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解決水庫移民難題的好經驗
——廣東省饒平縣大潭水庫霞光村調查報告
原載《廣東山區開發利用典型事例調查》1987年 P17-P27 並載于《珠江水利經濟》1987年6月 P55-59
一、水庫移民問題的普遍存在
豐富的水資源和水力資源是廣東省山區重要的自然資源。但是,由於季風氣候的影響,使水資源的利用存在著季節性的變化,為保證水資源的正常利用,並確保水電能“連續發電,洪枯均衡”供應,保護和發展林業,並多建調節水庫是最有效的措施。五十年代後期大規模的興修水利,興建大量山塘水庫,為充分利用山區水資源,促進工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然而大部分地區一直未能妥善地安排好水庫移民,從而成為一個社會問題。處理水庫移民問題,以往的辦法是外遷了事。但是,由於本省大部分地區人多地少,耕地不足。水庫移民分得的耕地不但數量少,而且質量差,或較瘦瘠,或水源不足,生產難以發展,經濟收入較低,加上與當地生活習慣的不同,以及存在姓氏、宗族或狹隘的地方觀念等社會問題的干擾,以致始終難以安居樂業,於是不少移民倒回庫區居住,但庫區無地可耕種,為維持生計,而亂砍亂伐森林,或亂開墾荒山種植作物,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結果水庫的壽命縮短,甚至危及水庫和下游地區的安全,成為嚴重的生態問題。另一方面,倒流回水庫的移民由於生活不夠安定,更易引起水庫經營管理的混亂,產生新的社會問題。水庫移民問題不但是本省以至全國水利建設中普遍遺留的問題,而且也是山區資源開發必須解決的難題。
廣東省饒平縣新墟鎮霞光村,是水庫移民新村。過去在安排水庫移民過程中,也曾走過曲折的道路。後來,他們後靠水庫,重建家園,在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山林的前提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開發山區資源,建立了高效的農業生態——經濟體系,形成了良好的自然環境,又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取得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和統一,為開發山區和解決水庫移民問題找到一條較好的途徑,積累了不少值得借鑒的好經驗。
二、解決水庫移民問題的成效
霞光村地處閩粵丘陵南部,黃岡河支流新墟河上游大潭水庫畔。這是一片由花崗岩隆起而成的丘陵地區,部分低丘有砂葉岩覆蓋。海拔高度在200~400米左右,但大部分在220-360米之間,其中以水庫南面的八仙山為最高點,高程也只有436米。坡度18-30度,但大部分丘陵坡度都在20-25度以上,開發利用較為困難。海拔高程80~90米之間的水庫水面上,有部分坡度在15度以下的緩坡地可供開發利用,然而,可供作為耕地利用的土地極少,發展種植業較困難。
該地屬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15℃,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129℃,7月份(最熱月)288℃,多年平均雨量達1562毫米,夏、秋雨季多暴雨。1970年9月一次暴雨過程雨量達1983毫米。但水熱基本同期,夏季長而冬季不明顯,十分有利於發展南亞熱帶水果。
土壤類型為亦紅壤,土層厚度大多在40~100釐米以上。其中砂葉岩丘陵土層較薄,僅40~80釐米,以壤土為主,花崗岩丘陵土壤土層較深厚,多砂壤土,因風化層較疏鬆,易造成水土流失。但所有土壤都適宜林、果和經濟作物生長,開發條件較好。
原生植被屬亞熱帶常綠季雨林,因幾經破壞演變,僅存次生林,主要喬木樹種有細葉榕,藜蒴,豺皮樟,潺槁樟,荷木,鴨腳木、野蘋婆、刺椎、絨楠、楊梅、楓香等。灌木利有粗葉木,坡柳,猴耳環、九節等。此外,還有買麻藤等多種藤本植物,種類繁多,十分有利於封山育林。人工種植的林、果有馬尾松,杉樹,桉樹,竹子、臺灣相思和荔枝、李、梨等,還有茶葉等經濟作物。
由於該處水熱狀況、土壤和生物條件優越,能發展熱帶、南亞熱帶名優高值水果生產。
