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海洋社會學》這部嶄新的力作是廣東省社科界近年來出現的又一個重大成果,填補了國内外理論學術界在同一領域的空白,它通篇透出的創新思維是一束束耀眼的强光,讓人倍感欣喜,無論從全書設計的架構、寫作體例和主要觀點的界定,以及精心規劃的全新的概念範疇,乃至於各章的章名以及每章前面的别出心裁的引聯,等等,都折射出廣東社科界精英們在新時代背景下不斷進行科學探索的創新精神,留下了他們不懈努力的辛勤足迹。
由廣東省社會學學會及其下設的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和省精神文明學會的36位作者歷時3年創作完成的《海洋社會學》這部“從社會學的角度探討海洋奥秘的體系性專著”,終於油墨留香地問世了,它不僅成功地初步創建了海洋社會學這一“向海洋進軍的嶄新學科”,構建了其比較完整而嚴謹的理論體系,更是填補了國内外學界在這一領域的空白,可喜可賀!“這雖則是初步的”,但已足以令作者們“内心頗涌幾絲欣慰”。
正如作者所指出的,這部洋洋66萬多字的鴻篇巨製“是範英等長期主編的中國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大型叢書的第43部”,僅就這一看似簡單的數字而言,就足以讓人對幾十年如一日活躍在南粤理論學術界的範英們肅然起敬了!明眼人都知道,以範英會長爲杰出代表的一批廣東的學術精英們,是在没有政府財政一分錢扶持的條件下,長期以來自覺自信地從事着在商品經濟相當發達的環境中很多人已經厭倦甚至放棄了的枯燥的理論學術研究工作,且一直堅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持續不停歇地在衆多嶄新的科學領域披荆斬棘著書立説,碩果纍累著作等身,成爲國内理論學術界光彩奪目的“弄潮兒”,確實“甚爲可貴、甚爲難得呵”!
下面,本人僅從《海洋社會學》的章引《藍色的奥秘》出發來談一談其寫作的特色,以及在整部巨著中處處流光溢彩的創新思維。
一、全書架構及體例的創新思維
熟悉範英會長的人都知道,他之所以能取得今日在理論學術研究方面的輝煌成績單,離不開他以自己卓越的學術人格與學術品位聚集了廣東各學科各層次的理論精英持之以恒地長期進行集體攻關,更是與他一以貫之的創新思維有着直接的關係。而創新思維在《海洋社會學》新著中更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運用和展示。
(一)創新思維是學術成就的致勝秘器。
“創新思維”是由“創新”和“思維”組成的熱門詞組。
什麽叫“創新”呢?筆者在百度上搜索,上面給出的界定是“創新是包括我國在内的當今世界出現頻率非常高的一個詞,它又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詞,英文叫Innovation,它起源於拉丁語,原意有三層含義:更新;創造新的東西;改變。”而現在,“創新”這兩個字已經擴展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經營創新、技術創新、教育創新、分配創新,等等。可以毫不夸張地説,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創新的歷史,一部創造性思維實踐、創造力發揮的歷史。創新作爲一種理論還是在20世紀的事情。1912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熊彼特第一次將其引入了經濟領域,認爲“創新就是要建立一種生産函數,實現生産要素的從未有過的組合”。而“思維”則是“指向理性的各種認識活動”,它有多種形式,如:抽象思維、概念思維、邏輯思維、形象思維、意象思維、直感思維、社會思維、靈感思維、反向思維、相關思維,等等,創新思維只是其中一種形式。
