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三章 經世創業

  在宗法社會,封建家族政治根深蒂固,儒家學派最注心力於此道。家族倫理觀念十分強調正父子兄弟之道,明長幼貴賤之序,嚴男女之別。一家之內,子必從父,婦必從夫,弟必從兄。一個家族往往能起到現代社會某種專業協會的作用,它能夠將一門特殊的技藝、學問延續下去或發揚光大,永定客家人許多絕技、絕學,如客家土樓建築技藝等多由這一管道保存下來。

  永定客家人的家庭,在世代承續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生活作風、生活方式、傳統習慣、家庭道德規範和為人處世之道。男女成婚之後,便邁入了色彩斑斕,包羅萬象的社會,他們或耕種學藝,或讀書出仕,或經商過番,之後,他們便按部就班地要經歷分家自立、教子孝親、耕商種作、建築土樓、結交鄉里、聯宗睦族,最終成就一番事業。

  第一節 經營事業

  從甜蜜婚姻中走出來的永定客家兒女,開始步入多元的社會。他們意識到自己身處大山中,經濟和文化都比別人落後,在以農耕求生存的同時,還必須以“讀”求發展,要改變在當地所處的低下地位,唯有通過科舉登上仕途。無論家族或家庭,從事何種職業,掙錢除了維持生活就是讓子女讀書出仕。他們求得一定資產後,置田產、建土樓、興學校,以此從根本上改變個人、家庭和家族的命運。

  一、耕商勞作 

  (一)農事禮俗

  播種時,農民要在秧田掛一份香紙,祈求田頭伯公(土地神)保佑秧苗生長良好:中秋節備牲儀、月餅、地瓜、芋頭等農產品,敬田頭伯公。

  舊時如大旱之年,就得隆重地舉行求雨的儀式。求雨時,全村男女老少齊出動,連衙門知縣和其他官員也參加。主事者要沐浴齋戒,有的和尚、道士念經和設道場“打醮”。求雨隊伍抬著龍王菩薩到田野巡遊,沿途放火銃,還將龍王菩薩反復投到水潭裡,以求老天下雨。

  永定農村有迎春的習俗。高陂鎮西陂村的迎春活動最為有名。西陂每年的立春都要舉行迎春活動。

  (二)經營煙草業

  永定縣種煙始于明代萬曆年間。煙草傳入永定不久,永定的煙農很快就掌握了曬煙種植技術和“細切如絲”的加工技術。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和先進的栽培、製作技術,使“永定曬煙獨著於天下,本省各處及各省雖有曬煙,製成絲色味皆不能及”,因而永定條絲煙素有“煙魁”之稱,成為清代朝廷的貢品。

  永定生產的條絲煙銷路日廣,及至清乾隆年間,“天下皆用之矣”。清乾隆年間,“永以膏天種煙者多,近奉文嚴禁,即種于旱地高原,亦損肥田十之五六”。清代中葉,全縣曬煙年總產高達450余萬公斤。清道光年間,“春夏煙草阡連各鄉”,年種植面積為2~2.5萬畝,產煙150~180萬公斤,價值400余萬銀元。清宣統三年(1910)和民國3年(1914),永定條絲煙在南洋勸業會和美國三藩市慶祝巴拿馬運河通航萬國博覽會上獲優獎。民國十五年(1926)以前,永定的條絲煙作坊遍佈各鄉村,“各鄉工廠林立”,長江以南各大中城市以及東南亞各國都有永定人開設的條絲煙莊、商行,條絲煙年出口數以萬箱。

  製作條絲煙的作坊,舊時叫煙棚。煙棚有兩種:一種是大型煙棚,專人專職收購曬煙,請眾多師傅製作名牌煙,銷往國內外,在大江南北重要市鎮還設專銷商號;一種是小型煙棚,由小業主操辦,全家都參與制作,既辦煙廠也種煙,有時還收購部分曬煙,請一些師傅幫忙制煙。業主是老闆同時又是技術水準相當高的技師,製作的煙包主要出售給大型煙棚,部分供應本地所需。也有些小煙棚賺了錢擴大經營,收購的曬煙多,請煙師傅製作出來的煙包親自裝籠押運到國內(主要是長江以南)各大中城市去銷售。

  清乾隆時期,撫市鎮社前村的賴存寬在蘇州做條絲煙生意。一天,他與夥計們乘船在蘇州運河上遊玩,巧遇下江南微服私訪的乾隆皇帝船隻。因乾隆從京城長途南下,時至多日,又不想讓地方官員知其行蹤,因而食用物資供應不足。船上太監、大臣們一時無計可施,而此時恰逢對面駛來一艘頗為漂亮的彩船,想必是有錢人的,食物預備一定充足,於是上前詢問,賴存寬慷然將自己船上的食物分與乾隆所在船隻。乾隆一時興致頗高,問起賴存寬從何而來,在此做何生意,賴存寬答:我從福建永定而來,做條絲煙生意。而後他把自己所帶的條絲煙獻予乾隆,乾隆饒有興致地看了色澤金黃燦爛的條絲煙,點上水煙筒吸之感到氣味芬芳醇厚、清香可口、提神醒腦,當即贊口不絕。賴存寬看到這位氣度非凡人物親口讚譽,當即拿出煙袋並加水煙筒獻之。乾隆回京後,感激存寬獻予食物,解其燃眉之急,亦為永定條絲煙優良品質所動,高興之餘,寫上“煙魁”二字,製成牌匾差大臣送與賴存寬。從此,永定條絲煙的美譽傳遍天下。

