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仁居地區位於廣東省平遠縣北部,由一個鎮(仁居鎮)和兩個鄉(差干鄉和黄畲鄉)組成,共281平方公里,約占全縣1381平方公裏面積的204%。本地區西接平遠縣八尺鎮和江西省尋鄔縣,南鄰平遠縣東石鎮、八尺鎮、河頭鄉、上舉鄉,東與福建省武平縣相接,北與江西省尋鄔縣和福建省武平縣爲鄰,區域文化商業中心是仁居墟,位於東經115°54′,北緯24°25′。本地區屬於山區,爲武夷山脈南端延伸,地勢較平遠縣其他鄉鎮爲高,海拔高度從200米至1530米不等,西北部與江西省尋鄔縣交界處的項山嶒,海拔1530米,是平遠縣第一高峰,梅州市第二高峰,在清嘉慶平遠縣誌中,此山曾被描寫爲“叠彩絢翠浮青,即風日清朗時,白雲繚繞其上”景色蔚爲壯觀。以此峰爲主,本區山脈分爲兩支走向:一支從項山向東折南,較高的山峰有鷄籠嶂(海拔804米)、五指山、尖山、風山等,另一支從項山向西南方向延伸。本區最大的河流是差干河,它是韓江的二級支流,發源於黄畲鄉牛古崬,自西向東流經黄畲、仁居和差干,境内主流近30公里,而且自仁居以下爲岩石河床,兩岸大部分爲露天岩石,地面植被保持較好,故流量比較大。此外,境内水系中還有木溪河、畲溪等數十條支流。全區屬高山氣候區,氣温較低,常年雨水多,雲霧多,春暖遲,秋凉早,冬季經常發生霜凍,有短時雨雪。本區東部海拔220-1530米,半陰坡地的山排、狹谷下的山坑和沿河兩岸的冲積地帶成爲本區主要的耕作區,無霜期爲273天,年均降雨量1593毫米,寒露風一般在九月中旬開始出現,比平遠縣南部平原地區早7-12天,11月5日左右即爲初霜日;春暖則要到3月27日左右才能穩定通過12℃。本區西部屬於低山地帶,海拔高度在200-800米之間,其内的山谷盆地主要的水稻耕作區。年均温度197℃大於或等於10℃的積温6134℃的無霜期270天,年均降雨量1500-1600毫米。本地區地處中亞熱帶南部,地帶性土壤爲紅壤,但又有土壤的非地帶性垂直分佈,海拔800米以上的山體均分佈有黄壤,此外,區内還有酸性紫色土等隱域性土壤的分佈,仁居地區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産,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甘薯、玉米,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荳、花生、烤煙、木薯、西瓜等。因地處山地,林業也成爲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主要産品有木材、茶葉、油桐、油茶、香菇、黑木耳等,並出産柑桔、香蕉、沙田柚、李、梅、柿等水果。本區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和礦産資源,主要礦種有稀土、石英、珍珠岩、花崗岩等。區内還有大量的生物資源,其中植物有林木、竹、花卉、藥材、菌類、草、蕨等七類共一百多種,尤以三尖杉、紅豆杉、深山含笑爲珍稀;動物種類有豹、虎、豺狼、山鹿、山羊、黄麂、水獺、穿山甲、刺猬、果狸、山猪、板龜、蛇等。(虎、豹今絶迹)
1990年7月第四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1990年7月1日0時,全區共有31197人,其中男性15665人,女性15577人,除極少量在本地工作的少數民族以外,居民爲漢族、客家人。三鄉鎮和全縣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如下:
(表略)
至1990年底,全區共有6343户,30937人。其中,仁居鎮有149平方公里,人口17190人,共有3628户,其中農業户3315户,15847人;非農業户313户,1343人,全鎮共有12個管理區,一個街道辦事處。12個管理區的名稱是:仁居、井下、五福、畲溪、城南、飛龍、砦頭、木溪、鄒坊、社南、六吉。全鎮有耕地15156.5畝。差干鄉有93平方公里,人口爲7715人,共1510户。有耕地6541畝,其中水旱田面積5746畝;擁有山地121282畝,另有魚塘164畝。全鄉共有8個管理區:新嶺、湖洋、三達、差干、文豐、文西、加豐、湍溪。黄畲鄉有38平方公里,1250户6032人,其中男3129人,女2903人。有耕地5748畝,其中水旱田5145畝,旱地603畝,擁有山地58917畝。全鄉有四個管理區;古丁、風儀、黄畲、上遠。
本區行政隸屬的沿革和産業發展情况如下:
明代嘉靖四十年(1561年)前,本地區屬於程鄉縣,稱爲豪居。其中,豪居都林子營(今仁居墟)從1561年平遠建縣至1952年的391年間,均爲平遠縣治所在地(詳見後)。此地距廣州481公里,梅州80公里,至今天的縣城大柘38公里。
據清嘉慶年間平遠縣知縣盧兆鰲主修的平遠縣誌記載,此地開縣之初,“人物稀少,林莽叢雜,時多瘴霧”。隨着人口的增殖和開墾的增加,“山谷開闢,……人視爲樂土矣”,成爲一個産糧區。至今當地還有“糶不盡的黄畲谷,吃不盡的古登肉”的俗語。在1949年之前,本地區處於封建土地制度下,農民遭受壓迫剥削,耕作制度落後,生産條件差,生産力水平低下。解放前的1946年,本地區反而成爲缺糧地區,同時手工業、加工業的發展也極爲緩慢。1949年以後,農民成爲了土地的主人,生産積極性空前高漲。雖然四十多年來經歷了數次坎坷,但地區經濟與文化發展仍然獲得了很大的進步。1990年,仁居鎮工農業總産值(以1980年不變價計)達76913萬元,其中農業産值54671萬元,企業産值22242萬元,鄉鎮總收入(現行價)爲8737萬元,全鎮人均收入1990年達到629萬元;差干鄉1990年獲純利1606萬元,僅企業收入便達4898萬元,全鄉人均收入達675萬元,黄畲鄉1990年全鄉農村總收入達628萬元,人均535元。自三中全會以來,仁居地區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的生産積極性,糧食生産持續保持在較高的水平,1990年差干鄉糧食總産達3519噸,人均412公斤;仁居鎮糧食總産達7472噸;黄畲鄉達3026噸。在這同時,三鄉鎮充分發揮了山區優勢,發展了具有當地特色的經濟作物生産、林果種植和鄉鎮工業,水利資源是本地區藴藏豐富的一大資源,三鄉鎮利用本地優勢建立了中小水電站和水輪泵站,至1982年,全地區的電力都並入縣電網,基本達到了電力資源的自給有餘。目前全區每一個管理區均通了公路,與外界的客貨動聯繫也日益緊密隨着經濟的發展,全區的教育、文化衛生、福利事業以及郵電通訊均有了長足的發展。
