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南國的東莞依然温暖宜人。由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東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和鳳崗鎮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首届客僑文化論壇”,2009年12月11日在廣東東莞鳳崗鎮舉行。感謝主辦單位的盛情邀請,讓我第一次來到東莞鳳崗鎮,出席這次客僑文化的盛會,給了我一次瞭解和學習鳳崗的機會。鳳崗是個好地方,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改革開放之後,鳳崗鎮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富裕了,特别是,這裏有比較豐富的客家文化和僑鄉文化資源,而且保存較好,因此,鳳崗鎮提出建設打造“客僑文化之鄉”的發展定位,是有一定根據的。作爲從圍龍屋裏走出來的客家人,來到這有着濃郁客家風情和豐富民居民俗的地方,我感到格外親切。初來乍到,未能作深入的調查瞭解,僅就如何繼承客僑傳統,促進鳳崗建設發展,提出一些粗淺的看法,就教於諸位專家學者。
小平同志説過,我們要在大幅度提高社會生産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對於一個地區、一個城鎮來説,也是如此。社會主義現代化,應該有繁榮的經濟,也應有繁榮的文化。一個地區的現代化,不只是工業發展,經濟繁榮,還要着眼於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提高生活質量,追求人口、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文化,特别是建設先進文化,發揮其重要作用,是建設“客僑文化之鄉”的出發點和指道思想。
什麽叫“客僑文化之鄉”?我的理解,通俗地説,就是既保持客家人文傳統,又具有僑鄉特色的地方。有的專家認爲,客僑文化是一個新的現代文化課題,有待各方面的專家學者進行科學深入地探索和研究,通過交流切磋,加强理解,增進共識。
我們知道,客家人的祖先,自秦漢以來,從中原向南遷徙,幾經輾轉,長期實踐,逐步形成了“崇文重教、勤勞刻苦、開拓進取、敬業奉獻”的客家優良傳統。這是客家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應該珍惜這些優良傳統,并且將其發揚光大。據史料記載,早在唐朝元和元年(公元806年),鄧氏先民就從河南南陽經江西吉水,再經粤北進入鳳崗鎮雁田村,此後,宋、元、明、清各朝,相繼有諸多姓氏遷入該鎮各村定居。
客家優良傳統内涵豐富,涉及面廣,這裏僅就繼承崇文重教傳統談些個人的看法。崇尚文化,重視教育,是客家地區人才輩出、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鳳崗人歷來重視農耕文化,具有重教興學的傳統。據歷史資料,從清朝中期到末期,鳳崗出進士1人,文武舉人各1人,文武秀才共29人。民國初期,各村辦私塾、書院共57間。解放後,鳳崗教育事業有了更快發展,曾先後獲得東莞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廣東教育强鎮”等榮譽稱號。2007年,被評爲東莞市文化建設先進鎮。僅這一年,昇大專以上學生就有324人。鳳崗出了個中國象棋特級大師楊官璘,被譽爲“象棋之鄉”,在中國象棋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光輝記録。象棋活動成了鳳崗人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是培養人才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重要途徑。這裏指的素質,主要是科學文化知識和道德水平。没有發達的教育事業,人才從何而來,素質如何提高。豐富的客家文化資源,是建設新鳳崗取之不盡的精神寶庫。我相信,發揚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一定會在鳳崗結出豐碩的果實。
隨着經濟的發展,鳳崗現有近40萬的外來人口,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從四面八方投身到鳳崗的建設中來,他們不僅是一支勞動大軍,同時也是新時期鳳崗人的組成部分。“移民不分先後,客屬新老一家”。鳳崗人以包容的心態接受了他們,把他們當做“自家人”,稱爲“新客家”,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客家文化本質上就是移民文化。這些外來人員原來大部分不一定是客家人,但他們來到鳳崗這個客家地區後,將逐步瞭解客家文化,接受一些客家的生活風俗,經過長期努力,將逐步融入到鳳崗人的隊伍中來。鳳崗鎮有關部門對於這些外來人員,除了經濟上的基本生活保障外,還要在文化生活、技術培訓、道德教育等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讓他們安下心來,樂意爲鳳崗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共同爲鳳崗的發展努力。這樣,不僅有利於提高勞動積極性,也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長治久安。這正是弘揚客僑文化,共建客僑文化之鄉的意義所在。
從清朝嘉慶年間開始,鳳崗就陸續有人出洋謀生,開創了鳳崗地區向海外移民的先例。一百多年來,一代一代的鳳崗兒女,用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在海外歷盡艱辛,站穩脚跟,在困難條件下逐步生存和發展起來。如今,鳳崗人的足迹已遍及全世界36個國家和地區,達3萬多人。旅居海外的中華兒女,身居异邦,情係故土,正所謂:悠悠歲月,隔不斷懷念故土絲絲情;漫漫人生,理不清牽掛家鄉縷縷愛。他們雖然在外生活多年,但仍然保持着强烈的赤子之情。盼望祖國早日强大,家鄉更加富裕,是所有海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
改革開放以後,越來越多旅居海外的鳳崗人,懷着對家鄉的深厚感情,回國觀光探親,向鳳崗捐資辦學,建圖書館,興辦公益事業,或投資實業,造福桑梓,發展經濟。海外鄉親的愛國愛鄉精神和實際行動,受到當地政府和群衆的熱情歡迎。顯然,海外僑胞已成爲新時期鳳崗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們希望鳳崗借鑒國内有的僑鄉的經驗,通過舉辦懇親會、建立聯誼機構、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發揚愛國愛鄉精神,加强同海外鄉親的聯繫和溝通,讓他們更多地瞭解鳳崗,認識鳳崗,推動海外各地同家鄉的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携手同心,共創鳳崗繁榮昌盛的美好未來。
和諧社會意味着良好的社會風尚,温馨的人際情感,優美的自然環境,户户安居樂業,家家親情融融。繼承客僑傳統,建設和諧鳳崗,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既要打“客家”牌,也要打好“僑”牌,統籌兼顧,全面安排,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推動鳳崗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我們相信,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通過鳳崗人的不懈努力,建設一個富裕、文明、和諧新鳳崗的宏偉目標,一定能够早日實現。
(王志光:廣東興寧人,人民日報高級編輯)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