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古今資源與東莞鳳崗客僑文化之學術研究發展議

  一

  一代有一代之人材,一地有一地的古今之變。如何發掘其材、變之淵如,歷史真象,文化特質於客觀性,以達資治作用?竊以爲非有本提高學術追求的熱忱,配合實地考察,搜其古今資料,作爲言之有據,分析有本者,始不致單憑熱情而形成“無知無懼,講人自講”於臆言臆斷的自我人文建築願景中。爲此,遂有於圖書館外,赴東莞作鳳崗行,察搜其古今資源,乃據之以成本文,以就正時賢與該地諸村賢達。
  

  二

  東莞鳳崗,昔稱塘瀝洞。〔1〕民國八年(1919)六月初六以黄洞村彭袓紳(1857-1950)聯二十八村鄉紳立“永和約”而建“新墟”, 〔2〕衆乃以“鳳崗”命墟,自是“鳳崗”遂取替塘瀝洞而爲本區域之名,於行區劃分屬第四區,名鳳崗鄉,今則更曰鳳崗鎮,凡村落六十七。〔3〕本鎮於唐宋間已有人民居住於黄洞、雁田、南安,殆宋季以降,即以有河南、山西、粤東等地域各姓氏相繼遷入,成爲中原、客家文化南傳之重地方。一時南來人士,多以溝通南越(原居土人文化)、中原、客家、粤文化,開村築圍,篳路藍縷而開墾荒原爲耕地之責自任。如雁田鄧氏源出鄧國(今河南鄧州市一帶),後經國亡,仕宦爲官,遷徙不一,湖北、四川、江西有之,迄八十六傳漢黻於開寶六年(973)遷至東莞岑田(今香港錦田),長子旭,生符;符生陽布;陽生珪;珪生元英、元禧;布生瑞;瑞生元禎、元亮、元和,五元後裔尊諸曰“都慶堂五大房”。〔4〕元禧卜居福隆,生應星;星生以恒;恒生白石;石生天興;興生廷澗;澗生龍亨,作所,仁亨;所生鬆軒,鎮田,桂軒。鎮田自福隆居月塘,復遷霞郎,〔5〕再遷湴田(今雁田)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世以漢黻爲開粤始祖,鎮田爲雁田始祖。

  在諸姓氏中又可分粤語系、客言係人氏。前者多自江西遷移粤北南雄珠璣巷,復遷播珠江三角洲,再於元明二代徙居鳳崗定居,迄今凡八百年曆史;後者多於唐宋間遷移閩、贛,於元明二代先後遷播嘉應、惠陽等地區,殆明清間復移殖鳳崗,至今五百餘年,小者亦三百年,若油甘埔村張、阮、江氏,若浸校塘劉氏、竹園頭張氏是,〔6〕可謂歷史悠久。二係之移殖,迄今凡一二六姓,分佈於十一個村委會及一個居民委員會與所轄六十一個自然村中,〔7〕户籍人口凡二一,四一六人,另有外來人口爲二八,二一○六人。此乃隨改革開放後,工商投資者與打工族徙入爲新客一係。〔8〕

  諸姓氏之遷入,於開墾之餘,且將其族傳承之傳統文化帶至而發展文教。如鄧氏將傳統文化之本的“忠孝”作爲傳家寶,〔9〕立家訓,以“好讀書,戒嬉游,喜勤儉,禁賭博”,垂誡子孫,勵業之精由於勤爲旨,〔10〕倡尊賢重教,自辦私塾以教育子弟,演至清代凡十餘間,迄民國二十一年(1932) ,隨時需取締私塾,創辦鎮田學校,以供子弟上學,並澤及周鄰他姓。〔11〕

