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十一章 邁向高峰
一 如日中天
由於清前期葉政局的動盪和二次遷海令,在珠三角的强硬施行。清代康雍干隆的木魚説唱形勢和木魚書的印行發展稍緩,但至嘉慶、道光,突發似火燎原,其勢愈熾。從品種系列;長篇數量;題材多樣化;本地木魚故事創作量;出版堂號增長;優秀改編涌現六個方面看,無疑達到了一個關係於嶺南農民文化史的説唱品種——木魚史的自身高峰。下面分七個方面簡單介紹:
⑴由干隆至嘉道木魚衍化出三個木魚直系血緣品種:一、龍舟;二、南音;三、粤謳,基本完成了發育、發展、生育之使命,雄霸嶺南粤調説唱大半江山。
⑵長篇木魚數量達數百部;最長者爲十三續幾十集《金刀記楊家將》;連同中篇達五百多部;短小者,報刊每日刊登,以萬千計,無法計算。
⑶木魚題材風格多樣。有平實穩重,叙事交待清楚。幾百回連篇鋪排的木魚調;有大捭大咧,大情性,縱横快活、又知人生風趣,不時恢諧、滑稽的龍舟性格;又有表露人間悲歡離合,大段感懷身世,遐想萬千的南音激揚情懷;乙反調更令人間不如意,悲楚極致,傷哀心死,在個人内心煎熬連連。
⑷ 本地土生土長的原創木魚故事,是説唱的生命動力。從《花箋記》和《二荷花史》起就具優良的創作傳統有《金葉菊》、《背解紅羅》、《九命奇冤》、《六女投江》、《玉龍太子走國》……。
⑸木魚書出版堂號,若以不同時期匯總統計,接近二百個。下面再述。
⑹所改編優秀改編木魚,不時涌現。以《花箋記》和《二荷花史》爲首所開創的清麗派,後來者有《西厢記》和《牡丹亭》争奇鬥艷。中短篇《杜十娘怒沉八寶箱》以杜十娘傲立大江,誠執自由人之人格,視金錢如糞土,敢直面於饕餮茹血的社會以及自身失敗的人生的偉大女性形象,比肩杜麗娘、崔鶯鶯。
從文學性而論,處於文化邊緣的木魚書創造了一系列活色生香,各種身份的帶有嶺南俗文學特色,文學史罕見的下層人物形象。如,性格柔中帶剛,爲愛投江的杜十娘;不惜决裂棄父有情有義的王寶釧;既勇武又魯莽,嚇死皇帝的薛剛、辛亥志士、蛋家英豪、……等等;以及官匪街霸,黑社會三教九流和勞苦大衆,如街市師爺、神婆,大衿姐、三姑六婆、小混混,煙屎精、洋煙客、扎脚婦、妓女、二世祖、學生哥、香客信衆、西裝友、梳起妹、繅絲女……數百個農耕社會職業身分者。翻開幾百部嶺南人間鏡像長中篇木魚,掃描萬千首人情海洋之粤謳,敲響田頭村尾呼聲的龍舟,掀開描繪都市紙醉金迷與餓死街頭并存的都市南音,你就打開了嶺南社會和文化的歷史底層夾縫。裏邊有一個老得發黄的世界,你拽出來一頁,就拽出了一頁那個世界的下層人間百科全書。
嘉慶十四年(1809)社會書肆上出現了故事大同小异的兩種公案文學:一是安和先生所著的小説《富警新書》(四十回,翰寶樓刊本),另一本是不具名的木魚書《樑天來富警新書》(北大圖書館藏本)。假設木魚書由安和先生的小説而來,那麽,改編和出版的速度之快,令人想到當時社會大衆對木魚書需求之急切。若兩位作者都是根據干隆五十九年的《靄樓逸志》卷五《雲開雪恨》的一則紀事敷衍而作,那麽,同年出版便是巧合,却又使人感到木魚書這種可讀可歌的曲藝脚本,漸已踏入成熟的時期。它不但能改編移植大量故事性强的名篇名劇,而且亦善於根據本地復雜的公案題材進行創作,連小説也不遑多讓,預示着木魚的興盛高峰期的即將到來。
上文在木魚的成長期已經提及雍干時期的木魚書數量相對較少。但到了嘉慶、道光年間,已十分清楚顯示出木魚書市場需求的旺盛有力,特别是近代以來機器版的出現,不但數量品種劇增,而且出版木魚書的堂號也大量涌現。舉其要者有:
丹桂堂、以文堂、璧經堂、摹英堂、口誠堂、攀桂堂、同文堂、文畲堂、富文堂、永善堂、廣文堂、閒情閣、萃精堂、考文堂、福文堂、守經堂、成德堂、聯益堂、聚寶樓、天寶樓等上百個出版堂號。
這些廣東各地出版木魚書的出舨(商)堂號,出版各式木魚書近千種,有的竟達一套幾十集之巨。舉其大型全集者有:
《第五才子水滸傳》全套(集)、《金刀記楊家將》全套(集)、《三國志》全套(集)、《薛仁貴征東(征西)》全套(集)、《五虎平南(平西)》全集、《十二寡婦征西》全集、《樊梨花》全集、《萬花樓》全集、《呼家將》全集、《陰陽寶扇》全集、《金葉菊》全集、《蘇英娘娘走國》全集、《銀合太子走國》全集、《慈銀太子走國》全集、《西番棋子》全集、《群英杰》全集《六才子西厢》、《雷峰塔白蛇傳》、《沉香太子》、《牡丹亭》、《五色神旗》……等全集。
