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全國各族人民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努力奮鬥的今天,如何大力振興當代畲族民族經濟,乃是一個有待進一步深入探討的重大課題。早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就明確指出,各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改革尤其應充分考慮本地區的特點。振興畲族地區的民族經濟則必須從畲族地區的實際出發,從畲族的歷史文化特點出發。畲族地區和畲族歷史文化特點是什麼,振興當代畲族民族經濟應該有怎樣的思路,筆者就此從以下兩方面作一初步探討。
一、畲族歷史文化特點
畲族地區和畲族歷史文化特點有以下幾點:
(一)典型的散居民族
畲族在我國統一多民族大家庭中,是最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畲族總人口有709592人(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數字),散居于我國東南部福建、浙江、廣東、江西、安徽省境內的廣大山區。其中福建省375193人,占全國畲族總人口的52.8%,遍佈于福建各地,共有17個畲族鄉。浙江省170993人,占全國畲族總人口的24.01%,主要分佈在浙江省麗水、衙州、杭州、溫州、金華等市縣內。廣東省28000餘人,主要分佈在省內14個市縣。江西省2646人(此為1994年統計數字),主要分佈在鉛山。安徽省人口據1987年統計約1500余人,集中分佈于甯國縣。這裡尤應指出的是,廣東潮州鳳凰山在全國畲族同胞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是畲族同胞公認的始祖開基地,民族發樣地。畲族散居於我國東南部五省境內的這一特點,為畲族當代民族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
(二)獨特的自然環境
畲族地區處於我國東南丘陵地帶,境內山巒起伏,丘陵密佈。在連綿的丘陵山地,到處溪流回繞。溪水從深山峽谷奔流而出,多縱穀險灘。一層層梯田繞穀環山,一行行茶園佈滿山崗,竹木遮天蔽日,青山疊翠相連,畲族的家鄉就掩映在這深山密林之中。在遼闊的畲族山區,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足,自然資源十分豐富。除品種多樣的農產品外,山區還盛產林木與毛竹。在畲鄉山區無盡的寶藏中,有世界稀有的珍貴樹種如栓皮櫟、檫樹等。茶葉更是久享盛譽,行銷國內外。浙江畲鄉山區的“惠明茶”,清香醇洌,曾是清代地方政府歲貢皇帝的方物。在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曾榮獲一等證書和金質獎章。山區的土特產和名貴藥材以及各種水果也非常豐富。素有“菇鄉”之稱的景寧香菇,據傳,早在明初就已被列為一種特殊貢品而久負盛名。此外,在畲鄉深山密林中還棲息著世界罕見的珍禽異獸,諸如頭上長角的青蛙,四條腿的泥鰍,特別是黃腹角雉更是我國稀有的珍禽。畲族所居山區的礦藏也很多,有煤、鐵、金、銅、鎢、明礬、石墨、石膏、硫黃、滑石、雲母石、瓷土以及其他各種有色金屬。畲族居於山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這一特點,對當代畲族民族經濟的發展具有獨特的優勢。
(三)轉輾遷徙的悠久歷史
畲族歷史悠久。據古籍記載,至遲在7世紀初,畲族人民就已在丘陵連綿的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區勞動、生息、繁衍。漢文文獻對當時居於這一地區的少數民族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其中包括畲族的先民。直到13世紀中葉,即南宋末年,漢文史書上才正式出現“畲”和“輋民”的族稱。前者見於福建莆田人劉克莊的《後村先生大全集·漳州諭畲》,指的是漳州一帶的畲;後者見於文天祥的《文山先生全集·知潮州寺丞東岩先生洪公行狀》,指的是廣東潮州一帶的畲族。“畲”與“輋”音同字異,是畲族先民並用的族稱。到了元代,畲族名稱即被普遍使用。這一族稱的含義具有辟地開荒、刀耕火種的意思,它是以畲族先民的經濟生活特點而命名的,體現了畲族人民勤勞勇敢的本色。