目前,仁居地區人民正在積極發展鄉鎮企業,增加副業門路,搞好糧食生産,爲生活水平早日達到小康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附:仁居地區的歸屬變遷
1.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前,屬於程鄉縣。
2.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五月建縣。仁居原名豪居都林子營,此時成爲平遠縣縣治所在地;後豪居都改名爲義田都。
3.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清朝接管政權後,在全縣設兩個鄉四個都十五個堡(其中義田都統豪居、差干、鄒坊、黄畲、九鄉、河頭六個堡)。
4.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撤豐順鄉、懷仁鄉及義化、長田、義田、石正四個都。在全縣設十五個鄉:熱水、小柘、東石、壩頭、下畲、大柘、超竹、石正、大信、九鄉、河頭、黄畲、鄒坊、差干、豪居。
5.進入民國後,維持了15鄉的原狀,但在其上多了一個區的建制。1915年(民國四年)爲六區,1917年(民國六年)爲三區。
6.1921年(民國十年)將鄒坊和黄畲合併爲鄒黄鄉,與差干、仁居、九鄉一起隸屬於第一區。
7.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全縣調整爲六區,鄒坊、黄畲又分爲兩個鄉。仁居(八個自治鄉)、差干(11個自治鄉)、鄒坊(4個自治鄉)爲第一區,黄畲(3個自治鄉)和八尺(9個自治鄉)爲第二區。
8.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全縣改爲三區13個鄉,鄒坊、黄畲又合併,其中第一區轄仁居、鄒黄、差干、八尺。
9.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撤銷區一級機構,設13個鄉,至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未再作調整變動。
10.1949年5月22日平遠第一次解放,6月21日縣人民政府成立後將全縣劃爲7個區56個行政村,3個市(圩),未設鄉一級機構。仁居和差干屬第一區,鄒黄與鄰近的八尺屬第二區。同年9月仁居地區重獲解放後,區轄作了調整,其中,仁居、鄒黄的八個行政村、一個市(仁居)屬第一區,差干的四個行政村屬第七區。
11.1950年3月,調整行政區劃,全縣設4個區、13個鄉、2個鎮。其中第一區爲鄒黄、仁居、差干。5月將第一區改爲附城區,8月又恢復第一區原名。
12.1953年全縣實行小鄉制,原平遠設4個區、71個鄉、1鎮、1個礦區鄉。第五區(原平遠第一區,蕉平合縣後順序排列爲第五區)16個鄉:附城、城東、五福、麻樓、畲溪、八社、湍溪、舉豐、善吉、新洋、南龍、長龍、風吉、鄒坊、南吉、木溪。同年7月區和部分鄉的名稱作了更改。改後鄉的名稱如下:第五區16個鄉:仁居、井下、五福、麻樓、畲溪、八社、湍溪、下舉、差干、湖洋、城南、黄畲、古丁、鄒坊、社南、木溪。1954年3月,蕉嶺平遠恢復原來兩縣建制,平遠縣城遷設大柘鎮第五區改爲第一區。
13.1956年3月,實行聯鄉制,全縣分爲四個區,二十個聯鄉,一個鎮,其中仁居爲古丁、鄒坊、湍溪、差干、仁居。同年12月撤消區一級機構,71個小鄉並爲13個大鄉,本地區爲仁居鄉、差干鄉、鄒黄鄉,並將原八尺區上遠鄉的上遠村劃歸仁居鄉,將原東石區香花畲劃歸仁居鄉。
14.1958年8月,全縣成立4個人民公社和一個鎮,仁居其中之一。同年12月31日,興寧、平遠合縣,次年3月,原平遠調整爲5個公社。
15.1960年,鄒坊、黄畲、差干從仁居公社分出各自成立公社。1961年1月平遠復縣,設四個公社:仁居、差干、鄒坊、黄畲。
16.1962年,黄畲和鄒坊又與仁居並爲仁居公社。
17.1975年,差干分出一部分大隊設上舉公社。
18.1978年2月,仁居分出黄畲公社。
19.1983年11月,恢復區鄉制,全縣設14個區,95個鄉,1個鎮。其中仁居區轄10個鄉:仁居、井下、五福、畲溪、麻樓、城南、砦頭、木溪、鄒坊、六吉;黄畲區轄4個鄉:上遠、黄畲、鳳儀、古丁。
20.1986年11月15日,區和小鄉建制被撤消,仁居爲鎮,轄12個管理區,差干、黄畲爲鄉,各轄7和4個管理區。
宗教信仰
仁居地區的居民,絶大多數屬於客家人,其祖先來自中原黄河流域。在長期的生存活動和遷移過程中,仁居地區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宗教成分,它融原始宗教、佛教、道教於一身,同時兼有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的特點。其中尤以原始宗教中的神靈崇拜和佛教思想影響至大。近代以來,客家地區有外籍人士來傳教,因此,本地也曾經出現基督教的成分。
一、原始宗教信仰殘餘
在仁居地區,原始宗教主要表現在對自然物的崇拜及爲自然物附以神靈方面。在仁居地區,神靈主要有下面幾種:
