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加大與外資保險的資訊溝通


  中國加入WTO已指日可待。今年11月9日至13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世貿組織成員第四次部長級會議上的表決,將使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的一員。為此,我國外經貿部在11月1日宣佈正式設立世界貿易組織司、中國政府世貿組織通報諮詢局和進出口公平貿易局。中國保險業將率先融入國際市場,此時此刻,我們與部分外資保險機構駐京負責人一起,座談如何加強《中國保險報》對外資保險的報導,也是一件與時俱進的事,高興中還有一份歷史的使命感。

  《中國保險報》是全國唯一公開發行的保險行業大報,也是中國保監會授予保險重大資訊披露權的指定報紙。就保險新聞的信息量和權威性而言,社會公認,本報在全國現有2000家報紙中獨樹一幟,並正成為電視、廣播、網路在保險宣傳方面的首選合作夥伴。報紙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全行業同仁的關心與支援,這幾年來,駐華外資保險機構在資訊聯絡、報紙征訂、廣告投放、合作交流等方面都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在此謹致誠摯的謝意。

  《中國保險報》是保險業自己的報紙,也是在華外資保險機構最關注和聯繫最多的報紙。在中國入世之後,如何加大與外資保險的資訊溝通,促進中外保險業的競爭與合作?這是我們想與大家共同探討的問題。 

  《中國保險報》的地位和市場化方向

  《中國保險報》是一份有影響的行業大報,這個定位已為中國保監會和各保險機構認可,也為新聞界和讀者市場認同。

  行業報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行業發展出現的一個媒體現象。目前,在新聞界和各行業已形成了基本共識,就是“有行業的存在就有行業報的存在,有行業的發展就有行業報的發展”。現在全國共有行業報73家,總發行量700萬份,廣告額14億元。《中國保險報》作為惟一的保險行業大報,立足為全社會提供保險資訊服務,力求成為中國的保險資訊總匯。 

  保險業是朝陽產業,《中國保險報》 借助行業優勢,在全國行業報中被視為後起之秀,處於上升的趨勢。2000年本報被推舉為中國行業報協會理事單位,之後又成為中國記協會員單位。2001年10月26日至29日召開的中國記協第六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上,本報又作為重要的行業報紙被推舉為理事單位,報社總編輯推選為理事,與中國記協新一屆理事一起,10月26日在人民大會堂受到江澤民總書記、朱鎔基總理、胡錦濤副主席及丁關根、張萬年、羅幹、溫家寶、曾慶紅等中央領導會見。這表明,在中國入世之際,在保險業全面對外開放的時候,保險宣傳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作為目前全國惟一的保險行業報,我們一方面看到了保險宣傳的廣闊前景,一方面也感到了重任在肩的巨大壓力。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報業競爭十分激烈,形成了中央及各省市綜合性大報、各地晚報與都市報、以及行業報三足鼎立的競爭發展格局。晚報、都市報目前以其可讀性領先市場一步。但專家預測,以行業報為主的財經類報紙因其實用性將在下輪競爭中勝出。面對未來的保險市場和報業市場,《中國保險報》必須找准自己的發展方向。

  《中國保險報》於1994年1月5日在北京創刊,原是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機關報,1998年機構改革後逐步轉型為中國保監會指導、保險公司主辦的行業報紙。通過近8年的辦報實踐,我們認為,《中國保險報》按照創刊之初確立的“立足保險,面向社會,服務行業,貼近百姓”的辦報方針,得到了適度發展。現在,面臨經濟轉型和對外開放的新情況,需要在進一步落實既定辦報方針的基礎上,突出“市場”和“服務”這兩大重點,明確“面向市場,服務行業”的主攻方向,以適應保險業高速發展對資訊的需求。

