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看,雲浮石材行業經過了近三十年的快速發展,業已在全國石材行業中佔有重要位置,石材産業的繁榮對促進本地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本文通過對目前雲浮石材産業在産業結構、行業創新能力、産業鏈深化、資源有效利用、行業管理水平進行縱向比較,對福建省水頭、山東萊州等石材生産基地進行横向分析,較好地揭示了目前雲浮石材産業進一步擴大發展的會面臨的主要制約因素,以期爲雲浮石材産業的有效培育提供具有參考意義的探索。
一、雲浮石材産業的縱向比較
(一)産業規模在復製式做大,産業結構没有整體優化
市工商局的企業登記數據顯示,我市石材業在産業結構優化方面仍不理想。中大型企業發展速度嚴重滯後,其中,註册資本1億以上企業没有增加,尚未催生集團化、帶動性强的龍頭企業;五百萬以上1億元以下註册資本的企業從2007年的34家增加到2009年的56家,增加了64.7%,而小企業的數量更從2007年的2092家增加到2009年的3583家,增加了71.2%。(見表1)在過去3年産業發展仍以向小型化發展爲主,規模化經營的趨勢没有形成,産業結構没有得到整體優化。以此趨勢發展,市場無序惡性競争將進一步加劇,産業昇級和發展步伐必然緩慢,雲浮石材與國内同行差距會進一步顯現。
究其原因有二:1.企業所有者知識結構和狹隘家族企業觀念因素導致排斥各種增資擴股的企業合作經營模式。2.現行税收辦法壓制規模以上企業發展。規模以上企業的税負高於個體工商户企業,必然導致企業“做大必拆”。
表1 産業的企業規模搆成(數量、占比)
(表略)
(二)企業未來發展缺乏後勁,如何做優做强令人堪慮
目前我市石材行業品牌意識澹薄,企業創新能力有限,石材加工質量穩定性有待提高,專項人材缺乏,未來石材行業發展情况堪慮。
一是企業對商標、專利發明、科技成果的重視和投入程度不足,自主創新能力有限。1.我市石材商標發展嚴重滯後。全市註册資本千萬以上企業29個,500萬以上千萬以下的28個,而到目前爲止全市石材商標僅有33個,其中只有一個“粤雲牌”石材是著名商標。2.科技培育的步伐緩慢。從2007年到2009年全市科技成果年均僅3項、科技奬勵亦爲年均3項,且主要集中於百裏通石材、金瑞石材等幾個大型企業。3.各項發明專利的申請和授權數偏低。2009年全市石材行業的申請專利16件、授權專利數6件,且申請人相對集中。如2008年的6件授權專利中有5件爲同一人申請。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低的原因有三:1.石材行業中企業所有者對知識産權的重視程度不足,未能認識和運用知識産權去創造高經濟附加值産品。2.相關部門在知識産權的保護方面存在困難。石材作爲同質化産品,知識産權的保護存在很大困難。(環球石材是我國石材行業知名企業,曾花費近百萬元聘請請英國設計師設計了許多馬賽克産品,並申請了近百個産品外觀設計專利,但産品投入市場不到二、三個月,就被同行業模仿,同類産品到處都是。相關部門曾嘗試采取措施加以保護,但事實上困難很大)3.商標戰略工作的資金投入不足,對獲得馳(著)名商標、發明專利和各種科技成果的奬勵政策不到位。
二是石材産品質量問題應引起重視。1.産品物理質量。石材工業企業絶大多數是小型家族企業,用圓盤鋸切割石材,用手扶磨機進行抛光,板材均匀度不能保证,光澤度難保证。技術裝備水平落後使産品質量上不去,批量也很難保证,影響市場競争力,難以適應市場對大規模、現代化生産的要求。自2000年開始,廣東省和雲浮市質監局加强對石材行業質量的監督抽查,重點抽查石材放射性質量指標和石材加工質量指標。2007年6月之前的5次抽查結果都表明我市的石材産品質量總體偏低。2007年上半年石材放射性及加工質量專項監督抽查中,我市石材産品的合格率只有25.8%,經過半年質量治理,2007年下半年和2008、2009年的總體合格率提高到79.7%、68.0%和80.6%。(見表2)石材質量的主要問題在於部分企業業主質量意識澹薄,只顧眼前利益,既未按國家標準進行生成也没有建立質量保证制度,檢驗工具設備簡單,出廠檢驗流於形式,甚至是能蒙混過關的都不做檢查。