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擁有一萬八千公里長的海岸綫,航海歷史悠久。廣東是我國海岸綫最長的省份,海文化源遠流長,2000多年來的海上貿易長盛不衰,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點和必經之地,不僅沿岸有相關的文化遺存,海底的文物資源更是豐富。據史書記載,中國鴉片戰争以前有明確記載的沉船事件就有100多宗,沉船不計其數。備受中外考古界關注的“南海Ⅰ號”沉船沉睡海底800多年後已浮出水面。“南海Ⅰ號”沉船的挖掘成爲我省建設文化大省的標誌性項目。廣東要建設文化强省,必須很好地開發利用和擦亮“南海Ⅰ號”這張世界級名片。
一、開發“南海Ⅰ號”——海上敦煌文化産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南海Ⅰ號”從1987年被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合作打撈偶然發現,到2007年大規模整體打撈出水,它給“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研究開拓出一片廣闊的天空,所以中山大學黄偉宗教授從歷史文化的角度把它定位爲“海上敦煌”。可以説,“南海Ⅰ號”這艘沉船是我國第一次大規模發現“海上絲綢之路”的實物例证。它是目前水下考古發現的文物中,船體最完整的、年代最久遠的、文物數量最多的“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群,數量估計有5至8萬件,比作爲陸上絲綢之路標誌的、擁有5萬件文物的甘肅敦煌還要多。“南海Ⅰ號”的發掘及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建設,對研究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具有里程碑意義,對推動廣東文化大省和陽江文化名城建設也將發揮積極作用。它對研究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有着重要的科學、歷史和文物價值。
目前我市對這一文化産業開發的力度還不够,極易被他人占去先機。我認爲:打造“南海Ⅰ號”——“海上敦煌”文化産業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是最富有戰略意義的舉措。理由有三個方面:
1.打造“南海Ⅰ號”——“海上敦煌”文化産業群順應世界産業發展潮流
當前,文化産業已經被世界各國特别是經濟發達國家公認爲“朝陽産業或未來取向産業”,從世界範圍看、文化産業的年增長率爲6%,其它産業的增長率爲3%。美國的文化産業經營總額達幾千億美元;加拿大文化産業的産值超過了諸如農業、通訊、信息技術等行業;英國文化産業年産值近60億英鎊,平均發展速度是經濟增長的2倍;澳大利亞的文化産業成爲第三産業的支柱産業和主要出口行業。就我國的情况而言,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費需求的增長速度遠遠大於物質消費的增長速度。從2003年起,我國人均GDP已超過了1000美元,按國際經驗,我國居民的消費結構已開始向發展型享受型昇級。因而,我國文化産業增長勢頭强勁,如2006年的年增長速度高出同期GDP年增長速度6.4個百分點,廣東省文化産業更是高速發展,2006年,廣東省文化産業增加值達1680億元,占GDP總量6.5%。2004年到2006年,文化産業增加值年增長率15%,大大高於同期GDP增長率。近年來,我市的文化産業雖然有所發展,但缺乏拳頭産品和龍頭企業的帶動,文化企業普遍存在着散、小、弱現象,經濟總量不大,因而亟需將其做大做强。而我市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我國乃至亞洲唯一個大型水下博物館,目前世界上,大型的博物館每年常常吸引着數以億計的觀光客,專題性的博物館更是受到觀衆的青睞。經營收入好的秦始皇兵馬俑、敦煌和故宫等專題博物館就不用説了,就我省南越王墓、陳家祠等規模並不很大的博物館已成爲旅遊熱點。因此利用“廣東海上絲綢之珞博物館”的影響力而塑造“南海Ⅰ號”——“海上敦煌”文化品牌,打造“南海Ⅰ號”——“海上敦煌”文化産業群,培育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是極富有戰略意義的舉措。况且,由這一文化産業所拉動的第三産業的低污染高就業率,與當前“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與建設和諧社會的總體目標是高度一致的。
2.陽江已具備打造“南海Ⅰ號”——“海上敦煌”文化産業群的相應條件