簡直是一個的長篇木魚書龐大梯隊的海洋。木魚、南音、龍舟、粤謳,出版銷售,一片繁榮,其勢迅猛,如日中天。
二 木魚飛向太平洋
——目録篇
由於木魚書分散收藏等的特殊情况,學者初治木魚書,多從目録入手,功力深厚者又多以叙録面世。(叙録包括作者對木魚書的:⒈記載;⒉提要介紹;⒊對比、辨識、評點等。)
若要論有關木魚書之最:吴趼人是近代在共公刊物上評價木魚書的第一人;而鄭振鐸則有三個第一:第一個(在巴黎)發現最古老木魚書(明版《花箋記》);第一個收藏大量木魚書的研究家;首先把木魚書作出説唱上的分類——歸入俗文學的南方彈詞類,並展開學術研究的第一人。而譚正璧則五十年來,在研究傳統文學出版最高殿堂——《文學遣産》雜誌,首次發表《釋“木魚歌”》長篇木魚論文者;又是中國第一個出版專門木魚書目録《木魚歌、潮州歌叙録》的俗文學研究家。由建國二十世記五十年代——二十世紀末的五十年,中國人僅出版過一本薄薄的“木魚叙録”。很遺憾,我得尊重事實:其他衆多目録是由外國熱心的木魚學者和華裔木魚學者完成的。
近二三十年,若干處於“後工業時代”的各國漢學家,覺得木魚書活象農耕社會底層藝術的化石,倍感珍貴,而且還是學術上未開墾的處女地,便不約而同紛紛投入精力,進行文字“考古”,獲得了一批可貴的學術成果。於是無人向顧的木魚書頓成國際“顯學”,“下裏巴人”響起了妙曼之音,飄向世界,木魚飛越太平洋。
學科目録是學術研究首要的門檻和基礎,編著木魚書目録編著的興旺,則反映了研究家們在木魚學術賽道上已經起跑。
上世紀中後期的國際“木魚熱”是從各國漢學家整理公私所藏木魚唱本,發表作爲文獻研究基礎的“木魚書目録”開始的。若以時間先後計算,三十年代劉復和李家瑞合編的《中國俗曲總目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院集刊〕可以算是這場斷斷續續,至今持續六七十年的“木魚熱”的一個序幕。劉李二位學者並非專門收録木魚,而總目内包括了廣州地區的俗曲五百二十五種,内中不少是木魚,包括南音、粤謳和龍舟。這當然需要加以鑒别和剔除。
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内外木魚研究一時沉寂。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著名的日本漢學家横濱市立大學教授波多野太郎兩次到香港,專門收集木魚唱本和有關資料。回日本後不久〔1969年底〕旋即在《横濱市大學論叢》〔人文學科系列〕分三次分别發表了以《道情彈詞木魚書》〔69年〔上〕,70年〔中〕,71年〔下〕〕爲題的長篇論文。論文附録了他在澳門和香港近年所購的木魚書的目録。其泱泱數萬言精到之論,誠爲木魚研究空前之作。波多野氏再接再厲,發表繼有:《木魚龍舟南音粤謳粤曲》、〔1977年〕;《木魚和南音一一中國民間音樂文學研究》〔1977年〕,反映了日本老一代漢學家對粤調説唱藝術的高度關注。並以“民間音樂文學”立體化的學術概念,力圖打通純文學和説唱藝術兩個研究領域,獨步日本漢學之林。
波野氏文中提到一位英國P. Van der Loon〔龍彼德〕教授所編的《澤田穗瑞所藏廣州唱本簡目》〔未刊稿本〕,龍氏本人也藏有廣東俗曲一百多本。反映出歐洲漢學家研究木魚並非落後。
在波多氏領頭掀起國際木魚熱之時,對明代文學深有造詣的日本教授鳥居久靖,在1970年發表了天理圖書館《館藏廣州俗曲書目》予以響應。其著録了在中日戰争之前,前往廣州的福原登喜先生所收集的俗曲和其他一些日本人帶回日本的廣東俗曲。
國際木魚論壇無寂寞。與波多野太郎氏研究木魚幾乎同步,1969年在西太平洋彼岸,美國康奈爾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安排,在紐約舉行了一次漢學會議,與會者一致决定成立一個永久性的中國演唱文藝研究會,其宗旨包括收集和研究木魚書,並出版其會訊。
太平洋東西彼岸的漢學家不約而同地熱鬧起來。
七十年代初,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艾伯華教授在臺灣出版了他研究德國巴伐利亞圖書館所藏的木魚書成果:《廣東唱本提要》〔1972年 臺北:東方文化書局〕,書後附録了五種木魚書原文。美國的漢學家知道,這不是高科技,而是木魚研究。面對世界上最雄厚的扶桑中國學家數千人的陣營,無法不承認日本穩占木魚壇主的地位。
