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
東莞市,人人皆知。但其屬下的鳳崗鎮,知道的人恐怕就很少了。此前,我對鳳崗鎮及其歷史文化也一無所知。近日,我看了鳳崗鎮人民政府郵來的多種資料,還有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廣東文化組和省珠江文化研究會“關於東莞市鳳崗鎮古今文化的調研報告”後,十分震驚,真没想到鳳崗這個原有常住人口僅2萬餘人的小鄉鎮竟有如此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更没想到這麽一個小鄉鎮竟有120座頗具特色的碉樓較完好地保存下來。這一座座碉樓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很自然地就將它們同我較熟識的世界文化遺産——開平碉樓作一番對比,於是寫作了這篇文章……
二、鳳崗碉樓的特色
有關鳳崗的文獻資料告訴人們:碉樓(鳳崗人習稱“砲樓”)是鳳崗歷史文化的“代表作”,是鳳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僑情和鳳崗人艱苦奮鬥、保家衛國、傳承中華文明的歷史見证。鳳崗碉樓特色鮮明,令人嘆爲觀止。主要表現在:
第一,歷史較悠久
據《鳳崗歷史博物館》一書記載,鳳崗最早的碉樓建於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名爲“忠義堂碉樓”,坐落在天堂圍炸房,樓高5層,約15米。另《東莞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圖册(鳳崗篇)》(以下簡稱鳳崗“文物普查成果圖册”)記載,位於天堂圍村炸房的“玉樹堂樓”,也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由謝姓族人(其堂號叫“玉樹堂”)集體興建。樓高5層,15.5米,爲三合土夯築結構,頂層東北、西南對角建有銃鬥。“忠義堂碉樓”、“玉樹堂碉樓”都建於同一個年份、都同在天堂圍炸房、同是5層高,它們是否同一座碉樓不同的名稱?鳳崗“文化普查成果圖册”記載:三聯村排沙有座“翠林堂碉樓”,係清朝道光五年(1825年)在華僑資助下,村民興辦私塾“斯論學校”時爲加强防禦而建。從行文看,斯論學校先建,翠林堂碉樓後建,它是否也建於1825年,還是在1825年之後?或1898年之後?
雖然存在上述一些疑問,但鳳崗最早的碉樓出現在清朝中後期,則是没有疑問的。這樣算來,至今也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算得上是歷史悠久了。
開平市最早的迎龍碉樓建於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年),距今至少有440多年,比鳳崗碉樓的歷史更加久遠。
第二,數量較多
據稱,新中國成立前,鳳崗曾有160多座碉樓,後因自然灾害破壞和人爲拆毁等,現僅存120座碉樓。數量之多爲東莞市之冠。
開平市共15個鎮,鎮鎮有碉樓,其中有5個鎮的碉樓數超過120座,最多的塘口鎮達536座,最少的長沙鎮有145座。作爲一個小鎮,鳳崗鎮的碉樓雖然比不上開平市這幾個鎮,但其密集度不亞於開平市。
第三,分布較平衡
鳳崗鎮共有12個村委會、居委會,都有碉樓,共120座,分佈相對比較平衡:
開平市塘口鎮自力村共有15座碉樓,爲開平之最,但比不上鳳崗鎮的油甘浦村(19座)和三聯村(16座)的碉樓多。
第四,類型較單一
鳳崗120座碉樓中,只有黄洞村的觀合樓是唯一的鋼筋水泥結構的碉樓,其餘的碉樓均是三合土夯築結構(即用沙、石灰、黄泥,加黄糖、桔水等混合攪拌建造而成)。類型十分單一。
開平市的碉樓按建築材料分類,有石樓(10座)、磚樓(249座)、夯土樓和鋼筋混凝土樓四種。夯土樓現存100座,僅占碉樓總數(1833座)的5.5%;以混凝土樓最多,共1474座,爲碉樓總數的80.4%。
第五,造型較統一
從外觀看,鳳崗碉樓的造型比較統一,如:①平面均爲長方形,最低2層,最高9層(永昇樓),多爲3—6層,每層高度都是3米;②四面墻體開窗和槍眼,窗户均用麻石砌建,外窄裏寬,利於防守和射擊,槍眼多爲十字形;③頂層(天臺)四周建有護墻,多裝飾黑色帶,也有裝飾紅色帶、黑紅相間、紅白相間、紅黄相間色帶,四角多裝飾黑色如意紋懸魚、魚形、鳥形或蝙蝠形灰塑吐水,以增强美感;④頂層(天臺)正中或四邊中心或對角建有銃鬥(“銃”是舊時一種火器。“銃鬥”是供瞭望、射擊的構建物,類似開平碉樓頂層的“燕子窩”式角樓構建),銃鬥中間有十字形槍眼,銃鬥的造型多爲壁龕式,也有鐘錶型壁龕式,既爲碉樓增加了美感又開闊了防衛的視野,加强了射擊的威力,使賊匪望而生畏;⑤碉樓多有名稱,私人建造的碉樓以樓主的名字命名,村民集資建造的碉樓或稱“大衆樓”,或無名稱;樓名題匾多在頂層正中,書法剛勁,富有藝術感染力。
