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從兩個核心範疇“客”與“山”看客家山歌意蘊


  (黃有東(1976-),男,中山大學在讀博士,主要從事審美文化學、客家文化研究)

  客家學著名學者譚元亨教授在《客家聖典》裏這樣深情地讚頌:“客家山歌,是中國民歌中最為濃情、最為放達,也最為卓越的歌種。其傳播面之廣,影響之大,也是別的民歌所望塵莫及的。甚至可以說,一部中國民歌,最華彩的樂段,也就是客家山歌……”〔1〕(P246)在另一文化著作《廣府海韻》中,他又說:“在珠江文化大範疇內,作為客家文化中最為有特色、也最有標誌的一種形式,那便是客家山歌了。”〔2〕(P337)這樣的評價很中肯,因為客家山歌極其發達,凡是客家的聚居地,美妙的山歌聲總不絕於耳。因此常被稱作“山歌之鄉”,比如興國、梅州等。客家山歌是如此的卓爾不群,它不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而且還是中國民歌的傑出代表。那麼,客家山歌為何會有如此大的成就呢?

  當我們從文化學的角度來思考時,就會發現客家山歌的所有的優越性,在於它所承載的客家文化的獨特性。而客家文化所以不同於其他民系文化的根本原因,又在於客家文化的特有的“客”性和“山”性,以及“客”性與“山”性融為一體綜合創新的鮮明特色。我們甚至可以把“客”與“山”這兩個核心的範疇看作是客家文化的雙准本體,是它們決定著客家文化的其他的外在表現與內在特質。

  所以,客家山歌作為客家文化的一種重要的表現形態,其內在的文化意蘊也就必然地受到了其“客”性和“山”性的影響。在客家山歌中,“客”、“山”、“歌”三位一體,於是,討論客家山歌的文化意蘊,就不能不注意“客”和“山”這兩個核心範疇。客家人“客而家焉”和“擇山而居”的特點,為客家山歌意境的營造和拓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下面就從客家文化的“客”與“山”這兩個核心範疇來讀讀客家山歌的意蘊。

  一

  客家山歌的發達在於其“童心”外發、雅俗交融和意境拓展。客家山歌的這些優點與客家文化的特殊性分不開的。

  首先,客家山歌的歌者是遊走他鄉、漂泊不定的羈旅之客,所以,他們有比一般山歌的土著歌者更多的思緒、情感和意念需要表達,而這些情愫都是在常年的遷徙過程中最為真實的體驗。再加上他們是遠離正統文明的山區,處於邊緣化,所以,他們又可不必顧及自己心聲的真實表達出來後,會遭到某種所謂正統觀念或政治的殘害,可任憑“童心”,即真心的外放。

  其次,客家人畢竟是從文明的中原遷移而到貧瘠落後的山區的,他們總以自我激勵的自尊方式,傳統地認為自己是中原貴族或是中原貴族的後裔,以中原傳統文化為正宗、圭臬,千百年來一直固守中國的傳統文化。這樣一來,本以“俗”為主要特徵的民間歌謠——山歌,在客家山歌那裏,卻有了許多典雅、高貴的內容和形式,如大量借用中國古典詩詞的手法等,從而顯示出有與一般山歌不同的另一種“雅”的品格。客家山歌,可以說達到了雅俗交融的圓融之境。

  再次,客家人作為寄居他方窮山僻壤的異鄉人,在一路的流徙之中,不管他們怎樣地鍾情于中原文化,他們還是不自然地會受到客居地土著文化的影響,並自覺和不自覺地進行文化的融合,這種文化的融合反映在客家山歌中,又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客家山歌的文化強勢。

  二

  關於“客”的最早意義。有門客、遊客、食客之說,這些都是一個人寄居他人處的意思。所謂“客”者,賓也。“客”的擴展之意,應該是人離開故鄉,寄居他鄉的意思,僑人、外來人、外鄉人、“流人”是也。“客家”,便是“客而家焉”。

  我們普遍認為,客家人原本是中原人,居住在黃河流域,只是在西晉末,才開始大規模南遷的。“永嘉亂起”,出現了“元帝渡江”,《晉書•地理上》載有:當塗流人渡江“僑立為縣”。至今在客家人中,保存和延續著一些原本是中原士族的大姓氏:王、謝、袁、蕭、崔、盧、劉……由此可見,客家之“客”是來自中原開化文明之地的“客”,而且大部分還是中原士族。這些客家人受中原文化影響極深,他們在中原生活時候所積澱下來的文化涵養,就很自然地滲透到客家山歌裏去。

