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海島的保護與開發


  (報刊文章)

  養護結合發展海洋養殖業 原載《珠江環境報》 1999年10月13日 第3版

  發展海水養殖業是積極發展海洋漁業,並能保護海洋生物資源的有效措施。但是,發展海水養殖業若不注意養、護結合,將會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沉痛的教訓應引起重視。

  海水養殖業在我省起步較早,但在70年代以前主要是魚塘養殖、海灘養貝和少量蟹池養殖等。到1957年,全省海水養殖面積僅256萬公頃,養殖水產品產量165萬噸,平均畝產僅645公斤。70年代後期,鹹水魚塘面積和養殖海水魚蝦類增加,並發展了網箱養殖和沙灘養殖,使海水養殖業飛躍發展。到1995年,全省海水養殖面積已達1162萬公頃,其中魚場367萬公頃、魚蝦塘274萬公頃、網箱1054萬個、貝類515萬公頃,海水養殖產量達3580萬噸。養殖面積和產量分別為1957年的454倍和2170倍,單產為478倍。但是,近年來的海水養殖出現了一哄而起的情況,並且由於不注意環境保護,出現了嚴重的環境惡化問題:主要是一些海灣、海港內魚、蝦塘密集,而且養殖密度過高,因而需不斷並且大量地向海區排出含有魚餌殘渣和排泄物的廢水,但是,海灣、海港海水交換不暢,造成這些海域生態環境惡化,魚、蝦塘又抽入尚未淨化的海水充補,使魚、蝦發病,以至死亡。另一方面,海灣、海港網箱過於密集,養殖密度又大,且長期固定於一個地方,甚少移動,使養殖海域積聚大量魚餌殘渣和排泄物,引起海區環境惡化。海水養殖環境的嚴重惡化與赤潮的發生和危害也有直接的原因。

  為發展海洋經濟和保護海洋生物資源,必須進一步發展海水養殖業,同時,又要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為此,應進行科學養殖,把養、護結合起來:首先要合理佈局魚塘,不能使魚塘密集,應使水域留有環境空間,並保持海水流動,以保持環境淨化力;同時,要注意養殖密度,不能大面積過多過密放養,並且要處理好廢水排放,採取措施加速海水養殖區與外海海水的交流。網箱養殖也同樣應注意網箱密度和養殖密度,不能超越海區環境承載量;同時,要進行流動放養,以減輕海區環境污染的強度,有利於海域環境的自身淨化。此外,無論是鹹水魚塘還是網箱養殖,都可以採取不同魚類或魚類與貝類、藻類等合理搭配品種,同處分養或混合養殖等形式,建立不同養殖群體食物鏈,綜合利用餌料和海域環境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網箱養殖區除放養魚類外,同時可吊養翡翠貽貝、牡蠣等貝類,海底則視泥灘或沙灘的不同情況,分別放養泥蚶、牡蠣或花蛤等貝蛤類,實行養、護結合,綜合利用,充分利用海域資源。潮汕地區饒平和澄海等地的部分海域,由於採用這一養殖方式,減輕以至避免赤潮危害。這一經驗值得推廣。本省各海區還應盡可能地擴大灘塗養殖貝類,尤其是利用沙灘養殖蛤類。這對充分利用灘塗是必要的措施,也是提高海域自然淨化力的措施。

  不合理的圍墾造地必須制止 原載《珠江環境報》 1999年12月15日 第3版

  我省沿海海域生態環境的惡化除了受“三廢”污染外,不合理的海洋開發工程是重要的原因。其中,不合理的圍墾造地是一個原因。

  開發利用沿海灘塗進行圍海造地是我省開拓土地資源的主要措施。自解放以來,全省共圍墾灘塗400多萬畝,增加了大量農田、魚塘和城鄉建設用地,對全省社會經濟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不少圍墾工程由於急功近利,或為爭奪地盤,未經合理規劃和科學論證便上馬,從而造成沿海生態環境的破壞,也使海域綜合效益受損失。

  珠江口海域是我省灘塗資源最多的海區,因其周圍含深圳、東莞、番禹、中山、珠海、斗門、新會、臺山以及香港和澳門等縣、市和地區。長期以來,不少縣、市為爭奪地盤,爭先圍墾海域,改變歷史上對灘塗圍墾必須達到淺灘圍墾條件才圍墾的傳統做法,出現許多不合理的圍墾,不但有礙伶仃洋的航運交通,也影響珠江口的排洪和納潮。同時,不少海域的紅樹林遭破壞,海洋生物繁育環境急劇變化,給該海域的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後果,加上周圍環境污染的加劇,從而引起珠江口海區生態環境的惡化。

  60-70年代,汕頭地區沿海的“澄饒聯圍”,是我省較大規模的圍海造田工程之一,但因缺乏合理規劃,圍墾後周圍海水淡化,海域生態環境劇變,不但影響漁業生產,也無法引鹹曬鹽,又不能引淡沖咸,使原來近3公頃鹽田成了難利用地。近幾年來的“海島開發熱”中,南澳島為增加建設用地,大搞圍海造地,不但使昔日的避風塘、碼頭越來越少,尤其是使沿海灣的魚蝦、貝類和其他海洋生物優良的棲息場所被占掉,使其喪失繁育和生長的溫床,破壞了海區生態環境,也影響了漁業生產。據反映,目前廣東省沿海地區未經審批的填海造地面積約667多萬公頃,更不用說要經過科學論證、合理規劃才進行圍墾了。這應引起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海域環境的保護,不但要防止污染,也要注意合理佈局,防止“建設性的破壞”;在圍墾工程中,必須克服地方不顧全局、急功近利和本位主義的傾向,應進行超脫地方行政干預的全面、科學、合理的規劃,堅決制止不合理的圍海造地。

