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雷州市文化類型及其旅遊開發初探



  許桂靈,廣東行政學院現代化戰略研究所,博士;司徒尚紀,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規劃學院,教授。

  【中文摘要】本文根據雷州文化的歷史淵源、文化特質和風格,劃分出俚僚、閩潮、宗教、流寓和名人、風俗、紅土文化等類型,並指出這些文化資源類型的旅遊開發價值、存在問題,應確定的規劃方向,以及宜采取的對策與措施。

  【關鍵詞】雷州 文化類型 旅遊開發 對策與措施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origin, cultural character and style, this article divides the Leizhou culture into the categories of Liliao, Minchao, religion, Liuyu and celebrity, custom, laterite-culture, etc. and points out the value of developing tourism, existing problems, right direction of program planning, as well as th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 Leizhou Cultural category Tourism exploration  Countermeasure

  

  一、雷州旅遊文化資源類型

  雷州作爲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也是與嶺南廣府福佬客家齊名地域文化雷州文化中心城市。在長達2000多年曆史進程中,雷州積澱了多種文化成份,包括土著俚僚文化、中原文化、閩潮文化、海外文化等,並形成多元、開放、重商、包容、創新、務實等文化特質和風格,在嶺南文化版圖上獨樹一幟,具有重要的文化開發意義。從文化結構視野,雷州文化資源可分如下類型:

  1.俚僚文化

  秦漢時,雷州土著居民爲百越一支駱越,魏晋以後稱爲“俚”或“俚僚”,直到隋唐,俚僚仍是當地居民主體,舉世聞名的冼夫人即爲俚人首領。宋代以後,漢人大量入居,俚人或漢化,或他遷,漢人始成爲居民主體,漢文化也成爲主流文化。在俚人長達1000多年曆史上,創造了獨具一格的地方文化,且以多種形式保留下來,成爲很有文化開發價值的文化資源。這包括如下數種:

  11  雷神崇拜。源於海陸相互作用,加上氣候蒸鬱,以及大量覆蓋玄武岩地層,雷州半島以雷多得名,唐李肇《國史補》曰:“雷州春日無日無雷。”古代雷州子民,出於對雷電的恐懼,認爲有雷神在作祟,於是設雷神廟以祭之。後又由雷誕生出异人陳文玉,長大後任唐代雷州刺史,爲民謀福祉,深得雷民愛戴,身後顯靈,被奉爲雷神。唐太宗貞觀十六年(642)頒詔書褒敕賜立祠郡城,即今城郊雷祖祠。始建於唐,代有重修,保存大量岩雕、石人、對聯、碑刻和古建築群,有非常重要歷史文化價值,舊爲“雷陽八景”之一,1996年列爲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

  由雷神陳文玉衍生出雷神崇拜廟宇,在本市尚有始建於唐代附城鎮英山南村“雷神誕降處”,始建於漢榜山村“榜山雷祖古廟”,始建於唐白沙鎮麻扶村“雷神公館”,始建於宋附城鎮龍頭村“鎮海雷祠”、始建於明末城區東門“天福廟”,以及始建於宋元時期,附城北家村雷祖廟,南興鎮山尾村雷祖廟,白沙鎮合興村雷祠廟等,均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形成散佈全市雷神廟宇系列。

  雷神崇拜已發展爲一種風俗活動,是爲“祭雷酬雷”,届時萬人空巷。活動時使用被明代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中稱爲“天下四絶”之首的“雷州换鼓”,廟時便會出現“天人互應”奇觀,惜已不傳,成爲一謎。

  雷州半島出産玻璃隕石,爲流星散落物,當地人稱“雷公墨”、“雷公石”或“霹靂砧”,視爲神器,認爲有避邪、鎮驚功效,也受到崇拜。雷州博物館收藏漢代北流型銅鼓,爲駱越人權力、財富象徵,祭祀用神器,也是雷州文化一重要成份。

  此外,雷州還有以不少以雷命名地名,如“擎雷山”、“擎雷水”,“雷公山”、“雷高”、“雷州塘”、“雷州灣”,以及“雷歌”、“雷劇”、“鬥雷”等故事,在器皿上刻雲雷紋。這個以雷神爲中心,從物質到精神各文化元素和層面搆成的雷文化體系,反映了雷州人對生命的渴望、崇拜,對風調雨順的祈求,以雷引爲自豪,振奮精神,不屈不撓,自强自立之民風。雷神崇拜對認識生命起源、圖騰崇拜、民族關係演化、文學藝術、風俗等有重要意義,也是全國最負盛名雷神文化之鄉,其他地區難望其背項。

