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附:樂昌抗日戰爭時期大事記(節録)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件爆發。日本侵略軍向北平郊區宛平縣盧溝橋發動進攻,中國守軍第二十九軍一部奮起扺抗。全國抗日戰爭開始。8日,中共中央發出通電,號召全國同胞、政府和軍隊團結起來,築起民族統一戰綫的堅固長城,扺抗日本侵略者。
1938年2月,分散在梅花、坪石等地活動的湘粵邊赤色遊擊隊員五六十人,下山集中到坪石坳丘、牛欄沖兩地整訓,由延安派來的八路軍謝忠良等四位軍政教員對遊擊隊進行政治和軍事訓練。湘南特委和宜樂縣工委領導周裏、蕭林、穀子元等給遊擊隊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經過宣傳動員,遊擊隊士氣高昂,在短時間內做好了改編開赴抗日前綫的各種準備。
是年10月10日,日寇飛機對樂昌城進行狂轟濫炸,投下了數十枚炸彈。據不完全統計,縣城被炸毀房屋300多間,其中店鋪100多間,被炸死百姓24人,炸傷89人。人民生命財産遭受重大損失。
10月,在宜樂縣工委領導下,成立宜樂黨支部,支書羅良名,成員有李永生(李達,皈塘村人)、姚志仁等,活動在樂昌坪石和宜章巖泉等地,開展抗日救亡活動。
1940年2月,中共宜樂縣工委書記蕭林被捕犧牲,湘南特委派蔡堅繼任縣工委書記。7月,蔡堅調南洋群島工作,由羅良名接任宜樂縣工委書記。縣工委機關駐地由樂昌坪石遷到宜章栗源堡。
是年冬,國立中山大學從雲南省澄江遷到樂昌縣坪石。中大校部、研究院、先修班和學生貸金審查委員會設於坪石街,文學院設坪石鐵嶺,理學院設坪石塘口,工學院設三星坪,法學院設武陽司(後遷車田壩),醫學院設樂昌縣河南水,師範學院設羅家渡管埠,農學院設宜章栗源堡。在粵北省委領導下,中大共建立8個黨支部,學生開展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
1941年秋,粵北省委青年部在樂昌縣城舉辦一期以中大黨支部負責人爲對象的黨員訓練班,參加學習的黨員約有30人。省委青年部部長陳能興、副部長張江明主持和領導辦班。與此同時,在坪石辦了兩期由文理學院和粵秀中學(文理附中)的黨員參加的訓練班。省委宣傳部長黃康、副部長李殷丹、統戰部長饒彰風、婦女部長朱瑞瑤等在黨員訓練班上講課。
1942年1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在完成搶救困留香港、九龍的愛國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及一些國際友人等事宜後,2月,從九龍經西貢,沿惠州、老隆北上到達樂昌,住在縣城沙堤市(現先鋒街95-98號房屋)。
5月30日,被捕叛變的中共南方工委組織部長郭潛,在韶關引領國民黨特務莊祖芳、李剛等專程到樂昌逮捕廖承志,是晚9時,廖承志被押往韶關。
1944年夏,坪石中大學生黨組織,組織動員200名共産黨員和進步青年學生,參加東江縱隊抗日武裝鬥爭,爲部隊輸送了一批革命知識分子。
1945年1月16日,日本侵略軍進攻坪石,坪石淪爲日軍佔領區。以羅良名爲首的宜樂縣工委,領導宜樂抗日遊擊自衛隊,嚴厲打擊了日本侵略軍。
1月22日,樂昌淪陷。日寇所到之處採取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姦淫婦女,爲非作歹,在樂昌犯下了滔天罪行。
1945年1月24日下午6時,日軍進攻平富村,駐守該村的國民黨160師一個營進行扺抗,前沿陣地在陳公廟(現改爲小學)一個排的兵力阻擊,打至第二天天亮,擊斃日軍5人,這個排20多人犧牲。戰後日軍攻入村中,焚燒房屋70餘間,殺死村民5人,活埋外地挑夫12人(老祠堂柏樹旁)。
1945年正月初十日(2月22日),日軍掃盪南鄉水口村,幾十戶民房被燒燬,沈上喜、沈堪惠被抓,當場刺死。當日,沈炳金及丘氏等四人均遇害。同年四月廿三日上午八時,日軍掃盪西鄉坎下村,村民逃避於瑤山必背,沈仁桂慘遭殺害。
7月6日,中共廣東臨委擴大會議決定,派林鏘雲、王作堯、楊康華率兵1100人北上,打開始興、南雄、仁化、曲江、樂昌和乳源6縣局面,準備與王震、王首道領導的八路軍南下部隊會合。
7月,羅良名等轉移到樂昌三溪浪頭村一帶活動,通過統戰工作,以組織浪頭鄉抗日自衛隊名義組成獨立分隊。這支抗日武裝相機活動,在坪石一帶多次打擊日本侵略軍,經常在武江截擊日軍的貨船。
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至此,中國八年抗日的民族解放戰爭勝利結束。9月3日,成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
(市委黨史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