畲族民間普遍傳說,他們的祖籍是廣東潮州鳳凰山。隋唐以後,因備受階級壓迫和民族歧視,他們才被迫輾轉遷徙,在荒山密林裡尋找新的落腳地,所以畲族都互相親昵地稱呼自己叫“山哈”或“山達”。畲語“哈”和“達”都是“客人”的意思。表明畲族先民是從外地遷到山上居住的,是山裡人或居住在山裡的客人。經過長期不斷遷徙,他們從廣東潮州鳳凰山到達閩東、浙南廣大山區,當地漢族稱他們為“畲客”。至今鳳凰山上還保留著他們的始祖盤瓠的祖墳,並發現鳳凰山中有“高皇寮”村寨。畲族人民為了緬懷其始祖盤瓠的英勇業績,一直嚮往著親臨鳳凰山朝覲自己的民族發祥地。這一傳說,反映了鳳凰山與畲族淵源的密切關係。
畲族輾轉遷徙的悠久歷史,體現了畲族人民勤勞勇敢的民族精神,發揚這種民族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脫貧致富振興當代民族經濟的一股巨大原動力。
(四)畲、漢共生的民族關係
畲族在歷史上曾經過著遷徙不定、刀耕火種的遊耕生活。在漫長苦難的歲月裡,畲、漢兩族人民結成了深厚情誼。畲族文化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在與漢族文化不斷交流融合中發展的。
隋唐之際,聚居在閩、粵、贛三省交界山區的畲族先民已經從事農業生產和狩獵活動。他們在極其艱難困苦的環境下,用自己辛勤的勞動拓荒造田,建設自己的家園。到唐代,中央王朝即在畲族先民聚居的今福建漳州、汀州一帶施政,並實行辟地置屯等一系列有利於當地經濟發展的措施,使當地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同時也加強了這一地區與中原地區的聯繫,密切了畲、漢兩族人民長期的經濟、文化上的交流。從此,畲族古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受到漢族封建生產關係的影響是很明顯的,畲、漢兩族人民長期的經濟、文化交流,成為畲族歷史文化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這一特點反映了畲族文化的淵源和衍化趨勢,對當代畲族民族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五)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畲族人民被迫不斷遷徙。由於他們所受的壓迫深,生活苦,因而反抗也烈。他們不但和當地漢族人民一起,含辛茹苦地披荊斬棘,共同開發山區經濟,而且在歷史上曾多次聯合起義。唐代,粵東和閩南的畲族先民先後在雷萬興、苗自成、藍奉高等人的領導下,掀起反抗唐王朝統治者的鬥爭,持續近半個世紀。他們和漢族人民一起,團結戰鬥,給唐軍以沉重打擊。當元朝統治者進入畲族地區時,畲族人民曾積極參加當時張世傑、文天祥領導的抗元鬥爭。以陳吊眼、黃華和畲族婦女許夫人為首的畲、漢兩族人民十幾萬人,在福建聯合抵抗元軍,直至宋亡之後,鬥爭仍持續了3年之久。明清時期,畲、漢兩族人民的聯合鬥爭連綿不斷,他們並肩戰鬥,結成兄弟般的戰鬥情誼。其中尤以正德十一年(1516年)謝志珊、藍天鳳為首的畲、漢兩族人民聯合起義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廣。在這次起義中,他們利用畲族民間普遍流傳的“寶印畫像”(即有關盤瓠傳說的畫像,稱為祖圖)進行宣傳鼓動,使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壯大。在近代,畲族人民也掀起不屈不撓的反帝反封建鬥爭。尤其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畲族人民同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人民一道,進行了二十多年英勇不屈、轟轟烈烈的革命鬥爭,在我國革命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在現代化進程中,繼續發揚畲族人民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自強不息,必將為振興當代畲族民族經濟譜寫出新的篇章。
(六)典型的山區農耕文化
畲族是我國南方典型的山區農業民族之一。它以農業生產為主,狩獵經濟為輔,農耕和狩獵構成了畲族文化特點的物質基礎。由於畲族人民長期輾轉遷徙于祖國東南部丘陵山地,在繼承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又不斷吸收漢族文化,使其經歷了由鋤耕農業向犁耕農業、由游耕農業向定居農業過渡的歷史轉變,從而形成了畲族山區農耕型文化的鮮明特點。