1958年在新墟河上游修建了大潭水庫,屬中型水庫,庫容達1693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2052萬立方米。壩高915米,正常水位達86米。水面面積共600多畝。全村原有3個自然村,有兩個村莊被淹,僅存下蔡一個自然村數間破舊房屋。淹沒耕地350多畝,其中水田280多畝,即全村大部分耕地已被淹沒,已沒有水田。遷出人口共270多人,分別安置在當時新墟公社各村中。修建水庫前,這裏林木茂密,野生動物甚多。但建造水庫時,庫區大部分森林被砍伐殆盡,只剩下蔡村一小片村邊林,野生動物也隨之消失,並且發生了土壤侵蝕,生態環境急劇惡化。遷出冰庫移民因不安于遷居地的生活,於是從1959年下半年起,陸續倒流回庫區下蔡村搭寮居住,這就是現在的霞光村。當時全村共400多人,僅有501畝耕地,即人平1分多耕地。每年靠國家撥給的1300擔口糧過日子,人平只有200多斤口糧。196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l萬多元,人平收入30多元,生活水平很低,生產上困難也很多。
但是霞光村還有3800畝丘陵坡地,自然條件較好,部分可以開發利用。全村群眾在黨支部的領導下,艱苦奮鬥,自力更生,開發山區,發展生產,逐步改變霞光村的面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霞光村人民又邁出了新的步伐,大力發展水果商品生產,成了柑桔專業村,使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群眾生活已逐步向小康水平邁進。目前,全村120戶,共612人口,有竹林2100畝,闊葉林和混交林600畝,茶園450畝,柑園380畝,杉樹用材林200畝,此外,在林地和經濟作物園中還間種有雜果2萬多株,其中有青梅、荔枝、李、梨、芒果、楊梅、烏欖等品種。全村用地結構是:生態林占土地總面積的158%,用材林占53%,經濟林、果占771%以上,基本體現了以林為主,以經濟林、水果為主,較為良好的丘陵農業生態—經濟結構。全村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群眾經濟收入逐年有所增加:1978年全村總收入183萬元;純收入146萬元,人平收入190元。1983年分別達到496萬元,427萬元和600元:1985年總收入為93萬多元,比1978年增加了317倍,年平均增長60%,人平收入達1532元,為饒平縣人平收入的418倍,全省農村人平收入的3倍。1986年生產又有了新的發展,全村生柑總產達17萬擔,價值102萬元,茶葉400擔,總價12萬元;另外生產竹子收入27萬元,總收入共達132萬元,人平收入2100元,是全國農村人平收入的495倍。從此霞光村人民開始富裕起來了,並且生態和經濟同步向良性循環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集體福利事業也不斷改善,現在全村住房建設已進入第三代,修建了二層樓和三層樓,人平住房面積達33平方米,並附有衛生間,家家用上清潔衛生的自來水,還投資7萬元建設面積500多平方米的三層教學樓,辦起了幼兒園,對來村教書的教師實行獎勵,每人增加浮動工資2級,代教師訂閱報紙雜誌,鼓勵農民子女上學,男生獎勵400元,女生獎勵500元;上初中男生獎30元,女的獎100元。全年教育投資達35萬元,文明建設邁出了新的步伐,未來的一代將是更有文化的一代。
村裏還實行退休制,村委會規定男55歲,女50歲便可退休。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為了開發和建設山區,村民每天幹活多達18小時,現在老人可以退休安度晚年了。1984年以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可領生活費38元,1985年以後改為每人每年得生柑10擔,按當年價約在600至700元之間,即每月50~60元。目前已有83人退休。全村集體固定資產已達120多萬元,其中有拖拉機和兩部汽車,修建了兩座小水電站,裝機分別達55千瓦和26千瓦,年可發電28萬多度,人平佔有電量400~500度,為全省人平擁有電量的17倍。為方便群眾收看電視,村裏還建有一座電視差轉臺,並且辦了一個文化室,擁有圖書1500多冊,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尋常的山村生活也逐步邁向現代化。現全村煮飯普及用電飯鍋,還有電視機50多部、洗農機80多台,電風扇84台,衣車80架,單車156部。
農民的收入增加了,為了減輕國家的負擔,村民曾提出不吃國家糧,自行解決糧食問題。但政府為了表示對人民的關心,目前仍堅持每年供應800擔定量糧(人平130多斤)。但大部分口糧已自行解決,並且生活已由溫飽型向小康型過渡。
霞光村既發展經濟,同時又大抓精神文明建設,因而成為著名的“雙文明”村,社會安定。生態環境也在不斷改善,水庫庫區形成了林一水一電一林的良性循環:即以林保水,以水發電,以電促林,形成了較好的農業生態一經濟結構,於是霞光村就成為自力更生就地解決水庫移民難題的一個範例。
三、開發山區的主要措施