  在中國眾多的民歌裏,我們發現客家山歌的“詩味”特別濃,相似七絕詩、竹枝詞的東西特別多,這可以從客家先民的文化素質方面找到解釋。多為書香門第、官宦世家的客家先民,是一個高文化層次的民系,其中許多人熟諳詩詞歌賦,滿腹經綸,這必然對流行於這個民系的山歌產生重大的影響。客家山歌中大量的典故的恰當運用簡直叫人擊節叫絕,如:

  阿哥賭博因為財,相思因為妹麼來,董卓因為貂禪死,山伯因為祝英台。

  青春花開正當時,哥要戀妹唔會遲。花開花落有時節,莫等花落空折枝。

  第一首巧用了董卓與貂禪和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來說明相思之苦,第二首則是恰到好處地化用了唐詩“花開須折堪須折,莫等花落空折枝。”(杜秋娘,《金縷衣》)這兩首歌的用典結合得天衣無縫,使客家山歌平添了許多厚實的內涵和古典的雅韻。

  也許,只有中原之“客”才可以唱出如此有文化意蘊的山歌來。

  由於客家文化的“客”性,客家人遷徙流傳、遠走他鄉的情況就更頻繁一些。從客居地生存條件看,客家人因囿于客居地“八山一水三分田”的山區自然環境,常常是“揩條褲帶闖天下”。清代編的《嘉應州志》載:“州俗土瘠民貧,山多田少,男子謀生,各抱四方之志,而家事多任婦人。”可以說,這些從中原來的“客”人,是永遠的羈旅之客。所以,客家山歌中的有關離別與送別的歌最為淒切動人,而且,內容很是特別。

  在以前,客家人為了謀生,不得不拋棄妻子、背井離鄉去南洋各地做工,不少人當“豬仔”賣到外國當勞工,常常一去三五年,長則大半輩子,甚至客死他鄉。在外謀生的男子一旦發跡,或衣錦還鄉或“討番婆”,但這均給雙方留下不盡憂慮、思念和痛楚。每到離別之時,恩愛夫妻、熱戀情人總是難分難舍,女勸阻,男寬慰,妻子、情人送了一程又一程,一把眼淚一首歌,唱出了許多的《勸郎莫過番》、《過番歌》、《阿哥出門去過番》、《哥出南洋妹餞行》、《十送郎》、《十別妹》、《送郎去過番》等山歌,這些送別歌纏綿悱惻、情真意切、撩人眼淚。如:

  囑郎莫去過南洋,人心難測水難量,丟下妹子無依靠,鑰匙難帶家難當。

  恩愛夫妻共一床,半夜辭別去南洋。五更分手情難舍,目汁雙雙淚兩行。

  女:阿哥出門去過番,阿妹送郎在門前。千山萬水難見面,遠隔重洋轉來難。

  男:千山萬水難見人,莫因過番斷了情;三年五載我就轉,阿哥一轉就行情。

  女:郎今走了妹艱辛,日裏無雙夜單身;看到別人有雙對,眼水汪汪正芳情。

  男:我今出門去過番,阿妹心裏愛放開;莫做過番唔曉轉,日後還來再團圓。

  這些發自肺腑的靈魂的彈唱,一句句,一聲聲,讀之令人動容,聞之令人心碎。譚元亨教授在評價這些“過番謠”時曾說:“它濃於熱情、濃於生命的色彩——這可以說,是所有客家山歌共有的、深蘊的主體,任何聽過‘過番謠’的人,都會感到它是從心底中迸發出來的,那麼蒼涼、那麼深廣、那麼悲慟,足耗盡了一寸又一寸的生命。”〔1〕(P309)如此的品評,可謂點到客家山歌的肯綮之處,品出客家山歌的“真味”來了。

  另外,像黃遵憲評論客家山歌時曾作七絕說:“一聲聲道妹相思,夜月哀猿和《竹枝》;歡是團圓悲是別,總應斷腸‘妃呼豨’。”他談的大半可不是男女一般情況的別離之苦,而是天各一方,相見無期的刻骨銘心的悲痛啊!

