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鳳崗客僑文化管見二題

  一、鳳崗客僑——客家之橋

  黄偉宗教授提出“客僑文化”的概念,對鳳崗文化作了準確的定位。客僑者,客家之橋也。爲什麽這麽説?

  先從東莞的民係説起。廣東有三大民係:廣府民係、潮汕民係和客家民係。這三大民係的源頭都是中原的漢人。在不同的歷史年代、尤其是中原動亂時期,如東晋南北朝時期、唐朝末年、宋元之交、明清之交等時期,中原漢人被迫離開家園南遷,由黄河流域進入長江流域再到達珠江流域。由於南遷路綫不同,於是形成不同的民係。廣府民係最初是從湘江進入桂江入粤。這得益於秦始皇時代開挖的靈渠。靈渠也名“湘桂運河”,溝通湘漓兩水,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聯繫起來,故秦漢之後中原地區和嶺南的交通多取道於此。所以早期進入嶺南(包括廣東、廣西)的中原移民就走這條路綫。要從粤西(古代指廣西)進入粤東(古代指廣東)必須經由廣信(現梧州、封開),沿西江到達珠江三角洲。這是廣府人入粤的最早路綫。廣信可能是廣東開發最早的地區,因此廣東歷史上第一個狀元(莫宣卿)就出在封開。有專家説,廣府話(即白話)就發源在廣信,現在西江流域老百姓還是講白話。到了唐朝,曲江出了有名的宰相張九齡,他請旨開闢大庾嶺的梅關古道,使之成爲中原通往嶺南的更便捷的通道,從此經由梅關古道進入嶺南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先在南雄的珠璣巷暫時居留,然後再沿湞水、北江南下,到達珠江三角洲,最終落脚在南(南海)、番(番禺)、順(順德)、東(東莞)、香(香山,即中山)、新(新會)等縣。這六個縣成爲南宋以後中原移民的集中地,是廣府人最典型的聚居區,也是廣府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歷史上出現了許多著名人物,如羅亨信(東莞)、陳獻章(新會)、屈大均(番禺)、康有爲(南海)、樑啓超(新會)等。珠璣巷也就成爲珠三角廣府人朝宗的聖地,而廣府人入粤的初始之地廣信反而聲名不彰。

  潮汕民係,也是漢族的支係,由閩入粤,分佈於潮汕地區、雷州半島和海南部分地區,講潮汕方言。在東莞歷史上有少量的潮汕人落籍,但是未發現潮汕民係聚居的村落。

  客家民係也是漢族的支係,“客家”有“客而家焉”之意。客家人講客家話,他們南下相傳始於西晋末年永嘉南渡,以後在唐末和南宋末年南渡的人增加,主要聚居於閩西、贛南和粤東、粤北等地。進入東莞稍晚,主要聚居於樟木頭、鳳崗、清溪等鎮及大嶺山部分地方。以下列幾個族群爲例:

  1. 樟木頭官倉蔡姓族群,是經由福建粤東西遷而來的例证。蔡姓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叔度,蔡姓發源於姬姓。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弔民伐罪,滅殷商,都鎬京,封諸侯,其弟叔鮮與叔度分封於管、蔡。叔度即蔡姓之始祖,子孫乃以國爲姓,至今三千年,其子孫後代流佈四方。唐末黄巢農民起義,中原動亂,官倉蔡姓的祖宗南遷福建,後又遷到廣東梅州,到明末清初,再遷到東莞樟木頭官倉定居至今。〔1〕

  2. 鳳崗油甘埔張、江、阮三姓同村,譜寫了一段客家人同心協力共同開發的佳話。其中張姓最先到達油甘埔。其先祖自福建上杭縣遷至廣東興寧、五華兩縣,起脈爲一世祖。傳至61世孫張仕璘再遷塘瀝鳳凰開基。其長子朝秀和幼子朝良,看到油甘埔這一片處女地,生長許多油甘籽樹,靠山近河有發展前景,於是開墾定居,故名爲油甘埔村。油甘埔張姓人以朝秀、朝良爲立村一世祖,傳至今13世,大約300多年。故油甘埔立村約在清朝初期。