霞光村人民在開發山區的過程中,經過反復的過程,克服了極“左”的思想路線的干擾,走過了漫長的道路,才逐步摸索出一套切合實際的辦法,這就是走“靠山、養山、吃山、營山”建設家園的道路。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兼顧“三個效益”,在僅25平方公里的山坡上建成一個高效的農業生態一經濟體系。1986年,每畝山地產值近350元,是我省1985年每畝土地農業產值(55元)的6倍,是全國1986年每畝土地農業產值的127倍。
他們開發山區的主要措施是:
(一)重視生態效益, 以養山為前提,改善生產條件,並因地制宜地發展果、林業。
霞光村人民長期生活在山區,深深懂得“近山吃山,但必須養山,才有靠山”的道理,並且認識到發展林業是養山的重要措施。為了生活,他們進山的第一步當然要抓好糧食生產,雖然當年是“以糧為綱”的年代,但不放鬆林業,而是大抓林業建設,封、營、造結合,發展林業生產。從1962年起就十分重視全面綠化荒山。首先,他們對已被破壞了的,但具有萌發能力的林跡地實行封山育林,對芒杆和灌叢草被佔據的荒山則進行造林,逐步使全村100多個小山頭綠化。林業的發展保證了農、牧業生產的發展,使霞光村人民終於在山上紮下了根。但是,“文化大革命”初期又使霞光村重新蒙受災難,山林再度受到破壞,又使生產受到挫折,生活水平下降。1968年,他們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再次抓好封山育林工作,並堅持林果結合,造林種果,同時採取措施,加強對山林的管理和保護。到了七十年代,全村600畝次生闊葉林和混交林基本恢復起來了,人工營造的林、果也已長大成林。據1971年統計,全村林果面積達2100畝,覆蓋率達到553%,生態環境明顯地得到改善,農業生產和經濟開始有了新的發展。這一年全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97萬元,比1961年增加8倍,人平分配達180元,高於全縣平均水平。林業的發展使生產條件得到改善,從而保證農業生產的穩步發展,廣大群眾更加認識到發展和保護好林業的重要性,把山林看成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所在,決心更好地保護好山林。於是,全村600畝的次生闊葉林和混交林被作為生態林,即把永久性林業加以保護。近年來為了有效地保護好山林,霞光村人民認真總結了歷史的經驗,並吸取了其他地區山林承包後因農民怕政策多變而破壞承包林的教訓,結合本村實際,制訂了發展林業的具體辦法:規定全村山林歸集體所有,分片包工管理,(開發性)經濟林,果則承包到戶,並規定了保護承包林、果,樹木,的具體措施,使承包的林,果不受破壞。
為了保證林業的發展,村裏還制訂了鄉規民約,規定若村民到山上砍濕樹,每斤罰款05元,到別人責任山上拾柴,罰款5元,幹部違約則加倍處罰。鄉規民約成了“山區林業的憲法”,有效地捍衛了林業生產。
由於霞光村重視林業,保護林業,使全村森林(包括果林)面積增加到3080畝,覆蓋率達81%,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有效地保護了水源。自1986年下半年起,雖然發生秋旱連冬旱,並且到1987年春季仍然沒有雨下,但本村山林下的泉水仍源源流入水庫,甚至有水可以發電。森林又使山上飛鳥和各種野生動物有棲息之所,也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森林使霞光山區恢復了生機!村民紮下了根,生產的發展就有了堅實的基礎,並使他們致富。
(二)經濟林和生態林結合,林果結合,“以長為主,長短結合,以短養長”,互相促進,有效地促進林業和經濟的共同發展。
山區林業和農業互為因果關係。林業是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條件,但是反過來,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更好地鞏固和發展林業。兩者的密切結合,才能形成生態一經濟的良性循環。霞光人民在生產實踐中逐步懂得這個道理。因此,他們既注意封山育林,恢復山林生機,也千方百計地注意提高全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他們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結合起來,採取“以長為主,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的有效方針,保持和發展,生態林,同時也發展經濟林(包括水果,短期作物等),使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趨於協調,而為他們造福。