早在西元7世紀,畲族先民就以自己辛勤的勞動開闢了閩、粵、贛三省交界的山區。當時畲族先民的農業生產主要是“耕火田”,即“刀耕火種”,所耕多屬缺乏水源的旱地。由於耕作技術粗放,生產力水準低下,農作物產量很低,加上長期居住在深山老林、野獸出沒之地,所以狩獵經濟一直比較發達。以“耕火田”和“搜狩”為生,成為畲族早期的經濟生產特點。
由於備受階級壓迫和民族歧視,畲族先民被迫輾轉遷徙。然而,不管他們到哪裡,都和當地漢族人民友好相處、患難與共,通過辛勤的勞動,傍山結舍,劈坡造田,把荊棘叢生的荒山僻野變成美麗富饒的家園,畲族人民為開發我國東南山區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明清時期,是畲族先民向閩東、浙南大遷徙的時期。他們到達那裡時,平壩地區已多為漢族所居住,自然條件較好的地方也大多為漢族所墾殖。因此,畲族先民每遷到一地,只能在荊棘叢生的山丘地帶開山劈嶺,拓荒造田,新建家園。他們所到之處,“隨山種插,去瘠就腴”,盡力耕耘。凡山間荒地“皆治為隴田”;凡有水源的地方皆開為梯田;凡仰賴多雨的山地皆為旱田。經過畲族人民的艱苦開發,祖國東南山區的荒山僻野變成了茶、糧之鄉。
改良土壤是畲族人民開發東南山區的一項特殊貢獻。由於新開墾的田地多屬生荒地,土質貧瘠,所以作物產量較低。勤勞、智慧的畲族人民便利用草木灰、石糞(即生石灰)肥田。在春分以前,畲民就“縱火焚山”,使“田遂肥饒”,而獲取好收成。明萬曆進士謝肇涮遊太姥山時目睹“畲人縱火焚山”肥田的情景,曾揮筆寫下了“畲人燒草過春分”的詩句。所謂“石糞”,就是將一種青石——石灰石燔成灰,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灰有火氣,施于田,“田得其暖,陽氣乃生”,可獲豐收。實質是施用礦物質肥料。可見,畲族人民在耕作技術、改良土壤方面具有特殊本領,積累了豐富的山區農耕經驗。
隨著耕作技術的提高,畲族地區農作物的種類大大增加。除種植稻穀外,番薯自明中葉傳入閩、粵後,很快就為畲民所種植,成為山區農作物之大宗。此外,畲民還根據山區特點經營各種經濟作物,主要有香菇、藍靛、茶葉以及杉、竹等經濟林木。
畲族從事狩獵生產歷史悠久。狩獵作為畲民的一項重要生產活動而代代相傳。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在一些比較發達的山區,畲民逐漸摒棄了刀耕火種法,狩獵經濟也逐漸為農業生產所代替,但農閒時畲族人民仍經常狩獵。畲族狩獵往往採取集體行動,獵獲物除射中獵物的獵手優先獲得一隻腿或一個頭外,其餘皆不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這種傳統經濟也是畲族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一種物質基礎。正是在山區農耕經濟和狩獵經濟的基礎上,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畲族文化結構,對當代畲族民族經濟發展具有特殊影響。
(七)絢麗多彩的文化藝術
畲族文化藝術有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格。以下分別作一概述。
l、民族語言
語言是一種文化現象。畲族語言有兩類,一是居於廣東惠陽、海豐、增城、博羅一帶約占畲族人口0.4%的畲族,使用的是接近於瑤語的“布努”語(屬苗瑤語族苗語支);一是居於閩、浙、贛、皖和廣東部分地區約占畲族總人口99%以上的畲族,使用的是接近於漢語客家方言的一種語言,但語音上與客家話又稍有區別,少數語詞與客家話完全不同。畲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在日常生活中都以當地漢語為交際工具。畲族語言文字的這一特點反映了畲族歷史文化的豐富內容,畲族語言不但與苗瑤語族語言有密切的淵源關係,而且和漢族人民長期交錯雜居,在經濟、文化上互相學習和交流。可以說,畲族文化兼收並蓄,不斷吸取相鄰民族文化的某些因素,進而形成其文化結構的個性。
2、傳統服飾
畲族傳統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現在畲族男子服裝已與漢族無異,而閩東、浙南的部分畲族婦女,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尤其是婦女的髮式與漢族不同,各地也有差別。少女喜用紅色絨線與頭髮纏在一起,編成一條長辮子,盤在頭上。已婚婦女一般都頭戴鳳冠,即用一根細小精製的竹管,外包紅布帕,下懸一條一尺長、一寸寬的紅綾。老、中、青不同年齡的婦女,發間分別環束黑色、藍色或紅色絨線。冠上飾有一塊圓銀牌,牌上懸著三塊小銀牌,垂在額前,畲族稱它為龍髻,表示是“三公主”[1]戴的鳳冠。冠上還插上一根銀簪,再佩戴上銀項圈、銀鏈、銀手鐲和耳環,顯得格外豔麗奪目。
