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唐至明清時期雷州城市歷史地理初探

  雷州城地處中國大陸最南端的雷州半島,爲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早在3000多年前,已有人類在此勞動、生息。近年在雷州英利鎮等地發現了10多處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出土了大量石斧、石網綴和陶器,説明雷州先民已在這兒過着耕海生活。(鄧杰昌:《海康文物調查、保護與利用》,《海康文史》1986年第2期。後來他們開始逐步和中原交往,五帝時“已通聲教”。(《遂溪縣誌·沿革》。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先秦時,雷州爲“荆揚之南裔、商南越、周南海、週末百粤”。(《嘉慶雷州府志·沿革》。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因而其城池興起極早,據明黄佐《廣東通誌》記載,公元前355年楚子熊揮奉命鎮粤,至此開石城。1977年在雷州古港東南的硇洲島發現戰國時期的墓葬,出土楚銅劍等器物,1986年在雷州城古縣治前出土戰國楚青龍紋銅器,可爲佐证。熊揮同時還建了一座楚豁樓,遺址在宋元的縣治中,即今雷州市黨校内。一般認爲這是雷州最早的城池。自此,雷州城幾經修葺,歷代不衰,金城湯池,聳立南疆。其中唐至明清時期是其城市建設史上的重要時期,此時城池修建之頻繁、規模之巨大、軍事功能之突出,均首屈一指。故本文試圖對這一時期城市的興建及平面布局等相關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以期抛磚引玉。

  一、唐至明清雷州城市的興建

  雷州城在唐代爲海康縣治,海康之名始自隋開皇年間(581—600年),唐朝沿襲,爲海康縣治和合州州治。貞觀八年(634年),刺史陳文玉具疏改古合州爲雷州,並建造郡城。貞觀十二年(638年)正月十五日“城工告竣”。(莊元貞:《雷祖志》。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陳文玉所修的城池當在今雷州舊城内。1983、1984年先後在雷城内城北管區舊參將府遺址(第一小學東面至黨校)、黨校附近及府巷等地基建工地,出土了200多塊銘文磚及一些蓮花紋瓦當。銘文磚呈青灰色,側邊有陽文模印隸書:“雷郡東城磚第九甲”、“雷郡城西城第五甲”、“雷郡城磚北城第一甲”、“雷郡城磚南城第十甲”、“雷郡城磚鼓角樓第八甲”、“雷郡北城天皇樓磚”等(鄧杰昌:《海康文物調查、保護與利用》,《海康文史》1986年第2期。字樣。根據“雷州”之名始於唐,宋稱“雷州軍”、元曰“雷州路”、明清稱“雷州府”,故這些雷郡城磚當爲唐代遺物,這也充分證明瞭唐雷州城故址在此,而且城墻堅固,局部已用磚砌。但因年湮代遠,其城區範圍無從考證,但城池的崇高和險固從出土的城磚可略見一斑。

  唐雷州城址之所以選在此,是與這裏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密切相關。綜觀中國古代城址的選擇,一般主要考慮如下幾個因素:地形、地勢、交通和區域經濟。城址對地形的要求,《管子·乘馬》有精闢的論述:“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溝防省”,即指城址選擇要注意地形高低得宜,這樣方可既省去修築溝防,又便於城市引水,所以中國古代城市大多興起在江河附近的臺地上,雷州也不例外。它地處雷瓊新生代盆地中次一級的搆造單元——雷北凸起的南緣臺地上,標高20至30米,地形平緩,地勢較周圍高亢乾燥,宜於居住和建城,周圍又有湖水可供使用;同時,爲加强防禦,中國古代城址選擇一般要求地勢險要,或傍山、臨河,或位於山谷之間,或面臨大湖、大海。而雷州則“北枕英嶺,南拱擎雷,時禮峙東,英榜列西,羅湖特侣,吞吐浩瀚,(《萬曆雷州府志·形勝·海康》。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形勢險要,易守難攻;另外交通是一個城市興起的杠杆,雷州水陸交通便利,經城南港口可南至瓊崖,東通閩浙,沿雷州半島南下,即是著名的貫通亞歐非的海上絲綢之路,陸路有驛站可北上南下,暢行無阻,爲嶺海要衝;(《民國海康縣續志·地理·輿圖》。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與此同時,區域經濟發達與否也對城市的興起尤其是城市的發展意義重大,《尉繚子注釋》卷一曰:“量土地肥磽而立邑建城,以城乘地,以地乘人,以人乘粟”,即是指城池要與周圍的經濟發展狀况相適應。而唐代嶺南區域經濟發展迅速,據《舊唐書·食貨志》記載嶺南地區首次交納田賦,這反映出嶺南經濟尤其是農業經濟的發展,這些爲雷州城市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而唐朝以後歷代雷州城均設於此也充分證明瞭這一城址的優越性。

