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東南沿海農村經濟區區劃
(廣東、南海、臺灣、港澳經濟區區劃)
原載《中國農村經濟區劃——中國農村經濟區域發展研究》科學出版社,1999, P403-415 P437-463
廣東省農村經濟區劃
本文作者:陳朝輝、林幸青。
一、省域概況
廣東省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南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北與湖南、江西兩省相鄰,西、東兩面分別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及福建省接壤,土地面積1783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土地的186%。1995年總人口為678874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56%,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81人。其中,農業人口475337人,非農業人口203537人,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70%。農村城市化水平為30%,是全國城市化程度較高的省區之一。
二、農村資源特點和社會經濟條件評價
1.自然環境及資源特點
1)土地資源可墾率低,耕地不足,林業用地較多,沿海有部分後備土地資源可供開發
全省平地(包括海積、沖積平地和盆穀平地等)面積共616614萬畝,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2306%。崗臺地360167萬畝,占1346%。這兩類土地大部分為可墾用地,但也是多用地,由於城鄉、交通和工業等佔用,實際上可作為耕地的土地並不多。1995年全省共有耕地347597萬畝,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30%,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51畝,只占全國人均耕地(121畝)的42%。本省土地以丘陵山地為主,林業用地面積達16272萬畝,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084%。因為本省地處沿海,尚有灘塗約300萬畝,其中,有60%~70%可以圍墾為農田或作養殖用地,是最主要的後備土地資源。
2)農業氣候資源優越,生產潛力較高,但氣象災害頻繁
本省地跨熱帶、南亞熱帶及中亞熱帶,為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暖濕多雨,農業氣候條件十分優越。全省年日照時數達1470~2300小時,年太陽輻射達418~543千焦/釐米2;年平均氣溫19~235℃。日平均氣溫≥10℃的年積溫在6000~8500℃之間,全年無霜期300~350天,農作物年可三熟。全省年均降水量為1400~2200毫米,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每年4~9月份,雨熱基本同期,十分有利於作物生長,土地生產潛力較高。耕地年畝產水稻可達1噸以上,糖蔗可產8~10噸。
但是,廣東省氣象災害十分頻繁。主要氣象災害有春季低溫陰雨,夏、秋季暴雨和連雨天氣,以及颱風,秋季寒露風,春、秋旱以及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天氣等,每年各種災害均有發生,給農業造成嚴重損失。
3)水資源豐富,河流眾多,灌溉便利
全省年平均降水深度達1777毫米,年降水總量3168億立方米,年平均徑流深度1012毫米,年平均徑流量1803億立方米。人均擁有水量2656立方米,每畝耕地擁有水量5187立方米,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同時,由於本省地處珠江和韓江中、下游,由相鄰省、區流人本省的客水量達2330億立方米,使全省擁有水資源總量達4130億立方米,成為全國水資源較為豐富的省區之一。本省河流眾多,主要河流有珠江水系和韓江水系及單獨流人南海的河流,為農業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4)海洋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廣東瀕臨南海,大陸岸線長達3368公里,海域廣闊,島嶼眾多,擁有數量巨大的海洋能源、海洋礦產、鹽業、海洋生物和港口等自然資源。各種資源開發潛力都較大。生物資源中僅魚類就有1000多種,有經濟價值蝦類50多種。海洋石油、天然氣儲量十分可觀。鹽業和能源資源更是取之不盡的自然資源。
2.社會經濟發展條件
1)人口、勞動力中以農業人口和種植業勞動力為主
1995年全省總人口67887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75337萬人,占總人口的70%。
在全省鄉鎮人口中共有25192萬個勞動力,占鄉鎮總人口的448%。勞動力在各產業中分佈情況是:第一產業14320萬個,第二產業5840萬個,第三產業5032萬個,各占鄉鎮勞動力的568%、232%和200%。
第一產業勞動力中,種植業、林業、牧業、副業和漁業的勞動力各為115969萬個、2996萬個、6982萬個、8966萬個和8285萬個,各占第一產業勞動力的810%、21%、49%、62%和58%。
2)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仍然偏低
本省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普遍低,文盲與半文盲人數占83%,小學到初中程度勞動力占總勞動力的784%,中專、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僅占133%,其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只占02%。有847%的勞動力沒有受過專業培訓。
3)交通條件有所改善,初步形成水、陸、空立體交通網
1995年全省公路通車里程84563公里,公路密度達47.4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國公路密度較高的省區之一。等級公路占833%,其中,高速公路358公里。全省鐵路營業里程為1861公里,初步形成貫通南北和東西兩翼的交通幹線。全省江河航運由於航道的逐步整治,航運運輸能力也大為增強,1995年水運貨物運輸量達374721億噸公里。
4)農業投入以農戶和集體投入為主,國家投入不足
農業資金的投入分為國家集體的投入和農戶自身的投入。1995年全省在農業基本建設方面投資為1249億元,占全省基本建設投資的14%,比1985年的39%減少25個百分點,但投資額增加了244倍。農業更新改造投資263億元,占投資總額的10%。各地方政府投資470億元。農業貸款9769億元,比1985年增加66倍。全省農業生產總費用達34957億元,基本上都是農戶和集體的投入。
科技條件方面,全省農村共有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機構807個,擁有19231科技人員,平均每萬農業人口擁有4名農業科技人員。科技費用為1.71億元。1995年完成科技課題1097項。
三、農村經濟發展特徵及問題分析
1.農村經濟發展特徵及動態變化
1)農村經濟發展快,產業結構趨於合理,鄉鎮企業崛起,但地區發展不平衡
1995年全省農村社會總產值(現行價)628674億元,居全國各省區第4位,僅次於江蘇、山東和浙江,與1985年相比增長123倍,平均年增長285%。工農業產值為527997億元,其中,工業產值383449億元,農業產值144548億元,各占7262%和2738%,分別比1985年增長598倍和424倍。全省除韶關、河源和湛江等地級市外,大部分地市產業結構都已由80年代以前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結構,轉變為工業為主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趨於合理。尤其是鄉鎮企業迅速發展,在全省農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1995年全省共有14465萬個鄉鎮企業,從業人數達107211萬人,總產值443824億元,與1980年相比,分別增加139倍、423倍和1016倍。從業人數占全省總人口的158%,總產值占全省社會總產值的316%,但地區發展不平衡,廣大山區仍較落後。
1995年全省農村勞動力平均社會總產值為24955元/人,但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較低,僅10094元從。按人口平均則分別為11182元/人和3116元/人。山區和沿海臺地丘陵區生產率普遍都較低。
2)糧、油、糖播種面積減少,果、菜、畜牧、水產業增長快,農業收入增加
1995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505150萬畝,總產180247萬噸,平均每畝357公斤,與1985年相比,播種面積減少122%,即減少69926萬畝,總產量增加123%,單產增長347%,平均達92公斤/畝。花生種植面積49960萬畝,總產70萬噸,單產140公斤/畝,與1985年相比,種植面積減少5058萬畝,總產增加1293萬噸,單產增加39公斤,即分別增長-92%、227%和386%。糖蔗32018萬畝,總產147221萬噸,平均單產460噸/畝,與1985年相比播種面積減少13858萬畝,總產減少358852萬噸,單產增加061噸,即分別增長-302%、-196%和153%。生產增長較快的是水果、蔬菜和畜牧、水產業。1995年全省水果栽培面積達110346萬畝,總產41368萬噸,比1985年分別增長18倍和256倍。蔬菜總產達170386萬噸,為1990年的22倍。豬肉產量達18875萬噸,比1985年增加934%。雞飼養量1007億隻,蛋產量3111萬噸,分別為1985年產量的319倍和552倍。水產品產量達35434萬噸,為1985年的324倍。
1995年全省農業總產值為144548億元,按90年不變價為8807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人為269924元,比1985年增加445倍。
3)農業現代化水平有所提高
1995年全省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670萬千瓦,為1980年的28倍,為1985年的196倍,平均每公頃耕地有72千瓦。全省共擁有大中型耕作機械7078台,農用排灌機械351748台,收割機5403台,植保機械11970台,飼料粉碎機54878台,漁用機動船隻60844艘。農產品加工機械動力14236萬千瓦,農用載動汽車79470輛。水利工程農業供水量達27836億立方米。耕地有效灌溉面積3015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87%,旱澇保收面積2318萬畝,占667%,機電提灌面積4896萬畝,占141%。化肥施用量60109萬噸(實物量),平均畝耕地017噸。農藥施用量805萬噸,平均每畝23公斤。農村用電量18627億千瓦時,人均用電392千瓦,與1985年相比,農業和農村現代化水平都有所提高。
4)農村城市化進程和市場發育較快
1995年全省農業人口為475337萬人,城鎮化水平為30%,與1985年相比增加88個百分點。農產品商品值達105332億元,商品率達729%,與1985年相比,分別增加90448億元和608倍,但是存在著明顯的地區不平衡。
2.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存在主要問題
目前會省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耕地不斷減少,人地關係日趨緊張。1995年全省僅有耕地面積347597萬畝,與1957年相比,減少110955萬畝,減幅達242%。與此同時,全省人口卻在不斷地增加,總人口從1957年的330179萬人,到1995年增加到348695萬人,增幅達106%,人均耕地已從1957年的0093公頃(139畝),到1995年減少為0034公頃(051畝),成為全國人均耕地最少的省區之一。
(2)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環境建設卻未盡人意。據測算,1995年全省廢水排放量為3489億立方米,廢氣排放量663551億立方米,工業粉塵排放量達642萬噸,工業固體廢物量為1467萬噸,分別為1985年的189倍、371倍、152倍和99%。近年來,雖然對“三廢”的處理回收率有所提高,但“三廢”對環境污染的數量並沒有減少,或減少幅度不大,致使環境污染物日益增加。另一方面,由於農田的減少,其生態效應也隨之減弱。林業雖然有了較大的發展,1995年全省有林地達14704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59%,比1985年增加66668萬畝,森林覆蓋率增加287個百分點,但是大部分林地為松樹類,桉樹類比例也較大,生態效應較差。
(3)水利設施老化或遭受破壞,利用效益降低。本省大部分水利設施都是50年代未至70年代修建的,部分已經老化,部分則因90年代初“建大城市熱”、“開發區熱”和“房地產熱”中徵用農田填上黃泥,使之受破壞,總體效益降低。1995年耕地有效灌溉面積比1980年減少4133萬畝,旱澇保收面積減少1379萬畝,各減少121%和56%。
(4)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土地利用效益仍然不高。1995年種植業勞均產值為5989元(不變價為3143元),每畝耕地產值為1998元。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土地利用效益都不高,主要原因是集約化、專業化生產程度尚低。作物單產也不高。糧食生產每畝地平均產量僅375公斤,大豆106公斤,番茄271公斤,反映了農業生產水平仍然較低。
四、農村經濟發展方向及主要途經
1.總體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