上世紀六七十年,境外華人學者看到了大陸正在轟轟烈烈起勁地“鬥争”與“革命”,一切學術横掃殆盡,更不消説什麽“勞什子”説唱文學研究了。 在這中國人落後的情况下,1974年,粤調説唱文學專家、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教授樑培熾教授,應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之邀,來香港研究木魚、龍舟、南音、粤謳四種嶺南曲藝品種。越四年,這位曾是羅香林教授的高足樑培熾先生果然不負衆望,成績斐然。於是,我門的書架上便出現了一本厚厚的力作《香港大學木魚書叙録與研究》,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所藏和馮平山圖書館所藏的木魚春光,盡瞰眼底。樑氏又詳盡分折了四個粤調曲藝品種的歷史,爲迄今研究廣府説唱和廣義木魚最爲詳盡的學術入門導讀和經典。1988年8月,樑氏再推出另一本力作:《南音與越謳之研究》;又另在香港《珠海學報》刊登了《樑氏所見所聞木魚書目録》。樑氏以學者之執着和愛國精神,填補了中國人廣東俗曲研究之空白。就在樑氏在香港研究木魚的同時,發生了一段小插曲:一群法國漢學家來香港收集木魚書,香港大學中文系聞訊後,馬上動員學生走遍大街小巷,搶先收購木魚書,避免了木魚書的一場大流失。
八十年代,日本漢學家渡邊浩司編有《神户市外國語大學所藏《户市外國語大學所藏南音、木魚書類一覽》。1994年和95年俄羅斯著名的漢學家,俄羅斯科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通訊院士李福清連續撰寫了三篇研究世界各地木魚書目的文章:⑴《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罕見廣東木魚書書録》;⑵《德國所藏廣東俗文學刊本書録》;⑶《俄羅斯所藏廣東俗文學刊本書録。
這三篇系列力作顯示了李氏對中國俗文學深厚的功底其對木魚版本和歷史的認識,高人一籌。直到九九年他還在發表對木魚書《花箋記》的研究,大有後來者超前之氣勢。
這時,關心木魚研究的各國學者都共同感到目録資料之零碎和分散,無法盡窺全豹和整體掌握,有合衆目録爲一總目的需要。
1995年,三位日本學者:稻葉明子女士、金京文、渡邊浩司共同編著《廣東説唱文學研究一一木魚書目録》〔東京 好文出版社〕,收入了1994年前,世界上各學者已發表的木魚作品目録〔包括南音龍舟〕。正文前有波多野太郎的序文和三位編者的對木魚藝術所理解論文。正文録記每部作品的書名、書坊、作者、册數、收藏地點和文獻特徵。這本巨型廣東説唱文學目録,在學術研究操作上十分實用,特别是幾個附表,速查方便快捷,是日本學者共同的心血之結晶。
曾留學中山大學的日本早稻田大學學者稻葉明子女士,於上世紀末來到木魚之故鄉——佛山市作學術訪問。市炎黄文化研究會之木魚研究小組安排了學術討論會和石灣木魚龍舟演唱會並款待了她,幫助她理解龍舟、南音、木魚三者區别。會上互贈録音、書籍。臨分别,稻葉女士深有感受地説:來中國多次,學術上收穫最豐富是來佛山。
當我們回顧和反思上述這段木魚目録百年研究史〔主要是外國漢學家,〕,不是比賽的比賽,不能不神思萬裏而又慨嘆萬分。不錯,光陰潜移,日月如梭;隨着時間飛逝,一切的一切都會成爲過去。盡管是區區廣府方言説唱的木魚研究,無人掛齒,亦無人喝彩,但中外學者們仍心連廣宇,情係四海。我深以爲:作爲研究人類精神活動的記録和促成人類文化遺産繼承的無國界精神,將永世長存。
三 戰争與和平的百科全書
——分類篇
我們今天看到的木魚書,並非僅是某個時期出版流行的,而是由明至清四五百年間陸續積累下來的,它不但透露了平民讀者所包括市民和農民各階層(包括重要的婦女、華僑),差异很大的農耕和商業;保守與進取的思想意識,而且反映了他(她)們從明清到近代艱難曲折的歷史變遷和復雜的心路歷程。可以説一句,全國三百來種曲藝,無論是歷史上或今天遺留下來的文字唱本,種類和數量最多是木魚書。但是木魚書豐厚深邃的人文價值不在於數量,在於它内容上的豐富和分類。我們下面從木魚書的十幾種系列分類中看内容:(每類取若干種)
⑴ 先秦漢三國神話和歷史故事系列
△ 《紂王全本》五桂堂本
△《新輯七國孫臏全本》四卷七十八回,芹香閣刊本
△《鐘無艷娘娘》五桂堂刊本。
