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鳳崗“客僑文化”星光熠熠

  記者/古偉平 通訊員/徐偉 鳳宣 

  《深圳特區報》2010年7月9日

  東莞鳳崗是在上世紀80年代先富起來的珠江三角洲鄉鎮,是深圳的北大門和後花園,國土面積僅爲8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却超過40萬,外來商客雲集使得鳳崗經濟發展速度遠超文化建設。因客家人遷徙駐居形成且已傳承了逾千年的“客僑文化”,無論是歷史或是現實的文化資源,都甚有特色而深厚豐富。

  記者於日前專程來到鳳崗黄洞村觀合碉樓前,伫立良久,仰望着經歷百年滄桑依然矗立風中的客家碉樓,感慨萬千。一位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座碉樓看上去已顯得灰闇破舊,樓内的木梯有些部分也許已經倒塌。但它歷經百年滄桑,却依舊傲然矗立。他介紹説,因爲當地多數是客家人,所以這些碉樓具有客家的建築特色。碉樓的功能也十分明確,主要是爲了安全防禦。他説,這是祖宗爲我們留下一筆無價的文化遺産。

  人口遷徙奠定“客僑”基韵

  鳳崗僑報朋友與記者談起鳳崗的客僑文化這一話題,特别興奮,他説,鳳崗素有“客家第一珠璣巷”之稱。因古時中原地區戰亂頻發,百姓不堪戰亂之苦南下遷徙避難,而珠璣巷的特殊地理位置注定了其與南下移民的不解之緣。粤北南雄珠璣巷位於古代粤贛交通要道——梅嶺古道要衝,自古爲中原南下移民的必經地和中轉地,故“珠璣巷”已成中原南下移民源的代名詞。歷史記載經珠璣巷南下移民後裔,多數屬廣府民係,而客家民係則多數是從福建、江西經韓江、東江或海岸南遷嶺南。

  記者翻開《鳳崗歷史博物館》一書中史料記録:從古到今,鳳崗鎮居民主要是從北方中原地帶的南下移民。唐朝元和元年(806年)從河南南陽遷江西吉水,再經南雄珠璣巷遷入鳳崗雁田村的鄧氏先祖,是最早遷徙入駐鳳崗的客家先人。此後,從宋朝起始一直到清朝,包括中間經歷的各朝各代,均有諸多不同姓氏的客家人遷入該地各村定居,迄今全鎮共有206個姓氏之多,比經南雄珠璣巷南遷的156個姓氏還多50個。

  僑報朋友告訴記者,客家人口的遷徙及文化融合形成了“客僑文化”基本框架,遷徙的民衆在繁衍生息若干代之後,人口數量壯大及趨於追求謀生,有部分後裔漂洋過海去到海外謀生。從清朝嘉慶年間開始,鳳崗人陸續出洋謀生,清朝咸豐年間,作爲“契約華工”(俗稱“賣猪仔”)遷出海外更多,遍佈世界36個國家和地區,迄今共計31610人,是該鎮現有常住人口的兩倍,而在海外的華人華僑絶大部分爲客家民係的後裔,“客僑”在世界的分佈地之廣、繁衍數量龐大,不僅使得“客家文化”得到傳承與傳播,而且僑鄉將异地文化元素融入“客僑文化”,使這一文化體系更加飽滿。

  日暮西關憶碉樓

  據一位在深圳工作已退休的鳳崗籍老幹部介紹,記載和見证客家民族大遷移的除了躺在博物館的文史資料,剩下的只有經歷百年滄桑依然矗立風中的客家碉樓。在鳳崗8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迄今尚存的清末民初時代的砲樓達120多座,這些砲樓與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産的開平碉樓功能類似,但建築風格傳承了客家“圍龍屋”的結構特色又融合西洋特色,其突出特點就是外觀開闊、内在連通。

