地面積爲25400平方米,廳房共計506間。該宅既是潮汕民居的代表,又依照中國古典宫廷式建築,富麗堂煌,古檏雅典,可算是潮汕民居的縮影。福建南部鄉村也以福佬民居爲居住格式。
廣西民居,漢族和少數民族所住各不相同,民諺“高山瑶,矮山苗,漢族住平地,壯大侗住山槽”,就是民居的分佈和特點。其中占人口最多的漢族民居與廣東有相似之處,多爲院落式稱四合院或三合院。一般是三間一排平房,中間爲廳,左右爲卧室,卧室兩側爲厨房,屋前有天井,天井兩側爲横廳,天井前築圍墻將左右横廳連接,此爲四合院式民居。如果不築圍墻,則是三合院式。此種民居多是磚木結構,上蓋青瓦,懸山頂,人字屋面。桂東北、桂東、桂南一些漢族民居則配以花窗、磚雕、屋頂翹角等。這種建於明清時代的民居現在農村還有保留,據筆者到廣西參觀訪問所見,現在昭平縣的黄姚鎮民居,和今屬廣西管轄的靈山縣大蘆村勞氏古宅群,就是明清時代所建的廣西漢族民居的典型代表。
3.房屋建築工藝。
上述明清時代廣東、廣西、湖南、四川、江西、福建的城鄉建築,在建築工藝上是有其特色的。據陳澤泓先生研究,認爲有三個值得稱贊的特色。
第一,實用與藝術相結合。根據南方日照長多雨的天氣,所以建築結構的重要部位如墻頭、墻角、屋脊等,通過裝飾工藝使之更加堅固。例如對屋脊防漏要求很高,首先屋脊要粗大實用,但遠看不美觀,所以一般要以陶瓷、灰塑裝飾,這樣既不怕風吹日曬和雨淋,歷久而鮮艷如新,遠遠看去,猶如瓦頂上的一道風景綫。對鑊耳風火墻也特别講究,首先墻要高大,以起防火灾的作用,亦能减少屋面受日曬,並能豐富民居房面的側立面。而對房屋起主要作用的大面積的墻體,則嵌以透空的磚雕,以通風透氣,有利房屋的排氣和散熱。屋的柱基,一般均采用石墩,以防潮、防洪水浸蝕和防白蟻蛀蝕。室内爲通風采光,采用雕刻精緻、通透的屏封、門簾等裝飾,體現建築藝術文化之高超。
第二,房屋裝飾題材突出廣東地方特色。廣東建築工匠在建築房屋所采用的裝飾題材,除了傳統的民間裝飾題材外,特别善於采用表現廣東地方特色的題材,一般來説,是多采用嶺南佳果如香蕉、荔枝、芭蕉、桃李、龍眼、楊桃、番石榴;嶺南花木如紅棉、榕樹、素馨花、蘭花、桂花、芙蓉、茉莉等作爲裝飾題材,使人遠看,一座民居就是一幅具有嶺南特色的圖畫。也有更高級的裝飾題材,如廣府風光木雕也很流行。例如從化縣從岡西樓的《江城圖》封檐木雕,長8.7米,上面雕畫着清代廣州珠江兩岸的城樓、商館、鋪號、民居、行船、碼頭和行人,十分壯觀,被稱爲“廣州江城圖”而吸引人們參觀。這就反映當時建築藝術文化之精巧。
第三,建築裝飾工藝豐富多彩。這方面包括有三雕(石雕、木雕、磚雕)、二塑(陶塑、灰塑)、琉璃、壁畫、玻璃蝕畫、金屬(鑄鐵、鑄銅)等建築工藝。木雕(包括廣州木雕和潮州木雕),在建築會館、祠堂、廟宇、塔和府邸的梁架采用最多。許多祠堂或府宅的後進中堂及兩側廳堂均有大型的花罩木雕,雕刻非常精美。磚雕在廣州附近及西江、北江流域爲常見裝飾工藝,一般用於門額、墻頭、墀頭、欄杆、神龕楣邊、天井照壁等部位。番禺石樓鎮堂大堂兩側墻上,各有一個磚砌鏤空的大花窗,四邊鑲嵌有人物、花卉圖等磚雕,是保存較爲完好的明代磚雕組合工藝裝飾。在廣東建築中必有以陶塑的裝飾工藝引人注目。如明代建的順德大良西山廟,就裝飾有大量造型生動的灰塑,十分壯觀。正德十六年(1521)建的佛山祖廟褒寵牌坊上,也有灰塑的工藝裝飾。而建於光緒十六年(1890)的廣州陳家祠屋脊的灰塑,更加蔚爲壯觀,全長爲225米,高度平均爲0.9米,規模之大實爲珠江流域地區之冠。〔17〕
