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國山地開發、保護與山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出路
原載《熱帶地理》1999年第19卷 第1期 P50-P54 並載于《雲南山地開發與保護》 雲南科技出版社出版 1999年3月 P39-43
【摘 要】我國山區地域廣闊,自然資源豐富,並且,山區特殊的自然環境成為平原區的生態屏障。但是,山區生態系統脆弱,植被一經破壞便不易恢復,土地生產潛力也較低,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差。為保證山區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山區應在切實保護環境和資源的條件下,進行合理、適度的開發。廣大山區脫貧和實現小康應寄望於全國現代化和城市化的實現。為此,應積極採取措施,促進這一目標的早日實現。
【關鍵詞】中國山區 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生態屏障 現代化和城市化
雖然我國國土遼闊,但大部分土地是丘陵山地,其面積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2/3以上,土地可墾率低。全國耕地面積只占全世界的7%,因人口眾多,人均耕地甚少。為保證全國人口農副產品的供應,也為了山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勢必對丘陵山地的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然而,丘陵山地是平原的生態屏障,具有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提供水源和防禦或減輕自然災害的巨大生態功能。另一方面,丘陵山地又有生態系統脆弱的弱點,一旦森林植被遭到破壞,不但其生態功能受削弱,甚至會加劇平原地區的自然災害。為保證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保證山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此,山地資源的開發,應以可再生資源的開發為主,同時必須以因地制宜和適度、合理為原則,在區域規劃和劃分土地類型的基礎上,建立以保護為主或以開發為主,或保護與開發並重等不同類型的用地模式,充分發揮不同類型山地的效益。
山地生態系統具有特殊性,其生產開發潛力有限,故山地的人口承載力也較低。這是山區與平原區社會經濟發展基礎不同的最根本原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的進程,山區人口必然向平原地區和沿海地區轉移。這是廣大山區脫貧奔小康的根本出路,更是一些資源貧乏山區脫貧的唯一出路,同時,也是山區自然資源保護的最有效途徑。各級政府應採取措施加速這一進程。
一、山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的雙重性
人類進行社會經濟活動,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山區、平原區和海洋三大地域。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雖然國土遼闊,但大部分為丘陵山地,山區面積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69%。我國山區土地類型多樣,自然條件複雜,自然資源豐富。它擁有占全國40%的耕地、70%的宜牧草地(坡)、90%的林地〔1〕;山地也是我國野生動、植物繁衍的重要場所,是我國物種的重要基因庫,擁有全國絕大部分陸生生物物種種源,其中,有部分為珍稀和瀕危野生生物資源;我國山地還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水力資源。目前全世界已發現的140多種礦產中,在我國山區均已發現,其中,不少礦種儲藏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位置。全國山區水力資源儲量達68×108kW,居世界各國第一位。此外,我國山區還擁有眾多風景秀麗的山峰和千姿百態的山谷、岩洞、莽莽林海、奇花異草、珍禽怪獸以及歷史文化古跡和獨特民族風情等旅遊資源。我國山區是占全國總人口40%的山區人民生活和發展的根基。廣大山區每年為社會提供數量巨大的農副產品、林業產品、畜牧產品、土特產品、礦產和水電等物質財富,豐富多樣的山區資源為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障。
我國以河流流域為單元的地理環境,由於丘陵山地的正地貌形態並以其環繞平原的佈局走向,獨特的氣候條件以及所擁有的森林植被和各種生物資源,形成的特殊生態體系,從而成為平原地區良好的生態屏障。它不但保護和繁衍著數十萬計的野生動、植物物種種源,還起了調節氣候,並使平原地區減少旱、澇、風、凍等自然災害的生態作用;我國山區擁有27362×108m3的地表徑流量,占全國河川總徑流量的93%,是最主要的水源地。目前全國山區修建有84775宗水庫,總庫容達47967×108m3,對水源利用發揮巨大調節功能;山區獨特的生物、水源和地質、氣候等因素成為我國陸地重要的氣候調節器和自然淨化器。從社會總體效益考慮,山區的生態效益並不亞於經濟效益,甚至大於經濟效益,為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生態環境條件。
但是,山區生態體系存在著雙重性,其另一方面存在著脆弱性。當丘陵山地有良好的天然森林植被覆蓋時,其生態環境向良性循環的方向發展,物質生產正常進行,不但能發揮巨大的生態效應,同時,還能獲取較大的經濟效益。但是,一旦森林植被遭破壞,便難以恢復,生態環境向惡性循環方向發展,土地生產力降低。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則會產生荒漠化,並可能逐漸使土地成為不毛之地;如果出現在濕潤地區,則會發生水土流失,造成地力衰退,進而成為貧瘠山區。我國山區的長期過度開發,不但不能使山區富裕起來,而且出現了生態環境危機。解放以來,雖然我國在乾旱、半乾旱地區植樹造林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此同時,由於森林植被的破壞、過度放牧和不合理開墾土地,荒漠化卻在發展。根據1995年全國沙漠化普查,我國半乾旱地區退化林地達10×104hm2以上,風蝕荒漠化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擴展。雖然近幾年荒漠化趨勢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仍然以每年逾1000km2速度擴大;在濕潤地區,建國以來,雖然我國治理了67×104km2的水土流失,但是,由於森林植被的破壞和不合理墾殖等原因,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卻擴大到179×104km2,占國土面積的186%。