  12冼夫人崇拜。冼夫人是6世紀時我國南方俚人杰出領袖,一生爲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作出重大貢獻,死後被尊爲神,請進廟中供奉。周恩來總理曾稱冼夫人爲“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其廟宇廣泛分佈在粤西、廣東南路,北部灣北岸,以及海南島等。雷州也是冼夫人根據地之一。現全市仍存唯一英利鎮英利圩冼夫人廟。始建年代無考,明正德年間重修,今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冼夫人在民間具有崇高威望。農曆十一月二十四日爲冼夫人誕辰,正月十七日至二十二日冼夫人忌日,雷州與冼夫人勢力所到地區一樣,舉行祭祀、演戲、游神等,演變爲一項廟會式群衆性活動,具有加强區域群體自豪感、歸屬感和認同感,提昇群體奮發精神、愛國愛家教育等意義。2000年2月,江澤民總書記視察高州冼夫人廟,稱頌冼夫人“堅持維護國家統一,增進民族團結。”説她是“我輩後人永遠學習的楷模”。作爲俚人文化一個代表和象徵,雷州尚存唯一冼夫人廟,更具愛國主義教育和文化名人旅遊意義。

  13  石狗崇拜。狗是古越人漁獵時代崇拜對象。《後漢書·南蠻傳》記述了神犬盤瓠與人婚配的故事,至今黎、畲、瑶等少數民族仍視狗爲圖騰。雷州昔爲俚人居地,其祖先對狗圖崇拜有加,雷祖陳文玉出生,有“狗耳呈祥”神話傳説,强化了雷州人對狗的崇拜。宋代以來大批閩潮人入雷,將當地“泰山石敢當”、“泰山”、“八卦”等鎮妖驅邪符號與狗崇拜相結合,進一步提昇了狗崇拜的威懾和神秘力量。於是在環北部灣形成我國最大的石狗崇拜文化圖,雷州是它的中心。據悉,僅雷州半島保留至今石狗上萬尊,最早爲漢代,更多是宋明以來作品,廣見於村前、祠堂、路口、樹下、墓門、巷口、屋角,被賦予守護神功能。其中母狗又比公狗多,爲俚人生殖崇拜一種折射。石狗往往與石敢當、蛇、獅、狼等造像相匹配,反映多種文化相結合。舊俗當地每月初一十五爲祭石狗定例,平時有難解問題,當地人也會求助於石狗。又狗在壯語中音“麻”或“馬”,漢譯爲“村落”,采取通名在前、專名在後“齊頭式”命名法。雷州有不少這種以狗爲内涵地名,如田狗寮、麻亭、麻演、麻嶺、馬特、馬留、馬鐵等,都是狗崇拜留下的吉光片羽。石狗藴含着非常豐富民族、民俗、社會、歷史、文化交流等内涵。雷州石狗遍及全境,尤以英利鎮爲著。雷州城内今收集數以千尊石狗,形成壯觀石狗方陣,具有强烈感染力和震撼力,是國内罕有石碉藝術瑰寶。2005年雷州石狗崇拜被列爲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

  吃狗肉與狗崇拜並不矛盾,世界上有些民族相信被吃者的智慧和力量會轉移到吃者之中。狗既爲古越人崇拜,吃狗肉也大行其道。雷州有著名“白斬狗”,爲風味飲食一寶,聞名海内外,但以客路鎮白斬狗揚名。這一名菜,實爲俚人狗崇拜遺風,具有一定旅遊吸引力。

  14古越語地名。雷州舊爲古越人居地,使用古越語(今稱壯侗語)命名當地山川風物。漢人到來,用漢語記録這類地名,不少保存至今。這類地名不能照用漢語解讀,必須復原其古越語含義,故具有豐富古越文化意義。雷州是古越語地名集中地區,常用於指自然和人文通名有即“六”(禄、緑),“邁”、“包”、“保”、“武”、“番”、“調”、“譚”、博(卜)、“昌”(暢)、“南”(與方向無關)、“茂”、“麻”、“馬”等。其對應關係是:那—田、麻、馬—村、調—坡、潭—坑、博(卜)—水口、昌(暢)—溪、邁—樹、果,包(保、武)、番、六—村寨。這類地名在明末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文語》中有專條介紹,民族學者徐鬆石也有過精闢解讀,惜至今注意者不多。這些地名有着豐富民族文化内涵,不僅有重要科學研究意義,而且作爲一種既可視又可悟文化景觀,也有民族旅遊價值。雷州交通沿綫一些村落的標示,即有不少這種令人費解,但又赫然入目的古越語地名,倘能加以開發利用,當收到旅遊開發效益。