3、居住飲食
歷史上畲族人民輾轉遷徙,物質生活尤為簡樸。他們“結廬山谷,誅茅為瓦,編竹為籬,伐荻為戶牖”,聚族而居。畲族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結構瓦房,與當地漢族的房屋結構大致相同。
火籠、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於山區氣候寒冷,嚴冬臘月,一家人都圍坐在火塘邊烤火取暖。
畲族山區,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種植較少,雜糧較多。他們普遍以番薯絲(又稱地瓜米)為主食。地瓜米摻上稻米蒸成飯,叫“番薯絲飯”,將玉米磨成細粉,合米炊食,叫“包羅糊”。純米飯只在宴請貴客時才用。副食除蔬菜外,喜食蝦皮、海帶、豆腐等,新中國成立前很少吃肉。畲族人民尤喜飲酒,用糯米釀成的米酒,醇香濃郁,味甜可口。用小麥釀成的“麥酒”,度數較低。
4、婚姻家庭
新中國成立前,畲族地區基本上進入了封建社會,婚姻家庭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著古樸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在本民族內部的盤、藍、雷、鐘四姓中自相婚配。由於姓氏少,加上畲族居住的村寨多為同姓同祖的自然村,血緣居住特點明顯,各村分佈又較分散,故同姓不同房,即同姓不同香爐的也可以通婚。五服以外,也可以同姓結婚,但比較少見。畲族婚俗出現不同香爐或不同“祠堂”的同姓通婚,屬於自然地或人為地分裂成的不同外婚單位。由於歷代統治者的民族壓迫和歧視政策,畲、漢兩族之間嚴禁通婚,曾是畲族內部的一條族規。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民族平等團結政策的執行,畲、漢兩族之間的通婚日益增多。
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戀愛的傳統,他們在生產勞動中,通過對唱山歌,建立感情,即可成婚。但隨著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加上與漢族長期交錯雜居,相互影響,畲族地區新中國成立前在婚姻上的封建買賣包辦現象日趨嚴重。這種買賣包辦婚姻,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漸漸革除,畲族的古樸婚姻才得以繼承和發揚,並賦予了新的內容。
5、編織刺繡
勤勞淳樸的畲族婦女,不但是生產勞動能手,也是編織刺繡的能工巧匠。她們以精湛的技藝,編織和刺繡出許多精緻的手工藝品。這些手工藝品種類豐富,色彩斑斕,風格獨特。如編織的彩帶,又稱合手巾帶,即花腰帶,圖案花紋多樣,配色美觀大方;編織的斗笠,花紋細巧,工藝精緻,造型優美,配以水紅綢帶、白帶及各色珠子,更富有民族特色。在趕集、赴會或走親戚時,畲族婦女都愛戴著它,成為畲族婦女最喜愛的一種裝飾品。又如服飾刺繡,花樣種類也很多,它是畲族人民特有的一種藝術,也是畲族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畲族姑娘用自己精心織繡的繡帕或彩帶,送給心愛的情侶,作為定情的最好禮物。新中國成立後,服飾刺繡、斗笠編織更加絢麗多彩,圖案花紋尤為新穎醒目。畲族人民這種獨具一格的民族手工藝技術,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放射出更加奪目的異彩。
6、民間文學
畲族文學藝術也十分豐富。山歌是畲族文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多以畲語歌唱的形式表達。所以畲族文學基本上是民間口頭文學。畲族口頭文學發達,尤以山歌出名,他們不但每逢佳節喜慶之日歌聲飛揚,即便在山間田野勞動、探親訪友迎賓之時,也常常以歌對話。傳統的山歌,至今流傳下來的就有一千多篇首、四五萬行。其中尤以歷史傳說山歌流傳最廣。
在長篇敘事詩歌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皇歌》。《高皇歌》又稱《盤古歌》、《龍皇歌》、《盤瓠王歌》,是一首長達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詩。它以神話的形式,敘述畲族始祖盤瓠立下奇功及其不畏艱難繁衍出盤、藍、雷、鐘四姓子孫的傳說,反映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圖騰崇拜。在這首長篇敘事詩歌中,盤瓠被描繪成為一位十分神奇、機智、英勇殺敵的民族英雄,畲族人民把他尊崇為本民族的始祖。《高皇歌》不但是我國古代圖騰文化的典型表現,而且也是畲族民間文學的雛形。