  面向市場,服務行業,簡言之,就是放下機關報的官架子,辦一張真正實用的行業報。行業報的生命在於行業,行業的生命在於市場,本報要果斷地增加及時實用的市場訊息,減少空泛的會議檔報導,強化報紙的市場導向功能;要首先為本行業百萬讀者服好務,做足行業新聞,做精相關新聞,而不盲目同別的報紙搶地盤、爭讀者;要廣泛借助業內精英力量,評析熱點,探討難點,預測大勢,提高行業新聞的權威性;要注重保險與社會聯繫廣泛的特點,多報導與保險人、被保險人利益相關的社會新聞,吸引更多的業外讀者;要轉換報社機制,適應市場需求,走資訊產業之路。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保險市場,入世後這個市場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在大批進入的外資保險機構將是中國保險市場的重要成員。因此,本報面向市場,無疑要面向中外資保險機構;服務行業,也要為中外資保險業服務。在這裏,我們特地要向在座各位申明一個觀點,入世對中國保險業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歡迎更多的外資保險公司進入中國保險市場,與中資保險公司一起,共同發展中國的保險事業。我們認為,中外保險機構雖然起點不同,實力不一,但只要按照同一國際規則,根據中國的國情,進行公平競爭,肯定能夠優勢互補,互利互惠。中資與外資保險機構不是狼與羊的關係,好象非得要誰吃掉誰,而是競爭與合作的關係,在市場競爭中,取長補短,共同發展。雖然其間會有優勝劣汰,也會有暫時的勝負,但競爭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把中國的保險市場做大做強,讓更多的保戶得到更好的保險服務,中外資保險企業也從中獲得最大的利潤。《中國保險報》將客觀公正地為中外資保險企業提供更多的實用資訊服務。

  保險全球化的宏觀背景,使得本報一直將國際保險作為重要報導物件之一,很多外資保險公司就是通過本報在中國逐漸提高知名度的,如1992年歲末,美國友邦公司登陸上海推行壽險傭金制行銷,一炮打響,國內保險公司聞風而動,爭相推廣,1994年《中國保險報》創刊後,多次在顯著位置使用醒目標題對此進行報導,如“壽險行銷傭金制風靡上海灘”、“試看今日之上海,將是明日之中國”等等,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兩年隨著外資保險業務在中國的發展,本報加大了這方面的報導份量,據我所知,像今天在座的近20家外資保險公司都先後多次在本報亮相。僅從今年9月11日美國發生撞樓恐怖事件,到11月2日止,在本報見報的外資保險消息就有81條。其中,與“9•11”事件相關的消息有31條。在這裏特別要介紹的是,有的外資公司也很熱情為本報撰稿,如日本生命保險公司基礎研究所保險研究部門副主任研究員沙銀華先生,從今年3月22日起在本報法律版開闢欄目,介紹日本經典保險案例,截止到本周已發表文章11篇,約3萬餘字。7月19日發表的《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一文中的許多觀點,被北京保監辦及保險協會引用于向保監會和財政部提交的《壽險業務員收入稅賦情況調查報告》。

  外資保險的見報統計,反映了《中國保險報》正在強化全球化理念。只要是對保險有深刻影響的新聞事件,不管是中資、外資都不惜版面突出報導。而在版面處理上,本報打破過去外資保險很少上頭條的慣例,只要有價值,就可以突出處理。沙銀華先生今年撰寫的關於《遺傳基因——壽險業頭懸雙刃劍》、《保險業法制建設刻不容緩》兩篇文章,就先後在3月15日和9月6日刊於本報頭版頭條。我本人在10月份就寫了兩篇外資保險的頭版頭條新聞,一條是《瑞士豐泰高層熱看中國保險市場》,另一條是《美國再保險協會主席吉姆斯•達菲接受本報專訪》。

  這些來自成熟的國際保險市場和外資保險權威人士的資訊,受到中國保險業人士的重視和借鑒。同樣,更多的對中國保險市場的報導,也為外資保險瞭解中國市場,拓展在華業務提供了資訊。今後,我們將不斷加大對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的報導力度,多提供中外保險公司共同關心的行業政策和法規資訊,傳遞市場動態和新的專業知識,為他們探討問題、開發產品、行銷展業提供實用資訊服務。

  改進報導和加強業務聯繫

  加入WTO使保險業成為社會關注熱點,讀者對保險宣傳的要求更高了,保險報也更難辦了。市場要求我們改進報導,我們也有一些新的想法——

  一是突出行業新聞的專業特色。保險新聞專業性強,與其他媒體競爭,我們的對策在於“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專”。著名新聞記者蕭乾生前曾親口對我說,辦專業報比辦綜合報更難。因為辦報人不僅要懂新聞,還要懂專業。本報過去提出“專版要專”,開辦了若干專版,但這還不夠。要達到專家辦報的要求,除了加強社內專業培訓,現成的優勢是借助行業這個近水樓臺和業內專家的力量。首先,我們得到保監會支持,能在第一時間報導政府監管機關的政策、方針、法規和保險市場發展戰略。保監會已經給了我們重大保險資訊披露權和日常宣傳指導,我們還要主動爭取更多的指導和支持,比如交換一些宏觀情況簡報,像中央銀行一樣定期在本報發表行業動態分析。其次,我們要及時從包括外資保險在內的各保險主體瞭解保險市場和業務發展的熱點問題,並特約一支有實力的專家撰稿人隊伍,對熱點問題作有力度和有深度的分析。合作可以延伸到更具體的層面,如指定專家撰稿,聯合組織採訪,合辦研討會,協作辦版等。再次,我們要加強與各公司的溝通。協商在各家公司特約一名資訊員,定期組織座談會,約定稿件,對重大選題還可以搞聯合調研採訪,借助專家的力量提高報紙的報導品質。

