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提高效益上水準
——2000年新春評論之三
效益,是企業的生命。加強管理也好,改革創新也好,歸根結底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保險公司的效益好了,保險行業的效益也就水漲船高,就能更好地發揮“社會穩壓器”的作用,這對推動整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不僅是有利的,也是急需的。
應該說,經過去年行之有效的整頓,保險業的潛在風險受到遏制,被保險人的利益得到保護,市場秩序明顯好轉,這為保險企業實現長期效益目標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就近期效益而言,去年全國保險業保費收入是增長的(同比增長1017 %),支付賠款是下降的(財產險支付賠款同比下降356個百分點,人身險支付賠款同比下降 35%),上繳稅收是增加的(同比增長 141 %),實現利潤是上升的(同比增長4259%)。但是保險監管部門仍然認為,企業的經濟效益還不理想,有些公司管理水準不高,創新意識不強,產品單一,服務落後。因此,今年保險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要調整產品結構,改善服務品質,加快發展,提高效益。
提高效益的話題在日前召開的全國保險工作會議上反應熱烈。保監會部署今年六大主要工作,第三項即為“突出經營效益,加快業務發展”,效益在今年工作中的份量之重,僅從使用“突出”這個詞便可見一斑。各家保險公司老總對此形成共識,討論發言十有八九離不開效益話題,工作計畫大都強調“以經濟效益為中心”。領導如此重視效益,今年的工作有了好開頭。
提高效益,轉變觀念首當其衝。要將經營理念從偏重保費收入和市場佔有率轉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嚴格控制成本,降低費用,在充分滿足社會對保險需求的同時,獲取合法利潤。不追求單純的市場規模,真正以效益為中心,對國有公司和股份制公司同樣重要。只有不斷調整產品結構,改進服務,才能贏得市場,贏得客戶,實現有效益的發展。
要把保險經營納入效益的軌道,必須服務於國民經濟全局,積極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今年,我國將加速推進社會保障體制改革,養老、醫療、住房、教育等各項改革將使居民消費預期發生變化,迫切要求商業保險提供服務,保險公司要大力開發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等相關產品,抓緊研究推出與住房、教育等改革相適應的新險種,積極穩妥妥地開展住房按揭保險、子女教育保險等險種。高科技產業等高風險投資的發展,需要提供更加完善的風險保障,保險公司應積極開發相應的各項保險產品。
要實現經營效益的穩步提高,必須適應市場需求,優化產品結構。過去在粗方式經營思想的驅動下,一些地方片面追求保費收入,搞了一些嚴重虧損的險種,風險很大,要堅決停辦。對已有的骨幹險種要通過改造和完善,使其符合國際慣例。要抓緊開發能夠防範利差損風險的保障型壽險產品、分紅保單和投資連結產品。切實改變大而全的傳統產險保單形式,研究制定火險及各種附加險保單,改進機動車輛險保單設計;著力拓展市場潛力大、目前尚未充分開發的各種責任保險產品。推進保險公司專業化經營,開發有特色的拳頭產品。
保險業作為服務產業,向服務要效益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我國保險業尚處於發展初級階段,公眾保險意識不強,如何改進服務,提高信譽,增強公眾對保險的信心,是保險業必須考試通過的一道難題。有人戲言,保險公司是天晴賣傘,下雨收回。此言雖然偏頗,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保險服務不夠到位。新的一年,保險公司要牢固樹立保戶至上的服務宗旨,實事求是宣傳保險產品,制定規範的服務規程,嚴格行銷員的培訓管理,大力推進服務技術創新。中國人保今年提出利用機構網路遍佈全國的優勢,變分散服務為集中服務,一方面在全國推出集報案、投保、諮詢等多種功能於一身的服務專線電話95518,為保戶提供方便的專業服務,另一方面繼續推進以機動車輛保險創名優工程為龍頭的優質文明服務。中國人壽計畫加強新險種開發力度,力爭在短期內開發一批有特色、吸引人的好險種,儘快推出中國人壽的投資連結產品。平安保險公司開始建立以網上商務為主體的“平安理財”專業網站,逐步發展成為集保險、證券、投資理財為一體的綜合性金融理財社區,並同時建立面向客戶的電話服務中心。 各家保險公司各辟蹊徑,使服務品質跨一個新臺階,公司的經濟效益就肯定能夠上新水準。
一年之計在於春。新的一年剛剛開始,讓我們加強管理防風險,改革創新增活力,提高效益上水準,把全年的保險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原載2000年2月3日《中國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