尤其令人感興趣的是,他們還把這一傳說繪成連環式的畫像,稱祖圖,即在一幅十來丈長的布帛上,用彩筆把這一傳說的410多個畫像連環式地繪在畫卷上,世代珍藏。每逢祭祖,就懸掛出來,祀奉甚虔。如此珍貴的民族歷史文物以及與它有關的史詩《高皇歌》遺址“高皇寮”、漢文文書《開山公據》等,都說明這一傳說所具有的特殊意義。它作為一種特殊信仰,不但家喻戶曉,口口相傳,而且貫穿於他們的頭飾、服裝、舞蹈以及宗教儀式中,這在兄弟民族中是獨一無二的。
7、體育武術
畲族人民酷愛體育活動,“打尺寸”、[2]“盤柴槌”、[3]節日登山、騎“海馬”[4]和“竹林競技”[5]等,都是畲族民間流傳十分有趣、別具一格的體育運動形式。
尤其是練拳習武之風盛行,經千百年的傳承,已形成獨具一格的民間武術。新中國成立前,畲族群眾以武術作為反抗剝削和壓迫的重要手段。新中國成立後,武術則是用來鍛煉身體、陶冶性情和豐富文化生活的一項內容。
畲族武術基本上可分作棍術和拳術兩大類,由於器械的長短及其功用有別,棍術又有不同的名稱和複雜多樣的動作。拳術在一些畲族山村十分普及。作為拳術的一部分,還有令人叫絕的點穴工夫。點穴,就是用手指點按某一穴位,使對方動彈不得,束手就擒,點穴者還練就了解救之法。操有這種絕技者多是德高望重的老拳師。畲族武林高手,在帶徒授藝時,非常注意以武德育人,嚴禁徒弟仗藝欺人、惹是生非。武術精通的人,醫術也十分高明,他們往往兼行醫道,救死扶傷,因而淳樸、厚道的美名四處傳揚。
新中國成立前,畲族地區已基本發展到封建地主經濟階段,但由於歷代統治者的壓迫和剝削,畲族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呈現緩慢性和不平衡性。畲族文化以漸變的方式日益發展和豐富,由於長期和漢族有著密切的聯繫而吸收了不少漢族文化藝術傳統,同時也較多地接受封建倫理道德的影響而比較保守。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新社會、新生活為畲族文化藝術的繁榮和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開創了新的歷程。因此,只有不斷進行文化創新,才能使畲族文化藝術更加絢麗多彩。
二、當代畲族民族經濟發展思路
發展當代畲族民族經濟,必須從畲族地區、畲族歷史文化特點出發。畲族歷史文化所具有的特點,一方面對畲族社會發展曾起過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也帶來某些與當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消極因素。因此,從畲族地區和畲族歷史文化特點出發,揚長避短、深挖潛力,大力發展現代商品經濟,則是我們振興當代畲族民族經濟應持的一個總體思路。具體論述以下幾點。
(一)充分利用畲族散居我國東南五省有利的外部環境。大力發展現代商品經濟,加快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接軌,才能擺脫貧困,走向富裕
主要市、縣鄰近,從而為當代畲族民族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外部環境。我國東南部閩、粵、浙、贛、皖五省處於珠三角和長三角以及海峽西岸經濟開發區,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湧起的今天,對當代畲族民族經濟的發展必然會產生重大影響。充分利用這一有利的外部環境,堅持對外開放,對內搞活,著力把畲族優良的傳統文化納入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軌道,是當代畲族民族經濟發展的緊迫任務。
作為比較發達的我國東南部五省市縣,理應成為當代畲族民族經濟繁榮發展的強大後盾。如何從畲族地區的實際出發,按照黨的民族政策和解決三農問題的大政方針,大力支援和扶持畲族地區民族經濟的繁榮發展,乃是東南五省市縣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社會主義現代化蓬勃發展的大環境下,各省市縣應下大力氣深入山區畲鄉調查研究,挖掘潛力,確定發展目標,作出具體規劃,從財力、物力、人才資源以及科技、教育等方面給畲鄉以有力的扶持和支援,並適度傾斜給予優惠政策。畲族同胞則應充分運用省市縣所給予的支援,下大力氣改變傳統封閉保守的舊觀念,依靠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發展現代商品經濟,以躋身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迅速改變畲鄉貧窮落後的面貌。