  單以鄧氏一族言,其翰墨流香所毓就,自明至民國,人才輩出,僅鎮田長子常祚一房即出庠生、監生、貢生、禀生、舉人、國學生、進士一一八人,專上生六人,〔12〕中進士鄧輔良(1851-1911)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組織武裝赴錦田支持抗英之侵犯元朗、錦田、大埔等地;五月十七日英軍佔領深圳,又組鄉民於雁田之南望恢嶺修工事、築砲臺擊退英軍之北進。〔13〕他則鄧拔萃(1709-1787)之創纂香書室,撥清溪三峰田産爲鄧氏讀書求學之基金於干隆五十一年(1786),〔14〕該書院面積六○三平方米,爲全鎮最具規模者,嘉慶間名詩人、書法家宋湘(1756-1826)嘗任教於此,〔15〕爲鳳崗教育推展出新氣象。鄧德章(1774-1820)以廣東水師提標前營勞,封昭武都尉。16鄧紹庭(?-1962)之鄙科舉,率先剪髮辮,預辛亥革命,民國二十一年(1932)倡售公田創雁田學校以培育學子。〔17〕鄧邦謨(1889-1980)歷任廣東省審判廳推事、開建諸縣縣長,其子越安畢業於中山大學,留學美國,開創雁田鄧氏留學海外之先河。〔18〕

  諸村各姓據其《族譜》所載或口傳歷史皆重家訓,私塾文教,最早者爲雁田羅氏,演至民初,全鎮五七所,〔19〕中以光緒三十二年(1906)建於塘瀝圩之端風書院,民國二年擴建,更名端風學校;民國十二年(1923)建於竹塘浸校塘村之東朝學校;十八世紀末江屋建華慶書室等着於時。餘則於道光十五年(1835),全鎮籌建慶茹書室於廣州爲該鎮赴省鄉試學子免費入住與讀書備科考之會館;光緒十一年(1885)於東莞城籌建連茹書室以供赴縣參加科舉考試讀書之所。全鎮爲發揚鳳崗文化,特於嘉慶十五年(1810)建立興賢文社,以供文人、學者聚會交流,切磋,大裨本鎮文化與人材之發展。於此興學毓才於耕讀文化中,致全鎮於清代所出人才爲進士一、舉人二、秀才二九人外,〔20〕中各族外仕俊杰亦衆,若油甘埔村張承鳳(1815-1875)以武貢生參加林則徐查禁鴉片、抗英戰争;〔21〕阮奮鵬(?-1920)道光間於安南建“開合大橋”,獲封“邦長”,光緒十六年(1890)回油甘埔建十幢房屋,創學校,資助族子弟出國留學,購置田産捐助困苦親友,獲封資政大夫;〔22〕黄展鵬(?-1920),爲德嶺村人,樂善賑貧,造橋鋪路,創建蘭芬學校,免費辦學之倡行者;〔23〕黄洞村彭祖紳倡建興賢學校、迴龍庵橋、兩渡河橋、鳳崗墟,資助品學兼優之寒門學子,送醫贈藥於貧者,接濟孤寡;〔24〕張兆昌(1890-1952),出身端風書院,赴越南謀生,響應中山先生革命運動,回國參加同盟會,於香港發動華僑支持革命,一九三二年回鄉創辦纂香女子學校,後任香港惠東寶人民救濟委員會會長;〔25〕油甘埔村張嘉裕(1856-1916)以秀才執教兼爲端風小學首任校長;〔26〕專家學者則有張紹衡(1888-1945),油甘埔村人,燕京大學土木工程係學士,嘗爲鄉設計端風學校三層紀念堂,設計仕璘學校,抗日間爲省鮑路局秘書、龍川工務段長;〔27〕黄洞村鄭儒珍(1889-1970),嘗任南咩吡叻光漢學校校長,及回國,出任興賢學校首任校長,一九三一年主編出版文學刊物《晨鐘》,四○至四二年出任寶安龍崗平崗學校校長,於文學、詩詞之學,造詣頗深,〔28〕對推動中國現代文學運動,實有其影響力在;又另有洪全福(1836-1910),爲洪秀全族侄,參加洪楊運動,隨秀全北戰於桂、鄂、皖、蘇、浙諸省,封佐天將、瑛王,同治三年(1864),事敗,遁鳳崗,居黄洞村象嶺山東,後避緝匿迹香港外輪,嘗助中山先生運輸武器,支持革命,尋入洪門,爲衆推爲魁首,光緒二十七年(1901)與謝績泰,李紀堂建大明順天國,被推爲南粤興漢大將軍,翌年十二月抄謀在廣州起義,以事泄而敗;〔29〕抗日人物則有油甘埔村張鴻藻(1914-1940) 、五聯村廖南勝(1924-1942),塘瀝村楊丁桂(1926-1943),竹尾田村賴友來(1924-1944)等人是。〔30〕