  上世紀70年代以後,永定烤煙興盛,被評為全國烤煙之鄉,從業者幾乎遍及全縣。

  二、讀書 

  永定客家人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兩耳不聞明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的儒家思想帶進土樓,產生了新的崇文重教習俗。正如民間諺語所雲:“蟾蜍羅,哥哥哥,唔讀書,冇老婆”。“養子不讀書,等於養頭豬”。“書愛讀,打愛練,老婆唔討隨方便”。“討食也要繳子女讀書”。“人不讀書,有眼無珠”。“赤發不知勤學早,白頭方知讀書遲”。“山鷓鴣咕咕咕,唔讀書大蕃薯”。“星多天空亮,學多智慧廣”等,認為只有讀好書,才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永定客家人一貫重視子女讀書,勤儉節約,千方百計讓後代接受文化教育。如果一個宗族都無人讀書,沒有文化人,便被人小看,被認為“後代無出息”,因此“家有半鬥糧,也要送兒上學堂”。永定民間很早就有了種種興辦教育,鼓勵兒童讀書的鄉規民約和傳統習俗。

  清代乾隆二年,坎市鎮青坑村廖鴻章點翰林後,延至嘉慶、道光、同治,其孫廖文錦、曾孫廖惟勳、廖壽豐、廖壽恒也都先後入翰林院,或授檢討、編修,或為知府、尚書。像這樣“四代五翰林二進士七舉人五翰林”的家族,在清代260多年間極為少見,由此有了“獨中青坑”的士林佳話。

  永定客家人除了大樓大戶之外,許多窮苦人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知書達理,也努力供自己的子女讀書。散居鄉間的私塾、書院、義學,給家境困難的客家子女提供了啟蒙、普及的機會。據史料記載,明崇禎年間(1628~1644)至清雍正六年(1728)全縣先後辦過書院8所。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6)廢止科舉,永定先後辦書院、文館等82所。永定的書院、文館數量居閩西客家各縣之冠。

  過去,是要在學業完成後,也就是畢業時,才舉行慶典,叫做畢業酒。畢業酒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學校舉辦;另一種就是有的經濟殷實的家庭也會在家裡舉行畢業典禮。

  升學,親戚要會準備好一隻雄雞、一盒狀元糕送來,主家要留他們吃飯。在請客前一至二個星期,主家要請人選好日子,發送請帖。同時,在請客前一天要貼好對聯,張燈結綵。請客的那天早上,主家要辦3牲,第一道程式是敬天神,第二道程式是進祠堂敬祖,告訴祖宗自己高中,這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第三道程式是宴請賓客。請客時,主桌由老師坐,學生和家長要給老師敬酒,這就是謝恩師。老師的紅包不能收。永定有些地在散席時,要送給每個老師一條毛巾。

  三、出仕

  永定客家人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極深,一向崇文重教,讀書風氣甚濃,因為只有通過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因此,明清時期永定客家人從小就非常刻苦讀書,不少人通過科舉考試的途徑,中舉考取進士而致仕。自明成化十四年(1478)建縣以後,永定人才輩出,僅明清時期就湧現了賴先、王見川等進士36人(含武進士7人)。

  相傳古時候金豐大山下有個人叫張積谷,小時候上學經常翹課去抓魚、摘野果,學習成績倒數第一,人稱其“馬古蟬”。有一日張積谷上山砍柴,聽見蟬兒在樹枝上不停地叫:“積谷、積谷、媽西、媽西、西!”“媽西”客家方言意思是差勁。張積穀聽後認為蟬兒他讀書成績總是不及格,慚愧萬分,心想同窗、鄰里譏笑自己還罷了,連山上的蟬兒也來奚落自己,這樣下去,確實對不起含辛菇苦的父母。後來他發奮攻讀,成績不斷提高。又一日他再次上山砍柴,“馬西蟬”又叫起來了:“積谷、積穀、有希望,有望!有——希望!”他受感動,更加努力,後來終於考上舉人,做了縣太爺。幾年後,張積穀就在其砍柴的山上建一寺廟,命名“鳴蟬寺”。此寺至今完好,香火旺盛,不少學子到“鳴蟬寺”進香,善男信女至今還傳頌著張積谷浪子回頭、勤奮攻讀的故事。

  四、“過番”

  永定是全國著名的僑鄉,是福建省八大僑縣之一,僑胞數量在龍岩市是最多。永定縣現有人口48萬,而旅居在海外的華人、華僑有50鄉萬人。永定僑胞分佈在世界各地,主要在東南亞、西歐國家。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永定,自清代康熙年間以後,許多人為了生存、創業而漂洋過海去南洋,或去港澳臺。有的掙到錢,有的在家鄉買地置田,有的將家眷帶出去,在外面發展。

  親友“下南洋”,俗稱“過番”。出遠門前,為之餞行,無論設宴招待或饋贈禮品,少不了母鴨(俗稱鴨媽)。母鴨不僅善於覓食,而且熟諳水性能避險,寓意一帆風順,水陸平安。但不可用番鴨,避免與“番客”諧音,被誤認為有意譏諷。

  除了“過番”或去港澳臺謀生外,到縣外、省外開疆拓土或創業謀生者更多,他們從事各種行業,其中有許多人是能工巧匠或商業高手或某種專才。

  舊時,永定客家人有這樣的禮俗:“過番”的要祭祀媽祖,木匠要拜魯班先師,鐵匠要拜李鐵拐先師,石匠和泥水匠要拜楊公先師;造紙的敬奉蔡倫大師;行醫的敬奉藥王菩薩:做生意的祀奉財神菩薩、趙公元帥、陶朱公……這些祀奉,都是為求生產平安、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建築土樓:興建土樓時,首先安楊公先師(風水祖師爺),以求保佑工程順利。

  五、置家業

  舊時,永定客家人有一定經濟積累之後,都熱衷於買田地、建大樓、置家業,為子孫後代留下家產。在從事這些活動中,一般都要立簽各種契約。契約的種類很多,有買賣、典當、租佃、借貸、雇傭、賠償等各種契約,還有贈予、分產、遺囑、繼承等文書。各種契約的內容不同,文字也有一些差異,但總的說來是大同小異。

  田宅買賣契約是物權契約的一種。契約成立,同時履行,一般不保存義務。這樣的契約的成立,主要有3個條件:一是當事人對標的有完全的所有權或完全的處分權;二是標的須確定;三是當事人意思表示不得反於一般法律行為及契約之原則。這3個條件表現在契約文字上,可分為如下八項:即買賣時間、業主姓名、標的(所賣田宅的座落和四至)、錢主姓名、契價和交割、業主擔保事項、業主署名畫押、中保人署名畫押等。例如《馬用賣地契》:

  xxx謹具如後:

  本人願出賣村南竹菌地一段,南北<田爾>,東長貳拾陸步伍分,西長貳拾陸步伍分,南闊壹拾陸步,北闊壹拾步。並次東一段,東長式拾陸步,西長式拾捌步半,南闊壹拾步,北無步。東至大河,西自xx至xx,南自xx至xx,北自xx至xx。

  民國《鄭培鶴賣地契》則寫作:

  計開座落東南賣主林後南北地三阡:

  一阡

        南  水溝分水為界;  西  培菼;

    北  賣主林,有志石;東  水溝。

  四至分明: 至                  至

  二阡

   南  水溝,分水為界;東  水溝,分水為界;

    四至分明:至                  至

  又一阡

  北  田家林,有志石;西  賣主。

  四至分明: 至                  至

  六、建土樓

  成年之後的永定客家人,開始擔當家庭社會的重任,理所當然必須經歷分家、求職、耕種、經商等人生歷程。功成名就的永定客家人,一般都會選擇在家鄉建築規模宏大的土樓。他們認為,家大業大是他們事業成功的標誌,是人生旅途上的一座巍峨的里程碑。當然,他們在建土樓時同樣十分講究禮俗。

  (一)選址禮俗

  永定客家人對樓址的選擇有諸多講究。凡建土樓,都要請堪輿先生(即風水先生)看“風水”、“龍勢”,以選取吉利的樓址。例如,樓址最好是坐北朝南,左也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後有丘陵,認為這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環抱的風水寶地。這是因為向陽避風,溫暖宜人:臨水近路,生活、交通方便。

  選擇樓址有諸多忌諱。例如,樓址要取順勢,忌逆勢;要前低後高,忌前高後低;宜於在“宮觀仙居”側近建土樓,忌諱塔塚、寺廟、爐冶、敵軍營戰地及草木不生之處建土樓。

  選定樓址後,還要注意新樓的高低和向位。若樓址後山較高,可將新樓做得高一些或離山稍遠一些。反之,如後山較低,新樓可離山近一些;這樣既可避風防潮,也使山巒與樓場的配置和諧,俾“陰陽相配”。

  永定客家人建土樓還注意整體佈局,其中尤以殿堂式的五風樓等最為講究。例如,一座“三堂四落”式五鳳樓,其3個廳堂的高、低、寬、窄都有所區別;緊靠大門的下廳堂要低一些,中廳堂略為高,上廳堂最高,每堂相差一尺,與之相配。上堂比中堂、中堂比下堂都要寬一尺。這樣,從上看下,方顯氣派。

  緊靠廳堂的左右橫屋的高低配置,也有規矩:一橫屋的高度只可與廳堂大樑一樣高;二橫屋只可與廳堂的棟一樣高。另外,上堂必有廊道通向左右兩側的橫屋。

  (二)動工禮俗

  動工建土樓一般在農閒、雨水較少的秋冬時節。開工動土要請風水先生選好日期,擇定吉時,如果主人子孫的生肖有相沖相克者,則應避開以祈安吉。動工之日,舉行開工儀式,祭拜楊公先師,謂之"施楊公",意為請楊公先師到場保佑建樓平安順利。

  風水先生將楊公先師符貼在或直接畫在長約一米長、寬10釐米左右的木條或竹片上,豎立在樓基中軸線前端,象徵楊公之神位,也標明樓的中軸位置。與此同時,泥水師傅要祭拜象徵"荷葉先師"的"五尺",木匠師傅要祭拜象徵"魯班先師"的墨斗、曲尺。建樓主家須備3牲供品、香紙蠟燭,在施工場所與師傅們一起虔誠恭祭3位祖師。祭畢,便鳴炮開工動土,挖石基溝。大樓竣工後,楊公先師符被掛在觀音廳神座一側永遠供奉。

  倘若樓後是陡峭山嶺,應先挖一層層水準梯級後坎,以減緩雨水沖刷,確保房屋安全。如果是在岩石上炸石平出屋基,砌牆基時,應在石面上撒上一些泥土,以示這些泥土能讓種子生根開花結果,將來這裡住人能安居樂業,後代興旺。

  (三)起基夯牆

  建土樓要先起牆基,即先挖大溝,再在中軸線後端的大牆石基溝內埋入5個不同顏色、代表木火土金水之狀的大石頭作為起腳石,按五行相生的排列次序和方位置於石基溝內,取萬物生生不息之意,也稱“五星石”,以示樓內五行齊備且相生無克,住戶平安、五福臨門。放好五星石,便開始砌石基。

  石基砌好後,擇定吉日良辰夯牆。牆枋(即牆版)架在石基上,開始夯牆前用3牲祭牆枋,祈求夯牆順利。祭畢,鳴炮開工。

  牆體竣工,俗稱"下牆枋"。"下牆枋"儀式很隆重,親友們送鞭炮祝賀。牆枋從牆頂上放下來時,鞭炮轟鳴,硝煙彌漫,一派喜慶氣氛。為慶賀牆體竣工,主家要宴請師傅和工匠,表示酬謝。

  建土樓期間,主家和參加幹括的人都不得說諸如跌死、倒塌之類的不吉利的話。

  (四)安樓門

  永定客家人歷來有"千斤樓門四兩屋"的俗語,說明對樓門的高度重視。安裝樓門要請風水先生擇日選時,校準方向,以期招祥納福。有的樓門直接安裝在土樓主體的大牆中,有的則在大樓的主體之外另建樓門。樓門的大小依樓的大小而定,其尺寸也有講究,即所謂"合字",今有合魯班尺字眼。

  土樓的大門一般安在大樓正中,大門一般向南,或向東南,或正對遠處的名山大峰,謂之“山巒培秀士,代代有文人”。大門、樓門最忌向下,應以當地水流為准,大門應朝著河流的來向;若順流向下,則謂“退水門樓”,不吉。大門還切忌諱對著山坑、溝壑、深巷、高塔,也不能讓別人的房屋所遮擋。萬一避不開時,則在正脊安置陶制獅子、八卦圖,以及鐫刻“泰山石敢當”等碣石,以避煞除祟,或在門前挖一池塘,民間認為池塘可以吞食風煞。

