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董智森:陳水扁執政讓台灣人飽嚐苦果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民主化步代的加快,台灣的政治生態和政治環境,以及與此相關的兩岸關係,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二千年政黨輪替、陳水扁執政之後,台灣政局和兩岸關係更是風風雨雨、暗潮洶湧,台灣的發展進入了非常不穩定、不明確的時期。如何評價民進黨六年來的執政?如何看待民進黨執政下台灣的種種變化與現狀?本社記者專訪了長期近距離觀察、採訪陳水扁等台灣政要人物的資深媒體工作者、TVBS名嘴董智森先生。
民進黨若於○八年失去政權可能在二十年內都難再執政
羅祥喜(以下簡稱羅):作為資深的媒體工作者和時事評論員,您怎麼看待民進黨、陳水扁執政下台灣的種種變化和現狀?
董智森(以下簡稱董):陳水扁執政以來,過去民進黨追求的清廉及本土流失殆盡。在二○○五年台灣三合一選舉時,陳水扁的愛將陳哲男等,把國庫變成自己的口袋錢,讓過去對民進黨有期待的人死心,大家對這一標榜本土的政黨不再有期待;過去大家支持民進黨,是因為長期執政的國民黨貪汙腐敗、失去民心。
二○○○年,陳水扁挾人民期待及國民黨分裂,成為台灣的執政黨;起初支持者非常高興,認為俟河之清果然有了結果。但陳水扁執政後,任人唯親、貪汙腐敗,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舉例來說,中華紙漿廠是一家賺錢的公營大企業,陳水扁把這個企業交給羅添順。此人的太太是幫陳水扁太太吳淑珍推輪椅的,資歷僅當過中華紙漿廠的業務員,以及陳水扁參選時“扁帽工廠”的總經理。對於這樣的人事任命,輿論大譁,連民進黨內的人士都覺得不可思議。
民進黨新潮流大老林濁水曾說,民進黨目前的問題是:人物操守差、施政無順序、領導沒方向。所有的質疑,其實都朝向陳水扁及其心腹的公器私用、沒有能力及不清廉。
民進黨的前輩許信良、施明德都遭陳水扁排擠;在民進黨內一向較特立獨行的呂秀蓮也受到陳水扁的部分壓抑;同輩的謝長廷、蘇貞昌選擇與陳水扁妥協,卻也在其底下難以出頭。現在陳水扁操心的,除了設法防止跛腳或降低跛腳的程度之外,就是物色一個在其卸任之後能夠確保他不會被清算的接班人。
新生代的民進黨員段宜康、羅文嘉、李文忠等,現在都選擇走自己的路。他們認為,如果民進黨下次大選無法取勝,便得靠自己;自己要走出一條新路,雖然可能路漫漫鄉迢迢,卻是自己走出來的,不是陳水扁羽翼下成長的。
一般認為,陳水扁下台之後,如果民進黨失去執政權,可能二十年內都不易再取得執政權;為了反撲泛藍勢力,民進黨及台聯未來可能走更加激進台獨之路。
台灣的媒體生態及其政治取向
羅:您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當前台灣的媒體生態?比如台灣媒體的結構、政治傾向等?
董:過去二十年,是台灣媒體最蓬勃的時代,其中有三個關鍵期:
最早是一九八七年,蔣經國擔任總統時,開放報禁;一九八八年,台灣報紙風起雲湧,一下子多了數十家。這一波媒體為了彰顯力道及長期被壓抑的情緒,莫不放言高論,這也是國民黨後來失去執政權的主因之一(另一主因是國民黨分裂,宋楚瑜出走)。
其次,一九九三年,立法院通過《有線電視法》,同意開放有線電視,把過去三台的華視、台視、中視壟斷局面打破,TVBS等便在這種情況下成立。這一波的電視造成百家齊放的局面,國民黨在報紙、電視都無法取得一言堂地位,五十年執政的缺點便一覽無遺,加上李登輝縱容黑金來鞏固實力,更讓輿論不滿,訴諸媒體,讓國民黨再怎麼說自己做得多好,都無濟於事,難獲人民信賴。
另外是二○○二年《壹週刊》及二○○四年《蘋果日報》在台灣發行,舉凡在政治、軍事、生活及娛樂方面,都採爆料方式大加批露;過去媒體與記者所顧忌的私人情感等問題,都可能成為報導的話題。這一潮流打破了很多過去的顧忌,狗仔文化也盛行起來,加上媒體惡性競爭及互不信賴,大家都衹能走“報導完全的真相”來爭取讀者。在這樣的環境和氣氛下,政府很多過去在底下的事務,都被掀開,無所遁形。
就報紙來說,《聯合報》、《中國時報》兩大老字號,一向被認為較挺泛藍;《自由時報》、《台灣日報》一向被認為較挺泛綠;《蘋果日報》則無明顯顏色,祇是在媒體爆料文化盛行的情況下,對執政黨較為不利,因為執政者是被強力監督的對象。
至於電視台,除了政府掌控的台視、華視外,三立、民視的挺綠色彩鮮明,其他電視台則不明顯,主要是我前面說的,由於競爭激烈,大家都要設法以真實報導來加強自己的競爭力。所以表面上TVBS等都在批評政府,但這是媒體屬性,即監督執政者。這種態度使民進黨很頭痛。
民進黨操作媒體的手法,比過去的國民黨更惡劣
羅:作為台灣的媒體工作者,您怎麼評價民進黨政府的新聞政策?