  南漢期間,城池因襲唐制,爲海康縣治,屬雷州。干亨間(917—925年),大築城池。康熙《雷州府志》雲:“雷郡城池,始築自南漢干亨間”;嘉慶《廣東通誌·建置》曰:“南漢干亨十三年(公元929年),創州治於古海康縣治”。其中府志所雲“始築”,衆多文獻和考古資料已證實雷州城早在南漢干亨之前已在此修築,故稱“始築”並不確切。而通誌則認可了雷州在南漢之前在此城址上已建有城池,即古海康縣治,南漢時再築爲州治,而且城池險固,瓮城依然甚隘。 

  宋代是雷州城市發展的高峰時期,城池多次築構。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郡守楊維新建子城,周140步,高1丈7尺,下闊1丈,上闊9尺。(《嘉慶雷州府志·建置》。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這是南漢以來第一次大維修。其後最重要的是新城的修建,新城又稱外城,它自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年)開始興修,當年郡守王趯鑒於紹興八年(1138年)“海寇陳旺長驅乘潮犯城南郊,縱火大掠,人莫能御”的深刻教訓而“復築外城,作女墻,辟四門”。(《民國海康縣續志·地理·輿圖》。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此外城依附舊城,只有東、南、西三面,東起舊城東南角,南下調會、老魚街,轉往崩城巷,然後折而北走,經伏波街而蘇樓巷,直至舊城西南角。這是外城創建之始,但他“功未就”而他去。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右承議郎黄勛爲代郡守,以土城不堅,改爲磚砌。第二年南北城畢,東西未成而又去。1985年,修南城環城路時,在距離明代古城南門僅10餘米的地方,發現古城墻一段,銘文磚40塊,銘有“紹興修城官磚”楷書,當爲這次修城砌磚的遺物。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郡守趙伯檉循其舊規,“乃命益陶磚瓦,自西北三百四十丈,東壁半之,而東北壁塹山削成又一百八十丈,逾年咸畢。”(胡銓:《築雷州郡城記》,見《嘉慶雷州府志·藝文志》。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至此,雷州外城完全竣工。新舊兩城周長5裏280步,城墻高2丈5尺,上闊1丈,下闊3丈,濠廣5丈5尺,深1丈4尺,城外環築女墻,辟四門,(《嘉慶雷州府志·建置》。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城池完備,規模宏大,屹若斷岸,矗立長雲。

  此後,宋寧宗嘉定五年(1212年)郡守王給、理宗淳佑十年(1250年)郡守儲擢都曾先後因臺風浸蝕城池而修葺,並於舊城之上搆造四樓,使雷州城垣巍然聳立,氣概萬千。

  元初,雷州城歷經戰亂和臺風的侵襲,城邑殘破,而廣西瑶族又屢屢侵掠,人民苦不堪言。海北道廉訪司僉事吕統等認爲,外城是内城的屏藩,如唇齒之相依,不可或缺,故於天曆二年(1329年)築城浚隍,高深如故。廉訪司張添睡等也於元統元年(1333年)重修雷城,立栅門,築羊馬墻。(《嘉慶雷州府志·建置》。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從而使内外兩城互爲犄角,防禦更爲完善,越發地重天南,名馳百粤。

