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蜿蜒的山路扶摇而上,一路上壘砌的石碓越來越多,鷄足山的秀美,一點一滴映入眼簾。高大的樹木奇形怪狀,參差不齊,清泉汩汩流淌。行至一處石階,只見泉水從幾處石洞中涌出,坐在石階邊歇息,心中不免感慨,憶起宋朝楊萬裏《小池》中詩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此番閒情雅致,大扺是在游山途中才會深有體會吧!
身在山中,走走停停,看過林壑幽深,危崖高崗,緑樹野花,行至不遠處,忽見一片五彩的經幡。經幡呈方形,藍白紅緑黄五色,上印有經文和佛像,懸掛在一根根細繩上,猶如飄動的彩旗。
初次南行,對於經幡我們都覺得陌生又新奇,盡管早有耳聞經幡是藏傳佛教信衆心中的聖物,此番却是初見,不禁停下脚步,細細觀看。
經幡有着悠久的歷史和深遠的内涵。經幡所在的地方,即爲有佛;隨風而舞的經幡飄動一下,就是誦經一次,在不停地向佛傳達着人的願望,祈求佛的庇佑。這樣,經幡便成爲連接佛與人的紐帶。其所在即意味着人們對佛祖的祈求所在,寄託着人們美好的願望。
經幡的顔色各异,含義也各有不同:五色代表五方佛,也代表五種佛行事業,紅色表歡喜,白色表清净純潔,黄色表增益,藍色表降服,緑色表成就。
民間還有一種説法;藍幡象徵天空,白幡代表白雲,紅幡寓示火焰,緑幡代表緑水,黄幡代表土地。如此一來,也固定了經幡從上到下的排列順序,如同藍天在上、黄土在下的大自然千古不變一樣,各色經幡的排列順序也不能改變。
相傳;經幡本是由古印度女子身穿的紗麗演變而來:在古印度,女子們都穿着薄薄的紗麗裙衫,丈夫遠離家門時,妻子會扯下身上的一塊衣角,掛在門口或樹上爲其送行。天長日久,布的顔色退了;年復一年,布絲被風吹走了。吹到哪裏去了呢?據説吹到丈夫的身邊。
如今,隨着佛教的興盛,紗麗演變成一塊塊薄薄的紗布,並染上了顔色,印上了經文和佛像,成了今日的經幡。
鷄足山路途中所見的經幡,與藍天、山林交相輝映,五彩斑斕,爲鷄足山平添了一抹亮色。據金花介紹,此地的經幡還有一個重要的用處:它像是一面面引路的彩旗,能爲行人指引通向光明寺下院静陽庵的道路,這就意味着,我們只管順着經幡的方向前行便是了。
我們注意到,經幡上印着《佛説般舟三昧經》三字訣。《法滅盡經》中提起,法欲滅時《楞嚴經》和《佛説般若三昧經》先滅,而背誦三字訣是對般舟經的基本熏修。
“爲何《佛説般舟三昧經》會先滅呢?”我道出心中的困惑,一位同伴説了這番話:“《佛説般舟三昧經》把修行的過程和方法説得過於明白、簡單,又是樂修、喜修,簡單得我們都不相信,并且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安樂,處處講休息,以車代步,吃不得暫時的苦。最後由認爲自己不能做到,認爲别人也不可能,以致懷疑非佛所説,使得經文最終走向滅絶吧!”
看來,這部經文難遇難求,意義非凡。一行人唏嘘感嘆,發心誦讀,又聽説光明寺有行佛現前三昧法門般舟法的道場,莫不歡喜,一路一邊走,一邊暗自背誦着經幡上的三字訣,希望這次朝山能結一個殊勝的法緣。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