從現世文化意義上看,“南海Ⅰ號”在打撈出水,到進入“水晶宫”保存和展示的過程中,其又注進了新的現代科技文化價值。因爲這過程有五個亮點,即:水下考古一流、水下打撈古沉船技術一流、展館“水晶官”設計一流、人造海水保存文物一流、真空透明展示文物一流。因而,以這一文化品牌,打造成“南海Ⅰ號”——“海上敦煌”商業品牌,完全有可能拉動我市文化産業的發展。加上我市目前交通便利,區位良好,生活、商務服務能力較强,已達到上述開發條件中的評價指標的要求。
3.打造“南海Ⅰ號”——“海上敦煌”文化産業群迫在眉睫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本市在“海上敦煌”人文資源開發、利用方面,尚處於文化需求創意不足,策劃能力低;缺乏市場主體和法人實體的參與;資源閒置,未能有效地與市場接軌等不利狀態。更值得擔憂的是,隨着宣傳密度的降低,其宣傳效應正在冷却,很容易給市外的商家乘虚而入——或無償利用。我市雖有在“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中獨佔鰲頭的“南海Ⅰ號”之利,但亦有被擁有同類型文化資源的地區打“擦邊球”之虞。一旦被人家捷足先登,將給我們“南海Ⅰ號”——“海上敦煌”文化産業的開發、招商引資造成極大的阻力。還有,隨着“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開館,我市的行政接待必然驟增,這將給我們的政府財政帶來巨大的壓力。而這類型的行政接待,從增加地方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發展地方文化産業這一角度上看,實質上就是一種公共服務,通過文化産業創收(如發包經營、特許經營、政府參股所得的利潤、税費)來補償,完全在於情理之中。因而,打造“南海Ⅰ號”——“海上敦煌”文化産業,緩解我市的財政壓力,也是迫在眉睫的舉措。
二、藉助“南海Ⅰ號”推動廣東文化産業走向世界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選址陽江海陵島,既有利於文物的打撈、保護和就地展示,又對推進廣東建設文化大省、提昇廣東文化品位、推動文化、旅遊産業發展、推進廣東文化走向世界將産生深遠影響。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廣東省建設文化大省的重大建設項目,是新中國建國以來廣東省在廣州地區以外投資最大的文化項目。該建築不僅在廣東、在全國,乃至在世界上都堪稱標誌性建築。“南海Ⅰ號”整體打撈對廣東經濟社會和文化、旅遊産業發展有重大的影響和意義,我們要抓住這千載難逢的良機,推動廣東文化走向世界。
1.啓動申遺項目,進一步提昇廣東的文化品位
“南海Ⅰ號”的發現及其負載的數量巨大的珍貴文物,是我國乃至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和文明見证。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選址陽江海陵島,更是廣東文化領域千載難逢的一件盛事。開發利用好“南海Ⅰ號”這個珍貴的資源和舉世矚目的品牌,不僅爲廣東旅遊業增色,還可以增加廣東的文化内涵,提高廣東的文化品位,爲廣東建設文化强省作出積極的貢獻。目前有足够的史料和文物證明,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始發港之一。目前保存在廣州市内各地的“海上絲綢之路”的遺址共有20多處,包括南海神廟、懷聖寺光塔、光孝寺、清真先賢古墓、華林寺、蓮花塔等。其中懷聖寺就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早的清真寺。因此,廣東文化部門應相互配合,積極推動“海上絲綢之路”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2.拉長産業鏈條,進一步壯大廣東的文化産業
廣東可藉助“南海Ⅰ號”水下考古發現及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建設的轟動效應,整合自身的文化潜力,壯大文化産業,爲廣東建設文化强省增添新的活力。
美國的電影産業,好萊塢的電影打遍全世界。好萊塢一部影片《泰坦尼克號》在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映後,賺回了20億美元的票房收入。廣東完全可以通過編寫或拍攝以廣東爲背景、以“南海Ⅰ號”爲題材的小説、戲劇、歌舞、電視劇、電影等多種作品,盡可能擴大“南海Ⅰ號”的影響,推動廣東文化强省建設,比如《蔚藍船説》的創作和成功上演就是很好的例子。
3.完善配套設施,推動廣東旅遊産業邁上新的臺階
