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海南經濟發展中的大農業建設問題
原載《海南資源環境與空間發展研究》 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6月 P179-188
農業歷來是海南島的主要產業。目前,海南作為中國新成立的省份,並且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從進行經濟特區建設的角度考慮,它具備有區域位置和生物氣候條件優越、土地資源多樣、人地關係寬鬆、海洋水產資源豐富和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等優勢。然而,它又是偏於南海一隅的孤島環境,存在自然條件、特別是水資源等先天不足、局部環境趨於惡化和社會經濟基礎條件較差等問題。雖然社會經濟基礎條件問題可通過體制改革,發展生產等措施逐步解決,但自然條件的先天性缺陷則是工農業生產和建設難以克服,又是首當其衝的問題。如果搞好海南(大)農業的空間佈局和建設,建立一個既能發揮資源優勢,又能適應甚至克服自然條件缺陷的農業生態—經濟體系,以滿足特區建設中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並加速海南經濟的更快發展。建立一個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生態效益的海南農業乃是當前面臨的重大任務,這是本文討論的主題。
一、海南的優勢
1.區域位置優越
海南位於西太平洋南海東北部,是中國東部沿海開放地帶的最大經濟特區,屬於由廣州、香港和澳門所形成的華南經濟圈以及接近於東南亞經濟發展區,又是日本、南朝鮮、臺灣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與東南亞交通的中間站。並且,由於四面環海,有不少優良港口,便於對外交往和貿易,區域位置優越,有發展商品生產的外部市場和便於引進資金,技術的良好環境條件。
2.土地類型多樣,人地關係較為寬鬆
海南是中國最大的熱帶區域,土地面積34萬平方公里,土地類型多樣,灘塗、平原、臺地、丘陵和低、中山地兼備,其中,平原占9%,是主要農業用地,臺地占475%,是多宜地,也是重要的後備土地資源。丘陵山地占414%,山體高達1300-1800米以上,不但孕育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森林資源,還有礦產資源和其他資源,更為重要的是丘陵山地作為海南島重要的生態屏障,而且是本島重要的水源地,有利於建設立體農業生產體系。
另一方面,本島人地關係尚較寬鬆。1987年全島總人口為61507萬,人均佔有土地827畝,其中有耕地105畝,分別是廣東省的18倍和16倍。稍充裕的土地資源便於安排好生產和建設。
3.海域廣闊,海洋資源十分豐富
本島擁有南海廣大的熱帶海域,是我國沿海最大海域的省份,僅0~20米的淺海面積就達4964平方公里。海域內有北部灣、西沙、南沙,中沙四大漁場,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沿海漁場有魚、蝦、蟹、貝類和海藻共800多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有40多種。估計,南海漁區每年可捕魚量達4000多萬噸。全島岸線長達1618公里,有港灣68處,除海口、三亞、八所三大港口外,還有24個魚港,漁業條件甚佳。另外,還有灘塗73萬多畝,可以養殖的達38萬畝,發展海水養殖業潛力也很大。
4.生物氣候條件良好
海南地處熱帶,全年長夏無冬,光、熱資源充足。全島年日照達1800~2600小時,年平均氣溫達224~255℃,一年之中日均溫≥21℃的天數有360~365天,年積溫達8150-9300℃,全年均為生物生長期,作物年可三熟,兼之複雜的地理環境,為生物的繁衍提供良好的條件,因此,物種資源豐富,僅維管束植物就達4200種,其中,特有種多達500多種,主要有花梨、母生、子京,坡壘、青皮、白格、油楠、雞毛松、荔枝等珍稀或優質材用樹種,藥用植物有1000多種,還有多種熱帶水果、熱作和栽培植物。野生動物也很豐富,僅獸類就有70多種,鳥類340多種,還有多種爬行類、兩栖類和魚類等,故本島是中國重要的物種基因庫,也是被譽為寶島的重要原因。
5.森林資源獨特
本島有全國最大面積的熱帶林區,林用地面積占全島面積的60%以上。由於生物氣候條件優良、林木生長量大,林內層次複雜、生態質量高,生態作用大,而且,由於區系交錯,特有種和珍稀優質材樹種多,是我國特有的自然資源。