  明朝時,爲進一步加强防禦,又多次修城。洪武七年(1374年)指揮張秉彝在雷州大築城垣,展其舊基,加之高大,壘石砌磚,辟四門——東曰鎮洋,西曰中和,南曰廣運,北曰朝天,建重樓,四角起角樓,東、西、北三門各置石橋,又環城浚池儲水,周圍長達6裏。(《嘉慶雷州府志·建置》。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從此雉堞巍峨,城金池湯的雷州城益發險峻。

  另外,據《雷州府志》、《海康縣誌》等文獻記載,正統、成化、嘉靖、隆慶以至明末,雷州城市都屢有修葺,但都没有超過洪武年間大修的規模。正統五年(1441年),指揮魏讓砌城上馳道。嘉靖四十四年(1665年),生員莫經緯等奏請雷州府推官揚逢元重修新城,改土城爲磚石。70年代建人民大道拆毁的伏波街至蘇樓巷的墻垣即是這一新城的遺迹。

  清代雷州城屢遭臺風侵蝕,破壞嚴重,如順治九年(1653年),“颶風連作,城崩池壞”;康熙十年(1672年),“城東垣崩數十丈,又颶風頻發,城上垛窩十壞八九”。(《嘉慶雷州府志·建置》。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因此城池也屢有修葺,順治、康熙、干隆和嘉慶朝多次修築,其中規模較大的是順治十三年(1657年)所修。當年知府陸彪等人捐俸銀等蓋40間窩鋪,並仿省城式樣重新改造,將圯壞單薄之城逐一修築高厚,城濠疏浚,而周圍垛口具另式改造,焕然一新。(《嘉慶雷州府志·建置》。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同時,清代又在四門外百步處各建樓防守,城池更加險固雄偉。

  1938年,國民黨侈言抗日,將城垣拆毁。今沿原城墻基修成環城公路。其中東、西、南、北城墻分别爲環城東路、雷州大道、賣魚街和環城北路,新舊兩城間的城墻爲環城南路,古城的四周範圍十分清晰。另外,南門“廣遠”門額,明洪武年間遺物,現鑲在三元塔公園城樓上,府學宫南宋孔子與弟子像碑刻、明萬曆魁星碑、縣學宫的清代“鄉賢碑”、“欞星門”石額都存放在雷州市博物館中。

  二、唐至明清雷州城市的平面布局

  (一)城市格局

  唐至明清時期雷州城市的格局前後變化較大,南宋紹興十五年之前,雷州僅一座城池,即宋至明清的舊城,也稱子城。其城區範圍根據歷代府志及縣誌可知,是後世子城的範圍,爲一長方形城池,其城墻拆除後沿城基建成環城馬路,東墻即今環城東路北段,南爲環城南路,北爲環城北路,西爲雷州大道的中北段。紹興十五年以後,郡守王趯等人在舊城之南循其南界修建了一座半圓形城池,這樣新舊兩城形成外似一城實爲兩城的形式格局。城池總面積至清中期已達32平方公里,城墻周長5裏多,城濠長達6裏有餘,規模宏大。南宋之所以在舊城之南再築新城,主要是因爲進出雷州的水路港埠主要在城東南的南渡河,盗匪多由此入城,於舊城南建外城可作爲内城的屏障,關於這一點,洪泮洙有精闢論述:“雷郡新城實内城之屏障,唇齒相依,不可或缺。如丁亥狼兵圍雷,自七月至九月,師勞卒疲,内城晏然無恙,止劫新城而去,非新城捍衛之力乎”?(《康熙雷州府志·建置》。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除此之外,經濟的發展、城市人口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新城的建設和發展,如明清時期新城坊市的增加和向城門内外的發展正説明瞭這一點。也正因爲如此,以後歷代雷州城雖屢經修葺,却一直保持着這種格局,僅是加大加固而已。