就在“以糧為綱”的年代裏,他們也考慮到:潮汕地區對竹和竹製品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平原地區的竹林又幾乎被砍光毀盡,竹材奇缺,市面上出現“最貴杉木竹”的局面。為了獲得經濟收益,他們把造林與取得短期經濟效益結合起來,利用丘陵荒坡種植叢竹,1962年和1964年兩次共種竹1200多畝。因為竹子生長快,種植3年便可砍伐。竹子有收成之後,霞光村還辦起了竹器加工廠,組織農民編織籮筐,加工增值。種竹、加工竹器商品是霞光經濟發展的起步。
因地制宜是發展農業生產的重要原則。但是由於極“左”路線的影響,霞光人民在生產上曾偏離了這一原則,走了彎路。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曾提出“多產糧食,多做貢獻”的口號,“向荒山要糧”,大量開山造“大寨田”,種植木薯、蠶豆、番薯和甘蔗,甚至在山坡上種植水稻。結果,糧食收成並不多,經濟發展不快,反而招致水土流失的惡果,部分山崗由面蝕、溝蝕而變成崩崗,生態環境惡化。挫折和教訓使霞光人民認識到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資源的重要性,於是他們把所謂“大寨田”改為茶園,發展高值經濟作物。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們更是理直氣壯地進一步擴大茶葉和水果的種植面積,大力開展商品生產,走上了開發山區的正確道路,從自給經濟逐步向商品經濟過渡。
經過20多年的努力,霞光村已逐步建成了生態農業的雛形,全村3800畝山坡,已有2700畝闊葉林,混交林和竹林,成為發展農業生產的堅強生態支柱,對涵養水源、保護土壤、改善生態環境起了關鍵性作用,並維護了水庫的安全,山坡地則以梯級環山溝的形式種植茶樹和荔枝、青梅、李、梨,芒果、楊梅等雜果,沿水庫的山腳坡地則種植潮州柑。
由於山腳坡地地形較開闊、土層深厚、水分充足,又有山林起較好的生態保護作用,因而獲得高產。1986年平均畝產生柑44737斤,每畝產值達2684元,霞光村還積極發展養殖業大力發展養豬業,平均每戶養豬3-4頭,使家家戶戶都有充足的糞肥種果。促進了水果生產。
目前,霞光村土地利用方面,根據土地類型的不同,有下列幾種生態農業的形式:
(1)闊葉林一柑桔;
(2)竹、杉一雜果一茶葉;
(3)混交林一雜果一茶葉一柑桔。
以上幾種生態農業形式的共同特點,都是以森林為保護傘,並且都具有較佳的經濟效益。這是合理的生態一經濟農業結構的具體應用。由於山林涵養水源,保護和培肥土壤,並且利用水源發電,解決農村生活用能。這樣,全村林茂、果豐、豬肥、人歡,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三)發展農業商品生產,建立加工業,搞好商業配套。
歷史的正反兩方面經驗業已證明:自給的農業不可能使農村富裕起來,更不可能建成現代化的農村。開展多種經營,發展農業商品化生產,並盡可能建立相應的農副產品加工業,提高產品的產值,以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這才是山區致富的必經之路。
利用當地優越的氣候條件和耕作技術;發展潮州柑生產,使其成為高產高值商品,是霞光經濟發展得快的得力措施。目前全村有柑園380畝,人平062畝,1986年總產17萬擔,人平生產柑279擔,產值1600多元,僅此一項就等於全縣人平收入的4倍。霞光村已經成為水果生產專業村。此外,還有茶葉,竹子和其他水果等商品生產。專業化、集約化、商品化和生態農業,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霞光村的農業生產已找到了這個正確的發展方向。並且,要使農業生產獲得更高的效益,還必須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
早在六十年代初期,霞光村發展竹子生產後,便建立起竹器加工廠,生產籮筐出賣,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後來,發展了茶葉生產,村裏又建立了茶葉加工廠,進行茶葉加工。
目前全村不僅有了竹器加工業(已成為家庭手工業),茶葉加工業,水力發電廠,還有汽車運輸和糧食加工廠,同時加上銷售商必形成了生產—加工—商業成套的農業商品生產體系,從而使資源優勢變成為經濟優勢,完成農業商品生產的全過程。
(四)積極解決農村能源,有效地保護了林業。
解決好農村生活用能,是保護好山區林業,建立良性循環的生態農業的重大措施。霞光村群眾為此採取了不少有效的辦法,其中有;
