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文化在長期的歷史嬗變中形成了自在的文化面貌和精神内核。雷州文化研究的首要意義,在於體認雷州的歷史文化精神與文化生命,以爲當代湛江乃至廣東社會的人文精神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對雷州文化的界定,應當以與之相一致的雷州歷史政區範圍爲基本觀照視野,這一區域内的歷代本土土著族群與外來移入族群的生活方式的總和,就是雷州文化。它生成和發展於雷州人與雷州環境彼此作用、相互適應的歷史進程中。雷州文化的内容包括雷州文化的創造主體——雷州人與雷州政區環境互爲作用的直接生成物和一切間接生成物,包括觀念形態的和物理形態的兩大類。
從文化發生學上來看,雷州文化的創造主體是雷州人,這裏的人指雷州歷代族群,雷州文化區别於其他區域文化的根本因素之一即是其族群符號。因此,雷州文化的基礎研究之一就是研究雷州歷代族群生成、發展、融合與遷徙的狀况。雷州文化的另一基礎符號是雷州特點的地理環境,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此基礎上,雷州族群基本生存需求作用於雷州自然地理環境而生成的集合農耕和海耕成果的粗放的飲食文化;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爲生活理想而祈求神靈庇佑的民間信仰文化;長期的生産生活實踐逐步凝練而成的民俗文化;適應雷州半島熱帶氣候而孕育的熱帶種植文化;面對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形成人與海洋和諧共處的海洋文化;以愉悦身心和求美向善爲指歸的藝術創作等等。還有因外力作用(非自然性的)而生成的文化品類。如,歷代中央王朝流貶士宦於此而衍生的流寓文化;封建王朝爲招賢納士和本土人士爲求自身發展合力而成雷州仕宦群體,進而形成仕宦文化(清官文化);中西各派宗教傳入本土之後而形成的宗教文化;近代因法國殖民者强佔而留下的廣州灣文化等等。凡此種種,便成爲雷州文化研究的各個側面。
一、雷州文化研究的歷史回顧
雷州文化研究經過世紀之交前後20年,特别是近十幾年來的積累,已經有了諸多創獲,並已步入了快速健康發展的軌道。依照研究成果出現的時間分佈及研究逐步走向自覺等因素,可將其分爲前後相沿的三個階段,即:2000年以前、2000年至2008年、2008年至今。
(一) 2000年前——出於不同指向的散點研究
2000年以前,“雷州文化”作爲廣東的地方特色文化還没有被正式提出,專門的雷州文化研究成果極少,僅這有限的學術論文也並非從雷州區域文化理念上建構研究框架,而是出於研究者各自研究學科的考慮展開的研究。如:從方言學研究出發,有張振興《廣東省雷州半島的方言分佈》(《方言》1986年第3期)、《廣東海康方言記略》(《方言》1987年第4期),餘藹芹《韵尾塞音與聲調——雷州方言一例》(《語言研究》1983年第1期),林倫倫《粤西閩語語音特點及内部差异》(《方言》1996年第1期)、《粤西閩語詞彚的搆成特點》(《語文研究》1996年第1期)、《粤西閩語的音韵特徵》(《語文研究》1998年第2期)等。從歷史學科及歷史地理學科出發的研究有:王增權《試論先秦時期雷州與楚國的關係》(《嶺南文史》1993年第2期)、吴建華《明清時期雷州半島的自然灾害初探》(《湛江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劉佐泉《清代嘉慶年間“雷州海盗”初探》(《湛江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曾昭璇《徐聞——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航點》(見《嶺南史地與民俗》,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等。亦有從古代文學學科對雷州半島流寓文人展開研究者:馮義邦《湯顯祖謫尉徐聞綜述》(《陝西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第2期)、程國斌《謫貶嶺南與湯顯祖的文學創作》(《嶺嶠春秋——嶺南文化論集三》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李炳海《雷州半島的雷神話與東夷文化》(《學術研究》1992年第3期)、吴建華《雷州人對海神媽祖“敬之獨深”試析》(《湛江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第4期),則是從族群信仰文化視角立論。凡此種種,雖尚不屬雷州文化學科意義上的自覺研究,但客觀上也成了雷州文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一時期的研究專著主要集中在雷州方言問題上,仍然是漢語方言學科内的研究。它們是:蔡葉青《雷州音字典》蔡葉青:《普通話對照雷州音字典》,湛江市語文學會1988年版,内部發行。、《海康方言志》蔡葉青編著,葉國泉審定:《海康方言志》(湛江地方誌叢書),中山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張振興、蔡葉青《雷州方言詞典》李榮主編,張振興、蔡葉青編著:《雷州方言詞典》(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以及李新魁《廣東的方言》第四章《廣東的“閩方言”之二——雷州方言》部分。另外,在雷州歷史人物研究方面,有雷州市政協文史委編輯刊行的《雷州市歷代人物傳略》廣東省雷州市政協文史委員會編:《雷州市歷代人物傳略》(《雷州文史》第二輯),1995年。,其中編入34個人物的小傳或年表,亦非常簡略;黄振强《歷代名人與雷州半島》黄振强:《歷代名人與雷州半島》,廣東旅遊出版社1992年版。呈現了歷代名人在雷州半島的史迹。雷劇是雷州文化研究的重要對象,在這方面有陳湘、宋鋭、詹南生的《雷劇志》(1992)以及陳湘的《雷劇音樂》(1995)。在方誌整理上,廉江市地方誌辦公室點校刊行的《民國石城縣誌》廉江市地方誌辦公室點校:《民國石城縣誌》,廣東省廉江市新聞出版辦1999年。,是雷州核心區及輻射圈内最早出現的地方誌整理本;李默《廣東方誌要録》李默編著:《廣東方誌要録》,廣東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1987年。的“雷州府”部分,梳理了雷州府及所屬遂溪、徐聞、海康三縣所有的存目或見傳方誌文獻名録。