  安樓門要先祭門神,灑雄雞血"驅邪",根據樓的位置用羅盤校準吉位、吉向,合吉時安放,燃放鞭炮慶賀。樓門安裝完後,還於其上張貼對聯,披掛紅布,以示吉慶。永定民間對安樓門是極為講究的。

  安樓門的祝詞:

  伏以

  三才毓秀,二五浮光。巢昭祖澤,堂煥門揚,後嶂包藏。美輪美奐,結構軒昂。千祥雲霞,萬福榮昌。時屆三秋,日吉時良。帝生正照,光耀宗枋。虔修牲醴,用薦華堂。盈門瞻拜,降福無疆。丁糧丕振,日盛月昌。科第綿遠,奕禊書香。

  尚享

  (五) 立柱架梁

  大牆夯至一層樓高時,開始立柱架梁。立柱架梁包括安放柱礎,立間面柱(金柱),架橫樑(扛身)和梁(龍骨)。橫樑及柱上要貼紅紙對聯慶賀。當日,主家都會特地準備糍粑作點心,讓師傅們吃個夠。

  把大樑安放在上堂的正中屋脊上,俗稱“上樑”,這是新樓竣工的標誌。因此,永定民間依俗要舉行隆重的儀式。

  主家事先要挑選又大又長的杉木作大樑,大樑即正廳樓頂端的脊檁,俗稱棟樑。大樑正中一般都寫有“世代興隆”、“財丁興旺”、“世代書香”一類的吉語,有的還繪製八卦圖。大樑正中,要系一個裝有線香的紅布袋,叫“掛龍”,兩端則各系一個裝有早粘稻的紅布袋。有的土樓在正廳脊檁下方專設一梁木作為"棟樑",以示鄭重。梁身要塗朱漆,畫八卦,披紅布,懸掛五穀包、書卷等。這一切都是祝福上樑大吉,新樓落成後安居樂業,豐衣足食,財源興旺。

  上大樑要揀吉日良時,並在族中選一位夫妻齊眉、德高望重、子孫滿堂的長輩來主持上樑儀式,唱誦祭梁文。上樑前要用5牲(豬、羊、雞、鴨、魚)3素(豆腐、木耳、米糕)祭梁;風水先生給八卦"開光"、"點眼"。接著,主事者面對大樑,手提一隻公雞,用刀將雞冠割破,讓雞冠血滴灑在大樑上再把酒澆梁,邊澆邊唱祭文。主事者祭過大樑後,便號令上樑。由泥水、木匠師傅各主一端,逐層將大樑抽上屋脊,安放在脊柱上,俗稱"安梁"。站在大樑左右兩旁的人,先用紅布系緊大樑兩端,並由在樓頂兩邊的木匠和眾人先啟吊左端,後啟吊右端,大樑徐徐升起,把大樑安放屋脊。然後燃放鞭炮。

  上樑完畢,主家給風水先生、木匠、泥水師傅發紅包,並宴請參與建築的師傅及工匠,以示慶祝和酬謝。最後,主家宴請師傅和親朋好友。

  桁木一般應桁頭朝左,桁尾朝右.但對著廳堂的桁木,則廳全是桁頭,桁尾一律朝外。因為上廳堂一般是供奉了祖宗的牌位,是合族盛衰的象徵。為此,用於上廳堂的桷子,必須又長又直,絕不可因為過短而在中間駁接桷子起次,用上廳堂的桷子須是一根杉木鋸成4片的,這叫和合桷。此外,釘在上廳堂中央的桷子,須是一根杉木所鋸的,中間不得摻雜其它杉木鋸出的桷子,以取千年和合之意。

  樓頂承載瓦片的桷子枋,桷子枋之間的距離為6.2~6.5寸,而不能是6.1寸或者6.6寸,忌“克中”。在放置和釘住桷子枋時,匠人要按:“天、地、人、富、貴、貧”的依序放置桷子枋.待放最後一塊桷子時,要合天、地、富、貴4字方吉,切忌合於人、貧2字。俗話說:“釘天釘地莫釘人,釘富釘貴莫釘貧。”

  新土樓蓋瓦完工叫"出水"。至此,土樓的外殼(主體工程)便已全部完成,建樓告一段落。主家用牲儀供品答謝楊公先師,並將楊公(神符)請到樓內廳中安放。有的則當空焚化神符,名曰"送神歸天"。接著便著手裝修和逐步完善配套設施。

  (六)作灶

  灶的式樣有牛尾灶、老虎灶、單灶。作灶有許多規矩和禁忌。灶的位置、坐向、尺寸大小都有講究。灶門要避免直對廚房門,否則稱為"腳踏灶",被視為不吉利。動工砌灶基和落成起火要選擇吉日良辰。動工前,要在灶位四角埋下五樣主副食物(稻、麥、豆、薯、菜)的種子和錢幣,灶堂下方要放置油燈,同時還要掛紅殺牲。新灶落成點火俗稱"發火",首先是"打禾炮"(即爆谷花),谷黃米白,寓意金銀開花,接著是煮"湯丸",象徵團圓、圓滿。廚灶作成之日,便是新居遷入之時。

  (七)喬遷新居

  裝修完畢,建樓大功告成,便可遷入新居了。遷新居是一件大事,除選擇吉日良辰舉行"出煞"的儀式外,全家人要按輩份、年齡大小排隊,長輩在前,晚輩在後,每人手中都要拿著東西,如燈盞、火把(稱“轉火”)或家庭日常用品,熱熱鬧鬧地搬進新居。

  喬遷新居時,要請本族長輩在一對多子多孫的老年夫婦來開大門。他倆門內,一俟外面祭過門神,便在鞭炮聲中打開左右兩扇大門,並邊開邊念頌詞:“左門開,財丁來!”“右門開,富貴來!”兩人再齊聲說:“財丁、富貴一齊來!”