△《反唐女媧鏡》四卷六十三回,五桂堂刊本。
△《新刻三國志全書初集》四卷六十二回,五桂堂刊本。四卷六十二回,壁經堂刊本。此書應有幾十集,筆者只見幾集。
△《黄飛虎反五關歸周記》上下卷,兩册,丹柱堂刊本。
△《三别徐庶》《三聘孔明》《王充獻貂嬋》。
⑵ 唐五代薛家、羅家、樊梨花英雄傳奇系列
……
△ 《薛平貴》,四卷四册,五桂堂刊本。
△ 《仁貴征東大紅衣記全本》,(另有《仁貴歸家》)四卷六十二回,醉經堂刊本。)
△ 《仁貴征西》四卷五十三回,以文堂刊本。
△ 《後續仁貴東征東丁山射雁》四卷六十一回,醉經堂刊本。
△ 《薛剛反唐》五桂堂刊本。
△ 《薛家後代全傳》五桂堂刊本。
△ 《粉妝樓羅家後代全傳》丹桂堂刊本。
△ 《接續大唐征西二棄樊梨花》四卷五十三回,丹桂堂刊本。
△ 《後續大唐征西三棄樊梨花》四卷五十三回,丹桂堂刊本。
⑶ 宋代楊家將、穆桂英、呼家將、狄青英雄傳奇系列
△ 《楊家將金刀記》 共十四集,八百四十回。
△ 《新刻楊家將大破天門陣》
初集六卷九十五回。署閒情居士訂,丹柱堂刊本。四集共三百六十九回。
△ 《新刻十二寡婦征西五集》
六卷九十回,丹柱堂藏版,閒情居士訂。此書續《大破天門陣》四集故稱“五集”。繼有二續——五續,共四百五十集。因此 《新刻十二寡婦征西五續》又稱《新刻十二寡婦征西九集》。
△ 《新選全本五虎平西》
初集四卷六十四回,署漳江閒情居士訂,四集共二百五十三回。芹香閣刊本。
△ 《新選全本五虎平南》
初集五十八回,醉經堂刊本。四集共二百三十一回。
△ 《呼家後代》五卷六十一回,丹柱堂刊本。
△ 《呼家將後代(後續)》三卷四十回,丹柱堂刊本。
△ 《新刻萬花樓狄青出身全本》
初集五卷七十八回,丹柱堂刊本。此書四集共三百零七回。
△《大宋群英杰記》佛山進文堂刊本,四集共一七一回。
⑷ 宋代亂世開國英椎傳奇系列
△ 《飛龍傳》丹桂堂刊本。
△ 《新選宋太祖下南唐》丹桂堂刊本,四卷六十五回。
△ 《新選宋太祖二下南唐》丹桂堂刊本,四卷六十五回
另有《新續四下南唐花解語(全本)》佛山芹香閣藏版
△ 《新選三娘汲水(劉)智遠全傳》四卷四十回,醉經書局機器板刊本,署南邑程氏梅莊逸史編輯。
案:若讀者稍微涉獵過上述木魚書,便可以至少得出如下感受和論斷:
一、幾百年來,嶺南廣府城鄉不識字的平民的歷史知識主要是從木魚説唱和後起的粤劇中來的,木魚書就是平民的歷史識字課本和人文的百科全書。從平民這些百聽不煩,百唱不厭,銘刻五内的“戰争與和平的全書”看到了崇高生死和低賤的榮辱;他們以受衆身份和參與者的身份,返身觀照自己和社會歷史的悲歡離合,互相問候和致敬;互聊家常和人情;木魚仿如平民們自己,創育出來一首又一首不朽的呻吟小夜曲和苦難交響樂;在大地失樂園孵化出英雄歡樂頌和天國夢幻曲。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這些目不識丁,貌似愚昧的芸蕓衆生,在與木魚相伴漫漫的長夜中發現:身伴之物,正是這種生動有聲的木魚鏡像能給與他們終極關懷的彼岸和最感温暖的精神家園。
二、從上述四種分類:春秋、戰國、秦漢、三國歷史故事系列;唐五代薛家、羅家、樊梨花英雄傳奇系列;宋代楊家將、穆桂英、呼家將、狄青英雄傳奇系列;宋代亂世開國英椎傳奇系列的逐一分析,讀者便會發現木魚書竟可按歷史大朝代劃分,而且書中的英雄傳奇的人物、情節和内客與明清兩代出版的歷代英雄傳奇的小説内容大至相符,這四個類别都可以基本説是從傳奇小説改編過來的,當然,作者又作了改動,使之更符合當地群衆的願望以及木魚和地方的風格和特色。
⑸ 人情傳奇故事系列(改編)(只録木魚書之名):
《長生殿》、《西厢記》、《沉香太子》、《白蛇雷峰塔》、《梁山伯牡丹記》《二度梅》、《明珠記》、《王寶釧》、《十五貫》、《背解紅羅》、《水滸傳》、《紅樓夢》、《珍珠記》、《陳姑追舟》、《葵花記》、《閨諫瑞蘭》、《絲琴蘭》、《再生緣》、《荆釵記》、《金絲蝴蝶》、《陳世美》、《蔡伯喈琵琶記》《董永配仙姬》、《朱買臣分妻》、《三娘汲水》。……
與歷史演義類的木魚書不同,人情傳奇類木魚書基本來自我國各種戲曲、小説、説唱和地方傳説有豐富而又引人入勝的愛情文學故事。其中包涵的底層人民傳統婚姻家庭倫理與儒家的三從四德有重合和不盡相同之處,絶不能用“農民的思想一般來説是地主階級思想”去解釋一切。特别是同一故事人物而論,嶺南木魚中的杜麗娘與湯顯祖筆下的形象,絶不會是崑曲或海鹽腔的翻板。江西的,蘇州的《牡丹亭》移植到嶺南木魚書,决不是改變了經緯度的地理單維因素而是在大的歷史語境不變(如農耕儒家社會等)下,小歷史語景的變動,包括地方因素和地方受衆等種種的變化。讀者在分析鑒賞這類古典名著改編木魚書時首先要注意的。