這一時期雷州文化研究的特點體現爲:其一,成果零散,涉及學科面窄。除了成果相對多些的雷州方言研究之外,主要體現爲人們通常所認知的個别雷州文化表象,如雷州民俗、雷劇等。其二,研究成果的學術性不强,更多的是停留在對文化現象的認知性叙述上。其三,成果呈現以資料性匯編和工具書形式爲主,缺乏整體性的問題觀照與系統的理論構建。
(二)2000至2008年——走向自覺的多學科拓展與深化研究
自2000年至2008年的九年裏,雷州文化研究逐步走向自覺,無論是研究所涉及的領域、研究的深度,還是學術成果的産出,都是前所未有的。研究人員的學科搆成、研究視角與方法,都更加趨於多元。各級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的宏觀文化政策與措施,高校人文學科發展思路的調整,地方文化研究機構的傾力投入,客觀上極大推動了雷州文化研究整體面貌的改變。
2000年,吴建華推出了一部《雷州傳統文化初探》吴建華:《雷州傳統文化初探》,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這也是雷州文化研究史上第一部系統介紹雷州歷史文化的專著,但該書並非出於對雷州文化進行理論建構意義上的考慮,並不具有雷州文化的學科本體論價值。2002年,劉佐泉發表《雷州文化的歷史及特徵與“海上絲綢之路”》(《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一文,是較早以“雷州文化”作爲觀照對象的專論。緊接着,譚月清在《試論宋朝謫官對雷州文化發展的影響》(《社科與經濟信息》2002年第3期)一文中再一次提及“雷州文化”,却不曾對其進行基本的概念闡釋。這一時期,對於雷州文化研究而言,具有明顯學科理論建構色彩的文章是司徒尚紀的《雷州文化歷史淵源、特質及其歷史地位初探》,該文明確指出:“雷州文化具有廣泛文化淵源、深厚土著文化底藴,在歷史發展長河中不斷得到充實和更新,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質,故能在我國地域文化之林中佔有重要一席之地。”司徒尚紀:《雷州文化歷史淵源、特質及其歷史地位初探》,載《嶺嶠春秋——雷州文化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亦見於司徒尚紀《珠江文化與史地研究》,中國評論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版。率先將雷州文化視爲一種地域文化。這一類文章在2000年以前是未曾出現過的。
雷州歷史族群龢民係問題是雷州文化基礎性研究,却一直未得到學術界的足够重視,研究成果極少。所可稱者,是陳志堅、張昌濤於2001年向首次雷州文化研討會提交的會議論文:《古代雷州俚人文化初探》、《雷州半島宗族文化探析》兩文均編入《嶺嶠春秋——雷州文化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自此以後,再難見到雷州文化研究中關於族群與移民問題的論文了。史地研究在之前的多集中於政區沿革問題之上,涉及問題更加多樣了,既有對雷州半島經濟發展、土地開發、農田水利等問題的通論,也有截取某一時代,對諸如元代粤西屯田、明代雷州的水利建設、明清雷州半島的自然灾害、清代雷州海盗的討論,這些都是以普通學術論文的形成出現的,還缺乏更爲系統的雷州半島史或雷州史的宏論。
這一時期,在器物、遺址考古與發掘的研究上,取得極大突破。雷州窑瓷器研究是一個熱點,楊曉東是這一研究領域的專家,發表了多篇研究論文;邱立誠《廣東宋元時期瓷業的發展與雷州窑的關係》該文載《粤地考古求索——邱立誠論文選集》,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一文是此時的標誌性成果。古遺址、遺存研究上出現了兩篇重要文章:《廣東徐聞縣五裏鎮漢代遺址》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湛江市博物館、徐聞縣博物館:《廣東徐聞縣五裏鎮漢代遺址》,《文物》2000年第9期。亦見載於《廣東文物考古三十年》,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馮孟欽《廣東俚人遺存的考古學觀察》載《百越研究——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第十三届年會論文集》,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版。。當然,這一階段研究成果最爲豐碩的要首推雷州石狗的相關研究。從研究論文方面看,多篇論及石狗文化問題,意在追索石狗文化的族屬與性質,更有探討石狗文化價值及造型、雕刻藝術者。其中,陳志堅《雷州石狗文化初探》陳志堅:《雷州石狗文化初探》,《嶺南文史》2004年第3期。一文有較大影響。在圖書出版方面,有林濤《雷州石狗奇觀》林濤主編:《雷州石狗奇觀》,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陳志堅《雷州石狗》陳志堅:《雷州石狗》,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湛江市博物館編《雷州半島石狗文化》、《雷州半島石狗圖録》湛江市博物館編:《雷州半島石狗文化》,嶺南美術出版社2003年版。湛江市博物館編:《雷州半島石狗圖録》,廣東旅遊出版社2007年版。等。雷州石狗,是進入21世紀雷州文化研究的最大發現和創獲。
