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專訪珠江文化研究會理事長洪三泰 只有深愛珠江,才能懂得她的特質

  記者/徐紹娜

  《新快報》2010年6月27日

  珠江文化研究會成立十週年了,一系列的學術成果也終於得以向世人展示。而在成功和喜悦的背後,專家學者們又經歷了怎樣的歷程?日前,珠江文化研究會理事長洪三泰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在談到十年奮斗歷程和成就時,洪三泰用了一句話來概括:“只有深愛珠江,才能有勇氣和毅力去學習、理解她,才能懂得她的文化特質。”

  記者:珠江文化的研究工作千頭萬緒,你們從何入手?

  洪三泰:我會的專家學者一開始就深感到廣東有些重要、獨特的文化被遺忘和曲解了。如徐聞、合浦,《漢書》地理志上明明記載着漢武帝最早從徐聞、合浦開船,開闢了一條最早的海上絲綢之路。但這些史實却未被重視,一般都認爲是宋代才有海上絲綢之路。之後,我會和省參事室、文史館一起,三下徐聞,進行挖掘、考證,並在湛江召開“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南方港”的全國專家研討會,終於發現並論证、確認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在徐聞、合浦,讓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提前了1300年。在此前,會長黄偉宗教授曾與專家研究珠璣巷文化,取得重大突破,進而挖掘出江門市蓬江區良溪村爲“後珠璣巷”。由此,開始了海、陸絲綢之路交接的深入研究,並隨之進行珠江流域的地域文化研究。

  記者:在對珠江文化的深入研究中,你們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怎樣進行梳理?

  洪三泰:我們從時代順序和各個時期文化的突出特徵入手梳理。珠江文化的創始期是先秦時代的“雛形文化”,形成第一高潮期是漢代的“廣信文化”,接着是第一緩衝期,即南北朝的“南域文化”;第二高潮期是唐代的“盛世文化”,接着表現爲第二緩衝期,即唐五代的“南漢文化”;第三高潮期是宋代的“熾熱文化”,接着出現第三緩衝期,即元代的“抗争文化”和“南通文化”;第四高潮期是明代的“耀明文化”,接着見到第四緩衝期,即清代白子“粤學文化”;第五高潮期是近代的“裂變文化”,接着顯示出第五緩衝期,出現當代的“運動文化”;第六高潮是當代新時期的“開放文化”。

  記者:研究中有哪些重大發現?

  洪三泰:10年來,珠江文化研究會全力研究了海洋文化、古道文化、移民文化、華僑華人文化與僑鄉文化、書院文化、器藝文化、宗教文化與民間崇拜文化、民俗文化、异物文化等。在挖掘和研究中,特别重視自然與人文環境合鑄的文化特性。在《中國珠江文化史》中,我們確定珠江文化較鮮明的特性有五個方面:一是海洋性、共時性、領潮性;二是多元性、包容性、開放性;三是重商性、務實性、時效性;四是敏感性、變通性、機緣性;五是平民性、平等性、自在性。領潮争先。

  記者:過程中經歷過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洪三泰:研究中的困難不少。首先,珠江文化歷史悠久,涉及地域廣闊、内容繁雜。我們是以跨學科專家組合調查的辦法,才掌握了比較全面的資料。後來的實地考察調研也是問題重重,除了要與地域專家合作,還要取得各級政府的支持。最終,把專家學者們集合起來,才出了著述。

  記者:作爲理事長,一路走來有些什麽感受?

  洪三泰:最深刻的感受應該是“愛”,珠江是我們古老而又年輕的母親河,只有深愛她才能有勇氣和毅力去學習她,理解她,懂得她的文化特質。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