廣東省是全國各省區中經濟較發達的省區之一,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亞太地區經濟飛躍發展的地區之一,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程度也較高,但是,本省人口眾多,耕地不足,自然生態環境嚴峻,而且,有約占全省50%土地和40%人口的廣大山區和部分沿海地丘陵地區經濟尚較落後。農村未來的發展,首先仍應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積極應用農業科技,大力發展集約化、專業化的商品農業生產,逐步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和農村城市化,同時搞好林業建設,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建立城鄉協調的生態經濟體系。到2010年全省總人口將達8000萬,(以年平均增長率11%計),全省人口口糧基本需求為2000萬噸(人均以250公斤計),每畝平均年產850公斤,到時必須保證2353萬畝(156863萬公頃)糧食用地。
農村社會總產值年平均增長10%計,到2010年全省農村社會總產值26261億元,為1995年的42倍。
農村城市化水平為60%,鄉鎮總人口54665萬,其中,農業人口21865萬,城鎮人口3280萬。農民人均純收入10000元。
環境治理方面,“三廢”處理率90%~95%左右,廢物利用率達70%~80%。全省有林地面積達1575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9%,其中,生態林面積6300萬畝,佔有林地面積的40%。水土流失得到較好的治理。
2.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與措施
(1)完善土地管理和監督機制及法律法規,控制城鎮建設用地,切實保護好耕地。
(2)採取行政和經濟措施,確保糧、油、糖基本農業生產面積,特別是保證糧田面積。
(3)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根據各地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特點,規劃農業生產基地,並採取有效措施,扶持山區,特別是扶持貧瘠山區搞好農業商品基地建設,發展“三高農業”和鄉鎮企業。
(4)加強農業科技的研究和應用,促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5)深入進行農村和農業經營管理體制的改革,促進農業集約化、專業化經營。
(6)科學地進行全省城(市)鎮合理佈局和發展規模的規劃,搞好城鎮建設,特別是正確引導山區建設城鎮,加速農村城市化進程。
(7)以土地類型為依據,搞好全省生態林和商品林發展規劃,並採取政策和經濟手段,切實搞好山區生態林和各地風景林建設,保證林業生態作用的發揮。
(8)根據地域差異特點,按各農村經濟區特點發展農村社會經濟,促進全省社會經濟平衡發展,力爭同時實現現代化。
五、農村經濟區劃與分區簡述
農村經濟區區劃的依據:區域自然條件的差異和傳統習慣的不同造成的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是農村經濟區劃的依據。農村經濟區劃的原則是:
(1)區域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條件的類似性。在通常情況下,這種區域應是相對獨立而完整的自然地理區域。
(2)區域內經濟關係的密切性。在同區域內,具有相同的社全經濟發展歷史和傳統習慣,相互經濟關係較為密切。
(3)區域內社會經濟發展方向大體相同。
(4)保持縣(市、區)界的完整性。
根據上述原則,全省劃分為四個農村經濟區(見圖12-1)。
表12-1 1995年廣東省各農村經濟區基本情況統計表
區域名稱 珠江三角洲
農村經濟區 粵東沿海
農村經濟區 粵西沿海
農村經濟區 粵北山區
農村經濟區 全省合計
土地面積(平方公里) 41596 16106 32103 88522 178327
占全省比例(%) 2333 903 1800 4964 100
總人口(萬人) 213773 135968 141540 187593 678874
占全省比例(%) 315 200 209 276 100
人口平均密度(人/平方公里) 514 844 441 212 381
耕地面積(萬畝) 103086 39174 94056 111281 347597
占全省比例(%) 297 113 271 320 100
人均耕地數(畝/人) 048 0288 0665 0593 051
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386843 64777 68427 54592 574639
占全省比例(%) 673 113 119 95 100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元) 18101 4764 4834 2910 79274
工農業總值(億元,90年為變價) 617281 94945 81072 78765 872063
占全省比例(%) 708 109 93 90 100
農業總產值(億元,90年不變價) 29498 13616 23109 21850 88073
農業總值占工農業總產值比例(%) 478 1434 2850 2774 911
人均工農業產值(元) 28875 6983 5728 4199 12594
農村人均純收入(元) 4335 2811 1771 2120 2699
農村城市化水平(%) 459 247 211 224 300
Ⅰ.珠江三角洲農村經濟區
1)概況與經濟發展特徵
珠江三角洲位於本省中南部,土地面積41596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234%。土地可墾率較高,現有耕地面積103086萬畝,占全省耕地總面積的297%。耕地平均密度為248畝/平方公里,即1653%。1995年總人口213773萬人,占全省的315%,其中農業人口115651萬人,人口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里514人。國內生產總值386843億元,(現行價,下同),工農業總產值617281億元(90年不變價,下同),分別占全省的673%和708%,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和工農業總產值各為18101元和28875元。
本區歷來為本省農業發達地區,是聞名全國的“魚米之鄉”,是本省“糧倉”和魚、糖、蠶絲等農副產品生產基地。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保持持續高速發展,進入80年代,工業產值即超過農業產值,迅速成為工業化地區,到1995年農業總產值只占工農業總值的48%。城市化水平達到459%,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的159%。區內農業也保持快速增長,農業總產值達29498億元,比1990年增加426%,年平均增長7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335元,高於全省平均的606%。
2)資源優勢
本區主要優勢是地理位置優越,土地低平,耕地多,氣候良好,水源豐富,農業發展條件好。本區為珠江三角洲河、海交匯處,水陸空交通發達,區內、外交通十分便利,並且毗鄰港、澳,有引進外資和技術之便。本區平原面積廣,農業用地多,而且農業氣候條件優越。年平均氣溫在214~224℃之間,冬季極少有低於0℃的低溫出現。年平均雨量達1600~2000毫米,水資源十分豐富,河網縱橫,灌溉方便,農業生產條件十分優越。此外,沿海地區還有連片灘塗可供開發,後備土地資源較多。
3)存在的主要問題
(1)耕地迅速減少,基礎農業萎縮,並且,城鎮及其他建設項目濫占土地嚴重,耕地資源難以為繼。
自1980年至1995年的15年間,全區共減少耕地42268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2912%,其中,僅1992-1993年兩年間就減少20810萬畝。由於耕地的減少,致使基礎農業萎縮,作物產量急劇下降。糧食播種面積從1980年的59466萬畝到1995年減少為49433萬噸,減少167%。人均佔有糧食從365公斤,減少為231公斤,減幅達367%。值得優慮的是由於城鎮規劃、工業開發區和房地產開發熱未能有效控制,全區城鎮規劃用地多達1萬多平方公里,加上其他建設用地占地共15萬多平方公里,占全區土地面積236%以上,其中,大部分為耕地,使耕地受到嚴重威脅。
(2)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一方面,由於農業用地減少,生態效應隨之減弱。另一方面,由於城鎮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尤其是鄉村工業的發展,工業和城鎮“三廢”污染日趨嚴重,珠江三角洲已成為全省“三廢”污染最嚴重的地區,珠江流經廣州、佛山、江門等市區河段水源已不能飲用。同時林業建設又未盡人意,致使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4)發展方向,主要途徑和措施
(1)發展方向和目標
根據本區的地理位置、資源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優勢,在穩定發展農業生產,特別是發展糧食生產的基礎上,鞏固和加強經作、水果、水產、蔬菜、花卉等生產基地和外向型農業生產基地,並根據區內城鎮密集的特點,加強城郊型農業建設,有條件的地區可適當發展旅遊農業。同時,鞏固和發展鄉鎮企業,通過地區聯合,發展集團式企業,參與國內外投資和市場競爭,使本區農村經濟在全省中有較快的發展速度。到20世紀末,應率先於全省初步實現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預計到2010年本區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16000億元,工農業總產值22000億元,農業總產值81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0000元,農村城鎮化水平達80%以上,並且基本上實現農村現代化。
(2)主要途經和措施。①保護好耕地,堅持農業的基礎地位。要立法和依法控制城鎮規模,節約建設用地,切實保護好耕地。同時,積極、合理地圍墾沿海灘塗,增加耕地,提高耕地復種指數,努力發展糧食、蔬菜和其他農副產品生產,以滿足社會市場需求,並富裕農村。②全面應用科學技術和現代裝備改造農業,並深入進行農業經營管理的改革,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管理,加速農業現代化建設。③加強環境整治,防止城鎮和工業“三廢”污染,並搞好丘陵山地林業結構的改造和平原城鄉的綠化,建設好生態林和風景林,提高自然環境淨化能力。④合理佈局和建設好城鎮,控制大城市,發展中、小城鎮,並逐步進行農村改造,建設現代化鄉村,實現城鄉一體化。
Ⅱ.粵東沿海農村經濟區
1)概況與經濟發展特徵
粵東沿海農村經濟區位于本省珠江口以東,土地面積16106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903%。1995年全區總人口為135968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227%,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844人,是全省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全區共有耕地面積39174萬畝,占全省耕地面積的113%。耕地平均密度為243畝/平方公里,即162%,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相似。本區是全省經濟發達的地區,但遠落後於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內鄉鎮企業也較發達。1995年全區共有鄉鎮企業1812萬個,從業人數17428萬人,產值69874億元,為本區工農業產值的736%。1995年國內生產總值64953億元,工農業產值(1990年不變價)94945億元,分別占全省的121%和111%,人均國民生產總值4777元,人均工農業產值6983元,分別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的262%和242%。農村人均純收入2811元,略高於全省農村人均純收入2699元的水平。城市化水平為247%,低於全省300%的水平。
2)資源優勢
本區地理位置較為優越:它地處韓江的下游,歷來是粵東對外交往的門戶,但是,由於港口交通時代久遠變遷而顯得落後。長期以來,區內缺乏鐵路交通,而且公路等級較低,路面差,而漸失地域優勢。90年代以來,由於汕頭港口建設取得進展,廣梅汕鐵路和京九鐵路也業已建成通車,新近又開通了深汕高速公路,使本區地理位置優勢再現。本區資源優勢主要是土地可墾率高,土地肥沃,農業氣候條件優越,水資源豐富,除部分沿海臺地丘陵區外,大部分地區土地開發潛力都較高,是全省乃至全國有名的農業高產區,汕頭市歷年來糧食平均畝產達1噸。番薯、柑桔等也以高產著稱。同時,因本區瀕臨南海,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可供開發利用。此外,因本區人文歷史的特點,以歷史人文與風景相結合的旅遊資源也相當豐富,並獨具特色。
3)存在的主要問題
(1)人多地少,耕地銳減,人口急漲,人地關係十分緊張,但耕地荒廢嚴重。因本區人口密度大,全區人均只有178畝土地,為全省人均土地的45%。其中人均僅有耕地0288畝(00192公頃),只有全省人均耕地的56%,全國人均耕地的1/4,是全國有名的人多地少地區。同時本區又是全省耕地迅速減少的地區之一,幾乎每年以1%的速度遞減,因此人地關係越來越緊張。但農民棄耕土地嚴重,在人均僅022畝耕地的潮陽,成萬畝柑桔無人管理。全區丟荒耕地達幾萬畝。農村任意非法占地建房也很普遍。
(2)基本教育不振,人口素質下降。1988年區內小學入學人數為2549萬人,到1994年畢業人數只有2080萬,輟學人數占入學人數的184%。1992年普通中學入學人數為159萬,到1995年畢業人數僅為1372萬,輟學人數占入學人數的14%,而且有情況表明:本區小學和初中輟學人數還有逐年增加之勢,也即社會上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在逐年增加,造成人口和勞動力素質下降,加上其他原因,致使本區社會問題較為突出。
(3)環境問題日趨嚴重。一方面,由於本區鄉村工業的發展,工業“三廢”對環境的污染日益增加,農田土質和河流水質下降。另一方面,由於農村有機肥使用減少,化肥使用的增加,土質惡化,加上耕地減少,使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惡化。
4)發展方向、主要途經和措施