所謂“創新思維”是相對於“傳統性思維”而言的,是“創新實踐”(即創造力發揮)的前提,它是指“不受現成的常規的思路的約束,尋求對問題的全新的獨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維過程”,其最大特點就是相异性、差异性。常言道“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結局”,誠哉斯言!要想發揮“創新思維”,必須打破“思維定勢”、“思維慣性”(習慣性思維,傳統性思維)和“思維封閉”三大障礙。假如你站的層次太低了,没有站得很高,思維封閉了,當然就不能創新了。在發揮“創新思維”時,專家提醒還要避免“霍布森選擇”。就是説,假如你的思維和精神境界只有這麽大,没能打開、没能上層次,怎麽辦呢?就要采取“多向思維法”,包括:順向思維(即按照邏輯、規律、常規去推導),逆向思維(也叫反向思維,即倒過來思維),轉向思維(包括前向思維、後向思維、由上而下的思維、由下而上的思維),還要“借腦思維”(借人家的大腦來思維),以上這些都屬於“創新思維”。
(二)新著體例架構獨樹一幟。
“俯瞰環球,唯見藍色,即海洋是也。海洋與海洋社會的諸多奥秘,如强大的磁鐵吸引着人們去探究。試看今日之世界,海洋强國之美夢,已成人心之所向。是故,近作海洋社會學之新説,旨在爲世人求福而盡微力。”打開《海洋社會學》新著,作者在《章引:藍色的奥秘》中以如此這段簡約而美妙的文字開始了自己的論述,這種新穎的開篇手法不僅開宗明義且令人耳目一新,讀之仿佛你不是在讀一部深奥艱澀的理論巨著,而是在聽一位飽經滄桑的智者,即將向你講述一個悠遠的神奇故事。這種手法在以往的理論書籍中是鮮見的。此後,作者將這一創新思維像一條無形的紅絲帶貫穿全書,處處流光溢彩。
但要新創一門學科談何容易!作者深知:“人們對海洋方面的學術理論研究,總體上還處於發展中狀態,尤其從社會學視角探討海洋奥秘的體系性專著,國内外至今仍爲空白。”盡管如此,人們欣喜地看到,自稱“寫作此書確係‘逼上梁山’之舉”的範英們,嘔心瀝血最終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新著,却已經勾勒了海洋社會學比較完整的學科體系,全書的設計架構和寫作體例獨樹一幟。
全書由五個部分共22章組成,每章均有3節,每節4目,下設4子目,這種“3-4-4”的體例整齊規範别具一格,並非常具有穿透力,而且由於“眉清目秀”,極大地方便並提高了讀者的快樂閲讀指數!作者解釋説,之所以做出“這種體系架構及具體形式的安排”,是想“試圖表明本書既是一部海洋社會學的學科性著作,又是一部海洋社會學的實驗性教材”。爲了出色地完成這一使命,作者匠心獨運,使五大部分環環相扣緊密相聯,第一部分(1至4章)着重解釋了創立海洋社會學的時代背景、研究對象、研究意義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第5至第7章)則分别闡述了“海洋社會的内在變遷、外在關照、人類屬性及其互動關係”;第三部分(第8至第14章)分别研究了海洋環境、海洋經濟、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軍事、海洋外交和海洋法規及其互動關係;第四部分(第15至第18章)分别對海洋個體、海洋群體、海洋組織和海洋社區及其與海洋社會的互動關係做了深入探討;第五部分(第19至第22章)側重論述了海洋資源、海洋價值、海洋生態和海洋建設等内容,全書由“時代呼唤海洋社會學”切入,而落脚點却放在“海洋建設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爲本”原則上,洋洋大觀收放自如渾然天成,充分體現了作者精巧的搆思和深厚的功力,令讀者甘之如飴盪氣逥腸。
二、全書各章名的創新思維
《海洋社會學》各章的題目也非常講究,浸透了範英們的心血和智慧。
通常情况下,理論作者們在擬定文章節目和標題時往往只重“達意”,對其“形制”却不那麽重視或在意。而《海洋社會學》一書各章的“名堂 ”却明顯追求“形意兼佳”的效果。