1.以煤代柴,組織煤炭供應農民。自前,已有部分農民從以燒柴草為主改為以燒煤為主。
2.利用枯枝落葉作燃料。允許農民在承包的山林中撿枯枝落葉、或割山草作燃料,但是嚴禁砍伐樹木,更不容許破壞山林。
3.發展小水電,以電代柴。到1986年底全村已修建的兩座小水電站,裝機8l千瓦,戶平擁有0675千瓦,全年有電量2000~2500度,僅此一項就相當於每戶佔有標準煤025~03噸,大多數村民都已用電煮飯。
4.改用節柴灶,積極節省柴草。目前幾乎全村都改用節柴灶,可節省柴草1/3~1/2。
由於採取上述措施,有效地減少薪柴的消耗,甚至不用薪柴燒火。這就能保證森林能得到有效的保護,從而使青山常綠,綠水長流。
(五)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兩個文明”互相促進。
高度的物質文明,必須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相配合,才能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才有較好的社會效益。
霞光村逐步富裕起來了,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了,不但豐衣足食,而且一幢幢新樓房拔地而起。電飯鍋,洗衣機、電視機、錄音機等現代化家用電器也都“飛入尋常百姓家”,昔日幾乎無地可耕的貧窮山村,今天的物質享受已超過了不少城鎮居民。但霞光人民並不以此為滿足,有了富裕的物質生活,霞光人民還要有充實的精神生活,因此,必須進行文明建設。首先最重要的措施是提高全民的文化和科學水平,這是群眾十分迫切而普遍的要求。
早在1974年年終決算時,全村集體積累才達31萬多元,他們就決定投資辦教育。第二年冬建成面積500多平方米的三層教學大樓,共投資7萬多元,為辦好教育創造了物質條件。進而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使全村適齡兒童全部入學。為了普及小學教育,村裏作出了新的規定,把原來免費入學改為獎罰並舉,適齡兒童不入幼兒園和小學的,分別對家長罰款100元和200元,學生升學則予以獎勵,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他們千方百計招聘教師,設法安排好教師生活,提高教師的積極性;還為學校訂閱報,紙雜誌,辦圖書館、文化室,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現在又為老年人建造了100平方米的敬老院;1987年起,村裏用小旅行車,從老年人開始,分批組織到外地旅遊、觀光和學習使退休的老年人增加了生活的樂趣,山裏人也開了眼界。
同時,村裏把提高農民的耕作技術和科學知識作為一項重要措施來抓,經常邀請科枝人員來村裏舉辦技術講座,每次上課,參加者都十分踴躍,場場滿座。霞光人風趣地說:“我們是來聽錢的”。充分體現了農民為了發展商品生產,急需科學技術的迫切心情。
要在有限的土地上使廣大群眾過好生活,除了搞好兩個文明建設外;還要抓好計劃生育。這是與舊觀念、舊傳統的鬥爭,也屬文明建設的範疇。為此,霞光村除了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之外,還訂立了計劃生育公約,規定計劃生育執行情況的獎罰措施。另一方面由於人民生活的提高,社會風氣的改善,幼有所養、老有所尊,因此,大家都自覺遵守計劃生育規劃,使人口的增長得到控制。1985~1986年全村人口增長率僅49‰,大大地低於全縣、全省,以至全國的人口增長水平。霞光村以物質文明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又推進物質文明的更大發展,碩果累累,令人羡慕。
四、主要的經驗
霞光村作為粵東邊遠山區、幾乎沒有耕地的水庫庫區純山村,與周圍農村相比,無論是自然環境、自然資源、還是發展生產的社會經濟條件都是較差的。但是鄰近各方面條件均較好的村莊(包括本縣及一山之隔的福建山村),目前隨處仍是光山禿嶺,情況稍好一點的山丘也僅僅生長稀樹灌叢,群眾生活水平仍然很低。而霞光村則林茂、果豐,人民生活正向小康過渡,不論從景觀上,還是從內在上都已成為一個較好的小天地。差別之大,一目了然。所以能達到這樣的情況,是由於霞光人能立足於當地的條件,依靠黨的政策和自力更生的精神,科學地利用自然條件和開發山區資源,做到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和統一,並注意物質文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互相促進。具體可歸納出下列經驗:
(一)立足于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因勢利導,避開劣勢,發揮優勢、創造優勢
本省山區既有劣勢,但是地有優勢,總的特點是耕地少,農業生產條件差,生態系統脆弱;加上交通不便,文化科學技術水平低,經濟發展緩慢,從而使原來的劣勢顯得更為突出,不少山區還往往因某些環節不協調而形成惡性循環。但是山區有廣闊的山地,自然環境複雜和自然資源豐富多樣等優勢,可以因勢利導,利用優勢,並創造優勢。霞光村作為水庫庫區,人平不足1分耕地,僅為全縣人平耕地的1/5,農業基礎條件極差,然而人平卻有6畝多山坡地。這是進行開發利用、發展生產的廣闊舞臺,而且這裏有南亞熱帶氣候條件,是熱帶和南亞熱帶水果分佈區,具有一定的開發潛力。霞光村人民從這一點出發,立足於當地條件,在山區建設上實行保護和開發相結合的方針積極採取措施,切實保護好山林,讓其充分發揮生態效益,促進生產條件的逐步改善,使其成為發展農業生產的保護傘,為生存和發展奠定基礎。在開發性山地上則進行充分、合理地開發和利用,種植經濟林和高值水果,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農業生產,建成高效的農業經濟體系,從而使整個水庫區形成以森林為主體的、具有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一經濟體系,使自然資源能永續利用,既養活了庫區人民,又較好地保護了水庫,這是第一個值得推廣的經驗。
(二)重視低價高效的農業投入,從根本上增強農業後勁
增加農業投入,增加農業後勁,是發展農業生產的關鍵。而搞好山區林業建設則是低價而高效的農業投入,是增加農業後勁的得力措施。
為了發展林業,他們利用當地自然優勢,首先採取封山育林辦法,對林跡地採取封山措施,讓砍伐後的樹木自行萌發成為當地原有樹種的次生林,不花工本,而達到林木繁茂、生態效益顯著的效果,這是我國東部和南部濕潤地區行之有效而成本低的育林方法。用此方法能恢復原有當地樹種的次生林——常綠季雨林(闊葉林),對改善農業小氣候,保持水分、培肥土壤,保護野生生物資源,尤其是保護益鳥、減少病蟲害等,都有較明顯的作用,從而可以減少施放有毒農藥,有利於提高農產品質量。一系列的效果說明,發展和保護好山區林業是最有效,最重要的農業投入。另一方面,霞光村在進行開發性生產中,仍根據山坡的特點,發展經濟林、果,使開發和保護結合起來。並且,這是一次投資,多年得益的坡地利用好形式。同時,在開發生產中,十分注意開環山溝引水,蓄水和修建梯級果園和經濟林。這是應當大力提倡的開發,山地的好辦法,也是山區土地利用的合理方式,很值得普遍推廣。
(三)建立山區農業合理的經營管理體制,才能保證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
山區農業的經營管理體制應當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尤其是山區林業用地情況十分複雜,更應注意這一點。多年來生產體制多變,而且不少政策在執行時又常採取一刀切辦法,造成不良後果,這些嚴重的教訓應該記取。霞光村所以能使山地的保護和開發結合起來,使水庫庫區林茂財廣,仿佛成為附近“沙漠”中的“綠洲”,就是能根據土地類型的不同利用方向,取得了相應的經營管理體制的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實行生態林集體所有,嚴格管理,使之得到保護,對開發性土地則採取承包經營體制,使生產得到發展。這也是重要的經驗。
生態林是以發揮生態效益為主的,沒有明顯的、直接的經濟效益,因此,應該集體所有,實行包,工管理,並應採取有力的保護措施,才能避免亂砍亂伐,建成永久性的林業基地;但是開發性土地則應採用承包的經營辦法,在統一利用方向的前提下,由個人或集體承包,才能既保證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又能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使土地充分發揮其生產潛力。與此同時,要實行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證土地的利用規劃的實施和承包土地的果木得到保護,生產能健康發展。
(四)建立必要的鄉規民約,保證生產和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
要使“森林法”、“水土保持工作條例”等保護山區資源和保證生產健康發展的法律具體化,村政府根據建設文明村的要求和村民的意願,制訂了保護生產、促進文明的鄉規民約,其中包括對森林的保護,對破壞果木偷偷摘水果等的罰款處理。兒童入學,升學和計劃生育等的具體要求及獎罰措施,使文化科學教育、思想教育和法紀結合起來,有力地加強地方政府的領導,使經濟發展和文明建設得到協調,促進了社會效益的提高。