雷州歷史人物研究可分爲兩個層面:一是雷州本土歷史人物研究;二是歷代流寓雷州人物研究。自前者而言,此期較爲突出的是對陳瑸、陳昌齊、陳喬森、林召棠等人的研究,并且已經超越了泛泛的人物生平事迹介紹,向更深層開掘。如蔣素芝《記清代初期的清官陳瑸》(《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湯開建、蔣素芝《康熙後期陳瑸治臺事迹述評》(《暨南學報》2003年第6期),黄新憲《陳瑸閩臺治績探略》(《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等,對陳瑸爲官的清廉、閩臺的治績等,都有全景式的呈現,博采文獻史料,學理性極强。對陳昌齊的研究基礎也是在這一時期奠定的。尤爲值得一提的是,雷州半島歷史名人的第一部别集《陳瑸詩文集》鄧碧泉校注:《陳瑸詩文集》,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年版。點校出版,稍後,被納入嶺南文化知識書係的《清官陳瑸》吴茂信:《清官陳瑸》,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和《陳昌齊》吴茂信:《陳昌齊》,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陸續出版,爲雷州半島歷史名人研究掀開了新的一頁。自後者而言,這一時期發表的單篇論文較少,《歷代入粤名人》李小鬆、陳澤泓:《歷代入粤名人》,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一書寫入了雷州十賢中蘇軾、蘇轍、李光、李綱、趙鼎、秦觀、胡銓和明代湯顯祖等八個人物的小傳,可看做對歷代雷州寓賢的較早關注。2005年面世的《湯顯祖與徐聞》曾權:《湯顯祖與徐聞》,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是第一部對雷州半島流寓文人進行個體研究的專著。
在雷州文化研究内容的搆成中,風俗與信仰研究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最爲關注的,相應地研究成果也是最豐富的。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爲這樣幾類:一是有關雷祖和雷神信仰的研究,主要論文有牧野《雷祖文化雛論》(《嶺南文史》2007年第4期)、何天杰《論雷祖的誕生及其文化價值》(《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何天杰《雷州與雷神傳説考》(《北方論叢》2002年第1期)等。二是有關媽祖及海神信仰研究,如鄧格偉《粤西的媽祖信仰淵源及現狀》(《莆田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葉立青《雷州半島民間的媽祖信仰崇拜》(《海洋開發與管理》2001年第4期)等。三是民風、民俗與民間傳説研究,這類研究頭緒紛繁,取象和取意也各有特點,是最爲貼近人們現實生活的部分。四是雷州半島非物質性文化遺産研究。由於非物質性文化遺産主要通過民間傳承,很多已經融入本土民衆的生活之中,故將其强歸於本層次裏。如劉興東《雷州元宵節“撥火塘”與“穿令”儀式》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第十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宋俊華、王開桃《徐聞縣前山鎮元宵節游神儀式的文化考察》(《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王宇、蔡舉坤《雷州鼓文化與“雷州换鼓”辨議》(《嶺南文史》2007年第4期)等。
衆所周知,雷州最爲突出的、並爲廣大民衆所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便是雷歌和雷劇。2000年以後的十年内,雷歌、雷劇研究仍然是雷州文化研究的重頭戲,并且取得了許多實質性突破。在研究論文的撰寫上,一批高質量的文章陸續面世,如王國汪《雷州歌——雷州歷史文化的瑰寶》載《嶺嶠春秋——雷州文化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葉春生《淺論雷歌的文化意藴》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第十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何希春《淺談“雷歌”的思想内容和表現手法》(《嶺南文史》2005年第4期)等。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雷州歌大典》何希春主編:《雷州歌大典》,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年版。和《雷歌大全》林濤主編:《雷歌大全》,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版。兩部雷歌總集的出版,爲世人瞭解雷歌、研究雷歌提供了十分經典的文本。除雷歌、雷劇的主流藝術形式而外,雷州儺舞、雷州半島人龍舞亦漸漸進入雷州文化的研究視野,陳華麗、洪彩霞《質檏詭秘的活化石——雷州儺舞“舞户”音樂形式探析》(《肇慶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何成蓮《雷州半島人龍舞的文化特質及其開發保護》(《體育科技》2008年第4期)等文,使這兩種民間藝術形式擁有了一定的學術空間,也極大充實了雷州文化的内涵。劉谷城《雷州古典詩歌源流淺探》載《嶺嶠春秋——雷州文化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是一篇梳理古代雷州詩歌發展脈絡,帶有文學史性質的專論,它也給古代雷州文學史的研究以有益的啓發。
雷州方言研究在上世紀研究基礎上,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勢頭,此期雖未出現之前如李新魁、張振興等方言學家的鴻篇巨製,却也有諸如朱月明《雷州話與普通話聲母聲調對比研究》(《湛江海洋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雷州話與普通話音係比較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等文的親近現實語用,使非以雷州方言爲母語者少了些排斥,而多了份主動感受。雖説歷史時期的大雷州區域内皆通行雷州方言,但具體到海康、徐聞、遂溪三地,乃至三地内各鄉鎮村落,雷州話在音係上多有不同,陳雲龍、蔡藍《徐聞(下洋)閩語的聲韵調》(《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一文,便是更細部研究的範本。林倫倫於2006年出版的《粤西閩語雷州話研究》林倫倫:《粤西閩語雷州話研究》,中華書局2006年版。,是迄今唯一系統研究雷州方言的理論專著,填補了雷州話研究的歷史空白。對於雷州文化直接輻射的廉江,方言研究的對象主要是廉江客家話,主要的論文有練春招《粤西廉江石角客家方言音係》(《方言》2002年第3期),邵慧君、秦緑葉《廉江市粤客詞彚相似度的計量分析》(《中國語文》2008年第2期)等。