公王:是當地最大的神,一般用牌位或石頭代表。有的立於露天,有的爲其建立小屋。現在居民仍對公王崇拜甚篤。對公王的祭祀,一年進行一次,一般是在春節時進行。但有的自然村,按户數多少編成十二組,按十二個月輪值,每月有一組農户需擔“三牲”祭拜公王,如黄畲鄉古丁管理區的珠坑塘村就是這樣做的。
差干鄉的公王有好幾種,有所謂“牛神公王”“射猪公王”……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上坊的“護國公王”,建有公王宫,每次扛先師都以“護國公王”爲前導。公王宫刻有對聯:“護生英靈施公德 國民崇頌報王恩”特别突出“護國公王”四個字。
據傳以前曾扶過乩(即降字),降得那公王是廣西人,名龍兆平,孝子。
其他公王不勝枚舉。
伯公:主管一個小區域或一段路的神靈,可以是石頭,也可以是樹木,如保護田地的一棵樹,便稱爲“田伯公”,它所轄的地界比公王要小得多,但却經常受到祭祀。
土地神:供於家中正堂屋角,在其牌位兩邊有對聯“土能生白玉,地可産黄金”横批是:“地靈人杰”。因爲是家神,所以土地神幾乎每天都有受到香火祭供。一般中等人家也要初一、十五供奉點火。
“南無阿彌陀佛”石碑:“南無阿彌陀佛”原本是佛教中的語言,但在當地都有不同的含義,當一個地點出現不正常的死亡事件,如車禍等時,爲了避禍,求上天保佑,要在出事地點附近和岩石上鑿上“南無阿彌陀佛”的名字,也有的立一石碑。這種神靈只是起闢邪作用,一般無人上香。
七仙爺:也是一種地區性的神靈,位於黄畲的古丁管理區内。它是由方圓數十裏的七座山頂上的岩石組成。相傳是七位仙人。七仙中,最大的一個位於牛牯崬山頂。現在每年春節,這裏熱鬧非凡,雖然七仙爺的小廟在山頂上,從山脚爬上需要一個多小時,但四周的居民仍然挑肉擔酒,上山祭祀。
二、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客家地區,對祖先的認同關係到自己所屬的宗族,因此極爲講究祖先崇拜,每一姓均有自己的祖詞,内供祖先牌位,經常香火不斷,以祈求祖先能給以平安的庇佑。
(一)差干謝氏宗祠情况及六修頒譜過程
差干謝氏開基始祖“樂粤公”係於明太祖洪武十六年携妻卓氏及少子“觀受”自福建省上杭縣之湖洋堡遷來差干,承墾田山,開基立業,觀受公有嚴、鐘、葉、賴四妣、生七子:日新、永新、任新、廷新、仁新、明新、景新。其後代分佈如下:
長房日新公裔——全部遷居江西省尋鄔縣吉潭鄉筱田村。
二房永新公裔——住差干鄉上坊村、湍溪村光祖岌。
三房任新公裔——住差干鄉湖洋新嶺、杉坑、鷓鴣隆、圭竹壩、杞溪閣、羅車、神背、茶杯窠、湍溪村、鹿予坑,以及上舉鄉下舉村,上舉鄉的蘇坑村、老好村,仁居鄉的五福村等地。
四房廷新公裔——全部遷居江西省於都縣。
五房仁新公裔——住差鄉長步、横隆、竹嶺,有一大部分遷居江西省興國縣。
六房明新公裔——住上舉鄉下舉村、乳子石、差鄉干大塘畲以及泗水鄉文貴村,有一部分遷往廣西、浙江。
七房景新公裔——遷居江西尋鄔縣項山鄉的大中、打子石,一部分遷往江西省會昌縣周田鄉中桂村和洞頭鄉河頭村。
遷移外地的很多難以枚舉,就經登族譜遷移録的就有三、四百户。遷往江西、四川、廣西、湖南、臺灣及本省各縣,人數多少,無從稽考。
1.差干謝氏宗祠情况
差干謝氏宗祠建於到差干後的第十世,約在明末清初,祠址在上坊村,堪輿命名“弓形”又名“側睡人形”,1950年前,祠産田租百餘石,雇一人常年駐祠管理,祠門口有一畝多田,田租歸管理人員爲生活費。清末民初曾修整一次,解放後祠堂左右兩直横屋分於私人居住,祠堂本身上下廳被用作牛猪舍,污穢狼籍,似將倒塌,1989年由上坊耆宿倡議重修,得旅臺裔孫捐助巨款,1990年修葺完竣,於是年中秋節昇火,恢復神龕祖牌,昇火後每年春秋二祭。
附謝氏祭祠、墓祭文四則:
之一、祭謝氏宗祠祝文
維 祖派衍江左,係出東山,歷晋宋以迄今,世德之栽培有本;由浙閩而入粤人文之發越無疆。詒謀綿遠,啓佑光昌,届兹春露(秋霜)之辰,用切本源之感,合七大房之苗裔,肅冠裳以奠獻;統廿餘世之嗣孫,潔牲醴而告虔。伏願昭兹來許,長發其祥。階前塵樹,隨時覘發新花;池上鳳毛,指日飛騰上國。簪纓不替,奕世其昌。祖靈而在,雇予之漿。尚享。
之二、祭始祖樂粤公墓祝文
追維始祖,由閩入粤,庇蔭無疆;兹仲春(秋),曷勝凄愴;瞻掃封塋,爰肅冠裳;謹以栥盛酒醴,只薦歲事於墳堂,伏冀聲靈赫濯;庶其臨在上,勿徒在旁,尚享。
之三、祭始祖桌妣墓祝文
念我厥初,曰惟孺人,慶衍孫子,世代繁殷,復德服疇,圖報維殷,立墳祠側,實爲牛眠,届兹春露(秋霜),瞻掃墳塋。肅衣冠以獻爵,潔牲豚以告誠,冀祖靈之赫赫,庶來格其欣欣,尚享。
之四、祭始祖池妣墓祝文
維我始妣,助祖開基,世世子孫,食德靡既,卜葬斯郊,僉雲吉地,雨露既濡,瞻掃曷忘,洋洋如在,惟冀來嘗,尚享。
現在差干謝氏群衆仍春秋二祀祖祠,並宣讀上述祭文。
2.差干謝氏族譜六修頒譜過程(公元1994年農曆八月十五日完成)
差干謝氏自明太祖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遷來差干,丁口日蕃,人文蔚起,爲使後裔知悉木本水源,於明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編立“差干謝氏族譜”,復於清干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二修,清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三修,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四修,中華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五修。
按常規,族譜每經三十年即須續修一次,方可承上接下,永綿不斷,差干謝氏族譜自五修後已經六十多年未予續修,族中父老雖擬續修,無如已無嘗産,無米之炊,巧婦難爲。1992年冬,族老侖鳳與旅臺子叔領袖人物炳禎通信時,曾道及族中亟擬修譜,苦乏資金,不敢動手,得伊函復謂“族譜若不續修,迨老成調謝,以後將無法續修,會造成世系中斷,吾人一代勢必成爲宗族史上罪人,望即舉辦六修,旅臺子叔協助”。於是樂粤公祠管理會遂邀請各房代表開會,成立差干謝氏族譜六修理事會,會下設編輯、財務、交際三組,分三大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調集世系:
印製統一表格,分發各房各村理事,轉發每户填寫自五修以來到現在的世系,填上每人的學歷和職稱,寫期匯集交理事會統編。
第二階段籌款:
籌集修譜款分三方面進行:1.收丁口錢,不分男女,每人收兩元。2.收預定買譜錢,每部定價200元,須先預訂付款,俾便决定印刷部數。3.發動樂捐,並定捐款不論多少,一律將名登譜,捐五百元以上者,贈譜一部,捐一千元以上者,除贈譜一部並將其兩寸半身照片印上族譜留念。制成捐簿,由理事主要成員率先倡導,捐一千或五百元,族中人士踴躍響應,一面飛函旅臺子叔捐助。大陸收丁口錢,買譜錢及捐款十一萬多,旅臺子叔捐到六萬元左右(人民幣)。
第三階段抄譜付印:
新世系調集齊全以後,即着手抄五修譜,全部把新世系接上後付印,印刷時共核對三次,然後定稿印刷,初擬印200部,以後要求購買者多,結果印350部仍供不應求。爲節省經費,决定於1994年農曆八月十五日(修譜昇火紀念日)舉行秋祭和頒譜。柬請遠遷子叔及大陸捐五百元以上之裔孫前來參加頒譜,到來的有浙江、福建、江西的興國、於都、會昌,尋鄔等地縣裔孫兩百多人,頒譜前一日,祭一世祖墳、祖妣墳、二世祖墳、祖妣墳,頒譜日先祭祠,大陸七大房先祭,接着回鄉旅臺子叔(十餘人)獨祭一堂,祭畢頒譜,七大房由長到幼先頒一部,爲體現尊老愛幼,族中現在輩份最高(十六世)三人,每人贈一部族譜,而輩份最低(三十一世)年齡最長的也贈一部,頒畢,攝影、歡宴,共坐37桌,氣氛和諧熱鬧,午宴畢,分發族譜,歡送遠地子叔回家。
(二)仁居十四姓祖祠
中國之一姓一祠,古來有之。然而,平遠縣在縣城仁居封建社會時則有一座“十四姓祖祠”,可謂奇特。
據查考,明崇禎末年(公元一六四四年),由於政治腐惡,人禍天灾,饑饉交集,民不聊生。百姓在兵荒馬亂之中,轉徙流離,贛之臨川縣(今撫州)庶民遭兵灾之害,東逃西竄者甚衆。境内之嘉鹿村、梅溪村、超源坳、西排堡、積善鄉等地之平民,爲避戰禍,携兒摯女,向粤南遷,其中有嚴、袁、全、鄒、葛、薛、游、古、萬、徐、李、黎、朱十三姓親鄰,則陸續遷至平遠縣(今仁居鎮)安家落籍,創業繁衍,迄解放達三百多年。時局安定後,各姓父老聚首倡議,爲思木本水源,覓地建祠合祀祖先。理由是:1.彼此都是同路人;2.姓小人單力薄,無法沿史俗實現一姓一祠;3.尋祠地有困難。麻樓村弱族周姓父老獲悉此事,毅然將西門街萬壽官門口左側一間店基慷慨贈與,並協商要將周姓祖先入祠合祀。於是,十四姓裔孫同心協力,捐資獻勞,在該地建起一座香火亭,命名“效義堂”,由黎連漢負責供奉常年香燈。每届冬至,各族裔孫歡聚一堂,同偕祭祖,表示慎終追遠。
民國十四年(公元一九二五年)十一月間,民國革命軍第二次東征時,薛岳團長奉命率部來平遠縣追擊陳炯明叛軍敗竄來平之翁輝騰旅殘部獲勝後,薛得知祖先在平入祠,曾親臨效義堂虔誠拜謁,以表孝思不匱!後經過修建。祠名曰“十四姓祖祠”。門聯曰“效誠聯族姓,義氣大宗枋”。堂聯曰“臨川垂澤,粤嶠流芳,十四姓遠道偕來,祖德宗功同不朽!效義名堂,建祠合祀,億萬年馨香共祝,水源木本慶長綿!”。
三、“忠孝節義”英雄崇拜
對名人和當地做出貢獻的人士,也立廟立祠祭祀崇拜,在本區範圍内,在1949年以前有:
拜祀孔子之孔廟
孔廟位於仁居鎮的東門内,坐北向南,石木結構,紅墻黄瓦,畫棟雕樑,油門漆柱,官殿造型,甚爲壯觀。
據志載:明嘉靖四十二年癸亥歲(公元1563年)知縣王化始建。萬曆四年丙子歲(公元1576年)知縣劉孕祚修建。萬曆四十三年乙卯歲(公元1637年),知縣胡有英教諭重修,至清初,遭兵焚燬。清順治十二年乙末歲(公元1655年),知縣趙復昌重建。
孔廟正殿爲大成殿,殿形四方,假樓閣。樓閣正南向,樓閣檐下懸着“大成殿”金字匾額一塊,華麗堂皇。正殿内設孔子神龕,置“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位”牌。龕前放有大理石鼎一座。殿内左右兩側,分設復聖顔子,述聖子思予(居左);宗聖曾子,亞聖孟子(居右)四座神龕,立牌供祀。殿頂中央是雕龍畫鳳的藻井天花板,以四支石脚木園柱支附着。天花板正中有文王八掛圖。天花板之東西南北分别高懸皇帝御書匾額各一塊,北方懸掛的是康熙二十三年甲子歲(公元1684年)御書“萬世師表”匾額;南方懸掛的是嘉慶四年己未歲(公元1799年)御書“聖集大成”匾額;東方懸掛的是雍正四年丙午歲(公元1726年)御書“生民未有”匾額;西方懸掛的是干隆三年戊午歲(公元1738年)御書“與天地參”匾額。大成殿正門有五副雙扇穿花屏風,屏風前面有廣場爲祀壇,周圍堅石欄杆,祀壇正下方,斜立着石刻的“九龍盤”。
大成殿左右兩道巷門頂上,高懸“東序”、“西序”木牌各一塊。“東序”置有:閔子損、冉子雍、端木子賜、仲子由、卜子商、有子若六位先賢牌位。“西序”置有“冉子耕、宰子予、冉子求、言子偃、顓孫子師、朱子熹六位先賢牌位。
“東序”下端爲“東廡”,裏面設有三十九位先賢和二十三位先儒牌位。“西序”下端爲“西廡”,裏面設有三十八位先賢和二十三位先儒牌位。
大成殿迎面爲“戟門”。門之左是“名宦祠”。置着建縣以來有顯著政績的八位名宦牌位。門之右是“鄉賢祠”,置着縣内八位著名的儒人處士牌位。“戟門”前,有一半月形“泮池”,中有石砌“狀元橋”一座,通向南北。池之周圍堅立華麗的石欄杆。
“泮池”前是“欞星門”。堅四支大石方柱,連結狀似牌坊,造型雄偉巍峨。下邊是廣場,迎面是照墻。廣場左右各有一石門,名爲“禮門”、“義路”。該孔廟是梅州地區規模最爲宏偉的一座文廟。
民國期間,孔廟爲中學堂的附屬校舍。據史載,朱德同志於1929年11月率紅四軍到平遠時宿於孔廟。解放初時期,孔廟是仁居中學的附屬校舍,六十年代後改建爲仁居中學正身校舍,可惜,文化大革命後期被當時仁居中學校長曾某某無知下令拆毁。現在“泮池”和“狀元橋”仍然保留。
明倫堂