  綜上所述,則各姓遷自各地而來,將鳳崗荒凉之地開發爲肥沃耕地,且將中國歷來所重視之傳統文化之旨、家教、私塾、書室、興辦教育就地施展推廣以發展耕讀文化,並漸以共存而溶入本土原有社會中,致産一新文化形態——客僑文化,實開鳳崗文化運動之先河。於是所培養人才,於是建設鄉邦,參與國家政務、戰争、推動文學動運,鳳崗人士無有不預,惟限於史料,世能知之者少,故以爲首務之急,地方卓見之士,應將各姓族譜搜集、各村鄉土志、碑刻編集,或編匯爲書,以供學術研究所需之據,以探索鳳崗傳承開發之緒,與所預諸事業發展之實。則鑒往知來,博古通今,此後自可依先賢已辟方向、精神繼續發展,則鳳崗在文化發上之功能,必更加昭彰。

  三

  中國立國數千年,經歷代無數人之努力創造、推動,各大小民族打成一片而融成一團結晶體——中華民族,且經文化上,政教上,血統上,思想上之各種融和,遂使其萬古常新,尤每經與外族接觸、交流,必以固有豐厚博大之文化接受外族文化之善者而又能加以調和,以創造更新之民族智慧,使外族文化特質,因適當之調和而融合於我國文化中,於是中華民族之發展逐因而擴大茁壯,推陳出新,學術道藝,物質文明,炳然可觀,在全球學術文化,物質文明中,自有其不可否認之價值在。〔31〕

  此種中華文化特點與中華民族每一個人的文化思想、人文建築願景相貫爲一,職是宗族移殖、僑居外國必與之相隨而有所奏效。如粤人、客人之移殖鳳崗,與原居者~南越土人之交融,於保存已有宗族傳統文化外,兼及此域本土文化風俗,於是, 鳳崗一域由原有南越土人文化融匯隨“客僑”移殖而來所屬之中原文化,客家文化,廣州文化,融化發展爲一新文化形態,此新文化,可稱之第一代“客僑文化”。

  據客家學鼻祖羅香林教授研究,客家人有“好動與野心”的特性,男子從肯安閒家居於鄉邦,多欲及時出外,以嘗异地風光,或經營各業,百計以謀在外自立;又有“冒險與進取”特性,〔32〕而粤人何嘗不是如此,此爲鳳崗各姓遷移入住,隨之又有出洋爲華僑、或散移他方者,而尤以華僑特多之故;益以明清之際遷移本鎮入口劇增,耕地不足,隨之以海禁解,出洋發展遂肇其踐於干隆間,始行者爲鳳德嶺獅石厦黄振鵬之赴南洋發展,黄洞田心圍曾氏亦有人往南洋謀生,以此時計之,至今凡二百年。復以道光間英政府批準英屬殖民地牙買加、圭亞那及特立尼達引進中國勞工,且於咸豐九年(1859) 在廣州設立公所,公開招聘華工,於是此鎮中不少因而爲“契約華工”,被“賣猪仔”於海外之東南亞的馬來亞、南美洲蘇裏南、牙買加等地,約滿尚存者,漸以自力更生於開墾種植,經營生意,遂變爲美國、東南亞華僑。晚後又有於清民之際、抗日戰亂、解放前後經廣九鐵路往香港謀生,或經香港出洋,或澳門,臺灣。迄今鳳崗華僑達三一,六一○人,分佈世界五大洲近四十個國家與地區,〔33〕其人數較該鎮户籍人口爲二倍,實爲“客僑”世界中之最,堪稱客僑之鄉第一。

  華僑輒因其“勤勞與潔净”、“儉檏與質直”之特性,〔34〕與愛國愛鄉心,必將所蓄資金作出僑匯以瞻養家庭於常年,因應大義捐獻於特别時刻,若捐助重建迴龍庵、書室學校,捐款助中山革命、抗日等運動,又建墟市、修公路、建橋,復捐物,捐資於鄉邦,投資辦實業。〔35〕職是,西方思想、經管制度等文化遂隨華僑而東來,不少爲華僑以我中華文化於海外,復使與之溶化,改良調和而昭顯於鳳崗,其中當以碉樓砲臺合一之建築爲最具體之表現。