以第一章爲例:“第一章 時代呼唤:海洋社會學應運而生”點出了海洋社會學這一“向海洋進軍的嶄新學科”誕生的時代背景,言簡而意賅,白描却不乏優美。接着,它非常整齊劃一地列出了各節的内容分别是:“第一節 海洋社會學孕育的時代背景”、“第二節 海洋社會學探索的前期準備”和“第三節 海洋社會學架構的初步思考”,向讀者全景式地展現了海洋社會學誕生的“前世今生”。而在每一個節目中,又分别製作了非常漂亮的4個子目,這些子目繼續深入地向讀者勾勒出了其中的全部重要的學科信息和内涵,如:“第一節海洋社會學孕育的時代背景:1.涉海行爲的久遠;2.海洋世紀的到來;3.海國圖强的追求;4.社會之學的春天”,“第二節,海洋社會學探索的前期準備:1.相關學科的準備;2.相關隊伍的準備;3.問題意識的準備;4.發展思路的準備”,“第三節,海洋社會學架構的初步思考:1.基於客體的學科架構主張;2.基於系統的學科架構主張;3.基於行動的學科架構主張;4.基於回顧的學科架構主張”,它們把“時代背景”濃縮在“久遠、到來、追求、春天”8個字中,將“前期準備”概括爲“相關學科、相關隊伍、思想意識、發展思路”4個方面的準備。同時它還清晰地告訴讀者,他們在設計海洋社會學的學科架構時,是基於“客體、系統、行動和回顧”這幾個方面來考慮的,這些都一方面忠實地貫徹了作者精心設計的“3-4-4”的架構原則,同時也讓讀者對本書的重要學術主張有了一個提綱挈領的深刻印象,並使這一切在無形中滴水不漏地實現了。
這樣,作者便精巧地將其全部的重要學術思想即“意”通過近乎完美的文字組合方式即“形”傳遞出去了,而讀者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21世紀將會成爲海洋的世紀”的思想理念的輻射。
三、全書各章引句的創新思維
《海洋社會學》新著最令人叫絶之處恐怕首推它在每一章的章引都精心製作了緊扣主題、對仗工整、平仄傳神、意藴靈動的聯句,這些聯句本身就是一首首水平絶對上乘的楹聯或文言律詩。從這一角度上説,《海洋社會學》新著徹底顛覆了以往人們總是覺得理論著述那種呆板艱澀、故弄玄虚的傳統印象,極大地拉近了理論典籍與讀者之間的時空距離。
如,第一章引聯:“宇宙洪荒,天地混沌,百科不分爲一體;干坤運轉,大勢趨求,嶄新學説初長成。”讀之,人們渾然不知自己正置身於高深得有些冰冷的理論研究的象牙塔内,反而如同置身於《紅樓夢》中的大觀園裏一般詩意盎然。在這裏,作者不僅揭示了宇宙之初陸地社會與海洋社會是渾然一體的,而且那時人們對自然界和社會的認識也處於初級階段,不如現在分得那麽細的學科;如今時移勢轉,一門嶄新的學科——“海洋社會學”已經燦然問世,并且强調這是“大勢所趨”的事情。
又如,第十一章引聯:“雲蒸霞蔚,五彩斑斕,虹浪連地開艷葩;風奇俗异,漁歌悠揚,信仰精神寄海魂。”多美的詩句啊!人們在這裏突然發現,原來做理論研究的學者們並不全是只懂得吟誦之乎者也的學究,他們也可以是飄逸瀟灑、詩興大發的才子佳人!理論著述不一定非要寫得讓普通讀者敬而遠之,然後束之高閣,它們也是有可能讓讀者愛不釋手的。這一章是論述“海洋文化:海洋社會的智力聚焦”,而這一引聯本身已經是作者的“智力聚焦”,成爲創新思維的又一束强光了。
再如,第十八章引聯:“紅日沉西,滿船豐喜,漁翁戴月舞歸途;炊烟漫户,鼎鐺飄香,百鳥斂翅暖愛巢。”多麽撩人心扉的奇妙意境啊!這一章是論述“海洋社區:海洋社會的栖息家園”。學者們意外地施展自己的如椽妙筆,將讀者帶入了人海和諧、幸福社區的想象之中,這種與時俱進的創新思維讓人嘆爲觀止。
四、全書新觀點界定的創新思維
如前所述,《海洋社會學》新著可謂處處“新風撲面”:架構新、體例新、章名新、引聯新、手法新,等等,更重要的還在於它的許多主要觀點也是全新的。例如,它提出陸地社會與海洋社會有如兄弟手足的關係,海洋社會當之無愧地成爲了海洋社會學的研究對象,而研究海洋社會學的意義在於達到“共創和諧”,其研究方法只能運用“兼收並蓄”等。而更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它首次引入了像“主軸”、“維度”、“關照”等這些全新範疇和概念。
作者在《前言》中提到:新著將海洋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區分爲主軸的歷史維度、主軸的重心維度、主軸的主體維度、主軸的實用維度等四大層次”,把海洋社會學的研究對象表述爲“主軸維度”這樣一個全新的分層次的共同體,這再次濃烈地散發出範英們創新思維的强烈氣息。那麽“主軸”、“維度”等究竟是什麽意思呢?