第六,碉樓與排屋相連接
排屋又稱排屋樓,是客家的傳統民居之一,它成排排列,統一規劃,布局整齊,巷巷相通,四通八達,便於生活和防衛。鳳崗碉樓多與排屋相連接,其布局有左(右)碉樓右(左)排屋、前排屋後碉樓。排屋最少的1間,最多的有10間連接,如竹塘村張碧蘭樓,與民居10間連排,通面寬47米,進深11米,氣勢恢弘;排屋多爲單層,黑色硬山頂,磚木結構,門楣及檐墻綵繪傳統花鳥瑞獸等圖案;也有兩層騎樓式民居,造型西式,有立柱、拱劵、陽臺等;碉樓與排屋相通,有木梯從底層通往頂層;有的碉樓與排屋、門樓、圍墻組成院落式布局,多爲富家人所建造。開平碉樓多建在村子的兩頭或後面,極少與民居相接。
第七,中西合璧
鳳崗鎮華僑分佈在世界上36個國家和地區。受西方國家建築文化的影響,鳳崗碉樓也融入了西方國家的一些建築元素,如塘瀝倫昌泰樓,二三層建有西式陽臺,分别以兩根仿西方混凝土立柱支撑,山花及女兒墻呈曲綫型,莊重典雅。塘瀝的六桂頭碉樓、黄才樓,三聯的禄晋樓、耀芳樓、洋稠尾古樓嶺碉樓,五聯的錦泰樓,竹塘的仁芳樓、張潤玉樓、張碧蘭樓等,頂層的裝飾也很華麗,四角或正面有立柱,有巴洛克式山花、拱劵形窗楣等。鳳崗最具西洋風格的碉樓是漢彰樓,位於鳳崗鎮原華僑中學内,由華僑黄漢彰建造,高5層,樓頂四角有立柱,山花裝飾花籃等灰塑,樓右側的民居高二層,二樓拱劵廊柱,樓頂有圍墻、上有寶塔形構件,西方建築藝術風格很鮮明。
從總體看,鳳崗碉樓是“土”中有“洋”,也是下身“穿”唐裝,上身“着”西裝,但“土”氣更重,同爲數衆多、“洋”氣十足的開平碉樓相比,要遜色得多。
三、鳳崗碉樓的價值
鳳崗碉樓在建造的歷史年代(清末民初)、動因(防賊匪)、建築藝術(中西合璧)、環境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等方面,同開平碉樓有很多相似之處,因而,其歷史、文化和建築藝術的價值也有很多是相同的。
首先,鳳崗碉樓以物化形式真實地記録了清末至民國年間鳳崗地區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人民生活狀况,成爲中國近代社會歷史轉型時期的又一見证。
1840年鴉片戰争後,西方殖民國家對中國的入侵日益加深,古老的中國社會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演變;與此同時,中國的傳統文化也開始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衝擊,國内一些沿海開放城市出現了不少由西方人建造的“洋”建築;廣東僑鄉也出現了由華僑按西方風格建造的“洋樓”,開平碉樓、鳳崗碉樓就是明证。
鳳崗碉樓大多數建於清末民國初、尤以上個世紀10-20年代最多,因爲在這個歷史時期,清廷龢民國政府腐敗無能,只顧魚肉百姓,不顧百姓的生命財産安全,致匪患猖獗。百姓唯有建碉樓實行自保。華僑的匯款(僑匯)爲碉樓建造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证。碉樓便成爲晚清至民國時期中華民族灾難歷史的見证,是後人解讀這段歷史的重要活資料。
其次,鳳崗碉樓及排屋構建是客家文化同華僑文化相融合的成果,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産物。
據史料記載,鳳崗人的始祖原居住在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區。其中廣州話語系人遷入較早,他們多從江西遷到粤北南雄珠璣巷,再遷至珠江三角洲一帶,於元明兩朝遷入鳳崗立村,至今有近800年的歷史。客家話語系人,多在唐宋兩朝遷到福建和江西,於元明兩朝遷至梅縣、惠陽地區,明末清初再遷入鳳崗立村定居,至今也有500多年的歷史。建於元末明初的黄洞村迴龍庵,至今尚存碑文,記述了鳳崗人在這裏繁衍發展的情况,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鳳崗人出洋謀生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朝嘉慶年間(1796—1820年),他們以契約華工(俗稱“猪仔華工”)身份,先是賣到東南亞地區的馬來亞(今馬來西亞)等地,從事開採錫礦、種植橡膠等勞役;以後,不少鳳崗人被販運到南美洲的蘇裏南、加勒比海地區的牙買加等地,在種植園裏勞役,一些人贖得自由身後,轉而經商,逐步富裕起來。