  江姓先祖原居福建汀州,後移居福建上杭,十九世祖江復東從廣東長樂(今五華縣)移居東莞塘瀝鄉。被認爲油甘埔江氏一世祖的是江復東之孫江華慶,於清朝雍正中期被油甘埔村張氏族人邀請到油甘發展,傳至今12世。

  阮姓始祖居福建上杭縣竹嶺村,第九世祖紹禎的長子雲華,人稱阮大佬,因武藝高强,被油甘埔張姓族人邀請入居,在村裏教青年練習武功,並許配仕璘的一個孫女爲妻。雲華曾參加清政府組織的武術比賽,獲得奬匾。其後裔有一部分去了越南和南洋群島等地謀生,其孫阮雲鵬在越南因建開合大橋,被安南王封爲“邦長”,獲賞逢官高一級的特權杖一根。後回鄉做了較多公益事業,被宣統皇帝誥封“資政大夫”。阮氏以阮雲華爲立村一世。〔2〕

  3. 鳳崗黄洞村鄭氏,是清朝初期應清政府招耕政策而來此定居開墾的例证,屬於南海衛軍籍。據黄洞村《鄭氏族譜》記載:“明末清初,鄭大良、鄭大用、鄭大瓊、鄭大憲由龍崗坪地移居鳳崗黄洞。”這四個人被稱爲黄洞村鄭氏的開業始祖。

  由上述資料可見,客家人發源於中原,晋以後中原動亂族群南遷,逐漸經由福建、江西等省而進入廣東,又再從梅州、興寧等縣進入東莞。在漫長的遷移過程中,形成了以中原文化爲底色、同時富有客家色彩的客家文化,以及以中原漢族語言爲源頭、融合流遷過程各地語言爲特色的客家話。客家人作爲漢族的一個民係,可謂歷萬劫而不滅,具有堅忍不拔、百折不撓、團結奮鬥的禀賦。

  鳳崗客家人普遍遷入時間較晚,多在明末清初時期。由於先來爲主、遲來爲客,當時東莞的埔田和水鄉等平坦、肥沃的土地已有“本地人”即廣府人在耕種生活,没有他們插足之地,因此他們只能選擇山區裏比較平坦、有水源的地方定居下來,聚族而居,或團結幾個姓氏共同居住,以增强力量。

  鳳崗客家人並不因爲定居鳳崗就停止了移民的步伐,他們還要向海外發展。清朝中期以後,政治更加腐敗,經濟愈形凋敝,而與此同時,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已經進入工業化時期,並開始一個到處殖民開墾的時代。鳳崗客家人爲了尋求生存和發展,從清嘉慶年間開始,走出國門,到南洋、到歐美,形成走向世界的一支大軍。初時以“契約華工”爲多,迄今在世界36個國家或地區有鳳崗籍華僑華人、港澳同胞3萬1千多人,是該鎮現有户籍人口的2倍。在這3萬多人的海外華僑、港澳同胞中,涌現了許多杰出的人物,如上述油甘埔村的阮雲鵬,鳳崗歷史博物館陳列的僑界知名人士有張友權、鄧焜、羅貴冲、賴雲英等。他們是僑界領袖、客家精英,共同特點是事業有成、熱愛祖國、熱心公益事業。由此看來,鳳崗實際上已成爲一座橋,是客家人通往世界各地的橋。客家人通過這座橋,先到外國打工,接着定居創業,事業有成之後不忘祖國,回到家鄉建房屋、築碉樓、辦公益,反哺家鄉。同時他們又帶來外國的先進文化和技術,促進了當地的發展和進步。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座橋是客家人走向世界的橋,又是外國先進文化走進中國的橋。