⑹ 自創人情傳奇木魚系列
《花箋記》、《二荷花史》、《天賜花裙》、《日邊紅杏》、《太子下漁舟》、《番寶海棠記》、《琥珀鳳釵》、《瑞英屏》、《金葉菊》、《紫霞杯》、《陰陽寶扇》、《拗碎靈芝》《玉葵寶扇》、《女媧鏡》《五色神旗》《茶薇記》《梅李争花》《朝上鶯歌》《番寶香囊》、《慈雲太子走國》、《三婦談情》、《銀合太子走國》、《蘇娘娘走國》、《鐘無艷娘娘》、《三娘汲水》《金生挑盒》、《玉簫琴》、《盤龍寶扇記》、《李貴姐節義流芳》、《六美圖》、《背解紅蘿》、《六女投水》。……
上述人情傳奇作品,從研究嶺南俗文學看,是最有價值,最具有嶺南獨特風格和情節的創作木魚創作。這些在百多年前早就家喻户曉、膾炙人口的木魚,其中《紫霞杯》《金葉菊》等幾十種在三四十年代還搬上了電影銀幕。
⑺ 道佛宗教類:
此類木魚書大多是從包含佛經故事的佛曲和寶卷轉化過來的,其中的部分年代非常早(明代和干隆之前),因不斷翻刻,早期本子多已湮没,一般只見到翻刻本和晚清龢民國的機器本。木魚説唱群衆爲什麽稱之爲“木魚”,與下列早期的佛教曲目要操作木魚敲擊作節奏大有關係:
《觀音化銀》、《觀音出世》、《觀音現世紫竹林》、《劉全進瓜》、《蔡中興與洛陽橋》、《三姑游十殿》、《挑經救母目蓮》、《九皇聖母説誡殺延生真經》、《觀音十勸》、《何文秀》,……。
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夢,一定會想象在非現實中設計得更完美。
⑻ 倫理勸善木魚類:
木魚短篇集《正字大八百鐘全本》;《善惡分明》、《存孝道》(上下)、《逆子回心》、《守本份》、《顧荷包》、《跳出生天》、《妻妾相和》、《驚醒夢》、《諫女貪痴》、《兒母相安》、《雇工穩慎》、《夜諫金蘭》、《孔懷兄弟》、《夫婦順》、《和鄉黨》、《念親恩》、《家庭樂》、《勸善歌》、《沐浴歌》、《乞米養家姑現眼報》、《三婦恕夫醒世良言》《觀音十勸》《十教女娘》《母諫心田》《富貴長壽歌》(之一、之二、之三)……
清代善書,包括勸善木魚,曾經在六七十年前的民間社會“隨印隨送”,廣泛流傳,幾達“街衢里巷,無所不傳”的程度。但因無學者和學術機構重視,長期缺乏系統的保存和記録,令現代研究者倍增困難。善書從宋代出現至清代積累了近千年的宣傳經驗,由深奥到淺説,由形式單調到利用戲曲、詩歌、講説和説唱。勸善木魚的内容並不全是勸人從善那麽單一,内容十分復雜,有相當一部分似乎要尋找一種農耕社會的普適道德和四民(士農工商)各業的職業道德規範,以求穩定社會,内中也似乎追求着農耕千年的理想王國。上述木魚短篇集《正字大八百鐘全本》幾乎把農村所有人與人的關係,以及地位、行業都作了道德界定和規範,便是一例。
⑼ 婦女類
《三婦談情》、《大鬧鴉片佬》、《大鬧煙公》、《石女嘆五更》、《歡簫憶友》、《玉嬋問覡》、《五弄琵琶》、《老女嘆五更》、《節女守清》、《小清上吊》、《覺醒女子嘆五更》、《文明結婚》、《李玄玄小青外傳》、《梳頭媽自嘆》《十二女史嘆五更》《怨夫老》《鐘無艷娘娘》《十思起解心》《七夕贊花》《女嘆五更》《乞米養家婆》《大鬧煙公》《五想同心》《水蛇容嘆五更》《五諫妻房》《鳳珍守節》《玉嬋嘆五更》《打爛老婆櫃》《節女守清》《何惠群嘆五更》《青蘭附薦》《周氏反嫁》《麗英哭母》《拆外母屋》《勸夫立妾》《鬼附自嘆》……
婦女類的木魚書雖然品種數量不會太多,據我見的目録至少在幾十種以上,然而價值巨大,目前近年開發研究婦女新領域的多是有文化的婦女,而没有文化的婦女,往往又以“受壓迫”和“反抗”的兩個貧乏而極端的模式套死,不能放開。此類木魚書展示了嶺南婦女在不同的時期和處境下的婦女生活和豐富的人文價值。特别在晚清,婦女自已提出了上學問題,家庭問題……,甚至是生理問題和同性戀問題,令今天的研究者大開眼界。
⑽ 諷刺清朝腐敗官員、害民社會風氣、啓蒙和革命題材
此類作品産生於辛亥革命最後幾年,即1905年左右至1911年武昌起義。初因反美拒約運動,廣州成爲重鎮,粤調説唱之木魚、龍舟、南音、班本、白欖,板眼、鹹水歌……全被反美拒運動所利用,革命派全盤吸收。就鼓吹武裝革推翻清取府的革命者所創作的木魚書而論,大致有如下特點:
一、秘密印刷,因而無出版堂號,無署名。
二、封面有的套紅色,以示革命。
三、善用舊形式,不忌迷信,如題目取《革命黨游十殿》。
四、粤調各個品種大展覽,木魚、龍舟、南音、板眼、粤謳、鹹水歌、白欖、小麯雜曲齊上馬。因粤謳字數不定,運用自由,數量最多。
五、政治目的明確:有擁擴孫中山,打倒袁世凱、歌頌黃花崗烈士等。
六、多喊口號,慷概激昂,相當多不合曲律。
下面就諷刺清朝腐敗官員、害民社會風氣、啓蒙和革命題材舉若干目録:[HTF]《歷朝故事考世系》、《庚戌年廣東大事記》、《英雄出現》、《官場鬥麻雀》、《風氣最盛》之一、之二、之三、《國民嘆五更》、《真正憂愁》、《唔存食洋煙》、《鬥蟋蜶》、《三共談情》、《打地氣》、《蛋家開學堂》、《賭徒羞恨》、《賭子回頭金不换》、《洋煙自嘆》、《温生才》、《油炸李準》、《劉永福憤碣石》、《李準再輯木瓜四》、《科場舞弊》、《村民受害》、《黄花崗祭革令黨》,……
案:木魚《歷朝故事考世系》五桂堂版,上下二本。由盤古開天地黄帝建朝述至各朝名代,至辛亥革命,推翻清朝而止。是下層不識字的婦女平民學習歷史的説唱愛國課本。
社會龍舟《庚戌年廣東大事記》一本。作者宋四郎,全歌二十六章,長約一萬三千多字。此歌以揭露清朝黑闇的激進立場,逐一揭露了辛亥革命前一年(1910)廣東社會經濟和政治的醜聞,如粤漢鐵路經營的腐敗;諮議局議員的包庇賭博;清廷的假立憲無市場等腐敗醜聞和新軍起義,民衆自發剪除髮辮等革命大事,是少見充滿革命精神的社會龍舟。
《英雄出現》上下兩卷,以文堂機器版事叙述辛亥年三月卄九日,以黄興爲首的革命黨人進攻都督府,在廣州舉行反清武裝起義,全國震動。革命黨人英勇殺敵流血,張都院鑽穴而逃,醜態百出。起義得到人民的同情與擁護。
一般來説,受衆大多識字不多,曲品温和的木魚對政治和國事素不過問,何况推翻清朝的暴力革命。粤調説唱在這種矛盾集中而激化的近代,特别是1906年以後,才有所改變,大量産生啓蒙、諷刺社會,甚至歌頌革命黨武裝起義的作品。
蛋家素來受人蔑現,《蛋家開學堂》是讚頌水上蛋家在辛亥革命的激勵下,要求自身和子女讀書的權利,是反映受欺壓弱小群體權益的優秀木魚。
(11) 華僑血泪史以及“拒約反美”的愛國題材:
《金山客自嘆》、《華工訴恨》、《國事訴根源》、《金山婆自嘆》、《過埠消愁歌》、《金山信》、(以下爲粤謳)《金山客嘆五更》、《真正係苦》《除是冇血》、《拒約會》、《好孩兒》……。
1905年的拒約反美愛國運動是反對美國政府虐待和排斥華僑工人所引起的。美統治者爲了轉嫁國内的經濟危機的損失,排華實際變成了轉移國内工人鬥争目標的一個政治和經濟的陰謀。
運動中較爲突出是同盟會員鄭貫公,又名黄魯逸,曾任廣東多種革命報刊編輯,署名:“仍舊”,1903年始先後在《公益報》、《廣東報》、《有所謂報》發表大量粤地説唱文學(木魚、龍舟、粤謳),進行反帝反清的革命宣傳,受到廣大人民的歡迎。《真正係苦》以一曲粤謳唱出了美國華工的心聲,尤爲真摯感人:
“真正係苦,我地華工,謀生無路,逼住要四海飄蓬。離鄉背井,走去求人用,不過想覓蠅頭,豈敢想話做個富翁。點估外國工人,嫌我地日衆。佢話土人權利,失去無窮。故此想禁華土,隨處煽動。想得逞絶我華人,不準在佢埠中。試想本國既是咁艱難,來到外埠又咁苦痛。真正係地球雖大,無處可把身容。今日我聽到續約問題,心甚慟。唉!愁萬種,熱血如涌。但得漢人光復呀!重駛乜遠地爲傭。”
後人贊貫公:“黄魯逸先生以謳歌鳴,亦猶屈子繼風詩而作,離騷真心。則愛國憂時。……猶以粤謳爲最。粤謳本珠娘所唱,四弦一曲,娓娓言情。……”從上可知當時在珠江遊艇的歌伎,亦有邊彈奏貫公先生的革命粤謳。
(12) 寓言娱樂類
木魚《老鼠嫁女》、《老鼠告狀》、《魚蝦嫁女》、《呆佬拜壽》。……
此類題材和種類很少,十分珍貴。包括木魚的兒童動物故事、寓言、笑話和詼諧類。有的木魚書的封面繪有圖畫,小老鼠們喜氣洋洋抬着轎子,甚爲稚趣。其實内含嶺南藝術中最獨特本質的美學特徵。老鼠竟不怕猫,利用合法公堂向包公控訴,這種廣府式的幽默,大有把天理翻轉之嫌,使人無法不覺得“那裏有壓迫那裏有反抗”是人獸同理。也使人覺得猫爲主人而鎮壓老鼠,真理亦未必在猫一邊。結果包公還是判了主人的爪牙——猫勝訴。説明包公也是爲主人和猫服務,公正從不在被追殺者一邊。既攪笑,也實發人深省。
(13) 公案類
《十五貫》、《公審郭槐》、《樑天來告御狀》、《五鼠鬧東京包公收妖》、《六月飛霜》、《一捧雪》,……。
