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保險在全面小康進程中的方位和空間


  新世紀我國中長期發展戰略是如此宏偉、實在和溫情:用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一個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準的小康社會。與上世紀末初步達到的小康社會相比,新的目標蘊含著全民共用、全面進步的深刻涵義,需要全國各行各業共同奮鬥。保險業作為現代經濟核心的金融業三駕馬車之一,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所處方位元如何?發展空間如何?這不僅影響到一個朝陽產業的未來發展,更事關國民的小康生活的品質,需要我們潛心認識和探討。

  探尋保險為小康社會服務的現實方位

      探尋保險在小康社會中的現實方位,我們不妨從小康社會的內在需求、保險業的縱向發展、與國際同業的橫向比較這三條線的延伸與相交來觀察。

  先看小康社會對保險的需求。

      小康社會是一個中國特色概念。“小康”一詞最早在《詩經》出現。西漢《禮記•禮運》把小康作為一種與“大同”相對應的社會形態,指的是政治比較清明、生活稍為安康的社會局面。後世逐步演進,指家有餘糧剩米的較殷實生活。鄧小平同志1979年提出實現小康目標,是指溫飽有餘、但還不富裕的社會狀態,旨在對2000年全面實現四個現代化目標的調整,從急於求成到實事求是,把小康社會作為從溫飽到現代化的一個必經階段。2000年,我國人均GDP達到850多美元,從5個方面16項指標評估,75%的居民初步過上小康生活,實現了由低收入國家進入中等偏下收入國家的歷史性進步。

      可是,經濟總量迅速增長並未明顯改變人均水準不高的現實,全國尚有25%的人未達到小康水準,其中還有近5000萬人沒有完全解決溫飽問題,而且地區、城鄉、領域之間差距較大,這表明現已總體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準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包括經濟總量的增長和經濟體制的完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等多方面的指標和內容,其中,社會保障覆蓋率首次被國家統計局納入全面小康社會評價指標體系,列為三個子系統26項量化指標之一。“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保障。”山東青島的這一民諺反映了百姓對小康生活的樸素認知。保險是多層次社會保障制度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國情,在當前和今後一個較長時期內,我國社會保險制度只能定位在廣覆蓋、社會化、可持續的“基本保障”水準上。因此,要提升我國社會保障水準,構築強有力的“安全保障網”,必須加快發展商業保險。

      現代社會,風險無處不在,形式多種多樣。一項專家調查表明,與風險伴生的社會穩定與安全問題是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五大重點難點之一,今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災難,更是為全民上了一堂深刻的現實風險課。綜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要內容,從發展經濟這一首要任務,到提高人民生活水準和品質這個最終落腳點,風險保障需求如影相隨。以發展經濟為例,全面小康要走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地區協調發展之路,其中,解決農村小康問題是個關鍵。我國農村8億農民,有5億多勞動力,而全國現有的1914億畝可耕地,只能容納2億勞動力,如何促進大量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一個根本途徑就是加快城鎮化。在這個歷史性的艱巨轉變過程中,農民的養老保險怎樣覆蓋?醫療保險怎樣改?失地農民的最低保障誰負責?這些難題需要政府和保險業共同解答。否則,沒有切實的風險保障安排,是很難順利完成城鎮化的。再如,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的市場經濟體系將更具活力和開放性,全球化的機遇與風險同在,財富與保障和投資相連,國外的企業要進來,國內的企業要出去,國有經濟要繼續發揮主導作用,民營經濟也將面臨更廣闊的市場機會,如何配套“走出去”戰略而拓展出口信用保險?如何為日益壯大的民營經濟提供保險服務?如何滿足百姓個人資產增加後理財需求的變化而進行產品創新?諸如此類問題表明,全面小康進程中面臨的各種風險,不斷刺激產生新的保險需求,為經營風險的保險業不斷拓展新的市場。

      其次看保險業的發展。

      保險發展是經濟發展的要求和表現。伴隨社會從溫飽向小康的走向,保險業呈現快速發展趨勢。1979年,我國保險業在被迫停業20年之後恢復業務,保費收入從1980年的46億元到2002年的3053億元,一直保持年均32%的增長速度,去年是1993年以來業務增速最快的一年,同比增長447%,大大高於同期GDP8%的增長率。市場主體從16年前一家公司獨家經營,發展到目前擁有57家保險公司、170家專業仲介機構、約7萬家兼業代理機構,初步形成了中外資保險公司共同競爭,國有、民營和外國資本共同參與的市場體系。從一家公司到一個大產業,保險業的發展勢頭強勁,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影響與日俱增,僅以去年為例,保險公司承保風險總金額533406億元,支付賠款和給付達7067億元。特別是在“4•15”和“5•7”空難事故及部分地區洪澇災害發生後,保險公司及時賠付,切實發揮了保險的經濟補償作用。保險實力的增強和保險作用的發揮,成為小康社會發展的有力保障;小康社會的順利推進,又將保險業提升到更重要的地位,促使其在更廣的領域更快地發展。