  他説,在一千多年前,本想逃避戰亂遷徙南下的客家人,由於當時社會動盪不安,土匪盗賊時常入侵,打家劫舍十分猖獗,客家人爲求自保,依照“圍龍屋”的防禦特性共建有防衛功能的堡壘式碉樓,既可避敵又兼設砲眼可攻擊盗匪,碉樓也稱爲砲樓。鳳崗現存碉樓外形多爲方形,層數普遍在3至9層,存世年代最久遠的是位於天堂圍村的忠義堂樓。忠義堂樓已在風雨中矗立了111年,四方形的樓體看上去依然堅不可摧。

  分佈在鳳崗各村落間的碉樓,年代久遠的爲類似忠義堂樓一樣具有防禦功能的砲樓,還有一部分則是衣錦還鄉的華僑修建的“别墅”。華僑歸建的碉樓與砲樓最直接的區别在於命名不同,客家人後裔移民海外謀生,賺到錢的則會回鄉修建碉樓以光耀門楣,鳳崗現存的碉樓中的紅星樓則是華僑碉樓的典型代表。與紅星樓同齡的還有漢彰樓。另一位當地人也興致勃勃地向記者介紹,在80多年前,漢彰樓是鳳崗數一數二的豪華别墅。因建樓人叫黄漢彰,所以碉樓取名爲漢彰樓,而以樓主人直接命名的碉樓在鳳崗很普遍,這類碉樓的主人大都是分佈在加拿大、荷蘭及法國等地區的客家人後裔。華僑歸建的碉樓與客家人建的砲樓在建築風格上的對比與融合,體現了客家民係的移民進化進程,既有傳統客家風味,又有廣府海外僑風。

  傳承中融入更多“新客家”

  據瞭解,鳳崗原爲常住人口2萬餘人的小鄉村,自從改革開放後涌入外來人口達40萬之多。鳳崗的客家祖先自古有重教興學傳統,很早即興建作爲尊孔尚儒的“文廟”,歷史上曾創辦多家書院、文社、書室、學校。清代嘉慶年間,被皇帝親筆賜題“廣東第一才子”的客屬大書法家宋湘,成名前曾應邀在鳳崗創辦并親筆題寫校名:“纂香書室”,執教多年,迄今墨迹尚存。他在鳳崗任教期間帶頭興文辦教,也帶來一代詩風,使鳳崗自嘉慶年間起,興建“興賢文社”,作爲文化雅集場所,文人學士常在此舞文弄墨,吟詩作對,由此鳳崗自古有詩文風尚,迄今不絶,每年均有各種文藝比賽,筆會不停。

  僑報朋友是位“新客家”人,他向記者介紹,鳳崗新增人口絶大部分是來自南北東西各省區的“打工一族”,還有部分是來自香港、澳門、臺灣和海外的投資客商。新時代涌入的民工人群堪稱“新客家”,意味着“新客家”既在承傳本地客家先祖的傳統文化,又將他們原籍省區的文化傳入,爲鳳崗文化增添新的血液與活力。所以,“客僑文化之鄉”的“客”,也包括“新客家”及其文化,有助於整合古今客僑文化。

  打造“客僑文化”品牌

  鳳崗還是著名象棋大師楊官璘的出生地,自幼在此長大,成名後多次返回故鄉,也因此而使鳳崗人特愛象棋,造就了鳳崗特有的象棋文化氛圍,希望此風長盛不衰,延年連代,作爲鳳崗的一塊永恒文化品牌。其實鳳崗僅是“客僑文化”的一個縮影,東莞市還有些鄉鎮也屬這種文化區域。

  現今,鳳崗著名客僑文化景點有:油甘埔江屋、纂香書室、黄洞觀合樓、迴龍庵碑文、鳳崗歷史博物館和楊官璘象棋廣場。

  日前,鳳崗鎮委書記朱國和表示,鳳崗鎮客僑文化、象棋等文化資源豐富,今後將充分藉助客僑文化,吸引各類資本進入傳統文化産業,通過制定文物保護措施,加大投入,對鎮内“迴龍庵”、“纂香書室”、“興賢文社”、“洪全福故居”及“楊官璘故居”、保存完好的“排屋樓”等進行統籌規劃,重點建設,打造客僑文化旅遊品牌。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