(1)發展方向和目標。本區是全省和全國有名的農業高產區,是省內農村經濟僅次於珠江三角洲的次發達地區,但由於人口稠密,耕地不足的特點,保護耕地,保護農業,保護農業生產環境,發展農業,保持本區“全國著名農業高產區”以保證城鄉農副產品供應,同時繼續發展本區名、優、特產,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是本區農村經濟發展的繁重任務。並且,加速發展鄉鎮企業,尤其應加快第二、三產業的發展,要求本地區應切實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並促進和加速農村城市化,使大量人口和勞動力轉移到第二、三產業中去,減輕農村和土地的人口壓力。沿海地區可積極圍墾灘塗,增加耕地,並大力發展海洋產業,開拓基礎產業領域,藉以提高土地人口容量和發展農村經濟。預計到2010年,本區國內生產總值為2060億元,工農業總產值為3966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18000元,農村城市化水平達70%。
(2)主要途經和措施。①保護好耕地,發展糧食生產,保證本區糧食一定的自給水平。要加強執法和端正黨內不正之風,切實保護好耕地。同時,通過舊村落空地、廢地的改造,退(廢)地建房或退(廢)地還田。沿海地區應有計劃圍海造田,增加耕地,並採取有效措施,積極發展糧食生產。到2010年本區人口將達1700萬,應保證有150萬畝糧田,播種面積350萬畝,人均佔有糧食170公斤。②注重教育,2010年應爭取普及高中教育,並辦好專業職業培訓,千方百計提高農民文化科學水平。③切實搞好計劃生育工作,特別是應抓好到外地經商或從事其他工作的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工作,嚴格控制人口過快增長。④整治環境,防止“三廢污染”,並搞好林業建設和水體環境保護,以保持農村良好的生態環境。⑤加強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要搞好經營管理體制的改革,實行集約化、專業化生產,並加強農業科技的應用和農村改造,實現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
Ⅲ.粵西沿海農村經濟區
1)概況和經濟發展特徵
粵西沿海農村經濟區位於珠江三角洲地區以西的廣東省西南沿海,土地面積32103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80%。地形以臺地和丘陵為主,平原狹小,僅為沿海小平原和少數丘陵山間谷地,北部地區為山地。1995年全區總人口141540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2085%,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41人,約為粵東沿海地區人口平均密度的1/2,是本省沿海人口相對較稀少的地區。耕地面積94056萬畝,占全省耕地總面積的2706%。本區是全省經濟發展較慢的地區之一。80年代以來,本區鄉鎮企業有所發展,至1995年全區有鄉鎮企業2783萬個,從業人數13331萬人,產值52250億元,為全區工農業總產值的644%。1995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68427億元,占全省的127%。工農業總產值81072億元,占全省的95%,其中,農業產值占工農業產值的285%,是全省農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比例最高的地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工農業總產值分別為4837元和5727元,農村人均純收入1771元,是全省農村人均收入最低的地區。農村城市化水平為211%,也是全省最低的。
2)資源優勢
本區土地資源較充裕,並具有熱帶氣候條件和豐富的海洋資源優勢。由於地域內土地較為平坦,土地開發潛力較大。全區人均土地面積340畝,人均佔有耕地0665畝,是全省人均耕地最多的地區,為粵東沿海區的231倍。同時,本區沿海地區和雷州半島具有熱帶氣候條件,適宜發展熱帶、南亞帶作物和水果。本區也瀕臨南海,沿海有大面積灘塗,海洋資源豐富多樣,頗具開發潛力。
3)存在的主要問題
(1)水源分佈不均,山區水源豐富,但沿海臺地丘陵區和雷州半島水源嚴重不足,耕地中旱地占很大比重,土地質量差,影響土地生產潛力的發揮。
(2)海洋資源未充分開發利用,尤其是沿海灘塗利用不充分。沿海地區和海島人民生活水平甚低。
(3)經濟基礎差,能源、通訊、交通等基礎設施也較差,制約經濟發展。
(4)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低,文盲、半文盲所占比例大,加上其他原因,本區農村也是本省社會問題較嚴重的地區。
(5)農村城市化水平低。
(6)自然災害較嚴重,每年常受颱風、暴雨和乾旱災害危害。
4)發展方向、主要途經和措施
(1)發展方向和目標。本區應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在加速海洋資源和陸地土地資源開發的基礎上,促進全區經濟的增長。區內灘塗廣,宜發展海水養殖,應加強養殖設施建設,提高養殖技術和發展貝類養殖,以提高海水養殖抗災能力。農業生產在抓緊糧油生產的同時,建設好糖料基地、熱帶水果基地和蔬菜外銷生產基地,相應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加速鄉鎮企業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的改善,並搞好城鎮佈局,加強農村文化科技教育,促進農村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爭取到2010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達173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2869億元,人均純收入達10000元,農村城市化水平達50%。
(2)主要途經和措施。①進行全區基礎設施(交通、港口、供水、通訊和能源)和產業合理佈局的規劃和建設。②應用先進的農業科技,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生產。在大面積區缺水地區應發展節水農業,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勞動效益。③落實義務教育,強化農村文化科技,大力提高農村勞動力文化水平。④搞好全區生態林規劃和建設,改善生態環境。同時進行全區水源保護、貯蓄和開發利用的綜合規劃和建設,解決水源供應。也可考慮引西江水人本區的可行性研究。⑤積極開發海洋漁業和灘塗養殖,發揮地區資源優勢,促進沿海經濟發展。⑥開展城鎮和鄉村建設規劃,逐步實現農村城市化。
Ⅳ.粵北山區農村經濟區
1)概況與經濟發展特徵
粵北山區農村經濟區位於本省北部,土地面積88522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496%。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間或有盆地和谷地平原分佈。1995年總人口187593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276%,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12人,是全省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區。全區耕地面積111281萬畝,占全省耕地總面積的320%,人均耕地0593畝。近年來由於珠江三角洲地區耕地的銳減,從而使山區成為全省人均耕地較多的地區。1995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54592億元,只占全省的95%,工農業總產值78765億元,僅占全省90%,其中,農業總產值卻占工農業總產值的2774%,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工農業總產值,分別為2910元和4199元,是全省人均產值最低的地區,各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的161%和145%。農村人均純收人為2120元,僅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的489%。農村城市化水平為224%,僅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的1/2。
2)資源優勢
本地區為全省自然資源較豐富的地區,主要是土地資源、水資源和水力資源、生物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和旅遊資源等。全區人均土地面積707畝,為全省人均土地面積的179倍,本省水資源基本上大部來之山區,全省80%水力資源也大都存在山區,並擁有全省60%以上的森林、95%以上的生物資源種數和全部陸地野生動物資源的種數;山區還有100多種礦產資源和難以勝數的風景旅遊資源。
3)存在的主要問題
(1)交通基礎設施較差,尤其是“老、少、邊、窮”山區基礎設施都較落後,對外交往十分困難,制約自然資源的開發。
(2)自然資源未能充分、合理開發利用,但是部分山區又出現資源過度開發,並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全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後。
(3)地區發展差異明顯。清遠、韶關兩市的石灰岩山區和韓江上游部分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環境差,資源貧乏,經濟發展十分困難,文化科技尤為落後,並形成惡性循環。
(4)城市化水平低,城鎮不發達,因此也難以引進人才和留住人才,並由此而形成惡性循環。
4)發展方向,主要措施和對策
(1)發展方向和目標。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山區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及山區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儘快縮小山區與平原地區經濟發展的差距,保證全省現代化的實現。本區農村經濟發展應充分利用好自然資源,農林牧業和工副業全面開發,農業上在加強糧油糖生產的同時,根據各地條件因地制宜地建立煙、茶、水果、蔬菜、畜牧和藥材生產基地。林業應在保護和發展生態林的同時大力發展經濟林、速生豐產林,提高林業效益。並且,應十分注重發展鄉鎮企業,尤其應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和商業。此外,應充分開發山區旅遊資源,發展旅遊業,改變山區閉塞狀況。同時,要搞好山區的環境建設,保證山區在全省自然環境中發揮好生態屏障的作用。爭取到2010年全省山區國內生產總值達1800億元,工農業總產值達3290億元,農村人均收入10000元,農村城市化水平50%。
(2)主要措施和對策。①開展山區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重點是搞好促進山區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的普及及文化、科技教育的規劃。②積極採取措施扶持山區交通建設,促進山區資源開發,發揮山區資源優勢。③採取果斷措施搞好純石灰岩山區人口外遷和減少半石灰岩山區人口壓力,扶持半石灰岩山區發展農業商品化生產和其他資源開發。④從根本上治理好山區水土流失,搞好水土流失區資源開發,發展水土流失區農村經濟。⑤加強山區農業的科技投入,扶持山區大力發展第二、三產業,尤其是要加速山區農林副產品加工業和旅遊業,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⑥搞好山區城鎮合理佈局和建設,促進山區農村城市化進程。只有待廣大山區實現了城市化,才能徹底擺脫山區的落後狀況。這是山區農村發展的關鍵措施。⑦加強山區林業建設,尤其是要搞好山區生態林建設,建立山區自然保護區體系,使山區成為全省強有力的生態屏障。
海南省農村經濟區劃
本文作者:陳朝輝、林幸青。
一、省域概況
海南省是我國兩個海島省之一,也是我國最南的省份,位於南海北部,行政範圍包括海南島及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和中沙群島等島嶼。現轄海口、三亞兩個地級市、17個縣(縣級市和自治縣)及西南中沙群島辦事處,下轄305個鄉鎮。土地面積34000平方公里,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035%。
1995年全省總人口7024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3736萬人,占總人口的765%,非農業人口16506萬人,占235%,城鎮人口14645萬人,城市化水平為2085%,是全國農村城市化水平較低的省區之一。
海南地形以臺地平原為主,也有大面積丘陵、山地分佈。全島海拔100米以下的臺地、階地和平原占全島土地面積的613%,丘陵山地占387%。臺地平原主要分佈在本島北部、東北部及其他沿海地區。丘陵山地分佈於本島中南部,其間有盆谷地分佈,最大的盆地是樂東盆地,其他還有瓊中盆地、東方(廣壩)盆地、保亭盆地等。
二、自然資源特點和社會經濟條件評價
1.自然環境及資源的特點
1)長夏無冬熱帶氣候,發展熱帶農業條件優越,但水源不足、颱風災害頻繁
海南省地處低緯度,是我國最具熱帶氣候特色的地區,熱量資源充足。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達4598~5852千焦/平方釐米。全年平均氣溫達22~26℃。日平均氣溫≥10℃的年積溫除瓊中縣僅為8150℃外,其餘地區均在8300℃以上,最冷月1月份平均氣溫全島均在16℃以上。極端最低氣溫除瓊北和瓊中山地偶有0℃出現外,其他地區均在5℃以上。雨量充沛,全島年平均雨量1639毫米,十分適合熱帶作物和熱帶水果生長,水稻作物年可三熟,冬季仍可種植在大陸夏、秋季才能生長的蔬菜,是我國最佳的反季蔬菜生產區。
但是,本島緯度仍略偏北,加上受大陸氣團和本島山區地形影響,並非典型熱帶氣候,因此,較為典型熱作和水果在本島生長較差或產量、質量較低。同時,本島降水存在季節性和地域差異變化大的特點,每年10月至次年5月通常為幹季,雨量稀少,尤其是島西和西南部沿海地區,年平均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或不足1000毫米,用水嚴重不足,加上全省為海島環境,儲水能力低,又無外來水源,幹季和枯水年用水常感困難。此外,本省還受颱風的頻繁影響,平均每年有79個颱風影響本省,其中登陸本省颱風平均達27個,雖然由此帶來大量降水,但也往往造成嚴重的損失。
2)土地可利用率高,宜農業宜熱作用地開發潛力較大