(五)搞好山區建設,需要有強有力的領導,熱心的帶頭人和全面的規劃
三十多年來,由於政策和體制多變,給山區林業造成嚴重的災難,也給山區開發帶來不少困難。然而,在大潭水庫庫區的霞光村25平方公里的山坡,卻如海洋中的綠島,屹立在閩粵丘陵上,林業的發展和經濟的飛躍,已使它遠近聞名。它所以有現在的成就,還在於它有一個堅強的領導班子——霞光黨支部;並且有一位熱心山區建設的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張光水同志。二十多年來,在黨支部和張光水同志的帶領下,霞光人民排除極左路線的干擾,堅定不移地發展林業,科學地開發山區,並且堅持“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以林促農,以農促發展經濟,以經濟促精神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又為採用科學技術發展生產創造條件。廉潔的領導班子和熱心的帶頭人,也是山區建設的必要條件。同時,為了搞好山區建設,霞光村對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從林業、農業,水利、住宅等進行了規劃和計劃,並且,長計劃短安排地逐步建設,使生產佈局逐步趨於合理,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相應得到協調。
霞光村群眾依靠自力更生,開發和建設山區,既解決了水庫移民生活出路問題,又不影響水庫的安全,為山區開發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能取得這樣較高的經濟成效,又達到合理利用資源的目的,除發揮幹部和群眾的主觀努力外,也有其本身有利的客觀條件。其中一是具有優越的氣候生物條件,能發展高值水果。二是雖然地處丘陵地區,但海拔高度較低,有部分平緩坡地易於開發利用,而且建成水庫後,水分充足,更利於開發。三是丘陵成土母質為花崗岩,成岩年代稍近,周圍低丘又是由砂葉岩組成,雖會發生水土流失,但不易釀成大面積和嚴重崩崗,有利於土地開發。類似這一類自然、條件的廣大山區都可以吸取霞光的經驗加以推廣。該縣湯溪水庫等大,中型水庫,庫區廣闊,可供開發利用的土地多,可開發的項目也更多,除發展林,果、經濟作物外,還可以發展草食畜牧業、旅遊業以及水產業,發揮多種效益,為庫區居民帶來更大的福利,並能更有效地保護庫區的森林植被和水庫的安全。
搞好山塘水庫建設,是水資源合理利用和山區水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措施。要搞好水庫建設又必需處理好水庫移民問題,而保持區生態庫平衡和求得經濟發展,則是解決移民問題的關鍵。各地都有一些較好的例子,除了霞光村之外,本省梅縣興甯合水水庫、五華益塘水庫、紫金縣白溪水庫等,利用庫區山坡地,保護森林和發展水果生產,建設成林——水電——林和林——果等農業生態一經濟體系,成為保護水庫,發展經濟,逐步提高庫區人民生活水平的較好典型。但是,也有不少地區,由於不注意庫區生態和經濟的協調,結果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例如興寧縣東部石馬河中游的石壁水庫,由於石馬河上游山地丘陵林水遭受破壞,並且到處開荒墾殖短期作物,造成嚴重水土流失,500萬立方米的有效庫容已淤積了4331萬立方米泥沙,有效庫容區損失3662%,水庫庫尾淤積層達5~6米,影響範圍達8公里,1980~1983年有3757畝農田報廢,成為沙灘,現仍有115畝受威脅,水資源和水力資源均得不到合理利用,這是非常嚴重的教訓。龍川縣田心鄉水庫因水土流失嚴重,已完全報廢,現已改成果園。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
霞光村開發山區的經驗基本是成功的。但是,嚴格來說,霞光的許多措施還需在不斷總結經驗中加以補充和完善,尤其是要達到較好的生態——經濟農業結構,仍有相當的距離,有不少問題仍然有待解決,主要有:
(一)必須進一步搞好總體規劃,完善生態農業建設。
全村除少數山頭已形成較好的生態農業模式外,大多數山頭林、果、經濟林佈局未盡合理,尤其是未能形成喬、灌,草多層次複合的生態結構。自然資源未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和發揮更大的生態效益。因此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科學方法進行生產和建設的總體規劃。