  二、鳳崗排屋樓與客家土樓、開平碉樓的异同

  鳳崗排屋樓包括客家排屋和碉樓,它與客家土樓和開平碉樓同中有异,值得在比較研究中開掘其豐厚的文化内涵。

  客家人的典型民居是客家土樓。客家土樓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大型住宅。以分佈在閩西南的龍岩、永定、南靖、詔安一帶最爲典型。土樓外墻厚而高,外窗高而小,有較强的防禦功能。平面布局分大型院落式和方形或圓形環樓兩種。大型土樓房間多達300餘間,足够一個大家族的居住。

  開平碉樓分佈在廣東省開平市,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根據現存實证,開平碉樓最遲在明代後期(16世紀)已經産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展成爲體現華僑文化、社會生態與傳統文化的獨具特色的建築群。自明朝以來,開平因地處新會、臺山、恩平、新興四縣之間,爲“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會治安混亂;加上河流多,每遇臺風暴雨,洪澇灾害頻發,當地民衆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樓以求自保。 清末民初時期,美國、加拿大等國實施排華政策,海外惡劣的生存環境迫使開平華僑只能將傳宗接代的願望寄託在家鄉。他們把建房、買田、娶親看作在外拼搏的最高人生目標,不斷將自己積蓄的血汗錢寄回開平,從而爲開平碉樓與村落的建設提供了充實的經濟基礎。在匪風熾盛的日子裏,爲防賊患,開平的父老鄉親和華僑們紛紛集資在村中興建碉樓。中西合璧的碉樓在這一時期大量興建。 

  開平碉樓爲多層建築,墻體比普通的民居厚實堅固,窗户比民居開口小,都有鐵栅和窗扇,外設鐵板窗門,墻上開設有射擊孔,具有反擊功能。 開平碉樓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現力,着力運用外國建築中的穹頂、山花、柱式等建築元素,形成了千樓千面的建築式樣。根據上部造型,可以將開平碉樓分爲柱廊式、平臺式、退臺式、懸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種式樣。這些不同的建築造型反映着樓主人的經濟實力、審美情趣和受外來建築文化影響的程度,是開平碉樓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鳳崗的客家排屋樓是客家排屋和客家碉樓的有機結合,和客家土樓和開平碉樓有共同之處,又有明顯的區别。

  先説鳳崗客家排屋,其特點是房屋規劃嚴整,横成排、縱成列,周圍形成一個閉合和獨立的空間,只有一個大門出入。以黄洞村新圍場爲例,該排屋占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依山勢建成前高後低的四排,每排由四座大小、式樣完全一樣的房屋組成,東西長150米,前後縱深50米。排與排、座與座之間以2.8米寬的筆直巷道貫穿起來,形成三縱三横的井字形交通網絡布局,形同軍營。房屋建造就地取材,墻體用沙、石、土和糯米飯、黄糖充分攪和,用夾板夾緊夯實,非常堅固,絲毫不亞於鋼筋水泥建築。門窗少而小,還安裝鐵欄、罩上鐵網。大門有兩層,也堅不可摧。〔3〕

  把鳳崗客家排屋和客家土樓相比較,其相似之處是:(1)都是客家人家族聚居的建築。(2)有相對獨立和封閉的空間,建造堅固,有鮮明的防禦性。這是客家人在南遷過程歷經劫難,在定居的地方不但要應對自然灾害的挑戰,還要防備民係間的争鬥和兵匪盗賊的搶掠,形成很强的防範意識、凝聚意識的反映。(3)建築講究風水文化,注意傳承傳統文化。風水文化體現在房屋的座向、結構等方面。傳統文化體現在布局嚴整、雕樑畫棟、楹聯雕塑等方面。

  鳳崗客家排屋和客家土樓相比較也有不同的地方,主要是:(1)鳳崗客家排屋吸收了嶺南民居建築的一些特點,適應嶺南地區的氣候,房屋不高,建築堅固,不怕臺風暴雨襲擊。(2)鳳崗客家排屋雖然也相對閉合,但開放度比土樓大一些,關起大門自成一個獨立空間,開啓大門也可融進當地社會。