  3.因為客家山歌的“客”性,所以就存在“客”文化與土著文化的融合的問題,或是客家最初代表的中原文化與客家客居地文化的交融的問題。

  客家之根在中原,客家文化、客家山歌與中原文化一脈相承,這早已是不爭的事實。

  而實際上,客家山歌,是隨著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並發展的,是中原移民文化與本地土著文化相融合,以及周邊文化影響的產物。客家山歌中的中原雅文化印跡非常明顯,客家山歌的土著俗文化色彩同樣很深。客家山歌顯著特徵之一就是“雅俗互動”。“梅州客家山歌鮮明地反映了這一特徵。其形成的本質原因在於:中原文化與土著文化在梅州地域的全面整合。如果說,中原文化以雅為主,那麼客家山歌中更多的俗的血緣正是土著文化的結晶。”〔3〕(P136)

  黃岩的章回小說《嶺南逸史》生動地描述了明神宗萬曆年間梅州客家人與佘、瑤少數民族融合的歷史事實。而梅州客家山歌與瑤歌在內容上體現的文化融合俯拾即是,對比客家山歌“黃連樹上結苦瓜,世上最苦窮人家,汗水洗身淚洗面,窮人長年受煎熬”與瑤歌“苦瓜生在苦楝根,黃連苦水泡半生,人說黃連苦到尾,我比黃連苦萬分”即可發現它們在內容與借喻運用上的借用。

  在談到梅州客家山歌文化的形成之時,江金波等說:“而正是文化整合這種歷史性倒轉的嬗變,鑄造了梅州客家山歌的‘客性’與‘山性’的特質,使其成為獨樹一幟的地域文化。”〔3〕(P141)

   三

  有一種說法叫做“逢山必見客,無客不居山”。

  客家人最初之所以遷徙,完全是被迫的,目的是為了逃亂避禍。《魏書•上世祖紀》載:“自今以後,亡匿避難,羈旅他鄉,皆當歸還舊居。”這說明,南渡的客家先民本無棄故地而久留客地之意,他們想到的是有朝一日,都會重還故地,故“皆取舊壤之名僑立郡縣”。遷移而來的客家人,相對土著人來說,是後來之民,所以無權享受到地理上的好處。客家之“客”寄居的地方,往往就只好選擇在那些無人涉足的荒山野嶺,荊棘叢生的不毛之地。

  客家人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把中原的先進文明帶到山區的民系。以客家人主要的住居地——五嶺山系周圍的贛、閩、粵邊區而言,在客家到來以前,這裏是一塊尚待開發的地方,古人視為“瘴癘之地”,除了莽莽叢林,毒氣沖天,蛇蠍猛獸橫行之外,這些沙質山地土壤極其瘠薄。是勤勉客家先民用自己寶貴的拓荒精神,改造了這些蠻地。因此,謝重光說:“先民們南遷所過之贛中、贛南、閩西、粵東山區,先後都得到了開發,客家先民南遷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開發山區的過程。”〔4〕(P116)

  客家山歌正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記載著這種開發山區的情況。

  所以,接著前面,在這裏,必要加一句“逢客必有歌”。

  客家山歌素以“山”味而出名。在客家人中廣泛流傳著這樣一首歌:

  山中山谷起山坡,山前山後樹山多。山間山田蔭山水,山人山上唱山歌。

  在這短短的四句七言山歌中,就有十二個“山”字,它正好說明客家山歌與“山”的特殊關係。南遷的中原漢人到南方落腳後的定居點,基本為山區,地域影響著文化,所以“山裏人”有“山”的品格、“山”的風味。

  “感於哀樂,緣事而發”(《漢書•藝文志》)。多分佈於山區地帶的客家人,日常生活與“山”發生密切的關係,產生於客家勞動人民中間的客家山歌,內容豐富多彩。客家因居住在山區地帶,工作較為辛勞,一旦走到山上或原野山谷中,不免感到心花怒放,而欲唱幾首歌來發洩自己的感情。

  所謂“唱戲一半假,山歌句句真”。人們在山上砍柴、伐木、鏟松油、挑擔及田間勞動時,或為尋覓同伴,以驅野獸強盜;或為消除疲勞對歌打趣;或訴幽怨;或泄憤懣;或表男女愛慕之情等等,都用山歌來表達。這就讓客家山歌具有山野質樸真摯,具有山的野趣,更具有“山性”。這種“山性”讓客家山歌具有最為珍貴的“真心”、“童心”。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詩怪”之譽的詩人李金髮曾說:“客家有些聰明的女人,可隨口歌唱,恰合她表達的情思,如七言詩的入韻,其詞句組織的妙麗,有時是大詩人也不及的。”(《嶺東戀歌•序》)此話不假。“大詩人也不及”的什麼呢?還不是山野裏“天放”的情趣!