  2.閩潮文化

  雷州土著宋代基本被漢化或他遷,福建因人多地少,這時連同粤東潮人大批遷居雷州。蘇轍流放雷州,説當地耕者多閩人。後來閩南語覆蓋全半島,即今雷州話,屬閩南語系統。閩潮人篤信媽祖(天妃、天後),將媽祖崇拜帶來。雷州臨海,耕海爲生,媽祖是海神。媽祖崇拜風靡整個半島,媽祖廟成爲今市境數量最多民間崇拜廟宇。據統計,目前廣東尚存媽祖廟100多座,大部分在沿海,雷州有多座,最大一座在雷城西門街,始建於宋,代有重修,門聯雲“閩海恩波流粤土,雷陽德澤接莆田”,屬名廟。此外,尚有附城鎮土角村“寧海天後廟”,英利鎮古街南天後宫,北和圩康福街天後宫,楊家鎮揚寧圩天後宫和附城鎮韶山南村天後宫、鳥石鎮天後宫,南興鎮東市天後宫等,皆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媽祖是航海保護神,出自民間神只,是一位勇敢、無畏、正義、慈愛女性化身,有涉波履險、熱心公益、濟世救民的美德,正是包括雷州人在内沿海人民勇於開拓、冒險、進取精神的表現,充分體現了海洋文化風格,因而媽祖信仰具有不尋常文化意義。農曆三月廿三爲媽祖誕,當地舉行盛大祭祀、游神演出等,形成爲一種群衆性公共活動。平日媽祖廟也香火鼎盛,漁船上供奉媽祖神像,禱求出海平安。媽祖崇拜文化景觀,牽動整個雷州群衆心靈和視覺空間,可從民間信仰或風俗活動層面加以文化開發。

  3.宗教文化

  歷史上雷州,環境惡劣,經濟落後,社會不寧,民生困苦,宗教大行其道,尤以佛教爲最。明嘉靖《廣東通誌·風俗》説雷州“自樑唐以來,寺觀庵堂半民居”。據悉,原海康縣1982年恢復佛教協會後,全縣有大小寺庵66所(開放的52所),常住僧尼583人,居士340人,出家人數幾占廣東僧尼一半。葉春生《嶺南民間文化》引述有關材料,雷州在上世紀80年代短短三年内有1700名青年出家,信佛人數更多,甚至連北方一些出家人,也選擇雷州爲歸宿。到2005年,全市有寺庵145座,其中對外開放131座,職業僧尼1200人,雷州已成爲廣東最大一個佛教文化中心城市。收入牧野主編《雷州歷史文化大觀》一書的,主要寺庵有100座,其中稱爲寺的有37座,稱庵的63座,尼人數多於僧人數,是雷州佛教群體結構一個很大特點。其中不乏著名寺庵,計有始建於唐雷城天寧寺、宋代高山寺、調風鎮九龍山寶林禪寺、企水鎮華嚴庵等,計雷城内寺庵有39處,居全省寺庵之冠。

  佛教具有建築、信仰、雕刻、彩畫、生態、文字、哲學等文化功能,爲宗教旅遊主要内容。而雷州佛教,尚有佛樂聞名。1980年調查,流行雷州各寺庵佛樂有50多首,分贊、嘆、頌、念、白5種,如《戒定真香贊》、《萬德圓融贊》、《祝壽贊》、《佛寶下蓮臺贊》、《懺悔文》嘆、《觀世音大悲懺》頌等,在内容和旋律上都有獨到之處,表達了對諸佛菩薩功德、智慧、苦行、法力、慈善讚頌,風格古檏、情調莊嚴、感情起伏。既有流暢、輕快旋律,也有深沉、藴借的咏嘆,表現出强烈宗教感染力。

  4.流寓和名人文化

  雷州向稱“天南重地”,與海南島一樣,古代是封建王朝貶謫罪臣或途經之地。這些流落邊疆的政治或文化人,多致力於傳播中原文化,推動當地文化發展。這種由流寓人物在邊陲地區傳播的漢文化,後被稱“流寓文化”或“開疆文化”。它的一個最大特點是以流寓人物爲載體,以自己的活動改變當地落後文化,有助於邊疆地區開發和進步。當然歷史上進軍邊疆所帶來文化傳播,也可列入流寓文化或“開疆文化”範疇。

  漢代以來,雷州半島已爲中原政治勢力所及或南下所經之地,從漢兩伏波到後來統一嶺南戰争,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中原文化在雷州的傳播。歷史上有過許多文化名人,如唐宋時代即有7位宰相貶雷或途中逗留,宰相官階以下者更不勝其數。雷州西湖十賢祠所祀奉的10位宋代大賢,即寇準、李綱、趙鼎、李光、王岩叟、蘇軾、任伯雨、秦觀、胡銓等爲他們的代表人物。他們在當地興教化,辦水利,發展生産,改善民生,培養人才,貢獻匪淺。這些貶官逐客到來,恰如群星殞落夜空一樣,照亮了文化荒凉雷州大地。其流風所及,至今仍未泯滅。保留至今的雷州十賢祠、真武堂、蘇公亭、寇公亭、萊公井等即爲開疆文化在雷州歷史見证,其文化内涵已融合進雷州文化之中。