公案類木魚書有品種數量有限,多是從著名小説包公案或元劇、傳奇改編過來的。五桂堂刊印的《樑天來告御狀》最具有代表性。它封面題:“正字南音樑天來告御狀全本”。目録及内文書題爲“新刻正字説唱一捧雪全套”。什麽是“一捧雪”呢?凡木魚書副題所謂“一捧雪”,都是被惡人陷害類的公案之意,也反映晚清官欺民的慘案衆多的黑闇現實。典故出自明代李玉所作戲劇傳奇《一捧雪》,劇情是嚴世蕃陰謀陷害太倉莫懷古,並霸佔他所收藏的《清明上河圖》和名爲“一捧雪”的白玉杯。
《樑天來告御狀》比較特殊,一先是實有殺人案,二是傳説和筆記並行,三是安和作小説《八命沉冤》與木魚書出現。據文獻初步查知:樑天來一家遇害,歷史上是確有其事其案。雖與上述歐蘇的筆記《靄樓逸志》多有出入,然而大體上並非失實。主犯穿腮七伙同幾個團伙流竄打劫,連續跨縣作案四次。其中打劫及以煙燻死樑氏家人多命一案,罪行最重大。案發於雍正五年九月初三夜,穿腮七(姓名何信夔,南海縣石龍村人),與許萬昌、樑連義三人合伙打劫番禺縣潭村樑天來家,並用烟火熏死多人。干隆元年(1736)二月穿腮七等殺人犯在鶴山縣古勞被捕。可惜,鄂彌達這封專爲審結穿腮七放火熏死樑天來家人多命的題本和雍正七年(1729)傅泰審結樑連義題本,還可能封存在北大和故宫等處,還未被發現,以至此案情詳情未明,如烟火究竟熏死多少人命,還未最後清楚。最後,由晚清著名廣東佛山籍作家吴趼人改編爲著名小説《九命奇冤》,家喻户曉。
(14) 風俗類和當地傳説
《三姑回門》、《六姑回門送嫁哭嘆時文》、《六女投江》(臺山)、《大鬧廣昌隆》(廣州)、《貴嬌探病》(東莞)、《乞米奉家公》、《緑窗閨女送嫁時興歌文》、《鋪床歌》、《岳娘諫婿》(東莞)……
上述《鋪床歌》是東莞古老婚禮舊俗之一種,只不過用木魚來作爲民間婚姻倫理的“自我教育”與“自我繼承”的通俗教科書而已。唱的是大妗姐(媒婆)領新人雙雙入洞房,便置新婚帳子和被褥完畢,大妗姐便開始唱《鋪床歌》。内容多是爲新人祝福,婚後的丈夫和媳婦如何相處,家庭内如何與雙老和諧,早生貴子等。
四 木魚書在越南
廣府木魚書的影響力除了上一節所述“飛越太平洋外”,在東南亞大陸還流佈輻射到越南國。
據説西貢社科學院和漢喃院藏有佛山天寶樓藏版的《花箋記》和五桂堂版的《花箋記》。其他地方亦藏有若干本雖有標示静净齋評而無出版書肆的《花箋記》。
十八世紀的前半期,《花箋記》在歐州傳播之前,便在越南流行。阮輝似取材木魚書《花箋記》寫成的喃傳——《花箋傳》是越南喃字文學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以後阮善和武侍問又作過修改、潤色。1875年,杜夏川將阮氏本修訂爲《花箋潤正》:1936年,阮文素又把武待問本再修改,並譯成越南現代拉丁語文。1961年賴玉陶刊行了以阮文素爲底本的《花箋傳》;1975年陶惟英又以阮善爲底本,以杜夏川爲參校本出版了該書。這種數代文人對木魚書翻譯盡善盡美的執着精神,令人敬佩。
越南的口從戲來源於我國的元雜劇。據越南黎朝著名史學家吴士連(1422—1497)編撰的《大越史記全書》記載:從戲是由中國元朝藝人李元吉傳入越南的。元朝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將唆都攻伐占城,四年後,元軍兵敗,唆都戰死,隨軍藝人李元吉被俘。元吉善歌,先是教世家少年婢子從習北唱。後在越南宫廷教宫人演戲。“凡十二人,着錦袍綉衣,擊鼓吹簫,彈琴撫掌”,令悲則悲,令歡則歡。
陶娘歌又稱“歌籌”,是一種由藝妓表演的曲藝形式。其特點是一人主唱而以帶琴、拍板、小鼓伴奏,往往使用“漢越語”來歌唱唐宋詩賦。因其主唱者稱“陶娘”或“桃娘”,故名“陶娘歌”(又名歌籌)。
由於嶺南地近越南,依山靠水,歷代彼此有經貿和文化上的密切來往。其中廣東華僑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不少人在越南爲官,散居越南的粤桂商人更是不計其數。於是粤僑的遷徙爲越南人帶來珠江三角州富於廣府特色的粤調説唱藝術——木魚書。木魚書《花箋記》就曾在越南流傳。
據揚州大學博士劉玉珺介紹:木魚書主要從兩方面影響陶娘歌和口從戲:
一是曼節長聲的唱腔,現在越南河内的歌籌世家,仍然可以看到出色的陶娘歌表演。她們的歌唱均采用一字型口型,演唱纏綿悱惻,與木魚書“唱一句,或延半刻,曼節長聲,自回自復,不肯一往而盡。”(屈大均描述木魚演唱語)的演出方式並無二致,效果亦如木魚書令人“感泣沾襟”,“靡靡欲絶,動人哀思”,這是木魚書對其唱腔風格的影響。