  衣錦還鄉,經濟有成,回裏建房買地,光宗耀祖爲人的水源木本之心,故華僑輒因此携或僑匯款返鄉建屋起樓,所建者爲排屋,所起樓者爲碉樓,亦有捐助建學校兼蓋碉樓,皆有防禦功能及中外文化交流之迹在。

  碉樓,一種砲樓,乃以中國傳統陣營或邊防瞭望臺、樓,長城敵臺,客家土樓與西方砲臺等防禦建築融爲新建築物,其風格涵中西文化,皆華僑回鄉或匯款所建,多築於清末民初,凡一六○多座,後以自然灾害毁壞與拆建,〔36〕現存雁田村一座、油甘埔村一九座、官井頭村八座、鳳德嶺村一○座、塘瀝一四座、黄洞村一五座、三聯村一六座、五聯村六座、竹塘村一七座、天堂圍村九座、竹尾田村三座,鳳崗居委一座,僅一二○座,《東莞市第三次全國文物善查成果圖册·鳳崗篇》所載圖,據數爲一二一座,此當毁塌與調查時异之故所然。每座占地爲二五至五四平方米之間,一般高爲三至九層,樓層高三米。樓墻多以石灰,黏土,沙石夯實,堅固無比。所有砲樓多與一或二棟排屋相連,組成一完整防禦體系。砲樓平面爲長方形.四面墻體於每層皆開内大外小之槍式窗,另分佈横式或竪式槍眼,頂層設有壁龕式銃鬥,鬥上有槍眼,别置一堆拳大石磈與大鼓一面,以備示警及抛擊賊侵犯時之用。每樓多冠以主人名字,若文鬱、仁清、明昌、廣生、漢彰、仁芳(ying fong)、文茂、九華、鬆元、錦發、本昌、玉明、傳芳、觀合樓是,中以忠義堂樓,永昇樓、紅星樓,觀合樓最具代表性。〔37〕

  觀合樓,位於黄洞榕樹厦村,坐北向南,由一座碉樓二棟排屋搆成,以鋼筋水泥三合土夯築結構,砲樓長五米,寬四.二米,占地面積二一平方米,墻厚○.八米,高八層凡二三.四米,建築面積一六八平方米,每層開麻石方窗與槍眼;第七層建有圍欄,欄上築有圖案,美輪美焕;第八層爲頂層,高三.五米,由四根圓柱,由根棋樑組構爲立方體,形成樓體巍峨挻拔,氣勢宏偉。頂層正面有鷹銜花藍灰塑裝飾,其他三面設有銃鬥。上裝置避雷設備,底層與二棟排層相連,搆成一防禦整體系統。二棟排屋分别爲坐東南朝西北,與坐東北朝西南,檐墻灰塑,彩描豐富,精美别致,裝飾藝術别具風格。此樓屋建於民國十六年(1927)春,爲該村南洋華僑蔡觀合所建,所有圖則,建築材料皆由海外輸入。〔38〕蔡氏字應參,清季赴南洋,以種植橡膠致富,回鄉購地建房,辦學興教育,原擬築屋四十,碉樓二,後逼於時勢,僅築一樓八房,〔39〕然其建築特色則爲本鎮唯一全鋼筋水泥結構者。

  華僑捐獻所建砲樓,最早爲道光五年(1825)三聯排沙圍村興辦私塾——“斯論學校”所築翠林堂砲樓,此乃爲加强學校防禦所然。樓爲坐北朝南,平面爲長方形,面寬五米、進深七米,高五層一五米,爲三合土夯築。每層有麻石方窗,窗側有槍眼,頂層西北角、東南角有銃鬥,銃鬥與天臺女墻上開槍眼,女墻裝飾黑色帶,頂層正面書“翠林堂”,有雙蝙蝠灰塑吐色。〔40〕