  (二)城市的主要街道和交通

  雷州城内交通暢達,以陸路爲主,其間縱横交錯的街道搆成了一個完整的交通網絡系統。它們通過城門與城外交通連爲一體,形成便捷的内外交通。根據歷代的府志、縣誌的文字記述和輿圖可知,至遲在明朝時期,雷州街道網絡已形成,清代進一步完善。其中舊城街道形成時間較早,街道多爲建城時所設,有所規劃,故較規則平整。同時受中國古代都城布局的影響,其主要街道也多爲東西、南北走向,且與城門相通。據萬曆《雷州府志·建置》記載,其中連通東西城門的街道一條,長約1裏,稱東西街,爲今鎮中東、西街所在;連通南北城門的街道一條,長約2裏,稱迎秀街,即今廣朝南、北街,兩條主幹道交於城中心偏東位置,形成十字形交叉,搆成舊城交通網絡的基本架構。另外,舊城東西向的街道還有中正巷、西街等,西街又分大、小西街,“司獄司南直上,呼曰‘大西街’,愷悌坊西,呼曰‘小西街’”;(《萬曆雷州府志·建置·坊表》。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南北向的街道有位於北部偏東方向著名的大新街,以及舊城南部的高樹巷、企嶺巷、九曲巷、草橋街等。

  新城街道形成較晚,主要在明清時期。受地形和修建時間等因素影響,街道多彎曲自然。其縱貫新城南北的彎曲通街由北向南分别是曲街、南亭街、雙土地組成,東西向的街道有蘇樓巷、賣魚街、當鋪巷等,它們搆成新城的交通網絡。新舊兩城的主要街道在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由知府魏瀚“伐石鋪砌”,(《萬曆雷州府志·建置·坊表》。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今城中一些街道還遺留有明代的青石路面。

  另外,雷州城外也開闢了一些街道,如十三行街、一橋街、二橋街、打石街等,它們多形成於晚清時期,如二橋街附近,根據清初屈大均的《謁伏波祠》所雲:“柳葉陰陰照霧煙”,可知這兒還是一片郊野,街道還未開闢。

  (三)城市的功能分區

  唐代以後,雷州城市日趨興盛,並逐步形成了一些功能相對集中的較明顯的地理區域,即功能分區。唐至明清時期雷州城主要有如下幾個功能區:

  官衙文教區:官衙是一個城市的指揮機構,因此官衙區往往在城市布局中佔據着極其重要的地位。雷州城亦如此。它地處中國南疆,唐至明清時期一直是雷州半島的政治中心,譬如它既是歷代海康縣治地,還是唐代郡治、宋代軍治、元代路治和明清府治所在地,同時它還是中國南疆邊關重鎮,因此軍政官衙機構衆多。歷代《雷州府志》、《海康縣誌》的輿圖和文字記載顯示,雷州的官衙區主要集中在舊城西北部。包括海康縣治、雷州郡(軍、路、府)治,還有監獄署,元宣慰司(明雷州衛、清參將府)、左營、右營、火藥局、武行署等。雷州官衙區之所以位於城西北部,一方面與中國古代城市官衙布局特點有關,中國古代城市官衙布局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官衙往往居於城邑中心或地勢高處,這樣才能體現出它們所代表的天子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威,而雷州城西北部地勢略顯高亢,因此雷州衙署設置於此,有高屋建瓴之勢,利於防守;另一方面歷史上雷州周圍多盗匪,它們多沿海路從城南進攻,而舊城位於新城之北,有新城作爲屏藩,舊城的官衙安全才有保障。