  大門開了,主家和家人依俗按次序進入大門。走在最前面的人肩挑炭火通紅的火爐,第二個肩挑一擔米穀豆類,第三個擔柴,第四個肩挑清水,第五個挑豆腐和發板,第六個提著一籠母雞和小雞。這一做法,無非是藉以祝福主家遷入新居後像爐火那樣紅火興旺,五穀豐登;豆腐的“腐”與富諧音來比喻發家致富;像母雞和小雞一樣,繁衍子孫後代。跟著這6位家人後面的,不論男女老幼,人人都得肩挑、手提各種傢俱、用物,任何人都忌空手入門。

  喬遷之日,主家必定隆重慶祝一番,新樓裡熱鬧非凡,喜慶氣氛濃烈。一般都要舉辦大型宴會,宴請參與建樓的師傅工人、親戚朋友、街坊鄰居,客人少則十幾桌,多則幾十桌,營造"鬧丁鬧財"的好彩頭。親友多送賀屏賀幛賀聯等禮物,主婦的娘家則送家常用具等。不過,親戚送的賀禮中必有芹菜、青蒜、豆腐、發粄、喜炮、門紅。這些除了喜炮、門紅外,其餘都借其諧音祝福主家勤勞、善示、發家、致富。

  七、“脫草鞋”  

  草鞋,是用稻草、麥稈等材料編制而成的一種鞋子。脫草鞋,顧名思義就是回到家後脫下草鞋,而在永定客家禮俗中,脫草鞋的含義就是為回家的出遠門者接風洗塵。

  在永定,凡出遠門經營事業的人,尤其是僑胞回鄉、年老退休、參軍還鄉等,親戚好友都要備辦禮品前去慶賀。舊時,儀式隆重的,親戚好友要備辦盤擔。盤內主要有長壽麵、豆腐皮、紅菇、黃花菜、雞蛋、豬腳、公雞、番鴨等禮品。儀式一般的,親戚好友備辦一個禮盤的賀禮,為其接風洗塵。而其家裡的人要在廳堂內擺上香燭、全雞或全鴨、紅米團、長壽麵、紅橘、紅酒等祭品。

  舊時,出遠門者回鄉時,要先跪拜祖宗,再拜謝父母及家人。這種風俗就叫“脫草鞋”。接風儀式和歡宴後,出遠門者的家人要按禮俗向前來的親戚好友回贈禮品,回贈禮品一般是出遠門者從外地專門帶回來的物件,以示答謝。

  其實,“脫草鞋”之俗起源很早,原屬中原風俗。西晉末永嘉之亂後,中原漢人紛紛南遷,“脫草鞋”這一風俗也就傳入永定客家地區。舊時,由於農村市場上比較少賣鞋子,況且家庭生活也比較困難,於是,許多人就自己編織鞋子供自己平時上山砍柴、走遠路用。當出遠門回到家時,尚氣喘吁吁,於是,親人為他脫下草鞋,拂洗塵土,並用美食供應,以解疲勞而能較快恢復體力,故俗稱“脫草鞋”。

  相傳永定豐田裡有一戶人家,母子倆相依為命。母親為了兒子能有出息,每天都起早摸黑地幹活,兒子讀書很刻苦,到了要上京考試的前夕,因為家裡窮,母親為他納了一雙布鞋和編織了一紮草鞋。兒子捨不得穿布鞋,穿著草鞋出門,隔壁鄰居的人也為他送行。兒子不負眾望,考中後當上知縣,一生廉潔奉公,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一晃30年過去了,他帶著家眷告老還鄉,母親看到兒子回來非常高興,備了供品祭祀祖宗神位,告知祖宗有眼,兒子有出息,永遠脫下草鞋了。兒子按儀式跪拜祖宗和母親,親戚好友等知道後,備辦禮品前去慶賀。後來,“脫草鞋”的禮俗慢慢流傳下來了,一直延續至今。

  第二節 綱常倫理

  儒家思想的重要精髓是“孝悌”。孝悌的內涵,小而言之是孝順長輩,友愛兄弟,大而言之是愛國愛家。

  永定客家人崇尚父母慈愛、子女孝順、兄弟團結、妯娌和睦,再由家庭擴展到家族、宗族,要尊老愛幼、敦宗睦族。永定客家人在長期輾轉、艱苦開拓的過程中,形成了真誠團結、互助互愛的優良傳統。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永定客家人為人寬恕厚道,熱情好客,能相互包容。他們以和為貴,整個家族團結一心,用以克服遷徙途中的艱難險阻。

  一、家族序倫 

  永定客家人的家族成員,一般是指家族本族的宗親,包括祖父母、父母、妻、子、孫等。當然有的也包括收養的過房子、螟蛉子、童養媳、養女等,而且他們的子孫也算作家族成員,此外還有家族或隨本宗之妻的前子、或收養的棄嬰、本宗婦女所產的私生子、收養的女僕等等,有時也可算作家族成員之—。

  (一)養子

  收養子的永定客家人按照中國養子制度的基本原則,立同宗親族中的適當侄輩為後嗣,而且可從近族擴大到遠族。如沒有同宗的近族可立,就立同姓的侄輩為後嗣,或收養異姓兒為養子。養子女的目的是繼承宗嗣,所以原則上應限定為“養男”,可是也有以“童養媳”的名義收養他人的女子,長大之後就給自己兒子作媳婦的。當然,也有的沒有兒子可娶,就只好叫童養媳作一個純粹的養女。

  (二)過房子

  所謂“過房子”,恰如字面所顯示的,就是從其他房間過來之意,乃是中國最正式的養子。這主要是沒有兒子的人,或者沒兒子的寡婦守節時,為了使這一房的香火不絕,就立一個過房子繼承家業。

  在永定,還有的夫妻擔心自己以後沒兒子,就立一個過房子或螟蛉子,迷信這樣可以讓他“招小弟”。還有兄弟中如果有未婚而夭折的,為了維持這一房香火的不斷,也有立過房子的,可分得本房應有的財產,當然財產繼承乃是目的。舊時,永定過房子有如下種種限定:

  1、甲房無親生兒子時,從乙房迎立侄子為子,以繼承家業和香火,限於同宗同姓,即五服以內的親族。所有同姓之間的養子,都可以總稱為“過房子”。  

  2、過房子的親族關係,和親生兒子的關係完全相同,與親兄弟姐妹也毫無差異。關於長幼的順序,是按年齡的大小,而有“長房”、“次房”之別。換言之,過房子年長,而親生子年幼時,過房子仍算長房,親生兒子算次房。

  3、財產的分配,作為祖宗的祭祀產業的,其氏孫所應分配的一分,往往給親生兒子。    

  4、過房子的年齡,並無—一定限制,不過多半是3、4歲到10歲之間。過房子有一特點.通常都是親兄弟或叔伯之間的事,所以不必象螟蛉子那樣用錢來買。不過如果是立遠族的過房子,經過協議要出—筆養家費。這種養家費跟身價錢與聘金都不同,給生身父母養老之用。過房子也絕對不是賣斷,跟親生父母的家要保持良好的關係。    

  5、養父與過房子的年齡,固然沒有一定的限制,但是過房子的年齡不得大於養父。換一句話,就是養父的年齡必須比養子女最少大16歲,才有資格收養他人子女。另外,過房子不論在年齡或其他關係上,必須表面看來都有如親生子女一般。   

  (三)螟蛉子

  “螟蛉子”名稱的由來,是因為有一種叫“螟蛉”的蟲,自己雖然會生幼蟲.但是卻不知撫育,而蜾蠃自己不生子,於是就拿螟蛉的幼蟲當作己子來撫育,因此人類就把收養異姓的兒子叫“螟蛉子”。    

  收養螟蛉子很簡單,只要雙方談妥條件就可以。年齡越小身價越高,越大身價反而越低。原因是年齡大的男孩,都已經記住了生身父母的家,所以很少有人收養。

  (四)妾

  俗言有“一晝一夜為一日,一男一女為一室”,這就說明了一夫一妻的原則。舊中國,一些大官和富豪,往往擁有三妻四妾,盛行多妻主義,但是在永定納妾的現象卻甚為罕見。

  (五)分家

  俗語說:“樹大要分枝,魚多要分塘”。舊時,兄弟分居時,原則上平均分配,但長子不離灶(居),如有廁所屬於滿子(最小的兒子),正如俗諺所雲:“長子不離灶,滿子座廉窯。”

  舊時,一般家庭都多兄弟,他們結婚後都要獨立出去,這就涉及到家庭財產分配問題,也叫分家。家產有不動產和動產之分,不動產主要有田地、房屋、山林等;動產主要指耕畜和農具,此外,如家俱、家禽家畜、金銀財寶等。分家涉及到分家產,分家時,如果父母健在,由父母主持,或者邀請戚族參加;如果父母去世了,則請戚族尊長主持,除養老、祭田、公物外,都兄弟均分。分的方式用抓鬮為定;然後立契約。兄弟分家契約的一般格式為:

  “兄弟×××、×××勤懶不一,恐生嫌隙,兄弟商量,請到親族,將祖父遺下以及所置田產一錢財、山林、器具等搭配均分。逐條記載分明,鬮分以後,彼此照單管約,各立門戶,永無爭差,立分單各存一紙為據。”

  二、敬祖睦宗

  永定客家人長期受中國傳統“百善孝為先”文化思想的影響,極力推崇儒家的“孝悌”觀念,教育後代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尊敬長輩,關愛子孫。“家和萬事興”、“家裡慈和得富貴”、“還生敬他(她)一碗湯,勝過死了祭豬羊”等俗語,都是為了教育後輩要善待父母、兄弟團結,讓家庭不斷地興旺發達,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圍。在好家風的薰陶下,永定客家人古時候出現過一些五代同堂、人口上百的大家族。

  永定客家人不但要孝敬父母和長輩,還要對親戚朋友要熱情,以禮相待。平日有來有往,年節和遇有婚喪喜慶時,要重視,去必備上禮物、食品相饋送。就是家裡宰了肥豬,也要給親戚送肉,給鄰居分煮熟的豬血。家中有客來,必敬茶送煙。對人要尊者有禮貌,注重稱呼。他們互助友愛精神,樂善好施,樂於助人,為人解難。親友遇上意外災難時,都要伸出援助之手。當親戚、鄰居有出遠門,或有子女升學時,也贈送紅包。

  自古以來,永定縣湧現了許多孝敬父母和長輩的典型人物和事蹟,至今仍被傳為佳話。

  湖坑鎮洪坑村和陳東鄉岩太村相距二三十裡,兩地的始祖都是林茂青的原配詹氏所生。當年兄弟倆為報答老母養育之恩,商定輪流奉養的辦法:春節至端午節前夕,在洪坑奉養;從端午節至中元節前夕,由岩太迎養;從中元節至重陽節前夕,複接受洪坑贍養,重陽節起又供養於岩太。因此,洪坑分別於農曆五月初四和九月初八日,趁娘親還在家而提前過端午節和重陽節,而岩太亦仿洪坑之法,於農曆七月十四日提前過中元節,長年相沿,成為慣例。

  清道光年間,在歧嶺鄉湖河村中心靠河邊有一牌坊,被立牌人是湖河村儒林郎雍進士李章彩原配張氏。因其長壽(107歲)孝義,教子有方、子孫昌盛,百齡五工。經翰林院學士巫宜福上奏朝庭請下聖旨立牌以示表彰。此牌坊是在張氏103歲時立,後在上世紀60年代“文革”中被毀。此牌樓多聯,現僅存2副,一為清雍進年間李章彩自撰樓門聯:“湖水壯文瀾源流北海;興朝恢世業望重西。”橫批:“升平人瑞”。一為清代翰林(永定縣大溪鄉人)巫宜福撰聯:“壽宇開壽母百齡洪疇增百祿;華堂祝華誕千秋閫筂慶千祥。”橫批:“鳴鳳流徽”。