我市石材質量的全面穩定提昇關鍵在於在宣傳、輔助企業建立一整套質量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健全落實好常態化的石材督查機制。此外,還要充分發揮好我市制定的人造石的行業標準,發揮好“中國石材檢驗中心”平臺作用,强化我市在國内石材行業檢測領域中的話語權。2.産品市場質量。總體上看,雲浮石材産品質量參差不齊,檔次低,一般性産品多,“專、精、特”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産品少;規格品種同質化現象嚴重,價格競争成爲市場主要手段和形式。從産品結構上看,大部分産品爲普通的規格板材、石材大板、毛板,而價值相對較高的石雕、墓碑、壁爐等産品多數爲簡單外形設計,或按圖加工,真正依靠自主創意設計而開發的産品還很少。除個别大型企業有一定的産品創新能力外,絶大部分中小企業分工不細,多家企業都在生産加工類似甚至相同産品。
表2 雲浮市歷年石材質量省級抽查結果統計
(表略)
三是粗放型産業的人員素質結構突出,專項人材缺乏,不符合石材産業未來昇級需求。據統計,2009年我市石材行業從業人員7.8萬人,從業人員整體文化素質偏低。其中,高中、初中及以下的占85.5%,無職稱人員占93.5%。(見表3)值得重視的是,在石材生産銷售過程中,研發能力、設計能力、營銷能力(不僅僅爲銷售)將極大影響企業創造高經濟附加值能力。據調查,石材行業的存在重産重銷、輕研發輕設計情况十分普遍。其中,占12%的業務銷售人員從理念到實踐都與現代市場營銷相距甚遠;而僅占7.1%的研發、設計人員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企業所有者自身兼任的。(見圖1)隨着石材的規模化和專業化,現有的粗放型産業人員結構將對企業和行業的昇級發展産生制約。
圖1 石材從業人員職能搆成
(圖略)
此外,雲浮石材企業以家族式作坊經營爲主,企業所有者的知識結構和管理水平也成爲制約石材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雲浮石材企業總體管理水平不高,與現代企業管理水平差距較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除少數大型企業外,絶大部分企業以經驗型、家族式管理。企業經營管理以領導者個人的經驗和喜好做爲决策主要形式,根據自身多年的實踐經驗,目光集中於近期目標,更多地在於生存與經營,很少有對企業對未來發展進行戰略性思考,缺少企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2.多數工廠内部生産經營管理粗放,對生産成本核算、各種數據統計分析、管理成本等缺少規範與系統化,大部分企業没有建立科學化的管理體系。3.大部分企業缺乏現代企業的資本運作意識和能力,以滚雪球式自我積累實現不斷擴大生産。市場開拓更缺少現代營銷策劃,以低成本爲主要競争手段,采取薄利多銷形式,價格戰時有發生。尤其是企業經營的品牌意識相當薄弱。4.缺乏相應的人力資源管理,忽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和良好企業形象的塑造。
表3 石材從業人員學歷、職稱分佈
(圖略)
(二)税收貢獻嚴重偏低,且不符合“工業産值-税收”同增長規律
我市税收貢獻嚴重偏低。在技術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税收收入應與工業總産值(工業增加值)成比例增長。我市石材産業工業增加值逐年攀昇,2007年爲41.8億元(11.7億元)、2008年爲50.2億元(14.1億元)、2009年爲60.2億元(16.9億元);但産業税收收入却停滯不前,2007年爲1.12億元、2008年爲1.31億元、2009年爲1.14億元。(見圖2)每户平均税收、每元工業産值的税收産出、每元工業增加值的税收産出連續三年呈持續下降趨勢。(見圖3)税收貢獻嚴重偏低還表現在行業税負偏低。以國税爲例分析,2007年至2009年石材産值在全市比重分别從11.20%進一步提昇13.69%,而石材産業在國税貢獻占比近兩年維持在5%左右,税負與産值明顯不成比例,而且彼此的不成比例差額也在逐年擴大,税負差額從07年的6.56%擴大到09年的8.75%,與支柱産業應作税收貢獻不相稱。(見圖4)