  另外,由於受中國古代學在官府、教師同時擁有政府官員身份以及教育主要功能是培養官員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官學一般都設在官衙附近,雷州城早期的文教區也是如此。它主要設在城西北的官衙附近,如宋代始建縣學宫和府學宫於此,雷州的第一座書院萊泉書院也於此時在寇公祠興修,貢院則在學宫稍北處,從而在這裏形成密集的文教區。明代以後,雷州文化教育發展迅速,僅城區就有9所社學和懷坡、崇文、文會、雷州(今湛江師範學院前身)、平湖(萊泉)5所書院。這些社學和書院除一部分在官衙區附近外,大多集中在舊城東南部,如著名的雷陽書院即位於此,(《民國海康縣續志·地理·輿圖》。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因而在這一帶新城新的文教區。

  居民區:雷州早期的居民區也和中國都城一樣,是一個個被街巷分割的方形或長方形的單位,叫坊,如明代的21坊,後來新建的居民區稱裏,如下河裏、靈山裏等。宋代以前居民區設在封閉的坊墻内,宋代以後,逐步開始和工商業區雜處,並開始沿街布設,形成連片,每個居民區都有巷口樓或牌坊標誌。據萬曆《雷州府志·建置·坊表》記載,明代雷州城有21坊,其中位於舊城的有迎恩、鎮寧、安仁、桂葉、中正、樂安、貴德、明善、愷悌、守廉、澄清、官賢、拱宸、西湖共14坊,位於新城的有文富、調會、登雲、南亭、解元、寧國、文昌等共7坊。這表明舊城是最密集的居民區。清中葉以後,隨着人口的發展,居民區進一步擴大,又新增10個坊。(《嘉慶雷州府志·建置》。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其中除仁裏、薦賢和龍興在城内外,其餘的主要出現在舊城四水關内外。東關外有興賢、富教、宜稼坊,西關有昭賢、守富坊,南關有永寧坊,北門外有那蘆坊。這些新坊的增設反映出這一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城區面積的拓展和居民區向城外擴展的趨勢。

  清中葉以後,由於雷州港内外貿易的興盛,雷州口海關在今關部康皇廟北設立。遂使這裏成爲繁華的商業區,而居民也大量涌入新城,在這裏形成新興的居民區。當時,新城主要的居民區有曲街、蘇樓巷、鐘樓裏、靈山裏、下河裏等。這些地方如今仍保留了許多府第和祠堂,如嶺南“三大清官”之一的陳端清公祠就位於鐘樓裏,翰林院編修陳觀樓故居觀察第就位於下河裏,典型的雷州民居宋屋巷位於靈山裏。

  商業區:城市作爲一個鄉村對立物而存在的人類居住形態體系,經濟功能是其最重要職能之一。雷州也是如此。雷州在歷史時期雖然一直爲邊關軍事重鎮,但同時它又是歷代雷州半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此其商業區同樣是城市布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宋代以前,雷州城的市場和同時代的其它中國城市一樣實行封閉集中的管理制度,市場設在指定的坊内,實行封閉集中管理,日中而市,日没收市。宋代以後,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雷州城的市場也逐步推行開放的管理制度,工商居民區雜處,市場沿街布設,形成衆多的商業區。宋至明中葉,雷州的商業區主要集中在舊城,其中舊城中的兩條東西、南北向的主幹道即今鎮中東、西街,廣朝南、北街是最重要的商業區,店鋪密集,貨物品種繁多。另外,大西街、小西街、嘉嶺和大新街的商業也很興旺,人烟鼎盛。如大新街,主要經營蘇杭布匹、日用百貨,亦有書店、藥房、制筆等業,鎮中東路的醬料、糕餅、藥材、蒸酒、糧食,鎮中西路的飲食、錢莊、理髮等業也十分興盛。這些街道的市場時由一個個的店面組成,它們或彼此共墻,或緊相連接,多前爲店鋪,後爲倉庫或宿舍。與此同時,城南商業開始逐步發展起來。明朝時,來往的貨船沿南渡河支流南亭溪直達城西的西湖惠濟東橋,但東西行人來往不便。於是明太監張永跨南亭溪架一橋,方便行人。但由於橋横溪上,船舶只能停在橋南。嘉靖十三年(1553年),終以商旅苦於搬運,笨重的貨物有止於城南之勢,知府黄行可便以石砌橋門,又疏浚溪流,重至惠濟橋下。“舟楫運貨,從橋下乘潮而過”,“山程水驛,從無阻截之區,攘往熙來,並鼓康衢之腹”。( 《嘉慶雷州府志·建置》。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但城南商業已崛起,有與城内平分秋色之勢。