近10年來,新增治理面積204×104km2,但新增水土流失面積卻達543×104km2,平均每年淨增34×104km2。由於土地的過度開發造成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不但使土地生產潛力降低,經濟效益減少,甚至難以取得經濟效益,更嚴重的是丘陵山地難以發揮生態屏障的作用,並且加劇了山區水、旱、風等自然災害、惡化了小氣候,也危害與之相關的平原地區,使平原地區社會經濟活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威脅。我國每年由此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達數百億元人民幣計。1998年入夏以後長江流域和嫩江、松花江發生罕見的洪災,直接經濟損失達1666億元,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為滿足社會的需求,也為了廣大山區人民的生活需要,盡可能地開發利用山區自然資源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於丘陵山地生態體系存在著脆弱性,丘陵山地應在切實有效保護前提下進行適度、合理的開發。從整體社會全局和長遠效益考慮,廣大山區的丘陵山地應以發揮生態效益為主,以經濟效益為輔。但是,在當前山區廣大人民並不富裕,尤其是山區仍有8000萬貧困人口的情況下,這是難以被接受的。然而,這將是歷史的必然。事實上,如果丘陵山地為良好的天然森林植被所覆蓋,野生生物得以繁衍生殖,那麼,只要搞好生產佈局,就可在產生良好生態效益的同時,獲得遠比植被遭受破壞後所取得的更高的經濟效益。
二、山區與平原區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客觀因素
說我國山區自然資源豐富,是對山區的整體而言。實際上從土地生產潛力來說,山區單位面積土地生產潛力並不高。而且,由於丘陵山地的光、熱、水分、土壤和持水、持肥能力等狀況地域差異極大,只有少部分低海拔、地勢平緩、土層深厚、光熱和水源充足的坡地,才具有較高的生產潛力。裸岩地和高海拔山地的生產潛力是極低的。大部分的高丘陵和中、高山地雖然具有一定的生產潛力,可以發展林業或牧草,但難以從事經濟生產,其所產生的效益低微,而且有的土地一經開墾,就會造成生態環境惡化。丘陵山地土地生產潛力低,而且不適宜大面積從事農業開發,因此,土地的人口承載力有限。這是我國廣大山區長期以來生產發展緩慢,經濟不發達的根本原因,加上山區自然條件複雜,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信息不靈,造成了文化科技教育落後,現代化文明程度低,成為我國“老少邊窮”集中的地區。這是由山區的經濟發展條件和歷史發展過程造成的。根據國家統計資料,1995年我國沿海平原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8000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000元,而西部山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2250元,農村人均純收入1150元。以經濟較發達的廣東省為例,1996年廣東沿海平原區(以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為代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5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1萬元;廣東山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600元,農村人均純收入2700元〔2〕。全國許多沿海平原區人民生活已進入小康,然而,廣大山區仍有8000多萬人口未能解決溫飽。
雖然,山區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可以改善,並促進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但是山區土地生產潛力低,自然條件差是客觀存在的,也是難以人為改變的,而且,山區地域廣,經濟基礎薄弱,要從根本上全面改變山區社會經濟技術落後的狀況,難度是極大的。對於占全國土地面積2/3以上的山區,無論是著眼於目前,還是著眼于長遠,要徹底改變山區落後的狀況,其投入和產出相比也是不合算的。尤其是對於部分自然條件惡劣、自然資源貧乏的山區,改變其落後的狀況更無可能。可以斷言,我國山區和平原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差異將繼續存在下去。這也反映在東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差異上。
三、山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出路在於全國的現代化和城市化
為保證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除了加速海洋的開發和保護外,山區也應是物質生產的重要基地。但是,更為重要的是山區應作為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基地。從長遠和全局來說,山區在保證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應以發揮生態效益為主,以經濟效益為輔。這也是山區開發“以守為攻”的開發戰略。面對目前我國不少山區自然資源過渡開發的狀況,應逐步創造條件減少開發的強度,增強對山區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保護力度,使生物資源得到休養生息,生態系統恢復元氣,發揮其應有的生態屏障作用,以保證我國陸地自然環境的自然淨化能力。
為達此目的,首先應積極減少山區的人口壓力,在加緊控制山區人口增長的同時,創造條件逐步進行人口的轉移。這個過程可與全國現代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同步。隨著全國現代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促使山區人口向平原地區和沿海地區轉移,這是山區人民脫貧奔小康的根本出路,尤其是一些自然資源貧乏、自然條件惡劣山區的唯一出路〔3〕。
近幾年來,粵北山區的清遠和韶關兩市,把自然環境極端惡劣、自然資源極端貧乏的純石灰岩山區的人口遷移到生產條件較好的地區,實現了全省極貧瘠山區人民的脫貧和奔小康,是為最生動的例子。其他類似的山區也只有這樣,才能切實保護好山區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並且只有在山區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恢復元氣以後,也才有利於山區的開發。但是,山區的開發應是適度的開發。