本島地形以臺地平原為主,面積達360444萬畝,占全島土地面積的613%,其中包括盆谷地在內的平原面積10303萬畝,占全島土地面積的203%,另外,海拔400米以下、坡度<25度的臺地、丘陵和山坡地都可以開闢為橡膠及其他經濟林用地,因此,土地可墾率高。根據海南土地資源調查,全島宜農地面積145968萬畝,宜橡膠和熱作經濟林用地132236萬畝,各占全島土地面積的287%和260%。1995年全島統計耕地面積64377萬畝,(實際耕地約990萬畝),橡膠熱作面積66240萬畝,分別占宜農地面積的4410%和4538%。因此,全島宜農業用地和宜熱作用地仍有一定開發潛力。
3)土壤類型多樣,適應性廣,部分土壤乾旱缺水,利用受制約
本島在高溫多雨的熱帶生物氣候條件下,形成多樣的土壤類型,主要有磚紅壤、赤紅壤、黃壤、山地灌叢草甸土、燥紅壤、熱帶海濱沙土,水稻土和潮泥沙土等8個土類,20個亞類,45個土屬。
磚紅壤為熱帶地區地帶性土類,分佈在海拔350~450米以下的臺地、丘陵和山地的下部。赤紅壤、黃壤及山地灌叢草甸土是垂直分佈於丘陵山地的土類,分佈高度分別是350~700米之間,700~1200米之間和1200米以上的山地頂部。
磚紅壤分佈在本島西部沿海臺地上,是幹熱生物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土類,因乾旱、缺水,利用較困難,但適宜種植腰果、芒果等熱作。水稻土和潮泥沙土主要分佈在平原和溝穀平地上,是農用土類。
本島山地土壤大多為花崗岩風化母質,土層深厚,但結構疏鬆,因而植被破壞後易發生水土流失。瓊北地區部分臺地則由火山岩組成,土層鬆散,地表水極易滲漏入地下,使地表呈乾旱、缺水狀態,農業生產受制約,只宜旱作生長。
4)生物資源種類繁多,開發利用潛力大
海南省自然條件優越,具有多種動、植物生長和繁衍的良好環境,是我國熱帶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據調查,全省有維管束植物4000多種,分屬262科,1350屬,其中有630多種為本省特有種,有2900多種植物有經濟利用價值,其中,藥用植物2500多種,果樹140多種。豐富的植物種類組成海南的森林和各種植被。
海南省的野生動物種類甚多。陸上野生動物中有脊椎動物561種,其中,兩栖類37種,爬行類104種,鳥類344種,獸類76種,其中,11種兩棲動物僅見于海南,21種獸類為海南特有種。
農作物資源除糧、糖、油、麻、煙、茶、蔬菜和瓜類外,還有各種熱帶作物,如橡膠、椰子、可可、咖啡、胡椒、腰果等。島內有不少有用的動、植物資源有待開發利用。
5)首居全國的熱帶海洋資源
海南島岸線長達15284公里,佔有廣闊海域,還有西沙、東沙和南沙等群島所在的廣闊海域,熱帶海洋資源非常豐富。其中在水產資源中僅經濟魚類就有800種以上,以馬鮫、金槍魚、鯧魚、黃鯛、石斑魚為主,還有蝦、蟹和貝類等。沿海有375萬多畝灘塗可供養殖。本省海鹽資源更是取之不盡,是我國南方理想的天然鹽場,沿海不少地方都可以曬鹽,尤其是西南至南部沿海地帶,常年陽光充足、炎熱、少雨而蒸發強,冬春季十分乾燥,曬鹽條件十分優越。此外,南海海域還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海洋礦產以及海洋能源資源存在。
6)豐富的礦產和獨特的熱帶海島風光旅遊資源
根據勘查,海南省礦藏多樣,有50多種礦種,其中有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稀有金屬、能源礦、建材礦、化工原料礦等。已探明儲量的礦藏30餘種。較大型礦藏有石菉鐵礦、東南沿海砂礦、長坡煤礦、大茅磷礦等。此外,還有含量豐富的海洋礦藏資源。
海南有得天獨厚的熱帶海島旅遊資源,首先是環島沿海的濱海沙灘,海水澄澈,沙白如絮,是理想的海水泳場,已開闢有榆林大東海、牙龍灣等泳場;東部沿海有多處海灘紅樹林景觀和岸帶珊瑚礁、瓊北火山口地貌景觀,五指山、吊羅山、尖峰嶺等有不少名勝和熱帶雨林,真是美不勝收。此外,本省還有諸如白馬井、伏波廟、五公祠、東坡書院、丘浚墓、海瑞墓、瓊台書院、瓊州古塔以及黎、苗族民族風情等,人文旅遊資源也難以勝數。尤其是海南島夏無酷暑、冬無寒冷的熱帶氣候,成為我國冬天避寒的旅遊勝地。
2.社會經濟發展條件
1)人口和勞動力狀況
1995年本省人口為70242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058%,其中,農業人口53736萬人,非農業人口16506萬人,各占765%和235%。總人口中城鎮人口14645萬人,城市化水平為2085%,是全國農村城市化水平較低的省區之一。本省也是我國少數民族居住地區之一,有黎族、苗、壯、回等少數民族人口12020萬,占全省總人口的1711%。其中黎族人口11059萬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92%。
全省共有33309萬個勞動力,占總人口的474%。其中,城鎮勞動力13026萬個,農村勞動力20285萬個,各占總勞動力的391%和609%。
按三次產業分,全省從事第一產業的勞動力共20392萬個。鄉鎮勞動力21303萬個,從事第一產業勞動力16460萬個,占鄉鎮勞動力7727%,其中勞動力在種植業、林業、牧業的分佈分別為14826萬個、238萬個、461萬個和935萬個,各占9007%、145%、280%和568%,在種植業中的勞動力占絕對優勢。
2)交通通訊條件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建省以來,本省交通狀況有較大改善。島內公路四通八達,對外航運和航空業都有進展。1995年全島公路通車里程達14808公里,比1978年增加172%。公路平均密度達437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有高檔級及次高檔路面2173公里,環島高速公路東線已全線貫通。鐵路營運里程達214公里。港口吞吐能力和船舶總運力增加,船舶航線可達國內沿海各主要港口,並與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航空運輸已有海口、三亞兩大機場,民航里程達127248公里,為1987年的234倍。
本省通訊現代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1995年全省長途電話線路已達10343路,電報線路106路、市話交換機容量達3990萬門、市內電話用戶達2488萬戶、移動電話用戶311萬戶。
交通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海南與大陸因有瓊州海峽之隔,進島尚較困難,同時島內鐵路里程尚短,更未能與大陸鐵路銜接,對外交通仍不方便。
3)農業投入狀況
1995年全省農業固定資產投入為609億元,占全省國民經濟各業總投入的337%。資金來源主要來自自籌資金,占總投資的846%,國家投資只占46%;全省農業更新改造投資總額為028億元,為1990年投資額的736%。此外由於近10多年來,全省農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農戶對農業的投入也逐年增加。1995年全省農民人均對農業投入達330元,比1990年增加94%。
三、農村經濟發展特徵及問題分析
1.農村經經濟發展特徵
1)農村經濟迅速發展,工業產值已高於農業產值
1995年全省農村社會總產值27023億元(當年價),與1990年相比增加238倍,年平均增長189%。全省工農業總產值24854億元(90年不變價),其中,工業總產值13492億元,農業總產值11361億元,各占543%和457%,工業總產值已超過農業總產值。這表明本省農村經濟已從以農業為主導逐步向工業化方向發展。1987年全省工農業總產值只有5075億元,而工業總產值和農業總產值所占比例分別為474%和526%,與之相比,工農業總產值增加了54倍,其中工業總產值有了更大幅度的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海南鄉鎮企業迅速發展,現已形成重要經濟支柱。1995年全省有1361萬個鄉鎮企業,從業人數508萬人,總收入達2635億元,分別為1987年的157倍、206倍和249倍。但與其他省區相比,尤其是與全國沿海省區相比,本省鄉鎮企業發展仍十分緩慢,地區發展也不平衡,山區更為落後。
在農業產值中,種植業、熱作、林業、牧業和漁業的產值構成分別為4255%、2134%、204%、1807%和1600%。1990年則分別為4484%、2201%、245%1998%和1072%,與之相比,除漁業產值有了明顯增加外,其它各業比例變化不大,說明農業結構尚無大改觀。
1995年農村人均社會總產值為4860元。根據農村住戶調查,人均收入1520元,為1990年的2倍,1987年的3倍,但仍低於全國農村人均收入(15777元)水平。2)農業生產穩定發展,農業商品率有所增長
1995年全省作物播種總面積達130510畝,復種指數達20272%,與1987年相比,增加269個百分點,主要是各種作物種植面積增加,尤其是反季節蔬,菜種植大量增加。全省糧食播種面積82906萬畝,占作物播種面積的6429%,其中稻穀62380萬畝,總產分別為21546萬噸和17811萬噸,單產各為2567公斤/畝和291公斤/畝。80年代以來,糧食播種面積變化不大,但總產和單產都有所增加,與1987年相比,糧食總產增加了8196萬噸,即增加614%,單產平均每畝增加817公斤,增幅達467%。全省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5586萬畝,占作物播種面積的196%。其中油料7675萬畝,總產76萬噸,比1987年分別增加105%和712%;糖蔗10104萬畝,總產31127萬噸,比1985年分別減少418%和233%;蔬菜和瓜類種植面積則從1985年的4102萬畝和661萬畝,到1995年增至15899萬畝和2918萬畝,總產分別從2459萬噸和429萬噸增至13274萬噸和3063萬噸,均增長數倍;水果面積從1987年的6541萬畝,1995年達12184萬畝;總產從1472萬噸增至3605萬噸;熱帶作物中橡膠、椰子栽培面積有所增加,咖啡、香茅和腰果有所減少。畜牧業方面,1995年產肉量達3191萬噸,比1987年增加146倍,其中豬、牛、羊、禽等飼養量大增,牛奶產量則逐年減少,1995年僅產518噸,為1987年產量的362%。水產業發展十分迅速。1995年全省水產品總產量達4325萬噸,為1987年的386倍。農副產品商品率為760%,比1987年增加31個百分點,其中,糧食商品率為323%,比1987年增加69個百分點。全省農業總產值達20252億元,按1990年不變價為11361億元,是1987年116倍,年平均增長率為19%。
3)農業和農村現代化水平
1995年全省農業機械總動力為17603萬千瓦,與1987年相比增加45%。平均每公頃耕地擁有機械動力410千瓦。全省共擁有大中型拖拉機2586台、小型拖拉機28235台,平均209畝耕地佔有一台拖拉機;農業排灌機械148716台,收割機56台,動力脫粒機6908台;漁用機動船12267艘,擁有3346萬千瓦動力,共148998噸位;農用汽車6228輛。
全省農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積27084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421%。其中,旱澇保收面積12766萬畝,只占耕地總面積的198%。化肥施用量(實物量)45萬噸,平均每畝耕地施用量70公斤。化學農藥施用量090萬噸,平均每畝耕地14公斤。農村用電量11554萬千瓦,人均26千瓦。
4)農村城市化水平
1995年全省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235%,城鎮人口只有14645萬,城市化水平只達2085%,是全國農村城市化水平較低的地區。
2.農村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1)土地生產率和勞動效率仍較低。1995年全省每畝耕地平均農業產值僅644元(90年不變價),按現行價為13385元。按農業人口計,人均農業產值3642元。按農業勞動力計,每勞均產值僅12685元。從農業單產來說,糧食平均畝產僅256公斤,糖蔗3080公斤/畝、花生106公斤/畝,蔬菜696公斤/畝,橡膠71公斤/畝。按人口計,平均每人僅生產糧食307公斤,其中稻穀246公斤、油料11公斤、糖蔗443公斤、肉類30公斤、水產品62公斤。勞動力生產效益不高。
(2)產業結構仍不合理。1995年全省國民經濟中,工業產值僅略高於農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畜牧業產值和漁業產值僅占187%和160%,說明本省工業尚不發達,而在農業生產中畜牧業和水產仍不發達,自然資源未充分利用,產業結構仍不合理。
(3)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村城市化水平仍不高。尤其農田水利化程度和機械化程度甚低,農田基本建設也未盡人意。
(4)農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也不高。全省農村仍然是全國農民純收入較低的省區之一,1995年人均純收入僅1520元,而且主要是第一產業收入,副業收入甚少。
(5)林業恢復發展緩慢,生態環境效益不高。全省是熱帶雨林和季雨林分佈區,但由於發展熱作和林業政策的失誤,不少林業被改用為熱作地,部分林業則連續受破壞,林業至今仍尚未恢復。至1995年全省仍有4665萬畝荒山草地,而在有林地中,還有大量疏、殘林地,生態效益不高。
四、農村經濟發展方向及措施
1.總體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
海南省既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中最大的經濟特區,處於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同時又是我國經濟基礎仍較薄弱的省區之一,農村和農業現代化程度也較低。但是本省地理位置優越。目前人口密度較低,人均自然資源較豐富,特別是土地資源和海洋資源都較為豐富,而且地處熱帶,農業發展條件十分優越。農村未來的發展,應充分發揮本省的優勢,一方面在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積極發展熱帶農業商品生產,提高產品產量和質量,以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同時應大力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產業,擴大漁業生產、開發海洋礦產和海洋化工。另一方面,應積極引進外資、技術和人才,在發展基礎產業的同時,加速支柱產業發展,帶動全省經濟,並應積極發展城鎮和鄉鎮企業,建立農副產品加工業,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和第三產業轉移,加速農村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此外,還應加強海島生態林業建設和保護,保護好海島水源和生態環境。