  二是關注專業性與社會性的結合。保險涉及面廣,我們要在立足保險的同時,關注與保險相關的社會熱點,比如發展教育保險我們要關注教育制度的改革,發展醫療保險我們要關注醫療制度改革,發展家財保險我們要關注住房制度改革,提高保險資金運用水準我們要關注金融證券市場,發展汽車保險我們要關注汽車市場等等。總之,要通過保險這面多棱鏡,折射出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擴大讀者面,增加可讀性,達到面向社會宣傳保險的效果。     

  三是明年的“行銷專刊”擴版。經主管部門同意,2002年的《中國保險報》已報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再次擴版,即由現在的彩色週四刊16版增為20版,主要是將週三出版的對開4版“行銷專刊”擴為8版,報紙的征訂價不變。因為市場和讀者需要加強行銷宣傳。自從美國友邦公司將壽險行銷機制引入國內,目前全國保險行銷員約有70萬之眾,是現有保險企業員工的兩倍。這些不拿固定工資的編外員工,開拓了最為困難的個人業務,改變了中國保險業務的大格局,但中國的媒體卻從來沒有給他們一個專門的陣地;他們走街串戶宣傳,忍辱負重展業,迫切需要社會的理解和關愛;他們每年約有半數流失,或跳槽,或淘汰,大批新手渴望培訓。《中國保險報》從兩年前開始在全國媒體首創“行銷專刊”,受到行銷員熱烈歡迎。擴版後的行銷專刊怎麼辦,開些什麼欄目,抓哪些選題,外資保險最有發言權,請大家獻計獻策,並在今後踴躍提供稿源。

  四是近期將重點解決保險熱點報導欠缺深度和力度的問題,這是《中國保險報》能否具備權威性的關鍵。我們要與中外保險機構聯合調研,加強對熱點問題的報導策劃。對於那些形成共識的重要選題,我們可以象最近報導“9•11”事件對保險業的影響那樣,從各個不同的角度進行連續的、深入的分析和報導,力求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據初步瞭解,保險業現在比較關心的熱點問題有:

  ——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是激化金融企業活力的制度保證,中國已經建立起一套功能比較齊全的保險組織體系,但保險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還有許多缺陷,國有保險公司需要按照股份制的要求,通過參股、合資和規範上市等多種形式,建立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對於中資股份制保險公司要鼓勵吸收外資、民營和上市公司參股,有條件的還要鼓勵其規範上市。 

  ——入世之後,我國受到挑戰最大的是保險監管,如何與WTO的有關規則銜接,在強化保險業自律機制和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的基礎上,逐步把監管重心從市場行為監管轉移到償付能力監管上,這是需要探討的當務之急。

  ——綜合經營是未來金融業發展方向,在我國目前堅持分業經營的體制下應該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中間業務,鼓勵銀行、證券和保險公司進行業務創新和相互代理。

  ——中國金融企業如何逐步實現保險風險證券化和保險產品基金化,保證社會保險基金安全保管,高效運用,穩定增值,從而促進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等等。

  ——國際經驗表明,金融業的競爭最終將歸結到個人服務、銷售管道拓展和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的比拼上,外資保險在這幾個方面比內資保險先行一步,有很多經驗可以借鑒。

  ——資訊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全球金融服務的外部環境,互聯網的出現給中國保險市場帶來了新的競爭武器,應運而生的電子商務如何突出交易功能,讓保戶享受在網上的快捷、方便、安全、專業以及隨時隨地的優質服務。外資保險也有豐富的經驗可談。

  還有人才競爭、業務培訓等等都是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

  入世後保險市場全面對外開放,將給中國保險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會產生新的問題,如何運用保險專業媒體為保險業健康發展創造一個寬鬆的輿論環境,這不僅是《中國保險報》的本職要求,更是包括外資保險在內的中外保險機構和從業人員的共同責任。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

  

  (本文為作者2001年11月6日在中國保險報外資保險代表座談會的演講)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