“一館兩中心”選址陽江海陵島,不僅給打撈、研究和保護帶來便利,同時促進陽江旅遊業的發展將十分有利。因爲陽江可以憑藉這個項目,進一步擴大陽江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加快陽江尤其海陵島旅遊業的發展,進而推動陽江與全省的區域協調發展。
首先,從博物館及配套設施的建設情况看,目前世界上建設水下考古博物館的國家不多,在我國尚屬空白。以“南海Ⅰ號”爲核心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將是我國水下考古博物館建設的起點。按照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關方案的構想,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將不僅是單純的收藏和展覽中心,而且將成爲我國水下考古領域的信息研究中心和海陵島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遊中心。而以“南海Ⅰ號”爲核心的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建設,本身就藴含巨大的商業價值。當然這種商業價值並非指文物買賣的商品價值,而是如何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將文物展示、“海上絲綢之路學”研究等一系列廣義的内容延伸到文化、旅遊産業中所體現的商業價值。在這種背景下,在海陵島建設以“南海Ⅰ號”文物爲主題的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並與已投入使用的水下考古基地相配套,突出“水下博物館”特色,形成一個綜合的文化、旅遊産業品牌,使之成爲名副其實的“海上兵馬俑”、“南海絲綢之路上的敦煌”,將會更好地實現“南海Ⅰ號”的旅遊價值。作爲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重要部分,建在海中的“水晶宫”將擔負起保存和展示“南海Ⅰ號”的功能。“水晶宫”將建在海陵島最美的十裏銀灘海域,其核心是透明玻璃體,安放整體上浮拖運的“南海Ⅰ號”,保留原有的海底淤泥和岩石,藝術地再現原有的埋藏環境(包括海底生物),並有水下考古隊員潜水作業,觀衆可環繞這個巨大的“水族箱”,真實地體會發掘打撈過程。這樣,“南海Ⅰ號”不用脱離海水,就可得到最好的保存。同時,按照方案構想,“水晶宫”及博物館基本建成後,還將配套休閒設施、潜水俱樂部、風帆、快艇俱樂部、水上舞臺等旅遊項目。
其次,從海陵島的發展態勢看,經過陽江近十多年來的超常規發展,目前海陵島已成爲比較成熟的濱海旅遊度假區,并且是廣東省唯一的國家4A級濱海風景旅遊勝地,交通便利,遊客衆多,有着良好的市場環境,客源有基本保证。據統計資料顯示,近年來海陵島的年遊客量已近200萬人次。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選址該島的十裏銀灘,是一片背山面海,風景優美,未經開發的自然海灘,有足够的建設用地,考慮要建巨型的“水晶宫”作爲木質船體陳列館,這裏更具有天然的優勢。此外,最近陽江市有關方面已正式啓動專爲“南海Ⅰ號”及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量身訂做的配套輔助工程及旅遊開發項目,總占地面積四十萬平方米,主要建設五星級旅遊賓館、潜水俱樂部、風帆俱樂部、海水浴場、海文化表演廣場以及旅遊娱樂商業街等。項目設計將嚴格遵守以文物保護爲核心、注重環境和生態保護的原則,確保建成後與博物館主體相配套。而這些優越的條件都是其他地區所不可比擬的。因此,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落户海陵島十裏銀灘,不但有利於對“南海Ⅰ號”進行研究、保護和開發利用,其文物資源和海陵島濱海旅遊資源形成的互補效應,對陽江旅遊文化産業發展的影響和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南海Ⅰ號’博物館”定位爲國内一流、國際先進的遺址類大型專題博物館,其模擬海底環境對古代木質沉船保護、展示及考古研究作業的展示方式在世界範圍内也是獨一無二的。海陵島將吸引世界遊人。而將從沉船上出水的數以萬計的文物更將吸引世界遊人的眼光。博物館建成開放,將可能會像秦始皇兵馬俑一樣吸引世界遊人的眼光,海陵島將可以常年留住遊客。
因此,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應突出“水下博物館”特色,形成一個綜合的文化、旅遊産業品牌,使之成爲名副其實的“海上兵馬俑”、“南海絲綢之路上的敦煌”,將會更好地實現“南海Ⅰ號”的旅遊價值。
李聯德(廣東省陽江市委黨校副校長、副教授。)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