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揭陽弘揚感恩文化的做法
今年9月20日,揭陽市五套班子和社會各界代表約1萬人,舉行了揭陽市首個“感恩日”活動;同時决定,從今年開始,將每年的9月20日定爲揭陽市的“感恩日”。目前來看,活動效果良好,社會認可程度空前。揭陽市的這一做法值得研究,宜在全省推廣。
二、弘揚感恩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指受恩者對施恩者的感激意識和行爲,是一種普遍存在於人類社會中的行爲規範,也是任何文化所公認的基本道德。中華傳統文化中有着豐富的感恩内涵。黨和國家領導人非常重視傳統文化,積極推行感恩活動。胡錦濤同志指出:“一個民族的文化,凝聚着這個民族對世界和自身的歷史認知和現實感受,積澱着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爲準則。”中華民族的感恩文化源遠流長,她滲透於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温家寶同志在和中韓青少年友好交流團的見面會上講到:“要懂得人生的寶貴,更懂得要用一顆感恩的心,永遠記住幫助你們的人們。”最近,賈慶林同志對山西省“新晋商萬企聯萬户感恩行動”作了重要批示,就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回報社會感恩行動作出安排部署。
弘揚感恩文化,有利於促進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懂得感恩,人心就會向善,就會對别人的友好和幫助表示感激,這樣就能加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弘揚感恩文化,有利於緩和社會生活中的矛盾;弘揚感恩文化,有利於增强人們的社會責任感;弘揚感恩文化,有利於提昇人的境界。懂得感恩的人,經常想的是自己應該如何奉獻;不懂感恩的人,總是認爲别人欠自己的,該如何去索取,稍不如意,就牢騷滿腹。
中華民族是一個十分重視感恩的民族,但是從20世紀初以來,由於過分否定傳統文化,尤其到了“文革”,對傳統文化更是全盤否定,它使得當今社會不少人的感恩之心嚴重缺失,從而信仰缺失並産生諸多社會問題。例如,不少人不思父母、不念親情、不懼法律、不顧後果、走上犯罪;不少年輕人不思回報、不想前途、不管他人,輕生現象十分嚴重;不少黨政幹部,不感謝黨、國家和人民的培養,利用權利“尋租”,走上犯罪;等等。這些都與傳統文化的缺失,尤其是感恩文化的缺失有着密切關係。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她日益受到全人類的重視。1998年初,世界諾貝爾奬獲得者聚會巴黎,發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年前,從孔子那裏汲取智慧。”近幾年來,孔子學院在世界不少地方相繼建立,就是最好的例证。作爲中國人,我們應該更好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對她的恢復需要漫長的時間,原人大副委員長許嘉璐説起碼要五十年。中華傳統文化的内容十分豐富,對她的學習應從哪裏入手呢?我認爲最好從感恩文化入手。因爲感恩文化最貼近我們每一個人,能够直指人心。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對人的思想教育,包括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最重要的是情感教育。情導心動、心導行動。如果全社會能形成一種感恩的氛圍,就有利於形成老被人敬、幼被人愛,强被人欽、弱被人扶,富被人贊、窮被人濟,能被人用、困被人幫的團結互助的友好局面。這對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社會繁榮進步,形成中華民族的信仰和使中華民族長治久安都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廣東若如此,就能建設成全國的首善之區。因此,廣東要努力踐行之。
三、我省弘揚感恩文化的具體建議
到目前爲止,還没有哪個省以制度化的形式開展這一活動。廣東要發揚敢爲天下先的精神,將感恩制度化,率先在全省開展弘揚感恩文化活動。
(一)設立廣東“感恩日”