圖2 石材行業的税收與工業總産值、工業增加值不匹配
(圖略)
圖3 石材行業的單位工業産值的税收呈持續下降趨勢
(圖略)
圖4 石材産業的産值占比和國税占比比較
(圖略)
税收貢獻嚴重偏低問題嚴重,究其原因有三:一是與産業結構有關,企業規模化經營速度滯後,欠缺創税大户;二是爲針對業主主觀偷漏税情况,税收征管制度、方法有待進一步規範和完善。三是涉税管理部門之間缺乏信息交流共享。税務、工商、海關、銀行、環保、質監、交通等部門的信息化建設滯後,各種登記信息和驗证數據還不能互通,難以從根本上杜絶漏征漏管現象。
(三)粗放式經營特徵明顯,各項資源利用效率偏低
一是佔用土地資源多,綜合産出效益偏低。我市土地資源匱乏,建設用地嚴重不足,地價偏高,工業園區的地價比起東莞、中山等地高出600元/平方米。加之區位劣勢(我市石材産品和原材料進出口的運輸費用要比沿海地區高約200美元/貨櫃),如何加强集約用地迫在眉睫。而石材行業的資源利用率不高情况已十分嚴重。2009年,雲城、雲安石材産業占全市工業用地面積的22.0%,而工業産值僅占13.7%(税收僅占不到5%);每畝的土地産出爲0.017億元,比全市平均水平0.027億元要低37%。(見表4)
表4 2009年石材産業與全市工業的土地平均産出比較
(表略)
圖5 金融機構貸款未能有效轉化爲産能
(圖略)
二是貸款産出率低,金融機構貸款未能有效轉化爲行業産能。數據顯示,我市金融機構積極支持石材産業的發展,貸款餘額和貸款累放額都有大幅上昇趨勢。石材貸款累放額從2007年的10.6億元增加到2009年的32.3億元;石材貸餘額從2007年的11.6億元增加到2009年的27.9億元。然而横觀我市石材板材産量從2007年3250萬平方增加到2009年的3740萬平方米,基本屬於自然增長態勢,産業産量增幅遠低於貸款增幅,新增的貸款對行業産能貢獻小。(見圖5)因此,石材行業貸款的使用方向、使用效率、如何加强貸款資金監管等值得我們深思。
三是電能産出比偏低,其中大量小企業作坊經營是主因。在電能的投入産出比方面,2007年石材行業電力産出值爲0.17平方/千瓦,2008年爲0.14平方/千瓦,0.16平方/千瓦。就最近三年平均而言,雲浮電力消耗值爲0.16平方/千瓦,按照每平方120-150元的平均價格計算,産值僅爲18.6-23.3元/千瓦,(見表5)而根據抽樣調查可知我市石材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平均每度電可産生産值32.88元,由此可推斷小規模企業的大量存在是目前石材産業電力高能耗低産出的一個重要原因。
表5 每千瓦電能的工業産值
(表略)
四是三廢問題(廢水、廢氣、廢渣)凸顯石材産業鏈亟待優化。粉塵、污水、噪音是石材業的主要污染物。2007年至2009年,市環保局共立案處罰石材企業違法污染環境案件56宗,其中2007年立案14宗,2008年立案24宗,2009年立案118宗,主要集中於粉塵和污水排放、污染防治設施未經驗收擅自投入生産兩項,此外是廢渣處理亂堆亂倒和謊報拒報排污申請。目前石材行業已有成熟的技術可以解决粉塵、污水與噪音的無序排放。目前就雲浮實際而言,解决問題的關鍵在於進一步延伸産業鏈,出臺政策鼓勵企業發展“三廢”(尤其是石材廢渣)的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在邊角料處理方面,可以適當鼓勵中小企業發展邊角料拼圖;在切磨廢渣處理方面,可以鼓勵具有環保設施運營資質或污染治理資質的企業通過石材磚等項目對年産40萬噸的廢渣等進行綜合處理。此外,我市人造石企業的占比、規模各方面十分薄弱,應給予大力扶持和培育。
二、雲浮石材産業的横向比較
福建省南安市水頭鎮、山東省萊州市、廣東省雲浮市並稱爲“中國三大石材基地”。石材産業同爲地方的支出産業,銷售的石材産品類型基本相同,並獲得了相似稱號,每年都定期舉辦石材展會。下面對三地石材發展情况進行比較以期得到有益的啓發。(見表6)
表6 中國三大石材基地基本情况比較
(表略)
雲浮與福建水頭、山東萊州相比各有優劣,但總體而言劣勢爲主,其中主要表現在企業多而不强、骨幹企業少、創品牌意識弱;産業鏈條不長、石材資源和終端消費兩頭在外,境内增值難度大;石材商會未能有效發揮作用,管理鬆散,企業之間缺乏凝聚力,行業惡性競争突出等方面。現將目前雲浮市石材亟待解决的幾個問題分析如下:
(一)行業發展缺乏産業整合的宏觀調控戰略,難以克服企業數量多而不强,規模化經營程度低的問題
爲避免重復惡性競争,福建水頭和山東萊州已經開始實施石材産業新一輪發展。石材企業正向規模化、品牌化方向發展。目前,福建水頭鎮平均每家企業産值爲雲浮市的9.5倍、平均每家企業税收爲雲浮市的16.3倍;而山東萊州市平均每家企業産值爲雲浮市的3.3倍、平均每家企業税收爲雲浮市的7.4倍。(見表7)雲浮市石材企業的行業規模只在復製式地做大而不做强,至今没有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龍頭型大型石材企業,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表7 中國三大石材基地企業規模比較
(表略)
在此輪石材産業發展中,福建和山東兩地有一個共同做法,即通過出臺强有力措施,引導現有石材小企業關停並轉和做大做强。簡要如下:1.福建水頭鎮的措施與現狀。福建水頭近兩年已通過行政手段淘汰了600多家小企業,石材企業已由2008年的1800家縮减到1200家。小作坊式爲主的工商户優化組合,形成了一大批規模化的股份制企業,上規模企業達到總户數53%,實現了由個體向股份企業的發展轉型。企業數量减少後,整個産業的産值並没有下降,税收反而增加了、環境污染减少了、土地産出率提高了,而且騰出了新的發展空間,未來幾年福建水頭還將繼續引導現有企業縮减數量、提高發展質量。2.山東萊州市的措施與現狀。山東萊州正積極實施扶優扶强,聯合、兼併、重組等政策,培育和壯大一批石材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將石材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山東萊州計劃在五年内通過在環保、税收、用地及質量檢測等方面加强引導,將現有的2000多家縮减到500家左右。3.目前雲浮仍缺乏相關的宏觀調控戰略規劃。現今國内石材行業正經歷着一場革新和洗牌,而雲浮石材企業數量從2007年的2100家到2008年2500家再到2009年的3600家,行業發展仍缺乏宏觀調控戰略。如果在這個新一輪改革節點上我們没有趕上,我們的石材産業將在新一輪發展中被抛遠。
(二)産業鏈末端未能向高經濟附加值的領域延伸,産業經濟附加值偏低
一般來説,一個産業鏈包括産品的研發設計、工藝技術、裝備、産品加工製造、品牌,營銷等主要環節。在産業鏈的價值鏈中,産品加工處於産業鏈的最低端,而上游的研發、設計、下游的品牌營銷處於價值鏈高端,利益最大。目前,雲浮的主要優勢在於較强的石材工業基礎和成熟的加工工藝,但高經濟附加值的産業鏈末端仍涉足較少。
1.雲浮産業鏈的優勢環節。調查發現,雲浮目前的石材加工工藝在三地中最爲成熟和先進,加工成本低,質量好,在“石材加工”這個産業鏈環節優勢明顯,應進一步向生産工序復雜、工藝要求特殊、深加工的高附加值精細産品爲發展方向。
2.雲浮産業鏈重構的重點方向。雲浮石材在産業鏈末端環節的相關産業要遠遠落後於國内同行。福建水頭、山東萊州的石材企業不僅僅做石材板材加工,而且直接擁有石材相關施工工程資質,直接投標承攬相關建築工程和裝飾工程,後者産生了更大的經濟附加值和創造了更大的税收。雲浮目前的天然石材企業主要從事來料加工工序,人造石石材也僅僅是賣荒料和板材,一些企業甚至僅僅做“板材批發”,均没有涉獵直接從事石材建築工程和裝飾歸納過程。因此産業經濟附加值在低位徘徊,税收也難有突破。
3.雲浮産業鏈重構的其它方向。在發展石材循環經濟發展福建水頭鎮也有很多值得雲浮借鑒的經驗。雲浮在發展石材循環經濟方面的工作剛剛起步,雲城區高峰鎮建成的一個較大的石材廢渣污泥處理場所在2010年3月啓用,此外在雲城區河口鎮的一個環保石材磚項目争取在2010年下半年部分投入使用。比較而言,福建南安市水頭鎮對石材循環經濟發展較早,早於2005年10月福建南安市就出臺了《關於促進石粉和碎石綜合利用的若干意見》,由市財政每年撥款100萬元建立石粉和碎石綜合利用發展專項基金,用於扶持石粉和碎石綜合利用企業;同時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市國土資源部門對石粉和碎石綜合利用企業優先供應土地;排污費按先征後補政策給予扶持;市交通和公路稽征部門减免示範企業自有的石粉及石粉製品專用運輸車輛費,即按實際車輛减征50%,對列入省級循環經濟示範企業(項目)的綜合利用企業(項目)市財政一次性給予5萬元奬勵,以促進石材産業可持續發展,推動循環經濟形成,經過幾年的扶持發展,目前南安市的變廢爲寶循環經濟成效顯著。