其中育幾個迫切的問題需要解決;
1.竹林的改造。
六十年代初期,為了解決經濟收入,以短養長,廣種竹子,這對當時發展經濟無疑起了極大的作用。但經過二十多年,由於純竹林造成地力降低,竹林退化,故急需加以改造,以恢復地力,提高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全村僅有3800畝山地,而竹林面積竟達2100畝,占山地總面積553%,用地結構的不夠合理,也反映了生態結構和經濟結構還不合理的狀況。故此,應該對2100畝竹林加以改造。可根據山地的面積比例和市場需求,去劣存優,保留部分立地條件適宜的竹林,大部分山脊和部分山坡竹林則應改造成闊葉林或竹子和闊葉樹混交林,部分立地條件較好的坡地甚至應以林果結合方式,造林種果。保留下來的竹林也應盡可能改為,混交林形式,以利提高地力;並且力求避免翻土更新,造成水土流失,以致危及水庫安全。
2.茶園的標準化建設。
全村茶園面積已達450畝。占全村山地面積的118%,從經濟結構上看,茶園用地比例已經足夠了。目前主要的問題是茶葉單產仍然不高,茶園標準化不夠。1986年全村茶葉平均畝產僅445公斤,茶樹稀疏,地表裸露,既影響茶葉質量,又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應大力搞好茶園標準化建設,使茶園梯級標準化,並可間種水果相其他適生闊葉林樹種,地面可以引種豆科牧草,或間種藥材等,使形成喬、灌,草多層結構,增加鬱閉度,改善茶園生態條件。並要防止水土流失和培肥土壤,從而提高茶葉質量和產量,也可提高土地利用率。
3.林、果,牧結合,綜合用地。
要充分利用本地南亞熱帶優越的水、光、熱資源和土地條件,在林地中間種或擴種水果,其中包括青梅、楊梅,李子,青欖,余甘子以及荔枝和龍眼等,並根據山坡,山腳的不同土地條件,合理搭配品種,使林果中喬、灌相結合,地面則可引種柱花草類等豆科牧草,發展飼料生產,並進行飼料加工,促進畜牧業和水產業的發展,建立林一果一牧農業生產體系。
(二)必須重視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加速生態平衡的建立
保護好山區野生動物,特別是保護好益鳥、益蟲,是維護生態平衡,完善生態農業的重要環節。霞光村佔有水庫庫區,林業已經恢復和發展起來了,為保護野生動物資源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野生動物來棲息的也增加了,但尚未得到很好的重視和保護。應加強對這一方面的宣傳和教育,並採取措施保護好益鳥、益蟲和其他有益野生動物,對水果,經濟林和經濟作物應研究採用以蟲治蟲的辦法,儘量減少有毒農藥的施用量。還可以利用山區和水庫庫區條件,保護繁殖和引養馴化野生動物,如龜、蛇、果子狸等,逐步創造條件,發展“山珍商品生產”。這樣既能積極保護野生動物資源,又能促進經濟發展和滿足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
(三)增加和利用有機肥料,開發沼氣資源
為更好地促進水果,經濟林的發展,需要有大量的有機肥料,因此,必須進一步發展畜牧業,以形成農,牧協調關係。但是霞光村為水庫庫區水源地,更需要防止污染,保護水源,所以可進行有機肥的綜合利用,開發沼氣資源,對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這樣,又可開發多種能源,使其形成多元化能源結構,有一舉數得的效果。
(四)統一水庫庫區經營管理,綜合利用自然資源
水庫經營管理體制問題是全國存在的普遍問題。五十年代後期的大規模修建水庫,是我國農業生產重要的基礎建設措施。三十年來,這些水庫在蓄水防洪,發電,灌溉,以至養殖等方面,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是由於條條所有制的原因,不但在移民安置上、同時也在水庫經營管理上,包括山林、灌溉,發電等存在不少遺留問題,影響社會的安定,水源的保護,林業的發展和水庫養殖綜合利用等都存在問題,在體制改革的今天,應切實加以研究解決。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水庫及庫區綜合經營和管理問題,應從有利於水庫的保護和綜合利用出發,因地制宜研究建立合理的管理體制。一般可實行林、水、電的統一經營管理,合理處理庫區移民,以便能在統一領導下綜合開發和利用資源。要更好地發展林業,保護森林,涵養水源,以利蓄水發電,並開展水面養殖。最重要的是要使盈利部門和投資部門統一起來,以利補虧,共同發展。霞光村所在大潭水庫地域不大,居民也不多,可以作為試點,取得經驗,然後加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