經過一二百年的歷史滄桑,今日鳳崗華僑旅居世界的36個國家和地區,華僑15828人,港澳臺同胞15782人,合計旅外鄉親31610人,比鳳崗人口21182人(2006年統計)還要多。鳳崗華僑在僑居國生活時間長了,他們對包括建築藝術在内的西方國家先進文化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將之傳入家鄉。古希臘的柱廊、古羅馬的拱劵、西班牙式陽臺、歐洲巴洛克山花裝飾等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建築便自然地融入當地文化中,出現了中西合璧式的碉樓建築,成爲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産物,並爲研究華僑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鳳崗碉樓及排屋構建,既與開平等廣府民係地區的碉樓及民居不同,也與梅州及福建永定等客家民係地區的圍龍屋、土樓有异,其建築風格獨具一格,是源自中原地區的傳統文化客家文化同華僑傳入的西方文化相融合、相吸收的成果,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内涵,爲嶺南地區所罕見。
再次,鳳崗碉樓與排屋是人與自然和諧生存、協調發展的“範例”。
鳳崗人對居住環境十分講究。距今已有近800年曆史的迴龍庵碑文記述:“以雲繞禪林獅嶺之嶂天生勝迹龍蟠成大地之形”,鳳崗客家民居就是在這樣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建造起來的。至清干隆四十年(1775年),鳳崗已有近40個族姓30多條自然村,數百户客家人,“烟火相連,禾麻互映,游太平之宇耕”,反映了當時鳳崗農耕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爲了傳承儒家的文化思想,營造人文環境,鳳崗人於干隆五十年(1785年),在迴龍庵左側“構堂”建造了“文廟”,説明鳳崗人歷來有重教崇文的優良傳統,十分重視村落人文環境的協調發展。
從現存的鳳崗客家村落群,如黄洞村、黄洞新圍場、油甘浦江屋村的客家排屋建築群,坐北向南,依水而建,規劃有序,布局整齊,碉樓與民居錯落有致,既方便生活,又利於防衛,較好地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符合我國古代哲學家們—貫倡道的“天人合一”的法則,具有重要的典範意義。
四、關於“客僑文化”
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廣東文化組和省珠江文化研究會“關於東莞市鳳崗鎮古今文化的調研報告”中,把鳳崗鎮文化定位爲“客僑文化”,筆者認爲是準確的。這個定位突出了鳳崗鎮古今文化的特色及獨特性。
如前所述,從古至今,鳳崗鎮居民雖有廣府民係與客家民係之分,但均是從北方中原地區的南下移民,且以客家民係移民居多,其民居排屋和碉樓,更多地是客家文化的建築特色,其民俗民風也富有濃厚的客家文化氣息。
鳳崗鎮在海外的華人華僑,主要也是客家民係的後裔,可稱爲“客僑”。“客僑”在世界上的分布較廣泛,由華僑出資建造的碉樓和排屋,很多被融入了西方國家的建築風格,使建築帶上一點“洋”氣,但濃重的客家色彩揮之不去,即“土”中有“洋”,“洋”中有 “土”,“土”氣更重,這“土”氣就是客家文化。所謂客僑文化就是客家文化同華僑文化的結合體。在“客僑文化”中,“客”是文化的主體、本質,“僑”是其文化的補充、點綴。
把鳳崗文化定位爲“客僑文化”,還可以同其他民係,如江門五邑的“僑鄉文化”、梅州的“客家文化”、潮州汕頭的“潮州文化”、河源的“客家古邑文化”等區别開來。用一個新的定位稱謂將鳳崗文化作爲一個新的文化領域去挖掘、去研究,也具有創意和新意。這樣做,既打造了鳳崗文化的獨特品牌,又對廣泛團結海内外客屬及其後裔起到積極的作用,還可以在學術上將客家文化的研究引向深入。
鑒於鳳崗碉樓與排屋(村落)的獨特性以及遺存的完整性,筆者同意黄偉宗教授等專家的建議,東莞市應當把它作爲一項獨特的文化遺産,申報爲市級、省級、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而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筆者建議,申報的名稱要改動,可否采用“鳳崗排屋樓”?這樣的改動至少有兩點好處:一是有新鮮感,避免了與“開平碉樓”的名稱雷同;二是有獨特感,彰顯了鳳崗碉樓(砲樓)的獨特性與唯一性,從而更利於申報工作。
2009年11月28日
(梅偉强:江門市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