  忠義堂樓爲砲樓之最早者之一,建於光緒二十年(1898);漢彰樓則爲最具西洋風格,樓高八層者,建於清末民初;永昇樓樓高九層,則爲全鎮最高之碉樓,今拆存其半。

  排屋,指客家族群自遷入鳳崗,雖爲鳳崗之“新客僑”,然其聚居所建房屋,却能將客家傳統文化之型狀——圓型土樓、圍龍屋,博合廣府文化,海洋文化調和,更新爲呈平房横排結構,一變爲外觀視野寬擴,内聯諸屋,進而連通方型碉樓。其更新,既與客僑遷殖文化、及華僑之於南洋、歐美、香港文化,與現居地文化有互溶共存關係所形成之新文化表現,於各姓各村所需生存空間,包容共存於同一地域社會中,則此種創新文化,堪稱“客僑文化”第二代。排屋中,以天堂圍舊圍村、黄洞客家村落、黄洞新圍場客家排屋、油甘埔江屋村客家建築群爲個中表表者。〔41〕

  天堂圍舊圍村,位於該村中部,坐西向東,東臨忠義堂碉堡,西依該圍會堂,南毗興業路,北接“三界公廟”,建於明代萬曆間(1597-1619),占地面積三,二三六平方米,建築面積二,六七七平方米,共有房屋一四○間,外有四方形圍墻,没有北,東門出入,内置通東西走向之巷道,長五一米,寬一.六米,將南北兩邊村屋分隔,南北兩邊各建七排房屋,每排六間,共八二間。每排房屋形成南北走向小,寬一.五米,長一八米,共有巷一七條。屋村四周亦建屋,門口皆朝内,共六○餘間,遂將舊圍圍住。其建築模式多釆中國傳統方法,惟北門、東門之門的上方,左、右兩邊各設槍眼。〔42〕

  黄洞客家村落,包括兩排圍、田心圍、洪屋圍等村落,始於南宋立村,明清二代繼有遷入。清季民初,村民多赴海外謀生,有所成就多僑匯返鄉建屋。此等村落皆依水而建,屋平排呈“非”字,致村巷規劃布局整齊有序,民居碉樓錯落有致、具有地方文代特色與西方文化影響之特徵,爲研究客家建築文化與華僑文化之“客僑文化”之典型標本。〔43〕

  油甘埔江屋村客家建築群,始建於清末,民國二十三年形成規模,占地面積一萬平方米,建築面積六○○○平方米,東西兩邊各有八排房屋、三座砲樓。村坐北朝南,主巷長八○米,寬二.五六米,將民居分爲東西兩邊,西部九排九五間房,東部八排六八間房;前後兩排房屋之間另各有一寬一八米、長四○米之小巷,形“非”形結構,形成一防禦完整體系。每屋四周之屋檐下與室内之上墻繪或浮山水、花鳥、人物、詩詞,〔44〕畫中並有洋樓、火船、蝙蝠,〔45〕既現傳統文化、又含華僑新思想所在,則“客僑文化”於此又有可窺一二。

  四

  鳳崗壤地雖少,然其歷代遷來族群,粤、客係皆有,然其來也,於本地土人言,其等皆屬“客僑”,其等所帶來開墾、築圍立村、風俗、文教與融入本地社會文化中所更新之文化,即可定位爲“客僑文化”,何况其等定居後,其嗣又有大量出洋爲華僑,華僑將香港中西文化交流成果, 或南洋,西方文化帶來融入已有“客僑文化”中,更使文化充實。待近世開放政策,華僑來國投資外,外商來辦實業。外地工友之涌入工作者達四十萬,其等亦爲本地之“新客僑”,所帶來之文化,尤其經商管理,企業現代文化,辦廠之科學技術等,與學校之因華僑捐助而擴大,是此等能融入此地社會固有發展爲新取向,新民思,新動力資源,則此種新文化,何嘗不可稱爲“客僑文化”第三代。此文化既於轉移世運於本鎮,亦有其深廣所在,政府有關政策應與此相配合,則本鎮自當日新而日新又日新。