  清初,由於二橋横截南亭溪,船舶大多在關部附近停泊,加之海關又設於附近的康皇廟北,貨物上落多在此。因此商業中心已移至城南即新城。雖然大新街仍爲重要商業區,但南亭橋、曲街、一橋、二橋的商業更爲興盛,形成繁榮的商業密集區。其中南亭街以布匹、藥材、紡織爲著;二橋街則以土扎、油糖、銅鐵、竹木、缸瓦有名。曲街不僅有繁榮的商業,而且手工業也密集,有銅鐵、首飾、紡織、木作、石刻等行業。新城商業雖屢遭兵火,但仍欣欣向榮。而城門附近也因交通便利發展成商業區,如南門市和西門市等。(《嘉慶雷州府志·地理·墟市》。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

  三、結束語

  縱觀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在唐至明清階段,雷州城的修築十分頻繁。據不完全統計,大大小小的修建就有20餘次,其中尤以明清爲最,達10餘次,這在中國城市建設史上是少見的。雷州城的發展之所以形成如此特點,一方面是因雷州自然灾害頻繁,對城池的破壞嚴重。雷州地處南亞熱帶温潤氣候區,又兼有熱帶海洋氣候特點,降雨量大,每年降雨量平均爲1700毫米,最高可達3000毫米左右,而且主要集中在夏秋兩季。同時它又瀕臨大海,常受海潮侵襲,形成於南太平洋的臺風又多在此登陸,每年平均在3次以上,(雷州市規劃局:《雷州市規劃資料·全市概况》(内部)。廣東省雷州市規劃局藏。加之水、旱、雷等灾害的襲擊,雷州城損毁不僅頻繁而且十分嚴重,因此修築也十分頻繁,這一時期因自然灾害而築城的有近半數,康熙、順治年間的築城就是典型的自然灾害破壞導致的;另一方面與雷州城突出的軍事職能密切相關。雷州地處中國大陸最南端,它南控珠崖,西控交趾,擔負着監視海南島、交趾、日南及九真的重任,其軍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萬曆《雷州府志》論曰:“雷控三縣幾於千裏,高廉列其北,瓊莞峙其南,中央夾西海而若斷,若引譬人之身,其猶喉也,三郡有警,雷必中之,若廉之池,瓊之黎,當與雷終始”。因此每當海南島或交趾等地發生動盪,中原王朝大都以雷州城爲指揮部或調動雷州的軍隊去征討,如宋至和間(1054—1056),黎民造反,朝廷急派熟悉軍事的張紘爲雷州知府,以評定黎民的反叛,又如明萬曆三十六年(1609),交州夷人又反,副總兵署雷州參將楊應春征之,有功,立紀念碑;(《萬曆雷州府志·兵防志》。湛江師範學院圖書館藏。而且雷州又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港口,擔負着保证絲路貿易正常化的責任,因此這種獨特的軍事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城池的軍事職能十分突出。這在歷代雷州城池的建設、拓展方向、城池的設置等方面都體現得非常充分。如雷州最早的楚石城的興建、南宋時外城的修築、城中歷代軍事機構及設施的設置、大量軍隊的駐紮等等都説明瞭這一點。另外,雷州雖然地處邊陲,但仍然是歷代王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其城市布局也同樣受到中國都城的深刻影響,如官衙位置的選定,直通城門並相交於城中心的東西、南北干道的開闢,功能分區的形成,封閉或開放的城市管理制度的推行等等。不過,雷州城市的布局也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如外城道路的開闢及其走向,依據自然地理形勢因地制宜設置的功能區等。

  賴瓊(湛江師範學院法政學院副教授。)

  (本文原載《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