  永定客家人有感恩報恩的傳統美德。在永定眾多孝敬父母和長輩的典型人物中,旅居泰國華僑吳錦桂是典型代表之一。吳錦桂於1912年出生於鳳城鎮。他4歲那年,因家父經商破產,家庭生活頻於絕境,無法贍養小孩,所以被寄養在仙師鄉務田村外婆家,一直到12歲,他在這段時間裡的生活和讀書全靠外婆悉心照顧和培養。外婆的養育之恩一直深藏在他的心裡。25歲那年,他漂泊泰國謀生,從做木工開始,經歷了艱辛的創業,終於辦起了傢俱廠,當上了老闆,事業有了發展,生活開始富裕。

  他始終把外婆的養育之恩銘記在心。1991年,他回到故里,特地探望闊別44年的務田村外婆家。雖然外婆早己不在人世了,但她的音容笑貌依然在他的腦海裡迴旋著。當他憑弔外婆的墳墓時,決定在河對岸建起一座紀念外婆的亭閣,這樣既可紀念外婆,又可以教育後人,還可為鄉親父老提供休閒避雨遮陽之所。於是他在村中的溪口拱橋邊建起一座古樸典雅的“望外婆亭”。亭之正門對著河對岸山的外婆墳墓,門聯曰:“外大母德惠難酬,一亭奚足道;好山好水塵勞可解,小憩又何妨”。

  第三節 造福社會

  永定客家先民初來乍到之時,因為環境惡劣,為了生存和發展,他們除了創建了聞名於世的土樓民居,便於聚族而居和安全防衛之外,還善於把族人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他們主要經過建祠堂、修族譜家譜、結社聯誼、熱心公益等形式,讓族人知道自己的源流和支系,瞭解祖宗創業發展的經歷,並把姓氏宗族的傳統美德,一代一代地記述下來,流傳下去。同時,他們還教育後輩要孝敬父母、兄弟團結,讓宗族不斷地興旺發達,形成良好的宗族氛圍。

  一、結社禮俗 

  永定客家民間組織的出現,與客家人本身的特性有很大關係。與其他地方的客家人一樣,永定客家人有著很強的宗族觀念,儘管祖先背井離鄉,輾轉遷徙,但世世代代始終不忘其姓氏宗族。正如有學者所說:客家人在遷移和定居後為獲得生存空間,必須增強以血緣為紐帶的家族內聚力,而形成尊祖敬宗的共同心理。正是這種求同的心理,使得客家人更易於結成互助組織。

  永定客家民間組織(社團),在人員構成方面不僅限於某一宗族,而往往是以某地域同鄉會、聯誼會、互助會等形式出現。

  這些民間組織以情感交流為手段組織起來的較為鬆散的群體,情感交流是聯誼會成員參與活動的主要動機。 其成員可以是過去的同學、同事、同鄉或曾經有過較密切的交往人員,也可以是現實的同行、朋友。其依靠成員間的活動維持其存在與發展。比如,東南亞有不少永定客家人的地緣組織,其中多以會館形式出現,永定會館、永定胡氏宗親會便是其中之一。港澳臺地區也是如此。因為永定縣與南靖縣有很深的歷史淵源,所以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產生了諸多跨縣同鄉的聯誼組織,比如:印尼三馬林達永靖公會、緬甸仰光永靖華僑互助會、緬甸豎磅永靖華僑互助會、緬甸曼勒永靖華僑聯誼會、香港永靖同鄉會、澳門永靖同鄉會、美國北加州永靖同鄉會……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是國際上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華人盛會之一,是海內外客屬鄉親聯絡鄉誼和進行跨國跨地區交往的重要載體,也是各國各地區客家人開展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舞臺。 

  1971年9月28日,永定人、著名的愛國僑領、華僑工商業鉅子、國際大慈善家胡文虎生前創辦的在世界具有廣泛影響的客屬組織——香港崇正會,在香港召開了“世界客屬第一屆懇親大會”。世界客屬懇親大會自舉行以來,已在亞、美、非3大洲10個國家和地區共14個城市舉辦過18屆,規模逐漸擴大,已由單純的客屬懇親聯誼,發展成為國際性的融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和學術研討於一體的活動平臺。

  二、宗親會禮俗

  宗親會是永定同宗同姓族人的一種以情感交流為手段組織起來的鬆散群體。一般來說,宗親會是聯絡同姓宗族的場所,因為子孫長年在外,況且世代繁衍,沒有像宗親會那樣的聯繫團體,很容易遺失自己的親屬;而宗親會除了平時的聯絡外,還有族譜的編制,宗族祖先的祭祀。所以,宗親會的設立是因維繫倫理而產生的。

  三、家譜族譜 

  家譜族譜本來是記錄宗法大家族血緣系統的,但後世無論大家小族,大多修譜。由此,家譜族譜遂成為我國傳統家庭文化中一項重要的內容。

  家譜古稱“家牒”、“家乘”,永定客家人俗稱家譜為族譜。它是記錄本家族世系及重要成員事蹟的譜表或文書,最簡單的家譜記錄本家族的世系,從先祖一直到當世人,分輩記錄,明確族人間的關係。

  完整的家譜則內容廣泛,涉及許多的內容,包括: (1)序例篇,收有個人序文、原序及改修、再修、增修的序文、凡例共13篇;(2)淵源,收有淵源考一篇;(3)譜圖篇;(4)譜表篇,收有譜表釋例、譜表; (5)家訓篇,共有婚姻、嗣續、喪葬、祭祀、和族五項;(6)移駐篇,收有正文移駐考、族居記、族居表;(7)祠宇篇;(8)墓圖篇;(9)恩榮搞,共9項:敕命、誥命、敕:檔、官階翎銜、陳設恤贈、旌表建坊、名賢譜說、談觀察跋、多太守跋。

  在家譜裡,全面記載一段時期內一個宗族父系親屬的全部人口姓名,生死年月日時。在這裡,所有同姓人,都按字輩排列,不分貴賤尊卑。但對顯赫人物,則有專門詳細的生平事蹟介紹。每部家譜,在開頭都有該姓姓祖來源、分支繁衍、世代遷徙的歷史資料,還附有家規、風俗、契約、藝文等資料。