      再看與國際同行業的比較。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保險業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論衡量保險市場開發程度的兩個重要指標,2002年我國保險深度(即保費收入占GDP的比重)為3%,比上年增加了08個百分點,保險密度(即人均保費)為2376元,比上年增加了688元,雖然增長速度很快,但仍遠低於2001年世界平均7%和360美元的水準。論保險企業實力,儘管2002年我國保險公司總資產比上年末增長414%,達到64941億元,仍僅相當於發達國家一家較大保險公司的規模。論保險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我國經濟總量已排在世界第6位,但保費收入僅排第16位;目前保險業總資產僅占全國金融總資產的3%,保費收入僅為居民儲蓄餘額的29%,低於74%的世界平均水準。由此可見,近年保險業的較快發展速度,是在較低水準上形成的高速度,存在整體規模小、在國民經濟中比重低的先天不足;保險的基本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的認識和發揮;保險產品和服務遠遠不能適應人民群眾的需要;與國際保險業先進水準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在保險全球化背景下,擴大保險開放並參與國際競爭,給保險業帶來了加快發展的壓力和動力。

      審視上述三維座標點,我國保險業正處在市場需求巨大、發展勢頭旺盛、競爭日趨激烈的現實方位。黨中央、國務院日前將保監會與銀監會、證監會作為三個平行單位設置,意味著保險業將在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保險業迫切需要發展,也能夠發展。面對加入世貿組織後全面開放保險市場的機遇和挑戰,保險業需要發揚科學創新的精神,大力開拓新的市場空間。

  在全面小康進程中開拓新的保險空間

      運用互助共濟原理、將個體面臨的風險由群體分擔的保險制度,具有經濟補償、資金融通、社會管理這三大基本功能。其中,保險通過“人人為大家,大家為一人”的制度安排,為保戶分散風險、組織經濟補償,是保險的基本功能,也是保險經濟活動的本質特徵;利用保險費收集與賠付之間的時差性,對巨額保險資金進行專業化投資運用,是保險公司重要的經營活動之一,這種資金融通功能,能夠促進社會資金的優化配置,是現代資金融通的重要環節和方式;保險經營為企業或個人進行風險管理——

  包括風險識別和規劃、風險控制等服務,其社會管理功能可以為政府分憂,為社會穩定出力。充分認識和發揮保險的基本功能,我們可以在全面小康的進程中,多方面發掘和拓展新的保險空間,切實擔負起“促進改革,保障經濟,穩定社會,造福人民”的重要使命。

      一、經濟總量增長帶來的保險空間

      發展經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和首要任務。2020年我國GDP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人均3000美元,年均增長72%,相當於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準。按可比價格計算,到2020年GDP將接近36萬億元人民幣,按現在的匯率計算超過4萬億美元。有關資料表明,我國保險發展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相對穩定的內在聯繫,保險需求彈性目標值範圍在1015~1058之間,說明我國保險需求收入彈性普遍具有大於1的傾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保險業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長速度,可以預見,保險增長速度將繼續快於GDP的增長速度。以年均10%的保守增長速度計算,到2020年我國保險市場規模將達到近2萬億元,是目前的6倍多;以2001年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的世界平均水準計算,到2020年,我國的保險市場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是現在的8倍多。

      二、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保險空間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將促進經濟結構的全面調整和優化。包括產業結構、市場結構、勞動力結構在內的經濟結構調整,將伴隨經濟增長同步進行,為保險開闢空間。

  產業結構方面——   

  2020年將基本實現工業化,第一產業的份額將降至10%左右,第二產業將降至30-40%,第三產業將上升到50-60%,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服務業將得到大發展,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正在形成。產業結構的這種變化趨勢,將推動保險業長期以來規模較小的農業保險、責任險、出口信用保險、電腦保險等傳統險種的變革和發展,迎合新興經濟形態的發展要求,催生出新的保險服務空間和保險服務方式。

  市場結構方面——   

  全面小康社會是在對內和對外全方位開放的背景下進行的,伴隨著城市化進程和市場開放的加速,保險市場的範圍將由城市擴大到農村,由國內走向國際,保險服務的地理範圍將大大擴張。

  勞動力結構方面——   

  當前我國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已經降到10‰以下,到2020年,人口總量可控制在15億以內,城市化水準將由2000年362%上升到55%左右,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將達到74歲,接近目前高收入國家水準。巨大的人口總量和家庭縮小、老齡化加劇的趨勢,勞動力結構的變化特別是廣大農業人口成為城市人口,會相應提高各種保險的需求水準,使我國成為全球最具潛力的保險消費市場。

      三、國民收入提高和消費方式改變帶來的保險空間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是提高人民生活水準,增進社會福利。2002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000多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500元,到2020年,按現行匯率計算,預測這兩個指標分別將達到22000元和6860元。國民收入的穩定提高,將促進居民消費支出的增長和消費結構的升級,促進消費方式的轉變和保險意識的提高。