雷州半島三面環海,海洋文化積澱豐厚,海洋文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這一時期。但這些研究的絶大多數集中在海上絲綢之路相關問題的研究上,具體而言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徐聞港爲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問題,如黄啓臣《徐聞是西漢南海絲綢之路的出海港》(《嶺南文史》2000年第4期);二是徐聞港的歷史地位問題,如張榮芳、周永衛《漢代徐聞與海上交通》(《中山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三是關於雷州半島主要港口興廢原因的探討,如賴瓊《歷史時期雷州半島主要港口興衰原因探析》(《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年第3期);四是海上絲綢之路遺存與遺址研究,如鄧開朝、吴凱《徐聞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的發現與研究》(《嶺南文史》2002年增刊)、崔勇《徐聞二橋村漢代遺址與漢代徐聞港的關係》(《嶺南文史》2000年第4期)、楊曉東《雷州半島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文物》(《嶺南文史》2000年第4期)等,顧澗清《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顧澗清等:《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8—292頁。一書還辟專章對雷州半島海上絲綢之路相關遺址進行研究。五是漢代徐聞港地望之研究,如司徒尚紀、李燕《漢徐聞港地望歷史地理新探》(《嶺南文史》2000年第4期)。另外,關於雷州半島海洋文物保護和南海珍珠文化問題被提出,但研究成果相對較少。
本階段雷州文化研究特點可概括爲幾個方面:其一,研究成果數量大幅度增長,成果呈現方式更加多元化。見載於各種公開出版發行的期刊、論文集中的論文,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150篇之多,約占雷州文化研究全部論文的半數。雷州文化相關研究著作的數量也大大超過了前期。有工具書、古籍整理著作、期刊論文、學術會議論文集、專題論文集等多種形式的成果呈現形式。其二,多數專題成果的質量發生了質的飛躍,更加注重雷州文化研究的學術規範性和學理性。比較突出地體現在單一的文化現象描述類文章少了,實证性的歷史還原多了。其三,研究理念的轉變與研究方法的創新。突破了以往區域文化研究上多重民俗、信仰、傳説與民間技藝的格局,研究成果的學科歸屬更加多樣化。文化人類學、民族學、歷史地理學等學科研究方法的引入,使雷州文化研究成果耳目一新。其四,文化輿論環境的改善和政府文化政策的推力,使雷州文化研究不再是自發的民間行爲,而成爲官方的自覺行爲。2001年12月26日在雷州市召開的首次“雷州文化研討會”,2003年廣東省和湛江市開始實施的文化大省、文化大市建設戰略,無疑對雷州文化研究的推動是巨大的。
(三)2008年至今——基於學科建構意義上的系統化研究
2008年11月29日,廣東省地方特色文化研究重點基地——雷州文化研究基地,在廣東海洋大學宣告成立。雷州文化研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稱其爲“全新”,意指它是在不斷反思過去、謀求學科建構意義上的學術整合中開啓的發展歷程。反思重構發展,成爲近四年雷州文化研究的路徑。
1.關鍵詞之一——“反思”
學術研究同文學創作一樣,一個研究過程結束之後需要通過反思而自我調節,從而使研究活動更加貼近學術研究的本真。雷州文化研究的過去怎樣評説,未來怎樣發展,都要求對整個研究活動有一個反思的過程。
第一, 反思研究主體。研究主體,即雷州文化研究者搆成。2008年以前參與雷州文化研究者的搆成,涵蓋了人文社會科學的所有學科,他們的研究,總體而言還主要是從各自所歸屬的學科出發,又以落脚於本學科而告終結,却不是立足雷州區域文化的場域立論。如果排除這些研究者,那麽專事雷州文化研究的學者便所剩無幾了。研究主體能否從文化學科上展開自己的研究理路,是無法把控的,而在可能的範圍内,從雷州文化研究的學科本體出發整合一支相對穩定的研究隊伍,則是可以做到的。
第二,反思研究對象。“雷州文化”名稱在正式場合被提出,大致只有十幾年時間,而“雷州文化”被指認爲廣東政區内的一個地方特色文化類型,也不過是近幾年的事情。將雷州文化確定爲地處粤西的湛江市的地方特色文化,是基於雷州文化比湛江市域其他特色文化更有歷史淵源、特色更鮮明、内涵更豐富、影響更大,足以代表湛江地方特色文化而在嶺南文化各亞文化類型中佔有重要一席。吴川、廉江二地作爲雷州文化的輻射區、過渡帶,研究雷州文化自然不可置此於不顧,但二地畢竟擁有自在的文化根脈。本着學術求真的原則,提出廉江文化、吴川文化,甚至是另立門户,不是對湛江地方特色文化的消解,反倒可以豐富湛江地方特色文化的内涵。因此,反思研究對象,可使湛江的地方特色文化搆成更清晰化,也便於雷州文化研究自身的學術構擬。
第三,反思研究過程。地方歷史文化研究的展開,需要依靠足够的基本文獻和地方文獻爲支撑。爲保证研究成果的學術性和可信度,研究過程及成果的撰寫無不需要可靠材料的徵引。雷州文化以往的研究中,論文比較集中的幾個方面都存在對已有研究成果不詳加查考的重復現象,雖然論文數量不斷增長,但於文化研究的意義却是有限的。
第四,反思研究結果。目前在公開出版的書刊上發表的雷州文化論文約250篇左右,盡管已經遍及雷州文化所涉及的各個領域,但比例不甚協調,空間有待拓展。相關圖書出版多爲文化普及性著作或讀物,還不能稱作具有學術本體價值的成果。史論或通論類著作和體系性强的學術建構等空白有待填補。