廣東應推廣揭陽做法,大張旗鼓、理直氣壯開展感恩文化活動。建議將9月20日(或經群衆投票,另選日期)定爲廣東“感恩日”,每年組織一次大型的感恩活動。廣東省各級地方政府每年應開展相應的感恩活動。在“感恩日”前,通過媒體,提醒人們在“感恩日”想到自己能有今天,最應該感謝誰;有生以來,誰給你的幫助是最大的,最應該給他説一聲“謝謝”。還可以通過報刊雜誌開闢例如“我最感激的人”的徵文專欄,讓人們回首往事,想到自己身上凝結的他人、組織、社會的關愛,從而萌生感激之心,表達感激之情。通過這些方式,以弘揚中華民族感恩的優良傳統,使人們養成感恩習慣,以便在整個社會形成永久感恩的氛圍。
(二)加强感恩教育
在社會方面,廣東要長期充分發揮媒介的宣傳和感染作用,表揚感恩典型,曝光反面材料,營造感恩氣氛,激發人們的感恩意識。在家庭方面,要求家長以身作則,尊父母、愛親人、幫他人,爲自己的子女樹立榜樣。同時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意識,使他們懂勞動之艱辛、知父母之恩情。在學校方面,感恩教育要從幼兒園開始。在日常的學科教育和生活教育中應盡可能地滲透感恩教育的内容。如結合歷史教育,給中小學生講述名人、偉人感恩的故事等。在大學階段,感恩教育應着重於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青年一代形成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友好同學的良好品德,樹立報效祖國、奉獻社會的人生理想。各級黨政幹部學校和企業,也要將感恩教育貫穿其中。總之,感恩教育要成爲人們的終生教育。
(三)深入研究和宣傳感恩文化
首先,廣東省要組織專門研究隊伍,設計專題。如開展對中國傳統感恩文化、國外感恩文化、感恩文化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關係等問題的研究。從理論與實踐結合上探討感恩的重要性,宣揚慈善精神,激發感恩之心。其次,要積極創辦感恩刊物。建議由慈善組織龢民間公益組織出版此類報紙或雜誌,專門用於宣傳感恩文化與慈善行爲。再次,通過電視臺等媒體舉辦節目,請有關專家學者就弘揚感恩文化開展專題講座和討論,還可以開展有關感恩的知識競賽。最後,徵集感恩文化的文章,舉行全省或全國性的學術研討會;出版這方面的系列叢書等。
(四)大力發展慈善事業
慈善與感恩有着密切關係。一般來説,人們的慈善行爲是出於對他人和社會的回報情懷。所以,越懂得感恩的人越會積極參與慈善活動。當前,在慈善事業方面,我們要做的是:首先,要完善與創新慈善捐助制度,營造有利於慈善事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政府在慈善組織管理上要放開,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相關政策等。其次,要加强宣傳教育,培養人們的慈善意識及社會責任感。再次,要完善慈善組織運行機制和監督機制,保证慈善組織有效運轉,增强人們對慈善組織與慈善事業的信心。最後,要采取方便民衆參與的各種措施。
(五)大力開展義工活動
義工通過志願者無償貢獻個人的時間及精力,體現其感恩精神。大力開展義工活動可以傳播愛心、傳播文明,從而有利於社會進步、有利於社會和諧。廣東省在開展義工活動的過程中要做到:首先,加强領導,制定規劃。義工活動要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應製定科學合理的規劃,制定簡要的義工服務手册。其次,加强培訓,提昇素質。爲了提昇義工服務技能、增强義工服務效果和提昇義工服務滿足感,要有計劃對義工進行培訓。最後,强化激勵,長足發展。義工服務是其感恩和奉獻的表現,要經常給予精神激勵,以使義工活動持續發展,經久不衰。
(六)將感恩意識和行爲納入幹部的考核體系
中國有“以吏爲師”的傳統。黨政幹部是群衆的榜樣,他們的行爲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下級及人民群衆的行爲。所以要在黨政幹部的考核體系中加入感恩意識和行爲的内容。對任何一個人來説,最基本的感恩對象是父母;如果黨政幹部不懂得孝順父母,就很難説會勤政爲民、效忠國家。所以考核中要看他是否孝敬父母,是否一如既往地愛父母、愛家人。同時,一個人的感恩之心也可從對待群衆的態度中體現出來;如在群衆有困難時他是否及時去解决,是否只注重自己的政績,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而置人民實際利益於不顧,是否帶頭參加慈善公益事業等。從這些方面出發,設計一個包含感恩内容的完善的幹部考核體系,將有利於選出具有感恩意識、真心爲人民服務的好幹部。
2010年10月26日
(黄鐵苗: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中共廣東省委黨校教授)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