二、廣府園林
明清是中國園林建築的集大成時期,特别是私家園林更加發展。而作爲後起之秀的廣府園林,能與江南園林和北方園林齊名,成爲中國古典園林按藝術特徵劃分的三大類型之一,實是廣東建築文化的奇葩。特别是私家園林,其造詣及影響在珠江流域地區算是首屈一指的。
因爲廣府園林是後起之秀,所以它有不少風格仿自江南園林,但它根據廣東氣候炎熱的特點,在造園中突現了熱帶風光的特色,又吸收一些歐洲造園的手法,從而創造了既有江南傳統又有廣東特色的盛譽全國的私家園林。這種私家園林在明代中期以後的廣東各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各縣日益發展起來。如新會縣的:
“陳氏園,在會城東北,倚山爲之。鬆竹交蔭,花艸争妍,馴禽飛舞於軒墀,圖史高擁於左右,曲徑閑亭,高堂密室,在在足娱心目,蓋幽居之最勝者也”。〔18〕
南海縣陳子壯在廣州大東門外元運裏所建的洛墅是規模更大、更爲幽雅的私家園林:
“廣築精舍,浚池爲湖十餘畝,斜跨弓橋,置畫航其中”。〔19〕
而陳子壯之兄陳子履在廣州東城(今東皋大道)所建的東皋别業園林,比其弟的洛墅規模大多了,屈大均有詳細的描述:
“廣州舊多名園,其在城東者,曰東皋别業,陳大令(名子履)之所營也。初出山口關之東而入,有一湖曰蔬葉,嘗有蔬葉自羅浮流至。湖中有樓,環以芙蓉、楊柳。三白石峯矗其前,高可數丈。湖上榕堤竹塢,步步縈迴。小汊穿橋,苔連若斷,自挹清堂以往,路皆奇石起伏。羊眠陂陀岩洞之類,與花林相錯,其花不雜植,各爲曹族,以五色區分。林中亭榭則以其花爲名,器皿幾案窗欞,各肖其花形象爲之。花有專司,灌溉不攝,司梅者則處梅中,客至梅中,司梅者供其茗果,而以梅之利輸主人。他所有花木皆然。登其臺,珠海前環,白雲後抱,蒲澗文溪諸水,曲曲交流,悉貫玉帶橋而出。有彩舟四,曰只在、曰弄碧、曰漁長、曰浮家。客至隨所欲乘,主人弗問。夾峯桃樹有一坊,書曰桃花源 里人家,越一曲爲錦袍灣,二曲九龍井,委折而西,與鳧鷗相逐,日不知其幾十裏也。湖盡,萬鬆謖謖,直接赤岡山徑而止。桂叢藤蔓,繚繞不窮,行者輒迴環迷路。文忠公與大令,兄弟也,有詩雲:‘山水經營始寧墅,畫圖二十孟城坳’。此城東名園之故事也”。〔20〕
在廣州城西,又有吴光禄修築的西疇園林,梅花最多。城西的南花埭(今芳村)“士大夫園林亦多在焉,樓台綉錯,卉來綺交”。〔21〕此外,陳子壯又在白雲山南麓濂泉坑一帶修築雲淙别墅,布樓館10多所,有環繞面積百多畝的寶象湖,園内種植大量的梅、竹、鬆、柳和荔枝。在越秀山南麓又有李時行建的健園等。到清代,廣東私家園林更興盛,風格更成熟。而且向廣州城西的珠江三角洲各縣發展,史稱:
“廣州城外濱臨珠江之西多隙地,富家大族及士大夫宦成而歸者,皆於是處治廣囿,營别墅,以爲休息游宴之所”。〔22〕
