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粤學和廣府學的形成和發展

  近年,地域文化研究在我國方興未艾,成果纍累,並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而同步前進。而在嶺南,這種研究也不甘後人,其中作爲嶺南地域文化代表的粤學更是後來居上,大有崛起全國之勢。而廣府學作爲粤學一個核心,近年研究成果也不同凡響,爲衆所矚目。本文即在相關地域文化理論基礎上,對粤學和廣府學研究成果作了簡略回顧、探討其形成發展基本綫索、特點和規律,以求证於方家。

  一、粤學建立理論基礎

  史學大師譚其驤教授説過:“任何時期都不存在一種全國共同的文化。”“中國文化有地區性,不能不問地區籠統地談中國文化。”〔1〕也就是説,文化研究必須以區域爲依託,尋找區域之間文化差异性。有了這個差异性,文化研究就了無窮無盡源泉,相應的學科即有可能應運而生。近20年來,“文化熱”在全國蔚爲風氣,地域文化研究成果不絶如縷,僅據1998年遼寧教育出版社《中國地域文化叢書》,全國被劃分爲24種地域文化,如滇雲文化、黔貴文化、八桂文化、嶺南文化、瓊州文化等,並産生强烈反響,推動地域文化繼續向縱深方向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地域文化研究高潮。即使近20多年來,經濟全球化熱席捲世界各個角落,有人據此提出“文化全球化”口號,但應者寥寥。恰在近年,聯合國又有保持世界文化多樣性的主張,以及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世界性的文化等論調也甚爲時興,這都衝擊和稀釋了“文化全球化”的論調,使之未能成爲世界文化發展的主流觀點。相比之下,文化的地域性龢民族性更加凸現,顯示區域文化不但不會泯滅,反而會隨着經濟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和空間一體化的擴大而日益受到重視,其研究成果和開發應用前景當可預期,并且在實際上已經在這個方向上邁開了堅實步伐,這容下述。

  正是在這些概念指引下,近年以地域、流域、族群、民係等文化集合體(文化叢)或某個文化要素,如雷、犬圖騰、媽祖,三山國王、南海神崇拜等爲對象的地域文化學或要素文化學應運而生,出現安徽有“徽學”,廣西有“壯學”,湖南有“湘學”,福建有“閩學”,西藏有“藏學”,海南有“海南學”,北京有“北京學”,以及客家學、潮州學、草原文化學,紅土文化學、疍民文化學等,只要以某一獨立區域或某個獨立文化要素爲對象,都可樹立起某某學旗幟,贏得一部分人認同,在某個文化體系中佔有自己位置,這已成爲當今區域文化發展一種潮流,以各種名目出現的某某學孕育、生長的環境和土壤。

  粤學或曰“嶺南學”在這個潮流下脱穎而出,雖正是其時,但追溯起來,早就有歷史淵源,而不是偶然、應景的産物。在嶺南文化史上,由於嶺南文化的創新性,明代江門陳白沙、增城湛若水,創立“江門學派”,即在廣讀詩書基礎上通過“静坐”方式,把書本知識融化到自己思想中,達到認識事理之目的。近代樑啓超更是中國文化地域分流派的最早倡導者,他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中,將先秦學派分爲南北兩支,各有其文脈和精神。〔2〕當然也有人認爲學派始於南北朝,而盛於宋。及至清代干嘉漢學發展達到高峰時期,樑啓超又認爲:“漢學派中也可以分出兩個支派:一曰吴派,二曰皖派。……以上所舉派别,不過從個人學風上,以地域略事區分。”〔3〕這是地域成爲劃分學派的重要依據。迨到現代文化大師,在非常重視地域文化研究之同時,更注意地方學的建設。史學大師陳寅恪在論述近代中國學術流派地域變遷時,曾於1933年12月讀了時在北京的後爲中山大學歷史教授岑仲勉論著之後復北師大校長陳垣一封信中指出:“此君想是粤人,中國將來恐只有南學,江淮已無足言,更不論黄河流域矣”。〔4〕陳寅恪之意,同樣肯定南學,並預見它會超過黄河流域的北學。但這裏所説的南學,其地域應主要指嶺南。因陳寅恪指的粤人岑仲勉是順德人,並將粤、江淮、黄河流域並列,這三地即爲三個地域文化單位,即粤爲兩廣、江淮爲長江中下游、黄河流域爲中原,這三種地域文化相應爲“南學”、“徽學”、“北學”的研究對象。此後,有人稱“南學”即“嶺南學”,華南師範大學曾昭璇教授即在不同場合,提出建立“嶺南學”問題〔5〕。爲有這些文化先師們奠定的理論基礎,“嶺南學”近年脱疑而出,並成就斐然。