      一是隨著居民收入增長,消費結構將逐步升級,對高檔消費品、固定資產和貨幣金融資產的擁有量將大幅度增長,旅遊、教育、健康等新興消費將得到發展,與之相配套的家庭財產保險、消費貸款保證保險、責任險、意外傷害保險、健康保險、機動車輛保險等險種將發展迅速。2001年我國機動車輛保險、家財險的投保率各自不到65%和5%,責任險保費規模占市場保費總規模的比例不足3%,而發達國家這三個比例分別達到85%、70%和20%以上。由此可見,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保險服務存在著巨大的增長潛力。

      二是隨著保險意識的提高和保險供給的改善,儲蓄等金融資產將向保險形態資產分流。2002年末,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87萬億元,儲蓄率達到39%,而保險保障制度發達國家儲蓄率普遍低於10%。據人民銀行的調查,其中為養老、教育、防病、失業等不確定性風險進行的儲蓄占445%,這部分儲蓄與保險相關,若將其中的一半轉為人壽保險,就將近2萬億,而2002年全國壽險保費收入才2000多億元,這充分說明保險在個人消費領域還有很大空間。

      四、經濟政策調整帶來的保險空間

      國家正在調整實施的諸多經濟政策,將對小康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拓寬保險空間。

      擴大內需、西部大開發等戰略措施的實施,帶來了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項事業的發展,將產生乘數效應,促進與之相關配套的產業發展,擴大對工程保險、責任險、企財險等險種的市場空間。目前全國保險市場發展很不平衡,京、滬、粵、蘇、浙、魯6省市保費收入占總保費收人的454%,而西部10省、市、區保費收入占總保費收人的13%。西部大開發將帶動中西部和整個農村的大發展,提升這些地區的經濟總量,增強區域保險消費的能力。

      實施全面、加速開放的政策,發展外向型經濟,將促進國際進出口貿易和有關的服務增加,相應需要保險服務加速跟進。保險全球化的競爭,也將促進先進保險消費觀念的傳播和我國保險服務水準的快速提升,使保險需求與供給更進一步達到一致。

      正在持續進行的社會分配制度改革,使風險承擔者逐漸從政府轉向企業和個人。如傳統由國家或企業負責的住房、醫療、養老、教育等支出改由個人來負擔,將為醫療、養老保險等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以企業養老保險為例,2002年全國基本養老保險業務收入已近380億元,而作為補充養老保險的企業年金覆蓋人數僅為56033萬人,只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的53%,到202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將突破16%以上,國家鼓勵發展企業年金以減輕政府在養老保障體系中的負擔。據預測,企業年金規模近三年每年將增長1000億元左右,到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0億元。國際上,保險公司始終是企業年金市場的主要供應商,我國保險業將成為未來企業年金市場的中堅。

      五、資本市場發展帶來的保險空間

      保險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需要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同步發展、同步完善,一方面促進保險市場與金融市場對接,實現金融資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化解保險市場封閉運行所造成的風險,在更大範圍內分散和轉移風險。

      由於資本市場既能起到融資的作用,又是風險搭配的橋樑和價格發現的場所,保險企業可以通過資金融通,在資本市場上進行專業運作獲得收益,開闢新的利潤源泉,同時保險資金入市能夠促進資本市場擴容,優化資本市場結構,有利於資本市場的穩定和發展;另外,保險資金投資組合的過程還可以促進資金有效配置,降低社會交易成本,直接為全面小康社會創造財富。

      資本市場的發展也擴大了保險產品和服務創新的空間,保險企業可以通過開發與資本市場相聯結的產品來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擴大產品內涵和服務類型。自1996年以來,全球大約有126億美元的保險交易在資本市場上成交。通過資本市場分散風險的產品創新多種多樣,如巨災債券、巨災互換交易、行業損失擔保、應急資本、壽險風險證券化、期權交易等,增添了保險公司的經營工具和經營的靈活性,穩定了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我國正在促進資本市場與保險市場的互動發展,隨著保險機構投資者的壯大,保險資金入市比例的提高,保險創新的空間將會大大延伸。

      六、政府管理方式轉變帶來的保險空間

      由於保險服務的社會性、公眾性特性,使其在小康社會建設中,可以發揮社會管理的功能,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提高經濟效率。如在農業領域,原來由政府承擔的對農民救濟和農業投入的職能,可以部分以保險制度安排來進行,由保險作為財政轉移支付的媒介,通過財政對保費的補貼來促進農業災害補償和農業投入制度化,保證農民福利,增進效率。又如在最近的“非典”事件中,如果保險機制安排到位,更多的人參加了健康保險,將賠付風險通過在保險公司集中後再在各個被保險人中進行分散,由保險公司承擔起部分社會危機管理的責任,就可以減少政府公共財力不足的風險。

      中國的保險市場是世界上最大、最年輕、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市場,中國的全面小康堪稱世界上惠及人口最多的一項現代化系統工程。實事求是地認清保險的現實方位和發展空間,使保險業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保駕護航,在促進占全球四分之一人口初步實現現代化的同時,也實現行業自身的現代化,這既是一個繼續探討中的理論問題,更是一個重大的實踐問題。  

  

  (本文為作者在中央黨校第4期金融進修班撰寫的畢業論文,原載2003年5月28日《中國保險報》)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