  鳳崗碉樓建造於清末民初,根據有關記載,最早建成的天堂圍村“忠義堂樓”始建於1898年,最晚建成的油甘埔村“來進樓”建於1935年。碉樓地點一般選擇在民居入口處或地形有利處,並與住房相連。碉樓有厚實的墻壁和大門,每層設有觀察和射擊孔,樓頂堆放可供投擲的石塊,底層設有飲用和消防的水池,儼然是一座固若金湯的城堡。在鳳崗客家排屋中矗立一座座高聳的碉樓,儼然是一個個威嚴的哨兵。鳳崗至今保存完好的碉樓有120多座。〔4〕排屋和碉樓結合在一塊,叫做排屋樓,形成鳳崗客家民居的特有風格,是客僑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鳳崗歷史文化的珍貴遺産。

  鳳崗碉樓與開平碉樓有何异同?

  兩者相同之處有:(1)鳳崗碉樓與開平碉樓多數是華僑回鄉建造的産物,是華僑文化遺産。以油甘埔村現有19座碉樓爲例,其建樓主人來自牙買加華僑的有10座,來自馬來西亞華僑的有2座,來自蘇裏南華僑的有1座,來自美國華僑的有1座,來自大溪地華僑的有1座。總計由華僑興建的共有15座,占80%以上。另外4座是由宗族公共出資興建的,其中仍有華僑的捐資。〔5〕(2)兩者建造的背景和功能相似。清末民初時期是鳳崗和開平華僑紛紛回鄉建造碉樓的時期,這個時期正是國内政治動盪、民生凋敝、盗賊蜂起的時期,華僑在國内的家屬安全受到威脅,而在國外的華僑這時候已經具備一定的經濟能力,所以紛紛携資、甚至從國外運回“紅毛泥”(即水泥)等建築材料,回鄉建造碉樓,其功能主要是防備匪盗,既可住人,又可避難,兼有守更放哨、扺禦敵人的作用。(3)在建造風格方面也有相通之處,就是體現中西文化的交融。在開平的碉樓建築中,匯集了外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藝術。古希臘的柱廊、古羅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蘭風格拱券、歐洲城堡構件、葡式建築中的騎樓、文藝復興時期和17世紀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等在開平隨處可見。鳳崗的許多碉樓也有相似之處,一方面,這些碉樓通過命名、裝飾,體現客家人“耕讀爲本”和“孝悌”、“仁愛”等儒家思想;另一方面,又引進外國建築和裝飾風格,如黄洞村的觀合樓,在高聳的中國式碉樓上,裝飾有表現西方文化的各種雕塑、西式的圓穹和樓頂的“皇冠”,成爲一座中西文化合璧的建築杰作。這些中西文化合璧的碉樓群,是華僑主動接受西方建築藝術並與本土建築藝術融合的産物,充分體現了他們面對外國先進文化的自信、開放、包容的心態。

  鳳崗碉樓與開平碉樓也有不同。開平碉樓是廣府民係華僑的産物,矗立於鄉村和曠野之中,不與房屋相連,是相對獨立的建築。鳳崗碉樓是客家華僑回鄉建造的,和客家排屋連接在一起,外部相連,内部相通,是排屋的一部分,體現的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居住文化。總之,排屋樓,作爲客僑文化的杰作和符號,特點鮮明,内涵深厚,經歷時代風雲而彌足珍貴。

  注釋:

  〔1〕見樟木頭官倉蔡姓族譜。

  〔2〕以上資料據《油甘埔村志》,嶺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出版。

  〔3〕内容參考鄭官昌文章:《黄洞客家排屋》,複印件。

  〔4〕〔5〕内容參考馮瓊輝文章:《品味鳳崗碉樓文化》,載鳳崗鎮委宣傳辦編《鳳崗碉樓》一書。

  (林舉英:中共東莞市委黨校、市行政學院教授,《東莞黨校學報》主編)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