清代的西關、河南出現一大批田園風光的私家園林,如陳氏花園、伍氏花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三行商中巨富的潘家(潘啓)於河南烏龍崗之西河洲地(今同福西路龍溪首約)開村立祠,建私家園林别墅,稱爲“潘能敬堂”,占地寬廣,園中有亭臺水榭,奇花异木,珍禽花鳥,還不惜千金建秀珠橋、環珠橋、躍龍橋,以便利交通。其後子孫亦在此一帶各建庭院别墅、書齋,如潘有爲建六鬆園、南雪巢、看篆樓;潘有度建潄石山房,義鬆堂、南墅;潘正興建 萬松山房、風膠樽舫;潘正衡建晚春閣、梨齋、船屋山莊、菜根園;潘定桂建三十六草堂;潘正煒建清華池館、聽帆樓;潘飛聲建花語樓等。〔23〕還有道光年間(1821-1850)富商潘仕成在城西荔枝灣畔(今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處)修建海山仙館,更是杰出的私家園林代表,全園規模宏大,巧擇地形,精心設計,達到大而精細。“園中一大池,廣約百畝許,其水直通珠江,隆冬不涸,微波渺彌,足以泛舟……園中有一山,岡坡峻垣,鬆檜蓊蔚,石徑一道,可以拾級而登”。整個園林有山有水,以水環山。山上有高數百尺的雪閣,臨池建堂,左右廊廡逥繞,雕樓藻飾,極爲精工。館内樓閣掩映,環植荔枝。高閣三樓,曲方密室,掩映在緑樹叢中,仿如世外桃源、人間仙境。有“荷花世界,荔子光陰”之稱。潘仕成還特選有書法工藝修養的刻工,將所藏曆代名家手迹、古帖擇優摹刻勒石,共刻石1000多方(每方高約34cm,寬23-90cm),遍鑲館内300間回廊壁上,宛如碑林。内容包括潘仕成與兩廣總督林則徐等113名高官名宦,科舉名流的往來書信。潘仕成在館内會見清朝廣東地方官吏和外國商人。美國旗昌洋行商人亨特(William.C·Hunter)曾到海山仙館會見潘仕成,他十分驚訝此館宏大、精細、幽雅,而寫下該館的情形:
“這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地方。外國使節與政府高級官員、甚至與欽差大臣之間的會晤,也常常假座這裏進行。這裏到處分佈着美麗的古樹,有各種各樣的花卉果樹。像柑桔、荔枝,以及其他一些在歐洲見不到的果樹,如金橘、黄皮、龍眼,還有一株蟠桃。花卉當中有白的、紅的和雜色的茶花、菊花、吊鐘、紫菀和夾竹桃。跟西方世界不同,這裏的花種在花盆裏,花盆被很有情調地放在一圈一圈的架子上,形成一個個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碎石鋪就的道路;大塊石頭砌成的岩洞上邊蓋着亭子;花崗石砌成的小橋跨過一個個小湖和一道道流水。其間還有鹿、孔雀、鸛鳥,還有羽毛很美麗的鴛鴦,這些都使園林更添魅力”。
“整個園子由一道八九英尺高的磚墻圍着,加上用暹羅柚木做的厚重的雙扇大門。大門上畫着兩個和生人一般大小的古裝人像,一文一武,表示這是個官宦人家。這圍墻内的一大片地方,包括幾處各自分離的住房,風格輕鬆優美,是中國富裕人家居住的那種特有的樣式。彎彎的屋頂,上邊有雕刻的屋脊,屋脊的中央有一個大大的球形或獸形的東西,看上去很醒目。這些房子有的是平房,有的是兩層;房子周圍有寬闊的游廊。房屋的布局令人想起龐貝(Pompeii)的房子,相互之間由開放的天井和柱廊隔開,天井裏可以張設凉篷。從外面穿堂連接着寬闊的通道,兩側設有雜役的小屋。門也是雙扇的,跟大門相似。房間通常是三間並列,用伺壁隔開。有時也用鏤花木雕,雕刻着花鳥或樂器。相通的門都掛着富麗的門簾。三間房中,有一間是作爲書房,裏邊有布面裝訂的書籍,放在一些式樣奇特的書架上。那書架很像我們的Z字形裝飾,樣子難以形容。房中各處還點綴着一些古代的青銅器、香爐、昂貴稀有的瓷花瓶,其中有些是很古老的。收藏有極珍貴的古今中國銅錢,有圓形、方形和刀形的。有絲織的畫,也有畫在紙上的畫和刺綉人像。還有古代兵器和其他引人注目的古物。對於新來的‘番鬼’,這些東西能引起你很大興趣,給你一種享受”。