  漢代進軍嶺南的伏波將軍路博德和馬援,平息叛亂,使嶺南重歸中央王朝版圖。路伏波行軍經過雷州,師次海南,首置郡縣,在今雷城設合浦郡徐聞縣治,管轄雷州半島。“海康將軍行”即由路伏波駐師而得名。雷州古民謡曰:“曾一行,李一行,八月十五放舡艚;舡艚止,人涌起,牽羊扛酒並擔米。點手指、平平分,水牛仔,赴將軍;將軍上,將軍下,三百娘子放砲仗,……”爲雷州民衆慰勞漢軍將土的盛况。而馬援平定交趾征則征貳叛亂後,還師經雷州,重將合浦郡治移至雷城,並留有“馬路泉”勝迹。始建於西漢雷城伏波祠,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修,即爲紀念兩伏波祠宇,占地1300平方米,内有豐富歷史文物,包括屈大均、王良弼等名人刻題,今爲湛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凴吊參觀者絡繹不絶。

  多元文化的滋潤,雷州大地也人文蒸蒸蔚起,除了流寓人物,當地先賢哲聖,代有其人。至今仍有遺迹,可供瞻仰、旅遊的首推清代陳瑸和陳齊昌,堪爲雷人人才楷模。

  陳瑸(1656-1718),今雷州附城鎮南田村人,進士出身,官至福建巡撫,曾出任臺灣知縣,對促進臺灣民族團結、穩定和發展臺灣經濟作出重大貢獻。陳瑸一生,以秉公執法,清正廉明,惠愛誠民,造福桑梓爲朝野稱頌。與海瑞、邱濬並稱爲嶺南三大清官,其政績、操節對後世影響也很大,對當今廉政建設和推動臺灣回歸有重大意義。其故居和墓尚存,故居爲一棟三合院瓦屋,2005年重修,爲市文物保護單位。

  陳昌齊(1743-1820),今雷州市調風鎮南田村人。進士出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三通館編修,負責《四庫全書》天文、地理類編纂,是清代廣東著名學者之一,被譽爲“廣東治漢學、檏學第一人”。陳昌齊爲官多年,先後任廣西道和河南道監察御史、兵部、刑部給事中、浙江温州兵備道等職,以清正廉明著稱,深爲百姓愛戴。陳昌齊深諳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著作等身,參與阮元主持《廣東通誌》和由他主持《雷州府志》等編修,在政壇、學壇上甚負盛名。陳昌齊墓在龍門鎮金星農場瑞水坡,現保存尚好,原爲海康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5.風俗文化

  通常將自然條件作用形成的爲之風,社會環境引起的謂之俗,風俗爲兩者結合的産物。在熱帶臨海環境、土著俚僚人和漢人先後爲當地居民的主體及其社會經濟生活基礎上形成雷州風俗文化,既保留很多上述俚僚文化基因,又融合了漢文化和海外文化成份,形成有强烈地域特色,在歲時節日、婚嫁、喪葬、飲食、娱樂等方面有充分表現。其中影響較大、擬申報爲非物質文化遺産,具有典型旅遊觀光價值的風俗活動,主要有以下數種:

  51  滚棘床。爲雷州半島流行已久一種媚神儀式,有神秘驚險色彩和“自殘”特徵,由藝人光身在棘床上回來翻滚,但無留下傷迹,表示雷州先民披荆斬棘、挑戰大自然膽識和勇氣。其活動通常在廟會時巡遊舉行,頗具刺激性,爲群衆喜愛。此俗以雷高鎮之雷高村和客路鎮横山村代表。目前已收集有關資料,製作光碟,宣傳推介。

  52  下火海。同爲雷州半島流行已久一種媚神祈福活動,由道士用牙叼燒紅犁鐵,帶領藝人或村民快速踩過柴火燒成火場,並帶火種回家點燈,繼將其踩滅。本項活動旨在考驗參加者接受火的洗禮,祈求一生平安,也有很强刺激性、驚險性和震撼性,通常在元霄節舉行,流行於雷州附城、白沙、北和、南興等鎮,其中以北和鎮洋家村爲代表。

