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古道


  宜樂古道,位於湖南宜章縣與廣東樂昌縣之間。相傳秦漢時期就已開闢通行(見圖)。西元660年,六祖赴黃梅時,途經古道,過蔚嶺關。據《韶州府志》記載:“六祖泉,蔚嶺西。昔傳六祖過此,卓錫而出。故名。”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韓愈從郴、宜古道到樂昌瀧水,時“以昌樂瀧險惡。舍舟出乳源……”(《廣東新語》)。唐禧宗元符五年(879年),“黃巢破西衡州。是時韶境悉被其害”(《樂昌縣誌》)。到了清代鹹豐年間,《樂昌縣誌》記載:“清鹹豐九年正月二十五日,南京洪軍石達開率大部由南安桂陽(汝城),經縣黃圃入湖南寶慶(邵陽)往四川,絡繹月餘。……二月二十一日,由桂陽入九峰……六月,洪軍石國聰率衆數萬自嘉應(梅州市)入南安桂陽,經邑之黃圃、平石趨寶慶大股合……”。1922年6月,孫中山領導的北伐軍亦途經粵北古道。《樂昌縣誌》又載:“六月,湘、贛、滇、粵各軍由廣州出發北伐,師次贛邊,後方失利,由仁化至樂昌者絡繹不絶……”。這些都是前人往返古道的歷史記載。

  宜樂古道在老坪石鎮的樂昌縣境內,分出三路:一路是從郴州、宜章經武陽司、老坪石、關春、梅花、出水巖、深源(乳源縣紅雲鄉)、均豐(乳源縣大橋鄉)至乳源縣城,稱西京古道。沿途相隔五華裏便設一涼亭,全程160餘公里。

  另一路是從老坪石分爲兩條古道通樂昌(亦稱西京道)。(一)從老坪石經過坪石鎮金鷄嶺腳,往東南黃圃司(慶雲鄉),然後東往黃圃、汝城、江西邊境。南往戶昌山、蔚嶺關、九峰山、北鄉墟到樂昌。沿途除了古橋、涼亭之外,還有“雲梯”、“聽泉”等摩崖石刻。全程約150公里。(二)從坪石鎮沿武水西岸,經羅家渡韓瀧祠,九瀧十八灘到樂昌。這裏既是西京古道,又是當時樂昌的主要水路交通運輸綫,其與湘南相連,是粵鹽北運,溝通中原各地的必經之路,與樂昌縣進行貿易通商的主要途徑,全程約60餘公里。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