“樓上的游廊可以看到廣州北城的城墻,距離大約有四五英里遠。珠江的一條支流,我們管它叫“北江”(North River),從園子的整個西邊流過。沿江很寬闊的地帶鋪了石頭,作爲登岸的碼頭。〔24〕
可惜海山仙館已廢没,其石刻的《藏真》刻石約100方,現收藏在廣州美術館碑廊陳列。
私家園林在清朝也向粤東的韓江三角洲發展,如潮州市下東平路黄宅,中山路的“猴洞”,中山路廖厝圍的卓府戲臺;潮陽縣的西園、耐軒;澄海縣梓林西塘;普寧縣泥溝某宅;揭陽縣榕城丁日昌絜園;揭西縣李氏花園、霖田依緣園;梅縣黄遵憲人境廬等。這些粤東園林與廣州園林比較,其特點是占地不大,精細通透,與居宅庭院結合,或設於住宅的一側,或建於中庭,給住户以通風、採光、緑化、排水等户外生活的享受。
在廣府園林中,最久負盛名者是粤中四大園,即順德的清暉園、番禺的餘蔭園(又名餘蔭山房)、東莞的可園和佛山的梁園。其中又以順德清暉園爲最。該園在大良鎮華蓋裏(今清暉路),是晚明大學土黄士俊建的花園,干隆年間(1736-1795)爲進士龍應時購得。後經其子龍廷槐改建和其後代精心經營,至民國 初年格局定型。園内占地2.2萬多平方米,内中園中有園,景外有景,水木清華,景致幽雅。碧水、緑樹、石山、小橋與亭臺樓閣相互交融,造型結構獨具匠心,集建築園林、雕刻、詩畫、灰雕、磚雕等建築工藝於一體,突現出中國古代園林的“雄、奇、險、幽、秀”的特色。園内主要景點有船廳、澄漪亭、六角亭、碧溪草堂、竹苑、鬥洞、惜陰書屋、筆生花館、歸寄廬、紅蕖書屋、小蓬瀛、鳳來峰、沐英澗、讀雲軒、留芬閣等,而且園内的裝飾圖案無一雷同者,多數以嶺南佳果爲題材,甚富於嶺南特色。
三、中西合璧的建築工藝
具有近代意義的西洋建築和建築工藝傳入珠江流域地區和中國,是由天主教耶穌會士來到澳門、肇慶、韶州(今韶關)、南雄、南昌、南京以至北京等建築教堂傳教開始的。據記載,自1561年至1672年(嘉靖四十年至康熙十一年),卡内羅(Melchior Carneiro)等耶穌會士爲傳播天主教先後在澳門建築聖望德堂(Sao Lazaro Church)、聖老楞佐堂(Sav Loureneo ehureh)、聖保禄堂(Sao paul Church)、聖安多尼堂(Sao Anthorny Church)等十大教堂。萬曆十一年(1583),羅明堅(Michel Ruggiere)龢利瑪竇到肇慶傳教,在肇慶城東崇禧塔附近耗資250兩銀子建造内地的第一座西式教堂“僊花寺”,進而在廣東、廣西、江西以至全國建造教堂183座,會士住宅53所。這些教堂多 是“樓三層,……方者、圓者、三角者、六角、八角者,有諸花果狀者,其覆俱爲螺旋形”〔25〕的西方近代建築模式。其中最有代表性是聖保禄堂(今大三巴),整個建築宏偉巍峨,富麗堂煌,氣慨非凡,前壁16根石柱並列鼎上,高4層,金字屋頂,中心爲大園頂。既有西方古典建築的藝術傳統,又有近代的巴洛克式建築風格。肇慶“僊花寺”也是西式兩層樓建築,青磚白灰,正對大門是聖堂,中央是祭臺。這些西洋建築在澳門及肇慶等内地産生了影響。萬曆二十五年(1597),廣州建築琶洲塔時,塔本身是中國傳統建築,但塔基托塔力士則是洋人衣着的形象。