2.關鍵詞之二——“重構”
圍遶雷州文化研究進行多維重構,是雷州文化研究基地成立以後解决的首要問題。
第一,重構研究理念。理念重構可從三者來看:一是關於研究什麽。爲解决這一問題,雷州文化研究基地成立之始便申請獲批了雷州文化研究歷史上的第一個省級科研項目——《雷州半島歷史文化遺産整理與研究》,其用意之一便是爲雷州文化研究提供一個思路,即開展雷州文化研究需要從摸清家底出發。蔡平於2010年先後發表《區域文化研究的新視野——以雷州文化研究爲例》、《雷州文化及雷州文化的人本研究》二文分别發表於《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第5期。等文,從觀念上對研究什麽的問題做出了回答。二是關於怎樣研究。作爲湛江地方特色文化的雷州文化,很多領域研究工作的開展都缺乏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備參考,既需要研究者爬梳文獻,更需要進行必要的田野調查。張學鬆、彭潔瑩《蘇東坡雷州行迹考辨》張學鬆、彭潔瑩:《蘇東坡雷州行迹考辨》,《文學遺産》2011年第4期。一文,是開掘文獻與大量田野工作結合的結晶;蔡平《先秦嶺南的政區歸屬》蔡平:《先秦嶺南的政區歸屬》,《齊魯學刊》2012年第3期。一文,通過對歷代史志文獻中雷州乃至廣東政區材料的梳理,呈現了廣東(包括今雷州半島在内)先秦時期政區歸屬的格局。二文可作爲雷州文化研究方法的注脚。三是關於呈現怎樣的研究成果。雷州文化研究成果多的是文化現象描述,而少的是理論體系的凝煉和實证性的推衍。
第二,重構文化認知方式。雷州文化的認知主體有兩類,一是學者的認知,二是社會民衆的認知。前者是一種主動的探究式認知,後者則是一種被動的接受式認知。雷州文化研究者的任務就是將自身的研究過程當成對研究對象認知的過程,認知的原則是去僞而存真。關於雷祖神話民間有各種傳説,普通民衆的認知並不一定要求真,只要能達到認知轉述中的某種現實或心理滿足即可。然而學者的學術性闡釋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民衆的認知,並通過民衆擴大雷州文化真相的傳播。雷州文化研究的進步和高質量成果的完成,正是靠學者持續不斷地重構認知方式實現的。在張應斌《雷州雷祖神話的文本淵源》張應斌:《雷州雷祖神話的文本淵源》,《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之前,已有多篇相似論題的文章,但這篇文章爲人們提供了認知雷祖神話更可靠的話語材料,這便是學術創新、文化貢獻。
第三,重構文化責任。雷州文化是廣東除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廣府文化之外影響最大、内涵最豐富的地方特色文化搆成,珍視、尊重和保護雷州文化遺産是雷州半島民衆共同的責任。一直以來,直接參與雷州文化研究被認爲是文化學者和少數文化自覺者的事情,而且更多因不同狀况關涉於文化者,所負起的僅僅是職務責任或工作責任,而不是文化責任。職務和工作責任的價值取向多半是功利化的,而文化責任則是超越功利的。雷州文化研究呼唤富於文化責任感的人走進來。
第四,建構學科體系。雷州文化研究的初始階段和發展階段,研究者選擇其所熟知的、感興趣的點展開研究,是慣常的取徑,而且在缺乏研究成果積累的情况下也非常需要這種四面開花的局面。但要使研究更上層次、更加科學而有序地發展,還必須對雷州文化研究進行學科體系的建構。自2009年起,雷州文化研究基地便針對現有的研究力量及研究積累,進行學科層面的整合,初步搭建起了雷州文獻整理研究、雷州文化的理論研究、雷州民俗與信仰研究、雷州半島歷史人物(包括本土文人與流寓文人)研究等研究團隊,並已實施雷州文化研究系列叢書編撰工程。湛江師範學院出於雷州文化研究學科建設的考慮,於2012年成立地方文化研究院,並細化爲十個專題文化研究所。這些雖説都是研究機構的設置,但前提是基於對雷州文化研究涉及學科的分佈。
3.關鍵詞之三——“發展”
自2008年雷州文化研究基地成立至今的四年,是雷州文化研究環境最佳的四年。首先,雷州文化擁有了自己的省級研究平臺——廣東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湛江師範學院内部也先後建立雷陽文化研究所和地方文化研究院,這些研究機構都有比較固定的研究團隊,並十分注重文化研究的學科建設。得到湛江地方和高校的雙向支持。其次,雷州文化研究引起廣東省社科界的重視,省社科聯和社科院領導多次來湛江指導雷州文化研究工作,林有能、李慶新等領導和專家實地考察雷州文化和雷州文化基地建設。第三,地方黨政領導親臨研究一綫。湛江市政協主席鄧碧泉已出版《陳瑸詩文集(點校本)》、《湛江古迹》、《湛江民間藝術志》、《湛江非物質文化遺産》《湛江古迹》,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湛江民間藝術志》,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南疆文化走廊》,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湛江非物質文化遺産》,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等多部專著,湛江市社科聯主席餘偉民等主編出版《雷州半島的雷文化》等。他們還多次在駐湛高校和地方作雷州文化研究專題學術報告,爲雷州文化研究造勢。第四,多次雷州文化研究學術會議及地方文化定位討論活動,擴大了雷州文化的社會影響。2009年冬,湛江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市社科聯等單位組織發起“湛江文化定位大討論”活動使雷州文化成爲關注熱點,在湛江造成了廣泛影響。2012年4月,廣東海洋大學承辦“中國流寓文化與雷州半島流寓文人學術會議”爲雷州文化研究打開了一個重要的流寓文化學術空間。2012年5月召開的雷州文化學術研討會,則既是對過去若干年雷州文化研究成果的檢閲,又是雷州文化研究新的學術增長點的展示。第五,廣東實施文化强省戰略和湛江建設文化强市戰略,爲雷州文化研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這一環境下,雷州文化研究逐步走向系統、全面和深入,學科體系的基本輪廓已經呈現。研究成果和計劃中的研究項目不斷推出,具體而言有以下幾個方面:
(1)基礎研究的發展
近四年來,雷州文化研究實踐環節與雷州文化研究發展過程相適應的第一個收穫,是關於雷州文化學科理論上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雷州文化自身性質及研究方法等的觀照;二是“雷陽文化“雷陽文化”之名,由湛江師範學院一些學者從特色文化研究視角提出,有劉谷城《雷陽文化考辨》(《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龍鳴《雷陽文化發凡》(《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等文章,專論該問題。”概念的提出及其發展源流的梳理。研究者們已經深刻認識到地方文獻之於雷州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地方文獻整理相關研究也已啓動,有蔡平《雷州方誌考録》載卞良君、李雄飛、蔡平、劉嵐《古代文學與文化述論》,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50—260頁。,宋立民、張應斌、鄒華《關於整理出版〈雷州古代文獻集成〉的構想》該文爲“2012建設文化湛江,推動文化崛起研討會”與會論文,已編入中共湛江市委宣傳部編《2012建設文化湛江,推動文化崛起研討會論文集》,2012年7月,第55—62頁。,羅瑩《湛江本土文化研究文獻的調查與分析》(《圖書館界》2011年第3期)等文面世,由劉世杰、趙永建分别整理點校的《萬曆雷州府志》、《海客詩文雜存》《海客詩文雜存》爲清代雷州本土文人陳喬森詩文别集,此爲首次加以整理。,現均已完稿。雷州器物與民俗信仰研究繼續保持强勁勢頭,雷祖雷神信仰研究成爲上海師範大學2010年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何潔:《雷州雷神信仰研究》,上海師範大學2010年碩士學位論文。。雷州歷史建築與遺迹研究取得突破,特别是雷州古民居、古村落研究成爲一個亮點,如李海勇《雷州邦塘古民居建築裝飾藝術》(《文藝研究》2009年第7期),王静、周楚雄《淺析明清時期雷州民居建築的文化傳承》(《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等。雷州歷史人物中的本土人物和流寓文人研究都有重大創獲。本土人物研究成果的代表是樑碧瑩《陳蘭彬與晚清外交》樑碧瑩:《陳蘭彬與晚清外交》,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流寓文人研究成果的代表是張學鬆、彭潔瑩《蘇東坡雷州行迹考辨》。雷州文藝中的雷歌、雷劇研究异彩紛呈,既有對雷歌文本文獻學研究(李雄飛、張蓮《〈雷州歌謡話初集〉研究》,《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也有雷歌作品的賞析性研究(孫建華《粤西雷州歌之詞樂賞析》,《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更值得特别提出的是關於雷劇研究的成果開始出現,主要有秦偉《粤西雷劇的藝術特點》(《藝術探索》2011年第1期),孫建華、黄嬋娟《漫談粤西雷劇音樂》(《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等,這是前此所不曾見到的。
(2)應用研究的發展
應用研究是指雷州文化遺産保護研究、傳統文化資源的現代性研究、旅遊事業發展研究、文化强市建設對策研究等。2012年7月湛江市委宣傳部編印的“建設文化湛江,推動文化崛起研討會”論文集收録了75篇論文,其中有近一半文章探討的都是湛江地方特色文化,尤其是雷州文化的應用對策研究問題。
(3)科研立項的發展
爲扶持地方特色歷史文化研究的開展,廣東省社科規劃辦於2005年特設立“地方歷史文化特色項目”。當年,鄧碧泉《湛江民間藝術志》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地方歷史文化特色項目立項。然在雷州文化研究的課題立項上取得更大進展的却是始於2008年。2008年,由張學鬆教授主持的廣東省地方歷史文化特色項目《雷州文化遺産整理與研究》獲批立項;2010年,由蔡平、劉世杰、劉嵐分别主持的廣東省社科聯地方歷史文化特色項目《雷州歷史地理研究》、《萬曆雷州府志點校》、《雷祖文化研究》獲批立項;2011年,由張應斌主持的廣東省地方歷史文化特色項目《從神犬到石狗——雷州石狗的歷史淵源和文化過程研究》獲批立項;2012年,由張學鬆主持的廣東省地方歷史文化特色項目《雷州半島流寓文人研究》獲批立項。另外,近幾年又有蔡平《雷州文化研究論集》等一批雷州文化研究課題,獲湛江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立項。
二、雷州文化研究的學術空間
在廣東重視地方特色歷史文化研究的話語環境下,雷州文化在廣東地方特色文化中地位日益凸顯,雷州文化研究更是成績斐然。然而,雷州文化相對於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廣府文化等的研究,起步爲晚,差距是明顯的,許多領域的研究目前還没有出現較有分量的成果,甚至有的還是盲區。雷州文化研究還有着全方位的、極大的學術研究空間。下面僅從雷州文化研究的學科體系對未來研究取向做一概述。
1.文化學視域——雷州文化的通論性研究
從湛江政區整體看,可有湛江文化、湛江特色文化、湛江文化概論、湛江文化史、湛江雷州文化、湛江客家文化等。從湛江市所屬縣級政區看,可作雷州文化、雷州文化概論、雷州文化史、吴川文化、廉江文化等研究和書寫。
2.古籍整理與文獻學視域——雷州文獻整理與研究
雷州文獻,主要指歷史時期保存下來的各類文獻,包括歷代方誌、本土文人著述、异籍文人涉雷著述、族譜、家傳等,除此以外,還應有從四部文獻中輯出的關於雷州文獻史料。其中,僅有個别方誌和文人别集出過整理本,如《民國石城縣誌》、《陳瑸詩文集》等,明萬曆《雷州府志》明萬曆《雷州府志》刻本尚有日本尊經閣文庫藏本。今人李默《廣東方誌要録》稱未見是志。1990年書目文獻出版社將日本尊經閣藏萬曆刻本《雷州府志》影印出版,這是現今所見最早的《雷州府志》,也是今見明代《雷州府志》的唯一版本。陳澤泓有《萬曆〈雷州府志〉述考》,《廣東史志》2002年第1期。正在整理中。