  53  穿令(箭)。爲流行雷州半島一種媚神“忍術”,表演者爲一“神童”,先以一很令箭穿舌,繼以一鐵令箭穿腮,作全村巡遊表演。事畢排除令箭,穿透部位無血迹,觀者難以置信。此俗有巫術與龍、雷崇拜色彩,帶有神秘性、挑戰性,歷爲群衆喜聞樂見。通常在元霄節或雷首公神誕(正月二十八)舉行。現流行於雷州附城、白沙、南興、北和等鎮鄉,其中以北和鎮洋家村爲代表,此俗在當地已流行400多年。此項活動時下雖已得到一定程度保護,但仍面臨失傳風險。

  54  民間舞蹈。雷州人尚武,民風剽悍,發之爲聲,則爲歌;動之爲樂,則爲舞。故民間舞蹈多爲廣場舞、儺舞,通常結合游神開展,有廣泛群衆性和影響,比較有代表性舞蹈爲沈塘人龍舞,烏石蜈蚣舞等。

  人龍舞是一種人體造型舞蹈藝術,由數十人至數百人組成人龍,分龍首、龍身、龍尾。由一壯漢扮“龍珠”爲指揮,配以小男孩爲“龍舌”、“龍眼”、“龍尾”。表演者扎頭巾,身穿短胯龍衣,腿扎綁帶。舞時隊伍摇頭擺尾,左右盤旋,騰舞戲珠,操作自如,蔚爲壯觀。而沈塘人龍舞,還能表演出“雙龍出海”、“二龍戲珠”、“龍騰激浪”、“高塔盤龍”等高難度動作,贏得觀衆陣陣喝彩。人龍舞始創於明嘉靖五年(1526),目的是鎮水妖、除水患、保豐收,具深刻海洋文化意涵。今僅分佈在沈塘鎮沈塘圩,爲當地中秋節傳統狂歡節目。近年該舞蹈參加湛江市、廣東省和全國性表演,獲多種奬項,並被收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已具一定知名度。

  蜈蚣舞由幾十位青壯年集體扮演成百米長蜈蚣隊伍,頭戴草笠,手執一香,頭尾扮演者頭罩小猪籠,中塞浸濕稻草,尾首擺動,狀若蜈蚣,故名。整條蜈蚣用香多達400支。所經之處,香氣四溢,在農曆八月十五、十六日夜間出遊,户户燃爆竹與之呼應,隊伍穿街走巷,最後回到天後宫前結束。近年,蜈蚣舞經過改造、創新,注入現代文化元素。表演隊伍分爲兩雄兩雌和雌雄三種組合形式,即分“蜈蚣公”、“蜈蚣母”,着蜈蚣服飾,使用電子香,舞姿也變得更加形象、逼真、生動,深爲觀衆喜愛。蜈蚣舞産生於烏石港,反映疍民(水上居民)生活和驅邪鎮魔、保障耕海豐收的意望,具海洋文化内涵和風格。現僅保存於烏石港,已有400多年曆史。近年參加湛江、雷州公衆活動,獲得好評,但缺乏進一步基礎研究和深度開發。

  55  雷州音樂。爲與廣東音樂(使用粤方言)、潮州音樂(使用潮州話)、廣東漢樂(使用客家話)齊名地方性音樂,用雷州話演唱,包括吹打樂、小牌、雷劇音樂、古代雅樂、道教和佛教音樂等。歷史悠久,淵源很早,歷代地方文獻有載,在各種風俗活動、紅白喜事、慶典、宗教場所甚爲流行,僅民間吹打樂即有曲目幾十首,雷劇音樂曲牌上百首,道教、佛教音樂曲目各50多首,都各有特定文化内涵和情調,是雷州文化一個最富地域特色組成部分。但過去長期得不到重視,甚至處於湮没狀態,1960年以來被發掘整理,漸漸走向舞臺和其他公共場合,獲得好評,並灌録入CD或DVD,收入有關音樂、藝術書刊,爲群衆認識和欣賞,但作爲文化産品開發,仍須傾注很大努力。

  56  雷劇。雷劇爲以雷州話、雷州歌爲“唱白”的地方劇種,淵源甚早,但定型成熟於清中葉,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是一個區域性很强,風格很突出劇種。其傳統唱詞格律嚴謹,而新編唱詞長短多變,唱與動作並重,舞臺美術重在寫實。内容甚爲廣泛,有愛情、節義、懲姦、功名、忠孝、神話傳説等,已收到現劇本近1000種。全市現有劇團100多個,演員3000多人,每年演出3萬場次,服務人口約800萬,除本市外,輻射廣西、海南部分地區。有關劇目參加過廣東省和全國匯演,出版多種相關述著和音像作品,有些獲全省、全國性奬項,雷州2008年獲國家“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惜迄今僅限於舞臺或其他場合演出,作爲旅遊專場上演,仍付闕如。

