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從江屋看客家排屋樓的建築特色

  在鳳崗客家人聚居的地方,隨處可見聳立於排屋之上的碉樓,這種碉樓和排屋相結合的建築物,被有關專家命名爲“排屋樓”,爲鳳崗客家人所獨有,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位於油甘埔的江屋。它是客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珍貴遺産,是客家民居中精彩的代表之作,是客家精神文化凝固的史詩。

  客家民居是客家人在農業文明的基礎上,歷經艱辛的長期遷徙,爲適應新的自然環境而創造出來的,全面體現了客家人的生産技術水平和精神文化面貌。客家人從北到南,千餘年不斷遷徙,最終才尋到落脚生根之地。他們既要在深山野地開荒生産、建造家園,又要與當地土著鬥争、磨合,乃至和諧相處。他們經過長期的顛沛流離,最後在山區定居生活,形成了喫苦耐勞、開拓進取、包容開放、團結奮進的客家精神,敬祖睦宗、重教崇文、誦詩放歌的客家文化。建築是生活和藝術的結晶,是一個民族龢民係的重要標識。那些由客家人建造,用血汗泪水和着泥土沙石夯築起來,雄偉壯麗,傲然挺立,美輪美奂的客家排屋樓,就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的載體,閃耀着燦爛的光芒,有着客家民係獨特的風格。

  一、 以家族爲單位

  我國從周朝時代起,就已形成“宗法制”社會,以血統來維係國家、家族。遠至東漢魏晋時期,由於封建莊園經濟的發展,以血緣爲紐帶的家族式生活狀態逐漸形成。最早的客家人就是從魏晋時期由中原向南遷播,他們基本上都是以一個家族爲整體,到了新的落脚地,自然就聚族而居。所以每處排屋,基本上都是一個姓氏,由開基祖一直往下傳。隨着子孫的繁衍,再按規劃加建。江屋的祖先在擇地定居時,就選擇了可以大規模擴建的地方,並有許多鼓勵族人生育、建房的措施,經過近三百年的不斷擴充,擴展到住房160多間、三座碉樓的規模。 

  二、突出防禦功能

  排屋樓是客家人長期遷徙,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的産物。所謂“逢山必住客”,客家人不僅面臨窮山惡水的自然環境(風雨、猛獸),而且要面對當地兵、匪的欺辱,爲了站穩脚跟,必須以血緣關係團結起來,必須聚族而居,必須建造帶防禦性的排屋。所以就有了排屋,一遇事情,一呼百應。到了上世紀初,正是晚清時期,國家内憂外患,兵連禍結,民不聊生。在這種情况下,在海外打拼的鳳崗客家人,心係故土,把積蓄寄回老家,在排屋旁建起了防禦性能更加堅固的碉樓。江屋的“永昇樓”,建於1917—1920年間,由旅居牙買加的江麗堂兄弟出資修建,以祖父的名字命名。樓占地面積約四十平米,共九層,高三十多米,巍峨聳立,一時成爲鳳崗一帶標誌性建築。墻厚一公尺多,用河沙、韌紅泥加石灰爲原料,(有部分家庭富裕的,還加入糯米漿、蛋清等做粘合物),墻身异常堅固。窗小如砲眼,都用花崗岩爲框,門爲厚重的鐵制,内有大蓄水池,可供百人半月飲用。抗日戰争時期,江姓族人就在此躲過日軍的掃盪。

  三、 講究風水朝向

  在中國傳統文化裏,風水學佔有一席之地。自古以來,人們無論是建房或修墓,都想謀得一塊風水寶地。 客家人在選擇建房地址時,以依山傍水、座北朝南爲最佳,山以秀麗、逶迤者爲吉。前面有平坦的耕地,中間有潺潺的溪流或者池塘,門前有樹木,屋後有山林。從江屋就可以看到,北靠有企牙山、獅嶺,南望梧桐山、梅花尖。這樣的建築,既符合天人合一的儒道理念,也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觀念。

  四、 布局嚴謹功能齊全

  客家排屋樓占地面積一般都在一千平米以上,大的有數千平米,這是爲適應宗族人口發展而形成的。其布局按傳統禮制,以祖祠爲中心,祖祠一般在排屋中軸綫上堂屋的上堂,其他住房依長幼順序排列。江屋所有排屋如“非”字型排列,非常整齊。與單門獨户的民居不同,排屋是集生産、生活、文化、教育和防禦於一身的。有加工農産品的風車、礱、碾、磨等;有公共水井、厠所、庫房、禽畜圈;有學堂、書房、議事廳,功能完備,是農業社會自然經濟的縮影。

  五、内涵豐富自然和諧

  客家排屋十分講究文化氣息,這與客家人知書識禮、重視精神修養的傳統有關。今天我們看到的江屋雖已破敗,但仍可以看到,門楣、窗欞、屋檐、廊柱等位置,有形形色色的繪畫、雕塑、木刻、詩詞楹聯等文學藝術作品,它們玲瓏剔透,生動細膩,歷經如煙歲月,仍傳遞着强烈的藝術感染力,它所昭示的是客家人的人文素質。其中的碉樓部分,由於出資建造者長期生活在海外,受當地建築風格的影響,不免在客家傳統建築的基礎上,摻入了外來的元素。江屋“永昇樓”,整座碉樓的建築精華在樓頂,帶有明顯的歐式建築風格,四面墻呈拱形,四角立有羅馬圓柱,墻體外向有漂亮的圖飾和浮雕,中間部分都有一塊凸出的裝飾物,又巧妙的成爲窗户的蓬蓋。這種被建築設計大師龍炳頤戲稱爲“下身穿唐裝,上身穿西裝”,中西合璧建築模式,是本地碉樓的一大特色,所展示出的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地域環境中形成的獨特的歷史文化景觀。與殖民者强行在我國土地上修建的西洋建築不同,它是僑胞們主動吸收西方建築精華,兼容並蓄的産物。排屋樓建於明山秀水之間,内部舒適通透,外部與山水樹木相融,特色鮮明,外俊内秀,是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觀,中國文化史上的杰作,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結合。

  (周光明:東莞市鳳崗鎮雁田村委會辦公室副主任、 省作家協會會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