到了康熙二十四年至雍正十年(1685-1732),在十三行街南面的今文化公園處建造十三夷館(小溪館、荷蘭館、新英國館、諸洲館、舊英國館、瑞典館、帝國館、寶順行、美國館、中和行、法國館、西班牙館、丹麥館)時,已經是中西結合的建築了,結構“有若洋畫”,“中構番樓,備極美麗”。每個夷館有數横排樓房,每家夷館均包括有相連的幾進房屋,從南到北,中間隔着狹窄的天井。每一進房屋均是三層樓高,一樓設有倉庫、賬房、銀庫,買辦、僕役、伙計、苦力等人的住房;二樓爲客廳和餐廳;三樓爲外商卧室。夷館的南向有花園和運動場供外商娱樂活動,河邊爲各夷館的小碼頭,各夷館之間有一條小街巷連通,街邊貨 鋪林立,貨物充足。可見這種夷館是中西合譬的建築,既有回廊聯拱式、拱廊式、巴洛克式、古典柱式的西方建築藝術風格的樓房,又有一進、二進、天井等中國傳統建築結構的格式。這種折衷式的建築,當時亦稱“復興式建築”或“折衷主義式建築”。
明末至清,廣東的碉樓建築是比較集中表現爲中西建築合譬的建築文化,被稱爲“中西建築藝術長廊”。本來碉樓建築文化就是世界性的歷史文化現象。也就是説全世界各個國家均有碉樓建築。歐洲國家的碉樓多稱“Tower”或“Watch tower”。現存西方古建築中,建於16世紀初的葡萄牙裏斯本貝倫塔(Tower de Belem),就是一座典型的碉樓。中國碉樓主要是作爲鄉村或住宅的防衛建築而存在的,民間稱爲“砲樓”。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稱呼,如“砲臺”、“角樓”、“望樓”等。中國碉樓見於記載的《後漢書》卷86,《南蠻西南夷傳》稱:“元鼎六年,以爲汶山郡(今四川茂汶縣)……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皆依山居止,累石爲室,高者至十餘丈,爲‘邛籠’”。這是中國對碉樓建築最早的稱謂。到唐代,四川當地才稱爲“碉”。清初成書的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卷66《四川》,亦稱四川“壘石爲巢以居,……高二三丈者謂之‘鷄籠’,十餘丈者謂之‘碉’”。漢族人稱“石碉”。所以中國碉樓起源於四川省,那裏漢族聚居的村落,碉樓分布較廣。據專家研究指出,古代四川(包括今重慶市)全省有碉樓的縣有宜賓、峨嵋、廣安等27個縣。〔26〕廣東也是古代碉樓建築比較多的省分,主要分佈在客家人和非客家人居住的地方。民衆多數稱“砲樓”。著名的有康熙年間(1662-1722)建的興寧縣新坡鎮長嶺村的劉氏彭城堂,翁源縣江源鎮長江村的劉氏素其樓;干隆五十六年(1791)建的原寶安縣龍崗鎮的羅氏洪圍等。但以上所述的碉樓都是中國式的。真正是中西合璧建築的碉樓則是明朝嘉靖三十九年(1560)左右在開平縣赤坎鎮蘆陽鄉井頭裏的“瑞雲樓”、三門裏的“迓龍樓”和月山鎮龍田村的“奉父樓”。“瑞雲樓”和“奉父樓”均已日久頽圮了。“迓龍樓”因光緒十年(1884)“大潦”(大澇),各村房屋幾乎淹没過頂,大家都争先恐後跑入‘迓龍樓’避灾,結果‘全村登樓全活’。〔27〕以後在全村民衆的保護維修下,至今仍完整保存下來,供人民參觀研究。