  科學領先 面向海洋 面向海外 原載汕頭市《特區工報》1997年12月6日 頭版

  鑒於本地區人口和資源、環境條件,以及歷史發展的傳統習慣,廣州地理研究所資源環境中心主任陳朝輝認為,要把海洋作為溝通海外的通道,海洋產業和經濟應作為本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出路,要以陸地為基地,科學領先,面向海洋,面向海外,搞好港口和汕頭特區建設。

  開發和建設好港口,發展海上交通運輸和海洋漁業

  陳朝輝認為:港口是海洋開發的基地,本區大陸沿海和海島海岸以岩岸為主,岸線曲折,多呷角和港灣,有多處港灣港口條件優良,應儘量進行規劃和建設,但是港口功能應因地制宜,有所分工,不能一哄而起。全地區除汕頭港作為主要海洋運輸港進行建設外,其他港口宜以漁港為主,開發海洋漁業,兼作地方運輸港口,充分發揮地區整體優勢。海洋交通運輸方面,應利用好廣梅汕和京九鐵路的開通的有利條件,擴大內陸腹地,顯示汕頭港交通優勢,開拓海外航線,積極開展對外貿易,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

  組建規模海洋漁企業集團,發展現代漁業

  陳朝輝說,海洋漁業發展方向應以近海養殖和遠洋捕撈為主,發展現代化漁業,近海養殖業,要應用高新技術,發展優質、高產、抗病的新品種,滿足市場要求;遠洋漁業則需要加強現代技術裝備,提高遠洋捕撈和加工能力;必須組建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漁業公司或漁業集團,並把生產與加工結合起來,配套成龍,向世界漁場進軍,參與市場競爭。

  空間的優勢在子海洋

  陳朝輝指出,近年來提出開發海洋,有人認為就是開發海島,然而對於海島的開發,又要把它變成“百寶箱”和“雜貨店”,旅遊、工業、房地產、貿易、金融,甚至“紅燈區”等,都要往海島搬。事實上,海島陸地有限,空間的優勢在於海洋,由於海島四面是海,青山藍海構成獨特的自然景觀,因此,海島主要優勢在於擁有特色的旅遊資源。海島應以旅遊、漁業、鹽業為主,依各島條件,因地制宜。不要把海島弄成人工建築群、大公路和大廣場,使特殊的景觀也消失掉,將來再創造也不可能了。

  新聞背景

  汕頭市地處華南沿海,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年平均氣溫213℃,水溫18-28℃,年平均降雨量1514毫米,海岸線長達2891公里(其中島岸線1112公里),有島嶼40個,面積1095平方公里,有多處港灣和大片淺海灘塗,10米等深線內淺海灘塗面積495萬公頃,可利用面積312萬公頃,其中墾區面積022萬公頃,灘塗面積056萬公頃,10米等深線內淺海面積234萬公頃,陸域中水面和低窪地有067萬公頃,200米等深線內漁場面積53萬平方公里,近海已知的魚類有471種、蝦蟹類17種、貝類30多種、藻類近20種,漁業資源豐富。

  防止對海島造成“建設性的破壞” 原載《珠江環境報》1999年8月25日 第3版

  保護和開發相結合,發揮海島資源的優勢,是海島開發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原則。

  海島資源的優勢,首先是具有臨海的土地資源,利於進行海洋資源的開發,建設成海洋資源的開發基地;二是山海一體的自然風光,豐富多樣的旅遊資源,可以發展其有海洋風味的旅遊業,增強地方經濟實力。然而,海島也有劣勢,主要是大多數海島陸域狹小,土地資源有限,陸地環境容量不大;三是海島處於大海之中,氣候變化強烈,生態系統較為脆弱,生態環境一經破壞便不易恢復,而且容易惡化。因此,海島資源的開發,勢必要考慮海島的環境容量,並且應遵循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相結合的原則。所謂海島環境容量,主要是指環境資源的負荷能力。所以,應“量力而行”,不能超負荷運行。

  改革開放以來,本省許多海島開發取得了重大進展,海洋產業、旅遊業蒸蒸日上。但是,也有一些海島出現不合理開發,其中,除湛江市南三島的挖塘引鹹養殖,造成海島生態環境的惡化外,更甚者是有些地方對海島過於企求,他們要以香港為榜樣,提出要把某一海島建成濱海大城市,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經濟中心;交通中心等。湛江市東海島甚至提出要建設年產千萬噸的大型鋼鐵廠,建成工業城。於是,一些地方計劃把海島建設成大城市的規劃,幾乎把一切能利用的土地都規劃成建設用地;有的海島平地不多,則大搞填海造地。在90年代初期的“房地產熱”中,不少地區大興土木,把島上的農田、鹽場以及可利用的土地進行填土平整。實際上,這是對海島土地資源的過度開發,造成“建設性破壞”,破壞具有海島特色的自然環境和旅遊資源,使海島的優勢變成劣勢。這是海島開發的教訓。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