二是對曲辭與題材的選擇,屈大均所見識到廣府盛行的木魚書《琵琶行》和《連昌宫詞》,在越南陶娘歌也是最爲聞名,在河内,甚至順化街頭,都能聽見“可憐一支琵琶曲,青衫泪濕爲此夜”的歌聲。
越南口從戲在題材上,照搬木魚書的宗旨:“凡孝義貞烈之事”,“舉小説稗官中忠臣才士佳人”,例同木魚。甚至演繹木魚書的内容成爲劇目。如口從戲的代表劇目《二度梅口從厨》《大棚十朋祭江》。這兩種口從戲劇本的改編,就以木魚書《二度梅》和《十朋祭江》爲藍本。這裏説明一下,口從戲《大棚十朋祭江》,可能是從廣府木偶戲搬過去,俗稱大棚(戲)就是木偶戲,是比粤劇更古老的戲劇。俗例:若粤劇演員和樂工與大棚戲人員有争執,一定要禮讓。原因大棚更爲古老,是師傅,粤劇是後起的徒弟。
木魚書的印刷重鎮佛山,刻工精美,受到了越南各地,包括華僑集中地嘉定的僑領和知識分子以及書商的注意。下面所列的是在粤東佛山鎮印刷的三十一種書内(一種在陳村),其中可能受木魚書影響的越南古代唱本和劇本:
㈠ 《丁劉秀演歌 》喃文口從戲《丁劉秀》佛鎮寶華閣光緒二十年(1894)刊本。
㈡ 《小山後演歌》,喃文口從戲《小山後》,明章氏訂正。存佛鎮寶華閣光緒甲午年(1894)刊本。扉二題:“嘉定省城金聲號新撰,中國佛鎮寶華閣藏版”,“安南堤岸廣盛南發兑”。
㈢ 《宋陸文龍演歌》,喃文口從戲。寶華閣刊本。
㈣ 《陳詐婚演歌》,喃文口從戲。關於陳玉蓉與楚帝丞龍詐婚故事的三回口從戲。題鳳油里人明章訂正,今存刊本兩種,一、光緒三十四年,粤東英文堂刊本;二、寶華閣癸巳年(1893)刊本。
㈤ 《新本大棚十朋祭江》(漢文)。題佛山鎮福禄街近文堂刊印。
以上爲越南文字唱本和劇本
㈥ 《唐征西十七回》(漢文)
㈦ 《新本雪中賢全套》(漢文)
案: 以上七種越南唱本或歌劇本中,既然有三種是漢文,四種是喃戲唱本或口從戲劇本,那麽便可以推想:
一、上述所説的越南文當是以用漢文字形來拼寫越南語音的“喃字”。據精通中越兩國文字的越南歸僑教師示範寫讀與講解,越南國喃字其文字形體和邊旁筆劃,與今日之漢字無太大分别。其音在廣州人聽來也不是全然聽不懂,有一部分與廣府話十分接近。
二是出現了中國木魚書和古代越南文(口從戲)唱本,以及越南商人印刷的古代漢文唱本(三種不同性質的唱本),在佛山鎮寶文堂等幾間書號一起銷售;又在越南堤岸廣盛南兑發(批發)到各地的跨文化交流盛况。其背後的推手自然是商業。
佛山是除廣州外清代木魚最大的出版中心,據不完全統計有二十三個堂號:
1 三元堂、2近文堂,3福文堂、4占經樓、5瑞雲樓、6會元樓、7天寶樓、8芹香閣、9翰經堂、10福文堂、11聖文堂,12修竹齋,13位元堂、14永文堂、15進文堂、16經元堂、17經光堂,18正同文堂、19金谷樓、20寶翰樓。
越南商人考慮的:是佛山書業的刻工又快又好,質優價廉,按時交貨;另外,所訂購之書籍可與石灣的陶器、佛山生鐵鍋同船運回堤岸(西貢),節省成本。(本文所引越南文獻均引揚州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劉玉珺所著《越南漢喃古籍的文獻學》中華書局2007年7月,以及劉玉珺多篇單篇論文。)因而安南商人考慮在佛山印刷喃文歌本和其他唱本無疑是正確的商業選擇,也育成了中越一段文化文流上的史話。
下面列出越南古籍(包括詩歌小説戲曲唱本等俗文學)在中國佛山刊刻過的書坊和佛山出版木魚書的書坊名稱(堂號),(舉一書爲例)
1.天寶樓 《如西日程》,喃文,庚寅1890年刊本。
2.金玉樓 《大南實録正編》,癸酉1873年刊本
3.文元堂 《三字經演義》,漢喃譯本,
4.近文堂 《新本大棚十朋祭江》,(漢文)。
5.寶華閣 《丁劉秀演歌 》,喃文口從戲,光緒二十年(1894)刊本。
6.榮和園 《李公新傳》喃詩傳,丙子1876年刊本。
7.字林書局 《李公新傳》,喃詩傳,丙子1876年刊本。
8.永和源 《李公新傳》,喃詩傳,丙子1876年刊本。(陳村)
9.文源堂 《金雲翹新傳》喃詩傳。
10. 英文堂 《陳詐婚演歌》,喃文口從戲,光緒三十四年刊本。
據説近年越南國的官方機構也曾派人到佛山收集當年越南唱本在佛山印刷出版以及流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