6.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
本島旅遊資源豐富多彩,有環境幽美的原始熱帶森林和自然保護區、有風景如畫的熱帶海岸風光、可作冬季泳場的海灣、沙灘、富有傳奇色彩的文化古跡、黎村苗寨的風土人情,還有具地方特色的山珍海味食品等。
7.多樣的礦產資源
海南礦產資源多樣,除聞名全國的石碌鐵礦外,還有鈦、金、銅、水晶、石英砂,及煤等,海域還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
二、海南的缺陷
但是,海南向來是中國的偏遠海島,對外交往少,十分閉塞,經濟、文化發展緩慢,目前社會經濟基礎條件尚差,給建設帶來困難。
1.勞動力素質較低,文化科學水平不高,技術較落後
根據1982年人口普查資料,全島12歲以上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數占總人口的20%以上,農業科技水平較低,並且,由於傳統習慣的影響,耕作技術水平不高,生產管理粗放,有些地方只管播種和收穫,不問管理,尤其是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仍沿用刀耕火種落後的生產方式。
目前全省每萬人口中只有自然科技人員41人,其中,農業技術人員僅47人,遠不能適應農業發展的需要。
2.農業現代化水平低,生產基礎薄弱
1987年全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0339萬畝,只占耕地總面積的3136%,旱澇保收面積只占205%,農業機械化水平甚低,全省機械總動力為1214萬千瓦,每畝農田平均0187千瓦,僅是廣東省的65%,每畝農田用電量只是廣東省的19%,化肥施用量則不及廣東的45%。
此外,交通、能源、通訊和教育等方面,也未能適應經濟建設和農業發展的需要,農業生產部門除橡膠、糖蔗和禽畜有一定商品量外,雖然人均耕地不少,但是糧、油基本生活資料生產,水果和水產商品生產仍是薄弱的環節,尤其是糧食不足,缺糧量竟達1/4以上,海洋漁業捕獲量尚不及可捕量的03%,農副產品商品率僅為366%,比廣東省低109%。因此,社會產值不高。1987年全省社會總產值只是廣東省的52%,臺灣省的26%。外貿農產品收購值僅165億元,全省出口總額只是廣東省的21%,臺灣省的02%。
表1 1987年海南、廣東經濟狀況比較*(略)
3.農業生產上自然缺陷十分突出
(1)熱帶邊緣的氣候,熱作資源優勢並不明顯。雖然海南地處熱帶,但由於處在熱帶北緣,又受歐亞大陸季風環流的影響,故全島大部分地區並不是典型熱帶氣候,熱量也不高,由此造成本島熱帶水果和熱作中的名、優,特產品種不多,無論單產水平、產品質量和數量都處於劣勢,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2)水熱不協調,土地生產潛力不能發揮。雖然本島光熱充足,但是降水時空分配嚴重不均,造成水熱不協調。全島每年旱季長達5~6個月,一般從11~次年4月份的6個月中降水量僅占全年雨量的10-15%,其中12~2月份僅占2%,而該時期氣溫仍然甚高,適宜作物生長,卻苦於水分不足,尤其是瓊西地區,年平均氣溫在24℃以上,但年雨量卻僅1000毫米上下,而蒸發量甚至大於降水量1倍以上,水熱更不協調。此外,由於地形、地質因素的影響,造成沿海地區,特別是瓊北玄武岩地區和瓊東北臺地區水熱不協調,因此,土地生產潛力難以得到發揮。
(3)水源不足,用水緊缺,是海南生產和建設的最大困難。雖然海南降水頗豐,年平均雨量達1720毫米,但由於熱量高,蒸發量大,故每平方公里土地擁有水量僅843萬立方米,比廣東省少167%,比臺灣省少15%,而且,海南又是孤島環境,沒有外來客水補給,兼之河流短小,流域不廣,儲水機制較差,廣大的臺地,特別是玄武岩臺地持水能力甚低。諸多因素造成全島水源不足,建設事業的發展,將使水源供需矛盾將越來越尖銳。雖然估計全島尚有年可采量達25億立方米的地下水源,然而,該儲量也不大,並且水量不穩定,分佈也較分散,開採利用難以滿足需求。可以說,水源問題將是海南農業和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