  二、粤學研究成就

  粤學也是“嶺南學”,即在嶺南地區基本上與兩廣相當的地域上形成一門地方性學科。其研究對象包括歷史上兩廣地區産生的各種文化現象,含物質、制度、精神層面上文化形態。如果以文化賴以存在的載體而言,就有珠江文化、嶺南文化,以及組成它們的各文化分支,如廣府文化、客家文化、八桂文化、瓊州文化,雷州文化等,均可被粤學所覆蓋。細檢近20年來粤學成就可歸結如下:

  1.以珠江文化命名粤學成就

  雖然1926年郭沫若在《我來廣東的志望》中提出“珠江文化”概念,但有關研究長期空白,直到1988年,中山大學黄偉宗教授獨立提出珠江文化概念,用於對作家陳殘雲作品進行研究,自此,拉開了珠江文化研究帷幕,先後有一大批珠江文化成果問世。其中以“珠江”(含支流)命名的專著(論)性作品即有黄偉宗《現代珠江文化特徵概論》(1992),司徒尚紀《西江文化形成發展和演變初探》(1996),張鎮洪《從考古發現看嶺南文化源於西江》(1996)、黄偉宗《建設西江文化走廊刍議》(1997,參事建議),《珠江文化特質及其源流略論》(1998),司徒尚紀《珠江傳》(2001),黄偉宗《珠江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2001),洪三泰、譚元亨、戴勝德等《珠江文化叢書·海上絲路研究專輯》(2001),黄偉宗《珠江文化論》(2003),司徒尚紀《珠江文化與史地研究》(2003),林若《關於珠江文化》(2003),黄偉宗《泛珠三角經濟圈需珠江文化支撑》(2004),許桂靈《中國泛珠三角區域的歷史地理回歸》(2005),黄偉宗、周義等《珠江文化叢書·十家文譚》(2006),洪三泰主編《珠江文化》(雜誌,2007),黄偉宗、司徒尚紀等《中國珠江文化史》(2010)。可見,以“珠江”命名著作、論文占了粤學成果大部分。

  2.以嶺南文化命名粤學成就

  據曾昭璇教授告知,嶺南文化作爲地域文化命名,至遲始於上世紀30年代,其時嶺南大學已有嶺南文化研究所。但嶺南文化研究成果,主要是出現於上世紀80年代後,以專著形式出現的,主要有陳乃剛《嶺南文化》(1990),李權時、李明華、韓强《嶺南文化》(1993、2010),胡波《嶺南文化與孫中山》(1997),廣東炎黄文化研究會《嶺嶠春秋——嶺南文化論集》(二、三、四、五)(1996、1997),袁鐘仁《嶺南文化》(1998),黄淑娉等《廣東族群與區域文化》(1999),司徒尚紀《嶺南歷史人文地理》(2001)等。

  3.族群(民係)文化命名粤學成就

  建國前,以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客家源流考》爲代表,標誌粤學在客家文化研究上階段性成果。但更大成就是近20年來取得的,代表性作品有劉佐泉《客家歷史與傳統文化》(1991)、胡希張、莫日勞等《客家風華》(1997)、譚元亨《客家魂》、《客家聖典》(1997),《廣東客家史》(2010)以及關於客家語言、風俗、建築、服飾、人物等方面論著、圖集等,洋洋大觀,是族群文化研究成果最豐一個領域。

  潮汕係及潮汕文化研究成果近年也异軍突起,特别是饒宗頤先生倡導建立“潮州學”以來,潮汕文化有了專門潮學研究中心,以及其他相應研究機關,也出版一批成果,搆成粤學一個重要研究領域。代表性作品有不定期論文集《潮學研究》、《潮汕百科全書》(1994),黄挺《潮汕文化源流》(1997),陳澤泓《潮汕文化概論》(2001)等,不勝枚舉。近年,有關研究在昇温,這與潮人重學傳統不無關係。

  雷州文化長期被列入福佬文化範疇,與潮汕劃入同一個文化區。但近年隨着地域文化研究深入,發現雷州文化與潮汕文化的差异性遠大於它們的共同性。於是雷州文化作爲一個相對獨立區域文化體系被提出來,並獲得社會認同,有關研究成果也相繼涌現,如吴建華《雷州傳統文化初探》(2000),牧野《雷州歷史文化大觀》(2006)、餘偉民等《雷州半島的雷文化》(2011)等,時下有關研究正呈後發之勢,成爲粤學一個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廣府學形成發展