明倫堂在縣城(今仁居)東門内學前街,右與孔廟毗連,左與原叙倫初級小學相並列,建於何年不詳。清順治十六年已亥歲(公元1659年),由知縣葛篤彝、署教諭吴鴻磐重建。嘉慶六年辛酉歲(公元1801年),恩貢丘廷芳(今仁居鎮井下管理區人)倡修。
明倫堂坐北向南,面對仁居尖山,木石結構、緑瓦紅墻,正堂樓閣造型,仿官殿式營建,爲假兩層,巍峨拔俊,滿目雕樑畫棟,塑造精美。堂之斗拱天棚中央畫文王八卦圖,油門漆柱,廳堂雅致,莊嚴肅穆。堂前正面斗拱棚檐下的門楣上,懸掛“明倫堂”匾額一塊。堂門石階下,甬道直達儒學門。與甬道相平列的左右走廊紅墻上,書有高2米、寬14米的“忠孝廉節”四個墨色大字。
明倫堂後座是“崇聖祠”。祠内祀:肇聖王木金父、俗聖王祈父、治聖王防叔、昌聖王伯夏、啓聖王樑紇。東西兩側,配祀:顔無繇、孔鯉(東位西向)和獸點、孟孔氏(西位東向),以及從祀先儒等。
昔時,歷届知縣逢月之朔望,均坐堂對僚屬誨之詩書禮儀。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中國國民黨平遠縣黨部正式成立,部址設於明倫堂。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縣堂部奉令創辦《平遠公報》(民國三十四年改名爲《平遠民報》)報社社址亦附設在此。五十年代初,改建爲縣糧食局倉庫。七十年代爲仁居公社木器廠。八十年代改建爲仁居中學校舍。
岳王廟(春節、端午節拜)
相公廟裏的三位相公爺:宋帝昺(一説張世杰)、文天祥和陸秀夫(在每年農曆三月三、六月六和十月十六這三位相公爺的生日時拜)。
文昌閣。(在孔廟旁)
關帝廟。(祀三國關羽)廟在仁居東門,五十年代拆毁。
劉公祠(爲知縣劉孕祚,劉子峻立)。
義勇祠。
賢候祠。
貞烈祠。
李公祠。
名宦合祠。
紀念俞大猷的俞公祠。
四侯祠。
忠義孝悌祠。
程李二公祠,祀程處士和李知縣。
現據史料記載如下:
程處士,即程旼,生於南齊,南遷到今平遠縣壩頭鄉官窩村,歷樑、陳及隋,九十餘殁。墓在程源屯。爲人檏質無華,性嗜詩書,不慕榮達,排難解紛,曲直分明。後人久慕其風尚,景仰其德行,鄉、縣皆以其姓氏爲名,鄉曰程鄉,源曰程源,江曰程江,又以程鄉(今梅州市)爲縣。宋徐庚詩雲:“程旼當年一匹夫,不操三尺制群愚;片言能使人心服,萬古江山與姓俱。”明萬曆四十七年已未歲(公元1619年),知縣李允懋建程處士祠於仁居尖山東湖山麓,御史王命璇捐俸買祭田奉祀。翰林李士淳(二荷,李文固的叔父)爲祠作五言詩曰:“我生處土裏,酌水知源長,往事成千古,高名噪一方。祠堂新卜築,俎豆舊馨香。無阻相思意,東湖水正泱。”至清嘉慶十七年壬申歲(公元1812年)。知縣孫釒永移建於城内文昌閣。
李侯,即李允懋,號三浦,福建蒲田縣舉人。明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任平遠知縣。在任六載中,居官公正,恤民瘼,興文教,續修邑志,竭盡其力。惠政沁人心腑,撫民廉能有聲。百姓爲仰李侯功績,萬曆四十七年冬在東湖與程處士祠合祀,名“程李二公祠”。清干隆四十八年(1783年),邑紳士捐資重修並立規:祠下一帶杉木,凡邑人登甲者,在此取材竪桅。程處士祠遷文昌閣後,改曰“李侯祠”。後遭兵毁。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縣長繆任仁再集資重修。
黄畲文祠。(在鳳儀水口已毁)
差干文昌祠。
鄒坊文昌祠(存)。
三相公廟等等。
四、道教
道教在本地區建立的廟、宫和崇祀的神計有:
北帝廟(供北極大帝,1928年廟宇被冲毁後,以神牌坐虎皮墊代之)。
城隍廟。祀城隍爺(是仁居城供奉的神靈),廟位於仁居城北的鎮山樓下,坐北向南。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爲首任知縣王化創建。明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知縣劉孕祚重建。天啓四年(公元1624年)知縣薑鯉騰修建兩廊“六曹”塑像。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知縣劉駿名修葺。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平鎮營遊擊薩某重修。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闔邑紳士集資重修。
廟宇大殿,四柱直支着斗拱天花棚,飛檐高聳,供奉着丈餘高的城隍爺塑像,披紅袍,目光炯炯。左右兩旁站着把筆、判官和日夜游神四尊泥塑像,威武逼人。殿門頂端,懸掛“自問心”横匾一塊,左右楹柱有一則長聯:上聯“問汝生平,所干何事,劫人財,坑人命,争奪人田地,姦淫人婦女,是不是?睁睁眼睛,看世上多少惡焰兇烽,曾饒過哪個?”下聯“來我這裏,有冤必報,傾爾家,蕩爾産,滅絶爾子孫,短折爾壽算,怕不怕?摸摸心頭,想從前許些詭計陰謀,還用得着麽?”傳説此聯是江西興國進士李祖光所撰。殿前置鼎爐一尊。大殿後爲寢殿,安置着城隍爺、娘夫婦之木雕坐像。大殿前通道兩走廊立“六曹”泥塑像,再下是泥塑馬弁(牽馬哥)像。廟門正頂端懸“城隍廟”直牌一塊,廣場左右照壁設東、西轅門,廟門對面建一戲臺。
二十世紀初,東教場之“光明寺”被毁後,寺内主持及十八羅漢、二十四天佛像,均遷入城隍廟大殿之右廡殿供祀,寢殿右側設佛堂和僧房。隨後,又將原下井子相公廟内之宋帝昺、文天祥、陸秀夫三位相公爺木雕坐像移入大殿之左廡殿供祀。這三位相公爺及寢殿内之城隍爺像,每年“祭江”神期間,與關帝、岳飛、北帝諸位神像均抬出供祀游巡,祈禱驅邪逐疫,國泰民安。城隍廟之神像於1951年折毁。
張天師。民間傳説只有張天師駕到才能驅邪逐疫。以一神牌、香爐代之。
天後宫。在仁居東門,廟很小,祀媽祖。
從整體上看,本地道觀很少,在嘉慶年修的平遠縣誌中記載,縣官對道觀實行嚴禁政策,不準道士立觀,這是仁居地區道觀數量極少的主要原因。
道教的祭典有以下兩種:
1.“祭江”