(4)土地質量差,生產潛力低。儘管海南島光、熱資源充足,但是由於水熱不協調,不少地區水源不足,加上氣候上的原因,土壤肥分易分解,又受淋溶,使大多數土地缺乏有機質和有效肥分。土壤耕作層淺薄,偏酸、偏砂、偏瘦。廣大臺地由於森林消失,水土流失,土層更加淺薄。因此,土地質量普遍較差,生產潛力不高。這是作物產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5)颱風等自然災害較多,生產不夠穩定。據統計,全島每年登陸和有影響的颱風共79個,其中,登陸颱風26個,並且有1個以上為強颱風,常常造成極嚴重的破壞。另外還有旱災和洪澇的威脅,使生產不穩定。
(6)生態環境正在惡化。近幾十年來,本島森林植被不斷遭受破壞,熱帶天然林面積巳從解放初的1295萬畝,減少到1985年的300多萬畝,全島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局部地區環境惡化,不但野生動植物減少,許多珍稀物種甚至瀕臨滅絕,一些地區小氣候變劣,旱澇加劇,水土嚴重流失,也使土地質量降低,加重了環境和生產條件改善的困難。
三、海南農業空間佈局和生產任務
作為中國最大經濟特區的海南省,隨著特區建設和對外開放的進展,商業、工業、旅遊等產業以及相應的基本建設、能源、交通、通訊和服務行業將加速發展,特別是流動人口必將急劇增加,社會對農副產品的需求也將急劇增長,環境和資源問題,尤其是水源問題將是突出的問題,矛盾會越來越尖銳,因此,必須採取多種辦法,通過多項途徑,綜合地加以解決。其中,搞好海南農業的空間佈局建設和發展農業生產,是最重要的措施。
作為四面環海,又有相當土地面積,而且山地、丘陵、臺地、平原、灘塗兼備,農林牧副漁各業齊全的海島,是一個具備完整性的農業生態一經濟體系,擁有各類型的土地資源,既有廣闊的農業腹地,又有較好的生態屏障,即有可供回旋利用的農業空間資源條件,在改善自然生態環境,增強自然淨化環境能力,並滿足社會需求等方面完全有可能發揮農業應有的作用。為此,必須採取指施搞好海南(大)農業建設,具體包括建設以林業為主體的生態農業、建立和發展基礎農業、城郊農業、旅遊農業和商品農業等任務。
1.建設以林業為主體的農業生態體系,增強生態環境的穩定性,是海南農業的重要任務
建設好以森林為主體的農業生態體系,是增強自然環境的生態功能,包括增強自然淨化能力和涵養水源能力等的重大措施,是海南(大)農業自然資源的優勢。主要有下列途徑:
(1)恢復和發展丘陵山區熱帶雨林、季雨林、建成山區強大的生態屏障。海南山區熱帶的自然環境孕育著具有巨大生態功能的熱帶森林,是海南環境建設的一大優勢,也是得天獨厚的優勢。但長期以來由於森林過伐和人為的破壞,已逐漸喪失這一優勢。今後,隨著特區建設的發展,自然環境的承受能力將面臨更嚴峻的局面,而恢復山區熱帶森林,是提高自然環境生態功能,增強自然環境承受能力的最有效措施。為此,要使之儘快得到恢復和發展。首先要切實保護好目前僅存在的300多萬畝天然林,鞏固並逐步擴大自然保護區,並採取造林和封山育林相結合的辦法,使目前存在于高丘、山地中的灌叢草坡儘快恢復成天然次生林,爭取全島天然林面積占全島面積的15%左右,即760萬畝以上,使海南丘陵山地成為真正的“綠色水庫”和生物基因庫,成為全島農業生態體系最重要的支柱。
(2)把人工林、橡膠林等改造成多層次的混交林,增強經濟林的生態效益。海南有500多萬畝人工林和500多萬畝橡膠林。以橡膠為主的經濟林已發揮很好的經濟效益。全島年產橡膠達158萬噸。但是,包括橡膠在內的人工林因林層單調,生態作用弱,並且有水土流失現象發生。另一方面,由於海南地處熱帶,土壤有機質分解快、淋溶作用強,致養分不足,人工林和橡膠林純林更使土壤肥分嚴重偏缺,生長也不良,因此,應加速林層結構的改造,提倡科學搭配樹種,通過問種等方式改造混交林,還可栽種茶樹諸類的灌叢和牧草等,在林地更新中,可以用疏植辦法,同時間種經濟林,果林、薪炭林以及藥材和牧草等,形成混交林和喬灌草相結合、多層次的林業生態體系,尤其應保持好地表覆蓋植被,綜合利用土地,以發揮經濟林的多種效益。
由於這類林地面積大,作用也大,切實搞好這一改造工作,效益將十分明顯。
(3)完善沿海防護林帶建設,建成沿海“綠色長城”。沿海防護林包括環島濱海沙地防護林和沿海灘塗紅樹林等,是保護海岸、防風防沙的“綠色長城”,也有巨大的生態作用,應認真重視其建設。
目前全島沿海共有防護林557萬畝,尚有12多萬畝宜林荒灘,需要儘快造林,另外,還有17萬畝殘次林需更新改造,都應加速進行。沙灘造林和改造殘次林樹種除木麻黃外,還可種植大葉相思、絹毛相思、濕地松等,應盡可能營造成混交林,有些地段還可間種椰子和其他經濟林、果樹等,以發揮多種效益。
沿海紅樹林受破壞十分嚴重,應採取措施恢復和發展,可象東寨港一樣,盡可能建立紅樹林保護區。此外,環島沿海珊瑚礁和其他島礁,也有保護海岸和生態作用,應積極加以保護。
