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一、盂蘭盆會

  這天清晨,空氣有些乾燥,天空却藍的耀眼,呼吸着山中清新的空氣,約上同伴二三,來到月牙池附近轉轉。

  脚步很輕,生怕攪醒一池美夢。

  但見池水清澈見底,微風輕蕩波瀾,池邊有一些不知名的緑草,一簇簇,自由盎然地生長,仿佛爲月牙池綉上了翠緑的地毯。

  細看這些草葉,它們不似楊樹那樣袒赤肌膚昭示生命的純度,也不像常青樹那樣以濃緑呈現生命的强勢,就這樣静默地生長在角落,年復一年,聆聽佛音,彌陀鳥的啼鳴,以及僧人輕輕而過的脚步。

  如同山中的潜修者,有一種隱忍與平淡的品格。

  這時,兩只彌陀鳥飛快地掠過頭頂,歡快地啼鳴讓我們倍感歡喜,仰頭尋着小小的雀躍的身影,心中忽然隱隱地涌起一絲悲傷。

  我想起了城市中寥寥的鳥雀,空氣污染、肆意的捕捉,不知何時開始,我們已經漸漸失去它們的咏唱、飛翔的翅羽,商場中用鳥美麗的羽毛織成俗氣的飾物,讓人看得觸目驚心,就在這一時刻,某一片樹林就會再度響起刺耳的槍聲。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鳥們也很難平安。

  “快看,這是什麽?”耳畔響起同伴的聲音,循着她的目光,我低下頭,在草叢中拾起了一些小巧精緻的塑料綵燈。

  緑的,粉的,白的,顔色各异,約5厘米大小,托在手心上,看上去是極爲可愛的小物件。不只月牙池,仔細尋找,不難發現,静陽庵的許多角落都有它的影踪。我們將這些綵燈擺在池邊,整齊地一排,想象着它們明火灼灼的嬌俏模樣。

  “這是蓮花燈,盂蘭盆會那天留下的。”静陽庵的銘語師剛好走過來説道。

  “盂蘭盆會?”一個伙伴眨眨眼,她對佛教節日並不太瞭解。

  “‘盂蘭盆’是梵語音譯而來,意爲‘救倒懸、解痛苦’。盂蘭盆會是寺院每年舉辦的重要法會之一,以供僧爲主,供養僧寶即是供養佛。如果累世父母在鬼趣中受苦,在農曆七月十五這天,飲食供養三寶,以此功德回向,能救度他們。

  接着,銘語師給我們講起了《佛説盂蘭盆經》中“目連救母”的故事——

  “佛陀有一個大弟子,名叫目犍連,是一位证得神通的尊者。有一次,目犍連運用天眼通看見母親墮於惡鬼道,皮骨相連,不得飲食,便以鉢盛飯,用神通力給母親送食物,可是,他的母親因受惡報,飯食未入口皆化爲火炭。目犍連尊者心如刀割,爲救母離苦,請佛陀開示解救的方法。佛陀告訴目犍連,須在七月十五衆僧結夏安居圓滿之日,用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衆,依仗十方衆僧修行的力量,以及供養僧寶的功德,救拔現世父母、七世父母、六親眷屬,離三途苦。目犍連如是照做,如願以償。衆生要想爲現世父母行孝,救度過去生中的父母,最好是奉行盂蘭盆供。”

  “既能布施,又能報答父母的恩情,真好!佛陀太慈悲了。”聽過故事,同伴很是激動。

  銘語師笑呵呵地開口,“盂蘭盆會那天,光明寺熱鬧極了,像過年一樣。如果你們那個時間能來參加就太有福報了。”

  我忍不住好奇,問道:“您能給我們講講當天的情景嗎?”

  “好,就先從這些蓮花燈説起吧!”銘語師操着正宗的東北口音,手指月牙池,“七月十五那天,這兒裏會并排擺上幾塊兒長條形的浮板,用綫拉着,上面綴滿黄色的菊花,擺成一個大型的卐字,再將這小巧的蓮花燈繞着月牙池的四周擺一圈。夜晚一到,這裏的景色好美喲!水燈相映,燭火閃爍,燦亮耀眼。”

  “不僅這裏,静陽庵通往光明寺的山路上,漫山遍野都是燭光,光明寺塔院的塔上、蓮花石旁、光明堂前、五方静室和盤陀石等,到處是燈火輝煌。晚課結束後,聞佛法師會帶着出家師父出來,點燃燈;來自全國各地的居士們排成兩行,手托着蓮花燈座,等師父們親手把燈點亮後,開始傳燈,她們沿着崎嶇的山路,一路傳下,祈願供養一切佛菩薩,願燈燭光照三千大千世界,掃除晦暗,開啓智慧之光。當蓮燈遍地時,居士們都無限歡喜,師父們也很激動,一位師父還説:“佛啊,三寶啊,你是衆生的光明藏啊!” 

  “那場景一定很壯觀!”僅僅是這樣聽着,我們的心中早已激動萬分。

  “白天有什麽活動呢?”一個伙伴問道。

  “僧團會做盂蘭盆會法事,超度有情,儀式主要分三個部分:净壇繞經、上盂蘭盆供、衆僧受食,也就是繞誦《佛説盂蘭盆經》。大衆受五戒,麗江和附近的少數民族居士、昆明的居士等,會用歌舞來供養三寶,僧團會接受大衆的歌咏供養。”

  銘語師忽然想起了什麽,很激動地説; “盂蘭盆會這天的火供是一大特色,光明寺院内的菜園旁,堆起很多柴,師父來點燃香火,場面十分壯觀,人山人海。有一年火供的時候,火光中還涌現出兩條龍狀火苗,”

  “火供的時候都供些什麽呢?”我問。

  “吃的喝的……不等,比如油、茶葉、面、大米;用最好的香來供天,以此去掉貪心,越是捨不得的東西,越要舍掉……”  

  她繼續講着:“白族、納西族信衆非常多,組成歌唱團。師父們會在大殿前搭臺子,聞佛師先講話,做一些開示,接着輪着唱歌,一直進行一整夜。光明寺的鼓,平時是不能隨便敲,但那個晚上可以如理的隨便敲,敲一夜。”

  “聽起來像一場盛會。”我笑了。此刻,内心忽然有種期待。

  “居士那麽多,怎麽住下呢?”同伴環視四周,眨眨眼。

  “這個嘛,寺院有很多臨時帳篷,遠道來的居士都住那裏,擠得滿滿的。馬幫會將居士送來的食物、鮮花和行李馱上山,光明寺的常住們會安排好每一位居士的食宿的。”

  “那會兒不比現在,雨水很多,七月中旬經常下雨,若是不巧趕上,細雨打濕了帳篷,大家就撑起傘來繼續睡。幾十個人的大通鋪,呵呵,就像從前的知青時代,感覺親切又融合。節日那天,大家别提多開心了……”

  太陽高高昇起,静陽庵尼師們的誦經聲響起來,拉回了我們的思緒。大家停止説笑,輕輕走過大殿。轉身的時刻,我又回望了一眼池邊那幾盞蓮花燈,心情依舊泛着波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