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以來,各大媒體相繼報導不少知名民營書店因經營成本過高而紛紛歇業關閉。這一現象發生在全省上下如火如荼地建設文化强省的背景下,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深思。畢竟,以出售紙質書刊爲主營業務的書店,對於文化而言,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一、廣州初現民營書店倒閉潮
三聯書店廣州購書中心分店是三聯在廣州市的第一家分店,1994年前落户於此。此後,三聯先後在廣州開辦了五羊分店、環市東分店、流花分店和增城分店。但是令人遺憾的是,自2010年7月31日廣州購書中心分店正式歇業後,五羊分店、環市東分店也相繼歇業,目前廣州市只剩下流花分店和增城分店。
2010年6月,廣州市最著名的民營書店學而優書店暨大分店也因續約房租驟昇而被迫清倉停業。事實上,廣州實體書店經營艱難的狀况由來已久,中大西門文化街、購書中心五樓等廣州城中比較出名的特色書店聚集地,也早已顯露頽勢。
天河的崗頂和石牌一帶的高校園區周邊曾開過不少一手和二手書店,但早在開了6年的學而優暨大店撤店前,就已關了不少。在中山大學西門附近,也曾聚集了七八家各具特色的書店,在城中頗有名氣,但現在還堅持下來的、能在街面上看到的就只有兩家了。
除了中大西門文化街,天河廣州購書中心五樓也是廣州另一個民營書店集中的地方。但即使在這樣一個客流旺地,書城高位的租金成本也使業者越來越難以支撑,自2002年的40多家逐漸關閉到目前的20多家。
廣東剛剛提出建設文化强省,作爲文化載體之一的知名書店便抽身而退,不能不讓人對作爲城市文化重要標誌的圖書零售業、尤其是民營實體書店的生存困境問題認真加以對待。按照目前民營書店的經營狀况來看,如果不盡快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各類書店加速關停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甚至有人認爲,將來8成民營書店都會走到盡頭。
據一項網絡調查顯示,廣州市内民營書店整體數量正在减少,尤其是一些小型的不知名書店,生存境况更是堪憂。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越秀區約有30多家書店,海珠區有20來家,看起來不少,但大多是規模非常小,不但影響不大,還有不少同時經營其他商品。雖然偶有新書店開張,但更多的已經關門或轉行。而且,自從幾年前唐寧書店崛起後,城中再没什麽新品牌。一些老牌書店也逐漸離開老城區,比如,早年的大洋銀座書城因房租問題離開北京路,著名的詩書人家書店也把分店開到了番禺。
另一項調查發現,很多原來頗具規模的書店走的都是一條收縮路。三聯書店最初位於購書中心三樓,租期滿後退到了租金更便宜的六樓,六樓無法經營後只好撤場。中山大學西門的文津閣書店也是一樣,開始在一樓有門面,後來退却到二樓。從地理位置看,很多書店也是從中心區域朝外圍遷移。
同許多領域開國内風氣之先一樣,廣州個性書店也曾經引領過時尚潮流,一批有個人風格的書店,成了廣州的一道文化風景綫,但是這種局面没有維持多久。如今,這些曾經見证了很多讀書人文化品格的書店,大部分已經淡出了都市人的生活。在談到實體書店未來的走勢時,有的業内人士甚至悲觀地表示,也許在不遠的將來,只有那種賣盗版書的10元小店可以存活下來。
二、民營書店倒閉的成因
書店不僅是單純的商品銷售,作爲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標,體現都市人愛書、購書、讀書以至藏書的品味是其真正的價值所在。現在很多市民都不知道什麽叫做“淘書”,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小型實體書店和各種二手書店的减少。國内其他城市,尤其是南京等地,隨處可見不少有品質的小書店,高校附近更是書店的聚集地。對於廣州這樣走向國際化的大都市來説,像中大西門文化街那樣的標誌性書店都無法存在,應引起關注。
導致上述民營圖書銷售業萎縮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商業區店鋪租金的不斷上漲。與此同時,房價上漲也進一步推高了房屋租賃的成本,原來飽受夾擊的實體書店經營成本陡然提昇。書店的利潤空間本來就較小,據粗略計算,實體書店的平均進貨折扣在64%左右,剩下的36%爲毛利潤,在這其中,人力成本占去14%,上漲的房租使得其比例超過15%。最終,刨去水電費、管理費用、税收等,書店所得的净利潤已經捉襟見肘,出現虧損也因此成爲常態。