本省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1)發展糧食生產,保證本省糧食自給有餘。到2010年全省總人口控制在840萬人以下,需要糧食336萬噸,力爭全省糧食總產達340萬噸以上。
(2)繼續發展經作、水果、反季節蔬菜和熱帶作物生產,建設、鞏固和擴大生產基地。到2010年經作、水果和熱作產值居種植業產值的主導地位。
(3)進一步發展海洋漁業,把海南建設成全國主要的海洋漁業生產基地之一。爭取到2010年海洋漁業產值超過種植業產值,成為海南省重要經濟支柱。
(4)到2010年全省農業實現現代化,並加速發展鄉鎮企業,主要是農副產品加工業和第三產業,促進農村人口向第二、三產業轉移,農村城市化水平達50%。同時,普及農村中等教育,提高人口文化素質。
(5)搞好全省林業建設。到2010年全省生態林面積占林地面積的60%,自然保護區面積占全省的7%~10%,形成良好的生態屏障。
預計到2010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可達1500億元,工農業總產值994億元,人均純收入5000元。
2.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和措施
為實現上述目標,必須採取下列措施
(1)採取法律、經濟和行政手段,保護好耕地和確保糧食播種面積,並應用科學技術,努力提高糧食單產和產品質量。
(2)規劃和建設好水果、熱作、反季節蔬菜生產基地,搞好農田基本建設和水利建設,發展“三高”農業和商品化生產。
(3)深入進行經營體制的改革,發展規模化、企業化生產,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4)研究和應用農業新科技,努力提高本省農業現代化水平。制訂海洋漁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海水養殖和遠洋漁業。
(5)積極發展鄉鎮企業,建立農副產品加工業,實現農副產品增值。
(6)搞好全省城鎮佈局和建設規劃,合理發展城鎮,促進農村城市化進程,同時注重鄉村規劃和建設,建成現代化新農村,特別是要引導和扶持山區少數民族定居和建設現代化農村。
(7)根據土地類型特點進行全省林業發展佈局規劃,並採取必要措施,切實搞好全島生態林、風景林和自然保護區規劃的建設,提高海島林業生態效益。
(8)加強環境保護,處理好城市和工業“三廢”,保持自然環境整潔。
五、農村經濟區劃與分區簡述
根據本省自然條件和資源分佈的地域差異以及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劃分出農村經濟區。分區的原則是:
(1)區域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條件的類似性。
(2)區域內社會經濟聯繫的密切性、發展方向的基本相同。
(3)保持縣市行政區域的完整性,以利規劃和管理。
根據上述原則,本省劃分為瓊東沿海區、瓊西北區和瓊西南區3個農村經濟區(見圖12-4)。
I.瓊東沿海農村經濟區
1)概況與經濟發展特徵
瓊東沿海農村經濟區位于海南東北部至東南部的沿海,土地面積111929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29%。區內地形以平原、臺地為主。1995年全區共有耕地2493萬畝,占全區土地面積的149%。1995年全區人口共32849萬人,人口平均密度293人/平方公里,是本省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也是本省經濟最發達的地區。1995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20938億元,占全省的557%。工農業總產值13785億元,占全省的554%。本區工業發達,工業總產值占全區工農業總產值的677%,農業總產值只占323%。全區有鄉鎮企業713萬個,總產值7948億元,總收入7583億元,分別占全省的524%、613%和60%。農村城市化水平已達2642%,是全省農村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農村人民生活水平也較高,農民人均純收入1803元,高於全省平均值168%,其中海口市人均純收入達3013元,瓊海市2031元。
2)資源優勢
本區是全省平原、臺地分佈較廣的地區,耕地較多,而且農業氣候條件優越。全區年平均氣溫達235~255℃,日均溫≥10℃的年積溫達8600~9200℃,年平均雨量除三亞市沿海為1200~1400毫米外,其它地區達1400-2600毫米,農作物年可三熟,中南、南部地區內水稻、每年可三熟。本區還十分適合橡膠、椰子、檳榔、胡椒等熱作和熱帶水果生長,歷來是海南省農業較發達的地區。1995年全區農業產值445億元,占全省農業產值的392%。本區面臨海域漁業資源也十分豐富,開發潛力巨大。
3)農村經濟發展存在問題
本區農村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1)颱風頻繁,危害嚴重。本區面向南海,每年都要受颱風正面襲擊或較大影響,造成嚴重損失。
(2)沿海耕地多為沙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差,缺乏肥分,作物產量不高。北部部分臺地為玄武岩組成,地表水滲漏嚴重,造成乾旱缺水,也影響土地生產潛力的發揮。
(3)區內人口稠密,人均耕地較少。人均僅076畝耕地,比全省人均耕地少016畝,是全省人均耕地最少的地區。
(4)本區城鎮和工業發達,“三廢”污染較為嚴重。同時,近年來城鎮擴展過多,浪費土地現象也較嚴重,並且也造成一定的環境問題。
(5)丘陵地林業以針葉林和桉樹林為主,生態效益較低。近年來,沿海城鎮周圍防風林和椰樹林受破壞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加重自然災害的危害。
4)農村和農業發展方向及措施
(1)發展方向和目標。根據本區自然環境、資源條件、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和存在問題。今後,農村和農業的發展方向是: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油料、蔗糖、蔬菜等經作和橡膠、胡椒、椰子等熱作,以及熱帶水果,尤其應利用本區港口條件和臨海優勢,發展海洋漁業生產。本區城鎮密集、發達,城鎮人口多,宜相應建設好城郊農業,保證城鎮農副產品供應,並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同時要加速農業生產商品基地建設和鄉鎮企業發展,積極應用農業新科技,爭取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到2010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40億元,工農業總產值551億元,農村人均收入7000元。農村城市化水平達到60%。
表12-2 1995年海南省各農村經濟區情況統計表
區域名稱
項 目 瓊東沿海
農村經濟區 瓊西北
農村經濟區 瓊西南
農村經濟區 全省合計
土地面積(平方公里) 111929 90773 137298 34000
占全省比例(%) 329 267 404 100
總人口(萬人) 32846 21230 16166 70242
占全省比例(%) 468 302 230 100
人口平均密度(人/平方公里) 293 234 117 207
耕地面積(萬畝) 24939 19684 19755 64378
占全省比例% 387 306 307 100
人均耕地(畝/人) 076 093 122 100
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20938 7916 7563 36417
占全省比例% 575 217 208 100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元/人) 6375 3729 4678 5225
工農業總產值(90年不變價億元) 13782 6552 4820 24854
占全省比例(%) 554 252 194 100
農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比例(%) 323 593 665 457
人均工農業總產值(元/人) 4196 2945 2981 3538
農村人均純收入(元/人) 1803 1265 1280 1520
農村城市化水平(%) 2642 1590 1603 2085
注:1.瓊東沿海區含海口、瓊山、文昌、瓊海、萬甯、陵水、三亞7縣市及西南中沙辦事處。
2.瓊西北區含澄邁、臨高、定安、屯昌、儋州5縣市。
3.瓊西南山區含瓊中、保亭、通什、樂東、白沙、昌江和東方7縣市。
(2)主要途徑和措施。①採取措施,切實保護好耕地,並保護好農業生產環境,保證農業發展的基礎。②加緊應用農業新科技,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農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勞動效益。③搞好體制改革,發展專業化、規模化、企業化農業,提高勞動效率,為農業人口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創造條件。④搞好環境整治,治理好“三廢”污染,並搞沿海防護林帶和丘陵生態林建設,保持環境質量和減少自然災害。⑤搞好區內城鎮規劃,合理佈局城鎮,嚴格控制大城市,積極發展中、小城鎮,促進農村城市化進程。⑥進行鄉村建設規劃,建設現代化農村。
Ⅱ.瓊西北農村經濟區
1)概況與經濟發展特徵
本區位于海南西北部,土地面積90773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267%。地勢低平,地形以臺地丘陵為主,沿海有小片平原分佈,南部有部分山地分佈。土地可墾率也較高,1995年共有耕地19684萬畝,占全省耕地面積的306%,耕地密度為216畝人/平方公里,總人口21230萬人,人口平均密度為234人/甲方公里,略高於全省人口密度平均水平。
本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鄉鎮企業發展較慢。1995年全區僅有鄉鎮企業452萬個,從業人數1419萬,企業收入3618億元,分別占全省的332%、279%和286%。1995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7916億元,只占全省的217%;工農業總產值6252億元,只占全省的252%;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729元,僅為瓊東沿海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585%。人均純收入1265元,是全省最低收入的農村經濟區。城市化水平為159%,也是全省城市化程度最低的地區。
2)資源優勢
本區土地較為低平,臺地丘陵廣,開發潛力大,有較多可發展旱作經濟作物和熱作的土地資源,沿海水產資源也十分豐富。
3)農村經濟發展存在問題
自然條件上由於本區地形以臺地為主,乾旱缺水,尤其是在大面積火山岩玄武岩臺地,水分滲透,地表水缺乏,農業生產發展條件差。另一個方面,本區經濟基礎較為薄弱,農村鄉鎮企業不發達,農民收入低,生產再投資較困難。目前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也較差。此外,本區丘陵山地林業受破壞十分嚴重,現有林地多為桉樹、木麻黃、針葉林、而且多為疏殘林、灌叢,生態效益低。
4)農村和農業發展方向及措施
(1)發展方向和目標。根據本區自然條件,農村和農業應在確保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積極開發荒地,發展旱作、南藥、熱帶水果和熱作。應採用新技術,積極發展節水農業,節約水源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同時應積極發展畜牧業的農副產品加工業,形成種植一畜牧一加工生產體系。沿海地區應充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業和海洋捕撈業。到2010年本區國內生產總值達240億元,工農業總值200億元,人均純收入4000元。城市化水平達40%。
(2)主要途徑和措施。①加強交通、通訊、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本區資源的開發和經濟發展創造條件。交通設施主要是搞好公路交通網絡,提高公路級別;水利設施除增加灌溉水和引水系統設施外,應扶持旱區積極發展節水農業,配備應有的設施。②搞好生態環境建設。應恢復沿海防護林。丘陵山地則應大力發生態林,搞好林類改造,儘快恢復熱帶季雨林,提高林業生態效益。③積極發展鄉鎮企業和發展城鎮,促進農村人口和勞動力的轉移,加速農村城市化進程。
Ⅲ.瓊西南山區農村經濟區
1)概況及經濟發展特徵
本區位于海南西南部,土地面積137298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404%。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地間有部分谷地,最大盆地是樂東盆地,其他均為小盆谷地,沿海有小片平原,其中有東方縣八所及感城附近的濱海平原、樂東縣黃流沖坡濱海平原。1995年全區人口為16166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230%,人口平均密度為117人/平方公里,是全省人口最稀的地區。本區也是海南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區,全區有少數民族人口6885萬,占海南少數民族總人口的573%,占本區總人口的426%。全區耕地面積19755萬畝,占全省耕地面積的307%,耕地密度為1438畝/平方公里,是本省耕地密度較低的地區。
本區為海南省山區,也是全省經濟發展較慢的地區。鄉鎮企業仍較落後,1995年全區僅有196萬個鄉鎮企業,從業人數732萬人,企業收入1434億元,分別占全省的144%、144%和113%。1995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僅7563億元,工農業總產值4820億元,人均各為4678元和2981元,農村人均純收人為1280元,基本與瓊西北農村經濟區不相上下。農村城市化水平為1603%。
2)資源優勢
本區土地資源較為充裕,人均佔有土地128畝,人均耕地也較多,有122畝。本區是本省林區,林業資源十分豐富,木材蓄積量占全省的85%以上,還有較豐富的水力資源和礦產資源可供開發利用。本區氣候條件多樣,西部西南部沿海的幹、熱氣候到山區的涼濕氣候,適宜多種作物生長。沿海幹、熱氣候具有曬鹽的良好條件。此外,沿海漁業資源十分豐富,魚類繁多,山區還有多樣的野生動物資源和風光旅遊資源。
