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夜,微凉的風吹過耳畔,坐在一棵古樹下静思,仰望星空,燦亮的繁星清晰可見,自從來到鷄足山,夜的静謐與寧静的美便深深地吸引着我。
不知多少個夜晚,我習慣於在静陽庵附近的樹下思考一些事情,想着遠方的家人,聞佛師的教誨,或是默唸常樂師教授的南傳經文,品味一些白天聽來的故事、見聞。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王居士的日記已讀過大半,那些生動真實的文字,那段短期出家的過往經歷深深打動着我。
忽然想起日記的第78頁,那一段醒目的文字,文字下方畫着一些紅色的圈圈框框,像是經過反復推敲,重重敲擊在内心的筆觸——
“就要打點回程的行裝了,最後那幾天,我拿到了手機,和家里人取得了聯繫。這時我開始陷入兩難之中。是舍戒?還是出家?在家時,經常夢到出家人或做與修行相關的夢;出家這一個月裏,夢到的却是世俗的夢。在家時,惦念寺院,出家時,想着在家。我開始審視自己最初的發心,當初發願要出家荷擔如來家業,要如何如何,但關鍵的時候,却没有用上。唉!“
“師父説我還是在得失法中選擇,没有真正的愛樂和抉擇,學佛没有自受用。别説大話,還是老老實實的回家作居士吧!舍戒離開僧團,我想起師父的話:在家成就太難,有太多的障緣、難緣、外緣,在家,靠自力成就基本無有是處。這時才真正體會到彌陀恩德,如果没有彌陀願力,我們在家只有長夜沉淪啊!”
思忖着這番話,當下心情不能平静。活脱脱的内心剖白,書寫着矛盾與挣扎,讓人清楚地感受王居士内心那艱難的抉擇。
此刻,我努力地眺望遠方,模糊的山影中依稀勾畫出一條條羊腸小路,山路上有很多陌生的岔口,停留十餘日,我們甚至不曾前往。前方的風景是怎樣,有着哪些人和事,自然也就不得而知。
這些岔路口,不正像人生中艱難的抉擇之地麽?
人們總喜歡把人生比喻爲一條坎坷而又漫長的道路。一路上,我們總要面臨許多的十字路口,面對無數次的抉擇。
徘徊、等候;轉角、直行,前進、後退。
人生就是這樣,牽掛着,煩惱着,自由着,限制着,走一段路,再回頭望,却也生動着,感慨着。
看不清自己想要的,抓不住下一刻等待的,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便有了各種起伏的情緒:嘆息、懊惱、遺憾、落寞、慶幸,期待……
當我們在嘆息中容顔老去,驀然回首,懷念過往在指縫中溜走的冉冉光陰,一切虚幻的猶如海市蜃樓般的浮華,或許還來不及追思與回憶,現實的殘酷將我們理想的夢擊得支離破碎。
或許,人生原本就是變幻莫測、悲喜難料,流動不止的。總是從一個路口走向下一個路口, 從一次抉擇到下一次抉擇。當然,做了一次正確的抉擇, 人生不會一勞永逸;做了一次錯誤的抉擇, 人生還會有其它的機會。
有人説,抉擇是最困難的,也是最簡單的。困難在於你總是把抉擇當作抉擇,簡單在於你别去考慮抉擇問題,只是動手去做。
智者説:長路必有崎嶇,轉彎不是終點。追夢的路上,允許跌倒,拒絶絶望。
堅持者説:指路的是别人,走路的是自己。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脚也無法到達。
我想,對於修行人而言,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的路;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絶,那就是學佛修行的路。
機緣二字妙不可言。我相信王居士最後的决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在佛菩薩的加持下,前方的路,他一定會走的很好。
而日記中記載的那段珍貴的出家經歷,也像是在無聲地告訴我:他非常有幸曾做過一次出家修行的抉擇。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