(4)發展“生態農業”和節水農業。針對本島水源不足的問題,發展“生態農業”和節水農業是緩解水源不足和水熱不協調的良好措施。發展“生態農業”,除搞好林業建設,建立強有力的生態支柱外,還要搞好農業佈局,包括山區立體農業佈局,各類地區農、林、牧、漁的合理佈局,以及調整好農業務部門的結構。因此,必須搞好農業用地合理規劃,切實施行計劃用地和科學用地,以便建成高效的農業生態一經濟體系。
另一方面,針對水源不足,尤其是沿海臺地和玄武岩臺地等水源緊缺,應發展節水農業,即以旱作和木本作物為主的農業,並且儘量建成立體農業生態體系,把節水與保水結合起來,以盡可能發揮現有水源的效益,不要強行發展水耕農業,以免浪費水源。
2.發展基礎農業,保障社會需求
中國人口眾多的國情決定必須積極發展糧、油等基本生活資料生產,以滿足供求,保證社會安定。海南雖然是經濟特區,但是,它是擁有一定農業空間資源,而且是人地關係較為寬鬆的地區,是一個特殊的經濟特區,目前人均仍有1畝多耕地,因此,大力發展糧、油、菜、肉等基本生活資料的生產,保障供給,既合符海南的省情,也有利於特區建設的順利進行。為了保障供給,除發展生產外,還應控制常住人口的過快增長,力求供需平衡。
根據本島土地資源和自然條件,在一定時期內,應爭取糧、油的基本自給,蔬菜則應自給有餘,還應發展肉類商品生產。這是基礎農業的發展目標。
1987年全島共生產糧食1335萬噸,人均有糧食217公斤,按人均需糧300公斤計,則尚欠糧51萬噸。與廣東省相比,海南人均耕地比廣東省多60%,而糧食畝產僅175公斤,比廣東省平均畝產少125公斤。若能把單產提高到250公斤,糧食播種面積保持不變,總產為190萬噸,就能達到自給有餘。預計到2005年,全島人口達770萬,到時以人均需糧280公斤計,糧食總需求量為2156萬噸,若能保證360萬糧田,以單造畝產300公斤計,也基本上可以達到糧食自給的目標。這也是可以實現的目標。
本島食油以花生為主。1987年共生產花生413萬噸,另有芝麻03萬噸。供不應求,調食油1144萬公斤。全島花生平均畝產僅70公斤,單產甚低。花生單產增產潛力很大,而且可以擴種花生的土地仍不少,只要合理安排生產佈局,增加水稻、花生輪作面積,擴大花生在甘蔗、果園和旱作地間種、套種面積,並且加強管理,努力提高單產,就有希望能夠達到食油自給的目標。另一方面,還可擴大油粽生產,發展油粽加工業,多渠道解決食用油問題。
蔬菜生產是海南目前農業的薄弱環節,但最近已初步有了改善,應利用本島良好的自然環境,普遍增加蔬菜生產,還應建設好城郊蔬菜基地和外銷出口的反季節蔬菜生產基地。
肉類生產包括禽、畜生產和水產品生產,在海南有較大的開發潛力,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發展商品生產,為本省增加收入和出口創匯。
3.建設城郊型農業
隨著海南對外開放和經濟的發展,全島工商業城市、工業基地、港城和城鎮的建立和擴大,非農業居民,尤其是流動人口的增加是必然的趨勢。保證城市、工礦和港城等副食品供應將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因此,必須搞好城郊農業的建設。
城郊農業主要是保證為城市(鎮)和工礦提供新鮮蔬菜,鮮肉,鮮魚,鮮奶、鮮蛋、鮮果和花卉等“七鮮”農副產品的農業,也是商品農業。為了保證市場有穩定的貨源供應,必須根據城市的規模,建設相應的生產基地。但重點在於建設大、中城市的城郊農業基地。目前主要是搞好海口城郊農業建設,並著手進行三亞、那大、以及石碌,八所、萬城、加積、文城—清瀾、洋浦、金江、臨高、抱由等中、小城鎮,礦區和港城等城郊農業的規劃和建設,並且隨著人民生活的提高和對外交往的增多,城郊農業生產應注意向品種多樣化、質量不斷提高的方向發展,才能適應市場競爭,滿足社會需求。同時,在旅遊城市還應結合發展旅遊農業,作為城郊農業的一重要內容。
4.發展旅遊農業
旅遊農業是指專為旅遊服務、生產供旅遊吃、喝、帶的土特農副產品,並且提供遊樂去處的農業,即建成園林化的農業。
海南獨特的熱帶山、海風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山珍海味、熱帶特產等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優越時物質條件。發展旅遊業,還將為土特農產品提供不必運銷的市場條件,因此,除全面發展土特產品的商品生產外,可在旅遊城市、旅遊點,根據海濱、平原、山區等具體條件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熱帶水果園、熱作園、熱帶花卉觀賞園和熱帶特色的動物養殖園等專供旅遊的農業園林,也可在有效保護的條件下,開放一些自然保護區。旅遊農業園林中的熱作、水果、花卉和特種動物的種養既要有地方特色、又要多樣化,要一年四季都有產品供遊客邊遊樂,邊吃喝,並要有讓遊客攜帶走的土特產品,因此,還應有配套的產品加工、保鮮和包裝行業的同步發展。
