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八、行法的典範

  在衆多的行法者當中,有這樣一位僧人,他不眠不休,經行勇猛精進,圓滿地完成了90晝夜的般舟行法,堪稱般舟行法的楷模典範。他的事迹給了無數行法者鼓舞和力量,據此,一些對《般舟三昧經》中佛所宣説的九十日般舟持懷疑態度的居士,完全折服了,認識到不能以自己的妄想心來測度佛法。提起他的名字,行過般舟的僧衆幾乎無人不知,他就是光明寺的善行師。

  2003年9月24日,善行師開始以居士的身份行法。90晝夜之中,善行師精進勇猛,即便昏沉也從不超過10分鐘。每一次,當他站住或靠住不走動時,護法輕輕過去,用手指打三個響指,或念三聲南無阿彌陀佛,他一定醒來。

  他用實際行動無聲地印证着佛陀的教誨,不僅激勵着他周圍護關的人,也同樣激勵着各地或相識或不相識的居士們。數位護關人員大受感動,讚嘆未曾有,感受到一種加持和震撼的力量,爲此特别做了一段偈子:“般舟堂内大雄善行行,般舟堂外有緣行,諸多佛子抄經行,潔净心靈繞塔行,借雪塑像同心行,佛住心中隨師行,立定信念如法行,斷諸妄想如是行。當下真心菩薩行,皆成佛道極樂行。”

  提起善行師的行法過程,一位護關的師父至今仍歷歷在目:“善行師前三十天基本上不需要護法人員的提示和幫助,只是後來在夜間昏沉重時才會給一點提示。行法的過程非常嚴謹,儀軌中的環節一個不少,每個都是認認真真的,十分到位。隨着時間的推移,對護法人員自身的要求也愈加嚴格。我曾爲他護關,七八天未合眼,但是現在想想,我在護法過程中缺少慈悲心,對易受衝擊傷害的善行師生不起深切的愛護之心,又缺少智慧,每次面對昏沉的狀况,總是找不到恰當的方法、善巧的方法幫助渡過。對法的體會認識不深刻……”

  另有一位年輕的居士回憶道:“善行師在行法期間,身體狀况一直很好,念佛聲音洪亮,有金屬般的感覺,我有緣親聞,着實感動。時逢末法,若非親見實在令人無法相信,有這樣殊勝的法,這樣殊勝的人。我護關時,每時每刻都好似感受到善行師在如甘露灌頂般地加持着自己!”

  善行師出關步出般舟堂時,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聞佛師帶領衆護法居士,在“優波提舍願生偈”唱誦聲中,爲這次稀有殊勝不可思議的行法做了一個圓滿的總結。

  回顧整個行法的過程,不僅是善行師一個人在行佛現前三昧,衆人的心也都跟隨他一起行法,大家激動不已,却也平和自然,或許法本如是。

  據善行師介紹,90天行法中,心中不斷地涌現出各種偈子,但一到嘴邊,又化爲一聲“南無阿彌陀佛”。據説,他出關後僅説的一句話,四個字“信佛、念佛!”自那時起,他也就出了家,可喜可嘆。

  帶着崇敬讚嘆的心情,我們去拜訪善行師,希望能得到他的教誨。

  初見善行師,只覺得他很斯文,皮膚黝黑,臉上架着眼鏡,謙和,平易近人。和他在一起,只要他一張口,會把你追問到念頭的絶境,他直接打殺我們的各種念頭,從根上啓發我們的智慧。

  善行師念佛的聲音也和我們不太一樣,特别渾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穿透力,聽着特别舒服。

  善行師問我平時的功課,我回答説:“以大悲咒爲主,楞嚴咒爲輔,平時散念阿彌陀佛,偶爾誦讀《金剛經》、《地藏菩薩本願經》,一切回向於西方極樂世界。”

  善行師點點頭:“很好,爲什麽要誦楞嚴咒,怎麽發心?”

  我回答説,“宣化上人説,有楞嚴咒的地方,就有正法;回向‘世界和平,人民安樂,正法久住,法輪常轉,法界衆生,同生極樂’;另外楞嚴咒能使破戒者得戒,不清净者清净,我很懶散,需要楞嚴咒的加持。”

  善行師又問:“知道最先滅的經是哪兩部嗎?回答説只知道《楞嚴經》,善行師告訴説另一部是《佛説般舟三昧經》。

  善行師又問:“你對往生净土怎麽看?”