據筆者兩次參觀考察得悉,“迓龍樓”,在三門裏背北向南,全樓高三層,高約10米左右,墻壁厚0.93米,占地面積152平方米。建築時全用大型紅磚結砌(每只磚長33厘米,闊15厘米,厚8厘米)。碉樓四角凸出,每角均設有狹小的槍眼。樓内各層均分爲中廳和東西兩耳房,屬中國傳統的廣府民居型。因年久磚損,民國九年(1920)重新修葺,一二樓保留紅磚墻,三樓至頂改爲青磚,將木窗改爲鐵造,用水泥加固,樓頂采用中國傳統建築的“硬山頂”形式。從建築結構看,此樓是屬於“城堡式”的造型風格。但該樓獨特地方是用紅磚砌墻,當時廣東農村還没有用煤燒磚,用木柴或草如何燒制出紅磚,這倒是值得探討的問題,而目前遺留下來的一二層紅磚墻,却是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産,供專家研究。
自從上述“迓龍樓”等興建後,到清末及至民國時期,五邑(新會、臺山、恩平、開平、鶴山)僑鄉掀起興建碉樓的熱潮,使碉樓廣泛分佈,其範圍大致東邊以江門市棠下鎮(原屬新會縣)爲界,西邊到恩平市的那吉鎮,南邊至臺山市的原上川鎮,北邊達鶴山市的鶴城鎮,基本上覆蓋了整個五邑僑鄉。其中以開平、臺山爲碉樓中心區,數量最多。據開平市政府統計,開平現存碉樓1833座,〔28〕居第一位;臺山市現存的碉樓459座。〔29〕其他市未作普查,但筆者參觀得知新會市的碉樓以西北部的大澤、七堡、小岡、牛灣、羅坑司等鎮爲多;鶴山市以西南部的雲鄉、址山、共和鎮爲多;恩平市主要集中在東部的牛江君堂、良西、沙湖、聖堂、東成等鎮。可能是受開平的影響,上述三市的碉樓較多的14個鎮均靠近開平市。開平碉樓於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爲世界文化遺産,足見碉樓建築文化具有世界性文化的意義。
明末至清所建的以開平爲中心地的碉樓,其實屈大均早年就注意這種建築文化,他在《廣東新語》中記述:
“廣州諸大縣,其村落多築高樓以居,凡富者必作高樓,或於水中央爲之。樓多則爲名鄉,遥望木棉榕樹之間,矗立烟波,方正大小,一一相似,勢如山嶽之峙,皆高樓也。樓基以堅石,其崇一丈七八尺;墻以磚或牡蠣殻,其崇五六丈。樓或單或復,復者前後兩樓,盤迴相接。雨水從露井四注,名回字樓。罩以鐵網銅爪,隱隱通天。樓内分爲三重,每重開三四小牗以瞭望。頂爲戰棚,積兵器砲石其上,以爲禦敵之縣。寇至則一鄉婦女,相率登樓,男子從樓下力鬥,鬥或不勝,則寇以鞦韃架巨木撞樓,或聲大銃擊之,或以烟火焚薰。樓中人不能自固,争從樓窗自墮,以求緩須臾之死,慘不可言。是樓雖壯觀瞻,亦寇盗之招,此鄉落之莫可如何者也”。〔30〕
從屈大均所記看出,明末清初時的碉樓有幾個特點。第一,碉樓是作爲一種防禦性建築而興建的。可以説它是受中國古代“角樓”和“望樓”啓示而出現的一種鄉土建築類型。
第二,碉樓大多數是與村的院落相連在一起,是整個鄉村院落的防禦性建築物。
第三,從建築材料看,多是中國的石磚料。清末以後的碉樓建築材料趨於多樣,水泥、鐵絲之類。建築造型、風格和工藝也大量吸收外國的建築文化,相當洋氣和西化。我們現在看到的碉樓造型有中國傳統的硬山頂式、凉亭式、庭院式;有中西結合式;有西方的古羅馬式、古城堡式、别墅式、印度式、新加坡式、教堂式等10個樣式。確實呈現出中西文化融合的建築文化。
注 釋:
〔1〕Anders Ljungstedt, Historical Sketch, of the Portuguese Settlements in China, and the roman Church and Mission in China, P284.