5.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非耕地,發展商品農業,建設商品生產基地
海南陸地的農業生產佈局應在“三個穩定”的前提下,開發非耕地,大力發展商品農業生產。
“三個穩定”是:①穩定建設好生態林。②穩定發展基礎農業生產。③穩定鞏固橡膠生產。同時,進行合理的生產規劃,積極開發和綜合利用臺地、低丘非耕地,把這類土地中的荒坡地和已經利用,但是屬不合理利用或低效益利用的土地作為開發的對象,大力發展糖蔗,熱作,水果,飼料牧草和畜牧業商品生產,並盡可能建設商品生產基地。
(1)進一步發展糖蔗生產。糖蔗已成為海南重要的農產商品。1987年全島共生產糖蔗2614萬噸,產糖304萬噸,等於全國食糖總產量的59%,已是中國主要產糖區之一,全省共調出食糖23萬多噸,僅次於廣東、廣西、雲南和福建等省區。當前,糖蔗生產的主要問題是單產低,全省畝產平均僅2092公斤,還不到廣東平均畝產的54%。因此,糖蔗生產不但單產可望提高,還可以進行蔗、稻水旱輪作或利用旱地種植,進一步擴大甘蔗面積。如果能使糖蔗種植面積達到150萬畝,並且把單產提高到3~35噸/畝,全省蔗糖總產可達50~60萬噸,將躍居全國第3位,僅次於兩廣(臺灣未計)。
(2)建設熱作、熱帶水果和茶葉生產基地。海南熱作、熱帶水果和茶葉大都是利用臺地丘陵種植的,是非耕地高效益的土地利用方式。近十年來,生產發展很快(見表2)。1987年全島熱作種植面積達11452萬畝,水果達65萬多畝,茶葉1074萬畝。但是這三類作物種植面積僅占全島臺地面積的79%。今後,應在穩定橡膠生產的同時,積極,合理地開發臺地、低丘荒坡地,並改變一些不合理、低效益的土地利用方向,有選擇地發展椰子、檳榔,咖啡、腰果等熱作和芒果、菠蘿蜜、人心果、番荔枝、番石榴、番木瓜,紅毛丹、山竹子、菠蘿、龍眼、荔枝、楊桃、以及柑桔和香(大)蕉等熱帶水果,既要因地制宜地分散擴大種植面積。又應集中連片建設生產基地。在土地利用上可以合理搭配熱作和水果的不同品種,實行間種、混種,或間種茶葉和豆科牧草等,形成多層次的立體生態生產體系,使土地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又有利於土地保護。
(3)發展飼料牧草、“以草代糧”發展畜牧和水產業。海南糧食和飼料不足,進一步發展畜牧業困難很大。雖然島內有比較豐富的草料資源可作草食畜、禽飼料,但是,由於氣候和地形上的原因,可利用的草料資源並不多*。因此,必須廣辟飼料來源,其中一個重要的途徑是在發展林業、熱作、水果、橡膠等的同時,引種優質、高產的飼料牧草,以林一草,經一草,果一草,膠一草等相結合形式,大力發展飼料牧草生產,或者利用低產農田改種高產飼料,並進行加工草粉,以草粉與水產次品等加工生產複合飼料。如果全島能通過多種形式播種500萬畝飼料牧草,至少每年可生產100萬噸以上的乾草粉,相當於30多萬噸糧食飼料,也即等於目前全省糧食總產的1/4以上,“以草代糧”便可以使畜牧業能較大規模地得到發展,地外,還可以利用牧草養魚,從而可建設畜牧,水產基地。
表2 1987年海南熱作、水果、茶葉生產情況表*
生產 種類
情況
項目 熱作 椰子 檳榔 油棕 咖啡 胡椒 香茅 劍麻 腰果 水果 菠蘿 香蕉 柑桔 荔枝 茶葉
種植面積
(萬畝) 2933 1296 566 2111 1760 1126 143 1417 6541 3088 1443 1472 571 1074
當年收穫面積
(萬畝) 1384 119 117 115 530 529 079 905 2333 1148 855 407 031 746
產量(噸) 7050
(萬個) 2377 3235 433 3048 1615 1179 710 1472
(萬噸) 762
(萬噸) 523
(萬噸) 093
(萬噸) 1000 5800
與1979年相
增長(倍) 19 20 239 09 24 193 234 37 54 44 152 663 003 (缺)
*廣東省統計局,廣東省統計年鑒,1988。
6.加速發展海洋漁業
海洋漁業資源是海南最具優勢的自然資源,海洋漁業前途十分廣闊。但是1987年全省海產品產量僅994萬噸,等於廣東省海產品產量的11%,還不到臺灣省的10%。38萬畝可養魚的灘塗則只利用594萬畝。隨著特區建設和資源開發的進展,應把海洋漁業放在海南自然資源開發的重要位置,重點發展海水養殖業,並開展中,深海漁業。對近海淺漁海業應在保護漁業資源中逐步恢復和發展生產,使海洋漁業成為海南的重要產業。