(二)充分挖掘畲族地區自然資源的優勢,調整產業結構,改變單一的生產和經營模式,因地制宜地發展現代化商品經濟,是振興當代畲族民族經濟的必由之路
畲族散居的山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除品種多樣的農產品外,山區還盛產林木和毛竹,其中如栓皮櫟、檫樹等樹種為世界所稀有。尤其是茶葉,久享盛譽,行銷國內外。加上山區的土特產和名貴藥材以及各種水果也非常豐富。景寧的香菇就久負盛名。此外,畲鄉深山密林中的珍禽異獸和礦產也很多。這些豐富的自然資源,對畲族地區民族經濟的發展具有獨特的優勢。然而時至今日,畲族地區產業結構單一的狀況尚未完全改變,自然資源的優勢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要使畲族地區超越單一的小農經濟,發展現代商品經濟,就必須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挖掘本地區自然資源優勢,由單一經營轉向農、林、茶、果、菇等綜合經營,創辦鄉鎮企業或專業合作社,建立產售網路,科學種植、養殖,科學經營和管理,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競爭力,有條件的也完全可以創品牌,打入國內外市場。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調整產業結構,必須結合傳統產業的實際,以傳統產業結構背景和自然資源優勢為依託,才能使新興產業站穩腳跟並求得發展。根據筆者的老師施聯朱教授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所調查的資料,福建省霞浦縣茶崗村、浙江省麗水市畲族鄉,在發展原有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大力調整內部產業結構,發展現代商品經濟的經驗,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6]。福建省霞浦縣崇儒畲族鄉把傳統生產與新興產業較好地銜接,從而使經濟發展態勢蒸蒸日上的經驗,也是一個很好的範例。[7]
(三)充分運用畲族傳統的山地農耕文化所積累的山地生產經驗,在不放鬆糧食種植的同時。大力發展本地區有特色的農副產品,是振興當代畲族民族經濟所必須認真處理好的一個重要問題
畲族典型的山區農耕文化,造就了畲族對山地自然環境極強的適應力,在山地生態環境影響下積累了豐富的山地生產經驗,如依山坡而築梯田,就是畲族人民戰勝山區自然條件制約、主動適應自然,與自然作鬥爭的傑出表現。然而,山區與外界交流甚少的自我封閉狀態,也必然導致畲族山區經濟文化滯後的弊端。山區耕地較少,耕作技術粗放,這種單一小農自然經濟顯然不足以滿足畲族人民的生活需要。改變單一種植,發展農副產品,才能脫貧致富,走向繁榮。
據廣東省民族宗教委的統計,至2000年,廣東畲族地區居民年人均收入大約在2000—2500元,而主要經濟來源則是靠種植果樹、養蜂、種茶、家禽養殖所得。鳳凰山鳳坪村全村六百餘人,在山上種茶一千五百餘畝,近些年來,人均賣茶收入在2000~2500元。他們主要是通過茶葉公司加工包裝,進行產銷合作,並創出品牌“龍星牌”,從而很快解決了溫飽問題,有的還過上了小康生活。[8]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畲族山區農耕文化所積累的山地生產經驗,只有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堅持科學發展觀,學會科學種田,科學種茶,科學養殖,引進先進加工設備和技術,實現資源的深度開發,變原料出售為產品出售,使原料不斷增值,才能不斷增強競爭力,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沿著現代化的軌道向前邁進。如福建省羅源縣福湖各村盛產竹、木資源。該村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就改變過去只出售原材料或半成品的習慣,引進漢族地區先進的木工設備和技術,結合自己傳統的木工經驗,興辦竹木工藝廠,生產膠合板並加工成各種桌、椅、茶几等,產品已銷往省內外,年產值達16萬元,成為當時該村脫貧致富、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一個典型範例。[9]