(三)整體産業管理水平滯後,公共服務平臺作用未有效發揮
1.綜合市場和專業市場的發展規劃不完善。我市建成石材專業市場1個,爲石材行業的“産銷分離”式經營提供了良好平臺。而水臺鎮於1999年創辦的閩南建材第一市場目前已形成由石板材城、閩南石材荒料市場、石材陶瓷綜合城、石材加工區和石材展覽中心等五大板塊組成的全國最大“建材超市”和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管理最規範的石材批發市場。
2.尚未引進强勢企業,利用明星效應提昇行業知名度。1999年水頭鎮主動前往深圳引進行業巨頭環球石材,目前全國石材前十强已有東昇石材、環球石材、高時石材、康利石材等九强企業入駐水頭,最後一强東莞東成石材也正在進駐。如環球、康利等企業單廠納税即在1000萬以上,我市目前最大企業單廠税收最多僅爲216萬,尚未有石材行業的强勢企業進駐。
3.産業的品牌建設力度不足,與同行相比嚴重滯後。水頭鎮大力實施品牌戰略,積極鼓勵企業争創名牌産品和馳名商標。對取得全國馳名商標的企業,每户奬勵50萬元。南安市也投入6000多萬元,對引入ISO質量管理體系的企業進行奬勵。“中國石材城”品牌已發展成爲海内外知名品牌,水頭鎮已擁有國家免檢産品1家、中國馳名商標9家、省名牌産品11家、省著名商標10家;在政府引導下,已有水頭鎮的豀石、康利、東昇等大型石材企業正申報中國名牌。據瞭解,目前國内石材企業尚未有中國名牌,水頭鎮的品牌建設遠遠走在國内石材行業的前列。反觀雲浮的情况,全市石材商標僅有33個,其中僅有“粤雲牌”石材一個著名商標。在品牌競争的市場裏,要找到“雲浮石材”不難,但要找到“雲浮石材品牌企業”却不容易,石材品牌建設力度嚴重滯後。
4.雲浮石材協會的功能並没有得到有效發揮,石展會的企業品牌包裝有待引導。無論從號召力還是行業問題的實際解决能力,雲浮石材協會遠遠落後於福建水頭鎮和山東萊州市。相比而言,雲浮石展會的宣傳功能和交易功能正逐步顯現(第六届投資金額11.9億元、合同金額25.5億元),但企業在歷届石展會的參展模式仍有待提昇。第一表現爲專業性較差,很多參展企業認爲只要提供好的産品,其它的不用太講究,所以他們的展臺大多顯得平淡無奇,没有精心的展品擺設,也没有吸引人的展廳環境氛圍。第二表現爲綜合性不到位,這包括展會的選擇,新産品的推出,展會宣傳以及展後追踪等方面。有些企業没有一個系統的參展計劃,有的表現爲準備不足、倉促上陣,有的則没有注意到展會的綜合效應。第三表現爲除了注重展會主體推廣外,還應對企業形象、産品信息發佈進行系統的包裝,如在參展的同時,在相關的會刊雜誌、宣傳媒介上輔以適當的宣傳。
(四)税收征管制度仍有較大的完善空間。
目前我市涉税部門齊抓共管的征管機制尚未形成,部門之間涉税信息的共享尚未實現,按用電量納税管理的方式尚未實行,與同行的比較可知,我市税收征管制度仍有較大的完善空間。福建水頭鎮從2002年開始就在石材行業實行按用電量納税管理方式,不再采取對石材業户采取單臺設備定額征收方式,對生産性的工業企業抓住耗用電量這個重要指標進行評估監控;對專業市場内等店鋪式的商業性質石材企業采取核定征收辦法,簡化了税收征管工作程序,緩解了各項税收工作壓力,降低了税收成本。水頭在確定税電係數的時候,對石材産品的分類較簡略,這有利於簡化税收管理,並促進企業轉向生産高附加值的産品,提昇整個産業的效益。實踐證明,以耗電量爲主要指標評估生産性企業,數據來源客觀、真實,有利於行業税負的公平和制約征管上的隨意性,對促進企業擴大生産能力,節能降耗等方面也産生了較好的效果。目前,水頭税務部門又成功推行了税庫銀(ETS)聯網扣税,通過與國庫、銀行聯網,實時對納税人税款扣繳入庫,從而提高了税款征收效率,對於自行申報業户基本上也推行了網上申報。平均每月到税務部門上門申報的業户僅有30-40户,大大地减輕税收征管工作壓力。雖然按用電量納税的管理方式使企業總體税收負擔較重,但由於税收征管方式統一、公平,有利於促進企業做大做强和效益高的優質企業成長。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