  “靠信願行,臨終往生;善行師説一定要臨終才往生嗎?”我回答不出。

  “心净即净土”,我答道。

  善行師:“對,但可當下往生。”

  “善行師,能給我們講講您行法的感受嗎?”一位同修好奇地問道。

  禁不住衆人的强烈請求,善行師敞開心扉,從容簡單地講述起那次曾經行般舟法的經歷,聽着他説那和緩的講述,我們的思緒仿佛被帶入徑行道中,跟隨着他的講解一同體悟,感受他所經歷的苦,分享他的痛楚和喜樂。

  善行師告訴我們:“行法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了實相、虚幻、顛倒、自我欺騙,以及佛法之殊勝,諸佛之慈悲。或許只是嘗到大海水一滴中之少分,但足以激勵自己繼續實踐佛法,尊重生命。”

  “您怎麽看般舟佛現前三昧行法呢?”我好奇地問。

  善行師回答:“般舟佛現前三昧行法簡單直接而犀利,簡單之處爲憑一句佛號,阿彌陀佛之萬德洪名——南無阿彌陀佛,經行不斷;犀利在迅速獲得法益,超越自我,了曉法性。雖然是日夜不停經行念佛,但非是憑意志憑耐力的苦行,妙也妙在此處,必須要走、不停地走,也正是我們要超越之處,超越病、超越痛、超越自己的知見,也是説正是超越見聞覺知之處,啓發智慧與慈悲之處,於如來藏性啓用之處。般舟佛現前三昧行法對於這個時代業習深重的幻化有情來説,特别直接有效。希望更多學佛人依彌陀願力於未來安心,於當下有一個出離和受用的契機,以本來圓滿之心面對一切、尊重一切,與净土法門、與“念佛”兩字真正相應,顯生命之具足與安樂,獲自在與清凉,安穩世間、饒益世間,使世尊之聖教廣延於未來。”  

  “您能在90晝夜堅持下來,是否有超常人之處?”一位女居士略有些遲疑地問。

  善行師微微笑着解釋:“我就是一個生死凡夫嘛,90天能行下來,並没有什麽奇特的,諸如身體的疲憊、困頓、疼痛、境界等問題都要去面對,之所以能平順地逾越,仔細想來,關鍵是一個‘信’字,也就是在知見上有否向佛靠倒,視師爲佛,用佛知見,全身心地、毫無保留。”

  “行法昏沉的時候,您是怎樣度過的呢?”一位同伴小聲問道。我知道,這也正是她的障礙與顧慮之處。

  善行師這樣説:“昏沉最嚴重的時候隨時隨地都可以睡着,雖然有護法者的提醒,但眼睛還是覺得睁不開,煩惱極了,心想:自己也想繼續走下去,若是這樣下去就不是走般舟,而成睡般舟了。好在護關法師的一言,方想起《楞嚴經》所描述的境界,是啊,佛是不用睡的!我們的自性是不會睡着的!不管怎樣,緊緊盯住佛號,就算是睡着還得念佛,最後終於知道了昏沉的真相,太有意思了!那種喜悦,或可説是法喜吧,無法言説!”

  這一番詳盡的介紹,讓我覺得行佛現前三昧法是一個苦盡甘來的蜕變,苦難過後,必會獲得羽化成蝶、鳳凰涅槃的重生喜悦。

  傍晚,返回静陽庵的路上,衆人在古樹中穿梭前行,夕陽西下,暮色沉沉,空氣有些微凉,同伴們唏嘘感嘆行法的艱難,也講述着對行法者的欽佩與崇敬。

  此刻,聆聽彌陀鳥的叫聲,我的腦海中忽然記起曾看過的一幅畫,名爲《子歸圖》,阿彌陀佛懷抱着一個男童,眼中盡是慈悲和寬慰,畫的旁邊附有一封阿彌陀佛慈父的家書:

  “我可憐的孩子: 你在娑婆世界跑累了吧?也許偶爾感到虚幻的快樂,可更多的是茫茫長夜難以忍受的痛苦。

  快回來吧,我的孩子,你可知道極樂才是你的家!

  孩子!你久劫奔波已經忘記了家鄉的模樣了吧?家鄉這裏無比美麗莊嚴,黄金鋪地,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

  一時心受觸動,潸然泪下。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