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明清造紙遺址
自從蔡倫造紙傳入嶺南,樂昌縣民間造紙業開發,分爲兩種:一種是皮紙生産,另一種則是“蔡倫紙”的生産。
皮紙生産遺址
九峰鎮半嶺村,地名叫造紙埂,素有生産皮紙的傳統習慣。造紙技術在清朝嘉慶年間已從南海縣傳入樂昌九峰、五山等地。至今當地的農戶仍然保留著這種“家庭副業”形式的手工操作,村前屋後仍有造紙遺址。其作坊的建造設施比較簡單,一般有榨房(約20平方米),蒸爐(高3米)和紙漿池、木榨機、竹篩等主要場所和工具。造紙原料主要採用雪花皮子樹。在生産過程中,通過首次蒸煮、腳踩,拌入石灰使其軟化,再次蒸煮、漂洗,加膠後變成紙漿,然後入篩、過榨、分層剝取,曬幹後便得皮紙。據農戶所述,每天可生産1000張皮紙。
皮紙,俗稱“棉紙”或“引綫紙”。在古代用作印刷紙張和鞭砲引綫之用。尤其是農村用於排印各姓氏族譜,用量較大。樂昌縣生産的皮紙,除在本縣銷售外,清末民初還銷往湖南、汝城、郴州、南海縣等地,現在仍爲山區民間手工作坊之一。
蔡倫紙生産遺址
“蔡倫紙”俗稱草紙或竹紙。九峰鎮文洞,五山鎮嶂下,上西坑村委會的烏竹洞等地村前屋後仍存造“蔡倫紙”的紙漿池、蒸爐、踏碓等遺跡。烏竹洞村的沈姓和鍾姓,以造紙爲家庭副業,利用得天獨厚的毛竹資源,世代相傳,有300餘年的歷史。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浪費資源和低效率的手工操作,已不適應社會生産力的需求,個體農戶又無法添置機械設備,因此,“蔡倫紙”的生産也就隨之而逐漸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