  頒發《族譜》一般選擇在春天,意為春天萬物萌發,家族才更人丁興旺,繁榮昌盛。舊時《族譜》一般要放在祖祠裡,每年春天裡擇吉時日焚香點燭祭告祖宗後才能翻閱。上世紀90年代以來,永定又一次掀起了修譜熱潮。

  四、蒸嘗 

  永定客家人的“公嘗文化”內涵豐富,它包含著宗族教育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

  “蒸嘗”一詞原於上古。漢代董仲舒著有《春秋繁露》,是用於解說《春秋》的。其中深察名號第三十五有雲:“享鬼神者號一曰祭。祭之散名,春曰祠,夏曰 ,冬曰蒸。”這就是,敬奉鬼神的名稱之一叫做“祭”,“祭”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下位名稱,春季祭祀叫做“祠”,夏季祭祀叫做“蒸嘗 ”,秋季祭祀叫做“嘗”,冬季祭祀叫做“蒸”。“蒸嘗”一詞取自冬季的“蒸”和秋祭的“嘗”,即用部分代替全體,以指一年四季的祭祀,往後又用“蒸嘗”代指祭祀用祖產,均屬修辭上的借代用法。

  舊時,永定客家人把先祖留下的各房共有的產業俗稱為“嘗產”,通常指耕地。祖業大的“蒸嘗”,除耕地(包括獎勵優秀學生的“學田”)外,還有山林、果園、店鋪或校產等。“蒸嘗”又稱“嘗產”。這種資金稱“公嘗”(即本宗族的公用資金,由宗族領導人管埋)。祖業中的耕地稱之為“蒸嘗田”,也叫做“嘗產田”;輪耕“蒸嘗田”稱之“遴蒸嘗”;管理公嘗的收支稱之為“理嘗”或“管公嘗”。蒸嘗田通常由嫡傳子孫按房份輪流收益。

  如某戶輪值曾祖的蒸嘗田,假定其曾祖父傳下3房,其祖父傳下4房,其父又下傳兩房,那麼該戶就每隔24年(3×4×2)才輪得一次曾祖的“蒸嘗田”。輪值某先祖的“蒸嘗田”,如屬出租田,到收穫時節向佃戶收租;如屬非出租田,可以自己耕種,也可出租給佃戶收取田租。輪得收益某先祖的“蒸嘗田”,通常負責當年該先祖的祭祀,祭祀所餘即歸該戶所有。

  公嘗的財產一般由該姓族或本房眾人推薦有威望的長輩維持管理,並定期公佈收支情況。嘗產房店多租給人由管公堂會產者收租金;嘗田則多為本姓房內有份者依次輪耕,或交租,或負責公嘗規定的當年嘗內經費支出。公共祖業比較大的“蒸嘗”收支,推舉有文化又較富有的嫡傳子孫管理。

  永定縣各地公嘗大體有兩類:一類是祖傳公嘗。即該姓族或本房上代祖公在給後代分財產時,留下一部分作為公嘗財或嘗田;另一種是捐贈公嘗,即由該宗族房姓各戶捐集的財產作為公嘗財。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社會裡,公嘗曾發揮過一定的作用。

  五、宗祠文化  

  永定縣的宗祠文化主要體現在樓房、宗廟、祠堂等的建築藝術方面。這些建築往往都銘刻著中原文化的烙印。

  除了在擇址、設計都要考慮“天人合一”之外,宗祠在裝修上還要特別講究工藝美術。祠堂大門、功名柱(俗稱桅杆),還有祠堂裡的樑柱、門窗、屏風、匾額、廳堂、廂房、過道等公共部分或顯眼地方,往往都有華麗、精緻、細膩的裝飾。其形式有木石雕刻、油漆彩繪、書法畫屏等,多種多樣;內容有花鳥蟲魚、山水樓臺、人物故事、名言佳句等,十分豐富,而且往往還帶有濃厚的儒家文化色彩。

  六、公益事業 

  許多永定客家人勤勞致富了以後,十分熱心公益事業,樂善好施,慷慨解囊,尤其是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為永定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永定本土的許多賢達實業家不僅在家鄉投資辦企業,而且在家鄉興辦了許多公益事業。他們為永定經濟社會的長足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王見川(清康熙至乾隆年間人),字道存,號畜齋,別號介石,仙師鄉錦豐村人。雍正十年(1732)鄉試中式,次年聯捷進士。創汲古文會、建高陂橋。乾隆十七年(1752)起,他在高陂鎮太平文館講學、編撰縣誌有四五年之久。講學編志之餘,創建“汲古文會”,從課程上物質上幫助學子進修學業。又因見館側龍岩永定交通要道上的“高陂橋”失修,乃乾隆二十年(1755)發起重建,勸募白銀二三千兩,建造了一座後來成為永定勝跡之一的宏偉壯觀的石拱陰橋。他為此橋撰寫的對聯:“一道飛虹,人在青雲路上;半輪明月,家藏丹桂宮中”。200餘年間廣為傳誦。

  創建麗澤(正)文館,改建鳳山書院,前者是王見川從高陂回鄉後,發動仙師父老興辦的,為今仙師中心小學的最早前身;後者是王見川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向知縣張所受建議,獲得採納而完成的。鳳山書院改建,不僅擴大了院舍,改善了設施,而且在王見川等的努力下,題捐得義租谷6324桶作為助學基金,每年得以招收優秀生員童生55名,讓他們專心進修學業。從此,鳳山書院成了合邑最大最完善的學府,對發展本縣文化教育事業起了重要作用。

  1906年,僑胞鬍子春獨資創辦永定簡易師範學堂始,至1949年,永定籍僑胞們共捐建9所學校、資助14所學校。至今,全縣共有60多所中小學受到華僑資助。近30多年來,海內外客家鄉親在各地合力出資興建了許多醫院、學校、道路、橋樑、宗祠、寺廟等。家鄉有災難時,海外僑胞都會伸出援助之手。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