現需要整理出版的方誌有:清康熙刻本《雷州府志》十卷\[清\]吴盛藻修,洪泮洙纂,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序,刻本,藏天津市圖書館。、清嘉慶刻本《雷州府志》二十卷\[清\]雷學海修,陳昌齊纂,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序,刻本,藏廣東省中山圖書館。、清康熙《遂溪縣誌》四卷\[清\]宋國用修,洪泮洙纂,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序,刻本,浙江省圖書館藏干隆印本。、清道光《遂溪縣誌》十二卷\[清\]喻柄榮、朱德華修,李充材、楊翊纂,道光二十九年(1849)序,刻本,附《志餘備覽》一册,叙事至道光二十九年,藏廣東省中山圖書館。、清康熙《徐聞縣誌不分卷》\[清\]閻如珆修,吴平纂,康熙二十六年(1687)序,刻本,藏北京圖書館。、清康熙《徐聞縣誌》四卷\[清\]孫挹纂修,康熙三十七年(1689)刻本,藏故宫博物院。、清宣統《徐聞縣誌》十五卷首一捲\[清\]王輔之纂修,宣統三年(1911)閏六月刻本,另有民國二十五年(1936)鉛印本。藏廣東省中山圖書館。、清康熙《海康縣誌》三卷\[清\]鄭俊修,宋紹啓纂,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刻本,故宫博物院藏干隆印本。、清嘉慶《海康縣誌》八卷\[清\]劉邦柄修,陳昌齊纂,嘉慶十七年壬申(1812)刻本,叙事至嘉慶十六年。、民國《海康縣續志》四十六卷首一捲\[民國\]樑久成纂,陳景棻續纂,民國二十七年戊寅(1938)雷陽印書館鉛印,藏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另外,明清兩代《廣東通誌》《廣東通誌》從明代《廣東通志初稿》算起,曾經編修了六次。的“雷州府”部分也需要整理:明嘉靖十四年戴璟纂修《廣東通志初稿》四十卷、明嘉靖三十六年黄佐纂修《廣東通誌》七十卷、明萬曆二十七年郭斐等纂修《廣東通誌》七十二卷、清康熙三十六年金光祖纂修《廣東通誌》三十卷、清雍正八年郝玉麟纂修《廣東通誌》六十四卷、清道光二年阮元纂修《廣東通誌》三百三十四卷。歷代《吴川縣誌》、《廉州府志》也應納入整理的範圍。雜誌有清李廷棨撰《雷州記》一捲稿本,藏山東師大圖書館。、清劉世馨編《雷祖志》二卷。
需要整理出版的雷州本土主要文人著述有:
陳瑸:干隆三十年兼山堂刊本《陳清端公文集》八卷、同治七年廣州富文齋刊本《陳清端文集》十卷、道光六年上東署不負齋刊本《海康陳清端公詩集》十卷。
陳昌齊:《賜書堂全集》八種二十五卷。
陳喬森:民國九年雷城印務局鉛印本《海客詩文雜存》五卷首一捲。
李晋熙:民國十年鉛印本《漉雲齋詩集》四卷、民國十年鉛印本《漉雲齋集句》十二卷。
林召棠:清鈔本《心亭亭居文存》不分卷、清鈔本《心亭亭居詩存》不分卷。
林聯桂:嘉慶十九年羊城行遠堂刊本《見星廬詩稿》八集十卷、道光九年刊本《見星廬古文稿》三卷續一捲、道光九年綏寧縣署刊本《見星廬駢體文稿》、光緒十八年刊本《見星廬賦話》十卷、光緒十八年刊本《見星廬館閣詩話》二卷首一捲附録一捲、道光四年刊本《見星廬詞稿》一捲。
李文泰:光緒四年羊城森寶閣鉛印本《海山詩屋詩話》十卷。
羅鼎:宣統刊本《玉露堂詩集》四卷。
陳庚:民國十年雷城道南印務局鉛印本《快雪堂集》二卷。
歷代文人、特别是流寓雷州文人創作的雷州詩文整理,亦是一個浩繁的工程。
在整理雷州文獻的同時,仍可編撰諸如《雷州文獻綜録》、《雷州文獻史》、《雷州文人著述考》、《雷州文獻版本研究》等專著。
3.文物學、考古學視域——雷州出土文物及考古研究
這一領域涉及地下出土文物、地面歷史遺迹、文化遺址、歷史建築、銘文碑等,研究工作的開展主要從普查、著録、圖片呈現、科學保護、旅遊開發等方面進行。現階段已有湛江市博物館編《湛江文物志》(中國文史出版社2009)、鄧碧泉編《湛江古迹》(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葉彩萍編《雷州半島古民居》(嶺南美術出版社2006)、湛江博物館編《雷州窑瓷器》(嶺南美術出版社2003)、湛江市博物館編《雷州半島石狗圖録》(廣東旅遊出版社2007)等。
文物、考古是專業性、技術性極强的領域,文物、遺迹、遺址、歷史建築的考釋,主要依靠專門的文物考古工作者,雷州文化層面的利用是要引以爲研究上的材料佐证,並在可能的範圍内對其進行深層的文化闡釋。
4.民族學、人類學視域——雷州歷史族群與移民史研究
文化是有姓别和族屬的,不同姓别和族屬是一種文化區别於另一種文化的本質所在。雷州文化雖不能如客家文化定性爲一種族群文化,但其族群符號還是非常明顯的,而且雷州半島歷史族群的復雜性又遠遠超過客家文化。雷州文化中的族群問題,盡管在一些點的研究上偶有關涉,但從民族學、人類學視角展開比較系統的研究,一直還是個空白。
這一視角的研究,需從兩條綫展開,一是雷州歷史土著族群;二是雷州歷史外來族群(主要指歷代遷徙入雷的漢族)。宋以前,雷州半島族群的主體是土著,有漢及漢以前的早期土著和漢以後至唐五代的衍生土著,至宋代開始,雷州半島的民族格局方發生實質性改變,轉而成爲漢族主導的區域了。在一個特定區域内,民族格局與文化格局是彼此對應的,描述該時代文化面貌,族群問題始終是繞不開的。然民族的源流、演變又异常復雜,受史料所限,雷州半島古代民族演變的綫索非常模糊,故人們言及其早期居民時,每每籠統地稱其爲百越族。但百越族又有衆多支係,雷州半島的越人又屬於哪一係呢?羅香林在《古代百越分佈考》一文中説:“駱越亦百越之一支,其居地殆東自廣西南寧西南,下及廣東雷州半島,及海南島,以達安南東北部中部,種人之盛,可知也。”羅香林:《古代百越分佈考》,參中南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資料室編《南方民族史論文選集》(一),1982年10月。羅香林明確指出,今雷州半島地區是百越人的一支——駱越人的居地。雷州半島的駱越人前身如何,從哪裏來,秦漢以後又如何衍化?這些都是需要考證清楚的。故研究撰寫一部《雷州半島民族史》(或《雷州民族史》),是十分必要的。
關於雷州半島的族群搆成,許多本土人會説其祖上來自福建,這又是很模糊的説法。究竟雷州半島的漢族族源如何,何時形成以外來閩地漢族爲主體的雷州族群,也是雷州文化研究必須探究的。雷州半島移民史研究當是一個重要課題。