  6.紅土文化

  雷州半島是我國大陸最大一塊熱帶區域,在乾熱氣候、深色玄武岩臺地發育起來的紅土爲基礎形成的文化景觀,是爲紅土文化,也有其獨特文化開發意義。這一是熱作文化景觀。按土地利用或作物栽培即爲文化最基本含義。雷州建國後建立不少熱作農物,種植橡膠、蓖蔴、胡椒、油棕、波蘿等,呈現大面積熱作景觀,起到生態旅遊作用。如被戲稱爲“波蘿的海”波蘿園,就有旅遊價值和效應。二是稻作文化,雷城外大片灘涂,稱東西洋,經宋代以來圍墾引淡去鹵,已成萬頃良田,爲雷州糧倉。現存始修於宗、明萬曆年間竣成南北堤,全長75公里,設水閘119處,經歷代修膳加固已成爲濱海長城,巋然屹立於雷州灣畔。堤内或青禾如茵或稻浪滚滚,蔚爲大觀,撩起遊人對古人辟草萊,斬荆棘,茹苦含辛開墾出這片肥田沃土的追憶,爲眼前勃發生機和豐收喜悦所陶醉,在雷州半島没有比東西洋更能體現稻作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更爲典範的地區,這也是一項很有開發潜力人文旅遊資源。三是旱作文化。雷州乾旱、缺水,在玄武岩臺地上發育形成坡地、旱地很多,旱糧作物很普遍,是當地人主糧。其中以番薯爲大宗,也不乏名種,如作爲貢品的“白貢薯”,名動京師。雷州番薯種植容易,在旱地上勞作,可四時不斷收穫,且可當場埋烤,另有風味,可供城市的人,尤其青少年、白領階層等體驗農村和農業勞動等利用,很有旅遊開發意義。四是在熱帶紅土視野下,紅色成爲當地主色調,舉凡建築物用材、外觀呈紅色,牛車運輸輾出殷紅道路,以及各種風俗活動、服飾等,都突出以紅爲美的審美情趣和景觀,讓人感到無處不是紅土風情。

  7.名城文化

  1994年,雷州被公佈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全國110個、廣東6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作爲雷州文化薈萃之地和代表,雷州城具有深厚文化積澱和景觀表現,足可供文化旅遊等開發利用。這主要包括以下歷史文化資源。

  71  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雷城有全國、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27處,其中國家級有雷祖祠,省級有城區三元啓秀塔,湛江市級有雷城真武堂、伏波祠、天後宫、海康縣學宫、蘇公亭,附城韶山古戲臺、靖海宫,白沙鎮莫氏宗祠、醫靈堂等。

  雷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雷城内夫人宫、馬路泉、天寧寺、濬元書院、十賢祠、寇公祠、陳清端公(陳瑸)祠、觀察第、陳氏宗祠、關部康皇祠、靈岡廟、三元宫、北門東嶽廟、六祖堂、節孝祠、西湖古廟、真武堂、仙城會館、遂邑賓興祠、徐邑賓興祠、高州會館、雷城大新街、粤海關雷州口部税館舊址,雙溪砲臺、港頭埠、昌明塔、海康烈士陵園、海邑賓興祠、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海南島四十軍指揮部舊址、列聖官。另外,分散在雷城以外各鎮的雷祖廟系列、媽祖宫系列、名人系列、其他祠廟系列、會館系列、城堡、碉樓系列和其他建築物系列,以及古墓葬、新石器時代遺址、革命舊(遺)址等61處。

  這些不同文物保護單位,藴含着無比豐富的政治、經濟、軍事、宗教、倫理、教育、民間信仰、名人、風俗、考古等内容,除了可供科學研究、愛國愛鄉教育價值以外,對旅遊開發也不無意義。

  72 傳統街區。在歷史長河中,雷州城形成和留下展現雷州文化特質和風格的多個傳統街區。包括:雷城始建於明代的大新街。長210、寬3米,青石板路,歷爲百貨、文具、首飾匯集街市,體現清代雷州商貿風情。曲街,爲民國時期騎樓集中商業區,以土特産,風味小喫、民間藝術表演聞名。實際上,據民國《海康縣續志·海康縣城圖》所繪城墻内21坊,都應爲傳統街區。雷州城墻拆於1940年,現仍保留一部分城基和護城河,具有重要傳統街區旅遊開發意義。

  73  整體風貌。由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傳統街區,以及其他文化景觀整合而成的雷城整體風貌,能滿足遊客在最短時間内瀏覽、領略雷州文化魅力,留下深刻印象,爲此保持雷城歷史文化整體風貌,應是雷州旅遊開發最重要方向。