隨著海洋漁業的發展,還應相應發展水產加工業,努力使海南水產成為出口創匯的重
要產品,為海南建設提供資金。
四、發展農業的必要措施
要正確地認識海南農業在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它不僅是重要的經濟生產,更重要的是環境建設,即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基礎條件建設,因此,應採取措施,予以優先發展,並且能全面地發展。主要措施有:
1.進行全省土地利用的總體規劃
要以“保護環境、兼顧建設和生產”為原則,進行土地利用的總體規劃,即在考慮工業、交通,能源、城鄉體系等建設佈局中,與(大)農業空間佈局密切結合起來,為建立合理地土地利用結構搞好土地利用的總體規劃。
2.搞好農業用地規劃
由於農業用地具有基礎性、全局性和綜合性,尤其是在海南島這樣相對獨立生態體系的條件下,而環境問題將十分嚴峻,搞好農業用地規劃更具十分重要的意義。要以建立合理的農業生態一經濟體系為用地依據,進行林、農、牧、漁各業的用地佈局規劃。並應制訂必要的措施保證農業用地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3.制訂土地利用法規
為保證規劃用地的實施,應在土地法、森林法和水土保持條例等法規下,制訂土地利用法規,堅決保證有關國計民生的建設用地、生產用地和環保用地能按規劃利用,尤其是環保體系用地更應有賦予法律權威的保障。
4.搞好農業用地制度和農業經營管理體制的全面改革
為了徹底革除造成土地利用短期行為、不利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不利提高勞動生產積極性和勞動效率的現行土地利用和農業經營管理體制的種種弊端,應進行農業用地制度和經營管理體制的全面改革,但應吸收以往的教訓,不能採取“一刀切”的辦法。在土地利用上應根據土地的不同用途和社會效益,建立不同的利用體制,經營體制上也必須採取多種不同形式的經營方式,並且要提倡適度規模經營,以提高商品率和生產效率。
5.增加農業建設投資
首先應增加農業投資,加強農業基礎,其中應重視農業基礎建設投資,增加生態林(包括水源林、水保林、防護;休等及自然保護區)和農業基本建設投資,並且隨著經濟發展相應增加投資額。為保證投資,應有法律的依據,還應加強使用資金的管理。
6.改革現有的農業商品價格體制,搞好宏觀控制
現行農產品價格的不合理狀況已嚴重障礙生產的發展,更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海南作為經濟特區,應逐步放開農產品價格,以市場機制引導商品生產,並創造條件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與此同時,又必須注意宏觀控制,利用產業政策、經濟手段和法律措施實施宏觀調控,引導生產走上正軌,還應做好商品生產的信息交流和指導。
7.發展高科技農業
海南畢竟是土地面積有限的孤島,農業空間環境受制約,而人口卻在不斷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對外交往和貿易在不斷發展,社會需求數量越來越多,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而且需要品種越來越趨多樣化,因此,必須盡可能利用開放的條件,積極引進新技術武裝農業,發展高科技農業,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以便生產更多、更好的農產品,滿足社會需求。這也是非常必要的。
8.加強文化教育,迅速提高人口和勞動力素質
人口和勞動力素質問題是本島經濟發展的一個關鍵性問題。隨著開放和特區建設的進行,海南人口和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發展需求的矛盾將會越來越尖銳,加強文化教育和科技普及已經是一項非常急迫的任務,政府各級部門應十分重視這一工作,不但應採取措施跟上社會發展,而且應超前做好這一工作。
ON THE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AINAN ISLAND
Chen Chaohui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gricultur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problem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ainan Island, the new province and biggest special economic zone in China. The island is full of latent potentialities, with better climate environment and plentiful land resources, biological resources, marine resources and tourism resources. But being a isolated island, it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had been very slow for a long time, so its economic foundation is weak and the level of productive technology is low. There are also some congenital defects in the island such as water shortage, natural calamities, discordance between water and heat. Some problems, especially natural environment, water resources and basic agriculture will become very serious alon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set up an ecological economy system of agriculture is a backbone of the whole set of countermeasure concerning the above-listed problem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should be don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gricultural ecosystem is to afforest mountain areas, and then to develop the basic agriculture including grains, oil crops and vege-table production as well as suburb agriculture, marine fishery, and some special goods for tourism.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commodity production so tha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opening to outside world. Therefor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s follows: (1) to make an overall planning of land use; (2) to enact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carrying out the land planning;(3) to reform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agriculture and the price system of agriculture products; (4) to step up the level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 that to enhance the population quality and labour force sk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