5.歷史地理學視域——雷州歷史地理研究
區域文化研究中引入歷史地理視角的觀照,是爲揭示文化的生成、發展環境,即文化的生態環境。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可分爲兩者:一是歷史自然地理;二是歷史人文地理。1957年,科學出版社出過一本《雷州半島的植被》張宏建:《雷州半島的植被》,科學出版社1957年版。,可視爲自然地理研究的一部專著。人文地理方面包括:雷州政區地理、雷州人口地理、雷州方言地理、雷州民俗地理、雷州宗教地理、雷州文物地理、雷州考古地理等。目前,除雷州政區沿革有些粗淺的表述外,尚未有其他領域的歷史地理研究。對於雷州半島的歷史地理研究,可以從區域範圍的分别做出不同的選題,如雷州半島歷史地理、雷州歷史地理、湛江歷史地理、吴川歷史地理等。
6.民俗學視域——雷州民俗信仰研究
從宏觀上説,需要通過民俗普查整合《湛江民俗大觀》(或《湛江民俗通覽》)、《雷州民俗大全》等民俗現象實録,進而形成《湛江民俗》、《雷州民俗》、《雷州半島風俗史》等全景式著述。從微觀而言,又可將各種民俗按所屬學科或領域歸類,如:雷州半島海洋民俗、雷州生活民俗、雷州節慶民俗等,並進一步分學科作的深層研究。
雷州半島是一個民間信仰風行的地區,信仰本是人的精神需求,本不應有功利色彩,然而,現實中人們越來越將信仰當作獲得某種物質欲求的手段和途徑。對雷州半島雷神、媽祖等信仰的研究,以往注重的是研究其源流、生成機制等,而没有對信仰者主體的取信民間神的心理、社會、價值取向等關涉現實文化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研究。
7.宗教學視域——雷州宗教研究
湛江及其所在的雷州半島地區的宗教與民間信仰一樣,擁有大量信衆,宗教文化是雷州歷史文化的重要搆成之一。其中,佛教文化底藴深厚,佛教於民間有廣泛的民衆基礎,在全市登記開放的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四大宗教的271間宗教場所中,屬於佛教的就有219間,占全部宗教場所的八成以上,有佛教信徒約12萬多人。湛江也是廣東省宗教工作的重點地區之一,挖掘、整理湛江的佛教文化資源,彰顯湛江佛教的地域特色,從而爲湛江文化强市建設、旅遊事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是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雷州半島佛教研究,現只有一篇吴建華的論文——《雷州半島佛教述略》(《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類似於佛教史的性質。由於僅是一篇論文,内容含量較小,距離雷州半島佛教的整體面貌相差甚遠。雷州半島佛教問題研究的學術空間極大,可形成雷州半島佛教史(湛江佛教史)、湛江佛教、湛江佛教文化、湛江佛教寺院等專題研究。
佛教以外,雷州半島的西洋宗教也是需要關注的。綜合雷州半島各宗教派類,亦可以《湛江宗教文化》、《雷州半島的宗教信仰》、《湛江宗教史》等題名,展開基本描述或史的梳理。
8.文藝學視域——雷州文學藝術研究
雷州的文學藝術研究,指對雷州一切傳統藝術形式的研究,包括各類民間藝術形式,按照文學藝術活動的整體過程去凝煉研究體系。如在雷州文學研究上,除了研究雷州本土文人的文學活動及作品之外,還要研究歷代流寓文人的文學活動和涉雷作品。但眼下對雷州本土文人文學問題的研究仍有很大局限性,原因在於他們的詩文作品傳世既少,又多未加以整理,近距離接觸這些已成爲文物的文本,是非常困難的。對歷代流寓雷州文人作品的研究,也主要是從古代文學視角,截取雷州時期創作一段展開點的研究,而缺少整體性研究。
爲此,雷州文學藝術研究,尚需要做宏觀架構,形成一個系列的雷州文學藝術研究叢書,如《雷州古代文學》、《雷州民間藝術》、《雷劇藝術史》、《雷歌研究》等。
9.歷史學視域——雷州通史與專門史研究
近些年,國内歷史學研究中的一個熱點是地方史的編撰,省級政區通史,如《福建通史》徐曉望主編:《福建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江西通史》陳文華、陳華榮主編:《江西通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廣東通史》方誌欽、蔣祖緣主編:《廣東通史》,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等;市級地方通史,如《桂林通史》鐘文典主編:《桂林通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潮汕史》黄挺、陳占山主編:《潮汕史》,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廣州通史》楊萬秀主編:《廣州通史》,中華書局2010年版。等。通史以外,又有各種專門史。如就雷州文化所涉及領域來看,可有雷州方言史、雷州宗教史、雷州文學史、雷州海洋文化史、雷州行政區劃沿革史、雷州教育史、雷州風俗史、雷州半島開發史、雷州移民史、雷州民族關係史等。雷州半島地區現尚無一部通史(或斷代史、編年史)和專門史。在史的編纂上形成突破,既需要又可行。
10.傳記學視域——雷州歷史人物研究
對雷州半島歷史人物研究也是雷州文化研究中人們用力較多的,而且相對産出也多。但大都流於人物介紹或事實排列形式,缺乏更深層次的研究。研究雷州半島歷史人物,既可按時代順序作人物全譜排列,又可針對個體展開全方位研究,包括生平、仕歷、交遊、思想、政績、著述等。雷州半島人物研究急需提昇的是具學理性的研究。
以上僅僅是排列了雷州文化研究中的一些主要側面,如果繼續理出更加具體微觀的研究領域,那麽研究空間便更顯寬廣了。
今借《雷州文化研究論集》出版之際,回顧雷州文化研究往昔的歷程,看收穫、檢差距,以爲來者開展研究之借鑒。
2013年2月
餘偉民;
蔡平(廣東海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廣東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員。)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