“主軸”在百度上的解釋是“指從發動機或電動機接受動力並將它傳給其它機件的軸”。 主軸亦稱“光軸”,是“主光軸”的簡稱,在光具組中具有對稱性的直徑。如球鏡的主軸是通過鏡面中心與鏡面垂直的直綫;透鏡或光軸光具組的主軸是各透鏡面中心的連綫。
“維度”(又稱“維數”),是數學中獨立參數的數目,也是“一個衡量空間的概念”。在物理學和哲學那裏是“指獨立的時空坐標的數目”。零維是一點,没有長度;一維是綫,只有長度;二維是一個平面,是由長度和寛度(或曲綫)形成面積;三維就是“二維”加上高度形成的體積面。我們現在能體驗到的是一個四維度的空間——長度、寬度、高度以及時間。在物理學上時間是第四維,與三個空間維(上下、前後、左右)不同的是,它只有一個,且只能往一個方向前進。值得一提的是,空間維度其實還不只四維,比如組成物質的基本單元夸克和電子等,它們就在一個“高維度”的空間裏做運動,可惜目前人類還無法發現這種高維度。
《海洋社會學》將“海洋社會”這一研究對象描述成“主軸”,下面有“歷史、重心、主體、實用”四個維度(層次),這不能不説是一大創新,爲我們從馬克思主義“大社會”及社會學的立場和觀點來審視“海洋社會”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因爲“維度”是一個衡量空間的概念,每個維度本身又可以自成體系,這就爲海洋社會學今後的深入研究發展預留了廣闊的空間。比如,主軸的第一維度(層次)“主要研究海洋社會的内在變遷、外在關照和人類屬性等及其互動關係”,主軸的第二維度“主要研究海洋社會與海洋、海洋經濟、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軍事、海洋外交和海洋法規等及其互動關係”,主軸的第三維度“主要研究海洋社會與海洋個體、海洋群體、海洋組織和海洋社區等及其互動關係”,主軸的第四維度“主要研究海洋社會與海洋資源、海洋價值、海洋生態和海洋建設等及其互動關係”;在每一個主軸維度下面又可衍生出更多的“子維度”,如“海洋文化”又可分爲“海洋物質文化、海洋精神文化、海洋行爲文化”等;以另外一個標準來區分,還可以將海洋文化看成是由“海洋文化元素、海洋文化叢、海洋文化層、海洋文化圈”等搆成的。
而“關照”在漢語中是“關心照顧”的意思,英文則是“ look after;keep an eye on”。《海洋社會學》新著引入這一概念,並將它運用於海洋社會與陸地社會的關係論述中,意在提醒人們,海洋社會與陸地社會有如“兄弟手足”的關係,兩者“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産物”(同源而生),並“承擔着相同的社會功能”(同責之身),也“經歷了同樣的發展過程”,它們之間存在着先天性的無法割舍的“同胞般的情誼”,並共同“折射出彼此的時代氣息”,因此,人類在關注和開發海洋社會或者陸地社會的同時,絶對不應忘記應給予對方必要的“關照”,因爲它們“唇齒相依、互榮互進”。
由於時間和篇幅所限,本文對《海洋社會學》新著中所展現出來的創新思維的每一束强光,無法做到逐一關注和鑒賞。總起來説,每一位首次打開《海洋社會學》新著的讀者,相信都將不由自主地受到其新穎獨特的編排所吸引,而耐心地讀下去,又必將爲其中豐富的内容、嚴謹的表述、創新的理念、流暢的美文所打動。這是龍年伊始廣東社科界的一批精英們爲建設“文化大省”、唤醒國人“海洋意識”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它必將會在廣東乃至全國的社科發展史上留下厚重的一頁。
(林福益:《羊城晚報》茂名記者站站長)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