  就學術文化研究言,族群遷移,必有其時代所然,或族内問題;待至本鎮,其如何選地開荒,如何建屋以存内重宗族及傳承其文化,如何發展文教,使子嗣族人向外創功業耀祖?則其子嗣如何成材在服務國家社會,華僑如何形成?其出洋海外以何國爲主,如何生活,其僑匯作用何在?如何建祠買屋?其築砲樓之經過,屋樓設砲作,置統鬥、槍眼防禦何因?所出人材與華僑於國族發展有何貢獻?在在於學術關係甚巨。而本鎮尚存不少有碑刻、古文物,在在亦有待有心人將之結集,以供研究本鎮之發展淵源及史實,以供今當政者之參考。

  現代科學先進國家,特重發明與崇尚實证精神,但崇尚科學研究,非僅爲發展商業而已。而今海外文化,包括有商業、金融經管、宗教、科學技術等携手並進,適爲人類理智與仁愛熱情之互爲發展。而中國之傳統學術,其根本精神與道統所在,亦爲情理雙溶,與道器並進,其義藴亦與使理智與仁愛互爲發展及融和並進者,原本相通,此亦爲“客僑文化”中義藴所在之旨。試能就此相通思想爲之深入研究,綜合發揚,則精神與發明,必能立爲條件,相得益彰。要之,鳳崗雖爲東莞一陬之地,然其於學術文化關係却大,其固有及演衍而成之“客僑文化”,有其在過去相當發煌之成績,可謂古今資源有其可觀者,現在若能發展其優良特性,本由時代所需而加以研究,刷新政策相配合,使之爲時代所賦予之任務,以“客僑文化”爲主軸,以發展本鎮文化,其結果必有更大發展,爲現在發展推出新步閥,則其必然之發展,且在東莞市、而廣東、而全國,而全世界文化發展上,亦有其可期遠景之來,則其人文建築願景亦可待矣。

  注釋:

  〔1〕

  任焕林:《鳳崗歷史博物館》(海口:南方出版社,二○○八年),頁3

  〔2〕考察鳳崗訪得,尤以得宣傳辦馮瓊輝主任,林漢筠先生,周鎮明先生,《歷史博物館》,與張飛雁、江素華先生等之助,及提供東莞市《鳳崗鎮志》稿,《油甘埔村志》等與東莞《雁田鄧氏族譜》、《竹園頭張氏族譜》、《浸校塘劉氏族譜》、東莞與鳳崗油柑埔村《江氏族譜》,《鳳崗歷史博物館》手册,《鳳崗文物與碉樓》、《東莞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圖册·鳳崗篇》等資料爲重要,特此鳴謝!

  〔3〕東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東莞市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五年),頁78,<民國時期區劃>;頁9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行政區劃·一九八七年各鎮(區)管轄管理區及自然村>。

  按:殆二○○五年,行政區劃有所更改,村落僅六一。

  〔4〕鄧創業、永壽:《續修師儉堂家譜》(一作《鄧氏族譜》、《香港新界鄧總族譜》。民國五十五年立),頁28-30,〈宋進士承務郎陽春縣令協祖墓碑文記〉;頁33-35,〈鼎建鄧氏大宗祠碑記〉;頁37-38,〈五房叙本末事宜紀略〉;頁38-39,〈東莞城都慶堂五大房同派宗祠重修碑記〉;頁64-77〈商朝統系〉;頁78-86,〈我粵一世〉至〈七世〉。雁田鄧氏族譜編寫絸編;東莞《雁田鄧氏族譜》(東莞鳳崗;該組,二○○三年),頁12-15,〈鄧國史略〉;頁16-21,〈東漢鼎盛〉;頁24-26,〈花開南學〉。

  〔5〕同上注,頁37-39,〈世系簡表〉文九二世至九九世。

  〔6〕任焕林:《鳳崗歷史博物館》,頁3-4。油甘埔村編纂委員會編:《油甘埔村志》(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二○○六年),頁210-213。東莞鳳崗竹塘浸校塘劉氏族譜編委會:《浸校塘劉氏族譜》(該會,二○○六年),頁80-81。東莞鳳崗竹塘竹園頭張氏族譜編委會:《竹園頭張氏族譜》(該會,二○○五年),頁1-2,〈序〉。