〔2〕戴肇辰等:《光緒廣州府志》卷64,《城池》。
〔3〕《正德武宗實録》。
〔4〕轉引何彦:《總督吴公築省外城序》。
〔5〕仇巨川:《羊城古鈔》卷7,《古迹濠畔朱樓》。
〔6〕《雙槐歲抄》,轉引曾昭璇:《廣州歷史地理》第356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戴肇辰等:《光緒廣州府志》卷64,《城池》。
〔8〕克魯斯:《中國志》第6-7頁。
〔9〕尚鉞:《中國歷史綱要》,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0〕轉引彭澤益:《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第1卷,第485-486頁,中華書局1962年版。
〔11〕轉引陳柏堅、黄啓臣:《廣州外貿史》(上)第320頁,廣州出版社1995年版。
〔12〕汪宗準、冼寶干:《民國佛山忠義鄉志》卷1。
〔13〕據陳澤泓:《嶺南建築志》第215—230頁表數字統計,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民國桂平縣誌》卷59。
〔15〕參閲陳澤泓:《嶺南建築志》第425-430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陳澤泓:《嶺南建築志》第437-444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7〕以上三點采用陳澤泓:《廣府文化》第536-543頁,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謹表謝意。
〔18〕王臨亨:《粤劍篇》卷1。
〔19〕黎遂球:《晴眉閣記》。
〔20〕屈大均:《廣東新語》卷17,《宫語》,中華書局1985年版。
〔21〕《民國番禺縣誌》卷41。
〔22〕俞洵慶:《荷廊筆記》。
〔23〕潘剛兒、黄啓臣等:《廣州十三行之一:潘同文(孚)行》第35、209頁,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4〕亨特著、沈正邦譯:《舊中國雜記》第87-88,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亨特把這園林説是潘啓官的,經考證,應是潘仕成的海山仙館。
〔25〕印光任、張汝霖:《澳門記略》下卷,《澳藩篇》。
〔26〕季國政:《四川民居散論》,成都出版社1995年版。
〔27〕轉引黄繼燁、張國雄主編:《開平碉樓與村落研究》第2頁,中國華僑出版社2006年版。
〔28〕《開平碉樓》(2001申報世界文化遺産文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1年版。
〔29〕黄蘇照:《古樓古榕樹統統來入册》,載《臺山報》2002年4月13日。
〔30〕屈大均:《廣東新語》卷17,《宫語》,中華書局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