  廣府文化作爲嶺南文化或珠江文化核心,形成時間最早,文化内涵最豐富,底藴也最深厚,但由於各種原因,研究組織和研究熱情反不及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過去研究成果也相對單薄,與廣府文化地位很不相稱。近年,這種局面已發生根本轉變。最早是1996年,以黄偉宗爲首省府參事文教組到封開考察,提出封開是“嶺南文化古都”概念和“古廣信文化”概念,在各級政府重視和中外媒體推介下,很快掀起研究熱潮,也是廣府文化研究一個高峰,後出版《封開——嶺南文化古都論》。與此同時,以肇慶爲中心西江文化研究也接踵而起,包括盤古文化、龍母文化,端硯文化、包公文化、禪宗文化、名城文化、燕都文化、竹文化、南江文化等,大大地擴充了廣府文化研究範圍,並有不少新發現,如“南江文化”概念提出和論证,對珠江文化就貢獻匪淺。

  珠三角是廣府文化一個核心區,除了以廣州城市爲主體的古番禺文化研究以外,珠三角居民多從南雄珠璣巷南下,播遷珠三角各地,後成爲廣府係居民主要來源,近20年來,以珠璣巷爲中心,尋根文化乘勢而起,不但成立珠璣巷後裔聯誼會,而且出版“珠璣巷研究叢書”(1995),廣爲發行。特别是電視片《千年珠璣》在全球播放,引發海内外廣府人子孫尋根熱潮,使廣府文化研究從學術層面走向普羅大衆,推動“廣府”概念爲更多人理解,也爲廣府學術研究提供新素材。在對珠璣巷在珠三角後裔深入研究基礎上,2006年初,以黄偉宗爲首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一批專家學者發現江門良溪爲珠璣巷移民一個聚居地,也是向海外移民一個起點,繼而提出良溪爲“後珠璣巷”概念,並先後舉行二次學術論壇,出版《良溪——後珠璣巷》論文集(2006),此書一版再版,産生廣泛社會影響,誘引海内外珠璣巷遷民後裔到良溪尋根的新一輪熱潮,廣府文化的普及由此又走進一個更寬廣程度。

  至此,廣府文化研究已改變昔日狀况。近年有關成果源源而出,除上述涉及到的以外,還有一系列作品推出,如作爲“珠江文化叢書”的譚元亨、洪三泰等《千年國門——廣州3000年不衰港市》、譚元亨《廣府海韵——珠江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2001)、《廣府尋根——華南一個最大的移民族群探奥》(2003)。此外,廣東各界學者研究廣府文化的成果也不在少數,如龔伯洪《廣府文化源流》(1999),張國雄、劉興邦等《五邑文化源流》(1998),以及大量關於廣府飲食、風俗、語言、文物考古、工藝美術、名城名鎮名村介紹等,既有學術性,也有通俗、普及性作品,搆成廣府文化研究洋洋大觀,從而奠定了廣府學建立的基礎。當然,一門地方學的形成,需要理論和實際成果的支持,但據上述,廣府學已具備與客家學、潮州學一樣形成條件,到達幾乎呼之欲出地步。這次“廣府首府——封開”論壇也可以視爲是廣府學建立一個標誌和開端。

  四、展望

  從嶺南學術的地域結構而言,嶺南學或粤學實際涵蓋廣府學、客家學、潮州學、海南學、雷州學、壯學等。但從實際研究效果看,粤學因覆蓋地域廣,興起時間早,研究隊伍龐大,力量强,故成果豐碩,影響深遠,而它的各個組成部分,包括族群或亞地域文化研究成效,自不能與之相比。而這些部分,又以客家文化研究最早,潮汕文化次之,廣府文化最遲,但後來居上,且呈現强勁發展勢頭。其更多優秀成果當可預期,但一門學科建立和發展,需要作許多理論建構和實際研究,包括田野考察等。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創立以來10多年,即在這方面取得許多開拓性貢獻,既爲粤學,也爲廣府學在理論和實踐上開創一個新局面。相信以後將會有更多新成果面世,在我國區域文化地圖上佔有顯要地位。

  注釋:
  〔1〕譚其驤:《中國文化的時代差异和地區差异》,見《復旦學報》(社科版)1986年第2期第6頁。
  〔2〕樑啓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勢》,見《飲冰室文集》上,《學術》,廣智書局,1908年。
  〔3〕樑啓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19頁,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
  〔4〕陳垣:《陳垣來往書信集》第37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5〕曾昭璇爲《吴尚時》一書《序》言,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

  許桂靈(廣東省委黨校現代化戰略研究所研究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