董:民進黨在野時,與媒體站在同一路線;過去當新聞界及學界走上街頭,要求執政的國民黨應“黨政軍退出三台”,民進黨趕緊和媒體站在一起;過去民進黨支持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但執政後,操作媒體的手法,比國民黨更惡劣。民進黨的手法有幾種:
一種是政府編列預算,把政府的“政績”交給媒體,要求用廣告或者更醜陋要媒體把政績挾在新聞內報導。這種方式叫做“置入性行銷”,常可看到報紙及電視一直在報政府多好、哪個部門做了多少事,這就是“置入性行銷”。
另一種是結合支持民進黨的企業,由這些廣告主來要求電視台及報紙祇能報導扁政府好的一面。這一團體稱為“廣告主聯盟”,以義美食品為首,由於他們才是媒體的大金主,很多媒體投鼠忌器,變得不太敢去批扁政府,這種方式也能奏效。
也有一種方式,是政府找親近自己的“媒體人”,組成所謂的媒體監督團體,假裝隨時在監看媒體公不公正,事實上這些團體都由政府在供養,卻包裝在監督媒體的旗幟下,為扁政府塗脂抹粉。甚至有些還廁身媒體名嘴,某親綠挺扁的名嘴,甚至還因此被陳水扁延攬為國策顧問,月領政府十七萬元的部長待遇,非常離譜。
還有一種是陳水扁、李登輝善於運用的,他們掌握資源及資訊,便把獨家新聞給對他們友善的媒體,這些媒體也甘於當他們的傳聲筒。因此,人事新聞,在台灣大家都知道要看《自由時報》。
照理說,台灣的新聞自由很充分,甚至可能是世界上最發達的。但民進黨執政後,沒有反省能力,當被媒體批評時,他們想到一個很好用的制式反應,即指批評他們的媒體是“統派媒體”,企圖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但是媒體在與扁政府交手後發現,大家必須沒有忌憚地拿出證據來和它對抗,“高捷案”就是一例。此一弊案,讓扁政府在去年三合一選舉打得抬不起頭來,尤其TVBS在最後拿出一張陳哲男等在韓國賭場的照片,讓整個扁政府瞠目結舌,選情也因此兵敗如山倒。
台灣的媒體慢慢也更清楚地體認到,祇要強力監督政府,就可以獲得人民的支持和信賴。
在廣播電台方面,民進黨把地下電台納為自己的傳聲筒,全世界祇有台灣的地下電台全力挺政府、抹黑在野黨。二○○四年總統大選時,“三一九”槍擊案發生後,地下電台馬上四處廣播說:“是連戰、宋楚瑜勾結中共向台灣人的陳水扁開槍”,讓很多基層民眾信以為真。台灣的地下電台有一百一十四台,合法電台有一百一十三台;所謂地下,就是不讓政府管理,他們的角色在全世界,都是和政府對抗的,祇有台灣是由政府豢養的。而扁政府如何回報他們呢?就是容許他們賣假藥、假算命,欺騙單純的台灣人。這一點是我最看不起陳水扁的地方,這樣的政府,其實是一個下流的政府。
台灣面臨的主要問題
羅:那麼,以您的觀察,當前台灣的主要問題是甚麼?
董:首先是貧富不均、政策不公。上班族的薪水一毛錢不能少必須繳稅,但大企業尤其是電子業,不但不用繳稅,政府對它們還有補貼,因此造成富者愈富、窮者愈窮。而人民更看不下去的是,與扁政府交好的企業愈來愈有錢,台灣的公營銀行甚至美其名為了擴大規模和競爭力,竟然讓公營被私營吞併,大的公營銀行被小的私營銀行吞併,這點連中研院長李遠哲都曾在立法院提出批評,人民更是不解政府作法。
其次是社會分化、族群分裂。主要是民進黨為了順利取得政權,用最簡單及最不道德的方法,打出“台灣人支持台灣人”的手法,於是佔全島四分之三的閩南人佔有優勢,偏偏國民黨菁英泰半是外省人,讓民進黨有很大操作空間。這種族群的裂痕,比美國的黑白種人更嚴重,尤其每到選舉便被拿出來“祭旗”,功用卻能屢試不爽。
其三是經濟被邊綠化。這是政府的能力問題。民進黨政府意識形態掛帥,不信賴專業,將兩岸的經濟問題政治化、複雜化。兩岸關係如何處理,對台灣的經濟發展有莫大的關聯,民進黨內的有識之士也是人人皆知,卻無人敢公開出來講,以免得罪基本教義派或陳水扁,但這種自我封鎖的政策,卻讓台灣經濟伊於胡底。像行政院長謝長廷竟然說,兩岸積極開放一事,他是內閣中的少數派,按照民主國家常規,內閣閣員和閣揆理念不合,閣員應掛冠求去,結果是閣揆和多數閣員理念不合,這豈非咄咄怪事?