在建縣以後,至解放前的近四百年間,原始宗教與道教等逐漸融合,表現在仁居鎮清末到1949年的“祭江”儀式上。當地傳説,清末,仁居店背崗有個男子,外出時染上瘟疫,回鄉後不久便死去,緊接着瘟疫肆虐鄉里,許多百姓染而亡。於是人們把消除瘟疫的希望寄託在神身上,拈香錢拜城隍,請張天師來除瘟疫。鄰近的幾個村莊擇了一個吉日,進行虔神膜拜。各家各户的裏裏外外,打掃得干乾净净,人們設香案,備牲儀,放鞭砲,燒紙錢,硝烟彌漫整個仁居古城。不久,瘟疫果真消失了。此事過後,仁居的父老紳士們議定在每年農曆七月間,擇吉日舉行迎神集會,祈禱接福除灾。不過,仍然有一引起人對神的功用表示懷疑。1934年的正月,仁居城東門外的富壽街天花盛行,不幾天就死了十幾個小孩。這次的疫區在城邊,人烟密集,官宦百姓萬分驚恐,於是官民又合辦了一次迎神祭祀活動。在城邊設壇,向東方遥請張天師。這次迎神規模大,參加的村落也更多,縣知事朱珏也親自往城隍廟參祭。一時間,人們抬着諸大帝、大神在城隍内外遊行,砲仗硝烟滿城。過後,天花又奇迹般消失了。於是,人們對上天能“賜福消灾”的迷信念頭更爲强化了。自這次迎神集會之後,這種活動便被定名“祭江”,其義是讓瘟神隨江河流水一去不返。自1934年起,“祭江”成爲仁居群衆迎神接福的盛會,規模也一年大過一年。縣裏紳士們决定:將縣城附近的街道、村莊,按照“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八個字劃分爲“祭江”的輪流責任區,逐年按照字號爲首搞“祭江”。由值年字號區推出幾位老者籌辦,從當年農曆七月中挑出“祭江”的吉日。并發出捐集,挨家集資作“祭江”經費。
每年七月的“祭江”儀式相當隆重。頭天上午,要有人到各神廟把神像上的灰塵抹洗乾净,冠冕上的機紗、簪花和手上握的毛巾、紙扇都换上新的,同時把神轎裝配妥當,以便下午迎請。下午,以彩旗、高燈和吹鼓手組成儀仗隊,把城隍像抬到縣城東門外的駕虹橋,面向東方(差干河下游)端置於橋中央。在像前設香案,同去的鄉紳隨即開始祭祀,當天遥請張天師。同時,在駕虹橋下宰殺牛、猪、羊,開膛好後挑回城隍廟用作祭品,稱爲“省牲”。接着隊伍又往寶石崗關帝廟禮請關聖大帝及岳飛像,到北帝廟請出北極大帝,到西門下井子相公廟請出宋帝、文天祥和陸秀夫三位相公爺。將這些大帝、大神與城隍爺一起抬到城隍廟大殿中定座:以北帝、天師分居正座左右並列,左邊是三位相公爺,右邊是關帝、岳飛、城隍,各設香案,由專人祀拜。當晚午夜時,在城隍廟大殿前再作宰牛、猪、羊,由縣長爲主祭官帶領鄉紳父老等舉行前四後四跪拜在禮,動大樂,吹打鼓樂,鳴放喜砲,徹夜燈火輝煌。有時還請木偶戲班在城隍廟大門對面的戲臺上演戲,助興驅邪。
次日正式“祭江”。黎明時分,各村的龍燈、獅隊,齊集城隍廟,數以百計的擎神旗的少年也雲集廟前,抱領神旗遊行。早飯後,“祭江”隊伍列隊出發,由燃放鐵砲的開路。走在前面的是由高燈、彩旗、吹鼓樂隊組成的儀仗隊和由乞丐化裝的黑無常、白無常、唐僧、孫悟空、猪八戒、沙僧的化裝隊伍,接着是二位身穿白長衫,頭戴禮帽的老鄉紳,分别抱着張天師的壇爐,再往後是兩個少年一持寶劍,一持仙帚、通書,扮作張天師化身。從這裏開始,後面是每位神像前面都安排有神旗、鑼鼓、鼓樂的儀仗隊和抱壇爐、香爐的兩人。張天師後面是城隍爺,前面有兩人舉着“肅静”、“逥避”的牌匾。每座神像都坐着四人抬的神轎,關帝由於體重則要由八人抬着。城隍爺以後的次序是陸秀夫、文天祥、宋帝昺、岳飛、關聖大帝,後面是悠揚悦耳的八音班,還有一支維持秩序的警察隊伍。整個“祭江”的陣容宏大,隊伍長達一華里以上。遊行所經過的地方,群衆都備牲儀、擺香案、放喜砲迎神,以表示虔敬接福。整個上午的遊行以後,各神仍集中到駕虹橋上,再供上三牲祭品,行大禮,面朝東方,當天遥送張天師歸天。此時,周圍一帶的妖魔鬼怪,瘟疫邪煞均付諸流水。禮畢,由城隍爺在後,送各大帝大神回廟。遊行人員全部回城隍廟,除舉神旗的少年要給工錢外,餘下的人全在廟中吃午宴,宴席最多時曾經達到七、八十桌,至此,“祭江”儀式結束。解放後“祭江”儀式已廢止。
2.差干鄉扛“仙師菩薩”活動情况
據傳謝樂粤公由上杭遷來差干時,即帶來上杭的三大仙香火,到來建築仙師宫(在上坊村),並雕刻五個木質貼金像,(即三位仙師,海龍王和土地伯公)三位仙師中以黄老仙師爲最尊長,一爲兒子黄十三郎,一爲女婿賴大五郎。每逢過年、端午節,每家都要備三牲到宫虔敬。後子孫日多,分散在湖洋、湍溪、下舉等地,於是那三處也築宫雕像祀奉,定期扛行巡遊。據傳黄老仙爺在七月生日,每逢農曆七月就扛仙師出行。出行共六日,每日扛到一處,共六處即上坊上村、上坊下村、寨頭、(圭竹壩、杞溪角)、羅車、(神背、長步、横隆)等。出行日期定在農七月内,未定那一天出宫?哪一處先扛也未定,每年立夏日,各處扛仙的首事人到仙師宫拈鬮,先確定扛的順序。夏收後六月,就定出宫日期,由拈到第一鬮的首事人選好日期,貼在公共場所,如有人反對,可以把紙條撕去,另選日期貼上,直到無人反對時,就定爲出宫日期,出官日。拈第一鬮的首事人提着牲儀的帶領吹樂隊、鑼鼓手、巫師以及扛菩薩的許多小孩子們到宫,祀敬後,即用六頂木質小轎扛回首事人屋裏擺放恭奉(五個像五頂橋,還有一頂扛公王地,無像,扛的是香爐),出行順序是公王、黄老仙師、黄十三郎、賴大五郎、海龍王、土地伯公。全是小孩子扛,有兩個人扛一頂的,有四個人的,也有八人的看小孩子多少而定,扛到後,每户擔牲儀來敬,下午和夜晚巫師大做法事,吹錫角,邊跳邊唱,第二天由拈第二鬮的人組織來扛。也是一樣,照順序扛下去,最少第六鬮的,做完一天法事送回宫裏去。年年都是這樣,湖洋、湍溪、下舉的扛仙師也是一樣舉行,看來這扛仙師不像佛教,好像屬道教(茅山教)。解放後在破除迷信的新潮下,扛仙師停止了,到文革時,菩薩像被拿去燒燬,連仙師宫也被折毁,自十一届三中全會撥亂反正以後,有些善男信女的又捐錢再建仙師宫,再雕菩薩像,逢年過節又有人去敬,不過没有扛來出行了,節日也無形中被取消,只有湖洋一處這兩三年(1991年以後)又照樣扛仙師了。
五、佛教