  二、雷州文化旅遊開發現狀及存在問題

  1.開發現狀。雷州歷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可供旅遊開發的潜力甚大。改革開放以來30年,已經營一批文化景點,向遊人開放。這些文化旅遊現狀特點是:

  11  一批獨立文化景點(區)頗具特色,甚至具有唯一性吸引力,享有一定知名度,向遊客展示。這包括雷祖祠、雷祖古廟、雷州市博物館石狗雕像、天寧寺、高山寺、天後宫、伏波祠、西湖十賢祠等,是雷州文化旅遊業支柱,已取得一定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

  12  文化旅遊資源大部分集中在雷州城,已開發景點也以雷州城爲核心展佈。包括雷州西湖、雷祖祠、三元塔公園、雷祖古廟、醫靈堂、陳瑸墓、高山寺、茂膽窑址、天後宫、伏波祠等,搆成雷州最大旅遊區。

  13  雷州城以外文化旅遊景點,孤立、分散、實際上仍處於資源狀態,未達到旅遊開發程度。但絶大部分已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文化内涵和外觀得到保存,成爲進一步開發的基礎。

  14  旅遊景點多沿交通綫(國道、省道)分佈,且相互距離較短,利於遊客扺達旅遊地,節省路途時間。這些景點以雷州城爲中心,搆成2小時旅遊圈,或全市境2天游。

  2.存在問題。基於對本市文化資源認識不足,發掘程度低,投入不足,經濟效益有限,文化資源及優勢尚未轉化爲文化旅遊優勢和經濟優勢。現在這方面存在問題不少,主要包括:

  21  文化資源粗放開發,未能形成爲旅遊品牌,真正走向旅遊市場,産生品牌效應。無論石狗、雷神崇拜、宗教景觀或其他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都處於被動陳列狀態,缺乏深度基礎研究,真正闡發其文化内涵和價值。唯其如此,已有的開發還不是真正意義的旅遊産品,像石狗、雷神崇拜即屬其列,遑論其他文化資源。

  22 文化旅遊資源調查、評價工作欠充分,未深入,資源禀賦家底欠清,妨礙了資源深度開發和推介,也使已有旅遊業未能成爲當地經濟支柱産業。例如作爲名城標誌的城基和護城河即處於荒廢狀態,成爲潰墻敗瓦和臭水溝,令遊人掩鼻而過。又境内極富地方特色和甚有科學研究價值古越語地名的旅遊開發仍屬空白。

  23文化旅遊資源和已有景點缺乏良好整合,彼此之間關係鬆散,旅遊景點、旅遊區、旅遊綫路空間組織、布局紊亂,未能形成旅遊網絡,其經濟和社會效益由此大打折扣。例如雷州城集中了全市文化旅遊資源半數以上,但缺乏科學合理開發和有效組織管理,以致遊人未能感受到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環境、氛圍和魅力,而混同於普通城鎮。

  24  大部分旅遊景點環境質量差,污染嚴重,貶損了景點價值和形象,並將對以後開發産生深遠負面效應。例如雷州城作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各種機動車管理失序,横冲直撞,尾氣熏人,噪音不絶於耳,行人交通安全意識薄弱,極易出現交通事故。而零散鄉鎮景點,更是爲髒亂差包圍,垃圾充斥,污水横流,雜草叢生,一片狼借。

  25  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嚴重不足,不但减少有關旅遊景點的客源,也難以使它們之間形成網絡,産生集聚效應。雷州城文化景點藉助於雷城内現有設施尚可補其不足,至分散各鄉鎮景點,則基本上無相關設施,實際上抽掉旅遊行爲的基礎,達不到旅遊目的。

  26  旅遊管理工作水平偏低,不利於旅遊業正常發展。除市博物館、三元塔公園及一些著名景點有少數或個别管理、講解人員以外,其餘景點多處於遊客自發觀賞狀態,管理人員則限於收取門票,維持治安等功能。這都源於對文化資源缺乏深入瞭解,有關人員功底薄弱,缺乏必要培訓,或囿於經濟利益分配關係所致。

  三、雷州市文化旅遊規劃方向

  基於上述雷州市文化旅遊資源類型、開發現狀及存在問題,結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規劃、雷州名城保護和開發規劃,其文化旅遊發展方向應包括如下數端:

  31  立足特有優勢文化資源,開發特色旅遊文化産品,打造響亮文化旅遊品牌。石狗、雷神、佛教、歷史文化名城應是雷州特色文化旅遊資源,應發揮它們優勢,作爲文化旅遊開發規劃的主要方向和樹立文化品牌要素,相比之下,石狗應爲首選對象。