3)經濟發展存在問題
本區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有:①沿海地區幹熱缺水,年平均雨量不足1000毫米,農業發展受制約。②山區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差,對外交往不便,制約山區經濟的發展。③經濟基礎薄弱,特別是山區少數民族地區,耕作技術水平低,經濟收入也低。④城鎮和鄉鎮企業不發達,難以帶動廣大山區農村開發資源和發展經濟。
4)發展方向和措施
(1)發展方向及目標。本區是海南島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地,搞好本區林業建設,是本區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保證全島良好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同時本區為山區,也是海南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區,文化經濟較為落後,加速資源開發,加快經濟發展也是重要的任務。為此,保護與開發相結合,在發展和保護林業的同時,全面、合理開發和利用好本區自然資源,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是本區農村經濟發展的方向。在農業方面,在穩步發展糧食的基礎上,要擴大橡膠、劍麻、胡椒、椰子等熱作。山區可發展珍貴用材林、茶葉,西部地區還可發展腰果、芒果、香蕉、菠蘿、西瓜等水果,以及反季節蔬菜,建立外向農產品生產基地。沿海要保護好鹽田,擴大鹽業生產,並加速發展海洋漁業,也是經濟發展的方向。同時,應大力發展以農副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和其他鄉鎮企業,提高農產品價值和增加農民收入,預計到2010年,本區國內生產總值達300億元,工農業總值200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5000元。農村城市化水平達到35%。
(2)主要途徑和措施。①全面搞好林業發展規劃。根據不同土地類型和不同地區劃分生態林和商品林類型,然後採取措施搞好生態林建設和保護。同時,鞏固、擴大和增加自然保護區,使自然保護區面積占全區土地面積的15%~20%。②根據不同地域,鞏固和擴大各種農業商品生產基地,西部沿海臺地區應擴大腰果、芒果種植。丘陵山區鞏固熱帶作物生產基地。③搞好農田水利和農田基本建設,應用新科技,發展“三高”農業,提高農業生產效益。④扶持山區搞好交通、通訊設施建設,為開發自然資源,發展農村經濟創造條件。⑤保護開發鹽田,繼續發展鹽田業生產。⑥擴大沿海濰塗養殖和網箱養殖,積極發展遠洋漁業。⑦積極開發山區水電資源,實現山區農村電氣化。⑧進行城鎮佈局和建設規劃,積極發展中、小城鎮和第二、三產業,促進農村人口轉移。
臺灣省農村經濟區劃
本文作者:陳朝輝、林幸青。
一、省域概況
臺灣省位於我國大陸東南的海上,由臺灣本島及其周圍屬島和澎湖列島在內共93個島嶼組成。東臨太平洋,南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望,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對,東北則與琉球群島相鄰。其位扼西太平洋航道中心,是我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間的交通樞紐。全省土地面積3600006平方公里(含沿海新圍墾地3885平方公里),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0375%。其中,本島面積3579839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一大島。其周圍21個屬島,面積7480平方公里,其中較大的島嶼有分佈在島東南面太平洋上的蘭嶼(47平方公里)、綠島(也稱火燒島,15平方公里),分佈在島西南海上的琉球嶼(68平方公里)和島東北海上的龜山島(28平方公里)。澎湖列島分佈在本島中西部海上,由64個島嶼組成,其中,澎湖本島(又稱馬公島)面積6424平方公里,其他島嶼面積6263平方公里,較大的有漁翁島(西嶼,18平方公里)和白沙島(14平方公里)。在本島東北面海上還有釣魚島、赤尾嶼等8個小島,其中,釣魚島面積較大,有36平方公里。
臺灣島是個多山的島。丘陵山地面積占全島面積的2/3。其中部和東部大部分為中、高山和丘陵分佈,統稱為臺灣山脈,由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海岸山脈組成,山嶽高峻,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62座,其中3500米以上的有22座。位於中部的玉山,海拔高程3997米,是本島最高峰,也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最高峰。五大山脈的山麓地帶為丘陵,海拔高程在500米以下。平原面積約占全島的1/3,主要分佈在島西沿海,較大的有台南平原、屏東平原和宜蘭平原。本省東部介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也有狹長的平原台東縱谷平原分佈。另外,在臺北和台中有兩處盆地分佈,在中央山脈埔裏地區也有一組小盆地分佈。
1994年全省總人口共21178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71754萬,占總人口的811%。本省已基本實現了工業化和城市化。
二、資源特點及社會經濟條件評價
1.自然環境和資源特點
1)地理位置優越
臺灣島東臨太平洋,南踞巴土海峽,與菲律賓相隔僅300公里,西為臺灣海峽,扼西太平洋航道中心,不但是我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聯繫的交通樞紐,而且也是我國國防的前哨,是我國東南海上不沉的航空母艦。
2)平原、盆地面積比例大,可墾地多,耕地較充裕
全省平原面積達108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1/3。其中台南平原面積約4550平方公里。屏東平原面積為1160平方公里。宜蘭平原320平方公里,還有臺北盆地、台中盆地及埔裏小盆地群,平原和丘陵間為一系列臺地分佈,土地可墾率較高。1994年全省共有耕地面積1320萬畝(88萬公頃)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1/4。人均佔有耕地062畝。按農業人口計,人均佔有33畝耕地。
3)農業氣候條件良好,土地生產潛力高,但氣象災害較頻繁,危害嚴重
臺灣地跨北回歸線,又處於西太平洋海中,為典型亞熱帶、熱帶海洋季風氣候,並且受高大的中央山脈影響,具有高溫、多雨、多風的氣候特點。全省年平均氣溫達22℃,在平原地區常年長夏、無冬,冬天最冷月月平均氣溫達15℃。但冬季3000米以上山峰可見積雪。本省雨量豐富,平原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北部基隆達2910毫米。中部山區可達3000毫米,東北部和西南部迎風坡多達5000毫米,火燒島竟達6000毫米,但西部沿海地區雨量較少,僅1500毫米。豐富的降水為本省提供充足的水源。由於水、熱充足,而且水熱同期,十分有利於作物生長,土地生產潛力高,水稻、甘蔗、蔬菜、水果等都有單產高產記錄。
但是,本省降水大部分集中於夏季,尤其是台中以南地區夏季集中了全省降水量的80%,常造成暴雨、洪澇。每年7、8、9月則常受颱風入侵,日雨量可達200毫米,發生狂風、暴雨和洪澇,造成嚴重災害。
4)水源豐富,河流眾多,水力資源蘊藏量大,但河流短促,地表儲水能力低
按計算,全省年降水量達864億m3,地表徑流深度1344毫米,徑流總量為484億m3。因降水豐富,河川徑流也多,島內有大小河流152條,其中,主要河流有19條,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平原區,最長的河流是濁水溪,全長186公里。其他較長的河流還有高屏溪、淡水河,曾文溪、大甲溪和大肚溪。其餘河流長度均在100公里以下。由於本省雨水多,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資源豐富,可開發量達500多萬千瓦,是我國水力資源藏量最豐富的省區之一。但是因本島河流短、地形高差大,也存在地表儲水能力低,抗旱能力差的缺陷。
5)土壤多樣,適宜性強,多林、農用土
全省的土壤除受氣候影響外,也受地形、成土母岩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土類較多,按其分佈高度分,可劃分為山地土和丘陵平地土兩大類:
山地土是指分佈在海拔高程500米以上的山地上的土類,其中分佈在海拔3000米以上山地的土壤有山地草原土和微灰化土、分佈在海拔1500-3000米山地上的山地灰化黃壤和灰棕壤、分佈在海拔500~1500米山地上的山地黃壤和微紅化壤等土類。
丘陵平地土是指分佈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臺地和平地上的土類,主要有分佈在海拔100~500米臺地丘陵上的磚紅壤(熱帶內)、赤紅壤(南亞熱帶內)、分佈在靠近山地、丘陵臺地和河流上游兩岸沖積平地上的酸性沖積土、分佈在河流下游和沿海平地的鹼性沖積土。
山地土除少量開墾為旱地的耕作土外,主要是林用土,適宜發展林業生產;丘陵平地土多為農用土。臺地、丘陵地上的土壤多為果園、經濟林和旱作園土;低台土和平地上為旱作土和水稻土。濱海鹽鹼土為灘地、鹽田等土壤。
6)生物資源種類繁多
全省生物資源包括森林植被、野生動物資源和農作物資源。森林是本省主要農業資源。90年代初,本省尚有森林187萬公頃,占全省土地面積的5194%,其中80%為天然林,木材總蓄積量達326億立方米。林木樹種繁多,主要樹種有榕、楠、櫓、柏、杉、樟、櫧、櫟等類,僅較高經濟價值樹種就有300多種,其中油杉、肖楠、臺灣杉、紅檜、巒大杉等為世界上著名良材樹種。樟樹是製作樟腦的原料,是臺灣省特產。
全省野生動物資源種類繁多,僅珍禽異獸就有數十種,其中,帝雉、藍腹鷳、雲豹等為最珍貴。本省四周環海,有魚類500多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有100多種,以金槍魚最多。蟹類、貝類、藻類、海苔、雞冠菜等數量也很豐富。
農作物資源有糧、糖料、油料、豆類、香茅、茶葉、水果等類。水果不但有香蕉、龍眼、菠蘿等熱帶、亞熱帶水果,在海拔600~2500米山地上還有蘋果、梨、桃、杏等溫帶水果栽培。糧食、糖料和茶葉在本省有大量生產。
7)礦產資源種類多,藏量較大
全省地質條件較為複雜,成礦條件好,礦產資源種類繁多。金、銀為本省主要礦產,分佈廣。金礦儲量約700萬噸,含金品位達4%左右,常與銀、銅礦共生。銅礦儲量達1500萬噸,常與銀共生,品位3%左右。其他金屬礦還有錳、硫化鐵等,都有儲量。非金屬礦產有石灰、大理石、白雲石、石棉、滑石、雲母和硫磺等。此外,還有煤礦、石油和天然氣及地熱等能源礦,尤其是臺灣海峽及北部海域儲存有大量油氣資源。
8)旅遊資源獨具天地,名揚古今
臺灣四面環海、四季如春,風景如畫,旅遊資源獨具天地,名揚古今,令人陶醉。清代臺灣就有“八景十二勝”之說。著名景(區)點有阿里山森林、雲海、日出“三大奇觀”,“臺灣八景”中的絕勝——日月潭風景區、花蓮的儉景魯閣幽峽,南灣極點鵝鑾鼻風光等,此外還有陽明山風景區、北投溫泉風景區、野柳天然海岸公園、鳥來山風景區、石門水庫遊覽區以及碧潭、虎頭埤、桃園大溪、大平山、角板山、五指山、八卦山等風景區,都是美不勝收的景點。
2.社會經濟發展條件
1)人口、勞動力及其產業分佈
1994年全省人口達21178萬,為1946年的348倍,與1990年相比增加777萬人,年平均增長率為949‰。其中,農業人口2308萬,約占全省人口的11%。在全省總人口中共有勞動力9081萬個,占總人口的429%。其中,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共990萬人,占總勞動力的109%。自70年代以來,農業勞動力逐年減少,占就業比例從1965年的537%,下降至1990年的126%。1994年與1990年相比,又減少了19個百分點。從農業人口和勞動力比例看,本省已進人工業化的時代。目前全省875%勞動力從事第二、第三產業。失業率不高,僅占16%。
2)勞動力文化素質
全省從1968年起開始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制”,使人口文化程度逐步提高。目前,全省兒童就學率達998%,小學畢業升學率達997%。在總人口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948%,文盲人口只占63%。雖然在農村中,勞動力文盲比例稍高些,但也在8%以下,不過在農村,由於新一代年輕農民的不斷外流,農村勞動力已逐步老化和婦女化。目前全省農村勞動力平均年齡46歲,婦女勞動力占65%。
3)交通條件
全省交通十分發達,已形成海、陸、空立體交通網。公路是全省主要交通渠道。全省有公路19885公里,公路密度為552公里佰平方公里。全省90%的公路集中分佈在西部平原地區,以省道為幹線,縣道、鄉道為支線,成網狀環繞全島。南北間還有高速公路為主幹線,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1994年全省公路客運量為131381萬人,貨運達3134萬噸;全省鐵路交通總長1229公里,分為東西幹線及支線,縱貫全島,90%的鐵路也集中分佈在西部平原上。1994年全省鐵路客運量達16099萬人次,貨運量為3125萬噸;民用航空是全省對外交通的重要環節。全省有6家航空公司,除分別承擔島內和國際定期航班外,還進行空中探油、噴灑農藥等業務。海上運輸也是本省對外重要一環。高雄、基隆、花蓮、台中、蘇澳等均為主要港口和對外開放的港口,此外,還有淡水、鹿港、安平、台東等環島航運港及澎湖馬公港;全省共有120家航運公司,對外主要航線有臺灣至美國東、西海岸、至中東、中南美洲、澳洲、印尼及其他東南亞國家及香港等航線,全省每年海運總量在1億噸以上。
4)農田水利設施和農業裝備情況
臺灣省平原狹窄、河流短促,地表儲水能力低,必須修築蓄水工程才能保持水源,保證供水。全省已修建珊瑚潭、石門、曾文、澄清湖等39座水庫,有23座水庫供農田灌溉之用。其中,珊瑚譚水庫在台南縣中部,庫容達148億立方米,供雲林、嘉義和台南3縣15萬多公頃農田用水。此外還有提水和灌溉等各種水利設施。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約423萬公頃,占全省耕地面積的48%左右。全省擁有農業機械398萬台,機耕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80%。化肥、農藥也已普遍使用,其用量也較大。農藥的噴灑已採用飛機進行大面積噴灑作業。