有業内專家認爲,營業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書店都很難盈利,僅高企的房租就讓衆多實體書店難以承受。在高租金和低利潤的雙重打壓下,實體書店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廣州購書中心三聯書店營業面積只有400平方米,但也難以承受。廣州中心城區高昂的店鋪租金,讓利潤稀薄的實體書店不堪重負。
房租上漲龢利潤降低還只是民營書店自身的内部經營困難,事實上,民營書店的生存還要面臨來自外部的巨大壓力。網上書店的迅猛發展和國有書店的雙重壓力,加上街頭盗版圖書泛濫,讓民營書店腹背受敵,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
近年迅速崛起的網上書店已成爲實體書店最强勁的競争對手。網絡書店提供的不僅是更廣的選擇範圍和更便捷的運送方式,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提供與實體書店相比顯得厚重得多的折扣價格。
今年3月份,圖書出版行業的三個協會聯合出臺了一項圖書“限價令”,規定新書在出版的第一年内不可以以低於85%的定價來銷售(這一限令主要是針對網上圖書價格過低的現象)。可是6個月後,這一限令被取消,原因是違反了中國的反壟斷法。
書店圖書來源的同質化也影響特色書店的生命力。在香港三聯進入廣州初期,帶來了大量的港臺版庫存書,這些書讓讀書人愛不釋手。但幾年過去,這家書店的港臺版圖書品種逐漸在减少,而内地出版的圖書,幾乎可以在各個書店、網店買到。此外,精品書較少,盗版、偷印市場不斷瓜分市場份額等原因,又進一步影響到了實體書店的經營利潤。
面對激烈的競争與惡化的經營環境,體制不同的實體書店命運迥异。新華書店等一批國營書店由於享受國家的相關補貼、經營教材等因素尚能持續經營,而大部分民營書店則紛紛陷入經營困境,出現了批量倒閉潮。
不過,也有相當一部分民營書店並未坐以待斃,通過加强書店的文化體驗功能,並將網上銷售與綫下零售相結合,提高盈利能力。在網上書店和大城市人們閲讀習慣改變的雙重衝擊下,廣州的民營實體書店的經營者們都在努力尋找新經營方式,希望保住在這個城市中的一席之地。實體書店最大的優勢在於能够給讀者提供最直接的閲讀體驗。如果外部環境改善,民營書店就能够通過給讀者提供好的購書、閲讀環境,提昇特色服務,保持穩定的顧客群,尤其是高品味讀者群。
三、民營書店的出路及政府的適宜應對措施
對於如何讓民營實體書店渡過危機,找尋出路,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書業商會副會長王笑東認爲,政府在政策上應給實體書店特别是民營書店更多支持。對我省經濟實力居全國前列的廣州、深圳、東莞這些城市來説,從政府到社會都應該給予民營實體書店更多的包容性,政府層面對實體書店出臺必要的保護政策不僅是應該的,而且很有必要。
值得欣慰的是,今年4月,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等部門聯合印發了《2010“書香嶺南”全民閲讀活動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全省開展“書香嶺南”全民閲讀活動。在政府與民間共同推動下,一年一度舉辦的“南國書香節”獲得可喜成果。此外,越秀區政府也作出了重大規劃,將北京路上最古老的新華書店以及古籍書店、外文書店等另五家書店集中搬到比鄰的文德路上,整合成一站式的現代購書城——東方文德廣場。
除了打造大型文化項目之外,能否開創有利多種形式實體書店生存發展的良好環境,仍然是檢驗我省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指標。爲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由文化、工商、國土房産部門會商,出臺保護性措施,爲經營圖書零售業的場所設定租金上限,規定租金上漲幅度,或者直接給予適當的租金補貼,以减低書店經營者虧損風險。其實,即使像香港這樣的高度市場化城市,也有類似的保護政策。
(二)地税部門考慮給予民營實體書店,尤其是如二手舊書店這樣的微利行業營業税及相關税收的適當减免,以扶持這些對弘揚古都文化傳統、提昇城市文化檔次社會效益顯著的行業。
(三)各主管部門聯合執法,嚴厲取締盗版、偷印書刊的批發銷售。阻遏購書、讀書品味下降的不良風氣。
(四)鼓勵並指導廣州市各區以及我省其他市鎮,結合城市改造規劃,在打造文化街區時充分考慮爲各類實體書店提供優惠的進場經營條件。
(五)考慮在廣州、深圳、東莞這些構建文化中心城市先行試點,有選擇地適當放開境外、首先是港臺高檔嚴肅健康書刊的定點銷售,以促進圖書市場及消費的多元化,體現其國際化特色。
(六)借鑒南京等兄弟省市的成功經驗,引進境外如臺灣國際知名文化品牌“誠品書店”這類優質圖書名店,爲民營實體書店開展多種經營,最終做强做大提供範例。
2010年11月11日
(汪新生: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