佛教在中國的流傳歷史悠久,在中原地區佛教的影響尤其深刻。雖然歷史上曾經有數次興佛滅佛,但在由中原地區南遷的客家人當中,佛教的影響是巨大的。據清嘉慶年間的平遠縣誌記載,在不足150平方公里的區域内,能收入縣誌的寺院就有九座,它們是:祝聖寺(位於仁居城内,原名觀音閣)、光明寺(仁居城外)、會慶庵(仁居)、石林寺(差干)、西湖寺(鄒坊)、勝福寺(差干)、麟峰寺(城西),原名慈濟庵、靈鷲寺(差干)、北石寺(鄒坊)。世道滄桑變化,至今,除差干石林寺已經重建外,其餘的寺院均不再存在了,一些信佛的老年人只在家中供一觀音像,每天上香而已。
石林寺暨石林寺楹聯
明朝崇禎庚午年間(公元1630年),就有個名叫如愚的高僧,來到地處廣東,毗鄰江西、福建的平遠縣差干圩西北方的名山勝地五指石,積極籌集資金,開闢山徑道路;石山如林,風景迷人的五指峰下丘陵地帶,建築一座兩幢兩横的平房作廟宇,命名石林寺。
距令有三百多年曆史的石林寺,居住過衆多的僧侣。昔日香菸鼎盛,磬鼓之聲朝夕相聞。逢上會期,到此朝拜進香的善男信女,更是絡繹不絶。遊覽五指石的遊客都必然會到石林寺參觀憩息;不少文人墨客還喜歡在石林寺聚首品茗,吟詩作對清代有個名叫黄錦的禮部尚書,遊覽五指石時,就曾到石林寺拜訪無用禪師,並作詩一首雲:“石林高幾許,金刹隱中鋒;白日空山梵,清飆静夜中。小窗扶嫩壁,危磴倚長鬆;坐聽無師語,何時錫杖從。”
五十年代,雖然没有人願意當和尚了,石林寺也遭到拆毁;但是石林寺的楹聯,却在民間廣泛流傳,現輯録石林寺楹聯如下:
大千世界
不二法門。
石上栽花無俗韵;
林中作樂有清音。
石室不須金鎖閃;
林園自有白雲封。
石裏本無聲,誦到經聲通南海;
林中非有像,看耒佛像悟西天。
處世戒醉心,千古不開酒瓮石;
爲人思飽德,萬家當看飯蘿山。
有意求神,何必遠朝南海;
真心向佛,此地便是西天。
朝朝朝,朝朝拜,朝朝朝拜迎百福;
齊齊齋,齊齊戒,齊齊齋戒集千祥。
時鞠躬,時禮樂,真乎?假乎?俯察人,人人致敬;
無形來,無迹往,虚耶?實耶?仰觀像,像像威嚴。
整座石林寺,共有八副楹聯。用鶴頂嵌入寺名“石林”兩字的就有三副,不光對仗工整,而且繪聲繪色,頗富詩情畫意;另一副對聯,則入五指石的名勝古迹“酒瓮石”、“飯蘿山”,借物興懷,寓意深刻,饒有趣味。雖然,石林寺的楹聯,還算不上絶妙佳作,但是有一定的欣賞價值,因而能在民間流傳開來。
五指石石林寺,平遠縣人民政府已批準立項,作爲旅遊區的一個景點,正集資重建。
會慶庵
“未有平遠縣,先有會慶庵”。可見會慶庵在平遠境内的寺廟中,歷史是較悠久的。據先人一代一代傳説,該庵大約建於明朝中、後期(平遠縣前的一些時候)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創建平遠縣時,第一任知縣王化曾前往進香,並施十八石租的農田爲庵産。此後,庵内香火鼎盛,長年不斷。庵側築有各歷代和尚的總墳,至今猶存。
會慶庵座落在仁居鎮畲溪村的柘溪角東隅的龍就山麓,座東向西,兩條溪水匯於庵前,風景優美,清静宜人,因該庵歷史悠久,民間留下許多有關會慶庵的傳説。其中有一則“紅蟹”的故事:會慶庵吃用的水,歷來是用竹管把山泉水引進厨房中。一日,有一個和尚走進厨房時,看見水缸邊的菜砧上,有一只螃蟹正爬到用於敬佛的供品上。和尚着急地駡:“畜牲!”隨即伸手去捉。不慎,反被螃蟹鉗住了他的手指。和尚痛得順手一甩,正好把螃蟹甩進竈上的熱鍋裏,螃蟹很快被烤紅了。佛家是忌殺生的,和尚連忙把螃蟹撈起,又趕快放到庵邊的泉澗中,虔誠地念着返生咒,念着念着,螃蟹竟又慢慢復活了。從此,泉流中的螃蟹就呈紅色了。直到現在,紅蟹還在繁衍。最近有人組織募捐重修,據瞭解群衆已捐資40餘萬元。
“度孤”與建醮
在封建時代,對於無主死屍,行善念佛之人將其收葬於義冢,在每年七月十五設“厲壇”(屋内有香爐),祭祀這些孤神野鬼。在清朝時,要給無家的鬼裁紙衣制炸豆腐、笋乾、粉條,擺灑在村口路上“度孤”(酒菜不收回,供給乞丐吃)。與“度孤”相聯,和佛教有關的,是在當地盛行的建醮。建醮儀式有大有小,大的是全縣性的醮,設在仁居城隍廟中,稱縣醮,連續舉辦三年後,停三年,周而復始;中等的是鄉醮,如黄畲古丁的醮壇設在古丁,仁居城南飛龍的醮壇設在飛馬崗,東嶺村(現井下村)的醮壇設在野湖砰,五福村的醮壇設在五福下壩,麻樓村也有醮壇。就仁居鎮的範圍而言,共有五個醮壇,分六社,頭社設在仁居墟,二社在城南,三社在飛龍,四社在東嶺,五社在五福,六社在麻樓。下面是建醮的過程:
建醮時間,一般選擇在秋收完畢後,多在農曆十月。在縣醮停建時,分社各自舉行。醮壇在空曠的地上用木板、木柱和竹笪築成。正中搭建一座主臺,如戲臺般高,是和尚誦經之處,兩旁爲城隍、關帝、三相公、仙人叔婆、十八羅漢,衆神各據一室,其餘爲總經理和庫房先生室、八音亭、厨房等。在正門外竪立紙制三大人和地方神一,另竪起幡竹一竿,用剛砍的青竹枝,在尾端裝上紙制天官賜福神像及仙人騎鶴。壇的大門和主臺上各有一幅對聯,正門的對聯是:壇開八面;緣結萬人。主臺居中的對聯是:“憫衆魄之無依,建此旆,設此旄,放膽前來,莫向寒雲啼夜月;惜孤魂之乏祀,施爾衣,給爾食,歡心散去,都從苦海渡慈航。”人們期望通過建醮驅逐妖魔鬼神。建醮的經費來源有:1.各户捐題之煙竈款、丁口款、登帝款,其他善心人的捐款,分類捐簿若干本,指定一人爲簿首,負責勸捐事宜;2.凡能捐助較大的一定數額的稱爲員首,可到壇執行焚香和誦經時禮拜等什務;3.墊員,即願意承擔整個醮壇收支不足款項負責的人。不足之數目,按墊員人數均墊支。
參與建醮的人員,於建醮之始入場,由庫房先生統一安排各項事宜。由和尚登壇誦經,超渡孤魂,各員首公須穿衣戴帽,在主壇前禮拜,並於早、午、晚到各神壇進香跪拜。全壇素食三日,到了第三日下午,先將三大人和地方神在數人的擎舉下,到各村巡遊一次,然後到放水燈處附近空地上歇息。接着進行以驅邪逐疫爲目的的放水燈活動。這一行動也在第三日下午在差干河上舉行。各往劃分地界放燈,不得越界,約一尺多長的水燈用紙制成,頭尾裝上艄公艄婆,由總經理人托着水燈跟隨和尚先行,其後是鑼鼓手、吹打手、執龍旗、蜈蚣旗、彩旗的旗手以及壇内的其他人員列隊沿河如下。當隊伍到達與别的社交界處時,將水燈及一些内放有小三角架夾着的油火的紙制小錠子放於水面,一時河裏呈現數十盞燈,隨水漂流,景色相當好看。當第三日下半夜倒幡竹時,焚燒三大人、地方神,再焚燒給孤魂的冥幣、傾倒度孤的飯菜於地,然後宰牛猪,準備明晨祭大神及早餐用,名叫“開葷”,届時凡壇内的幫工、員首、墊員、登席者、薄首等,均入席就餐,散席後,建醮事宜宣告結束。