(四)充分發揚畲族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和畲、漢兩族人民互助合作的平等關係,是促進當代畲族民族經濟沿著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軌道向前發展的強大動力
畲族人民勤勞勇敢、吃苦耐勞,富有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發揚這種優良傳統,自強不息,奮發有為地去發展現代商品經濟,才能使畲族地區從根本上改變面貌,走向富裕。
畲族人民要徹底脫貧致富,就應該消除過去由於民族自我保護主義和心理隔閡所造成的封閉狀態,主動積極地加強與外界的交流與合作,建立起畲、漢兩族人民之間和諧新型的民族關係。這種新型的民族關係,對畲族地區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要發展現代商品經濟,提高教育水準就成為畲族地區一項特別重要的任務。當務之急尤其應該大力改善學校辦學和學生就學的條件,對居住分散的畲族同胞還應該大力發展寄宿制的中心小學和中學,對畲族同胞實行教育優惠政策。在提高教育水準方面,畲、漢兩族人民不分彼此,互相幫助和支持更是必不可少。
要發展現代商品經濟,改善畲族地區的交通狀況,也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隨著生產的發展,許多畲族地區雖然通了公路,但由於一些畲族山村過於分散偏僻,至今依然交通不便,傳遞和交流受到嚴重的制約,發展現代商品生產自然會受到極大影響。因此,對過於分散偏僻的山村,能修路架橋的應修路架橋,不能修路架橋的可就近遷居到交通較為便利的地帶,以至漢族社區,這對分散偏僻的畲族山村發展現代商品經濟,乃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舉措。
(五)充分發揮畲族傳統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促進畲族地區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結合傳統文化藝術特點,大力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防止和克服商品經濟衝擊所帶來的某些負面影響
一方面,充分發揮畲族傳統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對振興當代畲族民族經濟的作用不可小視。畲族的民間工藝美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其中以刺繡和編織的技術尤為突出。勤勞淳樸的畲族婦女,不僅是生產勞動能手,也是編織刺繡的能工巧匠。她們以精湛的技藝,編織和刺繡出許多精緻的手工藝品。這些手工藝品種類豐富,色彩斑斕,風格獨特,如編織的彩帶,即花腰帶,圖案花紋多樣,配色美觀大方;編織的枕、席、斗笠等竹編手工藝品,花紋細巧,工藝精緻,造型優美,富有民族特色。這些絢麗多彩的民間手工藝品,若能引進先進技術進一步加工,擴大生產規模,使之產業化、商品化,則既可以弘揚畲族傳統文化,增強畲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力,也將對畲族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
另一方面,市場經濟的出現,作為農業民族傳統的農本思想必然要發生蛻變。隨著非農業收入的迅速增長,傳統文化將逐步納入市場經濟體系之中,對市場的依賴性日益增大,經濟生活、文化生活都將與市場關係密不可分;市場經濟的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會使畲族山村勞動力紛紛流向城市、工廠。畲族山村中青年男女勞動力的大量外流,會帶來山區勞動力的缺乏和老化,而影響到山區民族經濟的發展。流入城市打工的男女中青年勞動力,由於職業、人際關係、教育、婚姻家庭、精神心理等存在許多難以適應的狀況,也會產生一系列社會問題;市場經濟的供需關係,使原有基礎比較落後,又長期處於封閉狀況的畲族山區,在人才、技術、資金等都嚴重缺乏的情況下,在市場競爭中必然會碰到許多困境。