三、農村經濟發展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1.農業及農村發展狀況
1)農業生產率高,已實現商品化、並向專業化和企業化方向發展
由於本省人口和勞動力的轉移,農業人口和勞動力減少,全省僅有446萬農戶。然而由於農業機械化生產水平提高,使勞動生產率較高。1994年全省每個農業勞動力平均生產糧食215噸、茶葉247公斤、糖蔗556噸、水果14噸、牛奶292公斤、蛋類5730個、雞232只、豬肉1475公斤、水產品1255公斤。農產品商品率達90%~95%以上,目前本省農業雖然仍以農戶為主,但專業化和企業化生產越來越明顯,尤其是畜牧和水產業更為突出,全省50%以上的豬和雞、鴨均由畜牧村、畜牧場和專業戶飼養。
2)農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比重下降,而農業經濟從以種植業為主,轉向種植業、畜牧業和水產業等綜合發展
60年代中期以前農業一直在全省經濟中占主導地位,1953年全省農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57%,工業總產值占不到20%。6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加工出口工業的發展,農業逐步被納入以加工出口為主體的外向型經濟軌道。商品生產逐步發展,而工業生產發展更迅速。由於實行“開放政策”,開設“出口加工區”,大量吸引外資,使工業迅速發展,工業產值以年平均18%的增長率增長。1973年臺灣工業總產值在國民經濟比例中已達414%,超過農業產值,傳統農業向近代工業經濟轉型。近年來,在農業內部由於畜牧、水產業迅速發展,使以傳統的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經濟轉向種植業、畜牧業、水產和林業綜合發展的農業經濟。1990年全省農業總產值為1742億元新臺幣,僅占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404%。在農業總產值中,種植業產值占39%、畜牧業占32%、水產業占26%、林業占3%以下。1994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達63765億元新臺幣,農業總產值2276億元新臺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2%,比1990年增長3065%,年平均增長55%,而畜牧、水產業產值在農業產值中比例又有了提高,種植業產值比例則有所下降。
3)種植業中糧、糖、油生產萎縮,園藝作物生產擴大
臺灣的傳統農業以種植糧食為主,稻穀為第一大宗農產品,70年代以前種植面積一直保持在70萬公頃至75萬公頃之間,大米自給有餘。自70年代起出現產銷失衡,受進口米壓力,外銷又不暢,使生產萎縮。1990年稻穀種植面積減少至50萬公頃。1995年原計劃種植375萬公頃,實際上又減少至365萬公頃。大豆、玉米等雜糧也減縮生產。糖蔗原為本省經濟作物的首位,栽種面積僅次於水稻,1970年全省糖蔗總產達60億噸,到1994年僅生產55萬噸。花生栽種面積也有所減少,1994年僅生產7萬噸。但是園藝作物,包括茶葉、水果、蔬菜、食用真菌和花卉等的生產則有所發展,其中,最主要的有茶葉、香蕉、菠蘿、柑桔、蘆筍和洋菇等類,除香蕉和菠蘿生產略有波動外,其他多數園藝作物栽種面積和產量都有較大的增長,其產值在60年代就超過經濟作物產值。1990年園藝作物產值已分別占種植業產值的47%和農業總產值的20%以上。
4)城市化已初具規模,農民收入較高,農村進入現代化
6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本省經濟高速發展,就業人口也迅速增長,並且,由於經濟結構的轉變,使農業勞動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全省農業人口已從1965年占總人口的537%,到1990年下降為126%。1994年全省農村城市化水平達811%。
近10年來,隨著全省經濟結構的變化,鄉鎮工業(以加工業為主)的發展,農民副業收入大增。1995年在臺北市每個農產年總收入近120萬元。在雲林縣平均每個農戶年收入也達38萬元。根據臺灣“行政院主計處”統計,1995年臺灣省家庭彩電普及率已達9936%、冰箱9914%、電話9653%、汽車4554%。這些家用設備在農村也已普及。
2.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1)農村勞動力漸現危機。由於勞動力逐漸向城鎮和第二、三產業的轉移,新一代年輕勞動力大量從農村外流,農業勞動力趨向老年化和婦女化,文化素質下降。目前臺灣農村勞動力年齡平均達46歲,而婦女勞動力占65%以上,文化素質也低於其他行業的勞動力,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較大。
(2)耕地減少,人地關係緊張。水利失效,效益降低。自50年代以來,全省雖然曾進行大量圍墾灘塗和開發丘陵山坡地造田,但由於城鎮、工業和交通建設佔用,全省耕地並沒有增加。從1980年至1990年全省耕地從91萬公頃減少為88萬公頃。與此同時,因為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已從50年代1畝多到1994年僅剩062畝,減少了約50%。另一方面,由於水利工程失效,效益降低。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由50年代的71%減少到90年代的48%。
(3)傳統農業萎縮,農民收入地區差異大。臺灣傳統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一向自給有餘。但自從70年代起,因省內農業出現產銷失衡,又受到進口大米衝擊,不得不採取農田“休耕”措施。水稻種植面積一縮再縮,已從70年代的70多萬公頃,到1990年減至50萬公頃,1995年又減少365萬公頃。各地農村收入差別甚大,1995年全省446萬戶農民,其中有129萬戶年收入平均僅為197萬元新臺幣,而臺北市每農戶年總收入都在120萬元(新臺幣)左右。
(4)農業生態環境趨於惡化。一方面,由於耕地難以擴大,為提高農業生產量,而大量施用化肥、農藥,使農田受污染,土質惡化;同時,因城鎮、工業,特是鄉村工業的發展,造成“三廢”污染環境。沿海地區工業污染,使臺灣海洋漁業也受影響。
四、農村經濟發展方向及途經
1.總體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
臺灣已發展成為工業化的地區,農村和農業現代化也達到一定水平,但是全省農村和農業還存在著生產規模小、勞動力老年化、婦女化以及地區發展差異較大等問題。此外,近年來全省糧、油等農產品因受國際市場農產品的打擊,外銷不暢,致使生產萎縮,因此,總的來說,全省的農業仍是弱質產業。今後,全省農村經濟發展方向在於加快現代化步伐,並促進全省農業的規模化、專業化和企業化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土地利用效益,同時根據不同地域優勢建立相應的農業生產結構,促進不同地域農村經濟的發展,縮少地域農村經濟發展的差距。
2.促進全省農村和農業發展的主要途徑和措施
(1)保護耕地,鞏固農業基礎,發展糧食生產;以保證糧食自給有餘。
(2)發揮全省農業優勢,繼續大力發展蔗糖、蔬菜、水果、花卉、水產和禽畜等商品生產,並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3)加強港口建設,搞好漁業裝備,積極發展遠洋漁業,擴大農業腹地。
(4)搞好農業經營管理的改革,促進農業向規模化、企業化發展,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5)治理環境污染,保護好農業和農村生態環境,為農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6)加強林業建設和保護,提高森林生態效益,提高防災、抗災能力和觀賞價值。
(7)採取措施提高農村人民的文化科技水平,特別是提高山區農民文化科技水平,以利農業現代化和企業化的發展。
(8)加強農業科技研究和應用,促進和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五、農村經濟區劃與分區簡述
根據全省區域自然條件、自然資源和各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差異而劃分為不同的農村經濟區域。分區的基本原則是:
(1)區域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類似性;
(2)區域內社會經濟關係的密切性;
(3)社會經濟發展方向的類似性;
(4)保持縣、市行政界線的完整性;
根據分區依據和原則,全省可以劃分為:I.臺北農村經濟區、Ⅱ.台南農村經濟區、Ⅲ.台東山區農村經濟區(見圖12-5)。
I.臺北農村經濟區
1)概況
本區位於臺灣省北部,包括臺北縣、桃園縣、新竹縣、宜蘭縣、苗栗縣、台中縣和臺北市、基隆市、新竹市以及台中市,共6縣和4個省轄市,此外還包括釣魚島等周圍海域島嶼。土地面積113484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152%。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丘陵山地面積約占全區面積的2/3以上,沿海有小片狹窄平原和臺地分佈,較大的平原分佈在本區東部宜蘭平原,北部的臺北盆地和西南部的台中盆地,平原盆地為本區重要農業區。1991年全區人口11797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557%,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040人,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全區也是本省城市化水平較高的地區,僅有臺北、基隆、新竹和台中4個省轄市,市區人口就達413萬人,占全區人口的35%。本區是臺灣最主要的工業區,共有工業142萬多家,區內製造業產值占全省的45%左右。農業以城郊農業為主,其商品化、專業化和企業化程度較高,農村農業收入也較高。1995年臺北縣每戶農民平均收入達120萬元新臺幣;
2)農村和農業發展方向
根據本區人多地少,城鎮密集的特點,農村和農業發展的方向是繼續發展城郊農業,以保證城鎮蔬菜、水果、花卉以及畜牧、水產等農副產品供應,同時利用基隆港等港口條件,加速發展遠洋漁業。並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此外,應利用本區經濟基礎雄厚的有利條件,全面實現農村和農業的現代化和提高現代化水平。
Ⅱ.台南農村經濟區
1)概況
本區位於臺灣省西南部,包括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屏東縣、澎湖縣和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等共7縣3省轄市。土地面積124026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445%。區內有全省最大的平原台南平原,還有屏東平原,平原面積達5710平方公里,占全區土地面積的46%,因此,本區也是全省耕地最多的地區,人均耕地1畝多。1994年全區人口8206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387%,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62人。本區也是本省重要工業區,區內有兩大工業中心:①南部以高雄為中心,包括高雄縣、台南市、台南縣,屏東縣在內的臺灣南部工業區。②北部以台中市為中心,包括台中縣、彰化縣、雲林縣、南投縣在內的臺灣中部工業區,兩工業區共有工商企業182萬多家,占全省工商企業總數的45%。本區農業發達,是本省最大農產品商品生產區,也是農村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地區,農業人口僅占總人口的10%左右。近年來,本區農業呈萎縮之勢,部分農田已“休耕”,不生產大米,一向被喻為“穀倉”的雲林、嘉義、台南等地區最為嚴重。1995年雲林縣平均每農戶總收入38萬元新臺幣,其中,農業純收入只有11萬元,僅占289%。
2)農村和農業發展方向
本區有耕地充裕、肥沃的特點。本區是臺灣省重要工業區,經濟基礎較好,農村和農業發展方向是:加速區內農業現代化、企業化,建設規模生產基地,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沿海地區,尤其是澎湖、高雄、東港等應利用優良港口條件,發展遠洋漁業,同時為全面實現本區農業的現代化,應提高農業勞動力的文化素質和生產技術水平,加強農業科技應用,同時,加快規劃好農村現代化建設。
Ⅲ.台東山區農村經濟區
1)概況
本區位於臺灣省中部和東部,包括南投、花蓮和台東3縣,土地面積12249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43%。地形以山地為主,區內有本省主要山脈中央山脈的大部分,以及東部沿海的海岸山脈,海拔平均高度達1500~2000米。兩山脈之間為狹窄的縱谷平原,南北長達150公里,但寬不足5公里,是本區主要居住區和農業區。1994年全區人口1175萬,占全省總人口的56%,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96人,是全省人口最稀少的地區。本區又是省內少數民族高山族人主要居住區,人口約有近30萬,占總人口的1/4。本區農村經濟較為落後,農業現代化水平也相對較低,農業人口所占比例較高,約占總人口的60%左右。
2)農村和農業發展方向
本區是本省最重要的生態區,全區以森林用地為主。由於少數民族人口較多,農村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將較為緩慢。本區農村和農業的發展方向應以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並舉,在加強丘陵山地林業保護和建設的同時,扶持農村,特別是扶持少數民族地區農村發展農、牧、漁業,促進經濟發展,逐步實現農村和農業的現代化。
香港農村經濟區
本文作者:陳朝輝、林幸青。
一、香港農村經濟區
1.概況
香港地區位於廣東省中南部沿海,在珠江口與大鵬灣之間,行政範圍包括香港島本島、九龍半島、新界以及周圍的230多個島嶼,陸地面積1078平方公里。其中,新界土地面積為73515平方公里,占香港地區土地總面積的682%。最大島嶼大嶼山島,土地面積153平方公里。香港島為第二大島,面積75平方公里。其他陸地面積較大的島嶼還有青衣、蒲台、糧船州、長州、赤角、喜靈洲、東龍洲、吉澳洲、往灣洲等,土地面積分別在2~8平方公里之間。港島、九龍和新界是最主要的居住區和經濟活動區。農業和農村區主要在新界和大嶼山島。
