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南越王墓出土一件人操蛇屏風托座屬典型的越人土著文化因素文物。它反映出至少從兩千多年前的南越國時期開始,廣東人就一直崇尚抓蛇吃蛇,並一直延續到今天,形成了廣東飲食文化的一道特色風景。
【關鍵詞南越王墓人操蛇屏風托座越文化風俗
Abstract: There is the typical Yue original inhabitant culture element on the unearthed screen supports from the tomb of Nanyue King with a Yue warrior. It reflect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Cantonese food culture of eating snake has begun from the Nanyue Kingdom’s period and lasted for 2000 years.
Keywords: Tomb of Nanyue KingScreen support with a Yue warriorYue cultureCustom
1983年發現的廣州南越王墓是嶺南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豐富、年代最早的一座綵繪石室墓,是中國漢代考古中的重大發現之一〔1〕。該墓出土文物1000多件套,文化内涵涉及楚漢、齊魯、巴蜀乃至海外等多種文化内涵,其中的含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越文化文物值得關注,而它們中間首推一件人操蛇屏風托座。
這件屏風出土於主棺室的東側,長31、高18米。其中的蛇紋銅托座位於屏風正間的兩側下邊,青銅鑄成,表面鎏金,共兩件。它由3條蛇相互纏繞搆成,圓轉流暢。人操蛇托座是屏風的摺叠構件,青銅鑄造出一個力士俑和5條蛇的形象。俑高162厘米,兩眼瞪圓,眼珠外突,鼻短而高,口銜一條兩頭蛇(圖一)。身着短袖左衽上衣,下體着露膝短褲。跣足,雙手操蛇,雙腿也夾着蛇,四蛇相互絞纏,向左右延伸,外連一組垂向的透雕雲紋。底有一覆鬥形座,組成一個平面爲曲尺形的着地支點,這是兩千多年前越人抓蛇吃蛇形象的再現。蟠龍托座由一條龍、兩條蛇、三只青蛙組成。通高335厘米,通長278厘米。青銅鑄成,原有鎏金。龍的四足踩在一個由兩條蛇組成的支座上(圖二),支座爲雙蛇合體,蛇身分外兩邊外旋,各卷纏一只青蛙,再向前延伸到正中會合,形成一個“U”形觸地。龍四肢微下蹲,額頂連出一個管型插座,一蛙蹲在龍口内,兩前肢攫住龍口的兩緣,神態安穩。此將龍、蛇、蛙三者結合在一起,是一件極具造型藝術之美的文物精品。蛇、蛙曾是古越人的圖騰,而龍是中原人崇拜的四神之一,蛇纏青蛙,龍踩住蛙保護青蛙,似乎在講述某個傳説中的圖騰神話故事〔2〕。
圖一象崗南越王墓出土屏風構件之人操蛇托座
圖二象崗南越王墓出土屏風構件之蟠龍托座
人操蛇屏風托座從一個側面體現了兩千多年前典型的越人抓蛇吃蛇的形象。從體態上來看,低鼻梁,大眼睛,高顴骨,是典型的南方人種(古代越人)的特徵,從服飾上,因爲南方濕熱,所以人多穿短袖短褲,并且喜歡打赤脚,“越人跣足”是越族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徵。
吃蛇,那更是越人獨特并且持久的習俗了,早在2000多年前的《淮南子》中就記載:“越人得髯蛇以爲上肴,中國得而棄之,無用。”在歷朝歷代的文獻記録中,都可找到嶺南人以蛇爲美味佳肴的例子。因此有關嶺南人食蛇的習俗的記載,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有2000年以上,東漢楊孚著有《南裔异物志》,這是中國第一部地區性的物産專著,記載了當時嶺南物産及風俗,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貴史料。其《南裔异物志》中就專門有廣東人吃蛇的歌咏:
“蚺惟大虵,旣洪且長,采色駿犖,其文錦章,食灰吞鹿,腴成養創,賓享嘉食,是豆是觴”。
描述了蚺(蟒蛇)的體態、習性,以及嶺南人吃蛇之風。楊孚爲東漢時南海郡番禺漱珠崗下渡頭村(今廣州市海珠區新滘鎮)人,漢議郎學者。 他早年致力攻讀經史,鑽研頗深。公元77年,以參加朝廷主辦的“賢良對策”入選而獲授爲議郎,成爲參與議政的皇帝近臣。以直言敢諫而著稱,屢屢向皇帝提出自己對政事的意見。他極力主張以孝治天下,認爲朝廷尊崇禮教應首先制定士民遇父母之喪均要守三年服喪的定制。至今廣州市海珠區仍有楊孚井存世〔3〕。
廣東人吃蛇極富特色的飲食文化。從古越族的先民一直流傳至今。蛇粥、蛇湯、五彩炒蛇絲、釀蛇脯、炒蛇碌(圖三)等種類繁多的蛇宴仍然風靡嶺南食肆。
圖三炒蛇碌
圖四三蛇膽配酒
比如廣州名菜三蛇羹,“三蛇”指眼鏡蛇(俗稱“飯鏟頭”)、金環蛇(俗稱“金脚帶”)和“過樹榕”。將三種蛇去骨撕成肉絲,加入鷄絲,火腿絲,猪肉絲,冬菇,木耳,馬蹄等配料熬制,最後以馬蹄粉調芡成蛇羹。如加銀環蛇(俗稱“過基峽”)、“三綫索”蛇肉則成“五蛇羹”。上述蛇中,除過樹榕外,蛇牙中均有劇毒腺液,但肉無毒,蛇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可口,營養豐富,能驅風祛寒濕的美味佳肴。
三蛇膽配酒(圖四)具有驅風活洛,活血行氣,鎮咳止喘的攻效。其中傳統名粤菜“龍虎鬥”,它是用眼鏡蛇,金環蛇和眼鏡王蛇,配以猫肉,鷄絲,水髮魚肚等多種配料精製而成。因蛇似龍,猫類虎,鷄肖鳳,得名“龍虎鬥”它以味道鮮美,肉嫩香滑。有祛風活血,去濕和滋陰的功效而聞名天下。
至少從兩千多年前的南越國時期開始,廣東人就一直崇尚抓蛇吃蛇,並一直延續到今天,不管合理與否,它倒是形成了廣東飲食文化的一道特色風景。在注重環境保護的今天,大吃亂吃不是我們所應該提倡的,但瞭解我們飲食文化的源頭,我們倒是應該知道以上的内容。
陳健(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注釋:
〔1〕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等:《西漢南越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2〕吴凌雲:《南越文物三題》, 載《南越國史迹研討會論文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3〕廣州市文化局等編:《廣州文物志》,廣州:廣州出版社,2000年。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