商品經濟的發展對畲族傳統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帶來許多積極影響的同時,也會產生一些不良的作用。為了金錢、享受而置民族優良傳統於不顧,無視法律、無視社會公德的腐朽落後現象難免也會侵蝕到畲族山區,因而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同時,弘揚畲族優良傳統文化藝術,大力開展文化創新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是刻不容緩的任務。面對現代市場經濟的衝擊,必須堅持民族平等原則,根據畲族文化及自然環境的特點,大力發展富有特性的民族經濟,增強自主成長與競爭的能力,才能使畲族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沿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正確軌道而走向繁榮。
最後,筆者認為,隨著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畲族地區、畲族傳統文化必將發生深刻的變化。畲族傳統文化的封閉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必將日益走向開放;畲族傳統單一小農經濟模式,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也必將日益多元化;畲族傳統文化中的宗教神秘主義,在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和科技知識的影響下,也將向世俗化轉變。總之,畲族傳統文化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中,必將推陳出新,形成和諧美好的新型民族文化,畲族民族經濟終將走向繁榮發展。
(原載《畲族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注釋:
[1]指“盤瓠傳說”中高辛帝的三公主。傳說盤瓠因斬犬戎番王頭有功,高辛帝遵守諾言將三公主許以為妻。盤瓠與三公主結婚後,生三男一女,定居廣東潮州鳳凰山,開荒種田,繁衍子孫。由此,畲族把盤瓠和三公主推祟為他們的始祖,並把這種信仰貫穿於他們的裝飾之中,以示尊崇。
[2]流行於閩東地區畲族村寨的一種體育遊戲。即由一人站在人圈中,用小木棍(一尺多長,稱為“尺”)擊小竹條(如筷子一樣長短,叫做“寸”),使竹條旋轉著向人圈外飛去。圈外的人群競相接擊,回投小竹條,如是反復持續、不斷地接擊,不使竹條落地就算取勝,勝者便可輪換站入圈內。
[3]流行於福建省福鼎市的一種民間棍術,畲胞稱之為“打柴棒”,由於棍棒的長短和功用的不同,柴棒又分為兩種:一種叫“丈八棍”,長一丈二尺,由一人耍弄表演,有攻有攔,故稱“中攔”;另一種長七尺,由兩人對打,互相配合,叫“盤槌”或稱“齊眉仗”。
[4]“海馬”亦稱滑溜板,是居於海邊的畲民用以討小海的一種生產工具。在海灘上足踩這種滑溜板,如同駿馬賓士,疾走如飛,十分靈活。相傳明嘉靖年間,戚繼光抗倭寇,曾訓練士卒騎“海馬”追逐沿海倭寇,取得大捷。從此, “海馬”演變成為一種軍事訓練工具,也是一種體育工具。
[5]指畲族人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寨竹林的優勢開展的競技體育活動,有爬竹竿、弓箭射擊、竹秋千等。
[6]福建省霞浦縣茶崗村,在不放鬆糧食生產的同時,由單一經營轉向農、茶、果、林等綜合經營後,1988年人均口糧比1978年增加了約300斤,人均收入增加了兩倍,商品性收入占農民收入的70%以上。浙江麗水市以無息貸款和有償補助的辦法,扶持畲鄉發展巨蜂、白香蕉、葡萄和柑橘等,並積極扶持一些茶葉、毛竹、油茶老基地的改造,對傳統的生產項目充分挖潛,提高其經濟效益。在養殖業中,不僅把原來就有的養豬、養雞等傳統專案的規模擴大,而且還發展了養殖長毛兔、養鼇、養蛇等新項目。由於注意結合傳統產業實際來調整內部結構,麗水畲鄉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發展較快。
[7]福建省霞浦縣祟儒畲族鄉在穩定和挖掘傳統產業(主要包括糧食種植產業和林、茶、果等副業)潛力的基礎上,優先發展具有短期商品價值的新項目,如香菇、蘑菇、草菇、竹筍、牛黃等。積累一定基礎後,便投資搞加工業,如利用自然條件和剩餘勞動力以及歷來就有的種姜傳統,引進臺灣良種薑——大肉薑,大批量種植並發展有關的新的食品調味罐頭加工專案,打入港臺市場。
[8]參見李筱文:《廣東省畲族概況》,原載《鳳凰山畲族文化》,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年版。
[9]參見施聯朱、宇曉:《畲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協調發展》,載《廣西民族研究》1990年第4期。
(許良國)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