1840年鴉片戰爭後,香港為英國所強佔,後來又佔領九龍和強行“租借”新界,形成一個特殊的地理行政區域。根據中英聯合聲明,香港主權於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按《中英聯合聲明》和《香港基本法》規定,香港主權回歸後設立特別行政區,為獨立的政治地理區域。
1994年本港總人口共6061萬,共有2973萬個勞動力,占總人口的4905%,其中農業勞動力不多,只有16萬人,占總勞動力的054%,包括部分從事種養業和漁業勞動力。農業人口也在1%以下,其他為工商業人口,失業人數為572萬,失業率為19%。
香港地區在地貌和地質結構上屬廣東省蓮花山脈的延伸部分,香港各島實際上就是珠江口出露於海面的丘陵、山地的山峰,因此,香港地區地形基本以丘陵山地為主。
2.自然環境特點和社會經濟條件
1)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特點
(1)農業氣候條件優越,但地勢高亢,平地甚少,缺乏農業用地。香港地處南亞熱帶,又瀕臨亞洲大陸東南沿海,具有熱帶海洋氣候特徵,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228℃,最冷月1月份平均氣溫達152℃,最熱月7月份平均氣溫僅279℃。雖然冬季最低氣溫曾達0℃,但時段甚短。降水十分豐富,年平均雨量達22247毫米。年內降水大部分集中在5-9月份,雨、熱同期,農業氣候條件十分優越。但是香港地區地形起伏,多丘陵山地。全港海拔50米以下的土地面積僅191平方公里,占全港土地面積的177%,其餘都是山丘,只有在新界地區的元朗平原、石崗平原、青山谷地和大嶼山島少量溝谷地才有農業用地。在本島農業較發達時期的1954年全港也只有13438公頃的農業用地。
(2)水源頗豐,但因海島和地形儲水條件限制,用水不足。本港水源主要來自大氣降雨,年降水總量達2398億立方米,地表徑流總量1343億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年產水量為12458萬立方米,水資源頗為豐富。但是,由於本地區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平原狹小,尤其是各海島均為丘陵、山地,又呈中高周低的地勢,河流短小,地質構成又以花崗岩為主,土地儲水能力甚低,加上水源季節變化大,因而用水不足。目前70%用水靠大陸引入供應。
(3)土壤以赤紅壤為主,沖積土面積不多。本港土壤可分兩大類:丘陵山地地帶性土類和平地沖積土。全港丘陵山地土面積占全地區面積的86%,土類主要有赤紅壤和紅壤,分佈高度大體以海拔500米為界。赤紅壤分佈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山地的下部。海拔500米以上山頂為紅壤分佈。這兩類土壤大多為林用土。平地沖積土占香港地區土地面積的14%,主要分佈在沿海灘地和狹小的平原上,部分已作為耕作土。自80年代起由於本港水田的消失,原占耕作土地面積70%的水稻土已不復存在,目前主要是旱地園地土,部分沖積土為魚塘。
(4)生物資源種類多樣,水產資源豐富。香港地區陸地面積雖小,但地形複雜,氣候適宜,具有動植物繁衍的良好環境,生物資源十分多樣,但是由於本港人口眾多,受人為活動深刻影響,已極少有天然林存在,僅存次生林、人工林和灌叢草被。據調查,全港共計有植物2400多種,分別隸屬1179個屬、225個科。動物有近2000種,但野生動物數量不多,主要是沿海水產動物,其中,有商業價值的魚類達150多種,以紅杉、大眼魚、九棍魚、黃花魚、花蟹等數量最多。
香港地區農作物種類有糧食、蔬菜、水果和花卉等類,共數百種。
2)社會經濟條件
(1)人口和勞動力。1994年全地區總人口為6061萬,總勞動力2973萬個,占總人口的4905%,其中,農漁業勞動力160萬個,占總勞動力的054%。因本港地區農戶和純漁戶不多,所以農漁人口數較難統計。自60年代以來,香港人口迅速增加,同時,大量農業勞動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農業人口逐年減少。1971年全港總人口為39366萬人,就業人口為158萬,當時從事第一、二、三產業勞動人口比例為43:536:421,共有68萬農業勞動人口。到了1991年全地區總人口增加到55223萬,就業人口277萬,從事第一、二、三產業勞動人口比例為21:351:628,共有58勞動人口從事農漁業生產。自90年代以來從事農漁業勞動人口又迅速減少。
(2)經濟發展狀況。香港是個特殊的城市。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幾十年間,香港憑藉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優良的深水港、緊靠中國大陸腹地,實行自由經濟政策等條件,在世界社會大變革的政治地緣中,取得了經濟的飛躍發展,從傳統的舊式的農業經濟,發展成亞太地區乃至世界上重要的現代化大都市。到了80年代初,已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旅遊中心以及信息中心。目前,香港擁有先進的科技,被列為全球第10貿易城市,1994年商品進出口總額達242072億港元(312835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10227億港元,人均1687萬港元(21766美元),是亞洲除日本以外,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在國內生產總值中,以第二、三產業產值為主。
3.農村經濟發展特徵及存在問題
雖然香港已成為國際大城市,但是,由於香港地區原來就是以傳統農業為主的地區,具有良好的農業氣候條件,也有一定的農用地,同時,瀕臨海洋,漁業資源十分豐富,因此,農漁業生產一直有一定的生產規模。1994年全地區農漁業產值仍達160億港元,但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只占016%,與1990年相比,雖然產值增加了17億港元,但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減少了近01個百分點。本港的農村經濟主要是農業和漁業。
1)農業
(1)農業發展狀況:香港的農業包括種植業和飼養業。在60年代以前,香港的農業以水稻和雜糧種植為主,主要集中在新界和大嶼山地區,1954年全港有13438公頃農用地,其中水田9450公頃,占703%,菜地820公頃,占61%,旱地1400公頃,占104%,果園390公頃,占29%,魚塘188公頃,占14%,花卉90公頃,占07%,其他為棄荒地。60年代以後,由於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展,大量農用地被佔用,農業勞動力也逐漸流向市鎮工業和服務行業,使農業遭受打擊而趨於萎縮。但是,另一個方面,由於城市人口的增加,市場對農副產品,尤其是對肉類和新鮮蔬菜需求的增加,促進畜牧養殖業的興起,於是農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原以糧食種植業為主轉變為蔬菜、花卉、水果農藝業和飼養業為主。至1986年全港水田面積減為10公頃,部分水田被改為種植蔬菜和花卉,種植面積從1954年的910公頃到1976年增至4980公頃,但此後又逐年減少,1985年僅剩2660公頃,1993年僅剩1740公頃。水果生產則因受進口產品的打擊,也趨萎縮。1993年全港農用地只剩8070公頃,本地生產的新鮮蔬菜只占全港市場需求量的1/4,水果產量僅4150噸,僅占全港水果銷售總量的67%。本港畜牧業主要是飼養豬、雞、鴨以及牛、鴿和鵪鶉等,在40~50年代為家庭副業。60年代以後發展較快,並向以飼養場為主的集約化和專業化生產發展。在1956年,全港畜牧業產值僅047億港元,1991年增加到831億元,增加177倍,但近年來受環境保護條例約束,其生產也呈下降趨勢。
另一方面,自70年代起,由於本港工商業的飛躍發展,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從而在農業生產上引入國外新科技,如在種植業上採用機械作業,包括機耕和自動噴灌等,飼養業則向企業化、專業化和集約化的工廠生產發展,使勞動生產率有所提高。
2)農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業用地不多,並且逐年減少。目前有限的農業用地又出現地主擁有土地卻不願租借或出售,村民擁有土地又不願耕種,使荒閑地不斷增加。1993年全港8070公頃農用地僅利用3000多公頃,只占農用地面積的372%。
(2)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和集約化程度較低,生產產品多為大路貨,較少優質高檔產品,難以參與市場競爭。
(3)農業勞動力日漸流失,後繼乏人。1961年全港農業勞動力尚有4600多人,到1986年僅剩2600多人。由於新一代農民不多,勞動力年齡又老化,使農業難以振興。
3)漁業
(1)漁業發展狀況:
漁業是香港最傳統的產業,在香港開埠以前就是以漁業為主的經濟。開埠以後香港漁業迅速發展,但因受60年代工業化的衝擊,香港漁業又陷於停滯狀態。
長期以來,香港漁業以海洋捕撈業為主。海魚是最主要的原產品之一,其幹魚製品一直運銷海內外。70年代以後,市場對鮮活魚產需求增加,促進養殖業的發展,但捕撈業仍占主要地位,年捕獲量在20萬噸以上。1993年全港鮮魚總產量為2193萬噸,其中96%為海水捕撈量,養殖魚產量僅占4%。海洋漁業基地主要在香港仔、屯門、元朗、西貢、沙頭角以及長洲島、南丫島和大嶼山島的大澳等地。養殖業分海水養殖和淡水養殖。1993年香港漁農處劃定全港26個海水養殖區。近年來因沿海域污染日趨惡化,嚴重影響海水養殖業的發展。1993年全港供應市場活海魚總量為3010噸,主要是石斑魚、火點、青衣、紅油和盲艚等。塘魚養殖主要集中在新界元朗地區。由於內地的塘魚輸入的衝擊和新界地區的城市化佔用土地,使本港塘魚養殖也呈下降趨勢。1993年全港塘魚總產為5760噸。
(2)漁業發展的存發問題:
①經營規模小,且後繼缺人。香港漁業生產以家庭經營為主,缺乏資金、人才和技術知識,資本積累和設備更新慢,制約漁業現代化發展。而且隨著第二、三產業的發展,漁家弟子受待遇較高的產業的吸引,大多不願繼承父業,使勞動力日見短缺,後繼無人。②近海漁業資源因挖沙填海和環境污染的影響而日趨枯竭。海水養殖業則因海水污染嚴重,其發展也受影響。③塘魚養殖受內地輸入塘魚衝擊和本地市、鎮發展的影響也呈萎縮趨勢。
4.農村經濟發展方向及措施
香港地區由於地域狹小,農業用地十分有限,兼之都市的擴展,農業生產發展潛力極為有限。香港作為亞太地區以至世界的現代化大城市、交通便利,又緊靠中國大陸腹地,有充足的農副產品來源供應市場。但是,本港畢竟有一定的農業發展條件,尤其漁業發展條件十分優越,還是應充分利用這些條件,繼續發展農、漁業生產,並且應盡可能採用高新科技和發展企業化、專用化和規模化經營,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參與市場競爭,供應本港市場需求。
1)種植業和飼養業
在種植業方面,除利用好現有耕地外,應鼓勵農民複墾耕地,種植蔬菜、水果和發展花卉生產,以供應本港市場需求。為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質量,應採取措施,在組織好專業化、企業化生產的同時,可發展蔬菜、花卉的無土栽培,建立工廠化生產。
飼養業方面應在搞好禽畜糞便無害化處理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工廠化、機械化生產,生產優質禽、畜產品供應市場。對禽畜糞便的無害化處理上,小規模畜牧場可採取畜牧一養殖一種植循環生產方式,變廢為寶,利用好禽畜糞便養魚,利用塘基種花、種菜、種(牧)草,形成良好性循環。較大規模畜牧場則可集中禽畜糞便進行沼氣化處理,並利用沼氣能。
2)漁業
漁業生產方面,政府應組織、鼓勵、扶持漁民擴大生產規模,建立大型漁船,發展深海、遠洋漁業。海水養殖業應進行科學養殖,提高養殖水平,保護好養殖環境。此外,應進行沿海漁業資源的保護和增殖,保持沿海漁業資源的再生產能力。
澳門農村經濟區
本文作者:陳朝輝、林幸青。
1.概況
澳門位於珠江口兩側,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九澳島)組成,土地面積2245平方公里。
澳門原為一海島,鄰近大陸,因海邊淤積與陸地相連而成半島,面積910平方公里,與其南面的氹仔島和路環島成南北一線排列。氹仔島在澳門半島與路環島之間,原面積38平方公里,1995年在其東側填海建成澳門機場與本島相連,並由於填海擴陸,使該島面積擴大至633平方公里。1974年建成長達2500米的澳氹大橋和1995年建成長3000多米的新澳氹大橋把本島與澳門連接。路環島在邊仔島南面,面積702平方公里,有長2225米的路逃連貫公路與氹仔島相通。澳門絕大多數人口和經濟活動集中在澳門半島。近年來,兩島由於有橋、路相通,交通方便,也逐漸繁榮起來。
澳門於16世紀被葡萄牙強佔,至今已四百多年,根據1987年中葡兩國簽訂的聯合聲明,澳門將於1999年回歸祖國,並成為特別行政區。
澳門陸地面積不大,地形也較簡單,主要由丘陵,臺地和沖積平地組成,部分平地為人工堆積而成。由於澳門陸地有限,人口密度大,幾乎所有平地和臺地,也有部分丘陵,已辟為建設用地和交通用地,基本沒有農業用地,也沒有農村的存在,但澳門瀕臨海洋,仍有傳統的漁業生產。
2.經濟發展現狀和漁業生產
在16世紀中葉以前,澳門僅是珠江口外的一個偏僻漁村。由於它有一定的地理位置的優勢,而發展成為交通樞紐和轉運口岸,到明、清年代,已是商賈雲集之地。它作為中、洋貿易的港埠和東、西文化技藝從海道上最初的交匯處,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到本世紀60年代,它已發展成為一座小型的國際城市。尤其是近30多來,其經濟蓬勃發展,目前已形成出口加工、旅遊博彩、房產建築和金融業四大產業支柱。1994年澳門總人口4105萬人,國內生產總值51843億澳元(6513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5865美元。進出口貿易總額31779億澳元(3992億美元)。因為澳門沒有農業用地,第一產業只有漁業生產,第二產業以製造和建築業為主,第三產業包括旅遊博彩、銀行保險及政府和私人服務業。在生產總產值中,第一產業產值不足1%,第三產業產值占主要比例,第二產業次之。
澳門雖然沒有農田,但它瀕臨海洋,沿海有豐富的水產資源。近岸海區有魚段虎魚、彈塗魚、黃鯛、鯔魚等。淺海區有黃花魚、池魚、金錢魚、鯧魚、帶魚、魚或魚、頭鱸、魚刺魚等100多種,此外,還有蝦、蟹及牡蠣等。澳門漁業生產以家庭經營漁船進行海洋捕撈為主,主要在浙江至海南島沿海大陸架部分海域作業,年產量15~20萬噸左右。由於澳門周圍海域淤積嚴重,受港口條件限制,發展深海遠洋漁業較為困難。未來的發展仍只能以近海作業為主,發展近海捕撈業,也可以利用海灘發展海水養殖業。
注:廣東、海南、臺灣和港、澳農村經濟規劃由陳朝輝執筆,林幸青協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