  32  基於雷州文化資源多集中於雷州城,雷州城又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旅遊開發和布局重心應放在雷州城。一方面,按照雷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要求,另一方面根據名城文化資源禀賦狀况,整合兩者關係,將雷州城開發爲全市乃至整個雷州半島文化旅遊區。

  33  雷州佛教文化在全省、全國佔有很高地位,但時下旅遊開發程度很低,應在進一步摸清其資源特色和空間格局基礎上,營造一條佛教旅遊路綫,打響佛教旅遊品牌。

  34  雷神崇拜在雷州有悠久歷史、豐富内涵和深厚群衆基礎,但旅遊開發僅限於雷祖祠、雷祖廟等瞻仰觀光,資源利用非常有限,效益也欠理想。應將雷神崇拜在科學、神話、藝術、風俗等解讀基礎上,作深度開發,擴展其外延,以雷祖祠爲中心,將鄰近有關雷神崇拜景點,組織成一個雷神文化圈,並與祭雷各項風俗活動相結合,形成雷神文化旅遊市場,開展經常性演出,按雷神崇拜廟會方式規劃相關活動。

  35  雷州作爲海上絲綢之路一個始發港文化旅遊開發。據《漢書·地理志》載,徐聞、合浦爲我國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其中漢代徐聞包括今雷州市轄境,一般認爲雷州也是海上絲綢之路一個始發港,這有不少出土文物、港口遺址、文獻記載等爲憑。海上絲路文化爲雷州文化海洋性主要内涵,享有一定知名度。但基於學術界對《漢書·地理志》徐聞港地望歧見甚多,影響了雷州對絲路文化資源調配進和開發利用,有必要藉助文化資源旅遊開發規劃,重新重視雷州海上絲路相關研究,並將有關成果引入旅遊發展戰略與規劃。

  36  雷州熱帶生態農業文化旅遊規劃。我國大陸最大熱帶生態農業文化區,首推雷州。隨着湛江臨港工業崛起,休閒和觀光旅遊業將進一步發展,雷州將成爲這種旅遊最大基地。基於此,應鋭意經營雷州大面積熱作種植園,東西洋田園風光,風味飲食,以及其他自然景觀的旅遊開發,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以配合和響應港江石化、鋼鐵基地建設,並提供相應後勤、旅遊服務。

  四、雷州文化旅遊對策與措施

  基於上述雷州文化旅遊發展現狀、矛盾和問題,以及相關規劃方向,宜采取以下對策與措施,以達到旅遊業成爲本市一個支柱産業之目的。

  41  擴大雷州文化宣傳,提高雷州城知名度,以廣招睞。廣東歷分廣府、客家、福佬三大亞文化,雷州文化被列入福佬文化範圍。近年,地域文化學者比較了雷州文化與福佬文化主體潮汕文化特質和風格,認爲雷州文化應單獨劃爲一個地域文化類型,與已有三種地域文化並列,這個意見正漸爲學界認同。而本市作爲雷州文化最大地域單元和文化載化,應以雷州文化首府或中心雷城爲旗幟,開展有效宣傳活動,使雷州文化概念及其代表城市雷城爲社會認識、接受,繼而開展文化旅遊規劃和實施。

  42 繼續全面、深入調查,發掘各地文化旅遊資源,作爲市旅遊業基礎。特别是本市積澱深厚俚僚文化,已有研究成果十分單薄,可供開發利用部分並不多。一方面應積極吸收有關學科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繼續深入揭示諸如雷祖、石狗崇拜文化内涵,特别是雷州换鼓、各類風俗活動、古越語地名等尚未知曉和破解文化難題,使之爲文化之旅服務。

  43  進一步論证雷州作爲海上絲綢之路一個始發港定位,整合有關海上絲綢之路文化資源,建立本市絲路文化旅遊路綫,同時與廣東海上絲路文化之旅對接,參與這一項目的捆綁申遺工作。

  44 基於全市旅遊環境普遍存在髒亂差現象,當務之急應全面整治環境,在同行和全省樹立起良好旅遊形象。

  45 構建全市文化旅遊路綫,並與自然資源旅遊開發相結合,形成以雷城爲中心、以207國道爲中軸綫、連接各鎮景點的全市旅遊網絡,並參與大湛江和海南旅遊空間體系,成爲其中最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遊單元。

  

  參考文獻:

  1.吴建華:《雷州傳統文化初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

  2.牧野:《雷州文化大觀》,廣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

  3.高誠苗:《雷祖文化活動紀實(資料集)》,(香港)南方人民出版社,2008年。

  4.司徒尚紀:《雷州文化歷史淵源、特質及歷史地位初探》,載司徒尚紀著《泛珠三角與珠江文化》,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6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