  客家人愛唱山歌。正如山歌所唱:“自古山歌唱風流”,“山歌唔唱唔風流”。當年有首歌唱到的:“三山九嶺十八坡,座座山上都有歌,那年白軍來血洗,血染青山歌不落。”

  也許,只有客而“山”居的客家人才可以唱出如此濃情與悲壯的山歌來。

   四

  由於客家文化的“客”性和“山”性,使得客家文化具有鮮明的開拓精神。俗話“客人開埠,潮人占埠,廣人旺埠”中的“客人開埠”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而客家山歌同樣表現出類似這種獨特的文化意蘊:意境的拓展。

  這就是客家山歌“客”性和“山”性整合的魅力,不僅具有文人詩詞的雅性,還具有山野之歌的生氣、本真、質樸的“俗性”。這本身就是對古典文學向平民大眾發展的一種很好很成功的嘗試。傳統的古典詩歌就可以從中找到發展的契機。

  這種嘗試對20世紀初的文學和詩學革命起到了很好的啟示和推動作用。客家山歌的這種作用從通過以梁啟超和黃遵憲為代表發起的“詩界革命”反映出來。

  早在1868年,黃遵憲就提出了“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5〕(P486)的詩論主張,可以說是“詩界革命”最早的呼聲。

  黃遵憲出生於“山歌之鄉”的梅州,自然受到了客家山歌的耳濡目染。小時候的《月光光》等歌的美妙的意境,他一生都記憶猶新。後來,他不僅自己常常向村民學習客家山歌,寫一些山歌,還借鑒故鄉客家山歌的藝術表現手法,同時吸收許多外來詞語、方言俗語、各種新名詞入詩,使詩歌出現“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的新變化。黃遵憲最先倡導“言文一致”的詩論主張,並以此否定了幾千年文人士大夫的文言價值標準。開了近代白話文運動的先河。事實上,梁啟超的“詩界革命”正是在黃遵憲上述詩論主張及創作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黃遵憲無論在詩歌創作實踐方面,還是詩論上都是中國近代“詩界革命”的領導人物。

  黃遵憲在光緒十七年(1891),輯錄了故鄉梅縣15首客家山歌,他自序中稱讚山歌說:“十五《國風》妙絕古今,正以婦人女子出口而成,使學士大夫操筆為之,反不能爾。以人籟易為,天籟難學也。餘離家日久,鄉音漸忘,輯錄此歌謠,往往搜索枯腸,半日不成一字,回念彼崗頭溪尾,肩挑一擔,竟日往復,歌聲不歇者,何其才之大也?”〔6〕(P33-34)客家山歌的這種童心外發、清新質樸、自然天成、言文一致的優點,正好滿足了當時中國新詩發展的客觀需求。

  所以,胡適在談到白話文學時,充分肯定黃遵憲在新詩創作中的作用與影響,從而肯定客家山歌對新文學的巨大影響,他說:“康梁的一班朋友中,也很有許多人抱著改革文學的志願。他們在散文方面的成績只是把古文變淺近了,把應用的範圍也更推廣了。在韻文的方面,他們也會有‘詩界革命’的志願。……但當時他們的朋友之中確有幾個人在詩界上放一點新光彩。黃遵憲與康有為兩個人的成績最大。但這兩人之中,黃遵憲是一個有意作新詩的,故我們單舉他來代表這一個時期。……我常想黃遵憲當那麼早的時代何以能有那種大膽的‘我手寫我口’的主張?我讀了他的《山歌》的自序,又讀了他五十歲的《己亥雜詩》中敍述嘉應州民間風俗的詩和詩注,我便推想他少年時代必定受了他本鄉平民文學的影響。……可以說,他早年受了本鄉山歌的感化力,故能賞識民間白話文學的好處;因為他能賞識民間的白話文學,故他能說‘即今流俗語,我若登簡篇。五千年後人,驚為古斕斑!’”〔7〕(P115-119)

  由此可見,黃遵憲的“詩界革命”行動正是看准了以客家山歌為代表的民間歌謠的旺盛的生命力。稍後胡適等人所倡導的白話文運動,除了當時特定的歷史原因外,從文化自身的傳統上看,也正是黃遵憲、梁啟超所開創的“詩界革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自然延伸與深化。所以說,中國古典的雅文學向平民大眾的俗文學發展的逐漸完成,客家山歌至少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影響的因素。

  綜上所述,以“客”和“山”為核心範疇支撐的客家山歌的文化美學意蘊可謂大矣。

  

注 釋:

  〔1〕譚元亨•客家聖典[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7.

  〔2〕譚元亨•廣府海韻[M].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2001.

  〔3〕江金波,司徒尚紀.中原文化與土著文化在梅州的整合研究——以梅州客家山歌的形式為例[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2(1):132-141.

  〔4〕謝重光.客家形成發展史綱[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

  〔5〕錢仲聯.中國文學大系.詩詞集[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1.

  〔6〕胡希張,余耀南.客家山歌知識大全[M].廣州:花城出版社,1993.

  〔7〕胡適.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M].胡適古典文學研究論集(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