  〔7〕今,指二○○五年新制。訪問所知,並獲見:任焕林、馮瓊輝、朱國和、鄧岳良、何運騰、温美暖、鐘倬良、周光林等;東莞市《鳳崗鎮志》稿(《東莞市鳳崗鎮志》編纂委員會編,二○○九年), 頁6-14;一編〈建置〉第三章〈行政區劃〉第三節〈中華人民共和國〉;頁6-24,第四章〈行政村〉。

  〔8〕同上,頁34-35頁40-41。

  〔9〕東莞《雁田鄧氏族譜》,頁69-71,〈忠孝傳家〉。

  〔10〕鄧永壽等:《續修師儉堂家譜》,頁12-13,〈家訓〉。

  〔11〕同注9,頁72,〈尊賢重教〉。

  〔12〕同注9,頁74-77,〈雁田鄧族解放前科舉從政先公一覽表〉。

  〔13〕任焕林等:東莞市《鳳崗鎮志》稿,頁595,第二十四編〈人物·先賢傳·鄧輔良〉。任焕光:《鳳崗歷史博物館》,頁55-57,〈抗英鬥争〉。

  〔14〕東莞市《鳳崗鎮志》稿,頁593,〈先賢傳·鄧拔萃〉。

  〔15〕《鳳崗歷史博物館》,頁36,〈纂香書室〉。

  〔16〕同注14,頁593,〈先賢傳·鄧德章〉。

  〔17〕同上,頁595-596,〈先賢傳·鄧紹庭〉。

  〔18〕同上,頁596-597,〈先賢傳·鄧邦謨〉。東莞《雁田鄧氏族譜》,頁73。

  〔19〕19 同注14,頁346,〈私塾〉。

  〔20〕《鳳崗歷史博物館》,頁17-18;頁37-39。同上注19,頁346-348;頁481-485。《油甘埔村志》,頁167。 

  〔21〕同注18,頁593-594, 〈張承鳳〉。

  〔22〕同注18,頁595, 〈阮奮鵬〉。

  〔23〕同注18,頁596, 〈黃展鵬〉。

  〔24〕同注18,頁596, 〈彭祖紳〉。

  〔25〕同注18,頁596, 〈張兆昌〉。

  〔26〕同注18,頁564, 〈張嘉裕〉。

  〔27〕同注18,頁589, 〈張紹衡〉。

  〔28〕同注18,頁589, 〈鄭儒珍〉。

  〔29〕同注18,頁594, 〈洪全福〉。

  〔30〕同注18,頁597, 〈其他人物傳〉。

  〔31〕馬楚堅: 〈中國歷史之特點〉(香港《文史學報》第九期,頁64-71。珠海文史學會編,一九七二年)。

  〔32〕羅香林師:《客家研究道論》(臺北:集文書局,一九七五年景印一九三三年廣州初版),頁244-247, 〈客家的特性〉其四,其五。 

  〔33〕東莞市《鳳崗鎮志》稿,頁296-301,〈華僑〉。《鳳崗歷史博物館》,頁23-25,〈旅居海外〉。趙令揚、李鍔編:《海外華人史資料選編》(香港大學中文系,一九九四年),卷首,〈序〉,及參見全書相關文件。

  〔34〕羅香林師:《各家研究道論》.頁243,頁246。

  〔35〕同注33,頁302-306。 

  〔36〕任焕林:《鳳崗歷史博物館》,頁34, 〈碉樓〉。文物調查組:《鳳崗文物與碉樓》(二○○七年)。《東莞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圖册。鳳崗編》。

  〔37〕同注33,頁486-488,〈碉樓〉。

  〔38〕同上注,頁488,〈合觀樓〉。鳳崗鎮第三次文物普查領道小組編:《東莞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圖冊·鳳崗篇》(東莞鳳崗:該組,二○○八年),頁30。

  〔39〕 訪知。

  〔40〕同注38,《鳳崗編》,頁40。

  〔41〕同上注40,《鳳崗編》。

  〔42〕同注33,頁488。

  〔43〕同注40,《鳳崗編》,頁25。

  〔44〕同注33,頁489。同注40,《鳳崗編》,頁63。

  〔45〕訪得。

  (馬楚堅:香港大學、河北工程大學教授、世界馬氏資料研究中心研究員;江裕英:江萬裏研究學會副會長;賴志成,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講師。)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