隨着時代的發展,佛教呈現出與其它教相融的情况,比如二十世紀,光明寺被毁後,寺内和尚便將十八羅漢,二十四諸天佛像遷入城隍廟大殿之右廡殿供祀,寢殿右側設佛堂和僧房,城隍和佛祖合用一廟。隨後,又將三相公廟内的宋帝、文天祥、陸秀夫三位相公爺的木雕坐像移入大殿之左廡殿供祀。這三位相公爺與寢殿中的城隍像,每年“祭江”神期時,與關帝、岳王及北帝諸位神像一起抬出供祀巡遊。解放後“度孤”、建醮和“祭江”一樣已經廢止。
差干鄉“打醮”和“度孤”的活動情况。
打醮是集體性的祀敬鬼神,據説起源於唐朝。以後全國的漢族都有此習俗,度孤是小型的打醮,通常一日,不放水燈,打醮是三日,最後一天下午放水燈。差干打醮以村爲單位,一連打三年,每年一次,打了三年,停三年,周而復始,如大家感到經濟有困難,就打醮改爲度孤省一點錢,打醮要搭起醮壇來(婦女不準入壇内),醮壇有臺。開始時由和尚登臺唸經、擂鼓,緣首們(即捐有一定錢額的人)在臺下停立,不時跪拜。連日唸經,到第三日下午名爲“放水燈”,和尚和總理公(打醮的總領導人)坐大轎,旗幟、吹手擺成長長儀仗隊,有人也騎馬坐轎凑熱鬧的,放水燈通常到附近的河邊放,把幾條生魚放到河裏去,並扎一個小花燈船,放在小木板上,小船内可以點燈的,和尚念了經就把小花船點着燈放到河裏去,任其漂流,生魚也放到河裏去,儀式就告完畢。放水燈的夜晚就火燒神衣和小衣(草紙剪的),堆起來好似一個小山,通通燒掉,接着宰牛宰猪,明天早晨大吃一頓(以前每餐吃素,不準食葷)。就作爲打醮完畢,打醮的經濟來源:1.是按人丁收錢多少。2.是每户收錢。叫做煙竈錢。3.除交了丁口錢和煙竈錢另交米多少,錢多少的就叫做“緣首”。打醮時緣首纔可以拜佛,纔可以去食飯。打醮的總領導是由群衆公推一般是比較有錢的人擔任。倡儀打醮的人也名爲虔神,實有借神得利的。
六、天主教、基督教在平遠的傳播
隨着資本主義列强的入侵,西方宗教也在中國迅速傳播。地處偏僻山區的平遠也無例外,清末民初,天主教和基督教先後傳入了平遠。
較早傳入平遠的是天主教,在東石、石正設有教堂,直屬嘉應教區福爾德主教領導。到1951年,計有教徒800多人,分佈在仁居、井下、城南、滿坑(泗水)、八尺、角坑、河頭、石正、大柘、梅東、墩背、嶺下、超竹、棉羊、東石、坳上、汶水、洋背、壩頭、東片、漳演等地。
1.東石天主堂:1885年,蕉嶺縣天主教堂派來法籍姓彭的神甫到東石洋背傳教,他本人長住蕉嶺小樂,每年有幾次到東石巡視教會活動。嗣後,派法籍神甫簡××前來巡視傳教,並購買舊學堂設立公所,但他仍住在蕉嶺。接着,又派法籍神甫賴加禄到洋背居住傳教。1931年以後,由美國籍神甫賈正道、譚納閔來傳教。1946年由美籍神甫沙××來傳教。1947年調美籍神甫羅斯德來傳教,直至1951年令他出境。
東石天主堂在八尺、仁居、泗水、河頭設有四個公所。
東石天主堂設有教堂一座,内設有唸經堂、神父樓、姑娘樓,面積共264平方米,另有球場一處。
2.石正天主教堂:1862年太平天國革命失敗後,有一位信奉天主教的婦女流落在石正,在她的影響下,當地信奉天主教的人日益見多。1880年始有法籍神甫賴加禄來石正主持傳教,建立教堂。後由本國籍神甫林××、黄××等人擔任傳教員。1931年以後。由美籍神甫劉善志主持傳教,並辦學校達10多年。1946年由本國神甫貝錦華(貴州人)主持,當時僅石正就有教徒243人。該會於1951年停止了活動。
基督教於1915年傳入平遠,直屬梅縣東門外的福音堂,在本縣長田、石正、東石三個圩市上設有傳教所。到1951年,有教徒約170名。
1.石正中華基督教浸禮會:該會於1915年由梅縣基督教浸禮會派美國宣教士甘武來傳教。當時石正有凌省三、王滌香等人信仰。他們首先在石正圩中心街租店傳教兼辦學校,後由揭陽河婆陳茂鬆擔任傳教員兼學校教員,並由樑樹軍、丘泉踴等三人幫助工作,後又由卜鼎伯姆爲女傳道員。1920年遷至該圩石炭行新店開設教堂兼辦學校。1925年又有梅縣浸禮會派丘永慶、鐃寶英等人爲傳道員兼教員。1926年派馬志新爲傳道員兼教員,後由凌省三、劉三娣、肖平英、詹明哲擔任傳教員。教徒增加後,在石正圩邊灌菜園建有福音堂一所,至1937年教堂建成。其後有鐘賢甫、廖行修、丘保羅、徐硯農、李天珍等主持禮拜,直至1951年4月停止活動。該堂有執事2人,教徒31人,多係石正鄉年老的婦女。
2.長田基督教浸禮會:1918年2月間,梅縣基督教浸禮會傳教員彭方舟到長田租店傳教,並辦了小學。彭離開長田後,由張道翔爲傳教員兼教員,接着由楊新華、樑樹軍、鐘子球、丘添伯、徐硯農、劉三娣、肖平英等人主持禮拜。他們還負責石正、東石傳教所。1947年由教徒集資買地一塊,準備建築教堂。當時,有教徒百餘人。1951年停止活動,教堂也未建成。
3.東石中華基督教浸禮會:1937年因林公頓的繼母獲悉仁居有教會活動(1941年後,停止活動),便邀集陳會詩、丘六妹等往仁居做禮拜,以後感到來往麻煩,即與在江西尋鄔的美籍傳教士甘大衛及尋鄔人謝榮春、古少弼等人在東石籌備開設教堂。1941年甘大衛回國後,由梅縣浸禮會廖行修來傳教,先在東石凉庭設立祈禱所。因教徒增加,1946年11月遷至東石圩租店設立浸禮會。其時由石正浸禮會派丘保羅擔任傳教員兼教員,1950年又由梅縣浸禮會派陳漢生擔任傳教員。1951年停止活動。當時,有教徒32人,多是婦女。1953年11月,凉庭劉三妹又曾邀集附近30人在家裏做禮拜,進行一些復教活動,後來受到制止。
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以後,黨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實。根據東石、石正等地信教群衆的要求,1984年6月17日和12月4日,中共平遠縣委批準石正基督教組織、石正天主教組織恢復活動。
注:部分内容採自《平遠文史》(仁居專輯)。
原載《學院一隅》,中山孫文學院1995年12月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