山區人口的轉移有兩個方向:一是廣大山區中的盆地平原區,二是沿海地區。雖然這兩類地區目前的人口已高度密集,但是,在實現現代化和城市化的過程中,仍然可以提高其人口容量,容納來自山區的人口。丘陵山區的盆地平原將成為山區開發的基地,沿海平原區將是平原和海洋開發的基地。當然,這兩類地區也不是可以無限制地增容人口,因此,發展生產力和嚴格控制人口增長仍是當務之急。
四、建立不同類型的山區保護和開發模式
誠然,占全國土地總面積2/3以上的山區,有著豐富、多樣、獨特的自然資源,非常需要開發利用,以滿足社會的需求,但是,從山區特殊的地理環境以及生態系統的特點考慮,應在不破壞生態環境條件下的開發,並且是“養雞生蛋”,以可再生資源的開發為主,在維護好生態環境,保證山區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同時,適度、合理地開發農業資源、水力資源和旅遊資源。
我國山區地域廣闊,從南部熱帶到北部的暖溫帶,從東部沿海濕潤地區到西南部的青藏高原的高寒山區和西北部的乾燥內陸,相距數千公里,各地氣候差異大,土地類型各別。為因地制宜利用山區資源,應根據各地區環境和土地類型的具體情況,分別建立以保護為主、保護與開發並重,或以開發利用為主等不同類型山區或不同土地類型的用地模式〔4〕。
(一)山區用地模式(類型)
1.保護為主的用地模式(1)中、高山地生態、水源保護地(區);(2)丘陵山地自然生物保護區;(3)山區水庫庫區水源保護區;(4)丘陵山區風景名勝自然保護區;(5)山區特有生物保護區;(6)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區生態保護區(地);(7)丘陵山地生態林地;
2. 開發性用地模式 (1)丘陵山地用材林地(基地);(2)丘陵山地經濟林地(基地);(3)丘陵山地牧草(飼料)地(基地);(4)丘陵山地園地(基地);(5)臺地丘陵農用地;(6)丘陵山地特殊用地;
3.丘陵山地難利用地
各地區丘陵山地的利用模式應根據土地類型的不同,按土地適宜性予以確定,不能不問具體土地條件,機械地按百分比去確定其用途。
五、山區保護和開發應採取的主要措施
為保證對丘陵山地的切實保護和合理開發,應採取相應措施。
(1) 以省(區、市)、地、縣為單位開展全國丘陵山地的土地資源調查,劃分土地類型,並進行土地適宜性評價,為山區土地利用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2)在土地資源調查基礎上進行山區土地利用規劃,確定土地利用方向和用地模式;
(3)實施山區土地利用規劃,逐步建立山區自然保護區體系和開發性生產基地。在嚴格保護好山區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前提下,積極、適度、合理地開發利用好山區的可再生資源,促進山區的經濟發展;
(4)全面進行山區基礎設施和城鎮發展規劃,優先加強山區基礎設施和城鎮建設,並採取措施促進山區人口向城鎮、平原地區和沿海地區轉移,以緩解山區人口壓力,創造條件實現山區人民的脫貧和奔小康;
(5)積極扶持山區普及和強化文化科技教育,提高山區人口文化科技水平和勞動技能,為山區人口轉移創造必要的條件;
(6)建立和健全山區土地管理和監督機制,根據山區土地利用規劃,搞好土地利用的管理,保證山區土地的合理利用。
注釋:
〔1〕陳朝輝,朱有文,張占倉,等.中國亞熱帶東部丘陵山區農業資源開發策略。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78
〔2〕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546~49
〔3〕陳朝輝。論“縣市化”的弊端與城市化進程.熱帶地理,1994,14(4)296~304
〔4〕陳朝輝。廣東山區農業.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90.56-66
THE EXPLOIT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MOUNTAIN AREAS IN CHINA
Chen Chaohui Fang Guoxiang
(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graphy, Guangzhou 510070)
Abstract Hills and mountains cover 2/3 of the total land area of China. The large population of China has only 7% of the cultivated land in the world. The mountain areas are rich in natural resoturces, and they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s the ecologic defence for the plain region, but the mountain ecologic systems are of fragility with limited production potentiality of land, low population bearing capacity, and poor development basis of society and economy.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it the natural resources of the mountain areas, pledging suppl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the market, and promot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ment. In order to keep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reas, me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exploitation of their renemwable resources particularly, the exploitation of land resourc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regional planning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land - use types.
Key Words China mountain are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Ecologic defence;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本文作者:陳朝輝、方國祥。本文為1999年4月10-12日在昆明召開的“山地開發與保護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