台灣人再度期待:換黨換人做做看
羅:您如何看當前台灣的主流民意?
董:這幾年,台灣民眾逐漸看破政黨的手法,尤其對有很大期待的民進黨上台,把台灣搞得一團糟後,大家都認為目前應不談政黨、藍綠,應該好好拚經濟;目前大家都在等,等新的執政者拿出解決的辦法。
陳水扁還有兩年多的任期,許多台灣民眾都把未來兩年的空轉看作是老天對台灣人的懲罰,希望下一任的領導人會更好;人心期待望治,人心想的是趕快換黨換人做做看!雖然新政黨、新領導人未必完全符合大家期待,但總不會比陳水扁爛吧?!
台灣人已經飽嚐苦果
羅:您如何看兩岸的新聞交流前景?
董:陳水扁剩下的兩年多任期內,兩岸新聞交流的政策不會有更大突破,甚至還會更緊縮。其實兩岸的交流應讓民間用自己的方式去處理,連戰訪問大陸,是很好的契機,也可讓陳水扁解套,但陳水扁認為所有好事不是他完成的,就採杯葛手法,所以現在祇能等陳水扁下台。
試問,陳水扁一心想和胡錦濤會面,達成國際媒體注目的“扁胡會”,如果真的“扁胡會”能會得成,談的難道不是兩岸和平、商業互利、觀光交流、貓熊來台嗎?這些主張和期待和連戰訪問大陸談成的不可能會有兩樣,那為甚麼別人談成的好事在他眼中通通沒有價值?難道全台灣祇有陳水扁能做好事,別人做的好事通通都不算嗎?
但我也不是完成否定民進黨執政的“功能”。換角度來看,其實如果沒有民進黨執政,國民黨很多想法也不會改變。就是說,二○○○年如果連戰贏得大選,台灣可能還會延續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政策;“所幸”民進黨執政,才讓很多對反對黨有期待的人醒悟,知道應用更大格局來看待事物;所有的這些不幸,都是一種陣痛,台灣人必須面對,祇是這種陣痛竟然要持續八年,照說四年已經足夠了。
天不佑台灣,讓大家多嚐了四年苦果。
羅:您就那麼有把握二○○八年台灣會再次政黨輪替,也即國民黨一定能夠重新執政、民進黨成為在野黨?
董:人民未必喜歡國民黨,但國民黨過去對台灣的經濟有貢獻,這是事實。民進黨執政以來,台灣人的歷史期待破滅,很多我所認識的民進黨立委或支持者向我說,是應讓民進黨在野,大家才會真心悔悟反省,如果這次“三合一”選舉還是民進黨贏,民進黨會反省嗎?二○○八年政黨輪替當然不是百分之百,民進黨選舉有不少招數,但隨著選舉愈多,很多“賤招”都會被識破或效益減低。譬如這次“三合一”選舉,沒有想到羅文嘉選縣長,居然有支持者幫他發“走路工”的錢,這是賄選一種;同樣的,在法務部長任內大舉查賄的陳定南選宜蘭縣長,他的支持者也同樣替他賄選被起訴,這不是民進黨傳統的選舉手法,而且過去國民黨下台前的腐敗手段,也說明民進黨死忠支持者看清,陳水扁執政以來,是拿不出傲人政績作為爭取選票的手法,必須花錢請人來比排場。
陳水扁僅剩兩年任期,觀察他在元旦的文告,就更確定對執政的民進黨再難有甚麼期待;他過去的金主張榮發、許文龍,也早看出陳水扁是不值得信賴,不值得期待,這兩人是深綠的代表人物,其實代表多數傳統民進黨人士的想法。
馬英九、國民黨未必真的好到哪裡,但選舉是比競爭對手的,和陳水扁或民進黨相比,他們務實,他們好得太多了。
(訪問時間為2006年1月8日)
董智森
一九六○年生,金門人;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台灣《中國時報》、《中時晚報》、《聯合報》記者、召集人、組長、撰述委員;曾主跑多年台北市政新聞——跑陳水扁(台北市長)四年、馬英九(台北市長)六年,跑連宋及國民黨新聞一年,也曾主跑過民進黨、新黨新聞四五年;採訪一九九四年台北市長選舉、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一九九八年台北市長選舉、二○○○年總統大選、二○○二年台北市長選舉、二○○四年總統大選、二○○五連戰訪問大陸隨行記者、二○○五年國民黨主席選舉;著有《台北經驗陳水扁》、《綠扁帽傳奇》;現為台灣名嘴、TVBS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